CN113582445A - 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82445A
CN113582445A CN202110851733.6A CN202110851733A CN113582445A CN 113582445 A CN113582445 A CN 113582445A CN 202110851733 A CN202110851733 A CN 202110851733A CN 113582445 A CN113582445 A CN 1135824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sludge
effluent
partition wall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517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君礼
付岩峰
郑一江
王正平
郁庆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ian Water Engineering Co ltd
Huadian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dian Water Engineering Co ltd
Huadian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ian Water Engineering Co ltd, Huadian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dian Wat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5173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824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82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824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05Phosphorus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6Nitrogen compounds, e.g. ammon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04Disinfec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7/00Aeration of stretches of water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地下区和地面区,所述地面区置于地下区上,地下区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格栅、曝气沉砂池、生化池、混凝池、沉淀池和消毒池,地面区包括阳光棚;同时还公开了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的方法。本发明使整体污水厂更加美观,更加生态化,与周围环境更加协调,同时,可以作为调节池,根据需要可以往周围河道进行补水,还可以作为消防水池,地下区各个构筑物多采用共壁设计,减少水头损失及占地。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进程,城区边缘不断向外扩张,原有的郊区逐渐变为市区,相对滞后的城市规划使得一些建设年代较早的污水处理厂被城市包围,“城中厂”与周边区域矛盾凸显的情况在我国非常普遍。相比于传统污水处理厂,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具有节省土地资源、几乎无臭味、无噪声、可美化周围环境等优势,同时可以提升周围土地的利用价值、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出水可就近补充周边水体,还可降低污水及再生水管网的建设成本。
近年来,地下式污水处理已成为中国新兴的城镇污水处理建设模式,但是现有的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功能单一,仅仅只起到了美化的作用,且占地大、投资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还提供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的方法,本发明占地面积小,使整体污水厂更加美观,更加生态化,与周围环境更加协调,同时,可以作为调节池,根据需要可以往周围河道进行补水,还可以作为消防水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地下区和地面区,所述地面区置于地下区上,地下区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格栅、曝气沉砂池、生化池、混凝池、沉淀池和消毒池,地面区包括阳光棚;使整体污水厂更加美观,更加生态化,与周围环境更加协调,同时,可以作为调节池,根据需要可以往周围河道进行补水,还可以作为消防水池,地下区各个构筑物多采用共壁设计,减少水头损失及占地。
前述的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所述地下区还包括过滤池、鼓风机间和除臭设备,过滤池连接于沉淀池与消毒池之间的管段上,鼓风机间与生化池管道连接;过滤池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及悬浮浓度,提高出水水质,鼓风机间为生化池增加溶解氧,除臭设备对系统进行除臭,提升周边环境。
前述的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格栅的一侧设置有总进水管,消毒池的一侧设置有总出水管。
前述的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格栅包括粗格栅和细格栅,粗格栅与细格栅管道连接,总进水管置于粗格栅上,细格栅与曝气沉砂池管道连接;粗格栅对大杂物进行清除,避免后续处理设施的机械设备被磨损或堵塞,细格栅对小杂物进行清除,可进一步去除杂物,保证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
前述的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所述生化池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缺氧池与混凝池之间设置有污泥回流管,好氧池池内底部设置有曝气管,曝气管与鼓风机间连接,好氧池内设置有三组隔墙,三组隔墙间隔上下交替置于好氧池内,隔墙包括中间隔墙、左侧隔墙和右侧隔墙,中间隔墙的底部端面与好氧池底部上表面连接,左侧隔墙置于中间隔墙的左侧,右侧隔墙置于中间隔墙的右侧,左侧隔墙和右侧隔墙的顶部端面均与好氧池顶部下表面连接;三组隔墙为好氧池增加水流路径,加大停留时间,提高污水处理的质量。
前述的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混凝池上设置有混凝剂投加装置和絮凝剂投加装置;通过混凝剂投加装置和絮凝剂投加装置投放混凝剂或絮凝剂,可以使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凝聚成絮凝体,更好的进行固液分离,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率。
前述的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沉淀池底部依次管道连接有储泥池和污泥脱水间,污泥脱水间与粗格栅之间设置有脱泥污水回流管,污泥脱水间的一侧设置有污泥外运管。
