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0085B -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力运维配电房安全监测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力运维配电房安全监测云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570085B CN113570085B CN202110885115.3A CN202110885115A CN113570085B CN 113570085 B CN113570085 B CN 113570085B CN 202110885115 A CN202110885115 A CN 202110885115A CN 113570085 B CN113570085 B CN 11357008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tenance
- electric power
- storage
- electric
- power ope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7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7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3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32798 delamin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iron(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51 Integrated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21535 Puccinial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2 add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537 cosme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2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pair or maintenanc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0002—Inspection of images, e.g. flaw detection
- G06T7/0004—Industrial image inspec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1—Region-based segment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3—Edge detec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81—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involving edge growing; involving edge link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60—Analysis of geometric attributes
- G06T7/62—Analysis of geometric attributes of area, perimeter, diameter or volum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eometr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力运维配电房安全监测云系统,包括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图像采集模块、存放子区域划分模块、运维工具数据库、电力运维工具安全监测模块、分析云平台和后台显示终端,通过对配电房内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进行存放子区域划分,并对各存放子区域内的电力运维工具进行安全监测,进而对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评估得到各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综合存放危险系数,弥补了目前对配电房的电力运维监测忽略了对电力运维工具进行运维监测的弊端,扩展了配电房电力运维监测的方向,有效避免了因电力运维工具存在安全隐患而未及时发现导致的触电情况,大大保障了配电运维人员的使用人身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电房安全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力运维配电房安全监测云系统。
背景技术
配电房是电力输送到电力使用者的最后一个环节,由于其内部包含有多种配电设备,在整个供电系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配电房中配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出现故障或运行环境不适宜时,将直接影响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和供电可靠率。因此,为了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率,需要实时对配电房进行电力运维监测。
然而目前对配电房的电力运维监测只是针对配电房内的电力设备进行运维监测,忽略了对配电房内电力运维工具的运维监测。当配电房内某电力设备出现运行故障时,需要配电运维人员对出现运行故障的电力设备进行故障检修,在检修过程中电力运维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当电力运维工具的存放存在安全隐患时,如存放环境不当或放置状态不当,会导致配电运维人员在使用该电力运维工具进行实际检修中出现检修效果不佳的状况;当电力运维工具本身存在安全隐患时,如外观缺陷,会导致配电运维人员在使用该电力运维工具进行检修时容易出现触电状况,无形之中将配电运维人员的生命安全置于危险之中。由此可见,对配电房内电力运维工具的运维监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力运维配电房安全监测云系统,包括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图像采集模块、存放子区域划分模块、运维工具数据库、电力运维工具安全监测模块、分析云平台和后台显示终端;
所述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图像采集模块通过在配电房对应的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设置监控摄像头,用于实时采集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图像;
所述存放子区域划分模块用于根据采集的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图像对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进行存放子区域划分,并对划分的各存放子区域进行编号,分别标记为1,2,...,i,...,n,同时将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图像按照划分的若干存放子区域进行图像分割,得到分割的各存放子区域图像,其中各存放子区域图像与各存放子区域一一对应;
