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2955B - 鼠标滚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鼠标滚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52955B
CN113552955B CN202010249130.4A CN202010249130A CN113552955B CN 113552955 B CN113552955 B CN 113552955B CN 202010249130 A CN202010249130 A CN 202010249130A CN 113552955 B CN113552955 B CN 1135529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positioning groove
positioning
adjusting
rod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491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52955A (zh
Inventor
祝君临
欧湘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max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max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4913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529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52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2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529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29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鼠标滚轮结构,包括滚轮、摆动杆体、调整组件以及定位轨道。摆动杆体连接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用以提供弹性回复力予摆动杆体,使得摆动杆体于第一位置上抵靠滚轮而与滚轮之间具有第一干涉力。调整组件用以调整摆动杆体由第一位置摆动至第二位置上抵靠滚轮而与滚轮之间具有第二干涉力,且调整组件具有凸部。定位轨道用以导引调整组件,且定位轨道具有第一定位凹槽与第二定位凹槽。当摆动杆体于第一位置抵靠滚轮时,调整组件的凸部位于第一定位凹槽内。当摆动杆体于第二位置抵靠滚轮时,该调整组件的凸部位于第二定位凹槽内。

Description

鼠标滚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轮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输入装置的滚轮结构。
背景技术
鼠标是用于控制电脑屏幕上的光标并由此对电脑进行操作。自1968年美国制作出了全世界第一只鼠标后,之后无论是文本处理、电玩竞赛、工业制图、设计制图或媒体制作,鼠标已经成为电脑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早期鼠标使用轨迹球作为鼠标位移的检测,随着科技的进步且为提升其工作的效率,也慢慢演变成至今使用光学或激光模块进行位移检测的形式。此外,为提升鼠标的功能性及便利性,鼠标也从最早有线的单键鼠标进化成现今无线的多键滚轮鼠标。而为根据不同产业需求或个人喜好,各家电子厂商也开始制造各种不同外型的鼠标以配合不同使用者的操作需求,此外,如何提升鼠标按键如左右键、中键按压或操作的舒适性与灵敏度,也渐渐为人们所重视。
在目前的鼠标设计中,其利用鼠标滚轮进行前后向旋转操作(例如控制窗口操作界面的纵向滚动条上下移动)以及按压触发操作,然而,现有鼠标滚轮仅可提供单一滚动手感(如无段式滚动手感、卡顿段落式滚动手感等),而无法供使用者自行调整滚动手感。因此,当使用者需要不同的滚轮滚动手感时,就必须另外购买新鼠标,如此成本高昂,从而大大地限制了鼠标设备的使用弹性与操作便利性,而使用不合适的鼠标装置也可能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因此,如何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改善,实为本领域相关人员所关注的焦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鼠标滚轮结构,其通过调整组件来调整摆动杆体与滚轮之间的干涉力,使用者可依据个人喜好或是工作上的需求来调整摆动杆体与滚轮之间的干涉力,让滚轮产生适合的动作模式,使滚轮的动作更能符合不同使用者的使用习惯。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的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鼠标滚轮结构,包括滚轮、摆动杆体、调整组件以及定位轨道。摆动杆体连接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用以提供弹性回复力予摆动杆体,使得摆动杆体于第一位置上抵靠滚轮而与滚轮之间具有第一干涉力。调整组件用以调整摆动杆体由第一位置摆动至第二位置上抵靠滚轮而与滚轮之间具有第二干涉力,且调整组件具有凸部。