前述的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所述阳光棚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阳光棚包括植物棚和养鱼池,植物棚内设置有种植篮,种植篮浮于好氧池内,种植篮上设置有植株,种植篮内设置有人工填料,植株置于人工填料上方,植株为菖蒲、美人蕉、苔草、龟背竹或滴水观音,养鱼池上设置有回流管,回流管的一端与养鱼池连接,回流管的另一端与消毒池连接,养鱼池内设置有鱼类,鱼类为锦鲤或鲫鱼;阳光棚可以为植株和鱼类提供最低6至8摄氏度的室内温度,保证冬季的正常生长,阳光棚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可以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系统节约能源,阳光棚包括植物棚和养鱼池,植株通过种植篮浮在好氧池水面上,可以根据需要取出要更换的植株或更换人工填料,植株的根系进入水中与人工填料一起为微生物提供落脚点,形成生物膜,大大增加好氧池的活性污泥浓度,利用活性污泥及植物根系分泌物对污水进行脱氮、除磷及去除有机物,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率,菖蒲、美人蕉、苔草、龟背竹、滴水观音等具备一定美观效果、养护简单并且根系较壮,满足为微生物提供落脚点的要求。
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需处理污水通过总进水管进入粗格栅,清除大杂物,经粗格栅处理后的,需处理污水进入细格栅,清除细小杂物,获得第一出水,除臭设备对粗格栅进行除臭,除臭设备对细格栅进行除臭;
S2,细格栅内的第一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曝气沉砂池,去除砂粒等杂质,获得第二出水,除臭设备对曝气沉砂池进行除臭;
S3,曝气沉砂池内第二出水经由管道依次经过厌氧池和缺氧池,然后进入好氧池内,获得第三出水,除臭设备对厌氧池进行除臭;
S4,将种植篮内填充人工填料,再将植株置于人工填料上,最后将种植完毕的种植篮置于进入好氧池内,使种植篮浮于好氧池内的水面上,且使人工填料和植株的植物根系没入水中,通过鼓风机间内的鼓风机向曝气管送风,对好氧池进行曝气,为好氧池增加溶解氧;
S5,好氧池内的第三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混凝池,通过混凝剂投加装置向混凝池内投放混凝剂,进行固液分离,获得第一污泥、第二污泥和第四出水;
S6,混凝池内的第一污泥通过污泥回流管回流到缺氧池中,混凝池内的第二污泥和第四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沉淀池,沉淀后获得第三污泥和第五出水;
S7,沉淀池内的第三污泥经由管道排放至储泥池,储泥池再次沉淀后进入污泥脱水间内的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获得脱水后污泥和脱泥后污水,脱水后污泥经由污泥外运管外运,脱泥后污水经由脱泥污水回流管进入粗格栅内,与需处理污水混合,并重复步骤S1、S2、S3、S4、S5、S6和S7,除臭设备分别对储泥池和污泥脱水间进行除臭;
S8,沉淀池内的第五出水经由管道进入过滤池,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及悬浮浓度,获得第六出水;
S9,过滤池内的第六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消毒池,进行消毒处理,获得第七出水和第八出水,第七出水经由总出水管排出,第八出水经由回流管流入养鱼池内,向已注入第八出水的养鱼池内放入鱼类。
前述的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的方法,所述S5步骤,好氧池内的第三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混凝池,通过絮凝剂投加装置向混凝池内投放絮凝剂,进行固液分离,获得第一污泥、第二污泥和第四出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发明使整体污水厂更加美观,更加生态化,与周围环境更加协调,同时,可以作为调节池,根据需要可以往周围河道进行补水,还可以作为消防水池;
2、本发明中地下区各个构筑物多采用共壁设计,减少水头损失及占地;
3、本发明将污水厂造成“邻避”的处理设施置于地下,在地面制造“邻利”设施,即利用了植物在地面部分美化环境的优点;
4、本发明利用植物根系为水中微生物提供落脚点,形成生物膜,增大污泥浓度,以及利用植物根系分泌物对污水的净化效果,使污水处理厂可以建设在用地紧张地区、人口稠密地区或环境敏感区;
5、本发明提升了周围土地价值,还节省了昂贵的管网建设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生化池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地下区,2-地面区,3-格栅,4-曝气沉砂池,5-生化池,6-混凝池,7-沉淀池,8-消毒池,9-阳光棚,10-过滤池,11-鼓风机间,12-除臭设备,13-总进水管,14-总出水管,15-粗格栅,16-细格栅,17-厌氧池,18-缺氧池,19-好氧池,20-污泥回流管,21-曝气管,22-隔墙,23-混凝剂投加装置,24-絮凝剂投加装置,25-储泥池,26-污泥脱水间,27-脱泥污水回流管,28-污泥外运管,29-太阳能板,30-植物棚,31-养鱼池,32-种植篮,33-植株,34-人工填料,35-回流管,36-鱼类,37-中间隔墙,38-左侧隔墙,39-右侧隔墙。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地下区1和地面区2,所述地面区2置于地下区1上,地下区1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格栅3、曝气沉砂池4、生化池5、混凝池6、沉淀池7和消毒池8,地面区2包括阳光棚9;使整体污水厂更加美观,更加生态化,与周围环境更加协调,同时,可以作为调节池,根据需要可以往周围河道进行补水,还可以作为消防水池,地下区1各个构筑物多采用共壁设计,减少水头损失及占地。
本发明的实施例2: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地下区1和地面区2,所述地面区2置于地下区1上,地下区1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格栅3、曝气沉砂池4、生化池5、混凝池6、沉淀池7和消毒池8,地面区2包括阳光棚9;使整体污水厂更加美观,更加生态化,与周围环境更加协调,同时,可以作为调节池,根据需要可以往周围河道进行补水,还可以作为消防水池,地下区1各个构筑物多采用共壁设计,减少水头损失及占地;所述地下区1还包括过滤池10、鼓风机间11和除臭设备12,过滤池10连接于沉淀池7与消毒池8之间的管段上,鼓风机间11与生化池5管道连接;过滤池10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及悬浮浓度,提高出水水质,鼓风机间11为生化池5增加溶解氧,除臭设备12对系统进行除臭,提升周边环境。
本发明的实施例3: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地下区1和地面区2,所述地面区2置于地下区1上,地下区1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格栅3、曝气沉砂池4、生化池5、混凝池6、沉淀池7和消毒池8,地面区2包括阳光棚9;使整体污水厂更加美观,更加生态化,与周围环境更加协调,同时,可以作为调节池,根据需要可以往周围河道进行补水,还可以作为消防水池,地下区1各个构筑物多采用共壁设计,减少水头损失及占地;所述地下区1还包括过滤池10、鼓风机间11和除臭设备12,过滤池10连接于沉淀池7与消毒池8之间的管段上,鼓风机间11与生化池5管道连接;过滤池10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及悬浮浓度,提高出水水质,鼓风机间11为生化池5增加溶解氧,除臭设备12对系统进行除臭,提升周边环境;所述格栅3的一侧设置有总进水管13,消毒池8的一侧设置有总出水管14。
本发明的实施例4: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地下区1和地面区2,所述地面区2置于地下区1上,地下区1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格栅3、曝气沉砂池4、生化池5、混凝池6、沉淀池7和消毒池8,地面区2包括阳光棚9;使整体污水厂更加美观,更加生态化,与周围环境更加协调,同时,可以作为调节池,根据需要可以往周围河道进行补水,还可以作为消防水池,地下区1各个构筑物多采用共壁设计,减少水头损失及占地;所述地下区1还包括过滤池10、鼓风机间11和除臭设备12,过滤池10连接于沉淀池7与消毒池8之间的管段上,鼓风机间11与生化池5管道连接;过滤池10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及悬浮浓度,提高出水水质,鼓风机间11为生化池5增加溶解氧,除臭设备12对系统进行除臭,提升周边环境;所述格栅3的一侧设置有总进水管13,消毒池8的一侧设置有总出水管14;所述格栅3包括粗格栅15和细格栅16,粗格栅15与细格栅16管道连接,总进水管13置于粗格栅15上,细格栅16与曝气沉砂池4管道连接;粗格栅15对大杂物进行清除,避免后续处理设施的机械设备被磨损或堵塞,细格栅16对小杂物进行清除,可进一步去除杂物,保证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
