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1620B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71620B
CN113571620B CN202110745531.3A CN202110745531A CN113571620B CN 113571620 B CN113571620 B CN 113571620B CN 202110745531 A CN202110745531 A CN 202110745531A CN 113571620 B CN113571620 B CN 1135716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sub
display area
alignment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455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71620A (zh
Inventor
吴员涛
张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4553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716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71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16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71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16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36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des
    • H01L33/38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des with a particula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44Marks applied to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parts, e.g. registration marks, alignment structures, wafer ma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01L27/15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 H01L27/15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two-dimensional arr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像素单元,呈阵列分布于所述显示区,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对准电极、第二对准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对准电极和第二对准电极之间的多个发光元件,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所述发光元件的面积与所述子像素的面积比为A1,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所述发光元件的面积与所述子像素的面积比为A2,且A1>A2。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改善显示面板中显示区的不同位置之间亮度均一性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由于其所具有的较高光转 换效率、低能量消耗的特点被广泛应用。最近,已对利用纳米尺寸的LED 作为发光元件的显示设备进行研究。
在利用纳米LED作为发光元件的显示设备中,但是,由于纳米LED 的发光效率较低,对于具有高亮度显示需求的显示面板来说,显示面板中 显示部分的不同区域具有亮度差异,亮度均一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改善显示面板中显示区的不同位置之间亮度均一性 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 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非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像素 单元,呈阵列分布于显示区,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子像素包括 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对准电极、第二对准电极以及位于第一对准电 极和第二对准电极之间的多个发光元件,多个发光元件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布,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位 于第一显示区的发光元件的面积与子像素的面积比为A1,位于第二显示 区的发光元件的面积与子像素的面积比为A2,且A1>A2。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所描述的显 示面板。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将发光元件通过对准电极设置子像 素中时,根据将其设置于第一显示区还是第二显示区的不同,对应调节所 设置的发光元件在子像素中的面积占比,使得第一显示区中发光元件与子 像素的面积比大于第二显示区中发光元件与子像素的面积比,从而通过将 位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中发光元件面积的占比设置为不同的方式, 来平衡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中发光元件的发光亮度,使得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发光亮度趋于一致,以改善显示面板不同的显示区域亮度 均一性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 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 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 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附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附视图;
图3是图2中的一种A部分具体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图;
图5是图2中的另一种A部分具体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7是图5中的显示面板连接数据线后的俯视图;
