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6460A - 摄像头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摄像头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56460A
CN113556460A CN202010690972.3A CN202010690972A CN113556460A CN 113556460 A CN113556460 A CN 113556460A CN 202010690972 A CN202010690972 A CN 202010690972A CN 113556460 A CN113556460 A CN 1135564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camera
shooting device
outflow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9097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56460B (zh
Inventor
吕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JP20225640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JP2023522732A/ja
Priority to PCT/CN2021/083773 priority patent/WO2021218527A1/zh
Priority to EP21797516.8A priority patent/EP4131927A4/en
Priority to US17/921,255 priority patent/US20230164430A1/en
Publication of CN113556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6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564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64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1Transmitting camera control signals through networks, e.g. control via the Inter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5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5Control of camera direction for changing a field of view, e.g. pan, tilt or based on tracking of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2Systems in which the television signal is transmitted via one channel or a plurality of parallel channels, the bandwidth of each channel being less than the bandwidth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5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functional features of a camer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将摄像头的升降与摄像头的出流状态相关联,无需再调用操作系统原生接口来控制马达的升降,应用也无需额外添加调用马达的逻辑,使得摄像头的升降控制所调用的模块更少,时序控制更简单。此外,还增加了摄像头关流之后的冗余控制逻辑,能够避免在多应用切换使用时摄像头反复升降的问题。

Description

摄像头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如今,大屏设备上一般配置有摄像头,摄像头安装在升降器件上。大屏设备(简称为大屏)通过控制升降器件的升降,来控制摄像头的升降。其中,大屏设备是直观式彩电或背投式投影电视中的大屏幕,例如大屏幕LED显示器、大屏幕LCD显示器等,通常大屏设备的对角线尺寸大都在40英寸以上。下文中升降器件也被称之为马达。
大屏的摄像头与主板之间通过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类似一个外接的USB摄像头,大屏和摄像头是两个不同的系统。
当摄像头需要采集图像时,大屏需要将摄像头升起。当摄像头停止工作,即停止采集图像时,大屏将摄像头降落。
目前,大屏控制摄像头采集图像有如下方式:
1、应用通过Android(安卓手机操作系统)原生camera(摄像头)接口打开和关闭摄像头(即控制摄像头的升降),原生camera接口可以使用标准的UVC(USB Video-Class,USB视频规范)协议。
2、应用通过大屏定制的高速可调节摄像头动态参数的接口打开和关闭摄像头(即控制摄像头的升降),该接口也可以使用UVC协议,并对uvc协议进行了扩展。
在现有技术中,不同的应用可能通过不同的接口或者不同的模块来控制摄像头的升降。在快速切换两个使用摄像头的应用的场景下,可能会造成摄像头的反复升降。例如当A应用在使用摄像头采集数据时,用户开启了B应用,其中,开启的应用B也需要使用摄像头采集数据;此时,A应用会先通过一个接口或模块控制摄像头降落,然后B应用再通过另一个接口或模块控制摄像头升起。由此造成了摄像头的反复升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在多应用快速切换使用摄像头的场景下摄像头出现反复升降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装置、拍摄装置和用于带动所述拍摄装置升降的升降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拍摄装置之间通过第一通道保持长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拍摄装置经由所述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接收第一应用触发的第一出流指令;所述第一应用为运行在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应用,所述第二通道为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拍摄装置之间的通道,所述第一出流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拍摄装置采集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输出至所述第一应用;所述拍摄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一出流指令后,经由所述第一通道向所述显示装置中的代理模块上报第一出流状态;所述显示装置中的代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出流状态,控制所述升降装置升起所述拍摄装置;所述拍摄装置升起后开始采集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通过所述第二通道输出至所述第一应用;其中,所述拍摄装置处于升起状态时,能够采集图像;所述拍摄装置处于降下状态时,停止采集图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拍摄装置升起并开始采集图像后,还包括:所述拍摄装置经由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二通道接收所述第一应用触发的第一关流指令;所述第一关流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拍摄装置停止采集图像并停止将采集到的图像输出至所述第一应用;所述拍摄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一关流指令后,经由所述第一通道向所述代理模块上报第一关流状态;所述代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关流状态,控制所述升降装置降下所述拍摄装