所述电力运维工具安全监测模块用于根据各存放子区域图像对各存放子区域内的电力运维工具进行安全监测,其中电力运维工具安全监测模块包括电力运维工具放置状态监测单元、电力运维工具外观缺陷监测单元和电力运维工具存放环境监测单元;
所述电力运维工具放置状态监测单元用于对各存放子区域内的电力运维工具进行放置状态监测;
所述电力运维工具外观缺陷监测单元用于对各存放子区域内的电力运维工具进行外观缺陷监测;
所述电力运维工具存放环境监测单元用于对各存放子区域的存放环境进行监测;
所述分析云平台用于对各存放子区域的电力运维工具安全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评估各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综合存放危险系数;
所述后台显示终端用于对各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综合存放危险系数进行后台显示。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采集的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图像对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进行划分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1:从采集的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图像中提取各电力运维工具的外形特征;
A2:将提取的外形特征与运维工具数据库中各电力运维工具种类对应的外形特征进行对比,从而识别出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电力运维工具种类;
A3:将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图像中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电力运维工具种类进行相互对比,从而将相同电力运维工具种类对应的电力运维工具进行归类,形成各电力运维工具种类对应的归类区域;
A4:提取各电力运维工具种类对应归类区域的轮廓线,其提取的轮廓线将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划分为各存放子区域,其中各存放子区域分别对应一个电力运维工具种类。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各存放子区域内的电力运维工具进行放置状态监测的具体监测过程如下:
B1:从各存放子区域图像中对电力运维工具的数量进行计数,得到各存放子区域对应存放的电力运维工具总数量,进而对各存放子区域对应存放的各电力运维工具进行编号;
B2:从各存放子区域图像中提取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放置状态特征,并将其与运维工具数据库中各种放置状态类型对应的放置状态特征进行对比,从中筛选出各存放子区域内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放置状态类型;
B3:将各存放子区域内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放置状态类型与该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种类的标准放置状态类型进行匹配,从中统计各存放子区域内匹配失败的电力运维工具数量及匹配失败的电力运维工具编号;
B4:将各存放子区域对应存放的电力运维工具总数量与匹配失败的电力运维工具数量进行对比,以此统计各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放置状态危险系数,其计算公式为ηi表示为第i个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放置状态危险系数,xi、Xi分别表示为第i个存放子区域对应匹配失败的电力运维工具数量、存放的电力运维工具总数量。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各存放子区域内的电力运维工具进行外观缺陷监测的具体监测过程如下:
C1:在各存放子区域图像中将各电力运维工具的外观图像与该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种类的正常外观图像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存在外观缺陷,若存在外观缺陷,则统计各存放子区域内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数量及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编号,此时将各存在子区域内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编号分别记为1,2,...,j,...,m;
C2:从各存放子区域图像中提取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外观缺陷特征,以此识别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外观缺陷类型;
C3:将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外观缺陷类型与运维工具数据库中各种外观缺陷类型对应的缺陷类型危险指数进行对比,从中获取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缺陷类型危险指数;
C4:将各存放子区域图像分别聚焦在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缺陷区域,以此分析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缺陷程度指数;
C5:从各存放子区域图像中对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分别定位其外观缺陷所处电力运维工具的部位,并将该部位记为缺陷部位;
C6:将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缺陷部位与运维工具数据库中各种缺陷部位对应的缺陷部位危险指数进行对比,从中筛选出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缺陷部位危险指数;
C7:根据各存放子区域对应存放的电力运维工具总数量、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数量及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缺陷类型危险指数、缺陷程度指数和缺陷部位危险指数统计各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外观缺陷危险系数,其计算公式为σi表示为第i个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外观缺陷危险系数,yi表示为第i个存放子区域内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数量,αij、βij、χij分别表示为第i个存放子区域内第j个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缺陷类型危险指数、缺陷程度指数、缺陷部位危险指数。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观缺陷类型包括破损、分层、裂纹、凹陷和锈迹。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缺陷部位包括手持部位和工作部位。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各存放子区域的存放环境进行监测的具体监测过程如下:
