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1563A - 一种重复抛撒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复抛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51563A
CN113551563A CN202110917260.5A CN202110917260A CN113551563A CN 113551563 A CN113551563 A CN 113551563A CN 202110917260 A CN202110917260 A CN 202110917260A CN 113551563 A CN113551563 A CN 1135515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cle
arc
rack
cabin
un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172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51563B (zh
Inventor
苏海
陈德强
胡海林
徐雷
郭克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engjiang Digit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engjiang Digit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engjiang Digit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engjiang Digit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1726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515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51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15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515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15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BEXPLOSIVE CHARGES, e.g. FOR BLASTING, FIREWORKS, AMMUNITION
    • F42B12/00Projectiles, missiles or m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rhead, the intended effect, or the material
    • F42B12/02Projectiles, missiles or m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rhead, the intended effect, or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warhead or the intended effect
    • F42B12/36Projectiles, missiles or m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rhead, the intended effect, or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warhead or the intended effect for dispensing materials; for producing chemical or physical reaction; for signalling ;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 F42B12/56Projectiles, missiles or m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rhead, the intended effect, or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warhead or the intended effect for dispensing materials; for producing chemical or physical reaction; for signalling ;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for dispensing discrete solid bodies
    • F42B12/58Cluster or cargo ammunition, i.e. projectiles containing one or more submissiles
