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6385A - 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56385A
CN113556385A CN202110720117.7A CN202110720117A CN113556385A CN 113556385 A CN113556385 A CN 113556385A CN 202110720117 A CN202110720117 A CN 202110720117A CN 113556385 A CN113556385 A CN 1135563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odule
network
node
cl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201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锦基
黄永权
杨青
符伟杰
陈义文
张�成
朱洪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ld Sea Com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Gold Sea Com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ld Sea Comm Corp filed Critical Gold Sea Comm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72011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563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56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63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04L45/745Address table lookup; Address filt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04L67/1008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parameters of servers, e.g. available memory or work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04L67/1021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client or server lo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29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using data related to the state of servers by a load balanc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DN管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包括客户端数据发送模块、网络端数据接收模块、网络端数据分类模块、节点接收模块、节点生成模块、节点记录模块、数据接收模块、数据筛选模块、数据记录模块、交换机、客户端数据接收模块,所述客户端数据发送模块的输出端与网络端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网络端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网络端数据分类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网络端数据分类模块的输出端与客户端节点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客户端节点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网络端节点生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中,通过观察节点记录模块和数据记录模块即可得知网络端数据分类模块的工作状况,达到了提高监督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DN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CDN的全称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CDN是构建在现有网络基础之上的智能虚拟网络,依靠部署在各地的边缘服务器,通过中心平台的负载均衡、内容分发、调度等功能模块,使用户就近获取所需内容,降低网络拥塞,提高用户访问响应速度和命中率。
但是现有的CDN在工作时,由于CDN的处理的工作量庞大,工作人员想要详细知道CDN的工作状况可能需要逐个CDN的处理情况,而CDN的处理工作复杂,有很多没用的信息,而工作人员排除一些没用的信息就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导致监督工作效率低下。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包括客户端数据发送模块、网络端数据接收模块、网络端数据分类模块、节点接收模块、节点生成模块、节点记录模块、数据接收模块、数据筛选模块、数据记录模块、交换机、客户端数据接收模块,所述客户端数据发送模块的输出端与网络端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网络端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网络端数据分类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网络端数据分类模块的输出端与客户端节点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客户端节点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网络端节点生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网络端节点生成模块的输出端与节点记录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网络端数据分类模块的输出端还与客户端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客户端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筛选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筛选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记录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节点生成模块和数据筛选模块的输出端均还与交换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交换机的输出端与客户端数据接收模块连接,客户端数据接收模块和客户端数据发送模块相互配合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客户端数据发送模块和客户端数据接收模块都是采用无线通信模块,数据格式: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校验位(奇、偶、无)可设定;波特率:300、600、1200、2400、4800、9600、19200(Bit/S)可选;通信误码:≤10;供电电源:10V~30V DC。平均电流:<70mA/12V;工作环境:温度:-40~+85℃;湿度:≤95%。
