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3370A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73370A
CN113573370A CN202010356090.3A CN202010356090A CN113573370A CN 113573370 A CN113573370 A CN 113573370A CN 202010356090 A CN202010356090 A CN 202010356090A CN 113573370 A CN113573370 A CN 1135733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network
terminal
network device
identifier set
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560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73370B (zh
Inventor
宋月
王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5609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73370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89446 priority patent/WO202121883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573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33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733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33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4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获得终端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基于所述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确定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所述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均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网络标识;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行业网应用是5G网络的一个主要应用场景,针对某些重要园区客户,运营商可以为其部署专用基站或在公共基站上划分专用频段资源以保证园区客户的业务质量。在为园区用户部署专用无线资源的情况下,网络可以通过广播特定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PublicLand Mobile Network)标识(ID)的方式防止非园区用户接入到园区专用资源。园区用户的全球用户识别卡(USIM,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卡中相应地开通特定PLMN ID,而普通用户的USIM卡中不会包含特定PLMN ID。通过这种方案虽然可以限制普通用户接入园区专用无线资源,但也带来了园区用户在园区内外之间移动时的业务连续性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可通过设置特定PLMN ID以及用于接入公共无线资源的PLMN ID互为等效公共陆地移动网(Equivalent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的方式实现园区用户在园区内外的业务连续性,但却无法限制非园区用户接入园区专用无线资源。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核心网设备获得终端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
基于所述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确定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所述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均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网络标识;
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确定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包括:
对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包括的移动网络标识和所述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包括的移动网络标识取交集,得到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包括:
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或,
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获得终端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在所述终端的注册过程中,向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用于请求用户签约数据的第一消息;
接收对应于所述第一消息的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用户签约数据;所述用户签约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包括: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在所述终端的注册过程中,通过用于表示注册接受的第二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包括: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在对应于所述终端的初始化上下文过程中,通过用于请求初始化上下文设置的第三消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消息中的特定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特定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由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基于终端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确定的,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所述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均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网络标识。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在对应于所述终端的初始化上下文过程中,通过用于请求初始化上下文设置的第三消息接收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终端待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接入至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判断是否允许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接入至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由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基于所述终端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确定的,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所述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均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网络标识。
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接收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包括:所述终端在注册过程中、通过用于表示注册接受的第二消息接收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终端进行接入网设备重选的情况下,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判断是否由当前接入的第一接入网设备重选至第二接入网设备。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核心网设备,所述核心网设备为第一核心网设备;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包括:获取单元、确定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得终端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确定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所述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均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网络标识;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包括的移动网络标识和所述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包括的移动网络标识取交集,得到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或,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的注册过程中,向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用于请求用户签约数据的第一消息;接收对应于所述第一消息的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用户签约数据;所述用户签约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的注册过程中,通过用于表示注册接受的第二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对应于所述终端的初始化上下文过程中,通过用于请求初始化上下文设置的第三消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消息中的特定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特定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所述接入网设备为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由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基于终端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确定的,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所述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均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网络标识。