    • F42B12/60Cluster or cargo ammunition, i.e. projectiles containing one or more submissiles the submissiles being ejected radia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复抛撒装置,包括主体支撑结构、舱门内收缩维形开舱机构、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和物品电驱解锁抛撒机构,主体支撑结构的内侧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舱门内收缩维形开舱机构;主体支撑结构为中空的结构;主体支撑结构内部,安装有横向分布的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上,安装有物品电驱解锁抛撒机构。本发明公开的重复抛撒装置,结构设计科学,能够解决现有的物品抛撒方式以火工品作为动力,不能重复抛撒的问题。对于本发明,与现有火工品的物品抛撒方式相比较,不会破坏抛撒结构,可以实现结构的重复利用,发挥重复抛撒的功能,节约了使用成本,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重复抛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重复抛撒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特定的装置(例如子母弹的母弹),其上具有开舱机构,需要通过开舱操作,让其内部放置的物品(例如子弹药)通过舱门向外释放。但是,这些装置,如果采用火工品作为开舱的动力源,在一次开舱后,将破坏舱门结构,无法再次开启操作,即无法重复启闭舱门。同时,装置内部放置物品的释放、抛撒方式,也是采用火工品作为动力源,依靠火工品来实现,从而无法实现多次释放、抛撒动作。
例如,对于子母弹,也称集束炸弹,是以母弹为载体,内装一定数量的子弹,发射后母弹在预定高度开舱抛射子弹药,完成毁伤目标和其他特殊战斗任务的炮弹。导弹与侦察打击型巡飞战斗部结合发展起来的弹载巡飞子母弹,成为一种重要的子母弹类型。
弹载巡飞子母弹可由各种炮弹、火箭弹、航空炸弹、导弹、布撒器等母弹携带布撒。弹载巡飞子弹药在飞行初期由母弹携带,到达预定高度和距离时被母弹抛出,子弹药再自行按一定距离巡航飞行或在目标区域内巡飞,完成指定任务。这类子弹药的优点是利用母体的高速飞行,快速进入目标区进行作战任务,能有效对付时间敏感目标。
目前,新的作战模式对子母弹的多次开舱、分段抛撒要求极为迫切。目前子母弹的开舱方式主要通过火工品实现,子母弹在母弹飞抵目标空域后通过火工品爆炸,来一次性完成舱门的破坏性开启,无法实现舱门反复开启和闭合的动作。同时,子弹药的抛撒方式,同样主要依靠火工品实现,目前在母弹的舱门开启后,只能通过火工品方式一次性将子弹药全部抛离母弹,无法实现多次抛撒的动作。因此,目前的子母弹通常只可打击一个空域目标,无法做到一枚子母弹多航段、多目标点的重复打击。
此外,火工品的物品抛撒方式,必然破坏抛撒结构,无法实现抛撒结构的重复利用,增加了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重复抛撒装置。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复抛撒装置,包括主体支撑结构、舱门内收缩维形开舱机构、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和物品电驱解锁抛撒机构,其中:
主体支撑结构为中空的结构;
主体支撑结构的内侧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舱门内收缩维形开舱机构;
主体支撑结构内部,安装有横向分布的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
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上,安装有物品电驱解锁抛撒机构;
其中,主体支撑机构,用于为装置提供结构支撑;
舱门内收缩维形开舱机构,用于完成舱门的重复开启及闭合维形;
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用于完成舱内物品的周向旋转;
物品电驱解锁抛撒机构,用于完成舱内物品的周向安装固定和定位,通过解锁电机控制所需抛撒的物品解锁,实现物品抛撒。
由以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复抛撒装置,其结构设计科学,能够解决现有的物品抛撒方式以火工品作为动力,不能重复抛撒的问题。对于本发明,与现有火工品的物品抛撒方式相比较,不会破坏抛撒结构,可以实现结构的重复利用,发挥重复抛撒的功能,节约了使用成本,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通过应用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子母弹的母弹等装置在舱门开启后通过火工品方式一次性将其内的物品(例如子弹药)全部抛离母弹,无法实现多次抛撒动作的问题,可以满足特定装置(例如子母弹的母弹)的重复开舱、多次投放其内物品(例如子弹药)的要求。
通过应用本发明,能够进行子母弹单枚弹、多目标点的分段抛撒打击,可以作为一种具备分航段、多目标点的开舱抛撒子母战斗部舱。
对于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子母弹的母弹等装置在舱门开启后通过火工品方式一次性将其内的物品(例如子弹药)全部抛离母弹,无法重复利用,实现多次抛撒动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重复抛撒装置,在打开舱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b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重复抛撒装置,在打开舱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c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重复抛撒装置,其中的舱门内收缩维形开舱机构安装在主体支撑结构的主舱体端盖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重复抛撒装置,在关闭舱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重复抛撒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重复抛撒装置中,主体支撑结构以及舱门内收缩维形开舱机构的立体爆炸分解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重复抛撒装置,其中的物品电驱解锁抛撒机构与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6a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