图8是图6中B部分的一种具体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6中B部分的另一种具体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的剖面主视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主视图。
附图中:
1-显示面板;11-非显示区;12-显示区;121-第一显示区;122-第二显 示区;13-像素单元;13a-第一子单元;13b-第二子单元;131-子像素; 131a-发光元件;131b-第一对准电极;131c-第二对准电极;131d-第一驱动 电力线;131e-第二驱动电力线;131f-信号线;14-衬底;141-开关元件; 15-缓冲层;16-驱动电路;161-第一驱动电极;162-第二驱动电极;163-第 一金属线;164-第二金属线;17-第一绝缘层;18-第二绝缘层;19-平坦层; 2-驱动单元;3-数据线;31-第二端;32-第一端;4-显示装置;41-基底; L1-第一距离;L2-第二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 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的全面理解。但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 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 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的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 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 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 “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 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 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 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图1至图12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显 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附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附视图,图3为图2中的一 种A部分具体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 板的局部剖面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1为LED显示面板, 可以应用于手机、电脑等具有发光显示功能的装置中,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如图1和图3所示,显示面板1包括显示区12和非显示区11,非显 示区11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12,显示面板1还包括像素单元13,像素单 元13呈阵列分布于显示区12,像素单元13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131,每 个子像素131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第一对准电极131b、第二对准 电极131c以及位于第一对准电极131b和第二对准电极131c之间的多个发光元件131a,多个发光元件131a可以沿第二方向Y排布,第一方向X和 第二方向Y相交。示例性地,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垂直。
可选地,发光元件131a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ED)。示例性地,发光 元件131a为纳米晶体发光二极管(Nano crystal light emitting diode),该 纳米晶体发光二极管利用半导体材料制作,寿命长且能耗只有普通灯泡的 五分之一。为了使得其能够较好的实现发出实现显示功能所需要的白光,半导体材料被制造成微小的纳米晶体,且通常纳米晶体表面需要涂层有机 分子,以提升纳米晶体发光二极管的使用性能。纳米晶体发光二极管在显示面板中作为发光元件131a使用时,由于其尺寸较小,需要对准电极提前 对其进行配位而固定发光元件131a,以便于后面能够准确、便捷的电连接 至驱动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单元13包括多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131,且多 个子像素131在像素单元13中可以以某一排布形式布置。例如,多个不 同颜色的子像素131可以沿第一方向X顺序排布,像素单元13包括用于 显示红色的红色子像素、用于显示绿色的绿色子像素以及用于显示蓝色的 蓝色子像素。红色子像素包括至少一个发射红光的红色发光元件,绿色子像素包括至少一个发射绿色的绿色发光元件,以及蓝色子像素包括至少一 个发射蓝光的蓝色发光元件。示例性地,在每个像素单元13中不同颜色 的子像素131中发光元件131a占对应颜色子像素131的面积可以相同,也 可以不同,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包括用于传送子像素131显示图像所需 的各种信号的多个扫描线、多个数据线3以及多个电力线(图中未示出), 如图3和图4所示,电力线包括彼此电分离的第一驱动电力线131d、第二 驱动电力线131e以及信号线131f,第一驱动电力线131d连接至第一对准 电极131b,第一对准电极131b在通过第一驱动电力线131d电连接后能够 具有第一对准电压。第二驱动电力线131e连接至第二对准电极131c,第 二对准电极131c在通过第二驱动电力线131e电连接后能够具有第二对准 电压。信号线131f电连接第一驱动电力线131d,用于限制第一对准电极 131b的电压,使得任一子像素131的第一对准电极131b的电压保持恒定。 在将第一对准电极131b和第二对准电极131c通电后,相对的两个对准电 极之间形成场强,而位于第一对准电极131b和第二对准电极131c之间散 落的多个纳米级的发光元件131a受场强的影响使得部分的发光元件131a 的长度与第一方向X平行、且多个发光元件131a沿第二方向Y排布,其 余未受场强影响的发光元件131a掉落,从而通过场强的作用将发光元件 131a对准在子像素131中,以形成最终的子像素131中能够用于发光的发 光元件131a,便于将发光元件131a与扫描线、数据线3等驱动电路16电 连接而实现发光。