D1:在各存放子区域内设置存放环境检测终端,用于检测各存放子区域的存放环境参数;
D2:将各存放子区域的存放环境参数构成存放子区域存放环境参数集合Gw(gw1,gw2,...,gwi,...,gwn),gwi表示为第i个存放子区域的存放环境参数对应的数值,w表示为存放环境参数,w=r1,r2,r3,r4,r5,分别表示为温度,湿度,空气流速,粉尘浓度,静电电压;
D3:将存放子区域存放环境参数集合与运维工具数据库中各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种类的安全存放环境参数进行对比,以此统计各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存放环境危险系数,其计算公式为ξi表示为第i个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存放环境危险系数,g′wi表示为第i个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种类的安全存放环境参数。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存放环境检测终端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流速仪、粉尘浓度传感器和静电测试仪。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各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综合存放危险系数计算公式为 表示为第i个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综合存放危险系数,a、b、c分别表示为放置状态、外观缺陷、存放环境对应的权重影响值,a+b+c=1,且a>0、b>0、c>0。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后台显示终端还对各存放子区域内匹配失败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编号和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编号进行显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对配电房内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进行存放子区域划分,并对各存放子区域内的电力运维工具进行安全监测,进而对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评估得到各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综合存放危险系数,弥补了目前对配电房的电力运维监测忽略了对电力运维工具进行运维监测的弊端,扩展了配电房电力运维监测的方向,一方面使得电力运维工具的存放状态更符合其对应的标准存放状态,避免出现检修效果不佳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有效避免了因电力运维工具存在安全隐患而未及时发现造成将配电运维人员的生命安全置于危险之中情况的发生,从而大大保障了配电运维人员的使用人身安全。
(2)本发明在对各存放子区域内的电力运维工具进行安全监测过程中融合了电力运维工具的放置状态监测、外观缺陷监测和存放环境监测,其监测维度囊括了多个方面,使得监测指标较为全面,有效规避了单一监测指标监测带来的过于片面性的缺陷,使得监测结果准确度较高。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力运维工具安全监测模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所示,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力运维配电房安全监测云系统,包括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图像采集模块、存放子区域划分模块、运维工具数据库、电力运维工具安全监测模块、分析云平台和后台显示终端。
其中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图像采集模块与存放子区域划分模块连接,存放子区域划分模块与电力运维工具安全监测模块连接,电力运维工具安全监测模块与分析云平台连接,电力运维工具安全监测模块和分析云平台均与后台显示终端连接。
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图像采集模块通过在配电房对应的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设置监控摄像头,用于实时采集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图像,并将采集的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图像发送至存放子区域划分模块。
存放子区域划分模块用于根据采集的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图像对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进行存放子区域划分,其具体划分步骤如下:
A1:从采集的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图像中统计电力运维工具的数量,并提取各电力运维工具的外形特征,其中外形特征包括形状特征、颜色特征、结构特征等;
A2:将提取的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外形特征与运维工具数据库中各电力运维工具种类对应的外形特征进行对比,其中各电力运维工具种类包括验电器、螺丝刀、电工刀、钢丝钳、扳手、绝缘棒等,从而识别出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电力运维工具种类;
A3:将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图像中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电力运维工具种类进行相互对比,从而将相同电力运维工具种类对应的电力运维工具进行归类,形成各电力运维工具种类对应的归类区域;
A4:提取各电力运维工具种类对应归类区域的轮廓线,其提取的轮廓线将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划分为各存放子区域,其中各存放子区域分别对应一个电力运维工具种类,并对划分的各存放子区域进行编号,分别标记为1,2,...,i,...,n,同时将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图像按照提取的轮廓线进行图像分割,得到分割的各存放子区域图像,其中各存放子区域图像与各存放子区域一一对应。
本实施例通过对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进行存放子区域划分,为后续进行各存放子区域的电力运维工具安全监测提供方便。
参照图2所示,电力运维工具安全监测模块用于根据各存放子区域图像对各存放子区域内的电力运维工具进行安全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发送至分析云平台,其中电力运维工具安全监测模块包括电力运维工具放置状态监测单元、电力运维工具外观缺陷监测单元和电力运维工具存放环境监测单元。
电力运维工具放置状态监测单元用于对各存放子区域内的电力运维工具进行放置状态监测,其具体监测过程如下:
B1:从各存放子区域图像中对电力运维工具的数量进行计数,得到各存放子区域对应存放的电力运维工具总数量,进而对各存放子区域对应存放的各电力运维工具进行编号;