重复抛撒装置,其中的物品电驱解锁抛撒机构与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的立体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重复抛撒装置,其中的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的立体构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重复抛撒装置,其中的物品电驱解锁抛撒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重复抛撒装置,其中的物品电驱解锁抛撒机构的立体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c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重复抛撒装置,其中的物品电驱解锁抛撒机构与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7d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重复抛撒装置,其中的物品电驱解锁抛撒机构(未显示支撑环和推弹板)与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的安装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e为图7d的中部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f为图7e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重复抛撒装置,其中的舱门内收缩维形开舱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8b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重复抛撒装置,其中的舱门内收缩维形开舱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8c为图8b的中部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d为图8c的局部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e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重复抛撒装置,其中的舱门内收缩维形开舱机构,在倒立放置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此时,没有画出蒙皮);
图8f为图8e的局部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重复抛撒装置,其中的舱门内收缩维形开舱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10为图9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重复抛撒装置,其中的可调摇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重复抛撒装置,其中的可调摇杆的立体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更容易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安装,也可以是可拆卸安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a至图1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复抛撒装置,包括主体支撑结构1、舱门内收缩维形开舱机构2、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3和物品电驱解锁抛撒机构4,其中:
主体支撑结构1为中空的结构;
主体支撑结构1的内侧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舱门内收缩维形开舱机构2;
主体支撑结构1内部,安装有横向分布的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3;
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3上,安装有物品电驱解锁抛撒机构4。
在本发明中,主体支撑机构1,用于为装置提供结构支撑,固定并连接舱门内收缩维形开舱机构2、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3与子弹药电驱解锁及抛撒机构4;
舱门内收缩维形开舱机构2,用于完成舱门的重复开启及闭合维形;
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3,用于完成舱内物品的周向旋转;
物品电驱解锁抛撒机构4,用于完成舱内物品的周向安装固定和定位,以及通过解锁电机(采用伺服电机)控制所需抛撒的物品解锁,能够实现多次抛撒物品,从而实现物品的分段多点抛撒。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参见图1所示,主体支撑机构1,包括主舱体端盖101和主舱体外壳102;
两个主舱体端盖101径向四周侧壁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通过多个螺丝)有一个横向分布的主舱体外壳102;
两个主舱体外壳102上下对接在一起;
具体实现上,
两个主舱体外壳102上下合在一起形成主舱体外壳整体;
主舱体外壳整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横向分布的主舱体豁口103。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主舱体豁口103,可以方便安装和维护主舱体外壳102里面的物品。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3,包括内部具有横向中心通孔的中心支架300、支撑环13、第二电机16和固定托架21;