可选地,第一对准电极131b和第二对准电极131c之间的最小距离大 于发光元件131a在第一方向X延伸时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5,发光元件131a还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布, 在一个子像素131中,为了使得某一颜色子像素131的发光元件131a的面 积占比更大,以提高该颜色子像素131的发光亮度,多个发光元件131a在 该子像素131可以呈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分别排布的形式。即在上 述中发光元件131a沿第二方向Y排布、且发光元件131a位于第一对准电 极131b和第二对准电极131c之间的基础上,在沿第一方向X增加一列第 一对准电极131b和第二对准电极131c之间设置多个发光元件131a的结构, 此时两列中的发光元件131a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根据实际 的发光亮度的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示例性的,同一子像素131中呈阵列 分布的发光元件131a并不限于两列,可以根据需求适应性调整为一列或多列,而每列中的发光元件131a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3和图5,显示区12包括第一显示区121和 第二显示区122,多个像素单元13分别位于第一显示区121和第二显示区122,位于第一显示区121的发光元件131a的面积与子像素131的面积比为A1,位于第二显示区122的发光元件131a的面积与子像素131的面积 比为A2,且A1>A2。在第一显示区121和第二显示区122中,通过将发光元件131a在第一显示区121和第二显示区122中的所占子像素131的面 积比的不同,而使得第一显示区121和第二显示区122能够改变对应区域的发光亮度。当我们发现第一显示区121和第二显示区122的发光亮度不 同而影响显示效果时,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相应显示区12中发光元件 131a占显示区12中子像素131的面积来实现,达到第一显示区121和第 二显示区122的发光亮度趋于一致的目的,改善显示面板1不同的显示区 域亮度均一性差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所提及到的发光元件 131a的面积、子像素131的面积或其他相关面积的描述,均指其对应在显 示面板上正投影的面积,后续不再单独说明。
示例性地,位于第一显示区121的子像素131的面积与位于第二显示 区122的子像素131的面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 显示区12整体的显示效果,位于第一显示区121的子像素131的面积与位 于第二显示区122的子像素131的面积设置为相同,第一显示区121的每 个子像素131中的发光元件131a的面积大于第二显示区122的每个子像素 131中的发光元件131a的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第一显示区121的每个子像素131中的发光元 件131a的面积并不限制于相同,同样的,位于第二显示区122的每个子像 素131中的发光元件131a的面积也不限制于相同。示例性地,只要能够使 得第二显示区122中子像素131发光元件131a的最大面积小于第一显示区 121中子像素131发光元件131a的最小面积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第一显示区121的每个子像素131中的发光元 件131a数量为Q1,位于第二显示区122的每个子像素131中的发光元件 131a数量为Q2,且Q1>Q2。考虑到纳米级的发光元件131a尺寸较小, 且在同一子像素中如果设置不同尺寸的纳米级的发光元件131a容易使得发 光的颜色变化且不可控,所以设置于各子像素中的发光元件131a的面积相同。且在将位于第一显示区121的子像素131的面积与位于第二显示区122的子像素131的面积设置为相同以使得显示区域各部分的发光亮度差 异性较小且便于制作的基础上,为了能够满足通过改变发光元件131a占子 像素131的面积的占比来调节对应区域的发光亮度的条件,可以选择通过增减对应子像素131中的发光元件131a的数量来实现,使得位于第一显示 区121的每个子像素131中的发光元件131a数量大于位于第二显示区122 的每个子像素131中的发光元件131a数量,以使第一显示区121的发光元 件131a的面积与子像素131的面积比大于第二显示区122的发光元件 131a的面积与子像素131的面积比,进行将第一显示区121和第二显示区 122的发光亮度调节至趋于一致,以改善显示面板1不同的显示区域亮度 均一性差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非显示区11中设置有驱动单元2,该 驱动单元2在第二方向Y位于显示区12的一侧,且在第二方向Y上第二 显示区122位于第一显示区121和驱动单元2之间,使得第一显示区121 中的任一子像素131到驱动单元2的距离大于第二显示区122中的子像素 131到驱动单元2的距离。示例性地,该驱动单元2可以为驱动芯片。当 在显示面板1的非显示区11设置驱动单元2,再将驱动单元2与显示区12 中的各像素单元13电连接以实现显示面板1的显示功能时,我们发现, 驱动单元2在通过驱动单元2通过金属线与不同的像素单元13电连接时, 像素单元13距离驱动单元2的远近会影响像素单元13中发光元件131a的 发光亮度,距离越远的像素单元13和驱动单元2之间的压降越明显,导 致对应电连接的像素单元13中发光元件131a的发光亮度越差。故,在将 驱动单元2设置于非显示区11时,使得在第二方向Y上将第二显示区122 设置于第一显示区121和驱动单元2之间,第一显示区121中的像素单元 13在第二方向Y上与第一显示区121中的像素单元13距离驱动单元2的距离更远,在通过金属线将在第二方向Y排列的多排像素单元13连接时, 为了避免压降所带来的显示差异,故通过将位于第一显示区121中发光元 件131a的面积与子像素的面积比设置为大于位于第二显示区122的发光元 件131a的面积与子像素的面积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1的显示区12设置触控指纹 识别功能或屏下摄像等功能,一般需要将实现对应功能的感应元件或摄像 组件设置于显示区12的正下方,设置于对应第二显示区122的下方并覆盖第二显示区122,第一显示区121至少部分围绕第二显示区122。当显 示区12下方设置感应元件或摄像组件实现相应的触控或屏下摄像功能时, 感应元件或摄像组件仅需要覆盖显示区12的局部区域,使得显示区12中的覆盖到的区域和未覆盖到的区域显示亮度会有差异。为了避免在设置感 应元件或摄像组件后所带来亮度差异的影响,故将感应元件或摄像组件覆 盖于第二显示区122的下方,由于第二显示区122的发光亮度小于第一显 示区121的发光亮度,第二显示区122的透光率增加,使得位于第二显示 区122的感应元件和摄像组件能够更好实现其功能,避免发光亮度过大影响触控或摄像的功能。
以下以图6中在设置驱动单元2时为了平衡显示区12不同区域发光亮 度为例,对本申请中改变发光元件131a的面积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详细说 明。
如图6所示,在第二方向Y上,第二显示区122位于第一显示区121 和驱动单元2之间,此时位于第一显示区121的像素单元13可以至少包括 沿第二方向Y布置的第一子单元13a和第二子单元13b,第一子单元13a位于第二子单元13b远离第二显示区122的一侧。示例性地,第一显示区 121还可以包括沿第二方向Y布置于第二子单元13b远离第一子单元13a一侧顺序布置的第三子单元、第四子单元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显示 区12中沿第二方向Y排列多排像素单元13时,即第一显示区121在第二 方向Y设置多个像素单元13中,每个像素单元13到驱动单元2的距离也会有所不同,为了能够进一步保证第一显示区121中的不同区域的显示亮 度区域一致,避免由于距离驱动单元2远近的不同所带来的亮度差异性的影响,故将第一显示区121中沿第二方向Y布置的距离驱动单元2距离不 同的像素单元13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子单元,对应不同的子单元再对应 调节发光亮度,以保证显示区12中各区域的发光亮度趋于一致。
