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叠式卫星联动解锁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堆叠式卫星联动解锁分离装置,属于航天器连接与分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遥感星座、通信星座的组建需求日益增长,对单次运载发射所能搭载和部署的卫星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提高火箭运载能力外,亟需新型的卫星连接分离方式,来提高运载效率。
目前,广泛采用的多星发射系统是将多颗卫星分别通过爆炸螺栓等方式,轴向附接于中央适配器上,到达预定轨道后,依次起爆每颗卫星的爆炸螺栓实现解锁分离,中央适配器随运载末级返回大气层坠毁。中央适配器占据了大量体积和质量,限制了运载效率,难以满足大批量卫星快速组网的发射需求。
为此,国外提出了堆叠式卫星发射方式,卫星之间直接连接,省去了传统的中央适配器的质量和体积,但在堆叠卫星的连接与解锁分离方面,还存在一定优化空间。目前采用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卫星两两之间用点式分离装置固定,巨大数量的点式分离装置增加了入轨部署时间、可靠性、成本等方面的问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另一种是卫星堆叠放置后,通过外部压紧机构,一次性将多层卫星同时压紧,入轨后压紧机构释放,所有卫星同时分离,但其提高了分离碰撞风险,且压紧机构对空间要求高,只能布置于系统外侧,单层无法布置太多颗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提高运载效率,国外对堆叠式卫星发射方式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如美国专利申请US005522569A公开的具有可堆叠配置的卫星,其卫星呈圆形扁平状,依次堆放于整流罩内,两层卫星之间通过爆炸螺栓直接固定。此方式分离属于多点连接,需要多次对爆炸螺栓进行起爆。当卫星数量较多时,需要的爆炸螺栓数量较多,可靠性较差,且卫星的部署时间较长,不适合微小卫星的大批量发射。
国外SpaceX公司的Starlink项目采用了外部压紧杆的方式,实现堆叠卫星的依次性压紧与解锁,并成功完成多次发射任务。但其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由于其分离方式为运载末级旋转,赋予各卫星不同角速度,进而在解锁时刻卫星沿不同路径飞离的方式,其分离后卫星碰撞的机率较大,且对运载要求较高;二是由于其压紧杆解锁后需要向外抛开,因此只能放置于外侧,限制了其单层只能放置两颗卫星,当单层需要放置多颗星时,内部的连接点无法通过压紧杆固定。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应用于卫星堆叠系统的连接、解锁分离装置,使用较少的分离装置触发所有卫星,同时布局灵活,不受单层卫星数量的限制,实现大批量卫星的快速、安全发射分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分离解锁装置可靠性差、单层无法放置多颗卫星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堆叠式卫星联动解锁分离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堆叠式卫星联动解锁分离装置,它包括卫星、解锁分离组件、解锁锥、分离螺母及安装座,其中卫星的数量为多个且由上到下依次堆叠布置,位于顶层的卫星外侧固设有第一承载外壳,所述解锁锥通过分离螺母穿装在第一承载外壳内,其余层卫星的外侧均固设有三组解锁分离组件,每组解锁分离组件均包括第二承载外壳及布置在第二承载外壳内的第一锁爪、联动锥,第一锁爪的底端对应插装在联动锥的顶端,安装座内布置有第二锁爪,且所述第二锁爪与第一锁爪结构相同;
第一承载外壳、若干第二承载外壳及安装座由上到下依次首尾连接,且每相临两个承载外壳之间以及第二承载外壳与安装座之间均对应布置有分离弹簧,通过分离弹簧对应为其上方的第一承载外壳及第二承载外壳提供向上的作用力;
第一锁爪的顶部为外翻结构,位于最上方的第一锁爪在其上方的解锁锥所施加的压力作用下发生横向外移,卡装在第一承载外壳的下部内壁,实现第一承载外壳与第二承载外壳之间的锁定;