本发明的实施例5: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地下区1和地面区2,所述地面区2置于地下区1上,地下区1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格栅3、曝气沉砂池4、生化池5、混凝池6、沉淀池7和消毒池8,地面区2包括阳光棚9;使整体污水厂更加美观,更加生态化,与周围环境更加协调,同时,可以作为调节池,根据需要可以往周围河道进行补水,还可以作为消防水池,地下区1各个构筑物多采用共壁设计,减少水头损失及占地;所述地下区1还包括过滤池10、鼓风机间11和除臭设备12,过滤池10连接于沉淀池7与消毒池8之间的管段上,鼓风机间11与生化池5管道连接;过滤池10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及悬浮浓度,提高出水水质,鼓风机间11为生化池5增加溶解氧,除臭设备12对系统进行除臭,提升周边环境;所述格栅3的一侧设置有总进水管13,消毒池8的一侧设置有总出水管14;所述格栅3包括粗格栅15和细格栅16,粗格栅15与细格栅16管道连接,总进水管13置于粗格栅15上,细格栅16与曝气沉砂池4管道连接;粗格栅15对大杂物进行清除,避免后续处理设施的机械设备被磨损或堵塞,细格栅16对小杂物进行清除,可进一步去除杂物,保证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所述生化池5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17、缺氧池18和好氧池19,缺氧池18与混凝池6之间设置有污泥回流管20,好氧池19池内底部设置有曝气管21,曝气管21与鼓风机间11连接,好氧池19内设置有三组隔墙22,三组隔墙22间隔上下交替置于好氧池19内,隔墙22包括中间隔墙37、左侧隔墙38和右侧隔墙39,中间隔墙37的底部端面与好氧池19底部上表面连接,中间隔墙37的两侧面与好氧池19内部侧壁连接,左侧隔墙38置于中间隔墙37的左侧,右侧隔墙39置于中间隔墙37的右侧,左侧隔墙38和右侧隔墙39的顶部端面均与好氧池19顶部下表面连接,左侧隔墙38的两侧面与好氧池19内部侧壁连接,右侧隔墙39的两侧面与好氧池19内部侧壁连接;三组隔墙22为好氧池19增加水流路径,加大停留时间,提高污水处理的质量。
本发明的实施例6: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地下区1和地面区2,所述地面区2置于地下区1上,地下区1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格栅3、曝气沉砂池4、生化池5、混凝池6、沉淀池7和消毒池8,地面区2包括阳光棚9;使整体污水厂更加美观,更加生态化,与周围环境更加协调,同时,可以作为调节池,根据需要可以往周围河道进行补水,还可以作为消防水池,地下区1各个构筑物多采用共壁设计,减少水头损失及占地;所述地下区1还包括过滤池10、鼓风机间11和除臭设备12,过滤池10连接于沉淀池7与消毒池8之间的管段上,鼓风机间11与生化池5管道连接;过滤池10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及悬浮浓度,提高出水水质,鼓风机间11为生化池5增加溶解氧,除臭设备12对系统进行除臭,提升周边环境;所述格栅3的一侧设置有总进水管13,消毒池8的一侧设置有总出水管14;所述格栅3包括粗格栅15和细格栅16,粗格栅15与细格栅16管道连接,总进水管13置于粗格栅15上,细格栅16与曝气沉砂池4管道连接;粗格栅15对大杂物进行清除,避免后续处理设施的机械设备被磨损或堵塞,细格栅16对小杂物进行清除,可进一步去除杂物,保证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所述生化池5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17、缺氧池18和好氧池19,缺氧池18与混凝池6之间设置有污泥回流管20,好氧池19池内底部设置有曝气管21,曝气管21与鼓风机间11连接,好氧池19内设置有三组隔墙22,三组隔墙22间隔上下交替置于好氧池19内,隔墙22包括中间隔墙37、左侧隔墙38和右侧隔墙39,中间隔墙37的底部端面与好氧池19底部上表面连接,中间隔墙37的两侧面与好氧池19内部侧壁连接,左侧隔墙38置于中间隔墙37的左侧,右侧隔墙39置于中间隔墙37的右侧,左侧隔墙38和右侧隔墙39的顶部端面均与好氧池19顶部下表面连接,左侧隔墙38的两侧面与好氧池19内部侧壁连接,右侧隔墙39的两侧面与好氧池19内部侧壁连接;三组隔墙22为好氧池19增加水流路径,加大停留时间,提高污水处理的质量;所述混凝池6上设置有混凝剂投加装置23和絮凝剂投加装置24;通过混凝剂投加装置23和絮凝剂投加装置24投放混凝剂或絮凝剂,可以使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凝聚成絮凝体,更好的进行固液分离,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7: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地下区1和地面区2,所述地面区2置于地下区1上,地下区1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格栅3、曝气沉砂池4、生化池5、混凝池6、沉淀池7和消毒池8,地面区2包括阳光棚9;使整体污水厂更加美观,更加生态化,与周围环境更加协调,同时,可以作为调节池,根据需要可以往周围河道进行补水,还可以作为消防水池,地下区1各个构筑物多采用共壁设计,减少水头损失及占地;所述地下区1还包括过滤池10、鼓风机间11和除臭设备12,过滤池10连接于沉淀池7与消毒池8之间的管段上,鼓风机间11与生化池5管道连接;过滤池10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及悬浮浓度,提高出水水质,鼓风机间11为生化池5增加溶解氧,除臭设备12对系统进行除臭,提升周边环境;所述格栅3的一侧设置有总进水管13,消毒池8的一侧设置有总出水管14;所述格栅3包括粗格栅15和细格栅16,粗格栅15与细格栅16管道连接,总进水管13置于粗格栅15上,细格栅16与曝气沉砂池4管道连接;粗格栅15对大杂物进行清除,避免后续处理设施的机械设备被磨损或堵塞,细格栅16对小杂物进行清除,可进一步去除杂物,保证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所述生化池5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17、缺氧池18和好氧池19,缺氧池18与混凝池6之间设置有污泥回流管20,好氧池19池内底部设置有曝气管21,曝气管21与鼓风机间11连接,好氧池19内设置有三组隔墙22,三组隔墙22间隔上下交替置于好氧池19内,隔墙22包括中间隔墙37、左侧隔墙38和右侧隔墙39,中间隔墙37的底部端面与好氧池19底部上表面连接,中间隔墙37的两侧面与好氧池19内部侧壁连接,左侧隔墙38置于中间隔墙37的左侧,右侧隔墙39置于中间隔墙37的右侧,左侧隔墙38和右侧隔墙39的顶部端面均与好氧池19顶部下表面连接,左侧隔墙38的两侧面与好氧池19内部侧壁连接,右侧隔墙39的两侧面与好氧池19内部侧壁连接;三组隔墙22为好氧池19增加水流路径,加大停留时间,提高污水处理的质量;所述混凝池6上设置有混凝剂投加装置23和絮凝剂投加装置24;通过混凝剂投加装置23和絮凝剂投加装置24投放混凝剂或絮凝剂,可以使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凝聚成絮凝体,更好的进行固液分离,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率;所述沉淀池7底部依次管道连接有储泥池25和污泥脱水间26,污泥脱水间26与粗格栅15之间设置有脱泥污水回流管27,污泥脱水间26的一侧设置有污泥外运管28。
