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62152B - 一种舰载装备供暖装置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舰载装备供暖装置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62152B
CN113562152B CN202110843479.5A CN202110843479A CN113562152B CN 113562152 B CN113562152 B CN 113562152B CN 202110843479 A CN202110843479 A CN 202110843479A CN 113562152 B CN113562152 B CN 1135621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ing
pressurizing
pipe
pressuriz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434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62152A (zh
Inventor
刘艳平
赵文静
汪洋
王垒
张宇
刘子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40th Institute Of 91404 Unit Of Chinese Pla
Original Assignee
340th Institute Of 91404 Unit Of Chinese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40th Institute Of 91404 Unit Of Chinese Pla filed Critical 340th Institute Of 91404 Unit Of Chinese Pla
Priority to CN20211084347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621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62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2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621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21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JAUXILIARIES ON VESSELS
    • B63J2/00Arrangements of ventilation, heating, cooling, or air-conditioning
    • B63J2/12Heating; Cool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舰载装备供暖装置,属于供暖技术领域,该供暖装置包括地暖管、加热系统、驱动机构以及水容加压装置,水容加压装置采用密封保温结构,水容加压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设置有密封板,密封板将所述的外壳体分隔形成加压仓以及存水仓,在所述的密封板上固定有连通管,所述的连通管两端的端口分别位于加压仓以及所述的存水仓中,在所述的连通管上设置有电池阀,本发明中的供暖装置主要实现了在驱动机构以及加热系统不工作的情况下,通过加压以及减压操作将供热载体注入到地暖管中进行供热,提高了热量利用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供暖装置的使用方法,另外,本发明中的地暖管长度可调节,适配不同尺寸的空间铺设,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舰载装备供暖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供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舰载装备供暖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舰载装备供暖装置是一种适用于在舰艇以及野外执行任务方舱的狭小空间内进行供暖的系统,在现有技术中,针对舰艇以及方舱等狭小空间进行供暖时,通常采用加热装置进行供暖,加热装置包括电吹风、空调等,在密闭狭小空间中,电吹风供热不可取,主要是因为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可能导致密闭空间中电缆绝缘层软化或引起火灾;而使用空调的主要缺陷是费电,空调需要不断工作才能达到保温功能,需要持续供电。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现有技术中采用加热水暖的方式进行供暖,加热水暖系统包括加热系统、驱动机构以及水仓,在狭小的空间中设置有地暖管,地暖管内注入水,加热系统对水进行加热,驱动机构驱使水流动进行循环,使得温度较高的水进入到地暖管内达到供暖的效果,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加热水暖方式才存在如下缺陷:
由于现有技术中舰艇以及方舱内的空间较小,加热系统、驱动机构以及水仓设置在设备仓中,并不位于需要供暖的舰艇或方舱的狭小空间内,加热系统对水进行加热时,当水温到达预设值时,加热系统以及驱动机构停止工作,地暖管中的水散热热量进行供暖,但是,与此同时,水仓内的水也在散热,而水仓内的水的热量并没有散发到需要供暖的狭小空间内,从而导致了大量的热量散失,没有有效利用水仓内水的热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舰载装备供暖装置无法高效利用水仓内水热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舰载装备供暖装置,该装置包括加热系统、驱动机构以及水容加压装置,该水容加热装置在加热系统以及驱动机构不工作时还能将温度较高的水注入地暖管内,实现了热量在指定空间内散发,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有效地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舰载装备供暖装置,包括地暖管、加热系统、驱动机构以及水容加压装置,水容加压装置、驱动机构、加热系统以及地暖管之间依次连通;
