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3048A - 一种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53048A
CN113553048A CN202110857092.5A CN202110857092A CN113553048A CN 113553048 A CN113553048 A CN 113553048A CN 202110857092 A CN202110857092 A CN 202110857092A CN 113553048 A CN113553048 A CN 1135530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ode
communication
low
vide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570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ngyi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ingyi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ingyi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ingyi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5709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530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53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304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30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 G06F8/38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for implementing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50Monitoring users, programs or device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platforms, e.g. of processors, firmware or operating systems
    • G06F21/57Certifying or maintaining trusted computer platforms, e.g. secure boots or power-downs, version controls, system software checks, secure updates or assessing vulnerabilities
    • G06F21/577Assessing vulnerabilities and evaluating computer system secur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30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 G06F8/34Graphical or visual programm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融合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包括基础建设单元、代码支持单元、功能服务单元和扩展应用单元;基础建设单元用于提供支持系统运行的基础设施;代码支持单元用于提供并选择管理支撑系统运行的低代码基础;功能服务单元用于管理系统的基础服务功能;扩展应用单元用于完善系统的稳定功能性。本发明设计可以实现低代码应用的轻量化,完善平台功能,能够节省大量人力物力,降低投入成本,缩短开发周期;低代码短小简单,便于进行检测维修及修改,便于建立全方位的漏洞检测及安全防护体系;通过低代码应用及标准化开发接口的设计,便于对融合通信集成系统进行更新升级,从而快速简单地进行功能扩展及改造。

Description

一种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融合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融合通信简称RCS,或称为统一通信,就是将计算机技术与传统通信技术融合在一个网络平台上,以获取比单独通信终端更强大的系统功能。融合通信可以满足现在人们对于发生突发事件时应急处理的需求,如社会性危害行为处理、疫情防控安排等,融合通信可以随时启动,且各级也能及时响应。但是,因融合通信包含的通信设备、通信功能多且繁杂,在融合通信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装载大量的软硬件,并需要编写大量的代码来支撑软硬件的运行。大量的代码不仅占据较多内存,且编写代码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成本高、开发周期长;同时,因代码冗长且复杂,在系统出现错误时难以进行检测维护及修改,导致系统安全性降低,难以全方位进行防护;另外不便在原复杂代码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展,难以进行更新升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的解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包括