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拍摄装置升起且开始采集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通过所述第二通道输出至所述第一应用的过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需要使用所述拍摄装置的第二应用被启动;所述第二应用为运行在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应用;响应于所述第二应用被启动,所述第一应用被关闭或者被切换至后台运行;所述拍摄装置经由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二通道接收所述第一应用触发的第一关流指令;所述第一关流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拍摄装置停止采集图像并停止将采集到的图像输出至所述第一应用;所述拍摄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一关流指令后,经由所述第一通道向所述代理模块上报第一关流状态;所述拍摄装置接收所述第一关流指令后,在预设冗余时间内,经由所述第二通道接收所述第二应用触发的第二出流指令;所述第二出流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拍摄装置采集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输出至所述第二应用;所述拍摄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二出流指令后,经由所述第一通道向所述代理模块上报第二出流状态;所述代理模块确定在所述预设冗余时间内先后收到所述第一关流状态和所述第二出流状态,则所述代理模块丢弃所述第一关流状态和所述第二出流状态,所述代理模块不基于所述第一关流状态和所述第二出流状态控制所述升降装置降下或升起所述拍摄装置;所述第一应用和所述第二应用为非后台常驻应用,所述非后台常驻应用为:运行在前台时使用所述拍摄装置采集的图像、运行在后台时不使用所述拍摄装置采集的图像的应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应用为后台常驻应用,所述后台常驻应用为:运行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后台、且使用所述拍摄装置采集的图像的应用;所述后台常驻应用使用所述拍摄装置采集的图像时,所述采集的图像不在所述显示装置中显示;所述第一出流指令包括用于指示所述拍摄装置采集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输出至所述第一应用的指令和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用为后台常驻应用的标识;所述拍摄装置升起且开始采集图像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需要使用所述拍摄装置的第二应用被启动;所述第二应用为运行在所述电子设备上的非后台常驻应用;所述拍摄装置经由所述第二通道接收所述第二应用触发的第二出流指令;所述第二出流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拍摄装置开始采集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输出至所述第二应用;所述拍摄装置基于所述第一出流指令中的所述标识和所述第二出流指令,根据所述第二出流指令不向所述代理模块发送出流状态;所述第二应用被关闭或者切换到后台时,所述拍摄装置经由所述第二通道接收所述第二应用触发的第二关流指令;所述第二关流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拍摄装置停止采集图像并停止将采集到的图像输出至所述第二应用;所述拍摄装置基于所述第一出流指令中的所述标识和所述第二关流指令,根据所述第二关流指令不向所述代理模块发送关流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二应用被启动到所述第二应用被关闭或切换到后台的过程中,所述拍摄装置将采集到的图像通过所述第一通道输出至所述第一应用和所述第二应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道使用远程网络驱动接口规范RNDIS协议,所述第二通道使用USB视频规范UVC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长连接为使用RNDIS协议建立的套接字socket长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长连接中断,则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拍摄装置之间重新建立所述长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显示装置上电后,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拍摄装置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建立所述长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拍摄装置建立所述长连接之后,所述拍摄装置经由所述第一通道向所述代理模块上报当前的出流/关流状态,所述代理模块基于所述出流/关流状态控制所述拍摄装置的升起或降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为大屏设备或智能电视;或者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和控制器;或者所述拍摄装置为摄像头;或者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马达。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装置、拍摄装置和用于带动所述拍摄装置升降的升降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拍摄装置之间通过第一通道保持长连接;其中,所述显示装置、所述拍摄装置和所述升降装置相配合,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头控制系统,所述装置包括存储介质和中央处理器,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连接,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实现所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头控制系统,该装置包含在电子设备中。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可能的设计中任一方法中电子设备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至少一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与数据接口,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数据接口读取存储器上存储的指令,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芯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存储的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面任一项可能的设计中电子设备执行的摄像头控制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摄像头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将摄像头的升降与摄像头的出流状态相关联,无需再调用操作系统原生camera接口来控制马达的升降,应用也无需额外添加调用马达的逻辑,使得摄像头的升降控制所调用的模块更少,时序控制更简单。此外,还增加了摄像头关流之后的冗余控制逻辑,能够避免在多应用切换使用时摄像头反复升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摄像头控制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3的摄像头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4的摄像头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5的摄像头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显示装置;
