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2813A - 智能家电组网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家电组网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52813A
CN113552813A CN202111095832.2A CN202111095832A CN113552813A CN 113552813 A CN113552813 A CN 113552813A CN 202111095832 A CN202111095832 A CN 202111095832A CN 113552813 A CN113552813 A CN 1135528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accessed
electric appliance
electrical appliances
virtual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958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52813B (zh
Inventor
李�荣
陈佳蕊
安全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ngd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ngd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ngd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ngd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9583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528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52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28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528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28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42Domotique, domestic, home control, automation, smart hou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家电组网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若干第一智能电器;第一服务器,与智能电器连接,用以与第一智能电器进行信息交互;若干第二智能电器;第二服务器,与第二智能电器连接,用以与第二智能电器进行信息交互;虚拟服务端,对第一智能电器和第二智能电器进行信息交互,形成新的网络结构;控制模块,根据组网需求控制网络结构内第一智能电器和第二电器的接入。通过设置虚拟服务端构建组网的中心,通过虚拟服务端、待接入智能电器和控制模块实现了智能家电小型网络的组建,使得组建的智能家电网络可以满足服务周期内的组网需求,提高组网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智能家电组网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家电组网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的现代社会,商品经济的竞争日见激烈,工作节奏在不断加快。对于全身全心投入竞争的人们,家庭事务方面必然力不从心,所以家务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智能家居可以提供智能控制方案,使家庭中成员在处理家务方面,既方便又快捷又省力。还提供健康舒适的环境,该系统可以监视室内的温度、湿度,从而控制空调的运行,达到人工模拟大自然的环境,即自动优化环境。
智能家居控制的建设是时代发展必然趋势。信息技术的大力推广应用,且实施简单和容易,推动了住宅小区智能化快速建设的进程,且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企业的家居产品为我们带来了舒适、安全的家居环境,但也同时给用户带来了选择上的狭隘。如采用美的智能家居方案,家中的电视、冰箱、空调等都得是美的品牌的,用户想体验康佳电视机就不行,用户想了解家中的温度值也不行、用户想监控家中人员流动也不行。也就是说,如果家庭用户想体验智能监控、智能环境、智能控制等自动化的家居,则必须采用多种家居产品方案,给家庭的组网带来局限。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家电组网控制系统,可以解决智能家电的组网存在局限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家电组网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电器阵列,包括若干第一智能电器;
第一服务器,与智能电器连接,用以与第一智能电器进行信息交互;