如图7所示,在显示面板1中,沿第一方向X排布且位于同一显示区 12的同一行的多个像素单元13通过金属导线连接,并通过数据线3电连接至驱动单元2,从而便于驱动单元2实现对像素单元13的控制。示例性 地,数据线3包括第一端32和第二端31,数据线3通过第一端32输入数 据信号,第二端31连接沿第一方向X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13。即在通过 多条数据线3分别连接沿第二方向Y的多排像素单元13后,第一端32处 于与驱动单元2连接的位置,多条数据线3的第一端32分别连接于驱动单 元2且第一端32在第二方向Y到第二显示区122的距离相同。多个第二 端31分别连接第一子单元13a、第二子单元13b或第三子单元等,使得在 第二方向Y上连接不同子单元的第二端31到驱动单元2的距离不同,第 一端32在第二方向Y位于第二端31的一侧,在第二方向Y连接第二显示区122中像素单元13的第二端31位于第一端32和连接第一显示区121中 像素单元13的第二端31之间。这样,使得不同数据线3中在第二方向Y 的每个第二端31到第一端32的距离不同,产生的压降也会有所不同,为 了避免压降越大而产生的发光亮度越差的问题,每个子单元中发光元件 131a的数量设置为不同,随着第二端31到驱动单元2的距离的增大,对 应子单元中的发光元件131a的数量增大。例如,连接第一子单元13a的第 二端31在第二方向Y到驱动单元2的距离大于连接第二子单元13b的第 二端31在第二方向Y到驱动单元2的距离,则第一子单元13a中发光元 件131a的数量大于第二子单元13b中发光元件131a的数量。
示例性地,位于第一显示区121的子单元在第二方向Y上所排布的数 量不超过5000个。在沿第二方向Y排布于第一显示区121的多个子单元 中,随着距离驱动单元2的距离的增大压降越明显,进而造成第一显示区 121121不同区域发光亮度的差异性。而为了提高第一显示区121发光亮度 的一致性,随着压降的增加,可以对应增加相应子单元中发光元件131a的 数量。而在沿第二方向Y排布的多个子单元中,随着发光元件131a数量增加,为了能够满足在设置发光元件131a时对应的第一对准电极131b和 第二对准电极131a之间的距离、长度、以及子单元像素面积等变化的需求, 沿第二方向Y上所排布的子单元数量不超过5000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沿第二方向Y排布的多个子单元中的发光元件 131a的数量随着与驱动单元2的距离的增大而增加时,不同子单元中的发 光元件131a在对应子单元的密度可以相同,使得对应子单元的显示区域发 光亮度的均一性更精准。或者,不同子单元中的发光元件131a在对应子单 元的密度也可以不同。由于发光元件131a的尺寸较小,对于设置于不同子 单元中的发光元件131a的密度是否一致对显示面板1发光亮度差异性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记,这样的话,当发光元件131a不限制密度一定要相同时能 够方便快速的通过第一对准电极131b和第二对准电极131c对多个发光元 件131a进行配位,节约配位时间,所以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在第一对准电极131b和第二对 准电极131c之间设置多个发光元件131a,并通过第一驱动电力线131d、 信号线电连接第一对准电极131b,第二驱动电力线131e电连接第二对准 电极131c,使得第一对准电极131b的第一对准电压恒定,且第一对准电 压大于第二对准电压,进而在第一对准电极131b和第二对准电极131c之 间形成场强,以对位于场强内的多个发光元件131a进行配位,确保发光元 件131a对位的精度,以便于后续驱动电极与发光元件131a的连接而进行发光。
对于每个像素单元13中位于发光元件131a在第一方向X两侧的第一 对准电极131b和第二对准电极131c来说,两者之间所形成的场强相同或 相近,则对应的所能配位的发光元件131a的数量也会相同,为了能够使得 不同像素单元13中所能够配位的发光元件131a设置为不同而达到不同区域发光亮度趋于一致的目的,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对准电极131b和第二对 准电极131c之间的形成的场强来实现。例如,第一对准电极131b的第一 对准电压恒定,在第二对准电压可调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节第二对准电 压的大小来实现,当将第二对准电压减小时,第一对准电压和第二对准电压之间的电位差增大,场强增大,则能够配位相对更多数量的发光元件 131a。可以理解为,第一显示区121中子像素131的第一对准电极131b和 第二对准电极131c的电位差为B1,第二显示区122中子像素131的第一 对准电极131b和第二对准电极131c的电位差为B2,则B1>B2。
示例性地,如图9所示,发光元件131a数量为Q1的像素单元13中 的第一对准电极131b和第二对准电极131c之间具有第一距离L1,发光元 件131a数量为Q2的像素单元13中的第一对准电极131b和第二对准电极 131c之间具有第二距离L2,第二距离L2大于第一距离L1。在第二方向 Y上的两个像素单元13中,距离驱动单元2相对更近的像素单元13中的子像素131设置的发光元件131a数量要多于另一个,为了能够满足发光元 件131a数量设置为不同的需求,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对准电极131b和第二 对准电极131c之间的距离来实现。即通过缩小第一对准电极131b和第二 对准电极131c之间的距离来增大所形成的场强,使得能够配位更多数量的发光元件131a,在需要调节显示区12不同区域发光亮度时,可以通过调 节第一对准电极131b和第二对准电极131c之间的距离来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对准电极131b和第二对准 电极131c分别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二对准电极131c的长度小于等于第 一对准电极131b的长度,且第二对准电极131c沿第一方向X在第一对准 电极131b的投影中,第二对准电极131c位于第一对准电极131b上,发光 元件131a数量为Q1的像素单元13中的第二对准电极131c的长度大于发 光元件131a数量为Q2的像素中的第二对准电极131c的长度。从而通过 增长第二对准电极131c的长度而使得与第一对准电极131b在第一方向X 重合的长度增大,以增大第一对准电极131b和第二对准电极131c的长度, 进而能够在第一对准电极131b和第二对准电极131c之间配位更多数量的 发光元件131a,从而能够根据需求适应性调整对应区域发光元件131a面 积占像素单元13面积的比例,以通过提高对应位置的发光亮度来平衡显 示区12各区域的亮度。
可选地,在第一显示区121中沿第二方向Y排布有第一子单元13a、 第二子单元13b和第三子单元等多个子单元时,随着子单元距离驱动单元 2的距离的增大,子单元中第一对准电极131b和第二对准电极131c之间 所减小的距离相同,使得在第二方向Y顺序布置的多个子单元随着距离驱 动单元2距离的增大,第一对准电极131b和第二对准电极131c之间的距 离呈逐渐递减的趋势,和/或,子单元中第二对准电极131c的长度增大, 使得在第二方向Y顺序布置的多个子单元随着距离驱动单元2距离的增大, 第二对准电极131c的长度呈逐渐递增的趋势。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上述能够改变发光元件131a面积的几种实施例之 间可以任意组合,并不限于其中的一种,且也可以包括其他能够达到同等 效果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作为一种示例,如图6、图8、图9和图10所示,显示面板1包括衬 底14,衬底14上可以在铺设缓冲层15后设置开关元件141,该衬底14可 以为玻璃衬底14,缓冲层15上设置开关元件141,并通过第一绝缘层17 绝缘、第二绝缘层18以及平坦层19的绝缘、平坦化处理等后,通过驱动 电路16连接发光元件,驱动电路16包括多个第一金属线163、第二金属 线164、第一驱动电极161以及第二驱动电极162,。通过第一金属线163 和第二金属线164分别电连接第一驱动电极161和第二驱动电极162,第 一驱动电极161和第二驱动电极162对应连接相应的发光元件131a而使得 显示面板1实现显示功能。第一绝缘层17位于开关元件141上,第一对准 电极131b和第二对准电极131c位于第一绝缘层17;第二绝缘层18位于第一对准电极131b和第二对准电极131c上,发光元件131a位于第二绝缘 层18;第一驱动电极161和第二驱动电极162位于第二绝缘层18,第一 驱动电极161连接至开关元件141,第一驱动电极161和第二驱动电极 162之间电连接发光元件131a,用于驱动发光元件131a发光。