还包括驱使括地暖管、加热系统、驱动机构工作以及水容加压装置加压或减压操作的控制系统;
所述的水容加压装置采用密封保温结构;
所述的水容加压装置包括外壳体,在所述的外壳体内设置有密封板,密封板将所述的外壳体分隔形成加压仓以及存水仓,在所述的密封板上固定有连通管,所述的连通管两端的端口分别位于加压仓以及所述的存水仓中,在所述的连通管上设置有电池阀,控制系统控制电池阀的开启或关闭状态。
优选地,所述的地暖管与水容加压装置之间通过提升管连通,在所述的提升管上设置有注水单向阀,注水单向阀向水容加压装置内侧开启。
优选地,所述的水容加压装置与驱动机构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排水单向阀,排水单向阀朝驱动机构方向开启。
优选地,当地暖管与水容加压装置内的供热载体温度一致,加热系统以及驱动机构停止工作,水容加压装置内的供热载体液面齐平。
优选地,水容加压装置工作对加压仓进行加压,外侧的控制系统控制连通管中的电池阀关闭,存水仓中的供热载体液面高于加压仓内的液面。
优选地,所述的地暖管是由固定管和伸缩软管构成,固定管上设置有弯曲部形成J形结构,固定管与伸缩软管依次连通实现了地暖管呈S形分布。
本发明中还提供了上述供暖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向水容加压装置注入供热载体,控制系统控制电池阀打开,通过驱动机构驱使水容加压装置内的供热载体流入到地暖管中,并且地暖管中的供热载体再通过提升管进入到水容加压装置内,加热系统工作将管路中的供热载体进行供热,供热后的供热载体进入到地暖管中进行供暖;
第二步:地暖管以及水容加压装置内的供热载体温度到达预设值以后,外侧的控制系统控制电池阀关闭,驱动机构以及加热系统停止工作,对水容加压装置内的加压仓进行充气加压,加压仓压力上升,加压仓内的供热载体进入到地暖管中,地暖管有效利用热量对空间进行供暖;
第三步:当压力达到预设值时,停止加压仓停止加压,通过释压阀降低加压仓内的压力,存水仓内的供热载体通过连通管的虹吸作用进入到加压仓内进而进入到地暖管中对空间进行供暖。
优选地,第二步中,充入水容加压装置内的加压仓中的气体与供热载体不相溶。
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的供暖装置,包括水容加压装置,在水容加压装置内设置有密封板,密封板将水容加压装置分隔形成加压仓和存水仓,当驱动机构以及加热系统工作时供热载体在地暖管内实现循环,从而方便供热,当驱动机构以及加热系统不工作的时候,通过水容加压装置的加压以及减压操作,实现了水容加压装置内的高温供热载体进入到地暖管中,实现了热量的高效利用,避免了传统技术中水容加压装置内热量流失的现象。
(2)本发明中的水容加压装置还设置有注水单向阀以及排水单向阀,在内部的连通管上还设置有电池阀,当加压操作时,电池阀关闭,实现了加压仓与存水仓之间密封隔离,因此,通过加压操作可以实现加压仓与存水仓之间实现液面高度差,在减压操作时由于高度差实现了将水容加压装置内的高温供热载体注入到地暖管中,避免了热量流失。
(3)本发明中的水容加压装置中的地暖管设置成长度可调节结构,通过长度调节组件进行驱动调节地暖管的长度,实现了地暖管适配不同尺寸的空间铺设安装,另外,当舰艇与方舱的布局发生变化时,通过长度调节组件调整地暖管的长度,无需再重新铺设地暖管,方便操作,提高了地暖管的实用性。
(4)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容加压装置内供热载体的热量利用率,本发明中的水容加压装置为密封保温结构,避免了水容加压装置在设备仓内的热量流失,大部分热量都能进入到地暖管中对指定的空间进行供暖,提高了供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供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水容加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水容加压装置内部密封板装配连通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连通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加热系统以及驱动机构工作时水容加压装置内水液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加热系统以及驱动机构工作时水容加压装置在加压时水液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供暖装置装配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供暖装置中地暖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地暖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注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10、地暖管;11、固定管;12、伸缩软管;
20、加热系统;
30、驱动机构;
40、水容加压装置;41、外壳体;42、提升管;43、注水单向阀;44、密封板;45、加压仓;46、存水仓;47、连通管;471、电池阀;48、排水单向阀;
50、长度调节组件;51、装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发明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中一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舰载装备供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供暖装置,包括地暖管10、加热系统20、驱动机构30以及水容加压装置40,本实施例中,地暖管10铺设在需要供暖的狭小空间内,加热系统20、驱动机构30以及水容加压装置40设置在舰艇以及方舱的设备仓中;本实施例中,水容加压装置40、驱动机构30、加热系统20以及地暖管10之间依次连通,从而实现了水在管道内的循环效果,在所述的水容加压装置40注入水,通过驱动机构30抽取并且注入到所述的地暖管10内,同时,加热系统20工作对管道内的水进行加热,从而达到了水暖供热的技术效果。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水容加压装置40与驱动机构30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排水单向阀48,排水单向阀48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水通过水容加压装置40朝驱动机构30方向流动,另外,地暖管10与水容加压装置40之间通过提升管42连通,在所述的提升管42上设置有注水单向阀43,注水单向阀43设置的目的是方便地暖管10内的水注入到水容加压装置40内。