位于上方的第一锁爪横向外移进而推动其下方的联动锥下移,通过联动锥的下移向其下方的第一锁爪施加压力,使其下方的第一锁爪发生横向外移并卡装在上方的第二承载外壳的下部内壁,实现相临两个第二承载外壳之间的锁定,最下方的联动锥下移,向第二锁爪施加压力使其发生横向外移,第二锁爪的顶部卡装在其上方第二承载外壳的下部内壁,实现第二承载外壳与安装座之间的锁定。
进一步地,第一承载外壳的下部内壁及第二承载外壳的下部内壁均开设有锁定槽,锁定状态下,每个锁爪均对应卡装在其上方承载外壳的锁定槽内。
进一步地,第一承载外壳的内壁及第二承载外壳的内壁均固设有挡圈,且所述挡圈对应位于其所在承载外壳的锁定槽的上方设置,解锁锥的下部及联动锥对应穿装在其所在承载外壳的挡圈内,通过分别套装在解锁锥下部以及联动锥上的作动弹簧对应为解锁锥及联动锥提供向上的作用力。
进一步地,第二承载外壳的内壁及安装座的内壁均开设有环形限位槽,第一锁爪的下部卡装在其所在第二承载外壳的环形限位槽内,第二锁爪的下部卡装在安装座的环形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第二承载外壳的顶部内壁以及安装座的顶部内壁分别开设有弹簧槽,第一承载外壳的下部外壁以及第二承载外壳的下部外壁均加工有台肩,所述分离弹簧对应卡装在弹簧槽内,且锁定状态下,分离弹簧的顶端与其上方的承载外壳台肩紧密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爪包括周向均布的若干爪体,每个爪体的顶部均向外侧倾斜布置,每个爪体的下部外侧一体固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插装在环形限位槽内,每个爪体的底部外侧面均为斜面,若干爪体的底部外侧面合围成虚拟的圆锥面,联动锥的顶端加工有锥形凹槽,每个爪体的下部外侧面均与锥形凹槽的内壁接触。
进一步地,第二承载外壳的上部内壁及安装座的上部内壁均开设有若干导向槽,导向槽的数量对应与爪体的数量相同,锁定状态下,若干爪体对应卡设在若干导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解锁锥包括由上到下同轴固接的螺纹段及限位段,所述限位段位于第一承载外壳内,所述螺纹段穿装在第一承载外壳的上部且通过分离螺母固定位置,所述限位段包括同轴一体固接的圆柱段及圆锥段,其中圆柱段的上部与螺纹段的底部固接,圆柱段的中部加工有周向环槽,圆锥段的锥面朝下布置,所述联动锥与所述限位段结构相同,所述作动弹簧对应套装在周向环槽内且作动弹簧对应位于挡圈上方。
进一步地,当每层的卫星个数均为四颗时,所述四颗卫星两两相对布置,在顶层上每相临的两颗卫星外侧固设的第一承载外壳上下交错布置,其余层上的每相临两颗卫星外侧固设的第二承载外壳上下交错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颗卫星布置在运载适配器上方且罩设在运载整流罩内,所述安装座均固装在运载适配器顶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本申请的堆叠式卫星联动解锁分离装置,能够通过顶部第一承载外壳与其下方第二承载外壳之间的锁紧或解锁触发,实现其它层间的同步自动锁紧或解锁分离,且装置结构紧凑,不受空间限制,单层可布置一颗或多颗卫星。可实现卫星的大批量、低成本、快速安全发射。
通过堆叠方式布置卫星,省去了中央适配器,提高了运载有效载荷的体积和质量;通过整体压紧、单次触发联动解锁实现各卫星的分离,替代了大量的点式分离装置,降低了系统成本、提高了安全可靠性、缩短了大批量卫星轨道部署时间;解锁分离装置集成到每颗卫星结构上,替代了额外的整体压紧机构,不受位置限制,大大提高了单层卫星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在锁紧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在锁紧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当每层卫星的数量为四颗时);
图3为本申请在分离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在分离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当每层卫星的数量为四颗时);
图5为单个卫星与解锁分离组件的布置方式示意图;
