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68884A - 一种文件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文件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68884A
CN113568884A CN202111128285.3A CN202111128285A CN113568884A CN 113568884 A CN113568884 A CN 113568884A CN 202111128285 A CN202111128285 A CN 202111128285A CN 113568884 A CN113568884 A CN 1135688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uploaded
fragment
target
target 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282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68884B (zh
Inventor
汪卓豪
熊学腾
魏军
周高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Bar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Sitong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Sitong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Sitong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2828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688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68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8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688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88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8File system types
    • G06F16/182Distributed file systems
    • G06F16/1824Distributed file systems implemented using Network-attached Storage [NAS] architecture
    • G06F16/183Provision of network file services by network file servers, e.g. by using NFS, CIF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6File or folder operations, e.g. details of user interfa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fil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文件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适用于文件管理系统,文件管理系统包括客户端、网站服务器和文件服务器,该方法中,网站服务器先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携带目标文件标识的文件上传请求,在目标文件标识表征请求为断点续传请求时,根据目标文件标识从文件服务器中获取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信息并返回给客户端,然后接收客户端根据已上传分片信息上传的第一目标文件的未上传分片,并向文件服务器上传未上传分片,最后在检测到第一目标文件的所有分片上传成功后,向文件服务器发送合并文件请求,以使文件服务器合并所有分片得到目标文件。本申请所有分片直接在文件服务器中进行合并,不需要占用网站服务器本地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文件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文件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断点续传指在下载或上传时,将下载或上传任务人为的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采用一个线程进行上传或下载,如果碰到网络故障,可以从已经上传或下载的部分开始继续上传或下载未完成的部分,而没有必要从头开始上传或下载,使用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速度。
当前对于web服务文件的断点续传,主要是通过前端将文件传输到web服务器的本地,在web服务器的本地将分片文件进行合并,再将合并后的完整文件上传到文件服务器。然而,该方式下如果某个文件一次未传送完成,已传送的分片文件会一直保存在web服务器的本地中,直至所有分片文件都上传完整后才会合并,再上传到文件服务器,在此过程中需要占用web服务器的本地存储资源,且需要重复地上传文件,使得上传时间较长。
因此,现有的文件上传过程存在需占用本地存储资源的技术问题,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文件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缓解现有的文件上传过程需占用本地存储资源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文件管理方法,适用于文件管理系统,所述文件管理系统包括客户端、网站服务器和文件服务器,所述文件管理方法应用于所述网站服务器,所述文件管理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文件上传请求,所述文件上传请求携带目标文件标识;
在所述目标文件标识表征所述文件上传请求为断点续传请求时,根据所述目标文件标识,从所述文件服务器中获取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信息,并返回给所述客户端;
接收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已上传分片信息上传的所述第一目标文件的未上传分片,各未上传分片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根据所述目标文件标识和所述分片编号向所述文件服务器上传所述未上传分片;
在检测到第一目标文件的所有分片上传成功后,向所述文件服务器发送合并文件请求,以使所述文件服务器合并所有分片得到第二目标文件。
同时,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文件管理装置,适用于文件管理系统,所述文件管理系统包括客户端、网站服务器和文件服务器,所述文件管理方法设置在所述网站服务器,所述文件管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文件上传请求,所述文件上传请求携带目标文件标识;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文件标识表征所述文件上传请求为断点续传请求时,根据所述目标文件标识,从所述文件服务器中获取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信息,并返回给所述客户端;
上传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已上传分片信息上传的所述第一目标文件的未上传分片,各未上传分片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根据所述目标文件标识和所述分片编号向所述文件服务器上传所述未上传分片;