以一个像素单元13中的一个子像素131来说,在将第一驱动电极161 和第二驱动电极162连接发光元件131a前,发光元件131a需要通过所设 置的第一对准电极131b和第二对准电极131c的配位后,才能够保证在后面与驱动电极连接的稳定性,第一对准电极131b和第二对准电极131c分 别通过第一驱动电力线131d和第二驱动电力线131e电连接,以对位于两者之间的发光元件进行配位。所以在显示面板1厚度方向的投影中,第一 对准电极131b和第二对准电极131c分别位于第一驱动电极161和第二驱 动电极162的下方,且在第一方向X均不超过两个驱动电极之间的最大距 离。示例性地,第一对准电极131b和第一驱动电极161、第二对准电极 131c和第二驱动电极162可以重叠,也可以无重叠。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1和图12,包括上述中任一实 施例所描述的显示面板1,显示面板1设置于显示装置的基底41上。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 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时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 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 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 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
像素单元,呈阵列分布于所述显示区,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对准电极、第二对准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对准电极和第二对准电极之间的多个发光元件,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所述发光元件的面积与所述子像素的面积比为A1,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所述发光元件的面积与所述子像素的面积比为A2,且A1>A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所述子像素的面积与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所述子像素的面积相同,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每个所述子像素中的所述发光元件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每个所述子像素中的所述发光元件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每个所述子像素中的所述发光元件数量为Q1,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每个所述子像素中的所述发光元件数量为Q2,且Q1>Q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一个所述子像素中的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每排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一对准电极和所述第二对准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驱动单元,
所述驱动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区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所述像素单元至少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的第一子单元和第二子单元,所述第一子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子单元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一子单元中所述发光元件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子单元中所述发光元件的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子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排布的数量不超过5000个。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数量为Q1的所述像素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对准电极和所述第二对准电极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所述发光元件数量为Q2的所述像素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对准电极和所述第二对准电极之间具有第二距离,
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驱动电力线、第二驱动电力线以及信号线,第一驱动电力线连接至所述第一对准电极,且所述第一对准电极具有第一对准电压,所述第二驱动电力线连接至所述第二对准电极,且所述第二对准电极具有第二对准电压,所述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一对准电极,以使所述第一对准电压恒定,
所述第一对准电压大于所述第二对准电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准电极和所述第二对准电极分别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对准电极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对准电极的长度,且所述第二对准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对准电极的投影中,所述第二对准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对准电极上,
所述发光元件数量为Q1的所述像素单元中的所述第二对准电极的长度大于所述发光元件数量为Q2的所述像素中的所述第二对准电极的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中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第一对准电极和所述第二对准电极的电位差为B1,所述第二显示区中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第一对准电极和所述第二对准电极的电位差为B2,则B1>B2。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多条数据线,每条所述数据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数据线通过所述第一端输入数据信号,所述第二端连接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像素单元,所述多条数据线中,所述第一端在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二端的一侧,