如图3以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水容加压装置40包括外壳体41,在所述的外壳体41内设置有密封板44,密封板44将所述的外壳体41分隔形成了2个空腔,分别是加压仓45以及存水仓46,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密封板44上固定有连通管47,且连通管47为U形结构,所述的连通管47两端的端口分别位于加压仓45以及所述的存水仓46中,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的连通管47上设置有电池阀471,电池阀471的作用主要是用于控制水从存水仓46中注入到加压仓45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供暖装置的初始工作状态为:在存水仓46中注入水,外侧的控制系统控制驱动机构30以及加热系统20工作,并且电池阀471打开,由于驱动机构30工作存水仓46内的水由于压力的作用通过驱动机构30以及加热系统20注入到地暖管10中,实现了水暖供热的效果,最终地暖管10与水容加压装置40内的水温一致,此时水容加压装置40内的水液面齐平,如图5所示,该工作方式与现有技术中的水暖供热方式相同,在本申请中不再赘述,然而,本实施例中的供暖装置与现有技术中水暖供热方式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的地暖管10内的水由于循环作用达到预设温度时,水容加压装置40内的水温也随之达到预设温度,此时,关闭加热系统20以及驱动机构30,水容加压装置40工作对加压仓45进行加压,外侧的控制系统控制连通管47中的电池阀471关闭,此时,位于加压仓45内的热水通过排水单向阀48进入到地暖管10中,地暖管10中的水通过提升管42进入到存水仓46中,从而实现了存水仓46中的液面高于加压仓45内的液面,最终的液面状态图如图6所示。
本实施例中,当加压仓45内的压力达到额定压力值以后,打开释压阀,并且外侧的控制系统控制电池阀471开启,加压仓45内的压力减小,此时,连通管47由于虹吸作用将存水仓46内的热水吸入到加压仓45中,从而实现了热水进入到地暖管10中持续供热。
本实施例中的水容加压装置40在加热系统20以及驱动机构30不工作的情况下通过加压以及减压作用,实现了热水进入到地暖管10中,从而实现了地暖管10有效利用管道中水的热量实现了狭小空间的供暖目的,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水容加压装置40采用密封保温结构,有效地防止了水容加压装置40中的热量丧失,另外,本实施例中通过加压以及减压的作用实现了热水注入到地暖管10中,避免了传统技术中需要驱动机构30以及加热系统20实时工作才能热水注入到地暖管10中的问题,另外,现有技术中,当地暖管10中的水温达到预设值时,驱动机构30以及加热系统20停止工作,地暖管10中的水热量散发供暖,与此同时,水仓内的水热量也散发,水仓中水的热量没有被制定的需供暖的空间吸收,导致热量丧失浪费,当温度下降以后,需要启动加热系统20以及驱动机构30对地暖管10以及水仓内的水进行加热,需要热量较多,电能消耗较大,而在本申请中,当地暖管10水温达到预设值时,驱动机构30以及加热系统20停止工作,通过水容加压装置40的加压以及减压作用,实现了将水容加压装置40内的热水注入到地暖管10中,实现了水容加压装置40内的水的热量被指定的需供暖的空间吸收,提高了热量的利用效率,该供暖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高效地利用了水容加压装置中水的热量,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并且产生了显著的进步。
如图7~9所示,其为本发明中供暖装置装配长度调节机构5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供暖装置,为了实现了地暖管10铺设在不同大小的空间中,将地暖管10设置成长度可调节机构,并配合长度调节组件50使用,实现了更改地暖管10的长度,使得地暖管10方便在不同大小的空间内铺设,并且,上述方式还产生了另一技术效果:当地暖管10根据空间大小铺设完成以后,后期舰艇或方舱布局发生改变,导致空间减小或者增大,通过长度调节组件50实现了地暖管10的伸长或缩短,适用于相应尺寸的空间供暖。
如图8以及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地暖管10是由固定管11和伸缩软管12构成,固定管11上设置有弯曲部形成J形结构,固定管11与伸缩软管12依次连通实现了地暖管10呈S形分布,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地暖管10的一端固定有装配板51,并且,地暖管10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长度调节组件50,长度调节组件50固定在地暖管10铺设的空间墙壁处,长度调节组件50的调节端与所述的装配板5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长度调节组件50工作实现了条阶段伸长或缩短,配合伸缩软管12的使用实现了地暖管10的伸长或缩短,因此,本申请中的地暖管10其长度可调节,适用于在不同尺寸的空间内铺设,另外,当舰艇或方舱布局变化以后,无需在重新铺设地暖管10,通过长度调节组件50调节地暖管10长度与之适配即可,大大提高了地暖管10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长度调节组件50与外侧的控制系统连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长度调节组件50工作状态并且可以控制长度调节组件50长度调节的大小。
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中的长度调节组件50包括但不限于电动调节方式,只要能够实现通过长度调节组件50控制地暖管10伸长或缩短即可。