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在对应于所述终端的初始化上下文过程中,通过用于请求初始化上下文设置的第三消息接收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接入网设备还包括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待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接入至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判断是否允许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接入至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由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基于所述终端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确定的,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所述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均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网络标识。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在注册过程中、通过用于表示注册接受的第二消息接收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进行接入网设备重选的情况下,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判断是否由当前接入的第一接入网设备重选至第二接入网设备。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前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前述第三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获得终端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基于所述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确定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所述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均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网络标识;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核心网设备获得用户签约数据中携带的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使得第一核心网设备能够获知终端用户是否为园区专用用户,进一步基于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第一核心网设备中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确定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从而实现了园区专用用户的终端可以在园区专用基站和普通基站之间自由切换,并且限制了普通用户接入园区专用基站使用专用无线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三;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四;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网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入网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第一核心网设备获得终端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
步骤102:基于所述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确定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所述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均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网络标识;
步骤103: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核心网设备可以是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Access and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以下各实施例中的第一核心网设备均以AMF为例进行说明。示例性的,AMF中预先配置有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网络标识。
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移动网络标识(包括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的移动网络标识)均可以为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标识(PLMN ID),换句话说,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可称为PLMN列表(PLMN List);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可称为等效PLMN(EPLMN,Equivalent PLMN)列表(EPLMN List)。可以理解,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或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的多个移动网络标识互为EPLMN。
其中,PLMC包括移动国家码(MCC)和移动网络代码(MNC);MCC用于唯一识别移动用户所属的国家;MNC与MCC的组合用于唯一识别一个移动网络运营商。通常情况下,MCC由三位数字组成,MNC可由两位数字或三位数字组成。示例性的,MCC=460表示中国;MCC+MNC=460 00表示中国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获得终端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在所述终端的注册过程中,向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用于请求用户签约数据的第一消息;接收对应于所述第一消息的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用户签约数据;所述用户签约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本实施例中,第二核心网设备可以是统一数据管理(UDM,Unified Data Manager)或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则第一核心网设备在终端发起注册过程中,例如终端开机后发起网络注册过程中,在终端注册流程中,第一核心网设备需要从第二核心网设备获得终端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则通过用户签约数据携带上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其中,终端发起的注册流程为常规的注册流程,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特定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本实施例中,若终端用户为园区用户或者专用用户,则终端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中相应的具有对应于园区业务或专用业务的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示例性的,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可称为允许的EPLMN列表(Allowed EPLMN List),允许的EPLMN列表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PLMN ID表示园区用户或者专用用户的特定PLMN ID;特定PLMN ID例如可记为460XY(X和Y分别表示一个数值)。允许的EPLMN列表可参照表1示例。可以理解,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的移动网络标识为园区业务或专用业务对应的移动网络标识。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若终端用户为园区用户或者专用用户,则终端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特定参数中包括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即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特定参数中可包括如表1所示的允许的EPLMN列表。若终端用户不是园区用户或专用用户,即终端用户为普通用户,则在终端注册过程中,第一核心网设备获得的用户签约数据中不包括例如表1所示的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示例性的,用户签约数据的特定参数可为空;或者,用户签约数据中不包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的特定参数。
表1
Allowed EPLMN List
460X<sub>1</sub>Y<sub>1</sub>
460X<sub>2</sub>Y<sub>2</sub>
……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园区业务、专用业务,可以指的是专为一个特定区域、一个特定行业或者一个特定公司而分配的专用无线资源对应的业务;相应的,园区用户、专用业务,可以指的是允许使用上述专用无线资源的用户。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确定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包括:对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包括的移动网络标识和所述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包括的移动网络标识取交集,得到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本实施例中,第一核心网设备综合考虑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以及终端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中允许的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具体对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包括的移动网络标识取交集,得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示例性的,若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包括:460AA、460BB和460CC;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包括:460AA、460BB和460DD,则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可包括:460AA和460BB。由于非园区用户或非专用用户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中不包括上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或者,非园区用户或非专用用户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中不包括对应于园区业务或专用业务的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这样可避免非园区用户或非专用用户接入到园区基站或专用基站。