合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第一目标文件的所有分片上传成功后,向所述文件服务器发送合并文件请求,以使所述文件服务器合并所有分片得到第二目标文件。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应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内的应用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文件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文件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文件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适用于文件管理系统,文件管理系统包括客户端、网站服务器和文件服务器,文件管理方法应用于网站服务器,该方法中,网站服务器先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文件上传请求,文件上传请求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在目标文件标识表征文件上传请求为断点续传请求时,根据目标文件标识从文件服务器中获取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信息,并返回给客户端,然后接收客户端根据已上传分片信息上传的第一目标文件的未上传分片,各未上传分片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根据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向文件服务器上传未上传分片,最后在检测到第一目标文件的所有分片上传成功后,向文件服务器发送合并文件请求,以使文件服务器合并所有分片得到目标文件。本申请中第一目标文件上传的每个分片均会存储在文件服务器中,直至所有分片上传成功后直接在文件服务器中进行合并,从而不需要占用网站服务器的本地资源,同时也节省了在网站服务器中合并所需的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文件管理系统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文件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文件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目标文件的分片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文件管理系统中各端的交互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文件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文件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文件管理装置可以集成在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是终端等设备。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文件管理系统的场景示意图,该系统可以包括终端以及服务器,终端之间、服务器之间、以及终端与服务器之间通过各种网关组成的互联网等方式连接通信,其中,该应用场景中包括客户端11、网站服务器12和文件服务器13;其中:
客户端11包括但不限于具有显示功能的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在客户端11上可以展示文件管理界面,用户在文件管理界面上可以执行文件上传操作;
网站服务器12指本地web服务器,是一个驻留于Internet的计算机程序,用于向客户端11提供文档、网站等信息。
文件服务器13是一台对中央存储和数据文件管理负责的计算机,在同一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均可以访问这些文件,文件服务器允许用户在网络上共享信息,而不用通过软磁盘或一些其它外部存储设备来物理地移动文件,任何计算机都能被设置为主机,并作为文件服务器运行。
客户端11、网站服务器12和文件服务器13位于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中,以实现三者之间的数据交互,其中:
用户在客户端11的文件管理界面上执行文件上传操作,客户端11响应该操作,将大文件分为多个分片后以分片为单位进行上传,在上传时,客户端11会先生成并向网站服务器12发送文件上传请求,文件上传请求携带目标文件标识。
网站服务器12判断该文件上传请求是首次上传请求还是断点续传请求,如果是首次上传请求,根据目标文件标识在文件服务器13中生成目标文件夹,然后接收客户端11发送的第一目标文件的至少一个分片,每个分片都会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再将接收到的每个分片都上传到目标文件夹中。如果是断点续传请求,则根据目标文件标识,从文件服务器13中获取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信息,也即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列表,该列表中包括目标文件夹中各已上传分片的分片编号,将获取到的已上传分片列表返回给客户端11。
客户端11根据已上传分片信息,确定应该从哪个分片开始继续上传,并向网站服务器12执行断点续传上传操作,上传的每个未上传分片也均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网站服务器12根据每个未上传分片携带的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向文件服务器13上传这些续传的分片。
当客户端11在上传完成第一目标文件的所有分片后,向网站服务器12发送完整性校验请求,该请求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分片总数量以及各分片的预设分片数据量。网站服务器12根据该完整性校验请求,从文件服务器13的目标文件夹中获取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列表,该列表包括目标文件夹中各已上传分片的分片编号和实际分片数据量,然后进行完整性校验,检测第一目标文件的所有分片是否上传成功,如果已经上传成功,则网站服务器12向文件服务器13发送合并文件请求,文件服务器13在接收到合并文件请求后,合并所有分片得到第二目标文件,并在第一目标文件和第二目标文件大小一致时,将所有已上传分片删除。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系统场景示意图仅仅是一个示例,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服务器以及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系统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文件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201: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文件上传请求,文件上传请求携带目标文件标识。
本申请的文件管理系统为基于FTP协议建立的C/S架构,系统中各对象之间使用TCP的方式进行连接以及传输文件。文件管理系统包括客户端、网站服务器和文件服务器,客户端将文件上传并存储至文件服务器中,以使在同一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可以共享这些文件。
当需要进行文件上传时,客户端先展示文件管理界面,用户在文件管理界面中采用点击选择、拖拽等方式,选择第一目标文件进行上传,客户端根据该事件生成文件上传请求并发送给网站服务器,该文件上传请求携带有第一目标文件的目标文件标识,目标文件标识可以是第一目标文件进行MD5加密后得到的唯一标识,通过该唯一标识可以确定唯一的第一目标文件。此外,目标文件标识还可以包括第一目标文件的文件名称,即目标文件标识可以仅为加密标识,也可以为文件名称+加密标识。
在本申请中,第一目标文件为大文件,在上传时采用分片上传的方式,如图3所示,分片上传指将所要上传的第一目标文件按照一定的大小分割成n个数据块(Part)来进行上传,其中的每一个数据块为一个分片。分片的数量和每个分片的数据量大小均为提前设置,通常采用均分的方式,如1000M的文件可以分为100个分片,每个文件均为10M。由于第一目标文件具有目标文件标识,对第一目标文件分片后得到的各分片也会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对于每个分片,还会携带各自的分片编号,如分片1的分片编号为1,分片2的分片编号为2,在上传时按照分片编号的顺序依次上传每个分片,根据每个分片编号可以确定唯一的分片。在分片完成后,对于分片n,其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分片编号,具体为第一目标文件的文件名称+加密标识+分片当前编号n。
客户端向网站服务器发送文件上传请求,具体表现为上传第一目标文件的第一个分片,也即分片1,该分片1携带有目标文件标识。当接收到分片1时,视为客户端发出了文件上传请求。