第二电器阵列,包括若干第二智能电器,所述第一智能电器与所述第二智能电器属于不同服务商;
第二服务器,与所述第二智能电器连接,用以与第二智能电器进行信息交互;
虚拟服务端,分别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连接,对第一智能电器和第二智能电器进行信息交互,形成新的网络结构;
控制模块,与所述虚拟服务端连接,根据组网需求控制网络结构内第一智能电器和第二电器的接入,以根据虚拟服务端在服务周期内的网络状况调整下一服务周期的组网电器的接入;
控制模块接收到组网需求时,对组网需求进行判定,确定待接入智能电器;
若待接入智能电器属于第一电器阵列,则第一服务器发送解除控制关系,待接入智能电器响应所述发送信息,解除第一电器阵列与第一服务器的控制关系后,将控制指令信息发送至虚拟服务端,由虚拟服务端实现对待接入智能电器的指令信息的接收和发送;
若待接入智能电器属于第二电器阵列,则第二服务器发送解除控制关系,待接入智能电器响应所述发送信息,解除第二电器阵列与第二服务器的控制关系后,将控制指令信息发送至虚拟服务端,由虚拟服务端实现对第二电器阵列中的待接入智能电器的指令信息的接收和发送。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内设置有标准数量N0,用以衡量第一阵列和第二阵列中接入的待接入智能电器数量的多少;
若待接入智能电器数量N>标准数量N0,则表示接入的智能电器数量过多,则需要提高虚拟服务端的信息处理能力;
若待接入智能电器数量N≤标准数量N0,则表示接入的智能电器数量适中,则维持当前虚拟服务端的信息处理能力;
当判定接入的智能电器数量过多时,控制模块根据数量差值确定对虚拟服务端的标准信道宽度的修正系数,控制模块内设置有第一修正系数k1、第二修正系数k2和第三修正系数k3,且k1<k2<k3;
设置有数量差值ΔN=N-N0,若ΔN≤0.5×N0,则采用第一修正系数k1对虚拟服务端的标准信道宽度进行修正;
若0.8×N0≥ΔN>0.5×N0,则采用第二修正系数k2对虚拟服务端的标准信道宽度进行修正;
若N0≥ΔN>0.8×N0,则采用第三修正系数k3对虚拟服务端的标准信道宽度进行修正;
若ΔN>N0,则需要将接入的智能电器进行裁剪,以使得虚拟服务端控制的智能电器的数量维持在可控范围内。
进一步地,当需要对虚拟服务端内的信道宽度进行修正时,控制模块内设置有标准信道宽度W0,任意服务周期内的信道宽度为Wi;
在进行信道宽度进行修正时,若采用第一修正系数进行修正,则修正后的信道宽度为W10′=W0×(1+k1);
若采用第二修正系数进行修正,则修正后的信道宽度为W20′=W0×(1+k2);
若采用第三修正系数进行修正,则修正后的信道宽度为W30′=W0×(1+k3)。
进一步地,所述虚拟服务端包括接收单元,用以接收待接入智能电器的接入请求;
建立单元,用以在接收到接入请求之后建立与待接入电器的交互信道;
存储单元,用以存储待接入智能电器传输的数据;
发送单元,将数据传输至控制模块,以使控制模块根据接收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以实现对形成的网络综合控制;
对于任意待接入智能设备,在接入虚拟服务端之前,需要判定虚拟服务端的网络状态;
若虚拟服务端的网络状态良好,则立刻将待接入智能设备进行接入,完成交互信道的建立;
若虚拟服务端的网络状态不好,则采用延迟接入的方式,使得交互信道的建立时间延后。
进一步地,对虚拟服务端的网络状态进行判定时,根据当前接入的智能设备的数量以及请求响应时间的长短进行确定;
若接入的智能设备的数量低于标准数量N0,且请求响应的时间≤T0,则网络状况较好;
若接入的智能设备的数量低于标准数量N0,且请求响应的时间>T0,则表示网络状况不好,此时则需要延迟接入;
若接入的智能设备的数量高于标准数量N0,且请求响应的时间≤T0,则网络状况极好;
若接入的智能设备的数量高于标准数量N0,且请求响应的时间>T0,则网络状况不好,此时则需要延迟接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智能电器阵列中的智能电器的数量为n1,所述第二智能电器阵列中的智能电器的数量为n2;
在接入的智能电器中,若根据用户的需求,需要接入虚拟服务端的第一智能电器的数量为m1,m1<n1;
控制模块根据需要接入的第一智能电器的数量确定标准服务周期的长度L0;
若第一智能电器的数量m1≤N0/2,则采用标准服务周期的长度L0;
若第一智能电器的数量m1> N0/2,则采用第一调整参数α1对标准服务周期的长度L0进行延长。
进一步地,采用第一调整参数α1对标准服务周期的长度L0进行延长后的周期长度L10′= L0×(1+α1);
其中第一调整参数α1=m1/N0。
进一步地,在接入的智能电器中,若根据用户的需求,需要接入虚拟服务端的第二智能电器的数量为m2,m2<n2;
若第二智能电器的数量m2≤N0/2,则采用标准服务周期的长度L0;
若第一智能电器的数量m2> N0/2,则采用第二调整参数α2对标准服务周期的长度L0进行延长。
进一步地,采用第二调整参数α2对标准服务周期的长度L0进行延长后的周期长度L20′= L0×(1+α2);
其中第二调整参数α2= m2/N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虚拟服务端构建组网的中心,通过虚拟服务端、待接入智能电器和控制模块实现了智能家电小型网络的组建,使得组建的智能家电网络可以满足服务周期内的组网需求,提高组网的灵活性。
尤其,通过设置标准数量N0、第一修正系数k1、第二修正系数k2和第三修正系数k3,对接入虚拟服务端内的智能电器的数量进行评估,进而确定是否需要对虚拟服务端的信道宽度进行调整,以使得接入的智能电器能够与虚拟服务端进行较好的信息交互,使得组成的小型网络的运行效率得以保证。