B2:从各存放子区域图像中提取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放置状态特征,其中放置状态特征包括放置角度、是否存在靠放物及靠放物名称,这里所说的靠放物名称包括墙壁、挂钩等,并将其与运维工具数据库中各种放置状态类型对应的放置状态特征进行对比,其中各种放置状态类型包括平躺放置、贴墙放置和悬挂放置,从中筛选出各存放子区域内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放置状态类型;
B3:将各存放子区域内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放置状态类型与该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种类的标准放置状态类型进行匹配,从中统计各存放子区域内匹配失败的电力运维工具数量及匹配失败的电力运维工具编号;
B4:将各存放子区域对应存放的电力运维工具总数量与匹配失败的电力运维工具数量进行对比,以此统计各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放置状态危险系数,其计算公式为ηi表示为第i个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放置状态危险系数,xi、Xi分别表示为第i个存放子区域对应匹配失败的电力运维工具数量、存放的电力运维工具总数量,其中匹配失败的电力运维工具数量越多,放置状态危险系数越大,表明放置状态危险程度越高。
本实施例选择放置状态作为电力运维工具安全监测指标的目的是有些电力运维工具本身的外形设计对其放置状态有标准设计,当某电力运维工具的放置状态不适宜时,很有可能影响其的使用效果,例如验电器、绝缘杆不能贴墙放置。
电力运维工具外观缺陷监测单元用于对各存放子区域内的电力运维工具进行外观缺陷监测,其具体监测过程如下:
C1:在各存放子区域图像中将各电力运维工具的外观图像与该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种类的正常外观图像进行对比,其中正常外观图像是指不存在外观缺陷的外观图像,判断是否存在外观缺陷,若存在外观缺陷,则统计各存放子区域内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数量及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编号,此时将各存在子区域内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编号分别记为1,2,...,j,...,m;
C2:从各存放子区域图像中提取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外观缺陷特征,并将其与各种外观缺陷类型对应的外观缺陷特征进行匹配,从中识别出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外观缺陷类型,其中各种外观缺陷类型包括破损、分层、裂纹、凹陷和锈迹;
C3:将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外观缺陷类型与运维工具数据库中各种外观缺陷类型对应的缺陷类型危险指数进行对比,从中获取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缺陷类型危险指数;
C4:将各存放子区域图像分别聚焦在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缺陷区域,以此分析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缺陷程度指数,其具体分析步骤执行以下步骤:
C41:将各存放子区域图像分别聚焦在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缺陷区域,进而提取缺陷轮廓,以此得到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缺陷面积;
C42:从各子区域图像中提取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外形轮廓,以此获取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表面积;
C43:将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缺陷面积与该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表面积进行对比,统计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缺陷程度指数,其计算公式为sij、Sij分别表示为第i个存放子区域内第j个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缺陷面积、表面积;
C5:从各存放子区域图像中对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分别定位其外观缺陷所处电力运维工具的部位,并将该部位记为缺陷部位;
C6:将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缺陷部位与运维工具数据库中各种缺陷部位对应的缺陷部位危险指数进行对比,其中各种缺陷部位包括手持部位和工作部位,从中筛选出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缺陷部位危险指数;
C7:根据各存放子区域对应存放的电力运维工具总数量、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数量及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缺陷类型危险指数、缺陷程度指数和缺陷部位危险指数统计各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外观缺陷危险系数,其计算公式为σi表示为第i个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外观缺陷危险系数,yi表示为第i个存放子区域内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数量,αij、βij、χij分别表示为第i个存放子区域内第j个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缺陷类型危险指数、缺陷程度指数、缺陷部位危险指数,其中外观缺陷危险系数越大,表明外观缺陷危险程度越高。
电力运维工具存放环境监测单元用于对各存放子区域的存放环境进行监测,其具体监测过程如下:
D1:在各存放子区域内设置存放环境检测终端,其中存放环境检测终端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流速仪、粉尘浓度传感器和静电测试仪,用于检测各存放子区域的存放环境参数,其中存放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空气流速、粉尘浓度和静电电压;
本实施例中提到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存放子区域的温度,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存放子区域的湿度,气体流速仪用于检测存放子区域的空气流速,粉尘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存放子区域的粉尘浓度,静电测试仪用于检测存放子区域的静电电压;
D2:将各存放子区域的存放环境参数构成存放子区域存放环境参数集合Gw(gw1,gw2,...,gwi,...,gwn),gwi表示为第i个存放子区域的存放环境参数对应的数值,w表示为存放环境参数,w=r1,r2,r3,r4,r5,分别表示为温度,湿度,空气流速,粉尘浓度,静电电压;
D3:将存放子区域存放环境参数集合与运维工具数据库中各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种类的安全存放环境参数进行对比,以此统计各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存放环境危险系数,其计算公式为ξi表示为第i个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存放环境危险系数,g′wi表示为第i个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种类的安全存放环境参数,其中存放环境危险系数越大,表明存放环境危险程度越高。