基础建设单元、代码支持单元、功能服务单元和扩展应用单元;所述基础建设单元、所述代码支持单元、所述功能服务单元与所述扩展应用单元依次通过网络通信连接;所述基础建设单元用于提供支持系统运行的设备、终端、平台及技术等基础设施;所述代码支持单元用于提供并选择管理支撑系统运行的低代码基础;所述功能服务单元用于管理以系统运行为基础以提供的基础服务功能;所述扩展应用单元用于通过增设更多应用服务来完善系统的稳定功能性;
所述基础建设单元包括多媒体设备模块、通讯终端模块、处理平台模块、低代码开发模块和通信技术模块;
所述代码支持单元包括代码微服务模块、代码模板模块、应用场景模块、参数配置模块和校验试行模块;
所述功能服务单元包括融合调度模块、补充服务模块、资源融合模块和移动指挥模块;
所述扩展应用单元包括部署调度模块、安全管理模块和开发接口模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媒体设备模块、所述通讯终端模块、所述处理平台模块与所述低代码开发模块依次通过网络通信连接且并列运行;所述多媒体设备模块用于通过各种多媒体设备来支持音视频数据的传输与展示;所述通讯终端模块用于通过各种通讯设备来实现单向、双向及多方的语音、可视通话过程;所述处理平台模块用于连接系统内各设备终端并通过软硬件实现对系统运行的管控操作;所述低代码开发模块用于通过低代码开发平台来进行低代码的开发、配置及运行;所述通信技术模块用于通过多种通信技术在系统各设备之间、各层面之间建立信号连接及数据传输的通道。
其中,多媒体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多媒体一体机、高清显示屏、音箱等。
其中,通讯终端包括但不限于座机、手机、平板、对讲机、PC笔记本、计算机等。
其中,处理平台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微处理器、工控机、电子控制器等。
其中,低代码开发平台包括但不限于AWS PaaS、织信Informat等。
其中,网络通信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有线网、局域网、无线WiFi、3/4/5G网络、数据流量、蓝牙等。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代码微服务模块、所述代码模板模块、所述应用场景模块、所述参数配置模块与所述校验试行模块依次通过网络通信连接且并列运行;所述代码微服务模块用于通过低代码开发平台将开发出的代码函数库制成独立应用或微服务;所述代码模板模块用于通过低代码微服务来提供一系列常见的低代码模板以供选择调用;所述应用场景模块用于设计各种不同的通信应用场景或业务服务以便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选择配置;所述参数配置模块用于根据使用需求选择对应的应用场景及低代码模板,并通过参数设置通道给定不同的参数对模板进行配置使其可使用运行;所述校验试行模块用于对输入模板的配置参数合法性进行校验并对配置好的低代码模板进行试运行。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应用场景模块中,通过应用场景选择对应的低代码模板过程中,采用关键词提取对比的方法进行,关键词提取的方法采用由词语的语义贯献值和统计特征值共同确定的SKE算法,其中,词语关键度的计算函数为:
Figure BDA0003184555930000031
其中,Vdi表示Wi的语义贯献值;Vdw表示语义贯献值权重;Tw为统计特征值权重;locij表示Wi是否在位置j上出现过;locwj表示统计特征中位置j的权重,其中,j取值为1、2、3,代表的位置种类分别为标题、段首、段尾;leni表示Wi的词长;lenw表示统计特征中词长权重;posi表示Wi的词性值;posw表示统计特征中词性权重;tfidfi表示Wi的TF-IDF值,tfidfw表示统计特征中TF-IDF权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校验试行模块中,检验输入参数合法性的方法采用JS检验,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Step1、在jsp中定义js函数,增加js代码,以处理复杂判断;
Step2、设置校验,引用上述步骤中设置的js函数。
其中,js函数代码可设置为:
Figure BDA0003184555930000032
Figure BDA0003184555930000041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融合调度模块、所述补充服务模块、所述资源融合模块与所述移动指挥模块依稀通过网络通信连接且并列运行;所述融合调度模块用于以IP多媒体通信交换为核心,结合融合通信桌面调度软件和移动客户端,一体化集成语音、视频等多媒体通信能力;所述补充服务模块用于在融合调度的基础上,提供更为直接、即时的补充通信功能服务;所述资源融合模块用于以多种通信协议为基础,整合现有音频、视频、数据资源接入,以实现异构通信网络间业务互通与资源的综合调度;所述移动指挥模块用于将融合通信系统的移动客户端/APP安装在智能手机、4G执法仪、移动布控球等多种移动智能终端上以实现通话、图像/视频回传、定位、轨迹显示等功能,以供中心快速全面掌握现场信息,从而实现高效、准确的统一指挥调度。