尤其,通过对信道标准宽度进行修正,使得虚拟服务端的信息处理速度更快,提高虚拟服务端的信息处理能力,使得虚拟服务端的信息处理能力与接入的智能电器的数量匹配,使得虚拟服务端在进行组网过程中,实现基于接入智能电器的数量动态调整信息处理能力,使得组网后的处理效率更好,能够保障组网网络运行的状态。
尤其,通过对虚拟服务端的网络状态进行判定,使得在建立交互信道的时机确定更为精准,使得对于组网过程的控制更为智能,提高组网的高效性,以及组网后的网络运行的稳定性,便于满足用户的需求。
尤其,通过对虚拟服务端的网络状态进行判定,根据接入的数量和待接入智能电器发出的请求以及虚拟服务端给出响应的时间进行判定,若是已经接入的智能电器的数量少时,虚拟服务端对于待接入的智能电器的请求响应时间还很长,则表示当前的网络状态极其不好,若是已经接入的智能电器的数量多时,虚拟服务端对于待接入的智能电器的请求响应时间还很短,则表示当前的网络状态极其良好,根据虚拟服务端的实际网络状态对交互信道的建立时间确定更为精确,使得接入的智能的电器、虚拟服务端以及控制模块完成网络的组建,提高小型网络内信息交互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尤其,通过比较第一智能电器的数量与实际接入的标准数量进行比较,若是第一智能电器的数量多,则需要对标准服务周期的长度L0进行延长,以使在服务周期内完成接入并提供相应地服务,满足组网要求,使得小型网络的运行效率大大提高。
尤其,通过对第一调整参数α1进行限定,使得对于服务周期长度的调整更为精确,与接入智能电器的数量契合,使得智能家电组网效率更高。
尤其,通过解读用户的需求,并根据第二智能电器的接入数量与标准数量N0的一半进行比较,若是第二智能电器的接入数量多于半数以上的标准数量,则表示在虚拟服务端接入的第二智能电器的数量较多,则需要采用第二调整参数对服务周期的长度进行调整,使得在服务周期内完成第二智能电器的接入,保障组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家电组网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家电组网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电器阵列10,包括若干第一智能电器;
第一服务器20,与智能电器连接,用以与第一智能电器进行信息交互;
第二电器阵列30,包括若干第二智能电器,所述第一智能电器与所述第二智能电器属于不同服务商;
第二服务器40,与所述第二智能电器连接,用以与第二智能电器进行信息交互;
虚拟服务端50,分别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连接,对第一智能电器和第二智能电器进行信息交互,形成新的网络结构;
控制模块60,与所述虚拟服务端连接,根据组网需求控制网络结构内第一智能电器和第二电器的接入,以根据虚拟服务端在服务周期内的网络状况调整下一服务周期的组网电器的接入;
控制模块接收到组网需求时,对组网需求进行判定,确定待接入智能电器;
若待接入智能电器属于第一电器阵列,则第一服务器发送解除控制关系,待接入智能电器响应所述发送信息,解除第一电器阵列与第一服务器的控制关系后,将控制指令信息发送至虚拟服务端,由虚拟服务端实现对待接入智能电器的指令信息的接收和发送;
若待接入智能电器属于第二电器阵列,则第二服务器发送解除控制关系,待接入智能电器响应所述发送信息,解除第二电器阵列与第二服务器的控制关系后,将控制指令信息发送至虚拟服务端,由虚拟服务端实现对第二电器阵列中的待接入智能电器的指令信息的接收和发送。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虚拟服务端构建组网的中心,通过虚拟服务端、待接入智能电器和控制模块实现了智能家电小型网络的组建,使得组建的智能家电网络可以满足服务周期内的组网需求,提高组网的灵活性。
具体而言,所述控制模块内设置有标准数量N0,用以衡量第一阵列和第二阵列中接入的待接入智能电器数量的多少;
若待接入智能电器数量N>标准数量N0,则表示接入的智能电器数量过多,则需要提高虚拟服务端的信息处理能力;
若待接入智能电器数量N≤标准数量N0,则表示接入的智能电器数量适中,则维持当前虚拟服务端的信息处理能力;
当判定接入的智能电器数量过多时,控制模块根据数量差值确定对虚拟服务端的标准信道宽度的修正系数,控制模块内设置有第一修正系数k1、第二修正系数k2和第三修正系数k3,且k1<k2<k3;
设置有数量差值ΔN=N-N0,若ΔN≤0.5×N0,则采用第一修正系数k1对虚拟服务端的标准信道宽度进行修正;
若0.8×N0≥ΔN>0.5×N0,则采用第二修正系数k2对虚拟服务端的标准信道宽度进行修正;
若N0≥ΔN>0.8×N0,则采用第三修正系数k3对虚拟服务端的标准信道宽度进行修正;
若ΔN>N0,则需要将接入的智能电器进行裁剪,以使得虚拟服务端控制的智能电器的数量维持在可控范围内。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标准数量N0、第一修正系数k1、第二修正系数k2和第三修正系数k3,对接入虚拟服务端内的智能电器的数量进行评估,进而确定是否需要对虚拟服务端的信道宽度进行调整,以使得接入的智能电器能够与虚拟服务端进行较好的信息交互,使得组成的小型网络的运行效率得以保证。
具体而言,当需要对虚拟服务端内的信道宽度进行修正时,控制模块内设置有标准信道宽度W0,任意服务周期内的信道宽度为Wi;
在进行信道宽度进行修正时,若采用第一修正系数进行修正,则修正后的信道宽度为W10′=W0×(1+k1);