需要说明的是,上述AA、BB、CC、DD均表示任意两个相同或不同的数值,并非仅表示两个相同数值。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包括: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或,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本实施例中,一方面,第一核心网设备可将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发送至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可基于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对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进行小区切换进行判断;另一方面,第一核心网设备还可将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发送至终端,处于空闲态的终端可基于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对小区重选进行判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包括: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在所述终端的注册过程中,通过用于表示注册接受的第二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本实施例中,在终端发起注册过程中,即终端开机后发起网络注册过程中,第一核心网设备可通过与终端之间的交互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例如,可通过表示注册接受的第二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实际应用中,上述第二消息可以是(Registration Accept)消息。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包括: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在对应于所述终端的初始化上下文过程中,通过用于请求初始化上下文设置的第三消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本实施例中,在终端的初始化上下文(Initial Context)流程中,第一核心网设备可在终端的初始化上下文流程中、通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交互消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例如,可通过用于请求初始化上下文设置的第三消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实际应用中,上述第三消息可以是初始化上下文设置请求(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接入网设备具体可以是各种通信网络中的基站,例如演进型基站(eNB)、5G基站(gNB)等等。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消息中的特定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本实施例中,AMF针对每个终端建立一个上下文。在建立上下文过程中,AMF可以携带特定参数;示例性的,AMF可在消息中携带移动限制列表(Mobility Restriction List);本实施例中,AMF可在上述移动限制列表中携带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AMF获得用户签约数据中携带的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使得AMF能够获知终端用户是否为园区专用用户,进一步基于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AMF中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确定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从而实现了园区专用用户的终端可以在园区专用基站和普通基站之间自由切换,并且限制了普通用户接入园区专用基站使用专用无线资源。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由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基于终端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确定的,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所述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均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网络标识。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在对应于所述终端的初始化上下文过程中,通过用于请求初始化上下文设置的第三消息接收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202:在所述终端待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接入至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判断是否允许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接入至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本实施例中,在终端处于连接态时,且终端处于移动过程中,终端可能会发生网络切换的情况,即终端可由接入的源基站(即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目标基站(即第二接入网设备),则源基站会对终端的切换进行判断,判断是否允许终端由源基站切换接入至目标基站。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接入网设备(源基站)需要基于第一核心网设备(AMF)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判断是否允许终端进行切换。
实际应用中,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包含的移动网络标识为EPLMN。而第一接入网设备预先获得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移动网络标识集合(记为第四移动网络标识集合),根据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判断第一接入网设备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以及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四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的移动网络标识是否是EPLMN;如果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第四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的移动网络标识是EPLMN,则第一接入网设备判定允许终端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接入至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即允许终端由源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相应的,如果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第四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的移动网络标识不是EPLMN,则第一接入网设备判定不允许终端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接入至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即不允许终端由源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可基于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判定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的移动网络标识和第四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的移动网络标识是否是EPLMN;若两个移动网络标识均在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可判定两个移动网络标识是EPLMN;若两个移动网络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不在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可判定两个移动网络标识不是EPLMN。
可选地,第一接入网设备可通过网络设备配置的方式获得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四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实际应用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的地理位置较近,可能是相邻小区部署的两个接入网设备,或者是距离较近的小区部署的两个接入网设备。则可针对一个地区内的所有接入网设备中,可预先配置这个地区内的各个接入网设备对应的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也可判断第二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是同PLMN设备;若判定第二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同PLMN设备,则第一接入网设备可判定允许终端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接入至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若判定第二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不是同PLMN设备,则第一接入网设备可判定不允许终端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接入至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其中,判断第二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是同PLMN设备,可基于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的第四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包括的移动网络标识是否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包括的移动网络标识是否相同进行判断;若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的第四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包括的移动网络标识与第一接入网设备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包括的移动网络标识相同,则可判定第二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同PLMN设备;若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的第四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包括的移动网络标识与第一接入网设备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包括的移动网络标识不同,则可判定第二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不是同PLMN设备。