其中,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于SIP、PSIP、GB28181、H.323、RTSP、E1等。
其中,语音类系统包括但不限于PBX电话系统、IP电话系统、短波系统、超短波系统、数字集群系统、广播系统、数字会议系统等;视频类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视频监控系统、无人机视频系统、4G执法仪、视频会议系统等;数据类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即时消息、短信系统、电子传真系统、开关量传感器等。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融合调度模块包括语音调度模块、视频调度模块、GIS调度模块、集群对讲模块和融合会议模块;所述语音调度模块、所述视频调度模块、所述GIS调度模块、所述集群对讲模块与所述融合会议模块依次通过网络通信连接且并列运行;所述语音调度模块用于通过对模拟电话、IP电话等各类语音终端进行语音调度,并支持实现单呼、群呼、代接、录音、监听等功能;所述视频调度模块用于对可视话机、智能终端、视频监控等各类视频终端进行视频调度、录制、转发、云控、上大屏等功能;所述GIS调度模块用于提供并管理地图查看、单选或圈选、框选、轨迹、追踪等图形调度功能;所述集群对讲模块用于在终端之间提供类集群对讲通信能力,并支持单呼、组呼、实现切换组、从组信息导入联系人功能;所述融合会议模块用于提供支持各类不同终端音视频融合会议功能,提供接入、退出、发言等操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补充服务模块包括音视联动模块、即时消息模块、传真短信模块和音视频录制模块;所述音视联动模块、所述即时消息模块、所述传真短信模块与所述音视频录制模块依次通过网络通信连接且并列运行;所述音视联动模块用于通过将音频终端与视频终端进行绑定以实现音视频一点通的呼叫功能;所述即时消息模块用于在调度台与智能终端、智能终端之间提供通过文本、音频、图像、视频消息进行沟通联络的功能;所述传真短信模块用于将系统与传真服务器对接以实现传真回复、接收、发送、广播等功能,同时将系统连接短信平台以实现短信模板、签名、消息统计等功能,所述音视频录制模块用于通过录制服务器提供高质量的录音录像服务并基于web进行集中管理,并提供查询、下载、播放等功能来满足用户对录制文件管理的需求。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部署调度模块、所述安全管理模块与所述开发接口模块依次通过网络通信连接且并列运行;所述部署调度模块用于通过支持云虚拟部署或分级、分布式部署,便于多级、多人协作开启调度模式,以实现灵活的部署及高效的协同调度;所述安全管理模块用于通过采用冗余双机热备设计来建立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并通过对接第三方权威测试机构的专业测试进行安全漏洞扫描检测功能,实现对系统的全面管理;所述开发接口模块用于通过在通信调度平台为上层业务应用系统提供标准统一的中间件,不需考虑底层架构,通过调用标准化接口来实现各类通信业务的支撑及扩展功能,以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了一种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首先根据使用需求,进行系统架构的设计,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S2、根据设计的架构,配置对应的设备、终端、内部网络,采用先进软交换架构,以现有综合业务交换机为基础,通过网路将各终端设备连接起来,对各通信系统进行整合;
S3、将微处理器与低代码开发平台对接,通过代码开发平台开发并存储一系列的低代码模板,并设计多种应用场景以供选择;
S4、根据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或业务功能,选择对应应用场景,并在代码微服务中选择调用对应的低代码模板,根据系统覆盖的终端情况,设定参数进行配置;
S5、通过低代码开发平台,对配置模板的输入参数合法性进行检验,并对配置好的低代码模板进行试运行;
S6、应用配置好的低代码,支撑系统的运行,并根据使用需求给用户提供相应的功能服务,包括音视频通信、音视频传输、全方位监控、移动指挥调度、集群视频会议等;
S7、系统运行过程中,实时对系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检测,给系统提供全方位的安全防护。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了一种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的运行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的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的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通过在融合通信系统中集成低代码开发平台,可以实现低代码应用的轻量化,完善平台功能,可以支持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并支持多种云平台适配,能够节省大量人力物力,降低投入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2.该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通过直接调用预设的低代码模板,经过设定参数实现配置及试运行后直接应用,低代码短小简单,在系统运行错误时便于进行检测维修及修改,有效提高系统安全性,便于在系统中建立全方位的漏洞检测及安全防护体系;