11-代理模块/cameraproxy模块;
111-控制单元;
112-发信单元;
113-收信单元;
114-监控单元;
2-拍摄装置;
21-摄像头;
22-出流关流检测模块;
23-信息发送模块;
24-信息接收模块;
3-升降装置;
31-马达;
32-升降机。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显示装置1、拍摄装置2和升降装置3。
显示装置1中具有代理模块11,代理模块11是一种cameraproxy模块(摄像头代理模块)11。cameraproxy模块11可以包括控制单元111、发信单元112、收信单元113及监控单元114。拍摄装置2具有摄像头21、出流关流检测模块22、信息发送模块23和信息接收模块24。升降装置3包括由马达31控制的升降机32。
显示装置1与拍摄装置2通过USB线(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连接。拍摄装置2与升降装置3机械连接。
其中,控制摄像头的维度来看,电子设备中可以包括摄像头控制系统。该摄像头控制系统可以包括位于显示装置1中的代理模块11,位于拍摄装置2中的出流关流检测模块22、信息发送模块23和信息接收模块24,以及位于升降装置3中的马达31。
其中,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屏、LED屏幕(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屏幕)、AMOLED屏幕(Active 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屏幕)等图像显示器件。
控制单元111分别与发信单元112及收信单元113通信,控制单元111既可以集成于cameraproxy模块11中,也可以是位于cameraproxy模块11之外的独立单元,为了便于说明和理解,本说明书以控制单元111集成于cameraproxy模块11中为例进行说明。发信单元112与拍摄装置2的信息接收模块24之间以及收信单元113与拍摄装置2的信息发送模块23之间均通过UVC协议(USB video class,通用串行总线视频类协议,是USB视频捕获设备的标准协议)及RNDIS协议(Remote Network Drive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远程网络驱动接口规范协议)的双协议方式进行通信。UVC协议和RNDIS协议集成在cameraproxy模块11中,保证显示装置1的cameraproxy模块11与拍摄装置2的摄像头21之间通过双协议通信的方式实现双驱动,弥补了UVC协议扩展性不好的缺陷,这样提高了cameraproxy模块11和摄像头21之间通信的扩展性,两者之间可以发送各种类型的消息。其中,RNDIS是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overUSB,就是在USB设备上跑TCP/IP,让USB设备看上去像一块网卡,这样cameraproxy模块11就可以通过简单的socket编程的方式基于TCP/IP协议与摄像头21进行通信,此时socket通道就是RNDIS协议在本实施例1中的实现方式。
监控单元114则用于监控cameraproxy模块11与摄像头21之间的连接是否通路。
拍摄装置2的摄像头21可以是照相机、扫描仪等图像捕捉器件。摄像头21与信息接收模块24通信,信息接收模块24将接收到的出流指令或关流指令发送给摄像头21;摄像头21据此执行出流或关流。出流关流检测模块22用于监控摄像头21的出流关流状态,出流关流检测模块22与信息发送模块23通信,用于将摄像头21的出流状态或关流状态发送给信息发送模块23;信息发送模块23再将摄像头21的出流状态或关流状态发送给cameraproxy模块11中的收信单元113;收信单元113再将摄像头21的出流状态或关流状态发送给控制单元111,控制单元111据此控制马达31的升降。
本申请实施例1的电子设备中,当电子设备开机时,显示装置1上电,cameraproxy模块11进程启动,cameraproxy模块11与摄像头21通过socket通道建立长连接,例如通过socket通道连接到摄像头21指定的状态同步端口上以建立长连接。当cameraproxy模块11与摄像头21首次连接上之后,摄像头21向cameraproxy模块11上报出流状态或关流状态,cameraproxy模块11可以根据摄像头21上报的出流状态或关流状态调用升降器件接口控制升降机32的升降。其中,首次连接的意思是显示装置1第一次开机时cameraproxy模块11与摄像头21之间产生的连接,以及cameraproxy模块11或摄像头21在运行时因异常发生连接中断后再次连接时产生的连接。在这两种情况尤其是第二种断线重连的情况下,摄像头21在断开连接之前可能正在出流,因此摄像头21需要向cameraproxy模块11上报出流状态或关流状态,以确保cameraproxy模块11与摄像头21首次连接上时摄像头21的状态被重置。
为了防止cameraproxy模块11与拍摄装置2的连接出现异常,需要通过保活机制来保证socket通道的可靠性,保活机制是指cameraproxy模块11中监控单元114实时监控连接是否通路,一旦发现连接异常就执行断线重连的程序,以保证socket通道的稳定性。
在cameraproxy模块11与摄像头21之间建立长连接之后,cameraproxy模块11就要根据摄像头21的出流关流状态对马达31进行控制升降。
当电子设备需要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时,由cameraproxy模块11或者其它模块通过UVC通道或者socket通道发送出流指令给拍摄装置2的信息接收模块24,信息接收模块24将出流指令通知摄像头21,摄像头21执行视频流出流;然后出流关流检测模块22检测到摄像头21正在出流,则将摄像头21的出流状态发送给信息发送模块23,由信息发送模块23通过socket通道(socket长连接)将出流状态发送给cameraproxy模块11中的收信单元113;收信单元113将摄像头21的出流状态发送给控制单元111,控制单元111据此控制马达31运行升降机32,带动摄像头21升起。当电子设备不需要捕捉图像时,由cameraproxy模块11或者其它模块通过UVC通道或者socket通道发送关流指令给拍摄装置2的信息接收模块24,信息接收模块24将关流指令通知摄像头21,摄像头21执行视频流关流;然后出流关流检测模块22检测到摄像头21正在关流,则将摄像头21的关流状态发送给信息发送模块23,由信息发送模块23将关流状态通过socket通道发送给cameraproxy模块11中的收信单元113,收信单元113将摄像头21的关流状态发送给控制单元111,控制单元111据此控制马达31运行升降机32,带动摄像头21下降。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1的电子设备,通过cameraproxy模块11与拍摄装置2之间的两次通信,将对马达31升降运动的控制放在摄像头21执行视频流出流或关流之后进行,由摄像头21的出流状态或关流状态来决定马达31的升降。有别于传统电子设备在调用马达31升降拍摄装置2时需要调用操作系统中的camera接口(摄像头接口)所采用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1的电子设备中,原生camera接口模块、扩展接口模块或其他控制摄像头出流或关流的模块,可以只负责控制摄像头的出流或者关流,不再需要关注马达升降的逻辑,而是通过拍摄装置2中的一个模块(例如出流关流检测模块22)监控摄像头21的视频流出流或关流的情形来统一控制马达31的升降,即马达31的升降与摄像头21的视频流出流或关流相关联,简化了时序控制逻辑。
在多应用快速切换的场景中,即当A应用正在开启使用摄像头21时用户打开(例如通过语音控制的方式打开)B应用使用摄像头21的场景,cameraproxy模块11或者拍摄装置2中可以添加冗余控制的逻辑,设定一个时间冗余。该时间冗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例如设定为500ms。若该时间冗余添加在cameraproxy模块11中,则在该时间冗余的范围内若cameraproxy模块11先后收到关流消息和出流消息时,即,若cameraproxy模块11收到一个关流消息,然后在500ms之内,又收到了一个出流消息,那么cameraproxy模块11不会根据该关流消息和出流消息控制马达3先降后升,而是保持马达一直在升起的状态。具体实现时,cameraproxy模块可以丢弃在时间冗余范围内的关流消息和出流消息。若该时间冗余添加在拍摄装置2中,则在该时间冗余的范围内,若出流关流检测模块22先后检测到摄像头21执行了关流和出流时,出流关流检测模块22判定摄像头21的状态依旧为出流状态,就不会向cameraproxy模块11先后汇报摄像头21的关流和出流状态。