图6为解锁分离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7为第二承载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8为第一锁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联动锥的主剖视示意图;
图10为解锁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10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堆叠式卫星联动解锁分离装置,它包括卫星1、解锁分离组件、解锁锥2、分离螺母3及安装座4,其中卫星1的数量为多个且由上到下依次堆叠布置,位于顶层的卫星1外侧固设有第一承载外壳5,所述解锁锥2通过分离螺母3穿装在第一承载外壳5内,其余层卫星1的外侧均固设有三组解锁分离组件,每组解锁分离组件均包括第二承载外壳6及布置在第二承载外壳6内的第一锁爪7、联动锥8,第一锁爪7的底端对应插装在联动锥8的顶端,安装座4内布置有第二锁爪9,且所述第二锁爪9与第一锁爪7结构相同;
第一承载外壳5、若干第二承载外壳6及安装座4由上到下依次首尾连接,且每相临两个承载外壳之间以及第二承载外壳6与安装座4之间均对应布置有分离弹簧10,通过分离弹簧10对应为其上方的第一承载外壳5及第二承载外壳6提供向上的作用力;
第一锁爪7的顶部为外翻结构,位于最上方的第一锁爪7在其上方的解锁锥2所施加的压力作用下发生横向外移,卡装在第一承载外壳5的下部内壁,实现第一承载外壳5与第二承载外壳6之间的锁定;
位于上方的第一锁爪7横向外移进而推动其下方的联动锥8下移,通过联动锥8的下移向其下方的第一锁爪7施加压力,使其下方的第一锁爪7发生横向外移并卡装在上方的第二承载外壳6的下部内壁,实现相临两个第二承载外壳6之间的锁定,最下方的联动锥8下移,向第二锁爪9施加压力使其发生横向外移,第二锁爪9的顶部卡装在其上方第二承载外壳6的下部内壁,实现第二承载外壳6与安装座4之间的锁定。
三组解锁分离组件优选均布在每颗卫星1的外侧。
本申请中的分离螺母3可以为现有技术中任何可以实现对螺栓的锁紧和分离的装置,如申请号为US20050084364A1的专利技术所公开的电机触发的非火工低冲击分离螺母3。
第一承载外壳5为扣装的桶状结构,第二承载外壳6为中空管状结构,
本申请的堆叠式卫星1联动解锁分离装置,能够通过顶部第一承载外壳5与其下方第二承载外壳6之间的锁紧或解锁触发,实现其它层间的同步自动锁紧或解锁分离,且装置结构紧凑,不受空间限制,单层可布置一颗或多颗卫星1,可实现卫星的大批量、低成本、快速安全发射。
通过堆叠方式布置卫星1,省去了中央适配器,提高了运载有效载荷的体积和质量;通过整体压紧、单次触发联动解锁实现各卫星的分离,替代了大量的点式分离装置,降低了系统成本、提高了安全可靠性、缩短了大批量卫星轨道部署时间;解锁分离装置集成到每颗卫星1结构上,替代了额外的整体压紧机构,不受位置限制,大大提高了单层卫星数量。
第一承载外壳5的下部内壁及第二承载外壳6的下部内壁均开设有锁定槽11,锁定状态下,每个锁爪均对应卡装在其上方承载外壳的锁定槽11内。锁定槽11可以为环形结构槽,也可以为若干个独立凹槽,独立凹槽的位置与导向槽17的位置上下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锁定槽11优选为锥形环槽,锥形环槽的锥面与水平面呈±45°夹角。
第一承载外壳5的内壁及第二承载外壳6的内壁均固设有挡圈12,且所述挡圈12对应位于其所在承载外壳的锁定槽11的上方设置,解锁锥2的下部及联动锥8对应穿装在其所在承载外壳的挡圈12内,通过分别套装在解锁锥2下部以及联动锥8上的作动弹簧13对应为解锁锥2及联动锥8提供向上的作用力。挡圈12为环形挡板,其外壁与承载外壳内壁固接。
第二承载外壳6的内壁及安装座4的内壁均开设有环形限位槽14,第一锁爪7的下部卡装在其所在第二承载外壳6的环形限位槽14内,第二锁爪9的下部卡装在安装座4的环形限位槽14内。第二承载外壳6上的环形限位槽14、挡圈12及锁定槽11由上到下依次布置。
第二承载外壳6的顶部内壁以及安装座4的顶部内壁分别开设有弹簧槽15,第一承载外壳5的下部外壁以及第二承载外壳6的下部外壁均加工有台肩16,所述分离弹簧10对应卡装在弹簧槽15内,且锁定状态下,分离弹簧10的顶端与其上方的承载外壳台肩16紧密接触。分离弹簧10的底端对应与其所在的弹簧槽15固接。