定位轨道用以导引调整组件,且定位轨道具有第一定位凹槽与第二定位凹槽,当摆动杆体于第一位置抵靠滚轮时,调整组件的凸部位于第一定位凹槽内,当摆动杆体于第二位置抵靠滚轮时,该调整组件的凸部位于第二定位凹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滚轮具有侧表面以及从侧表面凹入的凹槽,凹槽具有齿状表面,齿状表面与侧表面彼此邻接,当摆动杆体于第一位置时,摆动杆体抵靠于齿状表面而与齿状表面之间具有第一干涉力,当摆动杆体于第二位置时,摆动杆体抵靠于侧表面而与侧表面之间具有第二干涉力。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调整组件的凸部包括第一斜面,定位轨道的第一定位凹槽与第二定位凹槽分别包括第二斜面,当凸部位于第一定位凹槽或第二定位凹槽内时,第一斜面抵靠于第二斜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摆动杆体包括摆动部、调整部以及轴部。摆动部接触于滚轮。调整部接触于调整组件。轴部连接于摆动部与调整部之间。当调整组件推动调整部时,使得摆动部以轴部为支点从第一位置摆动至第二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调整组件包括移动件、推动件以及致动件。移动件配置于定位轨道,且移动件具有凸部。推动件从移动件朝靠近滚轮的方向延伸而接触于摆动杆体的调整部。致动件用以带动移动件于定位轨道内移动。当致动件根据外力的推动而带动移动件朝第一方向移动时,移动件的凸部从定位轨道的第一定位凹槽内离开而移动至第二定位凹槽内,且移动件带动该推动件推动摆动杆体的调整部,使得摆动部以轴部为支点从第一位置摆动至第二位置。当致动件根据外力的推动而带动移动件朝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时,移动件的凸部从定位轨道的第二定位凹槽内离开而移动至第一定位凹槽内,且移动件带动推动件推动摆动杆体的调整部,使得摆动部以轴部为支点从第二位置摆动至第一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鼠标滚轮结构还包括底座。底座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贯穿孔,第一表面相对于第二表面,贯穿孔从第一表面贯穿至第二表面。调整组件的移动件以及定位轨道配置于底座的第一表面上,调整组件的致动件配置于底座的第二表面上,且致动件以一延伸固定部穿过贯穿孔而接触于移动件,使得移动件以可移动式的固定于底座的第一表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鼠标滚轮结构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配置于底座,且滚轮、摆动杆体以及弹性元件皆配置于支撑架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定位轨道的第一定位凹槽与第二定位凹槽呈线性排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弹性元件为扭力弹簧。
本发明实施例的鼠标滚轮结构,其通过调整组件来调整摆动杆体与滚轮之间的干涉力,使用者可依据个人喜好或是工作上的需求来调整摆动杆体与滚轮之间的干涉力,让滚轮产生适合的动作模式,使滚轮的动作更能符合不同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再者,通过调整组件的凸部与定位轨道的定位凹槽的搭配,使得调整组件于定位轨道上移动时具有清晰的段落感,让使用者在调整摆动杆体与滚轮之间干涉力的过程中清楚得知已调整到定位,更可让调整组件被调整移动到所需位置后不会因为外在的晃动或其它因素而轻易的滑动到其它位置。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鼠标滚轮结构的元件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鼠标滚轮结构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鼠标滚轮结构另一视角的组合示意图。
图4A为本实施例的鼠标滚轮结构于一使用状态下的侧视示意图。
图4B为图4A所示的鼠标滚轮结构于调整前的俯视示意图。
图5A为本实施例的鼠标滚轮结构于另一使用状态下的侧视示意图。
图5B为图5A所示的鼠标滚轮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鼠标滚轮结构
10:滚轮
11:摆动杆体
12:调整组件
13:定位轨道
14:支撑架
15:底座
100:侧表面
101:凹槽
102:固定轴
110:弹性元件
111:摆动部
112:调整部
113:轴部
121:移动件
122:推动件
123:致动件
131:第一定位凹槽
132:第二定位凹槽
133:第三定位凹槽
141:枢接孔
142:承载件
143:固定杆
150:贯穿孔
151:第一表面
152:第二表面
153:支撑柱体
1010:齿状表面
1210:凸部
1231:延伸固定部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P1:第一位置
P2:第二位置
P3:第三位置
S1:第一斜面