在有后台常驻应用使用摄像头21时使用前台非常驻应用使用摄像头21的场景中,在用户打开前台非常驻应用时,摄像头21处于升起状态,由于冗余控制的存在,摄像头21依旧保持着升起状态。当用户关闭前台非常驻应用时,若无后台常驻应用使用摄像头21,则摄像头21会向cameraproxy模块11汇报其处于关流状态;当用户关闭前台非常驻应用时,若后台常驻应用仍然在使用摄像头21,那么摄像头21判断其仍处于出流状态,此时摄像头21不会向cameraproxy上报关流状态,由此摄像头21不会被降下。此时,可以通过使用显示装置1中的监控单元114来监控当前台非常驻应用退出后是否有后台常驻应用仍需要使用摄像头21的情况,若发现有后台常驻应用仍需要使用摄像头21,则摄像头21不会向cameraproxy模块11上报出流状态,cameraproxy模块11则不需要控制马达31再次升起。或者,在后台常驻应用开始使用摄像头时,摄像头接收到的控制出流命令中携带有后台常驻应用的标识,只有当摄像头接收到携带后台常驻应用标识的控制关流命令时,摄像头才会执行关流;否则,摄像头会一直处于出流状态。其中,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后台常驻应用使用摄像头,指的是该应用运行在后台、需要通过摄像头采集视频流,但是该视频流可以不用显示在显示界面中。
本申请实施例1的电子设备,无需调用操作系统的原生camera接口,无需在时序控制中写入调用camera接口控制马达31升降的逻辑,而是摄像头21的出流关流状态与马达31升降相关联,减少了调用马达31升降的模块,简化了时序控制;并且在多应用快速切换场景中马达31不会反复升降,在前台应用和后台应用交替使用摄像头21的场景中马达31的升降状态不会发生混乱。
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大屏设备中,显示装置与摄像头(拍摄装置)之间通过USB连接。显示装置与摄像头之间建立了两条虚拟的传输协议通道,例如第一传输协议通道和第二传输协议通道,用于传输不同类型或不同内容的数据。
其中,第一传输协议通道例如可以是远程网络驱动程序接口规范(remotenetwork drive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RNDIS)通道,用于传输非视频数据。RNDIS是一个通信协议,能够基于USB实现以太网连接,例如TCP/IP协议(TCP/IP protocol suite)连接等。基于TCP/IP协议,RNDIS可以使用socket编程接口,利用socket编程接口的轻量化、移植性好等优点,可以在显示装置与摄像头之间提供可靠、稳定、高效率的传输能力,适合非视频数据的传输。如本申请各实施例摄像头可以通过该RNDIS通道(socket通道)向cameraproxy上报出流/关流状态,或者,某些应用也可以使用该RNDIS通道向摄像头发送出流/关流指令。
其中,第二传输协议通道例如可以是USB视频规范(USB video class,UVC)通道,用于传输视频数据,也可以用于传输各个应用通过接口向摄像头发送的出流/关流指令。UVC是一种视频传输协议标准,能够使摄像头在不需要安装任何驱动程序的情况下连接到显示装置,并进行视频传输。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数据,通过UVC通道传输给显示装置。
实施例2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使用本申请实施例1所公开的电子设备中的显示装置1、拍摄装置2、升降装置3及该三个装置内的多个模块形成的摄像头控制系统执行本申请实施例2的摄像头控制方法。
该摄像头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在该电子设备中,显示装置1用于显示图像,拍摄装置2用于通过摄像头21捕捉图像,升降装置3用于带动所述拍摄装置2升降的升降装置3。显示装置1和拍摄装置2之间通过第一通道保持长连接;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拍摄装置2经由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接收第一应用触发的第一出流指令;第一应用为运行在电子设备上的应用,第二通道为显示装置1和拍摄装置2之间的通道,第一出流指令用于指示拍摄装置2采集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输出至第一应用;拍摄装置2接收到第一出流指令后,经由第一通道向显示装置1中的代理模块11上报第一出流状态;显示装置1中的代理模块11根据第一出流状态,控制升降装置3升起拍摄装置2;拍摄装置2升起后开始采集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通过第二通道输出至第一应用;其中,拍摄装置2处于升起状态时,能够采集图像;拍摄装置2处于降下状态时,停止采集图像。
在拍摄装置2升起并开始采集图像后,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拍摄装置2经由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接收第一应用触发的第一关流指令;第一关流指令用于指示拍摄装置2停止采集图像并停止将采集到的图像输出至第一应用;拍摄装置2接收到第一关流指令后,经由第一通道向代理模块11上报第一关流状态;代理模块11根据第一关流状态,控制升降装置3降下拍摄装置2。
在拍摄装置2升起且开始采集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通过第二通道输出至第一应用的过程中,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需要使用拍摄装置2的第二应用被启动;第二应用为运行在电子设备上的应用;响应于第二应用被启动,第一应用被关闭或者被切换至后台运行;拍摄装置2经由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接收第一应用触发的第一关流指令;第一关流指令用于指示拍摄装置2停止采集图像并停止将采集到的图像输出至第一应用;拍摄装置2接收到第一关流指令后,经由第一通道向代理模块11上报第一关流状态;拍摄装置2接收第一关流指令后,在预设冗余时间内,经由第二通道接收第二应用触发的第二出流指令;第二出流指令用于指示拍摄装置2采集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输出至第二应用;拍摄装置2接收到第二出流指令后,经由第一通道向代理模块11上报第二出流状态;代理模块11确定在预设冗余时间内先后收到第一关流状态和第二出流状态,则代理模块11丢弃第一关流状态和第二出流状态,代理模块11不基于第一关流状态和第二出流状态控制升降装置3降下或升起拍摄装置2;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为非后台常驻应用,非后台常驻应用为:运行在前台时使用拍摄装置2采集的图像、运行在后台时不使用拍摄装置2采集的图像的应用。
第一应用为后台常驻应用,后台常驻应用为:运行在电子设备的后台、且使用拍摄装置2采集的图像的应用;后台常驻应用使用拍摄装置2采集的图像时,采集的图像不在显示装置1中显示;第一出流指令包括用于指示拍摄装置2采集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输出至第一应用的指令和用于指示第一应用为后台常驻应用的标识;拍摄装置2升起且开始采集图像后,方法还包括:需要使用拍摄装置2的第二应用被启动;第二应用为运行在电子设备上的非后台常驻应用;拍摄装置2经由第二通道接收第二应用触发的第二出流指令;第二出流指令用于指示拍摄装置2开始采集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输出至第二应用;拍摄装置2基于第一出流指令中的标识和第二出流指令,根据第二出流指令不向代理模块11发送出流状态;第二应用被关闭或者切换到后台时,拍摄装置2经由第二通道接收第二应用触发的第二关流指令;第二关流指令用于指示拍摄装置2停止采集图像并停止将采集到的图像输出至第二应用;拍摄装置2基于第一出流指令中的标识和第二关流指令,根据第二关流指令不向代理模块11发送关流状态;其中,在第二应用被启动到第二应用被关闭或切换到后台的过程中,拍摄装置2将采集到的图像通过第一通道输出至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中,第一通道使用远程网络驱动接口规范RNDIS协议,第二通道使用USB视频规范UVC协议。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中,长连接为使用RNDIS协议建立的套接字socket长连接。为保证显示装置1和拍摄装置2的长连接的稳定性,该方法引入了保活机制,即对显示装置1和拍摄装置2的连接状态进行实时监控,若长连接中断,则显示装置1和拍摄装置2之间重新建立长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中,在显示装置1上电后,显示装置1与拍摄装置2之间通过第一通道建立长连接。在显示装置1与拍摄装置2建立长连接之后,拍摄装置2经由第一通道向代理模块11上报当前的出流/关流状态,代理模块11基于出流/关流状态控制拍摄装置2的升起或降下。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中,电子设备为大屏设备或智能电视;或者显示装置1包括显示屏和控制器;或者拍摄装置2为摄像头21;或者升降装置3包括马达31。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使用本申请实施例1所公开的电子设备中的显示装置1、拍摄装置2、升降装置3及该三个装置内的多个模块形成的摄像头控制系统执行本申请实施例3的摄像头控制方法。