所述第一锁爪7包括周向均布的若干爪体7-1,每个爪体7-1的顶部均向外侧倾斜布置,每个爪体7-1的下部外侧一体固装有限位块7-2,所述限位块7-2插装在环形限位槽14内,每个爪体7-1的底部外侧面均为斜面,若干爪体7-1的底部外侧面合围成虚拟的圆锥面,联动锥8的顶端加工有锥形凹槽8-1,每个爪体7-1的下部外侧面均与锥形凹槽8-1的内壁接触。每个锁爪上的爪体7-1数量优选为四个,通过爪体7-1的外移,联动锥8受力向下移动,实现联动锁紧。在解锁状态下,若干爪体7-1为初始状态。每个爪体7-1的顶部均向外侧倾斜45°,若干爪体7-1的顶部内侧构成90°内锥角的锁爪受压面,爪体7-1的顶部外侧所形成的尖端构成与水平面呈±45°的锁定端,若干爪体7-1的底部外侧面合围成的虚拟的圆锥面形成90°外锥角的锁爪施压面。联动锥8的顶端加工的锥形凹槽8-1形成90°内锥角的联动锥8受压面,与锁爪施压面配合。
第二承载外壳6的上部内壁及安装座4的上部内壁均开设有若干导向槽17,导向槽17的数量对应与爪体7-1的数量相同,锁定状态下,若干爪体7-1对应卡设在若干导向槽17内。
所述解锁锥2包括由上到下同轴固接的螺纹段2-1及限位段,所述限位段位于第一承载外壳5内,所述螺纹段2-1穿装在第一承载外壳5的上部且通过分离螺母3固定位置,所述限位段包括同轴一体固接的圆柱段2-21及圆锥段2-22,其中圆柱段2-21的上部与螺纹段2-1的底部固接,圆柱段2-21的中部加工有周向环槽2-211,圆锥段2-22的锥面朝下布置,所述联动锥8与所述限位段结构相同,所述作动弹簧13对应套装在周向环槽2-211内且作动弹簧13对应位于挡圈12上方。螺纹段2-1选用外六角螺钉,螺纹段2-1与圆柱段2-21之间的连接优选为螺纹连接,便于拆装。圆锥段2-22形成90°外锥角,作为施压面与锁爪受压面配合。
当每层的卫星1个数均为四颗时,所述四颗卫星1两两相对布置,在顶层上每相临的两颗卫星1外侧固设的第一承载外壳5上下交错布置,其余层上的每相临两颗卫星1外侧固设的第二承载外壳6上下交错布置。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卫星1本身的体积质量、运载整流罩18的空间、运载能力等参数对卫星1堆放的层数及每层卫星1的个数进行任意调整。第一承载外壳5及第二承载外壳6的布置方式,可以根据每层的卫星1数量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并不局限于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布置方式。当每层的卫星1个数均为四颗时,只需要五个安装座4即可实现整体压紧。
所述若干颗卫星1布置在运载适配器19上方且罩设在运载整流罩18内,所述安装座4均固装在运载适配器19顶端。
工作原理:
以堆放层数为四层,每层卫星1个数为四颗时为例,
锁定状态:
如图2所示,共十六颗卫星1,通过五处连接点进行整体压紧。卫星1堆叠放置时,通过各自的承载外壳作为主承力结构进行压紧连接。当旋紧解锁锥2时,解锁锥2克服作动弹簧13的弹力而向下移动,解锁锥2底部施压面下压其下方的第一锁爪7,由于导向槽17以及环形限位槽14的共同作用,将顶层解锁锥2的下压运动,转换为第一锁爪7沿径向的水平外移运动,锁定端压入第一承载外壳5的锁定槽11内,将顶层卫星1与第二层卫星1锁定在一起。同时其下方的第一锁爪7外移时,对应的锁爪施压面相对外移,作用于下方联动锥8的受压面,联动锥8下移,进而通过联动锥8施压面下压下一层的第一锁爪7,使第一锁爪7的锁定端压入上一层第二承载外壳6的锁定槽11内,完成第二层卫星1与第三层卫星1之间的锁定。各层卫星1通过此种方式依次完成锁定,底层卫星1由安装座4内的第二锁爪9锁定。当分离螺母3锁紧解锁锥2后,各层卫星1被其下层卫星1的锁爪同时锁定,实现整个堆叠式卫星1系统的锁定状态。
解锁分离状态:
堆叠式卫星1系统到达预定轨道开始解锁分离时,其状态如图4所示,分离螺母3通电解锁,释放解锁锥2,解锁锥2在顶层的作动弹簧13作用下,向上弹起,直至其周向环槽2-211的下表面抵达挡圈12的下表面,实现限位卡死;由于失去解锁锥2的压制,第二层的作动弹簧13将联动锥8顶起,促使第一锁爪7沿径向往中心聚拢,锁爪顶端从锁定槽11中脱离,解除对顶层卫星1的锁定;同时第二层的分离弹簧10作用于顶层的第一承载外壳5的台肩16上,实现两个卫星1之间的分离。位于第二层的联动锥8的上移,也同时解除了对第三层中的第一锁爪7和联动锥8的压紧,第三层中的联动锥8上移,促使第一锁爪7收拢,解除对第二层卫星1的锁定,在分离弹簧10的作用下,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卫星1分离。相同地,下方各卫星1依次实现分离。通过设置不同卫星1的分离弹簧10的不同刚度,使由上到下各卫星1的分离速度逐级递减,避免卫星1在分离过程中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