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实现了园区专用用户的终端可以在园区专用基站和普通基站之间自由切换,并且限制了普通用户接入园区专用基站使用专用无线资源;另一方面,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一核心网设备下发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对终端的小区切换进行判断,从而实现了处于连接态的园区专用用户在移动过程中,能够连续不中断的使用园区业务,保证了园区专用业务的连续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终端接收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由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基于所述终端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确定的,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所述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均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网络标识。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接收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包括:所述终端在注册过程中、通过用于表示注册接受的第二消息接收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302:在所述终端进行接入网设备重选的情况下,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判断是否由当前接入的第一接入网设备重选至第二接入网设备。
本实施例中,在终端处于空闲态时,且终端处于移动过程中,终端可能会触发小区重选的情况,即终端可由源基站(即第一接入网设备)重选至目标基站(即第二接入网设备),则终端会对是否能够进行小区重选进行判断,判断是否由当前接入的源基站重选至目标基站。在这种情况下,终端需要基于第一核心网设备(AMF)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判断是否允许进行小区重选。
实际应用中,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包含的移动网络标识为EPLMN。而终端通过测量的方式获得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移动网络标识集合(记为第四移动网络标识集合),根据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判断第一接入网设备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以及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四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的移动网络标识是否是EPLMN;如果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第四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的移动网络标识是EPLMN,则终端判定由当前接入的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重选至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即允许进行小区重选;相应的,如果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第四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的移动网络标识不是EPLMN,则终端判定不允许由当前接入的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重选至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即不允许进行小区重选。其中,终端可基于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判定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的移动网络标识和第四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的移动网络标识是否是EPLMN;若两个移动网络标识均在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可判定两个移动网络标识是EPLMN;若两个移动网络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不在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可判定两个移动网络标识不是EPLMN。
在其他实施例中,终端也可判断第二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是同PLMN设备;若判定第二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同PLMN设备,则终端可判定由当前接入的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重选至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若判定第二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不是同PLMN设备,则终端可判定不由当前接入的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重选至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其中,判断第二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是同PLMN设备,可基于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的第四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包括的移动网络标识是否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包括的移动网络标识是否相同进行判断;若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的第四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包括的移动网络标识与第一接入网设备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包括的移动网络标识相同,则可判定第二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同PLMN设备;若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的第四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包括的移动网络标识与第一接入网设备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包括的移动网络标识不同,则可判定第二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不是同PLMN设备。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实现了园区专用用户的终端可以在园区专用基站和普通基站之间自由切换,并且限制了普通用户接入园区专用基站使用专用无线资源;另一方面,终端基于第一核心网设备下发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对小区重选进行判断,从而实现了处于空闲态的园区专用用户在移动过程中,能够接入园区专用网络。
下面结合具体的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示例一
本示例为终端注册流程,例如终端开机启动进行的网络注册流程。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一;如图4所示,方法包括:
用户终端(UE,User Equipment)向(无线)接入网((R)AN,(Radio)AccessNetwork)发起注册请求(Registration Request);(R)AN进行AMF选择(AMF selection),向选择的AMF发送注册请求(Registration Request);这里选择的AMF相比于终端之前建立关联的AMF来说,可称为新AMF(New AMF);之前关联的AMF可称为旧AMF(Old AMF);新AMF与旧AMF进行信息交互,新AMF向旧AMF发送Namf_Communication_UEContextTransfer,旧AMF向新AMF返回Namf_Communication_UEContextTransfer response,即新AMF从旧AMF中获得UE上下文;新AMF向UE发送身份请求(Identity Request),并获得UE返回的身份响应(Identity Response)。
新AMF进行身份验证服务器功能(AUSF,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选择(AUSF selection),并分别与UE之间、与选择的AUSF之间、以及AUSF与UDM之间进行交互,实现认证/保护(Authentication/Security);新AMF向旧AMF发送消息,以通知注册完成(Namf_Communication_Registration CompleteNotity)。
新AMF与UE进行交互,新AMF向UE发送身份请求(Identity Request),并获得UE返回的身份响应(Identity Response);新AMF与设备标识寄存器(EIR,Equipment IdentityRegister)进行交互,通过N5g-eir_Equipment Identity Check_Get消息进行设备身份验证,并或者验证结果。新AMF进行UDM选择(UDM selection),并于选择的UDM进行交互,向UDM发送表示终端注册的消息(Nudm_UECM_Registration),并通过Nudm_SDM_GET消息获得用户签约数据;新AMF向UDM发送用于表示订阅的消息(Nudm_SDM_Subscribe消息)。UDM向旧AMF发送用于表示取消注册的通知消息(Nudm_UECM_DeregistrationNotify消息);旧AMF向UDM发送用于表示取消订阅的消息(Nudm_SDM_Unsubscribe)。
本实施例中,新AMF通过Nudm_SDM_GET消息获得用户签约数据;在UE用户为园区专用用户的情况下,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特定参数包括上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例如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特定参数可包括用户签约的Allowed EPLMN list,Allowed EPLMN list中例如可包括460AA,460BB,460DD。
新AMF进行策略控制功能(PCF)选择(PCF selection),并于选择的PCF进行交互,在注册过程中策略建立关联(AM Policy Association Establishment duringRegistration);新AMF向SMF发起SM上下文更新/SMF上下文释放(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Nsmf_PDUSession_ReleaseSMContext)。
新AMF与非3GPP互通功能(N3IWF,Non-3GPP InterWorking Function)进行交互,新AMF向N3IWF发送AMF移动性请求(N2 AMF Mobility Request)消息,接收N3IWF返回的AMF移动性响应(N2 AMF Mobility Response)消息。旧AMF与PCF进行交互,交互UE策略关联终止(AMF-initiates UE Policy Association Termination)消息;新AMF与PCF进行交互,交互UE策略关联建立(UE Policy Association Establishment)消息。