若采用第二修正系数进行修正,则修正后的信道宽度为W20′=W0×(1+k2);
若采用第三修正系数进行修正,则修正后的信道宽度为W30′=W0×(1+k3)。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信道标准宽度进行修正,使得虚拟服务端的信息处理速度更快,提高虚拟服务端的信息处理能力,使得虚拟服务端的信息处理能力与接入的智能电器的数量匹配,使得虚拟服务端在进行组网过程中,实现基于接入智能电器的数量动态调整信息处理能力,使得组网后的处理效率更好,能够保障组网网络运行的状态。
具体而言,继续参阅图1所示,所述虚拟服务端50包括接收单元51,用以接收待接入智能电器的接入请求;
建立单元52,用以在接收到接入请求之后建立与待接入电器的交互信道;
存储单元53,用以存储待接入智能电器传输的数据;
发送单元54,将数据传输至控制模块,以使控制模块根据接收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以实现对形成的网络综合控制;
对于任意待接入智能设备,在接入虚拟服务端之前,需要判定虚拟服务端的网络状态;
若虚拟服务端的网络状态良好,则立刻将待接入智能设备进行接入,完成交互信道的建立;
若虚拟服务端的网络状态不好,则采用延迟接入的方式,使得交互信道的建立时间延后。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虚拟服务端的网络状态进行判定,使得在建立交互信道的时机确定更为精准,使得对于组网过程的控制更为智能,提高组网的高效性,以及组网后的网络运行的稳定性,便于满足用户的需求。
具体而言,对虚拟服务端的网络状态进行判定时,根据当前接入的智能设备的数量以及请求响应时间的长短进行确定;
若接入的智能设备的数量低于标准数量N0,且请求响应的时间≤T0,则网络状况较好;
若接入的智能设备的数量低于标准数量N0,且请求响应的时间>T0,则表示网络状况不好,此时则需要延迟接入;
若接入的智能设备的数量高于标准数量N0,且请求响应的时间≤T0,则网络状况极好;
若接入的智能设备的数量高于标准数量N0,且请求响应的时间>T0,则网络状况不好,此时则需要延迟接入。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虚拟服务端的网络状态进行判定,根据接入的数量和待接入智能电器发出的请求以及虚拟服务端给出响应的时间进行判定,若是已经接入的智能电器的数量少时,虚拟服务端对于待接入的智能电器的请求响应时间还很长,则表示当前的网络状态极其不好,若是已经接入的智能电器的数量多时,虚拟服务端对于待接入的智能电器的请求响应时间还很短,则表示当前的网络状态极其良好,根据虚拟服务端的实际网络状态对交互信道的建立时间确定更为精确,使得接入的智能的电器、虚拟服务端以及控制模块完成网络的组建,提高小型网络内信息交互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智能电器阵列中的智能电器的数量为n1,所述第二智能电器阵列中的智能电器的数量为n2;
在接入的智能电器中,若根据用户的需求,需要接入虚拟服务端的第一智能电器的数量为m1,m1<n1;
控制模块根据需要接入的第一智能电器的数量确定标准服务周期的长度L0;
若第一智能电器的数量m1≤N0/2,则采用标准服务周期的长度L0;
若第一智能电器的数量m1> N0/2,则采用第一调整参数α1对标准服务周期的长度L0进行延长。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比较第一智能电器的数量与实际接入的标准数量进行比较,若是第一智能电器的数量多,则需要对标准服务周期的长度L0进行延长,以使在服务周期内完成接入并提供相应地服务,满足组网要求,使得小型网络的运行效率大大提高。
具体而言,采用第一调整参数α1对标准服务周期的长度L0进行延长后的周期长度L10′= L0×(1+α1);
其中第一调整参数α1=m1/N0。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第一调整参数α1进行限定,使得对于服务周期长度的调整更为精确,与接入智能电器的数量契合,使得智能家电组网效率更高。
具体而言,在接入的智能电器中,若根据用户的需求,需要接入虚拟服务端的第二智能电器的数量为m2,m2<n2;
若第二智能电器的数量m2≤N0/2,则采用标准服务周期的长度L0;
若第一智能电器的数量m2> N0/2,则采用第二调整参数α2对标准服务周期的长度L0进行延长。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解读用户的需求,并根据第二智能电器的接入数量与标准数量N0的一半进行比较,若是第二智能电器的接入数量多于半数以上的标准数量,则表示在虚拟服务端接入的第二智能电器的数量较多,则需要采用第二调整参数对服务周期的长度进行调整,使得在服务周期内完成第二智能电器的接入,保障组网效率。
具体而言,采用第二调整参数α2对标准服务周期的长度L0进行延长后的周期长度L20′= L0×(1+α2);
其中第二调整参数α2= m2/N0。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第二调整参数的具体限定,使得服务周期更为精准,符合实际接入第二智能电器的数量要求,使得修正后的服务周期长度精确,然后在服务周期内进行第一智能电器和第二智能电器的接入更为高效,提高组网效率。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将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进一步说明,第一智能电器阵列包括热水器的水温传感器、浴室湿度传感器、人体温度检测器、热水器水量传感器等,第一智能电器阵列内的智能电器设置在卫生间和浴室内;第二智能电器阵列设置在客厅内,包括地板温度控制器、客厅温度调节装置、客厅湿度调节装置以及客厅内的通风装置等,第一智能电器阵列内的智能电器连接第一服务器,第二智能电器阵列内的智能电器连接第二服务器;