在所述第二方向,连接所述第二显示区中所述像素单元的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端和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区中所述像素单元的所述第二端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衬底,所述像素单元位于所述衬底;
感应元件,设置于所述衬底,且所述感应元件覆盖所述第二显示区,或者,摄像组件,设置于所述衬底,且所述感应元件覆盖所述第二显示区。
14.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衬底;
开关元件,位于所述衬底;
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开关元件上,所述第一对准电极和所述第二对准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
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对准电极和所述第二对准电极上,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
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二驱动电极,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驱动电极连接至所述开关元件,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极之间电连接所述发光元件,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0745531.3A 2021-06-30 2021-06-3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5716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5531.3A CN113571620B (zh) 2021-06-30 2021-06-3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5531.3A CN113571620B (zh) 2021-06-30 2021-06-3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1620A CN113571620A (zh) 2021-10-29
CN113571620B true CN113571620B (zh) 2023-08-04

Family

ID=78163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45531.3A Active CN113571620B (zh) 2021-06-30 2021-06-3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71620B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3021A (zh) * 2005-10-18 2007-04-25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显示装置及具有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04459987A (zh) * 2014-11-14 2015-03-25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像素密度可调的显示器及显示像素密度调整方法
CN107210350A (zh) * 2014-11-18 2017-09-26 Psi株式会社 用于水平排列组件的超小型发光二极管元件、其制造方法及包括其的水平排列组件
CN107680492A (zh) * 2017-08-04 2018-02-0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发光模块及应用其的透明显示装置
CN108648631A (zh) * 2018-06-14 2018-10-1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314105A (zh) * 2017-01-02 2019-02-05 株式会社流明斯 Led显示装置
CN109755282A (zh) * 2019-01-15 2019-05-14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071160A (zh) * 2019-04-30 2019-07-3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112187A (zh) * 2019-04-24 2019-08-0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221485A (zh) * 2019-05-24 2019-09-10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0379356A (zh) * 2019-08-29 2019-10-2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534057A (zh) * 2019-02-26 2019-12-0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10783364A (zh) * 2019-10-31 2020-0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162157A (zh) * 2018-11-08 2020-05-15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模组
CN111430436A (zh) * 2020-04-17 2020-07-1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0149475A1 (ko) * 2019-01-15 2020-07-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발광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1834433A (zh) * 2020-07-22 2020-10-2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11863905A (zh) * 2020-07-27 2020-10-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
CN112151592A (zh) * 2020-09-30 2020-12-2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3021A (zh) * 2005-10-18 2007-04-25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显示装置及具有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04459987A (zh) * 2014-11-14 2015-03-25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像素密度可调的显示器及显示像素密度调整方法