3.该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通过低代码应用及标准化开发接口的设计,便于对融合通信集成系统进行更新升级,从而快速简单地进行功能扩展及改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例性产品架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系统装置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系统装置结构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系统装置结构图之二;
图5为本发明的局部系统装置结构图之三;
图6为本发明的局部系统装置结构图之四;
图7为本发明的局部系统装置结构图之五;
图8为本发明的局部系统装置结构图之六;
图9为本发明的示例性电子计算机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平台设备;11、微处理器;12、低代码微服务;13、存储局域网络;14、监控平台;15、Vidyo视频模块;2、监控中心设备;21、电视解码系统;22、显示器;3、音视频通话设备;31、座机;32、可视电话;33、对讲机;34、手机;4、监控系统;41、IPC摄像头;5、集群对讲/视频会议设备;51、显示大屏;52、桌面显示屏;
100、基础建设单元;101、多媒体设备模块;102、通讯终端模块;103、处理平台模块;104、低代码开发模块;105、通信技术模块;
200、代码支持单元;201、代码微服务模块;202、代码模板模块;203、应用场景模块;204、参数配置模块;205、校验试行模块;
300、功能服务单元;301、融合调度模块;3011、语音调度模块;3012、视频调度模块;3013、GIS调度模块;3014、集群对讲模块;3015、融合会议模块;302、补充服务模块;3021、音视联动模块;3022、即时消息模块;3023、传真短信模块;3024、音视频录制模块;303、资源融合模块;304、移动指挥模块;
400、扩展应用单元;401、部署调度模块;402、安全管理模块;403、开发接口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包括
基础建设单元100、代码支持单元200、功能服务单元300和扩展应用单元400;基础建设单元100、代码支持单元200、功能服务单元300与扩展应用单元400依次通过网络通信连接;基础建设单元100用于提供支持系统运行的设备、终端、平台及技术等基础设施;代码支持单元200用于提供并选择管理支撑系统运行的低代码基础;功能服务单元300用于管理以系统运行为基础以提供的基础服务功能;扩展应用单元400用于通过增设更多应用服务来完善系统的稳定功能性;
基础建设单元100包括多媒体设备模块101、通讯终端模块102、处理平台模块103、低代码开发模块104和通信技术模块105;
代码支持单元200包括代码微服务模块201、代码模板模块202、应用场景模块203、参数配置模块204和校验试行模块205;
功能服务单元300包括融合调度模块301、补充服务模块302、资源融合模块303和移动指挥模块304;
扩展应用单元400包括部署调度模块401、安全管理模块402和开发接口模块403。
本实施例中,多媒体设备模块101、通讯终端模块102、处理平台模块103与低代码开发模块104依次通过网络通信连接且并列运行;多媒体设备模块101用于通过各种多媒体设备来支持音视频数据的传输与展示;通讯终端模块102用于通过各种通讯设备来实现单向、双向及多方的语音、可视通话过程;处理平台模块103用于连接系统内各设备终端并通过软硬件实现对系统运行的管控操作;低代码开发模块104用于通过低代码开发平台来进行低代码的开发、配置及运行;通信技术模块105用于通过多种通信技术在系统各设备之间、各层面之间建立信号连接及数据传输的通道。
其中,多媒体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多媒体一体机、高清显示屏、音箱等。
其中,通讯终端包括但不限于座机、手机、平板、对讲机、PC笔记本、计算机等。
其中,处理平台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微处理器、工控机、电子控制器等。
其中,低代码开发平台包括但不限于AWS PaaS、织信Informat等。
其中,网络通信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有线网、局域网、无线WiFi、3/4/5G网络、数据流量、蓝牙等。
本实施例中,代码微服务模块201、代码模板模块202、应用场景模块203、参数配置模块204与校验试行模块205依次通过网络通信连接且并列运行;代码微服务模块201用于通过低代码开发平台将开发出的代码函数库制成独立应用或微服务;代码模板模块202用于通过低代码微服务来提供一系列常见的低代码模板以供选择调用;应用场景模块203用于设计各种不同的通信应用场景或业务服务以便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选择配置;参数配置模块204用于根据使用需求选择对应的应用场景及低代码模板,并通过参数设置通道给定不同的参数对模板进行配置使其可使用运行;校验试行模块205用于对输入模板的配置参数合法性进行校验并对配置好的低代码模板进行试运行。
具体地,应用场景模块203中,通过应用场景选择对应的低代码模板过程中,采用关键词提取对比的方法进行,关键词提取的方法采用由词语的语义贯献值和统计特征值共同确定的SKE算法,其中,词语关键度的计算函数为:
Figure BDA0003184555930000091
其中,Vdi表示Wi的语义贯献值;Vdw表示语义贯献值权重;Tw为统计特征值权重;locij表示Wi是否在位置j上出现过;locwj表示统计特征中位置j的权重,其中,j取值为1、2、3,代表的位置种类分别为标题、段首、段尾;leni表示Wi的词长;lenw表示统计特征中词长权重;posi表示Wi的词性值;posw表示统计特征中词性权重;tfidfi表示Wi的TF-IDF值,tfidfw表示统计特征中TF-IDF权重。
具体地,校验试行模块205中,检验输入参数合法性的方法采用JS检验,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Step1、在jsp中定义js函数,增加js代码,以处理复杂判断;
Step2、设置校验,引用上述步骤中设置的js函数。
其中,js函数代码可设置为:
Figure BDA0003184555930000101
本实施例中,融合调度模块301、补充服务模块302、资源融合模块303与移动指挥模块304依稀通过网络通信连接且并列运行;融合调度模块301用于以IP多媒体通信交换为核心,结合融合通信桌面调度软件和移动客户端,一体化集成语音、视频等多媒体通信能力;补充服务模块302用于在融合调度的基础上,提供更为直接、即时的补充通信功能服务;资源融合模块303用于以多种通信协议为基础,整合现有音频、视频、数据资源接入,以实现异构通信网络间业务互通与资源的综合调度;移动指挥模块304用于将融合通信系统的移动客户端/APP安装在智能手机、4G执法仪、移动布控球等多种移动智能终端上以实现通话、图像/视频回传、定位、轨迹显示等功能,以供中心快速全面掌握现场信息,从而实现高效、准确的统一指挥调度。
其中,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于SIP、PSIP、GB28181、H.323、RTSP、E1等。
其中,语音类系统包括但不限于PBX电话系统、IP电话系统、短波系统、超短波系统、数字集群系统、广播系统、数字会议系统等;视频类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视频监控系统、无人机视频系统、4G执法仪、视频会议系统等;数据类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即时消息、短信系统、电子传真系统、开关量传感器等。
进一步地,融合调度模块301包括语音调度模块3011、视频调度模块3012、GIS调度模块3013、集群对讲模块3014和融合会议模块3015;语音调度模块3011、视频调度模块3012、GIS调度模块3013、集群对讲模块3014与融合会议模块3015依次通过网络通信连接且并列运行;语音调度模块3011用于通过对模拟电话、IP电话等各类语音终端进行语音调度,并支持实现单呼、群呼、代接、录音、监听等功能;视频调度模块3012用于对可视话机、智能终端、视频监控等各类视频终端进行视频调度、录制、转发、云控、上大屏等功能;GIS调度模块3013用于提供并管理地图查看、单选或圈选、框选、轨迹、追踪等图形调度功能;集群对讲模块3014用于在终端之间提供类集群对讲通信能力,并支持单呼、组呼、实现切换组、从组信息导入联系人功能;融合会议模块3015用于提供支持各类不同终端音视频融合会议功能,提供接入、退出、发言等操作。
进一步地,补充服务模块302包括音视联动模块3021、即时消息模块3022、传真短信模块3023和音视频录制模块3024;音视联动模块3021、即时消息模块3022、传真短信模块3023与音视频录制模块3024依次通过网络通信连接且并列运行;音视联动模块3021用于通过将音频终端与视频终端进行绑定以实现音视频一点通的呼叫功能;即时消息模块3022用于在调度台与智能终端、智能终端之间提供通过文本、音频、图像、视频消息进行沟通联络的功能;传真短信模块3023用于将系统与传真服务器对接以实现传真回复、接收、发送、广播等功能,同时将系统连接短信平台以实现短信模板、签名、消息统计等功能,音视频录制模块3024用于通过录制服务器提供高质量的录音录像服务并基于web进行集中管理,并提供查询、下载、播放等功能来满足用户对录制文件管理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部署调度模块401、安全管理模块402与开发接口模块403依次通过网络通信连接且并列运行;部署调度模块401用于通过支持云虚拟部署或分级、分布式部署,便于多级、多人协作开启调度模式,以实现灵活的部署及高效的协同调度;安全管理模块402用于通过采用冗余双机热备设计来建立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并通过对接第三方权威测试机构的专业测试进行安全漏洞扫描检测功能,实现对系统的全面管理;开发接口模块403用于通过在通信调度平台为上层业务应用系统提供标准统一的中间件,不需考虑底层架构,通过调用标准化接口来实现各类通信业务的支撑及扩展功能,以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首先根据使用需求,进行系统架构的设计,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S2、根据设计的架构,配置对应的设备、终端、内部网络,采用先进软交换架构,以现有综合业务交换机为基础,通过网路将各终端设备连接起来,对各通信系统进行整合;
S3、将微处理器与低代码开发平台对接,通过代码开发平台开发并存储一系列的低代码模板,并设计多种应用场景以供选择;
S4、根据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或业务功能,选择对应应用场景,并在代码微服务中选择调用对应的低代码模板,根据系统覆盖的终端情况,设定参数进行配置;