S2:第二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鼠标滚轮结构的元件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鼠标滚轮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鼠标滚轮结构另一视角的组合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鼠标滚轮结构1包括滚轮10、摆动杆体11、调整组件12、定位轨道13、支撑架14以及底座15。摆动杆体11连接弹性元件110,此弹性元件110用以提供弹性回复力予摆动杆体11,使得摆动杆体11通过此弹性回复力而抵靠于滚轮10上,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110例如是扭力弹簧,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调整组件12用以调整摆动杆体11的摆动位置,使得摆动杆体11可于不同位置抵靠于滚轮10上。定位轨道13用以导引调整组件12移动,且定位轨道13可在调整组件12移动至目标位置后予以定位。
承上述,在本实施例中,滚轮10、摆动杆体11以及弹性元件110配置于支撑架14上,而支撑架14、调整组件12以及定位轨道13配置于底座15上。具体而言,支撑架14包括枢接孔141、承载件142以及固定杆143,滚轮10通过固定轴102穿设于支撑架14的枢接孔141,使得滚轮10可于支撑架14上自由地转动,摆动杆体11配置于支撑架14的承载件142上,弹性元件110配置于支撑架14的固定杆143上。底座15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151与第二表面152,且底座15具有多个从第一表面151延伸而出的支撑柱体153,支撑架14配置于这些支撑柱体153上而位于底座15的第一表面151的上方,支撑架14可相对底座15的第一表面151进行上下移动,当支撑架14向下方移动时,支撑架14抵压下方的中键开关(未示出)并输出中键信号至与鼠标连接的电子设备或计算机(如笔记本电脑或个人电脑)。
以下再针对本实施例的鼠标滚轮结构1的其它细部构造做更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滚轮10具有侧表面100以及从侧表面100凹入的凹槽101,而凹槽101的内缘具有齿状表面1010,凹槽的101的齿状表面1010与侧表面100彼此邻接。本实施例的摆动杆体11包括摆动部111、调整部112以及轴部113。摆动部111接触于滚轮10。调整部112接触于调整组件12。轴部113连接于摆动部111与调整部112之间。摆动杆体11以轴部113枢接于支撑架14的承载件142上。本实施例的调整组件12包括移动件121、推动件122以及致动件123。移动件121配置于定位轨道13,且移动件具有凸部1210。推动件122从移动件121朝靠近滚轮10的方向延伸而接触于摆动杆体11的调整部112。致动件123用以带动移动件121于定位轨道13内移动。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定位轨道13具有第一定位凹槽131与第二定位凹槽132,当调整组件12的移动件121受到定位轨道13的导引而来回移动至不同位置时,移动件121带动凸部1210移动而位于定位轨道13的第一定位凹槽131或第二定位凹槽132内,借以使移动件121定位于所在的位置上。在本实施例中,定位轨道13的第一定位凹槽131与第二定位凹槽132例如是呈线性排列,也就是说,定位轨道13导引调整组件12的移动件121朝线性方向移动,此外,定位轨道13还具有第三定位凹槽133,但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定定位凹槽的数量,在至少有两个定位凹槽的前提下,定位凹槽的数量可依照实际情况的需求而增加到两个以上。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底座15还包括贯穿孔150。贯穿孔150从底座15的第一表面151贯穿至第二表面152。调整组件12的移动件121以及定位轨道13配置于底座15的第一表面151上,而调整组件12的致动件123配置于底座15的第二表面152上,且致动件123具有朝向靠近滚轮10方向延伸的延伸固定部1231,致动件123通过此延伸固定部1231穿过底座15的贯穿孔150而接触于移动件121,使得移动件121以可移动式的固定于底座15的第一表面151上。
以下再针对本实施例的鼠标滚轮结构1通过调整组件12与定位轨道13的搭配来调整摆动杆体11与滚轮10之间干涉力的详细动作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4A与图4B,图4A为本实施例的鼠标滚轮结构于一使用状态下的侧视示意图。图4B为图4A所示的鼠标滚轮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如图4A与图4B所示,在调整组件12尚未对摆动杆体11进行调整前,也就是调整组件12的推动件122尚未推动摆动杆体11的调整部112,此时,调整组件12的移动件121的凸部1210位于定位轨道13的第一定位凹槽131内,使得摆动杆体11的摆动部111定位于滚轮10上的第一位置P1,也就是摆动杆体11的摆动部111抵靠于滚轮10的凹槽101内缘的齿状表面1010上,在这样的情况下,摆动杆体11的摆动部111与滚轮10的齿状表面1010之间具有第一干涉力。
请参阅图5A与图5B,图5A为本实施例的鼠标滚轮结构于另一使用状态下的侧视示意图。图5B为图5A所示的鼠标滚轮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如图5A与图5B所示,在调整组件12对摆动杆体11进行调整的过程中,调整组件12的致动件123根据外力而带动移动件121朝第一方向D1移动,此时,移动件121的凸部1210从定位轨道13的第一定位凹槽131离开而移动至第二定位凹槽132内,且移动件121同时带动推动件122推动摆动杆体11的调整部112,使得摆动杆体11的摆动部111以轴部113为支点从滚轮10上的第一位置P1摆动至第二位置P2,也就是摆动杆体11的摆动部111抵靠于滚轮10的侧表面100上,在这样的情况下,摆动杆体11的摆动部111与滚轮10的侧表面100之间具有大于第一干涉力的第二干涉力。