其中,两个支撑环13的外侧,分别固定在主体支撑机构1中两个主舱体端盖101的内侧;
两个支撑环13的中心位置,分别具有一个主支撑轴承130;
中心支架300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主支撑轴承130的内圈相连接,从而实现在外力(例如电机)驱动时,可以进行旋转运动;
其中,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横向贯穿通过主体支撑机构1中的主舱体端盖101右侧预留的通孔后,与中心支架300右端相连接;
其中,中心支架300的前后两侧以及上下两侧,分别开有一个横向分布的设备安装露出口301;
每个设备露出口301上,分别设置有一套物品固定组件,用于固定一个横向分布的物品(例如圆柱形的子弹药);
需要说明的是,四个设备安装露出口301,呈十字对称分布在中心支架300的前后两侧以及上下两侧;当然,根据用户的需要,可以只是设置前后分布或者上下分布的两个设备安装露出口301,相应地分别配置物品固定组件。
其中,每套物品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一对(例如可以多对)上下分布的抱弹爪14和一个推弹板15;
每个推弹板15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物品固定托架21;
物品固定托架21的内侧以及抱弹爪14的内侧,用于放入横向分布的、内凹的推弹板15;
四个推弹板15,分别位于中心支架300的前后两边以及上下两边;
推弹板15上,放置有预设的物品(例如圆柱形的子弹药)。
具体实现上,支撑环13,用于将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3连接到主体支撑机构1,支撑环13采用铝合金整体辐轮式设计。
具体实现上,第二电机16的壳体,固定于支撑环13上,第二电机16用于驱动中心支架300旋转.
具体实现上,物品固定组件中的推弹板15与抱弹爪14固定于中心支架300上,可沿径向运动对物品(例如子弹药)进行抛撒,需要抛撒的物品(例如子弹药)放置于推弹板15上,通过物品电驱解锁抛撒机构4进行固定与抛撒。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物品电驱解锁抛撒机构4,包括解锁丝杠17、解锁滑块18、抛撒动力单元19和解锁电机20,以及包括物品固定组件(即包括推弹板15与抱弹爪14);
其中,每套物品固定组件中的每对抱弹爪14的内侧末端,分别卡接在一个解锁滑块18同一侧的一对卡块180上(抱弹爪14朝向解锁滑块18上卡块180的一侧,具有卡槽);
抱弹爪14的内侧端,铰接在中心支架300径向四周设置的支架铰接块3001上(抱弹爪14的内侧端具有铰接孔,通过铰接轴相铰接)。
解锁滑块18,套在横向分布的解锁丝杠17的径向外壁;
两个解锁丝杠17,位于中心支架300的横向中心通孔中,即位于四个推弹板15的内侧方向;
中心支架300的横向中心通孔中,间隔设置有多个丝杠支撑轴承170;
解锁丝杠17的外壁,分别与多个丝杠支撑轴承170的内圈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左右分布的两个解锁丝杠17时,这相邻的两个解锁丝杠17之间,还可以通过传力扭杆171相连接。
位于最左边的解锁丝杠17的左端,通过联轴器与解锁电机20右侧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
解锁电机20的壳体,安装在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3中位于左边的支撑环13上。
具体实现上,物品电驱解锁抛撒机构4,还包括垂直分布的多个抛撒动力单元19和纵向分布的多个抛撒动力单元19;
抛撒动力单元19,位于前后对称分布的两个推弹板15以及上下对称分布的两个推弹板15所围绕的空间中;
对于垂直分布的抛撒动力单元19,包括垂直分布的多对第一压缩弹簧191;
其中,每对第一压缩弹簧191的两端,分别在贯穿通过中心支架300上下两侧的设备安装露出口301后,与中心支架300上下两边的推弹板15相连接;
对于纵向分布的抛撒动力单元19,包括纵向分布的多对第二压缩弹簧192;
其中,每对第二压缩弹簧192的两端,分别在贯穿通过中心支架300前后两侧的设备安装露出口301后,与中心支架300前后两边的推弹板15相连接(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未释放的情况下,由于抱弹爪14卡接在解锁滑块18上,从而抱弹爪14能够抱紧推弹板15上的物品(例如子弹药)并锁死。在释放的情况下(即解锁滑块18发生转动,其上的卡块180不再卡接抱弹爪14的内侧端),抱弹爪14不再卡接在解锁滑块18上,这时候,抱弹爪14不再抱紧推弹板15上的物品,因此,推弹板15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可以推动物品(例如子弹药)沿着舱体(例如主舱体端盖101)的径向推出,实现抛撒。
具体实现上,解锁电机20和第二电机16为伺服电机。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发明,抱弹爪14通过解锁滑块18进行限位,使抱弹爪14抱紧子弹药并锁死,解锁丝杠17与解锁滑块18相连,当解锁电机20接收到外部控制器发送的抛撒解锁指令后,解锁电机20带动解锁丝杠17旋转,从而在解锁丝杠17的旋转作用下,解锁滑块18将向前移动,使解锁滑块18脱离抱弹爪14的卡槽(即解锁滑块18上的卡块182脱落卡槽),此时抱弹爪14解锁,放置物品的(例如子弹药)推弹板15失去约束,抛撒动力单元19能够将推弹板15向外推出,从而使得推弹板上的物品(例如子弹药)抛离出去,具体是物品向主舱体豁口103方向弹出,然后弹出主舱体豁口103之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落体,实现抛撒。其中,弹出不同位置的推弹板15,可以分别抛撒其上的物品;不同位置的推弹板上,可以放置不同种类的物品。推弹板15由于与压缩弹簧(例如第一压缩弹簧191或者第二压缩弹簧192)连接,所以,不掉落到外部,只是弹开一定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单边推开和双边推开推弹板的原理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仅仅是内部丝杠解锁行程不同而已,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设定。