作为优选,所述网络端数据接收模块和客户端数据发送模块之间采用TCP/IP协议,TCP/IP协议有四个层次:应用层:应用层是TCP/IP协议的第一层,是直接为应用进程提供服务的;运输层:作为TCP/IP协议的第二层;网络层:网络层在TCP/IP协议中的位于第三层;网络接口层:在TCP/IP协议中,网络接口层位于第四层。
作为优选,所述网络端数据分类模块采用内容分发网络(CDN)网络构建方式,分发网络(CDN)是为能在传统的IP网发布宽带丰富媒体而特别优化的网络覆盖层。
作为优选,所述客户端节点接收模块,客户端节点接收模块用对节点网络设备状态信息、对节点网络设备外接连接设备信息、对节点网络设备外接连接设备的连接关系和对节点网络设备的硬件配置信息进行采集获取。
作为优选,所述网络端节点生成模块采用拓扑生成器是拓扑生成算法的软件实现,是生成拓扑的工具,一个拓扑生成器主要包括3个功能模块:格式转换、拓扑生成和拓扑分析。
作为优选,所述客户端接收模块网络数据采集采用的技术基本上是利用垂直搜索引擎技术的网络蜘蛛(或数据采集机器人)、分词系统、任务与索引系统等技术进行综合运用而完成。
作为优选,所述数据筛选模块包括数据抽取、数据清理、数据加载三个部分,将数据筛选模块中所接收到的数据全部收集。将更深层次的获得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将不同的数据源汇总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网络端节点生成模块生成出的节点和客户端的节点都会发送至节点记录模块上,客户端发出的数据通过数据模块筛选之后,发送至数据记录模块上
作为优选,所述交换机收到数据筛选模块中的数据传输指令后,即对于网络端节点生成模块中的节点进行快速查找,从而对于MAC地址的网卡连接位置进行确认,然后再将数据传输到该节点上;如果在地址表中找到相应的位置,则进行传输;如果没有,交换机就会将该地址进行记录。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因为网络端数据分类模块采用内容分发网络(CDN)网络构建方式,分发网络(CDN)是为能在传统的IP网发布宽带丰富媒体而特别优化的网络覆盖层,通过用户就近性和服务器负载的判断,CDN确保内容以一种极为高效的方式为用户的请求提供服务,而网络端数据分类模块将客户端节点和客户端数据分别发送给客户端节点接收模块和客户端数据接收模块,而网络端节点生成模块生成出的节点和客户端的节点都会发送至节点记录模块上,客户端发出的数据通过数据模块筛选之后,发送至数据记录模块上,工作人员通过观察节点记录模块和数据记录模块即可得知网络端数据分类模块的工作状况,达到了提高监督效率的效果。
(2)、该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分发网络(CDN)中的内容服务基于缓存服务器,也称作代理缓存(Surrogate),它位于网络的边缘,距用户仅有"一跳"(Single Hop)之遥。同时,代理缓存是内容提供商源服务器(通常位于CDN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中心)的一个透明镜像。这样的架构使得CDN服务提供商能够代表他们客户,即内容供应商,向最终用户提供尽可能好的体验。
(3)、该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交换机收到数据筛选模块中的数据传输指令后,即对于网络端节点生成模块中的节点进行快速查找,从而对于MAC地址的网卡连接位置进行确认,然后再将数据传输到该节点上,如果在地址表中找到相应的位置,则进行传输;如果没有,交换机就会将该地址进行记录,以利于下次寻找和使用。交换机一般只需要将帧发送到相应的点,而无需如集线器发送到所有节点,从而节省了资源和时间,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率。
(4)、该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通过数据筛选模块包括数据抽取、数据清理、数据加载三个部分,将数据筛选模块中所接收到的数据全部收集。将更深层次的获得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将不同的数据源汇总在一起,提高之前收集存储的相关数据的可用性,更利于后期数据分析。
(5)、该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网络端节点生成模块采用拓扑生成器是拓扑生成算法的软件实现,而一个拓扑生成器主要包括3个功能模块:格式转换、拓扑生成和拓扑分析,通过拓扑生成器将生成的拓扑图要能够准确反映实际网络拓扑的各个方面、将许多生成模型合并在一起,提供一个通用的拓扑生成工具。
(6)、该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因为网络端数据接收模块和客户端数据发送模块之间采用TCP/IP协议,而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内容相差不多,所以在TCP/IP协议中它们被归并在网络接口层一个层次里。只有四层体系结构的TCP/IP协议,与有七层体系结构的OSI相比要简单了不少,也正是这样,TCP/IP协议在实际的应用中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包括客户端数据发送模块、网络端数据接收模块、网络端数据分类模块、节点接收模块、节点生成模块、节点记录模块、数据接收模块、数据筛选模块、数据记录模块、交换机、客户端数据接收模块,所述客户端数据发送模块的输出端与网络端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网络端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网络端数据分类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网络端数据分类模块的输出端与客户端节点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客户端节点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网络端节点生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网络端节点生成模块的输出端与节点记录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网络端数据分类模块的输出端还与客户端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客户端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筛选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筛选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记录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节点生成模块和数据筛选模块的输出端均还与交换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交换机的输出端与客户端数据接收模块连接,客户端数据接收模块和客户端数据发送模块相互配合工作。
所述客户端数据发送模块和客户端数据接收模块都是采用无线通信模块,数据格式: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校验位(奇、偶、无)可设定;波特率:300、600、1200、2400、4800、9600、19200(Bit/S)可选;通信误码:≤10;供电电源:10V~30V DC。平均电流:<70mA/12V;工作环境:温度:-40~+85℃;湿度:≤95%。