本发明的实施例8: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地下区1和地面区2,所述地面区2置于地下区1上,地下区1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格栅3、曝气沉砂池4、生化池5、混凝池6、沉淀池7和消毒池8,地面区2包括阳光棚9;使整体污水厂更加美观,更加生态化,与周围环境更加协调,同时,可以作为调节池,根据需要可以往周围河道进行补水,还可以作为消防水池,地下区1各个构筑物多采用共壁设计,减少水头损失及占地;所述地下区1还包括过滤池10、鼓风机间11和除臭设备12,过滤池10连接于沉淀池7与消毒池8之间的管段上,鼓风机间11与生化池5管道连接;过滤池10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及悬浮浓度,提高出水水质,鼓风机间11为生化池5增加溶解氧,除臭设备12对系统进行除臭,提升周边环境;所述格栅3的一侧设置有总进水管13,消毒池8的一侧设置有总出水管14;所述格栅3包括粗格栅15和细格栅16,粗格栅15与细格栅16管道连接,总进水管13置于粗格栅15上,细格栅16与曝气沉砂池4管道连接;粗格栅15对大杂物进行清除,避免后续处理设施的机械设备被磨损或堵塞,细格栅16对小杂物进行清除,可进一步去除杂物,保证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所述生化池5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17、缺氧池18和好氧池19,缺氧池18与混凝池6之间设置有污泥回流管20,好氧池19池内底部设置有曝气管21,曝气管21与鼓风机间11连接,好氧池19内设置有三组隔墙22,三组隔墙22间隔上下交替置于好氧池19内,隔墙22包括中间隔墙37、左侧隔墙38和右侧隔墙39,中间隔墙37的底部端面与好氧池19底部上表面连接,中间隔墙37的两侧面与好氧池19内部侧壁连接,左侧隔墙38置于中间隔墙37的左侧,右侧隔墙39置于中间隔墙37的右侧,左侧隔墙38和右侧隔墙39的顶部端面均与好氧池19顶部下表面连接,左侧隔墙38的两侧面与好氧池19内部侧壁连接,右侧隔墙39的两侧面与好氧池19内部侧壁连接;三组隔墙22为好氧池19增加水流路径,加大停留时间,提高污水处理的质量;所述混凝池6上设置有混凝剂投加装置23和絮凝剂投加装置24;通过混凝剂投加装置23和絮凝剂投加装置24投放混凝剂或絮凝剂,可以使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凝聚成絮凝体,更好的进行固液分离,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率;所述沉淀池7底部依次管道连接有储泥池25和污泥脱水间26,污泥脱水间26与粗格栅15之间设置有脱泥污水回流管27,污泥脱水间26的一侧设置有污泥外运管28;所述阳光棚9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29,阳光棚9包括植物棚30和养鱼池31,植物棚30内设置有种植篮32,种植篮32浮于好氧池19内,种植篮32上设置有植株33,种植篮32内设置有人工填料34,植株33置于人工填料34上方,植株33为菖蒲、美人蕉、苔草、龟背竹或滴水观音,养鱼池31上设置有回流管35,回流管35的一端与养鱼池31连接,回流管35的另一端与消毒池8连接,养鱼池31内设置有鱼类36,鱼类36为锦鲤或鲫鱼;阳光棚9可以为植株33和鱼类36提供最低6至8摄氏度的室内温度,保证冬季的正常生长,阳光棚9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29可以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系统节约能源,阳光棚9包括植物棚30和养鱼池31,植株33通过种植篮32浮在好氧池19水面上,可以根据需要取出要更换的植株33或更换人工填料34,植株33的根系进入水中与人工填料34一起为微生物提供落脚点,形成生物膜,大大增加好氧池19的活性污泥浓度,利用活性污泥及植物根系分泌物对污水进行脱氮、除磷及去除有机物,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率,菖蒲、美人蕉、苔草、龟背竹、滴水观音等具备一定美观效果、养护简单并且根系较壮,满足为微生物提供落脚点的要求。
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需处理污水通过总进水管13进入粗格栅15,清除大杂物,经粗格栅15处理后的,需处理污水进入细格栅16,清除细小杂物,获得第一出水,除臭设备12对粗格栅15进行除臭,除臭设备12对细格栅16进行除臭;
S2,细格栅16内的第一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曝气沉砂池4,去除砂粒等杂质,获得第二出水,除臭设备12对曝气沉砂池4进行除臭;
S3,曝气沉砂池4内第二出水经由管道依次经过厌氧池17和缺氧池18,然后进入好氧池19内,获得第三出水,除臭设备12对厌氧池17进行除臭;
S4,将种植篮32内填充人工填料34,再将植株33置于人工填料34上,最后将种植完毕的种植篮32置于进入好氧池19内,使种植篮32浮于好氧池19内的水面上,且使人工填料34和植株33的植物根系没入水中,通过鼓风机间11内的鼓风机向曝气管21送风,对好氧池19进行曝气,为好氧池19增加溶解氧;
S5,好氧池19内的第三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混凝池6,通过混凝剂投加装置23向混凝池6内投放混凝剂,进行固液分离,获得第一污泥、第二污泥和第四出水;
S6,混凝池6内的第一污泥通过污泥回流管20回流到缺氧池18中,混凝池6内的第二污泥和第四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沉淀池7,沉淀后获得第三污泥和第五出水;
S7,沉淀池7内的第三污泥经由管道排放至储泥池25,储泥池25再次沉淀后进入污泥脱水间26内的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获得脱水后污泥和脱泥后污水,脱水后污泥经由污泥外运管28外运,脱泥后污水经由脱泥污水回流管27进入粗格栅15内,与需处理污水混合,并重复步骤S1、S2、S3、S4、S5、S6和S7,除臭设备12分别对储泥池25和污泥脱水间26进行除臭;
S8,沉淀池7内的第五出水经由管道进入过滤池10,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及悬浮浓度,获得第六出水;
S9,过滤池10内的第六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消毒池8,进行消毒处理,获得第七出水和第八出水,第七出水经由总出水管14排出,第八出水经由回流管35流入养鱼池31内,向已注入第八出水的养鱼池31内放入鱼类36。
本发明的实施例9: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地下区1和地面区2,所述地面区2置于地下区1上,地下区1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格栅3、曝气沉砂池4、生化池5、混凝池6、沉淀池7和消毒池8,地面区2包括阳光棚9;使整体污水厂更加美观,更加生态化,与周围环境更加协调,同时,可以作为调节池,根据需要可以往周围河道进行补水,还可以作为消防水池,地下区1各个构筑物多采用共壁设计,减少水头损失及占地;所述地下区1还包括过滤池10、鼓风机间11和除臭设备12,过滤池10连接于沉淀池7与消毒池8之间的管段上,鼓风机间11与生化池5管道连接;过滤池10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及悬浮浓度,提高出水水质,鼓风机间11为生化池5增加溶解氧,除臭设备12对系统进行除臭,提升周边环境;所述格栅3的一侧设置有总进水管13,消毒池8的一侧设置有总出水管14;所述格栅3包括粗格栅15和细格栅16,粗格栅15与细格栅16管道连接,总进水管13置于粗格栅15上,细格栅16与曝气沉砂池4管道连接;粗格栅15对大杂物进行清除,避免后续处理设施的机械设备被磨损或堵塞,细格栅16对小杂物进行清除,可进一步去除杂物,保证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所述生化池5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17、缺氧池18和好氧池19,缺氧池18与混凝池6之间设置有污泥回流管20,好氧池19池内底部设置有曝气管21,曝气管21与鼓风机间11连接,好氧池19内设置有三组隔墙22,三组隔墙22间隔上下交替置于好氧池19内,隔墙22包括中间隔墙37、左侧隔墙38和右侧隔墙39,中间隔墙37的底部端面与好氧池19底部上表面连接,中间隔墙37的两侧面与好氧池19内部侧壁连接,左侧隔墙38置于中间隔墙37的左侧,右侧隔墙39置于中间隔墙37的右侧,左侧隔墙38和右侧隔墙39的顶部端面均与好氧池19顶部下表面连接,左侧隔墙38的两侧面与好氧池