还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中供热载体包括但不限于水,只要能够实现循环流动并且能够实现供热效果即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利用水容加压装置40内的热量以及调节地暖管10的长度,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供暖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初始状态时,向水容加压装置40注入水,此时,控制系统控制电池阀471打开,通过驱动机构30驱使水容加压装置40内的水流入到地暖管10中,并且地暖管10中的水再通过提升管42进入到水容加压装置40内,实现了水循环,与此同时,加热系统20工作将管路中的水进行供热,供热后的水进入到地暖管10中进行供暖。
地暖管10以及水容加压装置40内的水温到达预设值以后,外侧的控制系统控制电池阀471关闭,驱动机构30以及加热系统20停止工作,此时,对水容加压装置40内的加压仓45进行充气加压,充入的气体为不溶于水的气体,提高了加压效果,加压仓45压力上升,加压仓45内的热水进入到地暖管10中,地暖管10有效利用热量对空间进行供暖。
当压力达到预设值时,停止加压仓45停止加压,通过释压阀降低加压仓45内的压力,存水仓46内的水通过连通管47的虹吸作用进入到加压仓45内进而进入到地暖管10中,热量在地暖管10中散发供热,从而实现了在驱动机构30以及加热系统20不工作的情况下有效地利用了水容加压装置40中水的热量达到供暖效果。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上述装置中地暖管10长度的调节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长度调节组件50工作驱使装配板51移动,装配板51在移动过程中带动固定管11移动,伸缩软管12伸缩,从而实现了改变地暖管10的长度,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空间铺设要求,在舰艇或方舱布局改变时,通过调节地暖管10的长度适配相适应的空间铺设,大大提高了地暖管10的实用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舰载装备供暖装置,包括地暖管(10)、加热系统(20)、驱动机构(30)以及水容加压装置(40),水容加压装置(40)、驱动机构(30)、加热系统(20)以及地暖管(10)之间依次连通;
还包括驱使括地暖管(10)、加热系统(20)、驱动机构(30)工作以及水容加压装置(40)加压或减压操作的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水容加压装置(40)采用密封保温结构;
所述的水容加压装置(40)包括外壳体(41),在所述的外壳体(41)内设置有密封板(44),密封板(44)将所述的外壳体(41)分隔形成加压仓(45)以及存水仓(46),在所述的密封板(44)上固定有连通管(47),所述的连通管(47)两端的端口分别位于加压仓(45)以及所述的存水仓(46)中,在所述的连通管(47)上设置有电池阀(471),控制系统控制电池阀(471)的开启或关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舰载装备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暖管(10)与水容加压装置(40)之间通过提升管(42)连通,在所述的提升管(42)上设置有注水单向阀(43),注水单向阀(43)向水容加压装置(40)内侧开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舰载装备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容加压装置(40)与驱动机构(30)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排水单向阀(48),排水单向阀(48)朝驱动机构(30)方向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舰载装备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地暖管(10)与水容加压装置(40)内的供热载体温度一致,加热系统(20)以及驱动机构(30)停止工作,水容加压装置(40)内的供热载体液面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舰载装备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容加压装置(40)工作对加压仓(45)进行加压,外侧的控制系统控制连通管(47)中的电池阀(471)关闭,存水仓(46)中的供热载体液面高于加压仓(45)内的液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舰载装备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暖管(10)是由固定管(11)和伸缩软管(12)构成,固定管(11)上设置有弯曲部形成J形结构,固定管(11)与伸缩软管(12)依次连通实现了地暖管(10)呈S形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舰载装备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长度调节组件(50),在所述的地暖管(10)的一端固定有装配板(51),长度调节组件(50)的调节端与所述的装配板(51)之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舰载装备供暖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向水容加压装置(40)注入供热载体,控制系统控制电池阀(471)打开,通过驱动机构(30)驱使水容加压装置(40)内的供热载体流入到地暖管(10)中,并且地暖管(10)中的供热载体再通过提升管(42)进入到水容加压装置(40)内,加热系统(20)工作将管路中的供热载体进行供热,供热后的供热载体进入到地暖管(10)中进行供暖;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第二步:地暖管(10)以及水容加压装置(40)内的供热载体温度到达预设值以后,外侧的控制系统控制电池阀(471)关闭,驱动机构(30)以及加热系统(20)停止工作,对水容加压装置(40)内的加压仓(45)进行充气加压,加压仓(45)压力上升,加压仓(45)内的供热载体进入到地暖管(10)中,地暖管(10)有效利用热量对空间进行供暖;