该摄像头控制方法主要通过摄像头的出流状态或关流状态来决定控制马达升起或降下,具体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S101:大屏上电即大屏开机。
S102:大屏侧的cameraproxy模块进程启动,cameraproxy模块通过socket通道与摄像头建立长连接。
S103:cameraproxy模块与摄像头建立长连接之后,摄像头向cameraproxy模块上报出流状态或关流状态。
S104:根据摄像头上报的出流状态或关流状态,cameraproxy模块使用控制单元控制升降机的升降。其中,出流状态表示摄像头处于采集图像并输出图像的状态;关流状态表示摄像头处于不采集图像也不输出图像的状态。若摄像头上报出流状态,则cameraproxy模块调用接口控制升降机升起;若摄像头上报关流状态,则cameraproxy模块调用接口控制升降机降落。需要说明的是,若摄像头本来就处于降落的状态,那么cameraproxy模块再通过接口控制升降机降落时,摄像头本身是不动的;若摄像头本来就处于升起的状态,那么cameraproxy模块再通过接口控制升降机降落时,摄像头本身也是不动的。一般情况下,在大屏刚开机时,摄像头是处于关流状态的。
其中,cameraproxy模块和摄像头之间的长连接要进行保活。若该长连接断开,则需要重新建立长连接。在重新建立长连接之后,也要执行上述S103和S104。
在S104之后,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可以控制摄像头的升降。
S105:用户打开A应用使用摄像头或者打开A应用中使用摄像头的功能。
S106:A应用通过系统原生的camera接口或者cameraproxy模块中的接口控制摄像头出流,即向摄像头发送出流指令。其中,该出流指令可以通过UVC协议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当某一应用需要使用摄像头采集数据时,该应用向摄像头发送出流指令,指示摄像头采集图像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上报给该应用。当某一应用不再使用摄像头时,该应用向摄像头发送关流指令,指示摄像头停止向该应用发送图像数据。
S107:摄像头接收到出流指令后,执行出流,并通过之前建立的socket通道向cameraproxy模块上报出流状态。
S108:cameraproxy模块根据摄像头上报的出流状态,控制马达使得摄像头升起。
S109:用户关闭A应用或者关闭A应用中使用摄像头的功能。
S110:A应用通过系统原生的camera接口或者cameraproxy模块中的接口控制摄像头出流,即向摄像头发送关流指令。其中,该关流指令可以通过UVC协议发送。
S111:摄像头接收到关流指令后,停止出流,并通过之前建立的socket通道向cameraproxy模块上报关流状态。
S112:cameraproxy模块根据摄像头上报的关流状态,控制马达使得摄像头降落。
本申请实施例,摄像头与大屏侧的cameraproxy模块之间通过socket通道建立长连接,当摄像头出流关流状态发生变化时,摄像头通过socket通道通知cameraproxy模块,然后cameraproxy模块根据该出流关流状态调用升降器件提供的接口并使用控制单元控制马达升降,以达到精确控制摄像头升降,减少了调用马达升降的模块,简化了时序控制逻辑。现在技术中,不同应用在使用摄像头时,可能使用不同的模块或者进程来控制摄像头的开启或关闭,并通过这些不同的模块或者进程来分别控制摄像头的升降,从而造成对摄像头升降的时序控制逻辑复杂。而本申请实施例中,虽然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模块或进程来控制摄像头的开启或关闭(即出流或关流),但是却是通过同一个模块来根据摄像头的出流/关流状态来控制摄像头的升降,由此实现对摄像头升降的控制逻辑简单。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与图3所示实施例一样,也是通过摄像头控制系统中的cameraproxy模块控制显示装置、拍摄装置和升降装置来实现。
但图3所示实施例的方法不同之处在于,本申请实施例还能够进一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在两个使用拍摄装置的第三方应用直接快速切换的场景下(例如当A应用正在开启时,通过语音唤醒B应用的情形),拍摄装置会出现反复升降的问题。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
S101-S108:这些步骤详见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
S209:在A应用使用摄像头时,用户打开B应用或者打开B应用中使用摄像头的功能。
即,处于快速应用切换场景。例如:在A应用正在使用摄像头时,用户可以通过按键或语音或其他方式打开B应用。
S210:A应用通过系统原生的camera接口或者cameraproxy模块中的接口控制摄像头关流,即向摄像头发送关流指令。其中,该关流指令可以通过UVC协议发送。
由于B应用被打开,那么A应用被切换到后台或者A应用被关闭,此时A应用要向摄像头发送关流指令。即A应用不再使用摄像头。
S211:摄像头接收到关流指令后,停止出流,并通过之前建立的socket通道向cameraproxy模块上报关流状态。
S212:在S210之后的很短时间内,例如500ms内,B应用通过系统原生的camera接口或者cameraproxy模块中的接口控制摄像头出流,即向摄像头发送出流指令。其中,该出流指令可以通过UVC协议发送。
S213:在S211之后的很短时间内,例如500ms内,摄像头接收到B应用发出的出流指令后,开始出流,并通过之前建立的socket通道向cameraproxy模块上报出流状态。
S214:cameraproxy模块先后收到摄像头在S211中上报的关流状态和在S213中上报的出流状态,确定这两个状态是在预设的冗余时间(例如500ms)之内先后收到的,则cameraproxy模块不根据这两个状态来控制马达的升降。
即,当cameraproxy模块确定在冗余时间内先后收到了关流和出流状态,那么cameraproxy模块不控制马达的升降,而是使摄像头保持在升起的状态,从而避免的摄像头的反复升降。
也就是说,cameraproxy模块中有一个冗余控制的逻辑,当cameraproxy模块收到关流消息(关流状态)之后的500ms(时间可以调整)内,再次收到出流消息(出流状态)时,不调用升降器件接口,也不控制马达升降。
作为一种可替代的实施方案,S214中的冗余控制的逻辑也可以放在摄像头中。如果摄像头在短时间(冗余时间)之内收到关流和出流命令时,可以不向cameraproxy模块上报出流关流状态,则cameraproxy模块不会控制马达升降。即,上述S211-S214可以替换为:S211’:摄像头接收到A应用触发的关流指令后,先不向cameraproxy模块上报关流状态,而是等待一个冗余时间(例如500ms);若在冗余时间内,收到B应用触发的出流指令,则保持出流,并且不向cameraproxy模块上报关流和出流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保证在快速切换应用的场景中,在达到精确控制摄像头升降,减少了调用马达升降的模块,简化了时序控制逻辑的同时,还能够解决摄像头重复升降的问题。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与图3所示实施例一样,也是通过摄像头控制系统中的cameraproxy模块控制显示装置、拍摄装置和升降装置来实现。