19内部侧壁连接,右侧隔墙39的两侧面与好氧池19内部侧壁连接;三组隔墙22为好氧池19增加水流路径,加大停留时间,提高污水处理的质量;所述混凝池6上设置有混凝剂投加装置23和絮凝剂投加装置24;通过混凝剂投加装置23和絮凝剂投加装置24投放混凝剂或絮凝剂,可以使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凝聚成絮凝体,更好的进行固液分离,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率;所述沉淀池7底部依次管道连接有储泥池25和污泥脱水间26,污泥脱水间26与粗格栅15之间设置有脱泥污水回流管27,污泥脱水间26的一侧设置有污泥外运管28;所述阳光棚9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29,阳光棚9包括植物棚30和养鱼池31,植物棚30内设置有种植篮32,种植篮32浮于好氧池19内,种植篮32上设置有植株33,种植篮32内设置有人工填料34,植株33置于人工填料34上方,植株33为菖蒲、美人蕉、苔草、龟背竹或滴水观音,养鱼池31上设置有回流管35,回流管35的一端与养鱼池31连接,回流管35的另一端与消毒池8连接,养鱼池31内设置有鱼类36,鱼类36为锦鲤或鲫鱼;阳光棚9可以为植株33和鱼类36提供最低6至8摄氏度的室内温度,保证冬季的正常生长,阳光棚9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29可以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系统节约能源,阳光棚9包括植物棚30和养鱼池31,植株33通过种植篮32浮在好氧池19水面上,可以根据需要取出要更换的植株33或更换人工填料34,植株33的根系进入水中与人工填料34一起为微生物提供落脚点,形成生物膜,大大增加好氧池19的活性污泥浓度,利用活性污泥及植物根系分泌物对污水进行脱氮、除磷及去除有机物,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率,菖蒲、美人蕉、苔草、龟背竹、滴水观音等具备一定美观效果、养护简单并且根系较壮,满足为微生物提供落脚点的要求。
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需处理污水通过总进水管13进入粗格栅15,清除大杂物,经粗格栅15处理后的,需处理污水进入细格栅16,清除细小杂物,获得第一出水,除臭设备12对粗格栅15进行除臭,除臭设备12对细格栅16进行除臭;
S2,细格栅16内的第一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曝气沉砂池4,去除砂粒等杂质,获得第二出水,除臭设备12对曝气沉砂池4进行除臭;
S3,曝气沉砂池4内第二出水经由管道依次经过厌氧池17和缺氧池18,然后进入好氧池19内,获得第三出水,除臭设备12对厌氧池17进行除臭;
S4,将种植篮32内填充人工填料34,再将植株33置于人工填料34上,最后将种植完毕的种植篮32置于进入好氧池19内,使种植篮32浮于好氧池19内的水面上,且使人工填料34和植株33的植物根系没入水中,通过鼓风机间11内的鼓风机向曝气管21送风,对好氧池19进行曝气,为好氧池19增加溶解氧;
S5,好氧池19内的第三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混凝池6,通过絮凝剂投加装置24向混凝池6内投放絮凝剂,进行固液分离,获得第一污泥、第二污泥和第四出水;
S6,混凝池6内的第一污泥通过污泥回流管20回流到缺氧池18中,混凝池6内的第二污泥和第四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沉淀池7,沉淀后获得第三污泥和第五出水;
S7,沉淀池7内的第三污泥经由管道排放至储泥池25,储泥池25再次沉淀后进入污泥脱水间26内的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获得脱水后污泥和脱泥后污水,脱水后污泥经由污泥外运管28外运,脱泥后污水经由脱泥污水回流管27进入粗格栅15内,与需处理污水混合,并重复步骤S1、S2、S3、S4、S5、S6和S7,除臭设备12分别对储泥池25和污泥脱水间26进行除臭;
S8,沉淀池7内的第五出水经由管道进入过滤池10,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及悬浮浓度,获得第六出水;
S9,过滤池10内的第六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消毒池8,进行消毒处理,获得第七出水和第八出水,第七出水经由总出水管14排出,第八出水经由回流管35流入养鱼池31内,向已注入第八出水的养鱼池31内放入鱼类36。
本发明的实施例10: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地下区1和地面区2,所述地面区2置于地下区1上,地下区1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格栅3、曝气沉砂池4、生化池5、混凝池6、沉淀池7和消毒池8,地面区2包括阳光棚9;使整体污水厂更加美观,更加生态化,与周围环境更加协调,同时,可以作为调节池,根据需要可以往周围河道进行补水,还可以作为消防水池,地下区1各个构筑物多采用共壁设计,减少水头损失及占地;所述地下区1还包括过滤池10、鼓风机间11和除臭设备12,过滤池10连接于沉淀池7与消毒池8之间的管段上,鼓风机间11与生化池5管道连接;过滤池10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及悬浮浓度,提高出水水质,鼓风机间11为生化池5增加溶解氧,除臭设备12对系统进行除臭,提升周边环境;所述格栅3的一侧设置有总进水管13,消毒池8的一侧设置有总出水管14;所述格栅3包括粗格栅15和细格栅16,粗格栅15与细格栅16管道连接,总进水管13置于粗格栅15上,细格栅16与曝气沉砂池4管道连接;粗格栅15对大杂物进行清除,避免后续处理设施的机械设备被磨损或堵塞,细格栅16对小杂物进行清除,可进一步去除杂物,保证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所述生化池5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17、缺氧池18和好氧池19,缺氧池18与混凝池6之间设置有污泥回流管20,好氧池19池内底部设置有曝气管21,曝气管21与鼓风机间11连接,好氧池19内设置有三组隔墙22,三组隔墙22间隔上下交替置于好氧池19内,隔墙22包括中间隔墙37、左侧隔墙38和右侧隔墙39,中间隔墙37的底部端面与好氧池19底部上表面连接,中间隔墙37的两侧面与好氧池19内部侧壁连接,左侧隔墙38置于中间隔墙37的左侧,右侧隔墙39置于中间隔墙37的右侧,左侧隔墙38和右侧隔墙39的顶部端面均与好氧池19顶部下表面连接,左侧隔墙38的两侧面与好氧池19内部侧壁连接,右侧隔墙39的两侧面与好氧池19内部侧壁连接;三组隔墙22为好氧池19增加水流路径,加大停留时间,提高污水处理的质量;所述混凝池6上设置有混凝剂投加装置23和絮凝剂投加装置24;通过混凝剂投加装置23和絮凝剂投加装置24投放混凝剂或絮凝剂,可以使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凝聚成絮凝体,更好的进行固液分离,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率;所述沉淀池7底部依次管道连接有储泥池25和污泥脱水间26,污泥脱水间26与粗格栅15之间设置有脱泥污水回流管27,污泥脱水间26的一侧设置有污泥外运管28;所述阳光棚9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29,阳光棚9包括植物棚30和养鱼池31,植物棚30内设置有种植篮32,种植篮32浮于好氧池19内,种植篮32上设置有植株33,种植篮32内设置有人工填料34,植株33置于人工填料34上方,植株33为菖蒲,养鱼池31上设置有回流管35,回流管35的一端与养鱼池31连接,回流管35的另一端与消毒池8连接,养鱼池31内设置有鱼类36,鱼类36为锦鲤;阳光棚9可以为植株33和鱼类36提供最低6至8摄氏度的室内温度,保证冬季的正常生长,阳光棚9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29可以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系统节约能源,阳光棚9包括植物棚30和养鱼池31,植株33通过种植篮32浮在好氧池19水面上,可以根据需要取出要更换的植株33或更换人工填料34,植株33的根系进入水中与人工填料34一起为微生物提供落脚点,形成生物膜,大大增加好氧池19的活性污泥浓度,利用活性污泥及植物根系分泌物对污水进行脱氮、除磷及去除有机物,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率,菖蒲、美人蕉、苔草、龟背竹、滴水观音等具备一定美观效果、养护简单并且根系较壮,满足为微生物提供落脚点的要求。