新AMF向UE发送注册接受(Registration Accept)消息;其中,RegistrationAccept消息中包括上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示例性的,若新AMF本地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包括:460AA、460BB、460CC,则确定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可包括:460AA、460BB,通过Registration Accept消息中的特定参数指示上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进一步,UE向新AMF发送注册完成(Registration Complete)消息。
示例二
本示例为终端初始化上下文流程。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二;如图5所示,方法包括:
UE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空闲态(UE in RRC_IDLECM-IDLE);UE向基站(如gNB)发送RRC建立请求(RRC Setup Request)消息,获得基站返回的RRC建立(RRC Setup)消息,UE处于RRC连接态(UE in RRC_CONNECTED CM-IDLE);UE向基站发送RRC建立完成(RRC SetupComplete)消息。
基站向AMF发送初始化UE消息(INITIAL UE MESSAGE),获得AMF发送的下行非接入层传输(DOWNLINK NAS TRANSPORT)消息;基站与UE进行交互,交互下行信息转移(DLInformationTransfer)和上行信息转移(UL InformationTransfer);基站向AMF发送上行非接入层传输(UPLINK NAS TRANSPORT)消息;获得AMF发送的初始化上下文建立请求(INITIAL CONTEXT SET UP REQUEST)消息。
本实施例中,AMF向基站发送的初始化上下文建立请求(INITIAL CONTEXT SET UPREQUEST)消息中可包括上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示例性的,初始化上下文建立请求(INITIAL CONTEXT SET UP REQUEST)消息中包含移动限制列表(Mobility RestrictionList),其中的Equivalent PLMNs参数(即EPLMN列表)的取值为上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基站向UE发送安全模式命令(Security Mode Command)消息;UE向基站发送安全模式完成(Security Mode Complete)消息;基站向UE发送RRC重配置(RRCReconfiguration)消息;UE向基站发送RRC重配置完成(RRC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基站向AMF发送初始化上下文建立响应(INITIAL CONTEXT SET UP RESPONSE)消息。
示例三
本示例为处于RRC连接态的UE的小区切换流程。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三;如图6所示,方法包括:
UE向源基站(Source gNB)发送测量控制报告(Measurement Control andReport);源基站基于测量控制报告进行切换判断(Handover Decision)。
这里,源基站基于AMF下发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进行切换判断。具体的判断过程可参照前述实施例中所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判定允许终端进行小区切换的情况下,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后续的切换流程与现有的小区切换流程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示例四
本示例为处于空闲态的UE的小区重选流程。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四;如图7所示,方法包括:
UE进行无线测量。UE可基于AMF下发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进行切换判断。具体的判断过程可参照前述实施例中所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判定允许终端进行小区重选的情况下,UE执行小区重选流程,具体的重选流程与现有的小区重选流程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核心网设备,该核心网设备记为第一核心网设备,示例性的,第一核心网设备可以是AMF。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网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核心网设备包括:获取单元11、确定单元12和发送单元13;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11,用于获得终端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
所述确定单元12,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确定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所述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均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网络标识;
所述发送单元13,用于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12,用于对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包括的移动网络标识和所述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包括的移动网络标识取交集,得到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单元13,用于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或,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11,用于在所述终端的注册过程中,向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用于请求用户签约数据的第一消息;接收对应于所述第一消息的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用户签约数据;所述用户签约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单元13,用于在所述终端的注册过程中,通过用于表示注册接受的第二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单元13,用于在对应于所述终端的初始化上下文过程中,通过用于请求初始化上下文设置的第三消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消息中的特定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特定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核心网设备中的确定单元12,在实际应用中均可由所述核心网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微控制单元(MCU,Microcontroller Unit)或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实现;所述核心网设备中的获取单元11和发送单元13,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通信模组(包含:基础通信套件、操作系统、通信模块、标准化接口和协议等)及收发天线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设备在进行信息处理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核心网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设备与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所述接入网设备为第一接入网设备。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入网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第一接收单元21,用于接收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由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基于终端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确定的,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所述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均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网络标识。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21,用于在对应于所述终端的初始化上下文过程中,通过用于请求初始化上下文设置的第三消息接收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网设备还包括第一判断单元22,用于在所述终端待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接入至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判断是否允许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接入至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网设备中的第一判断单元22,在实际应用中均可由所述接入网设备中的CPU、DSP、MCU或FPGA实现;所述接入网设备中的第一接收单元21,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通信模组(包含:基础通信套件、操作系统、通信模块、标准化接口和协议等)及收发天线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网设备在进行信息处理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接入网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网设备与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所述终端包括第二接收单元31,用于接收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由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基于所述终端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确定的,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所述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均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网络标识。