S5、通过低代码开发平台,对配置模板的输入参数合法性进行检验,并对配置好的低代码模板进行试运行;
S6、应用配置好的低代码,支撑系统的运行,并根据使用需求给用户提供相应的功能服务,包括音视频通信、音视频传输、全方位监控、移动指挥调度、集群视频会议等;
S7、系统运行过程中,实时对系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检测,给系统提供全方位的安全防护。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的示例性产品架构,包括平台设备1,平台设备1包括微处理器11,微处理器11内装载有低代码微服务12,微处理器11外还通过以太网通讯连接有存储局域网络13、监控平台14及Vidyo视频模块15;平台设备1外通过以太网通讯连接有监控中心设备2,监控中心设备2包括通过以太网通讯连接的电视解码系统21、显示器22;平台设备1外通过内部IP网络连接有音视频通话设备3、监控系统4、集群对讲/视频会议设备5;音视频通话设备3包括座机31、可视电话32、对讲机33、手机34;监控系统4由若干IPC摄像头41组成;集群对讲/视频会议设备5包括但不限于显示大屏51、桌面显示屏52等。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的运行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时实现上述的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
可选的,存储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时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
可选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础建设单元(100)、代码支持单元(200)、功能服务单元(300)和扩展应用单元(400);所述基础建设单元(100)、所述代码支持单元(200)、所述功能服务单元(300)与所述扩展应用单元(400)依次通过网络通信连接;所述基础建设单元(100)用于提供支持系统运行的设备、终端、平台及技术等基础设施;所述代码支持单元(200)用于提供并选择管理支撑系统运行的低代码基础;所述功能服务单元(300)用于管理以系统运行为基础以提供的基础服务功能;所述扩展应用单元(400)用于通过增设更多应用服务来完善系统的稳定功能性;
所述基础建设单元(100)包括多媒体设备模块(101)、通讯终端模块(102)、处理平台模块(103)、低代码开发模块(104)和通信技术模块(105);
所述代码支持单元(200)包括代码微服务模块(201)、代码模板模块(202)、应用场景模块(203)、参数配置模块(204)和校验试行模块(205);
所述功能服务单元(300)包括融合调度模块(301)、补充服务模块(302)、资源融合模块(303)和移动指挥模块(304);
所述扩展应用单元(400)包括部署调度模块(401)、安全管理模块(402)和开发接口模块(4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媒体设备模块(101)、所述通讯终端模块(102)、所述处理平台模块(103)与所述低代码开发模块(104)依次通过网络通信连接且并列运行;所述多媒体设备模块(101)用于通过各种多媒体设备来支持音视频数据的传输与展示;所述通讯终端模块(102)用于通过各种通讯设备来实现单向、双向及多方的语音、可视通话过程;所述处理平台模块(103)用于连接系统内各设备终端并通过软硬件实现对系统运行的管控操作;所述低代码开发模块(104)用于通过低代码开发平台来进行低代码的开发、配置及运行;所述通信技术模块(105)用于通过多种通信技术在系统各设备之间、各层面之间建立信号连接及数据传输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代码微服务模块(201)、所述代码模板模块(202)、所述应用场景模块(203)、所述参数配置模块(204)与所述校验试行模块(205)依次通过网络通信连接且并列运行;所述代码微服务模块(201)用于通过低代码开发平台将开发出的代码函数库制成独立应用或微服务;所述代码模板模块(202)用于通过低代码微服务来提供一系列常见的低代码模板以供选择调用;所述应用场景模块(203)用于设计各种不同的通信应用场景或业务服务以便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选择配置;所述参数配置模块(204)用于根据使用需求选择对应的应用场景及低代码模板,并通过参数设置通道给定不同的参数对模板进行配置使其可使用运行;所述校验试行模块(205)用于对输入模板的配置参数合法性进行校验并对配置好的低代码模板进行试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场景模块(203)中,通过应用场景选择对应的低代码模板过程中,采用关键词提取对比的方法进行,关键词提取的方法采用由词语的语义贯献值和统计特征值共同确定的SKE算法,其中,词语关键度的计算函数为:
Figure FDA0003184555920000021
其中,Vdi表示Wi的语义贯献值;Vdw表示语义贯献值权重;Tw为统计特征值权重;locij表示Wi是否在位置j上出现过;locwj表示统计特征中位置j的权重,其中,j取值为1、2、3,代表的位置种类分别为标题、段首、段尾;leni表示Wi的词长;lenw表示统计特征中词长权重;posi表示Wi的词性值;posw表示统计特征中词性权重;tfidfi表示Wi的TF-IDF值,tfidfw表示统计特征中TF-IDF权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试行模块(205)中,检验输入参数合法性的方法采用JS检验,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Step1、在jsp中定义js函数,增加js代码,以处理复杂判断;