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需处理污水通过总进水管13进入粗格栅15,清除大杂物,经粗格栅15处理后的,需处理污水进入细格栅16,清除细小杂物,获得第一出水,除臭设备12对粗格栅15进行除臭,除臭设备12对细格栅16进行除臭;
S2,细格栅16内的第一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曝气沉砂池4,去除砂粒等杂质,获得第二出水,除臭设备12对曝气沉砂池4进行除臭;
S3,曝气沉砂池4内第二出水经由管道依次经过厌氧池17和缺氧池18,然后进入好氧池19内,获得第三出水,除臭设备12对厌氧池17进行除臭;
S4,将种植篮32内填充人工填料34,再将植株33置于人工填料34上,最后将种植完毕的种植篮32置于进入好氧池19内,使种植篮32浮于好氧池19内的水面上,且使人工填料34和植株33的植物根系没入水中,通过鼓风机间11内的鼓风机向曝气管21送风,对好氧池19进行曝气,为好氧池19增加溶解氧;
S5,好氧池19内的第三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混凝池6,通过混凝剂投加装置23向混凝池6内投放混凝剂,进行固液分离,获得第一污泥、第二污泥和第四出水;
S6,混凝池6内的第一污泥通过污泥回流管20回流到缺氧池18中,混凝池6内的第二污泥和第四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沉淀池7,沉淀后获得第三污泥和第五出水;
S7,沉淀池7内的第三污泥经由管道排放至储泥池25,储泥池25再次沉淀后进入污泥脱水间26内的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获得脱水后污泥和脱泥后污水,脱水后污泥经由污泥外运管28外运,脱泥后污水经由脱泥污水回流管27进入粗格栅15内,与需处理污水混合,并重复步骤S1、S2、S3、S4、S5、S6和S7,除臭设备12分别对储泥池25和污泥脱水间26进行除臭;
S8,沉淀池7内的第五出水经由管道进入过滤池10,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及悬浮浓度,获得第六出水;
S9,过滤池10内的第六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消毒池8,进行消毒处理,获得第七出水和第八出水,第七出水经由总出水管14排出,第八出水经由回流管35流入养鱼池31内,向已注入第八出水的养鱼池31内放入鱼类36。
本发明的实施例11: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包括地下区1和地面区2,所述地面区2置于地下区1上,地下区1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格栅3、曝气沉砂池4、生化池5、混凝池6、沉淀池7和消毒池8,地面区2包括阳光棚9;使整体污水厂更加美观,更加生态化,与周围环境更加协调,同时,可以作为调节池,根据需要可以往周围河道进行补水,还可以作为消防水池,地下区1各个构筑物多采用共壁设计,减少水头损失及占地;所述地下区1还包括过滤池10、鼓风机间11和除臭设备12,过滤池10连接于沉淀池7与消毒池8之间的管段上,鼓风机间11与生化池5管道连接;过滤池10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及悬浮浓度,提高出水水质,鼓风机间11为生化池5增加溶解氧,除臭设备12对系统进行除臭,提升周边环境;所述格栅3的一侧设置有总进水管13,消毒池8的一侧设置有总出水管14;所述格栅3包括粗格栅15和细格栅16,粗格栅15与细格栅16管道连接,总进水管13置于粗格栅15上,细格栅16与曝气沉砂池4管道连接;粗格栅15对大杂物进行清除,避免后续处理设施的机械设备被磨损或堵塞,细格栅16对小杂物进行清除,可进一步去除杂物,保证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所述生化池5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17、缺氧池18和好氧池19,缺氧池18与混凝池6之间设置有污泥回流管20,好氧池19池内底部设置有曝气管21,曝气管21与鼓风机间11连接,好氧池19内设置有三组隔墙22,三组隔墙22间隔上下交替置于好氧池19内,隔墙22包括中间隔墙37、左侧隔墙38和右侧隔墙39,中间隔墙37的底部端面与好氧池19底部上表面连接,中间隔墙37的两侧面与好氧池19内部侧壁连接,左侧隔墙38置于中间隔墙37的左侧,右侧隔墙39置于中间隔墙37的右侧,左侧隔墙38和右侧隔墙39的顶部端面均与好氧池19顶部下表面连接,左侧隔墙38的两侧面与好氧池19内部侧壁连接,右侧隔墙39的两侧面与好氧池19内部侧壁连接;三组隔墙22为好氧池19增加水流路径,加大停留时间,提高污水处理的质量;所述混凝池6上设置有混凝剂投加装置23和絮凝剂投加装置24;通过混凝剂投加装置23和絮凝剂投加装置24投放混凝剂或絮凝剂,可以使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凝聚成絮凝体,更好的进行固液分离,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率;所述沉淀池7底部依次管道连接有储泥池25和污泥脱水间26,污泥脱水间26与粗格栅15之间设置有脱泥污水回流管27,污泥脱水间26的一侧设置有污泥外运管28;所述阳光棚9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29,阳光棚9包括植物棚30和养鱼池31,植物棚30内设置有种植篮32,种植篮32浮于好氧池19内,种植篮32上设置有植株33,种植篮32内设置有人工填料34,植株33置于人工填料34上方,植株33为美人蕉,养鱼池31上设置有回流管35,回流管35的一端与养鱼池31连接,回流管35的另一端与消毒池8连接,养鱼池31内设置有鱼类36,鱼类36为鲫鱼;阳光棚9可以为植株33和鱼类36提供最低6至8摄氏度的室内温度,保证冬季的正常生长,阳光棚9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29可以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系统节约能源,阳光棚9包括植物棚30和养鱼池31,植株33通过种植篮32浮在好氧池19水面上,种植篮32穿设于泡沫板浮于好氧池19水面上,可以根据需要取出要更换的植株33或更换人工填料34,植株33的根系进入水中与人工填料34一起为微生物提供落脚点,形成生物膜,大大增加好氧池19的活性污泥浓度,利用活性污泥及植物根系分泌物对污水进行脱氮、除磷及去除有机物,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率,菖蒲、美人蕉、苔草、龟背竹、滴水观音等具备一定美观效果、养护简单并且根系较壮,满足为微生物提供落脚点的要求。
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需处理污水通过总进水管13进入粗格栅15,清除大杂物,经粗格栅15处理后的,需处理污水进入细格栅16,清除细小杂物,获得第一出水,除臭设备12对粗格栅15进行除臭,除臭设备12对细格栅16进行除臭;
S2,细格栅16内的第一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曝气沉砂池4,去除砂粒等杂质,获得第二出水,除臭设备12对曝气沉砂池4进行除臭;
S3,曝气沉砂池4内第二出水经由管道依次经过厌氧池17和缺氧池18,然后进入好氧池19内,获得第三出水,除臭设备12对厌氧池17进行除臭;
S4,将种植篮32内填充人工填料34,再将植株33置于人工填料34上,最后将种植完毕的种植篮32置于进入好氧池19内,使种植篮32浮于好氧池19内的水面上,且使人工填料34和植株33的植物根系没入水中,通过鼓风机间11内的鼓风机向曝气管21送风,对好氧池19进行曝气,为好氧池19增加溶解氧;
S5,好氧池19内的第三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混凝池6,通过混凝剂投加装置23向混凝池6内投放混凝剂,进行固液分离,获得第一污泥、第二污泥和第四出水;