本实施例在对存放子区域进行存放环境监测过程中,以温度、湿度、空气流速、粉尘浓度和静电电压作为监测目标的目的是以上环境参数均对电力运维工具的正常使用产生影响。
运维工具数据库用于存储各电力运维工具种类对应的外形特征,存储各种放置状态类型对应的放置状态特征,存储各种外观缺陷类型对应的外观缺陷特征,存储各种外观缺陷类型对应的缺陷类型危险指数,存储各种缺陷部位对应的缺陷部位危险指数,存储各电力运维工具种类对应的安全存放环境参数,并存储放置状态、外观缺陷、存放环境对应的权重影响值。
分析云平台用于对各存放子区域的电力运维工具安全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评估各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综合存放危险系数,并将各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综合存放危险系数发送至后台显示终端,其中综合存放危险系数的评估计算公式为 表示为第i个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综合存放危险系数,a、b、c分别表示为放置状态、外观缺陷、存放环境对应的权重影响值,a+b+c=1,且a>0、b>0、c>0,其中综合存放危险系数越大,表明综合存放危险程度越高。
本实施例在对各存放子区域内的电力运维工具进行安全监测过程中融合了电力运维工具的放置状态监测、外观缺陷监测和存放环境监测,其监测维度囊括了多个方面,使得监测指标较为全面,有效规避了单一监测指标监测带来的过于片面性的缺陷,使得监测结果准确度较高。
后台显示终端用于对各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综合存放危险系数进行后台显示,同时还对各存放子区域内匹配失败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编号和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编号进行显示,便于配电运维人员及时直观了解电力运维工具的安全监测情况,为配电运维人员对电力运维工具的拿取使用提供可靠安全的参考依据。
本发明通过对配电房内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进行存放子区域划分,并对各存放子区域内的电力运维工具进行安全监测,进而对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评估得到各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综合存放危险系数,弥补了目前对配电房的电力运维监测忽略了对电力运维工具进行运维监测的弊端,扩展了配电房电力运维监测的方向,一方面使得电力运维工具的存放状态更符合其对应的标准存放状态,避免出现检修效果不佳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有效避免了因电力运维工具存在安全隐患而未及时发现造成将配电运维人员的生命安全置于危险之中情况的发生,从而大大保障了配电运维人员的使用人身安全。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力运维配电房安全监测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图像采集模块、存放子区域划分模块、运维工具数据库、电力运维工具安全监测模块、分析云平台和后台显示终端;
所述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图像采集模块通过在配电房对应的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设置监控摄像头,用于实时采集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图像;
所述存放子区域划分模块用于根据采集的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图像对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进行存放子区域划分,并对划分的各存放子区域进行编号,分别标记为1,2,...,i,...,n,同时将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图像按照划分的若干存放子区域进行图像分割,得到分割的各存放子区域图像,其中各存放子区域图像与各存放子区域一一对应;
所述电力运维工具安全监测模块用于根据各存放子区域图像对各存放子区域内的电力运维工具进行安全监测,其中电力运维工具安全监测模块包括电力运维工具放置状态监测单元、电力运维工具外观缺陷监测单元和电力运维工具存放环境监测单元;
所述电力运维工具放置状态监测单元用于对各存放子区域内的电力运维工具进行放置状态监测;
所述电力运维工具外观缺陷监测单元用于对各存放子区域内的电力运维工具进行外观缺陷监测;
所述电力运维工具存放环境监测单元用于对各存放子区域的存放环境进行监测;
所述分析云平台用于对各存放子区域的电力运维工具安全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评估各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综合存放危险系数;
所述后台显示终端用于对各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综合存放危险系数进行后台显示;
所述对各存放子区域内的电力运维工具进行放置状态监测的具体监测过程如下:
B1:从各存放子区域图像中对电力运维工具的数量进行计数,得到各存放子区域对应存放的电力运维工具总数量,进而对各存放子区域对应存放的各电力运维工具进行编号;
B2:从各存放子区域图像中提取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放置状态特征,并将其与运维工具数据库中各种放置状态类型对应的放置状态特征进行对比,从中筛选出各存放子区域内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放置状态类型;
B3:将各存放子区域内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放置状态类型与该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种类的标准放置状态类型进行匹配,从中统计各存放子区域内匹配失败的电力运维工具数量及匹配失败的电力运维工具编号;
B4:将各存放子区域对应存放的电力运维工具总数量与匹配失败的电力运维工具数量进行对比,以此统计各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放置状态危险系数,其计算公式为ηi表示为第i个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放置状态危险系数,xi、Xi分别表示为第i个存放子区域对应匹配失败的电力运维工具数量、存放的电力运维工具总数量;
所述对各存放子区域内的电力运维工具进行外观缺陷监测的具体监测过程如下:
C1:在各存放子区域图像中将各电力运维工具的外观图像与该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种类的正常外观图像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存在外观缺陷,若存在外观缺陷,则统计各存放子区域内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数量及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编号,此时将各存在子区域内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编号分别记为1,2,...,j,...,m;