Step2、设置校验,引用上述步骤中设置的js函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调度模块(301)、所述补充服务模块(302)、所述资源融合模块(303)与所述移动指挥模块(304)依稀通过网络通信连接且并列运行;所述融合调度模块(301)用于以IP多媒体通信交换为核心,结合融合通信桌面调度软件和移动客户端,一体化集成语音、视频等多媒体通信能力;所述补充服务模块(302)用于在融合调度的基础上,提供更为直接、即时的补充通信功能服务;所述资源融合模块(303)用于以多种通信协议为基础,整合现有音频、视频、数据资源接入,以实现异构通信网络间业务互通与资源的综合调度;所述移动指挥模块(304)用于将融合通信系统的移动客户端/APP安装在智能手机、4G执法仪、移动布控球等多种移动智能终端上以实现通话、图像/视频回传、定位、轨迹显示等功能,以供中心快速全面掌握现场信息,从而实现高效、准确的统一指挥调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调度模块(301)包括语音调度模块(3011)、视频调度模块(3012)、GIS调度模块(3013)、集群对讲模块(3014)和融合会议模块(3015);所述语音调度模块(3011)、所述视频调度模块(3012)、所述GIS调度模块(3013)、所述集群对讲模块(3014)与所述融合会议模块(3015)依次通过网络通信连接且并列运行;所述语音调度模块(3011)用于通过对模拟电话、IP电话等各类语音终端进行语音调度,并支持实现单呼、群呼、代接、录音、监听等功能;所述视频调度模块(3012)用于对可视话机、智能终端、视频监控等各类视频终端进行视频调度、录制、转发、云控、上大屏等功能;所述GIS调度模块(3013)用于提供并管理地图查看、单选或圈选、框选、轨迹、追踪等图形调度功能;所述集群对讲模块(3014)用于在终端之间提供类集群对讲通信能力,并支持单呼、组呼、实现切换组、从组信息导入联系人功能;所述融合会议模块(3015)用于提供支持各类不同终端音视频融合会议功能,提供接入、退出、发言等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充服务模块(302)包括音视联动模块(3021)、即时消息模块(3022)、传真短信模块(3023)和音视频录制模块(3024);所述音视联动模块(3021)、所述即时消息模块(3022)、所述传真短信模块(3023)与所述音视频录制模块(3024)依次通过网络通信连接且并列运行;所述音视联动模块(3021)用于通过将音频终端与视频终端进行绑定以实现音视频一点通的呼叫功能;所述即时消息模块(3022)用于在调度台与智能终端、智能终端之间提供通过文本、音频、图像、视频消息进行沟通联络的功能;所述传真短信模块(3023)用于将系统与传真服务器对接以实现传真回复、接收、发送、广播等功能,同时将系统连接短信平台以实现短信模板、签名、消息统计等功能,所述音视频录制模块(3024)用于通过录制服务器提供高质量的录音录像服务并基于web进行集中管理,并提供查询、下载、播放等功能来满足用户对录制文件管理的需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部署调度模块(401)、所述安全管理模块(402)与所述开发接口模块(403)依次通过网络通信连接且并列运行;所述部署调度模块(401)用于通过支持云虚拟部署或分级、分布式部署,便于多级、多人协作开启调度模式,以实现灵活的部署及高效的协同调度;所述安全管理模块(402)用于通过采用冗余双机热备设计来建立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并通过对接第三方权威测试机构的专业测试进行安全漏洞扫描检测功能,实现对系统的全面管理;所述开发接口模块(403)用于通过在通信调度平台为上层业务应用系统提供标准统一的中间件,不需考虑底层架构,通过调用标准化接口来实现各类通信业务的支撑及扩展功能,以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通信集成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首先根据使用需求,进行系统架构的设计,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S2、根据设计的架构,配置对应的设备、终端、内部网络,采用先进软交换架构,以现有综合业务交换机为基础,通过网路将各终端设备连接起来,对各通信系统进行整合;
S3、将微处理器与低代码开发平台对接,通过代码开发平台开发并存储一系列的低代码模板,并设计多种应用场景以供选择;
S4、根据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或业务功能,选择对应应用场景,并在代码微服务中选择调用对应的低代码模板,根据系统覆盖的终端情况,设定参数进行配置;
S5、通过低代码开发平台,对配置模板的输入参数合法性进行检验,并对配置好的低代码模板进行试运行;
S6、应用配置好的低代码,支撑系统的运行,并根据使用需求给用户提供相应的功能服务,包括音视频通信、音视频传输、全方位监控、移动指挥调度、集群视频会议等;
S7、系统运行过程中,实时对系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检测,给系统提供全方位的安全防护。