S6,混凝池6内的第一污泥通过污泥回流管20回流到缺氧池18中,混凝池6内的第二污泥和第四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沉淀池7,沉淀后获得第三污泥和第五出水;
S7,沉淀池7内的第三污泥经由管道排放至储泥池25,储泥池25再次沉淀后进入污泥脱水间26内的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获得脱水后污泥和脱泥后污水,脱水后污泥经由污泥外运管28外运,脱泥后污水经由脱泥污水回流管27进入粗格栅15内,与需处理污水混合,并重复步骤S1、S2、S3、S4、S5、S6和S7,除臭设备12分别对储泥池25和污泥脱水间26进行除臭;
S8,沉淀池7内的第五出水经由管道进入过滤池10,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及悬浮浓度,获得第六出水;
S9,过滤池10内的第六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消毒池8,进行消毒处理,获得第七出水和第八出水,第七出水经由总出水管14排出,第八出水经由回流管35流入养鱼池31内,向已注入第八出水的养鱼池31内放入鱼类36。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本发明工作时,需处理污水通过总进水管13进入粗格栅15,清除大杂物,经粗格栅15处理后的,需处理污水进入细格栅16,清除细小杂物,获得第一出水,除臭设备12对粗格栅15进行除臭,除臭设备12对细格栅16进行除臭;细格栅16内的第一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曝气沉砂池4,去除砂粒等杂质,获得第二出水,除臭设备12对曝气沉砂池4进行除臭;曝气沉砂池4内第二出水经由管道依次经过厌氧池17和缺氧池18,然后进入好氧池19内,获得第三出水,除臭设备12对厌氧池17进行除臭;将种植篮32内填充人工填料34,再将植株33置于人工填料34上,最后将种植完毕的种植篮32置于进入好氧池19内,使种植篮32浮于好氧池19内的水面上,且使人工填料34和植株33的植物根系没入水中,通过鼓风机间11内的鼓风机向曝气管21送风,对好氧池19进行曝气,为好氧池19增加溶解氧;好氧池19内的第三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混凝池6,通过混凝剂投加装置23向混凝池6内投放混凝剂,进行固液分离,获得第一污泥、第二污泥和第四出水;混凝池6内的第一污泥通过污泥回流管20回流到缺氧池18中,混凝池6内的第二污泥和第四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沉淀池7,沉淀后获得第三污泥和第五出水;沉淀池7内的第三污泥经由管道排放至储泥池25,储泥池25再次沉淀后进入污泥脱水间26内的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获得脱水后污泥和脱泥后污水,脱水后污泥经由污泥外运管28外运,脱泥后污水经由脱泥污水回流管27进入粗格栅15内,与需处理污水混合,并重复以上步骤,除臭设备12分别对储泥池25和污泥脱水间26进行除臭;沉淀池7内的第五出水经由管道进入过滤池10,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及悬浮浓度,获得第六出水;过滤池10内的第六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消毒池8,进行消毒处理,获得第七出水和第八出水,第七出水经由总出水管14排出,第八出水经由回流管35流入养鱼池31内,向已注入第八出水的养鱼池31内放入鱼类36。

Claims (10)

1.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地下区(1)和地面区(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区(2)置于地下区(1)上,地下区(1)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格栅(3)、曝气沉砂池(4)、生化池(5)、混凝池(6)、沉淀池(7)和消毒池(8),地面区(2)包括阳光棚(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区(1)还包括过滤池(10)、鼓风机间(11)和除臭设备(12),过滤池(10)连接于沉淀池(7)与消毒池(8)之间的管段上,鼓风机间(11)与生化池(5)管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3)的一侧设置有总进水管(13),消毒池(8)的一侧设置有总出水管(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3)包括粗格栅(15)和细格栅(16),粗格栅(15)与细格栅(16)管道连接,总进水管(13)置于粗格栅(15)上,细格栅(16)与曝气沉砂池(4)管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池(5)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17)、缺氧池(18)和好氧池(19),缺氧池(18)与混凝池(6)之间设置有污泥回流管(20),好氧池(19)池内底部设置有曝气管(21),曝气管(21)与鼓风机间(11)连接,好氧池(19)内设置有三组隔墙(22),三组隔墙(22)间隔上下交替置于好氧池(19)内,隔墙(22)包括中间隔墙(37)、左侧隔墙(38)和右侧隔墙(39),中间隔墙(37)的底部端面与好氧池(19)底部上表面连接,左侧隔墙(38)置于中间隔墙(37)的左侧,右侧隔墙(39)置于中间隔墙(37)的右侧,左侧隔墙(38)和右侧隔墙(39)的顶部端面均与好氧池(19)顶部下表面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池(6)上设置有混凝剂投加装置(23)和絮凝剂投加装置(2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7)底部依次管道连接有储泥池(25)和污泥脱水间(26),污泥脱水间(26)与粗格栅(15)之间设置有脱泥污水回流管(27),污泥脱水间(26)的一侧设置有污泥外运管(28)。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光棚(9)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29),阳光棚(9)包括植物棚(30)和养鱼池(31),植物棚(30)内设置有种植篮(32),种植篮(32)浮于好氧池(19)内,种植篮(32)上设置有植株(33),种植篮(32)内设置有人工填料(34),植株(33)置于人工填料(34)上方,植株(33)为菖蒲、美人蕉、苔草、龟背竹或滴水观音,养鱼池(31)上设置有回流管(35),回流管(35)的一端与养鱼池(31)连接,回流管(35)的另一端与消毒池(8)连接,养鱼池(31)内设置有鱼类(36),鱼类(36)为锦鲤或鲫鱼。
9.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需处理污水通过总进水管(13)进入粗格栅(15),清除大杂物,经粗格栅(15)处理后的,需处理污水进入细格栅(16),清除细小杂物,获得第一出水,除臭设备(12)对粗格栅(15)进行除臭,除臭设备(12)对细格栅(16)进行除臭;
S2,细格栅(16)内的第一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曝气沉砂池(4),去除砂粒等杂质,获得第二出水,除臭设备(12)对曝气沉砂池(4)进行除臭;
S3,曝气沉砂池(4)内第二出水经由管道依次经过厌氧池(17)和缺氧池(18),然后进入好氧池(19)内,获得第三出水,除臭设备(12)对厌氧池(17)进行除臭;
S4,将种植篮(32)内填充人工填料(34),再将植株(33)置于人工填料(34)上,最后将种植完毕的种植篮(32)置于进入好氧池(19)内,使种植篮(32)浮于好氧池(19)内的水面上,且使人工填料(34)和植株(33)的植物根系没入水中,通过鼓风机间(11)内的鼓风机向曝气管(21)送风,对好氧池(19)进行曝气,为好氧池(19)增加溶解氧;
S5,好氧池(19)内的第三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混凝池(6),通过混凝剂投加装置(23)向混凝池(6)内投放混凝剂,进行固液分离,获得第一污泥、第二污泥和第四出水;
S6,混凝池(6)内的第一污泥通过污泥回流管(20)回流到缺氧池(18)中,混凝池(6)内的第二污泥和第四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沉淀池(7),沉淀后获得第三污泥和第五出水;