所述网络端数据接收模块和客户端数据发送模块之间采用TCP/IP协议,TCP/IP协议有四个层次:
应用层:应用层是TCP/IP协议的第一层,是直接为应用进程提供服务的;
(1)对不同种类的应用程序它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使用应用层的不同协议,邮件传输应用使用了SMTP协议、万维网应用使用了HTTP协议、远程登录服务应用使用了有TELNET协议;
(2)应用层还能加密、解密、格式化数据;
(3)应用层可以建立或解除与其他节点的联系,这样可以充分节省网络资源;
运输层:作为TCP/IP协议的第二层,运输层在整个TCP/IP协议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且在运输层中,TCP和UDP也同样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网络层:网络层在TCP/IP协议中的位于第三层。在TCP/IP协议中网络层可以进行网络连接的建立和终止以及IP地址的寻找等功能;
网络接口层:在TCP/IP协议中,网络接口层位于第四层。由于网络接口层兼并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所以,网络接口层既是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介,也可以为网络层提供一条准确无误的线路。
因为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内容相差不多,所以在TCP/IP协议中它们被归并在网络接口层一个层次里。只有四层体系结构的TCP/IP协议,与有七层体系结构的OSI相比要简单了不少,也正是这样,TCP/IP协议在实际的应用中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所述网络端数据分类模块采用内容分发网络(CDN)网络构建方式,分发网络(CDN)是为能在传统的IP网发布宽带丰富媒体而特别优化的网络覆盖层。
简单地说,内容分发网络(CDN)是一个经策略性部署的整体系统,包括分布式存储、负载均衡、网络请求的重定向和内容管理4个要件,而内容管理和全局的网络流量管理(Traffic Management)是CDN的核心所在;通过用户就近性和服务器负载的判断,CDN确保内容以一种极为高效的方式为用户的请求提供服务。
总的来说,内容服务基于缓存服务器,也称作代理缓存(Surrogate),它位于网络的边缘,距用户仅有"一跳"(Single Hop)之遥。同时,代理缓存是内容提供商源服务器(通常位于CDN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中心)的一个透明镜像。这样的架构使得CDN服务提供商能够代表他们客户,即内容供应商,向最终用户提供尽可能好的体验。
所述客户端节点接收模块,客户端节点接收模块用对节点网络设备状态信息、对节点网络设备外接连接设备信息、对节点网络设备外接连接设备的连接关系和对节点网络设备的硬件配置信息进行采集获取。
所述网络端节点生成模块采用拓扑生成器是拓扑生成算法的软件实现,是生成拓扑的工具,一个拓扑生成器主要包括3个功能模块:(1)格式转换:由于没有统一的拓扑数据文件格式标准,所以拓扑生成器要具有在各种拓扑测量数据,拓扑生成器输入输出数据以及网络模拟软件输入数据之间进行文件格式转换的功能;(2)拓扑生成:这是拓扑生成器的核心,除了根据已有的拓扑生成算法实现幂律之外,还要依据其他度量来产生拓扑图;(3)拓扑分析:根据拓扑生成模块中所采用的度量来对拓扑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给出度量的值。
一个拓扑生成器其设计目标有代表性和包含性,代表性指生成的拓扑图要能够准确反映实际网络拓扑的各个方面,包含性指将许多生成模型合并在一起,提供一个通用的拓扑生成工具。
所述客户端接收模块网络数据采集采用的技术基本上是利用垂直搜索引擎技术的网络蜘蛛(或数据采集机器人)、分词系统、任务与索引系统等技术进行综合运用而完成。
所述数据筛选模块包括数据抽取、数据清理、数据加载三个部分,将数据筛选模块中所接收到的数据全部收集。将更深层次的获得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将不同的数据源汇总在一起,数据筛选模块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之前收集存储的相关数据的可用性,更利于后期数据分析。
所述网络端节点生成模块生成出的节点和客户端的节点都会发送至节点记录模块上,客户端发出的数据通过数据模块筛选之后,发送至数据记录模块上,工作人员通过贯穿节点记录模块和数据记录模块即可得知网络端数据分类模块的工作状况。
所述交换机收到数据筛选模块中的数据传输指令后,即对于网络端节点生成模块中的节点进行快速查找,从而对于MAC地址的网卡连接位置进行确认,然后再将数据传输到该节点上。如果在地址表中找到相应的位置,则进行传输;如果没有,交换机就会将该地址进行记录,以利于下次寻找和使用。交换机一般只需要将帧发送到相应的点,而无需如集线器发送到所有节点,从而节省了资源和时间,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率。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因为网络端数据分类模块采用内容分发网络(CDN)网络构建方式,分发网络(CDN)是为能在传统的IP网发布宽带丰富媒体而特别优化的网络覆盖层,通过用户就近性和服务器负载的判断,CDN确保内容以一种极为高效的方式为用户的请求提供服务,而网络端数据分类模块将客户端节点和客户端数据分别发送给客户端节点接收模块和客户端数据接收模块,而网络端节点生成模块生成出的节点和客户端的节点都会发送至节点记录模块上,客户端发出的数据通过数据模块筛选之后,发送至数据记录模块上,工作人员通过观察节点记录模块和数据记录模块即可得知网络端数据分类模块的工作状况,达到了提高监督效率的效果。
分发网络(CDN)中的内容服务基于缓存服务器,也称作代理缓存(Surrogate),它位于网络的边缘,距用户仅有"一跳"(Single Hop)之遥。同时,代理缓存是内容提供商源服务器(通常位于CDN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中心)的一个透明镜像。这样的架构使得CDN服务提供商能够代表他们客户,即内容供应商,向最终用户提供尽可能好的体验。
交换机收到数据筛选模块中的数据传输指令后,即对于网络端节点生成模块中的节点进行快速查找,从而对于MAC地址的网卡连接位置进行确认,然后再将数据传输到该节点上,如果在地址表中找到相应的位置,则进行传输;如果没有,交换机就会将该地址进行记录,以利于下次寻找和使用。交换机一般只需要将帧发送到相应的点,而无需如集线器发送到所有节点,从而节省了资源和时间,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率。
通过数据筛选模块包括数据抽取、数据清理、数据加载三个部分,将数据筛选模块中所接收到的数据全部收集。将更深层次的获得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将不同的数据源汇总在一起,提高之前收集存储的相关数据的可用性,更利于后期数据分析。
网络端节点生成模块采用拓扑生成器是拓扑生成算法的软件实现,而一个拓扑生成器主要包括3个功能模块:格式转换、拓扑生成和拓扑分析,通过拓扑生成器将生成的拓扑图要能够准确反映实际网络拓扑的各个方面、将许多生成模型合并在一起,提供一个通用的拓扑生成工具。