S202:在目标文件标识表征文件上传请求为断点续传请求时,根据目标文件标识,从文件服务器中获取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信息,并返回给客户端。
网站服务器根接收到文件上传请求,也即上传的分片1后,根据目标文件标识来判断该请求为首次上传请求还是断点续传请求,具体为查询文件服务器中是否存在该目标文件标识,如果没有,表示之前未上传过该文件,则文件上传请求为首次上传请求,如果有,表示之前上传过该文件的部分分片,则文件上传请求为断点续传请求。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S201之后还包括:在目标文件标识表征文件上传请求为首次上传请求时,根据目标文件标识,在文件服务器中生成目标文件夹;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第一目标文件的至少一个分片,分片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根据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将至少一个分片上传至目标文件夹。当文件上传请求为首次上传请求时,在文件服务器中创建该目标文件标识下的目标文件夹,后续根据目标文件标识可以确定唯一的目标文件夹。然后,客户端从分片1开始上传的所有分片,先通过网站服务器接收,再根据各分片携带的目标文件标识,将各分片上传到文件服务器的目标文件夹中,并在目标文件夹中将所有分片按照每个分片的分片编号进行排列。
在一种实施例中,S202具体包括:在目标文件标识表征文件上传请求为断点续传请求时,根据目标文件标识,从目标文件夹中获取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列表,已上传分片列表包括目标文件夹中各已上传分片的分片编号;向客户端返回已上传分片列表。当文件上传请求为断点续传请求时,表示第一目标文件的部分分片已上传成功,还需要上传剩余的部分分片,此时需要先确定哪些分片已经上传成功,然后再确定应该继续上传哪些分片。因此,网站服务器先根据目标文件标识找到文件服务器中已经创建好的目标文件夹,然后获取该目标文件夹中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信息,具体为获取已上传分片列表。如图4所示,目标文件夹中的已上传分片列表中展示有每个分片的分片编号(如69、79)、每个分片的数据量大小(50,000KB),每个分片上传成功的时间(如2020/6/3 15:14:53)。在获取后,将已上传分片列表返回给客户端。
在一种实施例中,根据目标文件标识,从目标文件夹中获取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列表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目标文件标识,查询目标文件夹中各已上传分片的分片编号和实际分片数据量;根据各已上传分片的实际分片数据量和预设分片数据量,判断所有已上传分片中是否存在实际分片数据量小于预设分片数据量的目标分片;若是,删除目标分片后获取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列表;若否,直接获取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列表。对于每个分片,其本身也具备一定的数据量,当上次上传过程中某个分片没有完全传输完成时,需要重新上传该分片并将上次未传输完成的部分去除,才能保证后续整体文件的完整性。因此,在获取已上传分片列表前,先查询目标中每个已上传分片的分片编号和每个分片的实际分片数据量,将每个分片的实际分片数据量与预设分片数据量进行对比,如果某个分片的实际分片数据量小于预设分片数据量,则表示其未传输成功或传输出错,将其确定为目标分片并在目标文件夹中将其删除,然后获取由剩余分片形成的已上传分片列表。
S203:接收客户端根据已上传分片信息上传的第一目标文件的未上传分片,各未上传分片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根据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向文件服务器上传未上传分片。
客户端在接收到已上传分片列表后,根据已上传分片列表中各分片的分片编号,可以确定出哪些分片已经上传过,哪些分片还未上传,然后将未上传的分片按照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上传,如图4中的分片编号表示已经上传了79个分片,则本次上传时跳过分片1至分片79,由分片80开始继续上传,从分片80开始的每个未上传分片也都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同样地,网站服务器先接收客户端从分片80开始上传的各分片,然后根据目标文件标识找到文件服务器中已经创建好的目标文件夹,将各分片上传到文件服务器的目标文件夹中,并在目标文件夹中将所有分片按照每个分片的分片编号进行排列。
在一种实施例中,S203具体包括:接收客户端根据已上传分片信息,通过多线程上传的第一目标文件的未上传分片,各未上传分片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通过内存接收各未上传分片;在每个未上传分片上传完成后,根据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将内存中上传完成的未上传分片向目标文件夹上传。客户端在上传未上传分片时,通常采用多线程的方式上传,以提高传输速度,网站服务器接收到的每个分片,先存储至内存中,再上传到目标文件夹中。
在现有技术中,客户端上传的文件的每个分片,均会直接存储在网站服务器的本地存储中,且一直会等待所有分片都上传成功后,才会合并成一个完整的文件,再上传到文件服务器中进行共享。在此过程中,对于较大的文件,常常会出现一次传输不能完成的情况,如100个分片只上传了60个,剩余的40个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断点续传。而在此过程中,已经上传的60个分片会一直存储在网站服务器中,占用了网站服务器大量的存储资源,尤其是需要上传的大文件数量较多时,会影响网站服务器的处理能力。
而在本申请中,网站服务器仅使用内存作为中转,在接收到客户端上传的分片后,以内存为存储位置进行临时存储,当某个分片上传完成后即将其上传给文件服务器,上传后内存中没有碎片化的分片,从而减少了客户端与文件服务器之间的网站服务器的开销。
在一种实施例中,根据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向文件服务器上传未上传分片的步骤,包括:向文件服务器发送分片上传请求;接收文件服务器返回的传输端口信息;根据目标文件标识、分片编号、以及传输端口信息,向文件服务器的目标端口上传未上传分片。网站服务器与文件服务器之间基于FTP的被动模式传输第一目标文件,网站服务器先向文件服务器发送分片上传请求,文件服务器会返回提前定义好的端口范围中的一个端口的信息,服务端通过这个端口与文件服务器建立数据传输连接,通过这个数据传输连接来进行第一目标文件的各分片的传输。
S204:在检测到第一目标文件的所有分片上传成功后,向文件服务器发送合并文件请求,以使文件服务器合并所有分片得到第二目标文件。
在第一目标文件的所有分片都上传成功后,还需要将所有分片进行合并得到第二目标文件,才能共享给其他用户。因此,网站服务器先检测第一目标文件的所有分片是否上传成功,以确认合并的时机,确保能得到完整的合并文件。
在一种实施例中,S204具体包括:接收客户端在完成第一目标文件所有分片的上传后发送的完整性校验请求,完整性校验请求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分片总数量以及各分片的预设分片数据量;根据完整性校验请求,从目标文件夹中获取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列表,已上传分片列表包括目标文件夹中各已上传分片的分片编号和实际分片数据量;根据分片编号、实际分片数据量、分片总数量以及预设分片数据量,检测第一目标文件的所有分片是否上传成功;若是,则向文件服务器发送合并文件请求,以使文件服务器合并所有分片得到第二目标文件。
客户端在完成第一目标文件所有文件的上传后,会向网站服务器发送完整性校验请求,该请求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分片总数量以及各分片的预设分片数据量。网站服务器根据目标文件标识,从目标文件夹中获取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列表,先根据已上传分片列表中各分片的分片编号,确定已上传了多少个分片,将该数量与完整性校验请求中携带的分片中数量进行对比,看两者是否一致,如果一致,表示客户端上传的分片数据与文件服务器中接受到的分片数量相同,所有的分片均已经被接收到。接着,根据已上传分片列表中各分片的实际数据量与预设数据量,确定文件服务器中所有分片的实际总数据量和预设总数据量,看两者是否一致,如果一致,表示每个分片在传输过程中没有产生数据丢失或异常的情况,客户端中的每个分片与文件服务器中对应的分片等大。在上述两处对比都一致时,表示第一目标文件的所有分片都上传成功,此时可以向文件服务器发送合并文件请求,以使文件服务器合并所有分片得到第二目标文件。如果两处对比中有一处对比结果为不一致,则告知客户端上传失败和上传失败原因。