此外,当使用者欲将摆动杆体11与滚轮10之间的干涉力从第二干涉力调整回第一干涉力时,使用者可推动调整组件12的致动件123而带动移动件121朝与第一方向D1相反的第二方向D2移动,此时,移动件121的凸部1210从定位轨道13的第二定位凹槽132离开而移动至第一定位凹槽131内,且移动件121同时带动推动件122推动摆动杆体11的调整部112,使得摆动杆体11的摆动部111以轴部113为支点从滚轮10上的第二位置P2摆动至第一位置P1,也就是如图4A与图4B所示摆动杆体11的摆动部111抵靠于滚轮10的凹槽101内缘的齿状表面1010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移动件121的凸部1210包括第一斜面S1,而定位轨道13的第一定位凹槽131与第二定位凹槽132分别包括第二斜面S2。当移动件121的凸部1210从定位轨道13的第一定位凹槽131移动至第二定位凹槽132内或是从定位轨道13的第二定位凹槽132移动至第一定位凹槽131内时,凸部1210的第一斜面S1抵靠第一定位凹槽131或第二定位凹槽132的第二斜面S2,使得移动件121的凸部1210能够确实的与第一定位凹槽131或第二定位凹槽132彼此卡合固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移动件121的凸部1210从定位轨道13的第一定位凹槽131移动至第二定位凹槽132后,调整组件12的致动件123可再根据外力而带动移动件121继续朝第一方向D1移动,此时,移动件121的凸部1210从定位轨道13的第二定位凹槽132离开而移动至第三定位凹槽133内,且移动件121同时带动推动件122推动摆动杆体11的调整部112,使得摆动杆体11的摆动部111以轴部113为支点从滚轮10上的第二位置P2摆动至第三位置P3,第三位置P3与第二位置P2同样位于滚轮10的侧表面100上,差异在于第三位置P3位于第二位置P2的上方,由于滚轮10的两个相对侧表面100为朝远离彼此的方向逐渐倾斜的斜面,因此,当摆动杆体11的摆动部111抵靠于滚轮10位于第三位置P3的侧表面100上时,摆动杆体11的摆动部111与滚轮10的侧表面100之间具有大于第二干涉力的第三干涉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鼠标滚轮结构,其通过调整组件来调整摆动杆体与滚轮之间的干涉力,使用者可依据个人喜好或是工作上的需求来调整摆动杆体与滚轮之间的干涉力,让滚轮产生适合的动作模式,使滚轮的动作更能符合不同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再者,通过调整组件的凸部与定位轨道的定位凹槽的搭配,使得调整组件于定位轨道上移动时具有清晰的段落感,让使用者在调整摆动杆体与滚轮之间干涉力的过程中清楚得知已调整到定位,更可让调整组件被调整移动到所需位置后不会因为外在的晃动或其它因素而轻易的滑动到其它位置。
然而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公开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Claims (9)

1.一种鼠标滚轮结构,包括:
一滚轮;
一摆动杆体,该摆动杆体连接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用以提供弹性回复力予该摆动杆体,使得该摆动杆体于一第一位置上抵靠该滚轮而与该滚轮之间具有一第一干涉力;
一调整组件,用以调整该摆动杆体,使得该摆动杆体由该第一位置摆动至一第二位置上抵靠该滚轮而与该滚轮之间具有一第二干涉力,该第二干涉力大于该第一干涉力,该调整组件具有一凸部;以及
一定位轨道,用以导引该调整组件沿着线性方向移动,且该定位轨道具有一第一定位凹槽与一第二定位凹槽,当该摆动杆体于该第一位置抵靠该滚轮时,该调整组件的该凸部位于该第一定位凹槽内,当该调整组件被该定位轨道导引而使该凸部由该第一定位凹槽移动至该第二定位凹槽内时,该摆动杆体于该第二位置抵靠该滚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标滚轮结构,其中该滚轮具有一侧表面以及从该侧表面凹入的一凹槽,该凹槽具有一齿状表面,该齿状表面与该侧表面彼此邻接,当该摆动杆体于该第一位置时,该摆动杆体抵靠于该齿状表面而与该齿状表面之间具有该第一干涉力,当该摆动杆体于该第二位置时,该摆动杆体抵靠于该侧表面而与该侧表面之间具有该第二干涉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标滚轮结构,其中该调整组件的该凸部包括一第一斜面,该定位轨道的该第一定位凹槽与该第二定位凹槽分别包括一第二斜面,当该凸部位于该第一定位凹槽或该第二定位凹槽内时,该第一斜面抵靠于该第二斜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标滚轮结构,其中该摆动杆体包括:
一摆动部,接触于该滚轮;
一调整部,接触于该调整组件;以及
一轴部,连接于该摆动部与该调整部之间,当该调整组件推动该调整部时,使得该摆动部以该轴部为支点从该第一位置摆动至该第二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鼠标滚轮结构,其中该调整组件包括:
一移动件,配置于该定位轨道,且该移动件具有该凸部;
一推动件,从该移动件朝靠近该滚轮的方向延伸而接触于该摆动杆体的该调整部;以及
一致动件,用以带动该移动件于该定位轨道内移动;