因为网络端数据接收模块和客户端数据发送模块之间采用TCP/IP协议,而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内容相差不多,所以在TCP/IP协议中它们被归并在网络接口层一个层次里。只有四层体系结构的TCP/IP协议,与有七层体系结构的OSI相比要简单了不少,也正是这样,TCP/IP协议在实际的应用中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系统中涉及到的相关模块均为硬件系统模块或者为现有技术中计算机软件程序或协议与硬件相结合的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所涉及到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或协议的本身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其不是本系统的改进之处;本系统的改进为各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或连接关系,即为对系统的整体的构造进行改进,以解决本系统所要解决的相应技术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包括客户端数据发送模块、网络端数据接收模块、网络端数据分类模块、节点接收模块、节点生成模块、节点记录模块、数据接收模块、数据筛选模块、数据记录模块、交换机、客户端数据接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数据发送模块的输出端与网络端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网络端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网络端数据分类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网络端数据分类模块的输出端与客户端节点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客户端节点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网络端节点生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网络端节点生成模块的输出端与节点记录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网络端数据分类模块的输出端还与客户端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客户端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筛选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筛选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记录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节点生成模块和数据筛选模块的输出端均还与交换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交换机的输出端与客户端数据接收模块连接,客户端数据接收模块和客户端数据发送模块相互配合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数据发送模块和客户端数据接收模块都是采用无线通信模块,数据格式: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校验位(奇、偶、无)可设定;波特率:300、600、1200、2400、4800、9600、19200(Bit/S)可选;通信误码:≤10;供电电源:10V~30VDC,平均电流:<70mA/12V;工作环境:温度:-40~+85℃;湿度:≤9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端数据接收模块和客户端数据发送模块之间采用TCP/IP协议,TCP/IP协议有四个层次:应用层:应用层是TCP/IP协议的第一层,是直接为应用进程提供服务的;运输层:作为TCP/IP协议的第二层;网络层:网络层在TCP/IP协议中的位于第三层;网络接口层:在TCP/IP协议中,网络接口层位于第四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端数据分类模块采用内容分发网络(CDN)网络构建方式,分发网络(CDN)是为能在传统的IP网发布宽带丰富媒体而特别优化的网络覆盖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节点接收模块,客户端节点接收模块用对节点网络设备状态信息、对节点网络设备外接连接设备信息、对节点网络设备外接连接设备的连接关系和对节点网络设备的硬件配置信息进行采集获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端节点生成模块采用拓扑生成器是拓扑生成算法的软件实现,是生成拓扑的工具,一个拓扑生成器主要包括3个功能模块:格式转换、拓扑生成和拓扑分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接收模块网络数据采集采用的技术基本上是利用垂直搜索引擎技术的网络蜘蛛(或数据采集机器人)、分词系统、任务与索引系统等技术进行综合运用而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筛选模块包括数据抽取、数据清理、数据加载三个部分,将数据筛选模块中所接收到的数据全部收集,将更深层次的获得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将不同的数据源汇总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端节点生成模块生成出的节点和客户端的节点都会发送至节点记录模块上,客户端发出的数据通过数据模块筛选之后,发送至数据记录模块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收到数据筛选模块中的数据传输指令后,即对于网络端节点生成模块中的节点进行快速查找,从而对于MAC地址的网卡连接位置进行确认,然后再将数据传输到节点上;如果在地址表中找到相应的位置,则进行传输;如果没有,交换机就会将地址进行记录。
CN202110720117.7A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 Pending CN1135563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0117.7A CN113556385A (zh)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0117.7A CN113556385A (zh)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6385A true CN113556385A (zh) 2021-10-26

Family

ID=78131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20117.7A Pending CN113556385A (zh)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5638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34711A1 (en) * 2005-09-14 2009-09-17 Jorey Ramer Aggregation of behavioral profile data using a monetization platform
CN104580541A (zh) * 2013-10-12 2015-04-29 无锡云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dns系统