CN202110857092.5A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 Withdrawn CN1135530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7092.5A CN113553048A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7092.5A CN113553048A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3048A true CN113553048A (zh) 2021-10-26

Family

ID=78133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57092.5A Withdrawn CN113553048A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5304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54603A (zh) * 2023-06-27 2023-10-27 三峡高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低代码配置的质量检测表单快速设计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54603A (zh) * 2023-06-27 2023-10-27 三峡高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低代码配置的质量检测表单快速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16954603B (zh) * 2023-06-27 2024-03-01 三峡高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低代码配置的质量检测表单快速设计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9391B (zh) 一种支持融合网络业务的云平台及其工作方法
US20160100130A1 (en) Communication collaboration
WO2015062399A1 (zh) 一种云服务平台中间件及云上传方法
US8358745B2 (en) Recording identity data to enable on demand service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6664537A (zh) 抑制第三方注册和第三方注销动作
CN103516882B (zh) 一种基于多屏互动场景图片播放方法及系统
CN109617990B (zh) 一种融合通信资源云共享方法及系统
WO2021190557A1 (zh) 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18014683A1 (zh) 一种可视通信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0366276A (zh) 服务化架构基站
CN114025021A (zh) 一种跨Kubernetes集群的通信方法、系统、介质和电子设备
WO2012113227A1 (zh) 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记录方法及系统
CN114125360A (zh) 异平台的信息融合方法及装置
CN113473395B (zh)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553048A (zh) 一种低代码融合通信集成系统
CN112243016A (zh) 一种中间件平台、终端设备、5g人工智能云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0366160A (zh) 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多sim卡集群读卡通话方法及系统
CN111818171B (zh) 支持多方协同作业的信息交互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平台
US20130169733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pi for sharing contents
US11848762B2 (en) Live broadcast stream pus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9511118A (zh) 无线局域网访问异常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和usim卡
CN111355699B (zh) 一种语音能力实现系统
US20120201183A1 (en) Femtocell Base Station and Initiative Message Broadcasting Method Thereof
CN116668582B (zh) 音频文件分享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640131A (zh) 广播电视数据处理方法、广播电视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