控制模块接收到用户由卫生间进入客厅的需求后,则需要根据第一智能电器阵列内的数据来调整第二智能电器阵列内的数据,使得用户在行走过程中始终处于舒适状态,此时则需要将接入第一服务器内的第一智能电器阵列中的智能电器接入虚拟服务端,也需要将接入第二服务器内的第二智能电器阵列中的智能电器接入虚拟服务端,实现组网,实现对第一智能电器内的数据和第二智能电器内的数据的交互和处理,以满足用户需要,提高组网效率,使得组网后的设备可以更好地提高舒适环境,提高运行效率。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智能家电组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器阵列,包括若干第一智能电器;
第一服务器,与智能电器连接,用以与第一智能电器进行信息交互;
第二电器阵列,包括若干第二智能电器,所述第一智能电器与所述第二智能电器属于不同服务商;
第二服务器,与所述第二智能电器连接,用以与第二智能电器进行信息交互;
虚拟服务端,分别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连接,对第一智能电器和第二智能电器进行信息交互,形成新的网络结构;
控制模块,与所述虚拟服务端连接,根据组网需求控制网络结构内第一智能电器和第二电器的接入;
控制模块接收到组网需求时,对组网需求进行判定,确定待接入智能电器;
若待接入智能电器属于第一电器阵列,则第一服务器发送解除控制关系,待接入智能电器响应所述发送信息,解除第一电器阵列与第一服务器的控制关系后,将控制指令信息发送至虚拟服务端,由虚拟服务端实现对待接入智能电器的指令信息的接收和发送;
若待接入智能电器属于第二电器阵列,则第二服务器发送解除控制关系,待接入智能电器响应所述发送信息,解除第二电器阵列与第二服务器的控制关系后,将控制指令信息发送至虚拟服务端,由虚拟服务端实现对第二电器阵列中的待接入智能电器的指令信息的接收和发送;
所述控制模块内设置有标准数量N0,用以衡量第一阵列和第二阵列中接入的待接入智能电器数量的多少;
若待接入智能电器数量N>标准数量N0,则表示接入的智能电器数量过多,则需要提高虚拟服务端的信息处理能力;
若待接入智能电器数量N≤标准数量N0,则表示接入的智能电器数量适中,则维持当前虚拟服务端的信息处理能力;
当判定接入的智能电器数量过多时,控制模块根据数量差值确定对虚拟服务端的标准信道宽度的修正系数,控制模块内设置有第一修正系数k1、第二修正系数k2和第三修正系数k3,且k1<k2<k3;
设置有数量差值ΔN=N-N0,若ΔN≤0.5×N0,则采用第一修正系数k1对虚拟服务端的标准信道宽度进行修正;
若0.8×N0≥ΔN>0.5×N0,则采用第二修正系数k2对虚拟服务端的标准信道宽度进行修正;
若N0≥ΔN>0.8×N0,则采用第三修正系数k3对虚拟服务端的标准信道宽度进行修正;
若ΔN>N0,则需要将接入的智能电器进行裁剪,以使得虚拟服务端控制的智能电器的数量维持在可控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电组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需要对虚拟服务端内的信道宽度进行修正时,控制模块内设置有标准信道宽度W0,任意服务周期内的信道宽度为Wi;
在进行信道宽度进行修正时,若采用第一修正系数进行修正,则修正后的信道宽度为W10′=W0×(1+k1);
若采用第二修正系数进行修正,则修正后的信道宽度为W20′=W0×(1+k2);
若采用第三修正系数进行修正,则修正后的信道宽度为W30′=W0×(1+k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家电组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虚拟服务端包括接收单元,用以接收待接入智能电器的接入请求;
建立单元,用以在接收到接入请求之后建立与待接入电器的交互信道;
存储单元,用以存储待接入智能电器传输的数据;
发送单元,将数据传输至控制模块,以使控制模块根据接收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以实现对形成的网络综合控制;
对于任意待接入智能设备,在接入虚拟服务端之前,需要判定虚拟服务端的网络状态;
若虚拟服务端的网络状态良好,则立刻将待接入智能设备进行接入,完成交互信道的建立;
若虚拟服务端的网络状态不好,则采用延迟接入的方式,使得交互信道的建立时间延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家电组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对虚拟服务端的网络状态进行判定时,根据当前接入的智能设备的数量以及请求响应时间的长短进行确定;
若接入的智能设备的数量低于标准数量N0,且请求响应的时间≤T0,则网络状况较好;
若接入的智能设备的数量低于标准数量N0,且请求响应的时间>T0,则表示网络状况不好,此时则需要延迟接入;
若接入的智能设备的数量高于标准数量N0,且请求响应的时间≤T0,则网络状况极好;