在本发明中,弹簧分布(即第一压缩弹簧191和第二压缩弹簧192的分布)和数量,可以这个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设定。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对于舱门内收缩维形开舱机构2,其包括横向分布的支撑板208;
其中,支撑板208的纵截面形状为弧形;
支撑板208的外侧面(即底面)横向中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的支撑支架2010;
多个支撑支架2010的外侧面(即底面)中部,固定连接同一个横向分布的支撑横梁2012;
支撑板208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弧形导轨205;
其中,两个弧形导轨205的外侧面(即底面)中部,与支撑横梁2012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
其中,两个弧形导轨205相对一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一个横向分布的舱门206的左右两端相滑动配合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舱门206的左右两端,可在弧形导轨205中滑动;具体可以采用现有常规的滑动配合结构,例如舱门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弧形的限位凸块(滑块),用于与弧形导轨205上的导槽相滑动配合,此为现有常规的技术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支撑板208的下方外侧固定设置有蒙皮207,并且蒙皮207位于支撑横梁2012的外侧;
蒙皮207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一个弧形导轨205的内侧端固定连接;
蒙皮207前后两侧的左右两端边缘,分别焊接有一个弧形的加强边条2070;
蒙皮207前后两侧的加强边条2070顶部,分别固定连接(例如通过螺栓)一个横向分布的工艺梁209;
其中,支撑板208的顶面横向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01;
第一电机201右侧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传动轴20131的左端相连接;
第一传动轴20131的左前方,平行设置有第二传动轴20132;
第一传动轴20131的左端和第二传动轴20132的右端,分别套有第一主驱动齿轮2021和第二主驱动齿轮2022;
第一主驱动齿轮2021和第二主驱动齿轮2022相互啮合;
第一传动轴20131的右端和第二传动轴20132的左端,分别套有第一齿条驱动齿轮20151和第二齿条驱动齿轮20152;
第一齿条驱动齿轮20151的下侧,与第一弧形齿条2031相啮合;
第二齿条驱动齿轮20152的下侧,与第二弧形齿条2032相啮合;
其中,第一弧形齿条31的后端以及第二弧形齿条2032的前端,分别与相邻的舱门206的内侧面相联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发明,支撑板208、支撑支架2010和支撑横梁2012为本发明机构的主要支撑部件;弧形导轨205与工艺梁209构成本发明机构的主体外形。
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两个工艺梁209,对应固定安装在一个主体支撑机构1上预留的豁口(例如弧形的豁口)上,本发明整个机构的形状大小与该豁口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例如,固定安装在一个主体是圆柱形或者其他形状的装置的豁口上(例如子母弹的圆柱形或者其他形状的舱体的弧形豁口上)。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与主舱体豁口103正对应的位置(例如正前方以及正后方的位置),没有设置蒙皮207。即当每个舱门206沿着弧形导轨205移动到最高位置时,舱门206相对应的位置(即外侧方向),没有蒙皮。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蒙皮207的纵向中部位置,与支撑横梁2012固定连接(通过多个螺栓螺母组件),形成本发明机构的外部表面,以保持本发明机构的气动外形。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支撑板208,通过多个螺栓螺母组件,分别与支撑支架2010、支撑横梁2012和弧形导轨205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第一传动轴20131和第二传动轴20132的左右两端部,分别与一个直线轴承2014的内圈相连接;
每个直线轴承2014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直线轴承支撑20140;
直线轴承支撑座20140,与支撑板208固定连接(通过螺栓螺母组件)。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传动轴20132位于第二齿条驱动齿轮20152和第二主驱动齿轮2022之间的部分,以及第一传动轴20131位于第一齿条驱动齿轮20151和第一主驱动齿轮2021之间的部分,也分别与一个直线轴承2014的内圈相连接。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第一弧形齿条2031的底部外侧,与弧形分布的第一齿条导向导轨组件20111相滑动配合连接;
第一齿条导向导轨组件111,固定安装在支撑板208上设置的弧形分布的第一齿条导向导轨开口槽中;