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收单元31,用于在注册过程中、通过用于表示注册接受的第二消息接收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二判断单元32,用于在所述终端进行接入网设备重选的情况下,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判断是否由当前接入的第一接入网设备重选至第二接入网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中的第二判断单元32,在实际应用中均可由所述终端中的CPU、DSP、MCU或FPGA实现;所述终端中的第二接收单元31,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通信模组(包含:基础通信套件、操作系统、通信模块、标准化接口和协议等)及收发天线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在进行信息处理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终端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与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具体可以是第一核心网设备、接入网设备或终端。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所述通信设备可包括存储器42、处理器41及存储在存储器42上并可在处理器4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可选地,所述处理器41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于核心网设备中的所述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或者,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于接入网设备中的所述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或者,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于终端中的所述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可选地,通信设备中还可包括通信接口43。通信设备中的各个组件可通过总线系统4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4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4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1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44。
可以理解,存储器4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4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41中,或者由处理器41实现。处理器4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4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4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DSP,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41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42,处理器41读取存储器4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MCU、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42,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通信设备的处理器41执行,以完成前述方法所述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也可以是包括上述存储器之一或任意组合的各种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于核心网设备中的所述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或者,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于接入网设备中的所述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或者,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于终端中的所述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产品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产品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或设备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或设备实施例。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1)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核心网设备获得终端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
基于所述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确定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所述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均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网络标识;
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确定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包括:
对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包括的移动网络标识和所述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包括的移动网络标识取交集,得到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包括:
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或,
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获得终端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在所述终端的注册过程中,向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用于请求用户签约数据的第一消息;
接收对应于所述第一消息的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用户签约数据;所述用户签约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包括:
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在所述终端的注册过程中,通过用于表示注册接受的第二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包括:
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在对应于所述终端的初始化上下文过程中,通过用于请求初始化上下文设置的第三消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中的特定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特定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9.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由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基于终端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确定的,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所述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均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网络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在对应于所述终端的初始化上下文过程中,通过用于请求初始化上下文设置的第三消息接收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待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接入至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判断是否允许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接入至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12.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由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基于所述终端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确定的,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所述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均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网络标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收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包括:
所述终端在注册过程中、通过用于表示注册接受的第二消息接收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进行接入网设备重选的情况下,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判断是否由当前接入的第一接入网设备重选至第二接入网设备。
15.一种核心网设备,所述核心网设备为第一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包括:获取单元、确定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得终端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确定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所述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均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网络标识;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包括的移动网络标识和所述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包括的移动网络标识取交集,得到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或,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的注册过程中,向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用于请求用户签约数据的第一消息;接收对应于所述第一消息的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用户签约数据;所述用户签约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的注册过程中,通过用于表示注册接受的第二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对应于所述终端的初始化上下文过程中,通过用于请求初始化上下文设置的第三消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中的特定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特定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23.