在一种实施例中,S204之后还包括:检测第二目标文件与第一目标文件大小是否一致;若是,向文件服务器发送删除分片请求,以使文件服务器删除第一目标文件的所有已上传分片。在合并得到第二目标文件后,对比第二目标文件与第一目标文件的大小是否一致,如果一致,表示文件服务器中的第二目标文件与客户端的第一目标文件完美重合。文件服务器合并所有分片得到第二目标文件后,所有已上传的分片仍然还存在于文件服务器中,此时还需要向文件服务器发送删除分片请求,文件服务器将这些分片删除,仅保留合并得到的第二目标文件。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申请的文件管理方法,网站服务器先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文件上传请求,文件上传请求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在目标文件标识表征文件上传请求为断点续传请求时,根据目标文件标识从文件服务器中获取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信息,并返回给客户端,然后接收客户端根据已上传分片信息上传的第一目标文件的未上传分片,各未上传分片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根据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向文件服务器上传未上传分片,最后在检测到第一目标文件的所有分片上传成功后,向文件服务器发送合并文件请求,以使文件服务器合并所有分片得到目标文件。本申请中第一目标文件上传的每个分片均会存储在文件服务器中,直至所有分片上传成功后直接在文件服务器中进行合并,从而不需要占用网站服务器的本地资源,同时也节省了在网站服务器中合并所需的时间。
如图5所示,客户端、网站服务器与文件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501:客户端对文件分片。
502:客户端向网站服务器发送文件上传请求。
503:网站服务器向文件服务器请求获取已上传分片信息。
504:文件服务器查询目标文件夹。
505:文件服务器向网站服务器返回已上传分片列表。
506:网站服务器向客户端返回已上传分片列表。
507:客户端选择未上传分片。
508:客户端向网站服务器上传未上传分片。
509:网站服务器向文件服务器上传未上传分片。
510:文件服务器存储分片。
511:文件服务器告知网站服务器上传完成。
512:网站服务器告知客户端上传完成。
513:客户端向网站服务器发送完整性校验请求。
514:网站服务器向文件服务器请求获取已上传分片信息。
515:文件服务器查询目标文件夹。
516:文件服务器向网站服务器返回已上传分片列表。
517:网站服务器进行完整性校验。
518:网站服务器向客户端返回完整性校验结果。
519:客户端向网站服务器发送文件合并请求。
520:网站服务器向文件服务器发送文件合并请求。
521:文件服务器合并文件。
522:文件服务器向网站服务器返回合并完成结果。
523:网站服务器向文件服务器请求删除所有分片。
524:网站服务器向客户端返回文件上传成功响应。
通过上述步骤,实现了直接将文件上传至文件服务器并合并,而不用占用网站服务器的本地存储资源。
在上述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将从文件管理装置的角度进一步进行描述,请参阅图6,图6具体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文件管理装置,其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110,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文件上传请求,文件上传请求携带目标文件标识;
获取模块120,用于在目标文件标识表征文件上传请求为断点续传请求时,根据目标文件标识,从文件服务器中获取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信息,并返回给客户端;
上传模块130,用于接收客户端根据已上传分片信息上传的第一目标文件的未上传分片,各未上传分片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根据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向文件服务器上传未上传分片;
合并模块140,用于在检测到第一目标文件的所有分片上传成功后,向文件服务器发送合并文件请求,以使文件服务器合并所有分片得到第二目标文件。
在一种实施例中,文件管理装置还包括生成模块,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文件标识表征所述文件上传请求为首次上传请求时,根据所述目标文件标识,在所述文件服务器中生成目标文件夹;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所述第一目标文件的至少一个分片,所述分片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根据所述目标文件标识和所述分片编号,将所述至少一个分片上传至所述目标文件夹。
在一种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20用于,在所述目标文件标识表征所述文件上传请求为断点续传请求时,根据所述目标文件标识,从所述目标文件夹中获取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列表,所述已上传分片列表包括所述目标文件夹中各已上传分片的分片编号;向所述客户端返回所述已上传分片列表。
在一种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20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文件标识,查询所述目标文件夹中各已上传分片的分片编号和实际分片数据量;根据各已上传分片的实际分片数据量和预设分片数据量,判断所有已上传分片中是否存在实际分片数据量小于预设分片数据量的目标分片;若是,删除所述目标分片后获取所述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列表;若否,直接获取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列表。
在一种实施例中,上传模块130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已上传分片信息,通过多线程上传的所述第一目标文件的未上传分片,各未上传分片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通过内存接收各未上传分片;在每个未上传分片上传完成后,根据所述目标文件标识和所述分片编号,将所述内存中上传完成的未上传分片向所述目标文件夹上传。
在一种实施例中,合并模块140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在完成所述第一目标文件所有分片的上传后发送的完整性校验请求,所述完整性校验请求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分片总数量以及各分片的预设分片数据量;根据所述完整性校验请求,从所述目标文件夹中获取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列表,所述已上传分片列表包括所述目标文件夹中各已上传分片的分片编号和实际分片数据量;根据所述分片编号、所述实际分片数据量、所述分片总数量以及所述预设分片数据量,检测所述第一目标文件的所有分片是否上传成功;若是,则向所述文件服务器发送合并文件请求,以使所述文件服务器合并所有分片得到第二目标文件。