CN107210350A (zh) * 2014-11-18 2017-09-26 Psi株式会社 用于水平排列组件的超小型发光二极管元件、其制造方法及包括其的水平排列组件
CN109314105A (zh) * 2017-01-02 2019-02-05 株式会社流明斯 Led显示装置
CN107680492A (zh) * 2017-08-04 2018-02-0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发光模块及应用其的透明显示装置
CN108648631A (zh) * 2018-06-14 2018-10-1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162157A (zh) * 2018-11-08 2020-05-15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模组
CN109755282A (zh) * 2019-01-15 2019-05-14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WO2020149475A1 (ko) * 2019-01-15 2020-07-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발광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0534057A (zh) * 2019-02-26 2019-12-0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10112187A (zh) * 2019-04-24 2019-08-0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071160A (zh) * 2019-04-30 2019-07-3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221485A (zh) * 2019-05-24 2019-09-10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0379356A (zh) * 2019-08-29 2019-10-2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83364A (zh) * 2019-10-31 2020-0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430436A (zh) * 2020-04-17 2020-07-1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834433A (zh) * 2020-07-22 2020-10-2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11863905A (zh) * 2020-07-27 2020-10-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
CN112151592A (zh) * 2020-09-30 2020-12-2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1620A (zh) 2021-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60474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backlight unit
US670063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3125227B1 (en) Display device using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iode
US11588085B2 (en) Light emitting drive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light emitting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265431B (zh)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
US10203549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backlight unit
CN11075192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90237523A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US1157375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display panel and flexible substrate
US2023040927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9920836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TWI251188B (en) Passive matrix light emitting device
KR20200095210A (ko) 반도체 발광 소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1650004B (zh) 面光源及具有该面光源的背光单元
CN113571620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098084A1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20070046867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bent pixel color filters
CN113517327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KR20170139364A (ko) 발광소자 패키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US7737443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5050803B (zh) 显示面板
CN219042436U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US20230053949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10408333A1 (en) Display device using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220376139A1 (en)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display module us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