第三步:当压力达到预设值时,停止加压仓(45)停止加压,通过释压阀降低加压仓(45)内的压力,存水仓(46)内的供热载体通过连通管(47)的虹吸作用进入到加压仓(45)内进而进入到地暖管(10)中对空间进行供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舰载装备供暖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充入水容加压装置(40)内的加压仓(45)中的气体与供热载体不相溶。
CN202110843479.5A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舰载装备供暖装置及使用方法 Active CN1135621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3479.5A CN113562152B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舰载装备供暖装置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3479.5A CN113562152B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舰载装备供暖装置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2152A CN113562152A (zh) 2021-10-29
CN113562152B true CN113562152B (zh) 2022-06-17

Family

ID=78167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43479.5A Active CN113562152B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舰载装备供暖装置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6215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5604A (zh) * 1998-12-03 2000-06-07 徐有宁 增强自循环动力的热水供暖系统
KR101038120B1 (ko) * 2011-01-18 2011-05-31 최경묵 열매체유를 이용한 바닥 난방시스템
KR20150042956A (ko) * 2013-10-14 2015-04-22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선실의 온돌난방 시스템
CN207580139U (zh) * 2017-09-30 2018-07-06 华南建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地暖系统
CN108408017A (zh) * 2018-03-30 2018-08-17 钦州学院 一种极区船舶居住舱室地暖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5604A (zh) * 1998-12-03 2000-06-07 徐有宁 增强自循环动力的热水供暖系统
KR101038120B1 (ko) * 2011-01-18 2011-05-31 최경묵 열매체유를 이용한 바닥 난방시스템
KR20150042956A (ko) * 2013-10-14 2015-04-22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선실의 온돌난방 시스템
CN207580139U (zh) * 2017-09-30 2018-07-06 华南建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地暖系统
CN108408017A (zh) * 2018-03-30 2018-08-17 钦州学院 一种极区船舶居住舱室地暖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2152A (zh) 2021-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29475A (en) On-demand zone valve recirculation system
CN101566400A (zh) 一种可切换压力的室内水箱组合配套装置以及工作方法
CN110906424B (zh) 一种热风式蓄热电加热器
CN113562152B (zh) 一种舰载装备供暖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1417003Y (zh) 船用立式节能型电加热器
KR101203033B1 (ko) 태양열 온수시스템
CN201852321U (zh) 新型排回防冻装置
CN210031900U (zh) 一种管廊恒温装置
CN101666547A (zh) 一种带小流量抗冻循环的太阳能集热系统
CN102607201A (zh) 一种双回路太阳能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7917686U (zh) 一种混凝土减水剂用储存罐
CN207794199U (zh) 一种自来水防冻装置
CN217651716U (zh) 一种水工钢结构防冰装置
CN101408337B (zh) 船用立式节能型电加热器
KR20080001730U (ko) 열매체와 전열선을 이용한 난방장치
CN109780621B (zh) 智能型太阳能供热器
CN113669185B (zh) 一种船用柴油机和柴油发电机多通路淡水互为预热加热系统及方法
CN205137637U (zh) 一种热源机
CN218600002U (zh) 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水井的光伏防冻取水系统
CN212378061U (zh) 一种太阳能蓄热供暖装置
CN215719181U (zh) 一种新型柴油发电机电加热装置
CN217082765U (zh) 燃气驱动的吸收式热泵与地埋管相结合的供冷供热装置
CN220958963U (zh) 一种带保温水箱的智能防冻型太阳能热水器
CN215580497U (zh) 高效智能安全太阳能发电储能逆变系统
CN201945074U (zh) 太阳能热水器上下水管道排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