在一种实施例中,文件管理装置还包括删除模块,删除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目标文件与所述第一目标文件大小是否一致;若是,向所述文件服务器发送删除分片请求,以使所述文件服务器删除所述第一目标文件的所有已上传分片。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文件管理装置,先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文件上传请求,文件上传请求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在目标文件标识表征文件上传请求为断点续传请求时,根据目标文件标识从文件服务器中获取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信息,并返回给客户端,然后接收客户端根据已上传分片信息上传的第一目标文件的未上传分片,各未上传分片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根据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向文件服务器上传未上传分片,最后在检测到第一目标文件的所有分片上传成功后,向文件服务器发送合并文件请求,以使文件服务器合并所有分片得到目标文件。本申请中第一目标文件上传的每个分片均会存储在文件服务器中,直至所有分片上传成功后直接在文件服务器中进行合并,从而不需要占用网站服务器的本地资源,同时也节省了在网站服务器中合并所需的时间。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射频(RF,Radio Frequency)电路701、包括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702、输入单元703、显示单元704、传感器705、音频电路706、无线保真(WiFi,WirelessFidelity)模块707、包括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708、以及电源709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服务器结构并不构成对服务器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RF电路7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交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708处理;另外,将涉及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存储器7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708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702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输入单元703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
显示单元704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服务器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
服务器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7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音频电路706包括扬声器,扬声器可提供用户与服务器之间的音频接口。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服务器通过WiFi模块707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7示出了WiFi模块707,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服务器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申请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708是服务器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7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702内的数据,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
服务器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709(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708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服务器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中的处理器708会按照如下的指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应的可执行文件加载到存储器702中,并由处理器708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702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以下功能: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文件上传请求,文件上传请求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在目标文件标识表征文件上传请求为断点续传请求时,根据目标文件标识,从文件服务器中获取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信息,并返回给客户端;接收客户端根据已上传分片信息上传的第一目标文件的未上传分片,各未上传分片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根据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向文件服务器上传所述未上传分片;在检测到第一目标文件的所有分片上传成功后,向文件服务器发送合并文件请求,以使文件服务器合并所有分片得到第二目标文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指令来完成,或通过指令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指令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由处理器进行加载和执行。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多条指令,该指令能够被处理器进行加载,以实现以下功能: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文件上传请求,文件上传请求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在目标文件标识表征文件上传请求为断点续传请求时,根据目标文件标识,从文件服务器中获取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信息,并返回给客户端;接收客户端根据已上传分片信息上传的第一目标文件的未上传分片,各未上传分片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根据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向文件服务器上传所述未上传分片;在检测到第一目标文件的所有分片上传成功后,向文件服务器发送合并文件请求,以使文件服务器合并所有分片得到第二目标文件。
以上各个操作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由于该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指令,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方法中的步骤,因此,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方法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详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文件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文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文件管理系统,所述文件管理系统包括客户端、网站服务器和文件服务器,所述文件管理方法应用于所述网站服务器,所述文件管理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文件上传请求,所述文件上传请求携带目标文件标识;
在所述目标文件标识表征所述文件上传请求为断点续传请求时,根据所述目标文件标识,从所述文件服务器中获取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信息,并返回给所述客户端;