若接入的智能设备的数量高于标准数量N0,且请求响应的时间>T0,则网络状况不好,此时则需要延迟接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电组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智能电器阵列中的智能电器的数量为n1,所述第二智能电器阵列中的智能电器的数量为n2;
在接入的智能电器中,若根据用户的需求,需要接入虚拟服务端的第一智能电器的数量为m1,m1<n1;
控制模块根据需要接入的第一智能电器的数量确定标准服务周期的长度L0;
若第一智能电器的数量m1≤N0/2,则采用标准服务周期的长度L0;
若第一智能电器的数量m1> N0/2,则采用第一调整参数α1对标准服务周期的长度L0进行延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家电组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采用第一调整参数α1对标准服务周期的长度L0进行延长后的周期长度L10′= L0×(1+α1);
其中第一调整参数α1=m1/N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家电组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接入的智能电器中,若根据用户的需求,需要接入虚拟服务端的第二智能电器的数量为m2,m2<n2;
若第二智能电器的数量m2≤N0/2,则采用标准服务周期的长度L0;
若第一智能电器的数量m2> N0/2,则采用第二调整参数α2对标准服务周期的长度L0进行延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家电组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采用第二调整参数α2对标准服务周期的长度L0进行延长后的周期长度L20′= L0×(1+α2);
其中第二调整参数α2= m2/N0。
CN202111095832.2A 2021-09-18 2021-09-18 智能家电组网控制系统 Active CN1135528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95832.2A CN113552813B (zh) 2021-09-18 2021-09-18 智能家电组网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95832.2A CN113552813B (zh) 2021-09-18 2021-09-18 智能家电组网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2813A true CN113552813A (zh) 2021-10-26
CN113552813B CN113552813B (zh) 2021-12-24

Family

ID=78134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95832.2A Active CN113552813B (zh) 2021-09-18 2021-09-18 智能家电组网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5281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81797A1 (es) * 2003-03-10 2004-09-23 Eneo Laboratories, S.A. Procedimiento y sistema interactivo de control de dispositivos domesticos
CN1659539A (zh) * 2002-04-19 2005-08-24 因卡网络工程公司 一种具有虚拟服务模块的网络系统
US20090175191A1 (en) * 2007-12-31 2009-07-09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bandwidth protection
CN201758454U (zh) * 2010-04-27 2011-03-09 山东大学 物联网下的新型智能家居系统
CN202720505U (zh) * 2012-07-10 2013-02-06 上海库比特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106302078A (zh) * 2016-09-30 2017-01-04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组网系统
CN112015095A (zh) * 2020-08-11 2020-12-01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组网配置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364833A (zh) * 2021-05-20 2021-09-07 杭州快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定义物联网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9539A (zh) * 2002-04-19 2005-08-24 因卡网络工程公司 一种具有虚拟服务模块的网络系统