与图3所示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申请实施例还能够进一步解决现有技术后台常驻应用与前台应用使用摄像头时可能出现的马达升降状态混乱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后台常驻应用打开并使用摄像头出流时,若用户又打开了一个前台应用,那么在用户关闭该前台应用时,该前台应用会控制摄像头降落;由此,使得后台常驻应用无法在继续使用摄像头。
其中,后台常驻应用,例如手势识别这种应用实际并不需要摄像头把视频传送到主板上用于前台显示,只是需要摄像头采集画面做手势识别等处理。此时后台应用虽然打开了摄像头,但是前台的应用,类似家庭相机、视频通话等应用还是可以正常使用摄像头的。前台应用使用摄像头指的是:应用使用时要占据前台的界面用于视频流显示,退出后界面消失,摄像头也就不再使用了。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的具体应用为在后台常驻应用打开的情况下,前台应用正常使用的情形,该情形的操作过程如下,本过程主要解决该情形中马达的升降状态出现混乱的问题。如图5所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101-S104:这些步骤详见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
S305:用户打开后台常驻应用C,开始使用摄像头。
S306:后台常驻应用C通过cameraproxy模块中的接口控制摄像头出流,即向摄像头发送出流指令。其中,该出流指令可以通过UVC协议发送,也可以通过socket通过发送。
其中,该出流指令包括:指示摄像头开始出流的指令和指示该应用C为后台常驻应用的标识。
S307:摄像头接收到S306中的出流指令后,开始出流,并通过之前建立的socket通道向cameraproxy模块上报出流状态。
其中,由于应用C为后台常驻应用,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不用显示在大屏的显示界面中。
S308:在应用C运行过程中(即应用C使用摄像头时),用户打开D应用或者打开D应用中使用摄像头的功能。
S309:D应用通过系统原生的camera接口或者cameraproxy模块中的接口控制摄像头出流,即向摄像头发送出流指令。其中,该出流指令可以通过UVC协议发送。
S310:摄像头接收到D应用发出的出流指令后,开始将采集到的图像向D应用发送。需要说明的是,摄像头在接收到D应用发送的出流指令时,已经处于出流的状态,所以,此时摄像头可以不向cameraproxy模块上报出流状态。
由于应用C是后台常驻应用,所以在D应用开启并使用摄像头时,应用C也在同时使用摄像头的数据,由此,应用C不用在D应用开始时向摄像头发送关流指令。
S311:用户关闭D应用或者关闭D应用中使用摄像头的功能。
S312:D应用通过系统原生的camera接口或者cameraproxy模块中的接口控制摄像头关流,即向摄像头发送关流指令。
S313:摄像头接收到D应用发出的关流指令后,停止将采集到的图像向D应用发送;并且,摄像头确定应用C还在使用摄像头,即摄像头未收到应用C发送的关流指令(可以携带后台常驻应用的标识),此时,摄像头不向cameraproxy模块上报关流状态。
由此,cameraproxy模块不会因为D应用的关闭而控制摄像头降落。
S313之后,若摄像头收到应用C发送的关流指令,则摄像头通过socket通道向cameraproxy模块上报关流状态,使得cameraproxy模块控制摄像头降落。
实施例6
本申请实施例6还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与数据接口,处理器通过数据接口读取存储器上存储的指令,执行本申请实施例3、实施例4和实施例5所公开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摄像头控制方法。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芯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存储的指令,当指令被执行时,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3、实施例4和实施例5所公开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摄像头控制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摄像头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能够在使用较少的调用马达升降模块、简化时序控制步骤的情况下,解决了多应用快速切换时马达会出现反复升降的问题,还解决了前台应用和后台应用交替使用时马达会出现的升降状态混乱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所述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等。
以上各实施例中,涉及的处理器可以例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还可包括GPU、NPU和ISP,该处理器还可包括必要的硬件加速器或逻辑处理硬件电路,如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技术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等。此外,处理器可以具有操作一个或多个软件程序的功能,软件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
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它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它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还可以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及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或复数项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项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任一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装置、拍摄装置和用于带动所述拍摄装置升降的升降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拍摄装置之间通过第一通道保持长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拍摄装置经由所述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接收第一应用触发的第一出流指令;所述第一应用为运行在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应用,所述第二通道为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拍摄装置之间的通道,所述第一出流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拍摄装置采集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输出至所述第一应用;
所述拍摄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一出流指令后,经由所述第一通道向所述显示装置中的代理模块上报第一出流状态;
所述显示装置中的代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出流状态,控制所述升降装置升起所述拍摄装置;
所述拍摄装置升起后开始采集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通过所述第二通道输出至所述第一应用;
其中,所述拍摄装置处于升起状态时,能够采集图像;所述拍摄装置处于降下状态时,停止采集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装置升起并开始采集图像后,还包括:
所述拍摄装置经由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二通道接收所述第一应用触发的第一关流指令;所述第一关流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拍摄装置停止采集图像并停止将采集到的图像输出至所述第一应用;