C2:从各存放子区域图像中提取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外观缺陷特征,以此识别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外观缺陷类型;
C3:将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外观缺陷类型与运维工具数据库中各种外观缺陷类型对应的缺陷类型危险指数进行对比,从中获取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缺陷类型危险指数;
C4:将各存放子区域图像分别聚焦在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缺陷区域,以此分析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缺陷程度指数;
C5:从各存放子区域图像中对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分别定位其外观缺陷所处电力运维工具的部位,并将该部位记为缺陷部位;
C6:将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缺陷部位与运维工具数据库中各种缺陷部位对应的缺陷部位危险指数进行对比,从中筛选出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缺陷部位危险指数;
C7:根据各存放子区域对应存放的电力运维工具总数量、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数量及各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缺陷类型危险指数、缺陷程度指数和缺陷部位危险指数统计各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外观缺陷危险系数,其计算公式为σi表示为第i个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外观缺陷危险系数,yi表示为第i个存放子区域内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数量,αij、βij、χij分别表示为第i个存放子区域内第j个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缺陷类型危险指数、缺陷程度指数、缺陷部位危险指数;
所述对各存放子区域的存放环境进行监测的具体监测过程如下:
D1:在各存放子区域内设置存放环境检测终端,用于检测各存放子区域的存放环境参数;
D2:将各存放子区域的存放环境参数构成存放子区域存放环境参数集合Gw(gw1,gw2,…,gwi,…,gwn),gwi表示为第i个存放子区域的存放环境参数对应的数值,w表示为存放环境参数,w=r1,r2,r3,r4,r5,分别表示为温度,湿度,空气流速,粉尘浓度,静电电压;
D3:将存放子区域存放环境参数集合与运维工具数据库中各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种类的安全存放环境参数进行对比,以此统计各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存放环境危险系数,其计算公式为ξi表示为第i个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的存放环境危险系数,g′wi表示为第i个存放子区域对应电力运维工具种类的安全存放环境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力运维配电房安全监测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采集的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图像对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进行划分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1:从采集的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图像中提取各电力运维工具的外形特征;
A2:将提取的外形特征与运维工具数据库中各电力运维工具种类对应的外形特征进行对比,从而识别出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电力运维工具种类;
A3:将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图像中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电力运维工具种类进行相互对比,从而将相同电力运维工具种类对应的电力运维工具进行归类,形成各电力运维工具种类对应的归类区域;
A4:提取各电力运维工具种类对应归类区域的轮廓线,其提取的轮廓线将电力运维工具存放区域划分为各存放子区域,其中各存放子区域分别对应一个电力运维工具种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力运维配电房安全监测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种外观缺陷类型包括破损、分层、裂纹、凹陷和锈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力运维配电房安全监测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种缺陷部位包括手持部位和工作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力运维配电房安全监测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环境检测终端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流速仪、粉尘浓度传感器和静电测试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力运维配电房安全监测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显示终端还对各存放子区域内匹配失败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编号和存在外观缺陷的电力运维工具对应的编号进行显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85115.3A CN113570085B (zh) | 2021-08-03 | 2021-08-03 |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力运维配电房安全监测云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85115.3A CN113570085B (zh) | 2021-08-03 | 2021-08-03 |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力运维配电房安全监测云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70085A CN113570085A (zh) | 2021-10-29 |
CN113570085B true CN113570085B (zh) | 2022-08-16 |
Family
ID=78170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885115.3A Active CN113570085B (zh) | 2021-08-03 | 2021-08-03 |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力运维配电房安全监测云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57008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80076B (zh) * | 2021-11-30 | 2023-10-13 | 南京我乐家居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产品表面粉末喷涂质量监测分析管理系统 |