接收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已上传分片信息上传的所述第一目标文件的未上传分片,各未上传分片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根据所述目标文件标识和所述分片编号向所述文件服务器上传所述未上传分片;
在检测到第一目标文件的所有分片上传成功后,向所述文件服务器发送合并文件请求,以使所述文件服务器合并所有分片得到第二目标文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文件上传请求,所述文件上传请求携带目标文件标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文件标识表征所述文件上传请求为首次上传请求时,根据所述目标文件标识,在所述文件服务器中生成目标文件夹;
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所述第一目标文件的至少一个分片,所述分片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
根据所述目标文件标识和所述分片编号,将所述至少一个分片上传至所述目标文件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文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文件标识表征所述文件上传请求为断点续传请求时,根据所述目标文件标识,从所述文件服务器中获取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信息,并返回给所述客户端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目标文件标识表征所述文件上传请求为断点续传请求时,根据所述目标文件标识,从所述目标文件夹中获取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列表,所述已上传分片列表包括所述目标文件夹中各已上传分片的分片编号;
向所述客户端返回所述已上传分片列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文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文件标识,从所述目标文件夹中获取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列表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文件标识,查询所述目标文件夹中各已上传分片的分片编号和实际分片数据量;
根据各已上传分片的实际分片数据量和预设分片数据量,判断所有已上传分片中是否存在实际分片数据量小于预设分片数据量的目标分片;
若是,删除所述目标分片后获取所述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列表;
若否,直接获取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列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文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已上传分片信息上传的所述第一目标文件的未上传分片,各未上传分片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根据所述目标文件标识和所述分片编号向所述文件服务器上传所述未上传分片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已上传分片信息,通过多线程上传的所述第一目标文件的未上传分片,各未上传分片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
通过内存接收各未上传分片;
在每个未上传分片上传完成后,根据所述目标文件标识和所述分片编号,将所述内存中上传完成的未上传分片向所述目标文件夹上传。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文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到第一目标文件的所有分片上传成功后,向所述文件服务器发送合并文件请求,以使所述文件服务器合并所有分片得到第二目标文件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客户端在完成所述第一目标文件所有分片的上传后发送的完整性校验请求,所述完整性校验请求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分片总数量以及各分片的预设分片数据量;
根据所述完整性校验请求,从所述目标文件夹中获取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列表,所述已上传分片列表包括所述目标文件夹中各已上传分片的分片编号和实际分片数据量;
根据所述分片编号、所述实际分片数据量、所述分片总数量以及所述预设分片数据量,检测所述第一目标文件的所有分片是否上传成功;
若是,则向所述文件服务器发送合并文件请求,以使所述文件服务器合并所有分片得到第二目标文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文件服务器发送合并文件请求,以使所述文件服务器合并所有分片得到第二目标文件的步骤之后,包括:
检测所述第二目标文件与所述第一目标文件大小是否一致;
若是,向所述文件服务器发送删除分片请求,以使所述文件服务器删除所述第一目标文件的所有已上传分片。
8.一种文件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文件管理系统,所述文件管理系统包括客户端、网站服务器和文件服务器,所述文件管理方法设置在所述网站服务器,所述文件管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文件上传请求,所述文件上传请求携带目标文件标识;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文件标识表征所述文件上传请求为断点续传请求时,根据所述目标文件标识,从所述文件服务器中获取第一目标文件的已上传分片信息,并返回给所述客户端;
上传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已上传分片信息上传的所述第一目标文件的未上传分片,各未上传分片携带目标文件标识和分片编号,根据所述目标文件标识和所述分片编号向所述文件服务器上传所述未上传分片;
合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第一目标文件的所有分片上传成功后,向所述文件服务器发送合并文件请求,以使所述文件服务器合并所有分片得到第二目标文件。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应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内的应用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文件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文件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CN202111128285.3A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文件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5688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8285.3A CN113568884B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文件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8285.3A CN113568884B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文件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8884A true CN113568884A (zh) 2021-10-29
CN113568884B CN113568884B (zh) 2021-12-10

Family