一种接入网设备,所述接入网设备为第一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由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基于终端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确定的,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所述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均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网络标识。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在对应于所述终端的初始化上下文过程中,通过用于请求初始化上下文设置的第三消息接收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还包括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待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接入至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判断是否允许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接入至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2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由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基于所述终端对应的用户签约数据中的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预先配置的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确定的,所述第一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和所述第二移动网络标识集合中均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网络标识。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在注册过程中、通过用于表示注册接受的第二消息接收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进行接入网设备重选的情况下,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三移动网络标识集合判断是否由当前接入的第一接入网设备重选至第二接入网设备。
2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或者,
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9至11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或者,
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2至14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30.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或者,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9至11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31.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2至14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0356090.3A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5733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6090.3A CN113573370B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PCT/CN2021/089446 WO2021218831A1 (zh) 2020-04-29 2021-04-23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6090.3A CN113573370B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3370A true CN113573370A (zh) 2021-10-29
CN113573370B CN113573370B (zh) 2022-09-13

Family

ID=78157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56090.3A Active CN113573370B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73370B (zh)
WO (1) WO2021218831A1 (zh)

Citation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4042A (zh) * 2007-12-12 2008-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1299870A (zh) * 2007-04-30 2008-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私有基站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111821A (zh) * 2009-12-25 2011-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和系统
EP2387279A1 (en) * 2010-05-11 2011-11-16 Panasonic Corporation Cell (re)selection in a heterogeneou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893667A (zh) * 2010-04-02 2013-01-23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对允许的封闭用户组列表的禁止
CN103379579A (zh) * 2012-04-23 2013-10-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和装置以及终端接入plmn的方法
CN103379567A (zh) * 2012-04-24 2013-10-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EPLMN列表配置及目标PLMN选择方法、MME及eNB
WO2013184968A1 (en) * 2012-06-06 2013-12-12 Eden Rock Communications, Llc Adjacent network aware self organizing network system
CN103634857A (zh) * 2013-12-02 2014-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公众陆地移动网标识间的切换方法、基站及通信网络
CN104883712A (zh) * 2014-02-27 2015-09-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05101321A (zh) * 2014-05-20 2015-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重选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295588A (zh) * 2016-03-31 2017-10-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Csg小区的接入方法及宏基站
EP3262599A1 (en) * 2015-02-24 2018-01-03 Addison Lee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llocating networked vehicle resources in priority environments
CN108271207A (zh) * 2017-01-04 2018-07-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plmn的小区识别方法
CN108574969A (zh) * 2017-03-08 2018-09-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接入场景中的连接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702666A (zh) * 2017-12-11 2018-10-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小区重选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738104A (zh) * 2017-04-19 2018-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本地网络连接的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08811116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信道的方法、网络设备、网络控制器和终端设备
CN109392056A (zh) * 2017-08-03 2019-02-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终端接入核心网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US10284523B1 (en) * 2014-03-27 2019-05-07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ic virtual secure connection using paired network devices
CN109891962A (zh) * 2017-06-15 2019-06-14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响应请求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9983792A (zh) * 2017-02-06 2019-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301149A (zh) * 2018-01-30 2019-10-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网络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90364492A1 (en) * 2016-12-30 2019-11-28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adio communications
CN110536293A (zh) * 2019-08-15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访问闭合访问组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650500A (zh) * 2018-06-26 2020-01-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amf、网络切片的选择方法及amf
CN110730482A (zh) * 2018-07-16 2020-0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网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网元及存储介质