所述拍摄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一关流指令后,经由所述第一通道向所述代理模块上报第一关流状态;
所述代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关流状态,控制所述升降装置降下所述拍摄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拍摄装置升起且开始采集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通过所述第二通道输出至所述第一应用的过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需要使用所述拍摄装置的第二应用被启动;所述第二应用为运行在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应用;
响应于所述第二应用被启动,所述第一应用被关闭或者被切换至后台运行;
所述拍摄装置经由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二通道接收所述第一应用触发的第一关流指令;所述第一关流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拍摄装置停止采集图像并停止将采集到的图像输出至所述第一应用;
所述拍摄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一关流指令后,经由所述第一通道向所述代理模块上报第一关流状态;
所述拍摄装置接收所述第一关流指令后,在预设冗余时间内,经由所述第二通道接收所述第二应用触发的第二出流指令;所述第二出流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拍摄装置采集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输出至所述第二应用;
所述拍摄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二出流指令后,经由所述第一通道向所述代理模块上报第二出流状态;
所述代理模块确定在所述预设冗余时间内先后收到所述第一关流状态和所述第二出流状态,则所述代理模块丢弃所述第一关流状态和所述第二出流状态,所述代理模块不基于所述第一关流状态和所述第二出流状态控制所述升降装置降下或升起所述拍摄装置;
所述第一应用和所述第二应用为非后台常驻应用,所述非后台常驻应用为:运行在前台时使用所述拍摄装置采集的图像、运行在后台时不使用所述拍摄装置采集的图像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用为后台常驻应用,所述后台常驻应用为:运行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后台、且使用所述拍摄装置采集的图像的应用;所述后台常驻应用使用所述拍摄装置采集的图像时,所述采集的图像不在所述显示装置中显示;
所述第一出流指令包括用于指示所述拍摄装置采集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输出至所述第一应用的指令和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应用为后台常驻应用的标识;
所述拍摄装置升起且开始采集图像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需要使用所述拍摄装置的第二应用被启动;所述第二应用为运行在所述电子设备上的非后台常驻应用;
所述拍摄装置经由所述第二通道接收所述第二应用触发的第二出流指令;所述第二出流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拍摄装置开始采集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输出至所述第二应用;
所述拍摄装置基于所述第一出流指令中的所述标识和所述第二出流指令,根据所述第二出流指令不向所述代理模块发送出流状态;
所述第二应用被关闭或者切换到后台时,所述拍摄装置经由所述第二通道接收所述第二应用触发的第二关流指令;所述第二关流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拍摄装置停止采集图像并停止将采集到的图像输出至所述第二应用;
所述拍摄装置基于所述第一出流指令中的所述标识和所述第二关流指令,根据所述第二关流指令不向所述代理模块发送关流状态;
其中,在所述第二应用被启动到所述第二应用被关闭或切换到后台的过程中,所述拍摄装置将采集到的图像通过所述第一通道输出至所述第一应用和所述第二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使用远程网络驱动接口规范RNDIS协议,所述第二通道使用USB视频规范UVC协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连接为使用RNDIS协议建立的套接字socket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长连接中断,则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拍摄装置之间重新建立所述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显示装置上电后,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拍摄装置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建立所述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拍摄装置建立所述长连接之后,所述拍摄装置经由所述第一通道向所述代理模块上报当前的出流/关流状态,所述代理模块基于所述出流/关流状态控制所述拍摄装置的升起或降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为大屏设备或智能电视;或者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和控制器;或者
所述拍摄装置为摄像头;或者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马达。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装置、拍摄装置和用于带动所述拍摄装置升降的升降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拍摄装置之间通过第一通道保持长连接;其中,所述显示装置、所述拍摄装置和所述升降装置相配合,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程序指令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690972.3A 2020-04-26 2020-07-17 摄像头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5564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564093A JP2023522732A (ja) 2020-04-26 2021-03-30 カメラ制御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ならびに電子デバイス
PCT/CN2021/083773 WO2021218527A1 (zh) 2020-04-26 2021-03-30 摄像头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EP21797516.8A EP4131927A4 (en) 2020-04-26 2021-03-30 CAMERA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7/921,255 US20230164430A1 (en) 2020-04-26 2021-03-30 Camera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0544 2020-04-26
CN2020103405448 2020-04-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6460A true CN113556460A (zh) 2021-10-26
CN113556460B CN113556460B (zh) 2023-05-02

Family