CN114386815A (zh) * | 2021-12-31 | 2022-04-22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电网安全运维管理系统 |
CN117217401A (zh) * | 2023-11-08 | 2023-12-12 | 深圳市爱博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退役工程机械的安全环境管理系统 |
CN117423199B (zh) * | 2023-12-19 | 2024-02-23 | 长春市智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多视频图像分析的安防预警系统 |
CN118710472A (zh) * | 2024-07-30 | 2024-09-27 | 陕西中电数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慧工地安全监测管理系统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203733A1 (en) * | 2011-02-09 | 2012-08-09 | Zhang Amy H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sonal cloud engine |
CN105096212A (zh) * | 2015-07-31 | 2015-11-25 | 国网山东五莲县供电公司 | 电力工具箱智能管理系统 |
CN111401989A (zh) * | 2020-03-04 | 2020-07-10 | 易纬信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基于机器学习的工具管理方法、系统、介质及智能设备 |
CN112232709B (zh) * | 2020-11-06 | 2025-01-03 | 武汉瑞莱保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工具缺失检测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2995203A (zh) * | 2021-04-09 | 2021-06-18 | 宁波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永耀科技分公司 | 用于记录安全工具信息的检测中心网络结构 |
CN113194136A (zh) * | 2021-04-27 | 2021-07-30 | 广东翰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力安全工器具智能库房管理系统 |
-
2021
- 2021-08-03 CN CN202110885115.3A patent/CN113570085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70085A (zh) | 2021-10-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570085B (zh) |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力运维配电房安全监测云系统 | |
CN106447210B (zh) | 一种计及可信度评价的配网设备健康度动态诊断方法 | |
CN102473660B (zh) | 等离子加工系统自动瑕疵检测和分类及其方法 | |
CN106199305A (zh) |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用干式变压器绝缘健康状态评估方法 | |
WO1998047009A2 (en) | Statistical pattern analysis methods of partial discharge measurments in high voltage insulation | |
CN113032454A (zh) | 基于云计算的交互式用户用电异常监测预警管理云平台 | |
CN108304634A (zh) |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10kV柱上真空开关状态评价方法 | |
CN103292989A (zh) | 断路器机械特性性能测试方法和系统 | |
CN108805412A (zh) |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避雷器评价装置和方法 | |
CN117390403A (zh) | 一种新能源灯塔发电站的电网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 | |
CN116934062B (zh) | 一种基于多元融合的信息处理系统及方法 | |
US8370285B2 (en) | Identification of power system events using fuzzy logic | |
CN110930057A (zh) | 基于lof算法的配电变压器检验结果可信度的量化评判方法 | |
CN112417763A (zh) | 输电线路的缺陷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739557A (zh) | 设备故障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784865A (zh) | 加氢站巡检数据处理方法及加氢站巡检装置 | |
CN106022636A (zh) | 一种宇航元器件pid实施成效评价方法 | |
CN113267601A (zh) |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数据分析的工业生产环境远程实时监测云平台 | |
CN112507290B (zh) | 配电设备故障概率预判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0082617B (zh)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分析方法 | |
CN109975686B (zh) | 一种基于红外图像处理的电路板短路自动识别方法 | |
JP2000077495A (ja) | 検査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 |
CN116954123B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工业设备监控系统 | |
CN109884576A (zh) | 一种电能表状态检验方法 | |
CN118518311B (zh) | 一种氢燃料电池的冲击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5 Address after: 101200 No. 274, zone 1, Mafang Industrial Park,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Pinggu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JINGDIAN BOTIAN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00 block a, Fenghuang building, Zhongshan Road, Wuchang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uhan Dul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