其中,当该致动件根据外力的推动而带动该移动件朝一第一方向移动时,该移动件的该凸部从该定位轨道的该第一定位凹槽内离开而移动至该第二定位凹槽内,且该移动件带动该推动件推动该摆动杆体的该调整部,使得该摆动部以该轴部为支点从该第一位置摆动至该第二位置,当该致动件根据外力的推动而带动该移动件朝与该第一方向相反的一第二方向移动时,该移动件的该凸部从该定位轨道的该第二定位凹槽内离开而移动至该第一定位凹槽内,且该移动件带动该推动件推动该摆动杆体的该调整部,使得该摆动部以该轴部为支点从该第二位置摆动至该第一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鼠标滚轮结构,还包括一底座,该底座包括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以及一贯穿孔,该第一表面相对于该第二表面,该贯穿孔从该第一表面贯穿至该第二表面,该调整组件的该移动件以及该定位轨道配置于该底座的该第一表面上,该调整组件的该致动件配置于该底座的该第二表面上,且该致动件以一延伸固定部穿过该贯穿孔而接触于该移动件,使得该移动件以可移动式的固定于该底座的该第一表面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鼠标滚轮结构,还包括一支撑架,该支撑架配置于该底座,且该滚轮、该摆动杆体以及该弹性元件皆配置于该支撑架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标滚轮结构,其中该定位轨道的该第一定位凹槽与该第二定位凹槽呈线性排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标滚轮结构,其中该弹性元件为一扭力弹簧。
CN202010249130.4A 2020-04-01 2020-04-01 鼠标滚轮结构 Active CN1135529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9130.4A CN113552955B (zh) 2020-04-01 2020-04-01 鼠标滚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9130.4A CN113552955B (zh) 2020-04-01 2020-04-01 鼠标滚轮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2955A CN113552955A (zh) 2021-10-26
CN113552955B true CN113552955B (zh) 2023-08-29

Family

ID=78100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49130.4A Active CN113552955B (zh) 2020-04-01 2020-04-01 鼠标滚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52955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2904B (zh) * 2017-03-22 2018-05-0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滑鼠滾輪結構
CN110874152A (zh) * 2018-09-03 2020-03-10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鼠标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2904B (zh) * 2017-03-22 2018-05-0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滑鼠滾輪結構
CN110874152A (zh) * 2018-09-03 2020-03-10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鼠标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2955A (zh) 202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28479B (zh) 鼠标滚轮结构
JP2577359Y2 (ja)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
US8803804B2 (en) Mouse structure with adjustable clicking force function
JP4372113B2 (ja) キースイッチ及びキーボード
US9360950B2 (en) Key control device for click pad
TW201351219A (zh) 滾輪滑鼠
TWI704444B (zh) 觸控板結構
TWI708174B (zh) 觸控模組
CN113552955B (zh) 鼠标滚轮结构
TWI430140B (zh) 可調節點擊力度的滑鼠結構
TWI736203B (zh) 滑鼠滾輪結構
CN117377931B (zh) 设置有拇指操作光鼠标的计算机键盘
US7782303B2 (en) Multi-direction input device
CN108874183B (zh) 鼠标
KR200419265Y1 (ko) 자석을 이용한 키 스위치
US11009971B2 (en) Input device with a scroll wheel
CN107240525B (zh) 键盘
US11797108B1 (en) Mouse device
CN114764266B (zh) 触摸板结构
CN118034506A (zh) 鼠标装置
CN110888541B (zh) 鼠标装置
EP4020119B1 (en) Touch pad structure with a rotatable guiding component
CN217305825U (zh) 一种可切换滚轮模式的鼠标改良结构
CN112241209B (zh) 触控板结构
KR200419266Y1 (ko) 자석을 이용한 키 스위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