ID=78174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28285.3A Active CN113568884B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文件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68884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9968A (zh) * 2021-11-05 2022-02-11 上海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资源包上传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39971A (zh) * 2021-11-11 2022-02-11 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Bs模式下基于文件流的大文件并发传输方法
CN114301790A (zh) * 2021-12-02 2022-04-08 无线生活(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338653A (zh) * 2021-12-29 2022-04-1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断点续传方法及装置
CN114466004A (zh) * 2022-03-24 2022-05-10 成都新希望金融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84551A (zh) * 2022-01-27 2022-06-03 深圳爱捷云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上传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4726849A (zh) * 2022-06-10 2022-07-08 武汉四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41370A (zh) * 2022-04-16 2022-07-12 即刻雾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设备资源整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45374A (zh) * 2022-06-10 2022-07-12 武汉四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50388A (zh) * 2022-06-24 2022-10-04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上传和文件上传状态查询方法及其设备、存储介质
CN116032913A (zh) * 2022-10-12 2023-04-28 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基于分布式对象存储的文件上传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83627A (zh) * 2017-09-12 2017-12-15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分发、下载方法、分发服务器、客户端及系统
CN109905479A (zh) * 2019-03-04 2019-06-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1355793A (zh) * 2020-02-26 2020-06-30 山东爱城市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TML5和Python的大文件上传方法
CN111708743A (zh) * 2020-05-28 2020-09-25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存储管理方法、文件管理客户端及文件存储管理系统
CN112615899A (zh) * 2020-11-25 2021-04-06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大文件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296993A (zh) * 2021-04-30 2021-08-24 上海硬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客户端日志回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83627A (zh) * 2017-09-12 2017-12-15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分发、下载方法、分发服务器、客户端及系统
CN109905479A (zh) * 2019-03-04 2019-06-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1355793A (zh) * 2020-02-26 2020-06-30 山东爱城市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TML5和Python的大文件上传方法
CN111708743A (zh) * 2020-05-28 2020-09-25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存储管理方法、文件管理客户端及文件存储管理系统
CN112615899A (zh) * 2020-11-25 2021-04-06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大文件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296993A (zh) * 2021-04-30 2021-08-24 上海硬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客户端日志回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7738A1 (zh) * 2021-11-05 2023-05-11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资源包上传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39968A (zh) * 2021-11-05 2022-02-11 上海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资源包上传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39971A (zh) * 2021-11-11 2022-02-11 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Bs模式下基于文件流的大文件并发传输方法
CN114301790A (zh) * 2021-12-02 2022-04-08 无线生活(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301790B (zh) * 2021-12-02 2024-02-13 无线生活(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338653A (zh) * 2021-12-29 2022-04-1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断点续传方法及装置
CN114584551A (zh) * 2022-01-27 2022-06-03 深圳爱捷云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上传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4466004A (zh) * 2022-03-24 2022-05-10 成都新希望金融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41370A (zh) * 2022-04-16 2022-07-12 即刻雾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设备资源整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26849A (zh) * 2022-06-10 2022-07-08 武汉四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26849B (zh) * 2022-06-10 2022-09-23 武汉四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45374A (zh) * 2022-06-10 2022-07-12 武汉四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50388A (zh) * 2022-06-24 2022-10-04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上传和文件上传状态查询方法及其设备、存储介质