CN110800330A (zh) * 2018-02-09 2020-02-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11684A1 (en) * 2018-06-22 2021-04-28 IDAC Holdings, Inc. Handling mutually exclusive network slices

Patent Citation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9870A (zh) * 2007-04-30 2008-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私有基站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184042A (zh) * 2007-12-12 2008-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2111821A (zh) * 2009-12-25 2011-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和系统
CN102893667A (zh) * 2010-04-02 2013-01-23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对允许的封闭用户组列表的禁止
EP2387279A1 (en) * 2010-05-11 2011-11-16 Panasonic Corporation Cell (re)selection in a heterogeneou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379579A (zh) * 2012-04-23 2013-10-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和装置以及终端接入plmn的方法
CN103379567A (zh) * 2012-04-24 2013-10-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EPLMN列表配置及目标PLMN选择方法、MME及eNB
WO2013184968A1 (en) * 2012-06-06 2013-12-12 Eden Rock Communications, Llc Adjacent network aware self organizing network system
CN103634857A (zh) * 2013-12-02 2014-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公众陆地移动网标识间的切换方法、基站及通信网络
CN104883712A (zh) * 2014-02-27 2015-09-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和系统
US10284523B1 (en) * 2014-03-27 2019-05-07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ic virtual secure connection using paired network devices
CN105101321A (zh) * 2014-05-20 2015-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重选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262599A1 (en) * 2015-02-24 2018-01-03 Addison Lee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llocating networked vehicle resources in priority environments
CN107295588A (zh) * 2016-03-31 2017-10-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Csg小区的接入方法及宏基站
US20190364492A1 (en) * 2016-12-30 2019-11-28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adio communications
CN108271207A (zh) * 2017-01-04 2018-07-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plmn的小区识别方法
CN109983792A (zh) * 2017-02-06 2019-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574969A (zh) * 2017-03-08 2018-09-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接入场景中的连接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738104A (zh) * 2017-04-19 2018-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本地网络连接的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08811116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信道的方法、网络设备、网络控制器和终端设备
CN109891962A (zh) * 2017-06-15 2019-06-14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响应请求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9392056A (zh) * 2017-08-03 2019-02-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终端接入核心网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8702666A (zh) * 2017-12-11 2018-10-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小区重选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301149A (zh) * 2018-01-30 2019-10-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网络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00330A (zh) * 2018-02-09 2020-02-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0650500A (zh) * 2018-06-26 2020-01-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amf、网络切片的选择方法及amf
CN110730482A (zh) * 2018-07-16 2020-0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网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网元及存储介质
CN110536293A (zh) * 2019-08-15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访问闭合访问组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Discussion on security for multiple NAS connections (KI #1.7)"", 《3GPP TSG SA WG3 (SECURITY) MEETING #87 S3-17127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MER: "C1-201058 "Support for the signalling of the capability for receiving WUS assistance information"", 《3GPP TSG-CT WG1 MEETING #122-E C1-201058》 *
蒋峥; 刘胜楠; 田树一; 陈鹏: ""5G非公共网络技术分析"", 《移动通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18831A1 (zh) 2021-11-04
CN113573370B (zh) 202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99271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スライスのため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10798647B2 (en)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US11729704B2 (en) Radio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therefor
JP7416037B2 (ja) 通信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KR102284317B1 (ko) 통신 방법, 코어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및 액세스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US2021029793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overing and selecting private cellular network by terminal
US11683749B2 (en) Network selection for supported standalone non-public network (S-SNPN)
CN104918300A (zh) 用于移动通信的设备及方法
CN113286332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US20230189188A1 (en) Method for terminal to access public and private networks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S20220377659A1 (en) Network Slice Aware Cell Selection
KR20220129610A (ko) Ims 비상 서비스 상태를 단말에 지시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3498121A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US11330654B2 (en) Methods for performing mobility procedure in NSA mode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CN113573370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770787B (zh) 一种确定目标运营商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070570A1 (zh) 一种搜网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6709354B (zh) 基站的实现方法、装置、基站及存储介质
WO2022073236A1 (zh) 一种支持在线签约的网络注册方法及其装置
US20220303846A1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core network element and methods
WO2021226953A1 (zh) 小区搜索方法及装置
JP2024503051A (ja) 情報処理方法、装置、機器及び可読記憶媒体
CN115802428A (zh) 一种自动邻区发现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230062038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네트워크 선택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6981020A (zh) 自主更新cag相关配置的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