第二弧形齿条2032的底部外侧,与弧形分布的第二齿条导向导轨组件20112相滑动配合连接;
第二齿条导向导轨组件20112,固定安装在支撑板208上设置的弧形分布的第二齿条导向导轨开口槽中。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发明,第一电机201与两个齿条导向导轨组件固定于支撑板208上。第一齿条导向导轨组件20111和第二齿条导向导轨组件20112的形状构造相同。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第一弧形齿条2031和第二弧形齿条2032,分别通过一个可调摇杆204,与相邻的一个舱门206相连接。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第一齿条导向导轨组件20111和第二齿条导向导轨组件20112,均分别包括导向开口槽500;
每个导向开口槽500内,分别包括多对左右对称分布的、呈弧线形排列的可转动的导轮501;
导向开口槽500,用于与第一弧形齿条2031和第二弧形齿条2032相滑动配合连接;
第一弧形齿条2031和第二弧形齿条2032的底面,与导轮501的顶面相接触。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第一弧形齿条2031的后端部和第二弧形齿条2032的前端部,分别与一个第一连接块401相连接;
每个第一连接块40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一个可调摇杆204的一端相铰接;
每个第一连接块401所铰接的可调摇杆204的另一端,与相邻的舱门206远离支撑板208的一端的内侧面中部边缘相铰接。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每个舱门206靠近支撑板208的另一端的内侧面中部边缘,分别与另外两个可调摇杆204的一端相铰接;
对于每个舱门,另外两个可调摇杆204的另一端与一个第二连接块402相铰接;
每个第二连接块402,分别与一个弧形限位条403相连接;
每个弧形限位条403,用于与导向开口槽500外侧部分相滑动配合(即外侧部分是限位条导向槽502,该限位条导向槽502,位于导轮501的外侧)。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每个可调摇杆204,包括摇杆伸缩臂4001、第一调节螺母4002、第二调节螺母4003、导套4004以及摇臂套筒4005;
其中,摇杆伸缩臂4001具有铰接孔的一端,用于与第一连接块401或者第二连接块402相铰接;
摇杆伸缩臂4001另一端具有的连接柱,穿过第一调节螺母4002后,深入到摇臂套筒4005的内腔中;
摇杆伸缩臂4001另一端的连接柱伸入到摇臂套筒4005内腔的部分,分别与第二调节螺母4003、导套4004相连接;
每个摇臂套筒4005上具有铰接孔的一端,分别与舱门206上的一个铰接凸块相铰接(该铰接凸块上设置有铰接孔,通过连接销相铰接)
需要说明的是,可调摇杆204可调节伸缩量,两个可调摇杆204,分别用于连接第一弧形齿条2031与一个舱门206,以及第二弧形齿条与另外一个舱门206。可调摇杆204可调节径向位移自由量并传递舱门206关闭的锁紧力。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发明,第一弧形齿条2031和第二弧形齿条2032,可以分别在第一齿条导向导轨组件20111和第二齿条导向导轨组件20112中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发明,第一主驱动齿轮2021和第二主驱动齿轮2022相互啮合,从而可以将动力,通过第一齿条驱动齿轮20151和第二齿条驱动齿轮20152,分别对应传递至第一弧形齿条2031和第二弧形齿条2032,从而使得第一弧形齿条2031和第二弧形齿条2032可以分别在第一齿条导向导轨组件20111和第二齿条导向导轨组件20112中滑动。第一弧形齿条2031和第二弧形齿条2032在滑动时,将带动相连接的舱门206两端在弧形轨道205中滑动,从而可以实现舱门的开启和闭合。其中,舱门206向上滑动时关闭,舱门向下滑动时开启。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第一电机201的动力输出轴与安装有第一主驱动齿轮2021的第一传动轴保持同轴;两个舱门206对应的第一主驱动齿轮2021和第二主驱动齿轮2022相互啮合,同时两个舱门206对应的第一齿条驱动齿轮20151和第二齿条驱动齿轮20152分别与第一弧形齿条2031和第二弧形齿条2032相啮合。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蒙皮207为6061铝合金,蒙皮207整体经过阳极氧化处理,厚度为3mm,为了增加蒙皮7的整体刚性,蒙皮207水平两侧焊接加强边条70,加强边条2070与工艺梁209螺栓连接。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第一电机201为抱闸电机,即具有抱闸装置的电机,可在电源断电情况下,对电机进行抱紧锁定,可实现舱门闭合后自锁。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舱门206,采用铝合金板材,通过对铝合金板材滚弯后铣削加工而成。
具体实现上,每个舱门206在朝向蒙皮207的一侧(即下侧),与蒙皮7的内壁之间,分别具有距离1.5mm的间隙;
舱门206位于蒙皮207的上方位置;
这个间隙内粘贴有密封条;
该密封条,横向粘贴在蒙皮207的内壁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舱门内收缩维形开舱机构2的工作原理为:本发明将齿轮齿条传动应用于舱门重复启闭过程中,通过电机驱动齿轮,由齿条受力并带动舱门成对运动,舱门在弧形导轨中滑动,从而实现同步开舱与关闭动作。
在开舱过程中,舱门沿弧形导轨向内收缩,从而在高速飞行中,能够更好的维护气动外形,降低飞行阻力。电机带有抱闸装置(即该第一电机201为抱闸电机),可在电源断电情况下,对电机进行抱紧锁定,可实现舱门闭合后自锁。