ID=78130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90972.3A Active CN113556460B (zh) 2020-04-26 2020-07-17 摄像头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64430A1 (zh)
EP (1) EP4131927A4 (zh)
JP (1) JP2023522732A (zh)
CN (1) CN113556460B (zh)
WO (1) WO20212185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7453B (zh) * 2022-03-08 2023-12-29 珠海亿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开机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49946A (ja) * 2007-08-23 2009-03-05 Sharp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ドアホンシステム
CN105025327A (zh) * 2015-07-14 2015-11-04 福建富士通信息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现场直播的方法及系统
CN108881202A (zh) * 2018-06-08 2018-11-23 北京联合众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8924290A (zh) * 2018-06-12 2018-11-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290317A (zh) * 2019-06-25 2019-09-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519506A (zh) * 2019-07-22 2019-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升降控制方法与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29433A (ja) * 2005-11-02 2007-05-24 Fujifilm Corp デジタルカメラ
CN106454067A (zh) * 2016-08-25 2017-02-22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KR101737380B1 (ko) * 2016-12-16 2017-05-22 송무상 오토리프트, 카메라 및 감지장치를 이용한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109862226B (zh) * 2017-11-30 2021-04-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组件、移动终端及其摄像头组件的控制方法
CN110107785A (zh) * 2019-05-24 2019-08-09 领先科技(东台)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式升降摄像头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49946A (ja) * 2007-08-23 2009-03-05 Sharp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ドアホンシステム
CN105025327A (zh) * 2015-07-14 2015-11-04 福建富士通信息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现场直播的方法及系统
CN108881202A (zh) * 2018-06-08 2018-11-23 北京联合众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8924290A (zh) * 2018-06-12 2018-11-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290317A (zh) * 2019-06-25 2019-09-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519506A (zh) * 2019-07-22 2019-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升降控制方法与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522732A (ja) 2023-05-31
EP4131927A1 (en) 2023-02-08
US20230164430A1 (en) 2023-05-25
EP4131927A4 (en) 2023-08-30
CN113556460B (zh) 2023-05-02
WO2021218527A1 (zh) 2021-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289195A1 (en) Data processing system executing predetermined data processing by plurality of apparatuses linking
US20030070177A1 (en)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TV telephone system
JP2006279927A (ja) 監視制御装置、監視システム、監視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7179555A (ja) 監視システム
JP2006279926A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4171379A (ja) 送信装置、ビデオカメラ装置、送信装置の送信方法およびビデオカメラ装置の送信方法
JP2013243640A (ja) 監視装置
WO2021249353A1 (zh) 显示设备、摄像头检测方法及摄像头异常处理方法
CN113556460B (zh) 摄像头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US10999345B2 (en) Real-time video delivery for connected home applications
JP2023024609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12437474B (zh) 信息传输方法和信息传输装置
US20070271454A1 (en) Network communication device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of the same
CN115209192A (zh) 一种显示设备、智能设备和摄像头共享方法
EP1487210A1 (en) Image data processing method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5704460A (zh) 一种视频监控的方法及系统
CN106060218B (zh)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控制方法
CN107529008A (zh) 与外部设备无线通信的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8495360B (zh) 基站及其数据传输的方法
JP2007013278A (ja) バッテリ駆動式ネットワークカメラ
CN107749943B (zh) 一种摄像装置、减小摄像装置功耗的方法
JP2000101605A (ja) 赤外線通信装置、赤外線通信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12995565B (zh) 显示设备的摄像头调整方法、显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298831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with notification whether to stop moving image recording
US11128798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