CN115150388B (zh) * 2022-06-24 2024-04-26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上传和文件上传状态查询方法及其设备、存储介质
CN116032913A (zh) * 2022-10-12 2023-04-28 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基于分布式对象存储的文件上传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8884B (zh) 2021-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68884B (zh) 一种文件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992512B2 (en) File shar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90200047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live streaming page
CN107832100B (zh) 一种apk插件的加载方法及其终端
JP6717528B2 (ja) 中継サーバを用いて電子デバイスに遠隔端末支援を提供する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US2019019979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ynchronizing backup data, storage medium, electronic device, and server
CN110247951B (zh) 一种文件传输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237433A1 (zh)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428839B (zh) 一种cdn调度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093877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ing contact information and medium
CN110716945A (zh) 一种数据更新方法、数据更新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788251B (zh)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376636A (zh) 填写验证码的方法、辅助方法、智能电视及智能移动终端
CN111767558A (zh) 数据访问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866422B (zh) 一种数据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696855B (zh) 一种信息管理方法、会话管理功能和移动性管理功能
CN111176708B (zh) 一种sdk文件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58201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处理器、存储介质
CN107704557B (zh) 操作互斥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726849B (zh) 文件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71229B (zh) 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设备、安全设备、交换机、路由器及服务器
US10769586B2 (en) Implementation of rolling key to identify systems inventories
CN111787587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033617A (zh) 账户明细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客户端
CN117082135A (zh) 业务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document management method,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0

Pledgee: Guanggu Branch of Wuhan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Wuhan Sitong Information Servic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420000200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30070 No. 1, 2 and 10, floors 1-3, building A7, Rongke Zhigu industrial project phase I, No. 555, Wenhua Avenue, Hongsh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Bard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70 No. 1, 2 and 10, floors 1-3, building A7, Rongke Zhigu industrial project phase I, No. 555, Wenhua Avenue, Hongsh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 Sitong Information Servic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62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0

Pledgee: Guanggu Branch of Wuhan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Wuhan Sitong Information Servic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420000200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file management method,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0

Pledgee: Guanggu Branch of Wuhan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Wuhan Barda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420000262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0

Pledgee: Guanggu Branch of Wuhan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Wuhan Barda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420000262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file management method,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0

Pledgee: Guanggu Branch of Wuhan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Wuhan Barda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7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