对于本发明,舱门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可调摇杆204沿径向移动,保证在关闭过程中,舱门206与外侧方向的蒙皮207不产生干涉,且关闭后舱门206的外表面与蒙皮207的外表面保持齐平(蒙皮207在与每个舱门206相对应的位置,具有容纳舱门的舱门豁口)。可调摇杆204还起到对舱门206施加径向锁紧力的作用,保证舱门关闭状态的密封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发明的舱门内收缩维形开舱机构2,第一电机201带动两个主驱动齿轮转动,两个主驱动齿轮同轴的两个齿条驱动齿轮,分别与两个弧形齿条啮合,从而带动弧形齿条滑动,弧形齿条通过可调摇杆204带动舱门206在弧形导轨205中滑动,进而实现舱门206的重复开启与闭合。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舱门内收缩维形开舱机构2的操作原理。其在工作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第一电机201通过联轴器带动两个传动轴以及两个传动轴上的两个主驱动齿轮和齿条驱动齿轮转动;
步骤二:两个舱门206的不同传动路线上的主驱动齿轮两两啮合(即第一主驱动齿轮2021和第二主驱动齿轮2022相互啮合),保持传动的同步性;
步骤三:与两个主驱动齿轮同轴的两个齿轮(即第一齿条驱动齿轮151和第二齿条驱动齿轮20152),分别与两个舱门206所连接的第一弧形齿条2031以及第二弧形齿条2032啮合,从而可以将第一电机201的转动,转换为两个弧形齿条沿整个机构外形的伸出与缩回运动。
步骤四:两个弧形齿条(包括第一弧形齿条2031以及第二弧形齿条2032)通过可调摇杆204与两个舱门206连接,进而带动舱门206在弧形导轨205中滑动,实现舱门206的反复开启与闭合,并可保持动作的同步性。
对于本发明,其中的舱门内收缩维形开舱机构2,可以解决现有火工式开舱破坏本体结构、无法重复起闭舱门的问题。在本发明中,支撑板、支撑支架、支撑横梁为主要支撑部件,弧形导轨与工艺梁构成装置主体外形,蒙皮两端与弧形导轨固定连接,蒙皮中部与支撑横梁固定连接,形成装置外部表面以保持装置气动外形,电机、驱动齿轮与齿条导向导轨组件固定于支撑板。电机的转动输出通过联轴器传递至驱动齿轮,驱动齿轮相互啮合并将动力传递至弧形齿条,弧形齿条通过可调摇杆与舱门连接,实现舱门在弧形导轨中的滑动,从而实现舱门的重复起闭。本发明用于舱门重复起闭。
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整体操作原理。其在工作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本发明的装置(例如作为子母弹的母弹)向特定的空域(例如对敌空域)发射,当本发明的装置(例如作为子母弹的母弹)到达布撒空域后,外部的控制系统发出信号,此时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3将所需抛撒的物品(例如子弹药)旋转至对应舱门206处;
步骤二:当达到第一个目标布撒点后,控制系统发出开舱指令,第一电机201驱动舱门206自动向舱内上下开启,让出抛撒路径;
步骤三:当控制系统检测到舱门206开启到位,发出抛撒信号,此时通过物品电驱解锁抛撒机构4,将物品(例如子弹药)解锁,在抛撒动力单元19的作用下,物品(例如子弹药)同时被抛离主体支撑机构1,此时物品(例如子弹药)在第一目标空域内巡飞投放,可以实现相应的操作(例如打击操作);
步骤四:控制系统检测到物品(例如子弹药)已抛撒完毕,发出闭舱指令,舱门206随即闭合并维持本发明的装置(例如作为子母弹的母弹)气动外形不变,本发明的装置继续飞行至下一区域,此时控制系统适时发出指令使下一抛撒子弹药就位,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3旋转将剩余子弹药旋转至对应舱门206处;
步骤五:当达到第二个目标布撒点后,控制系统发出开舱指令,舱门206自动向舱内上下开启,让出抛撒路径;
步骤六:当控制系统检测到舱门206开启到位,发出抛撒信号,此时抛撒系统(即物品电驱解锁抛撒机构4)将子弹药解锁,在抛撒动力单元19的作用下,物品(例如子弹药)同时被抛离主体支撑机构1,此时物品(例如子弹药)将在第二目标空域内巡飞投放,可以实现相应的操作(例如打击操作)。
基于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战斗部舱在舱门开启后通过火工品方式一次性将子弹药全部抛离母弹,无法实现多次抛撒动作的问题。装置主体支撑结构连接并支撑舱门内收缩维形开舱机构、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与子弹药电驱解锁抛撒机构。主体支撑机构为装置提供结构支撑,固定并连接舱门内收缩维形开舱机构、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与子弹药电驱解锁及抛撒机构,舱门内收缩维形开舱机构完成舱门的重复开启及闭合维形,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完成舱内物品周向安装固定、周向旋转和定位,物品电驱解锁抛撒机构通过伺服电机控制所需抛撒的物品解锁,并在内部储能作用下实现分段多点抛撒。
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具体如下:
对于本发明,在舱门开启后,舱门沿弹舱蒙皮内部收缩,让出子母弹等物品的抛撒通道;在舱门闭合后,在导向槽和可调摇杆的导向下向径向移动一定距离,使舱门与蒙皮外形齐平,保证整个弹舱的气动外形,相比于现有的舱门外开启的方式具有巨大的优势,体现在:
一方面、极大降低了舱门开启后对弹体气动外形的影响,降低飞行气动阻力,提高有效射程;
另一方面、舱门内收缩受到的气动力阻力小,所需的开启动力小,有利于弹体高速状态下的开启和闭合,为高超飞行状态下的舱门开启提供了有利保证。
在本发明中,每个舱门通过4个可调摇杆连接,每个舱门使用1个齿条齿轮组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鉴于舱门可内收缩开启和闭合,有利于弹体气动外形的维持;同时,鉴于舱门可重复开合闭合,可实现子母弹等物品的分段抛撒打击,有效提高弹药的打击效能;此外,本发明通过将舱门内收缩开启和闭合装置与可旋转中心挂架统一集成,形成了物品(子母弹)重复开舱抛撒的式(例如子母弹重复开舱抛撒的打击模式)的创新,与以往的一次开舱抛撒打击方式相比,这种方式可实现物品(子母弹)的多航段、多目标点的打击,提高物品(子母弹)的抛撒效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利用电驱方式实现了子母战斗部舱的重复抛撒,该装置采用非火工方式驱动,对结构本体不产生破坏,装置可重复使用,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采用模块化结构;本发明的装置操作简便,可实现“单发多点打击”,是一种新型的子母战斗部舱。