S7,沉淀池(7)内的第三污泥经由管道排放至储泥池(25),储泥池(25)再次沉淀后进入污泥脱水间(26)内的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获得脱水后污泥和脱泥后污水,脱水后污泥经由污泥外运管(28)外运,脱泥后污水经由脱泥污水回流管(27)进入粗格栅(15)内,与需处理污水混合,并重复步骤S1、S2、S3、S4、S5、S6和S7,除臭设备(12)分别对储泥池(25)和污泥脱水间(26)进行除臭;
S8,沉淀池(7)内的第五出水经由管道进入过滤池(10),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及悬浮浓度,获得第六出水;
S9,过滤池(10)内的第六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消毒池(8),进行消毒处理,获得第七出水和第八出水,第七出水经由总出水管(14)排出,第八出水经由回流管(35)流入养鱼池(31)内,向已注入第八出水的养鱼池(31)内放入鱼类(3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步骤,好氧池(19)内的第三出水经由管道进入混凝池(6),通过絮凝剂投加装置(24)向混凝池(6)内投放絮凝剂,进行固液分离,获得第一污泥、第二污泥和第四出水。
CN202110851733.6A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Pending CN1135824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1733.6A CN113582445A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1733.6A CN113582445A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82445A true CN113582445A (zh) 2021-11-02

Family

ID=78250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51733.6A Pending CN113582445A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8244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3080A (zh) * 2022-07-04 2022-09-23 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植物园式组合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7185589A (zh) * 2023-11-02 2023-12-08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生猪养殖废水深度处理一体化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4669A (zh) * 2015-08-21 2015-11-25 东莞市科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将城镇污水处理达标地表水四类的处理系统及其工艺
CN109264932A (zh) * 2018-11-09 2019-01-25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达标地表准四类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工艺
CN110668640A (zh) * 2019-10-11 2020-01-10 浙江大学 一种景观式组合污水处理设备及其方法
CN211770842U (zh) * 2020-01-13 2020-10-27 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达到地表水准四类的小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4669A (zh) * 2015-08-21 2015-11-25 东莞市科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将城镇污水处理达标地表水四类的处理系统及其工艺
CN109264932A (zh) * 2018-11-09 2019-01-25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达标地表准四类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工艺
CN110668640A (zh) * 2019-10-11 2020-01-10 浙江大学 一种景观式组合污水处理设备及其方法
CN211770842U (zh) * 2020-01-13 2020-10-27 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达到地表水准四类的小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3080A (zh) * 2022-07-04 2022-09-23 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植物园式组合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7185589A (zh) * 2023-11-02 2023-12-08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生猪养殖废水深度处理一体化装置
CN117185589B (zh) * 2023-11-02 2024-02-27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生猪养殖废水深度处理一体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45675B (zh) 一种城市黑臭河湖水体水质高效净化技术
CN105600951B (zh) 一种湿地公园式生态水净化系统的构建方法
CN103359893B (zh) 景观节能型小区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耦合系统
CN204324990U (zh) 适用于入湖景观水体的多级生物滤池—生态塘净化系统
CN103159383A (zh) 农村生活污水生物处理系统
CN212425588U (zh) 一种利用生态湖提升尾水水质装置
CN106082562B (zh) 一种社区污水一体化处理回用系统及应用
CN205635292U (zh) 农村户用污水处理器
CN205653236U (zh) 一种湿地公园式生态水净化系统
CN113582445A (zh) 一种生态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1880106A (zh) 兼具污水脱氮除磷与再生回用功能的多级串联景观生态塘
CN107585868B (zh) 水体深度净化系统
CN102167470B (zh) 一种景观水体生态自维持装置
CN208071525U (zh) 地埋式智能污水处理系统
CN107216004A (zh)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4569656U (zh) 一种再生水补给景观水的生态处理装置
CN217437983U (zh) 一种轻中度富营养化人工景观湖水体治理设备
CN202850516U (zh) 一种新型节水减污绿色生态建筑系统
CN216039071U (zh) 一种湖泊循环供应活水系统
CN104692598A (zh) 一种再生水补给景观水的生态处理装置
CN102398991B (zh) 潜流式园林滤池污水处理系统
CN215667617U (zh) 一种下沉式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CN101891348A (zh) 缺水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及污、雨水的贮存及深度处理方法
CN109455877A (zh) 一种农村污水水质净化系统和净化方法
CN205188082U (zh) 一种调蓄净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