US20150304199A1 (en) * 2014-04-16 2015-10-22 Jds Uniphase Corporation Categorizing ip-based network traffic using dns data
CN105577822A (zh) * 2016-01-27 2016-05-11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cdn节点的缓存集中管理系统
CN112256893A (zh) * 2020-11-13 2021-01-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媒体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26509A1 (en) * 2019-08-08 2021-02-11 Intel Corporation Link performance prediction and media streaming technologi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34711A1 (en) * 2005-09-14 2009-09-17 Jorey Ramer Aggregation of behavioral profile data using a monetization platform
CN104580541A (zh) * 2013-10-12 2015-04-29 无锡云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dns系统
US20150304199A1 (en) * 2014-04-16 2015-10-22 Jds Uniphase Corporation Categorizing ip-based network traffic using dns data
CN105577822A (zh) * 2016-01-27 2016-05-11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cdn节点的缓存集中管理系统
WO2021026509A1 (en) * 2019-08-08 2021-02-11 Intel Corporation Link performance prediction and media streaming technologies
CN112256893A (zh) * 2020-11-13 2021-01-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媒体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战辉: "CDN海量日志实时分析问题研究与平台开发",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蒋海;李军;李忠诚;: "混合内容分发网络及其性能分析模型", 计算机学报, no. 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25975B (zh) Cdn节点分配服务器及系统
US8510468B2 (en) Route aware network link acceleration
US8677011B2 (en) Load distribution system, load distribution method, apparatuses constituting load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program
KR101072966B1 (ko) 파일 데이터 분배 방법, 디바이스, 및 시스템
US797863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and mapping of virtual addresses for clusters
CN102404378B (zh) 一种流媒体分发传输网络系统
EP2451125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izing network topology discovery
US7873690B2 (en) Method for managing requests for obtaining peer identifiers to access stored contents in P2P mode, and associated management device and network equipment
WO2012065531A1 (zh) 实现中继选择的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3841159B (zh) 一种离线文件传输系统和方法
JP5871908B2 (ja) ネットワーク内部のデータ通信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7347100B (zh) 一种内容分发网络的透明代理转发方法
CN111600929B (zh) 传输线路探测方法、路由策略生成方法及代理服务器
US20140317272A1 (en) Method of collecting information, content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and node apparatus using management interface in content network based on 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ng
JP5716745B2 (ja) データ転送システム
CN113556385A (zh) 一种cdn监督管理系统
JP5894981B2 (ja) 複数基準の選択を有するトポロジサーバを用いて通信アーキテクチャにわたって分散されたノードのネットワークへのアクセス
Wang et al. An efficient relay node selection scheme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P2P-based VoIP applications in Chinese internet
Maiti et al. Node allocation in Peer-to-peer overlay networks based remote instrumentation with smart devices
CN110958186A (zh) 网络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WO2012029247A1 (ja) データ転送システム
Samain et al. Enhancing Mobile Video Delivery over an Heterogeneous Network Access with 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ng
Meng et al. Elastic caching solutions for content dissemination services elastic caching solutions for content dissemination services of ip-based internet technologies prospective
Alekseev et al. Evaluation of a topological distance algorithm for construction of a P2P multicast hybrid overlay tree
Fersi et al. Chord-based distributed middleware architecture for Internet of Thing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