WO2004081797A1 (es) * 2003-03-10 2004-09-23 Eneo Laboratories, S.A. Procedimiento y sistema interactivo de control de dispositivos domesticos
US20090175191A1 (en) * 2007-12-31 2009-07-09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bandwidth protection
CN201758454U (zh) * 2010-04-27 2011-03-09 山东大学 物联网下的新型智能家居系统
CN202720505U (zh) * 2012-07-10 2013-02-06 上海库比特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106302078A (zh) * 2016-09-30 2017-01-04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组网系统
CN112015095A (zh) * 2020-08-11 2020-12-01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组网配置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364833A (zh) * 2021-05-20 2021-09-07 杭州快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定义物联网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2813B (zh) 2021-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74621A1 (en) Task ambient hvac system for distributed space conditioning
US10563878B2 (en)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 based on user&#39;s internal body temperature and skin temperature received from wearable devices
US10458669B2 (en) Thermostat with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features
US20170023270A1 (en) Universal demand-response remote control for ductless split system
CN102901180B (zh) 一种控制空调的方法及系统
US10253996B2 (e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ontrol device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CN107560113A (zh) 一种智能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US10254735B2 (en)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WO2014115317A1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US20140316958A1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energy account management
CN108332376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1121256A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160204B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04633850A (zh) 一种控制空调的方法及云端服务器
CN111322725A (zh) 一种空气处理系统
CN111862988B (zh) 语音识别设备及其唤醒响应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094861A (zh) 网络系统
CN113552813B (zh) 智能家电组网控制系统
CN112762583A (zh) 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KR102252339B1 (ko) 공동 주택 자동 온도 조절 시스템
KR20190142064A (ko)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배관 통신 방법
CN106123210A (zh) 基于空调器的空气质量调节方法
CN111288613B (zh) 一种空调状态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5716207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中央空调
CN114963287B (zh) 采暖炉温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