本发明的具体优点是:本发明提出的分段、多目标点开舱抛撒子弹药等物品的技术方案,在物品为子弹药时,可以作为战斗部舱,可在一枚母弹携带多枚子弹药下,对敌战场空域进行分段飞行、多个目标点抛撒,可做到一枚母弹多点打击,有效提高母弹的利用率和子弹药打击效能。
本发明创新性地采用了电驱动弧形内开舱机构,开启和闭合过程不会破坏舱门结构,通过电机的正反转实现舱门反复开启和闭合,使用次数不受限制;
本发明采用可旋转子弹药挂架,通过电机驱动挂架周向旋转,使物品抛撒方向与舱门齐平,完成物品抛撒后,再次旋转使其余物品再次抛撒,实现所有物品的反复抛撒;
本发明采用多组两级伸缩弹簧组件作为子弹药的抛撒动力源,保证子弹药受力均匀、避免出现局部过载,在物品底部布置推弹板,通过推弹板受力并推动物品沿舱体的径向抛撒,直至每个物品依据规定的顺序依次完成抛撒动作,以此实现整个装置对多个物品(例如子弹药)的分段、多目标点解锁抛撒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发明,以实现舱门多航段、重复开启及维形闭合,装置内物品(例如子弹药)分航段、多目标点抛撒为目标,采用模块化、通用化思路,对舱门内收缩维形开舱机构、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物品电驱解锁抛撒机构进行创新性研发,从而可以为未来空域作战提供一种全新的重复抛撒子母战斗部舱。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重复抛撒装置,其结构设计科学,能够解决现有的物品抛撒方式以火工品作为动力,不能重复抛撒的问题。对于本发明,与现有火工品的物品抛撒方式相比较,不会破坏抛撒结构,可以实现结构的重复利用,发挥重复抛撒的功能,节约了使用成本,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通过应用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子母弹的母弹等装置在舱门开启后通过火工品方式一次性将其内的物品(例如子弹药)全部抛离母弹,无法实现多次抛撒动作的问题,可以满足特定装置(例如子母弹的母弹)的重复开舱、多次投放其内物品(例如子弹药)的要求。
通过应用本发明,能够进行子母弹单枚弹、多目标点的分段抛撒打击,可以作为一种具备分航段、多目标点的开舱抛撒子母战斗部舱。
对于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子母弹的母弹等装置在舱门开启后通过火工品方式一次性将其内的物品(例如子弹药)全部抛离母弹,无法重复利用,实现多次抛撒动作的问题。
本发明所用的材料、形状不受上述实例限制,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所用主体支撑机构不受上述结构限制,均在本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所采用的装置特征不受上述实例的限制,均在本专利保护范围之内;舱门传动的其他施力方式,如连杆驱动等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抱弹爪的其他解锁方式,如连杆解锁等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抛撒动力单元的其他储能方式,如弹簧储能、气压储能等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重复抛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支撑结构(1)、舱门内收缩维形开舱机构(2)、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3)和物品电驱解锁抛撒机构(4),其中:
主体支撑结构(1)为中空的结构;
主体支撑结构(1)的内侧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舱门内收缩维形开舱机构(2);
主体支撑结构(1)内部,安装有横向分布的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3);
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3)上,安装有物品电驱解锁抛撒机构(4);
其中,主体支撑机构(1),用于为装置提供结构支撑;
舱门内收缩维形开舱机构(2),用于完成舱门的重复开启及闭合维形;
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3),用于完成舱内物品的周向旋转;
物品电驱解锁抛撒机构(4),用于完成舱内物品的周向安装固定和定位,通过解锁电机控制所需抛撒的物品解锁,能够实现物品抛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复抛撒装置,其特征在于,舱体端盖(101)和主舱体外壳(102);
两个主舱体端盖(101)径向四周侧壁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横向分布的主舱体外壳(102);
两个主舱体外壳(102)上下对接在一起;
两个主舱体外壳(102)上下合在一起形成主舱体外壳整体;
主舱体外壳整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横向分布的主舱体豁口(1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复抛撒装置,其特征在于,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3),包括内部具有横向中心通孔的中心支架(300)、支撑环(13)、第二电机(16)和固定托架(21);
其中,两个支撑环(13)的外侧,分别固定在主体支撑机构(1)中两个主舱体端盖(101)的内侧;
两个支撑环(13)的中心位置,分别具有一个主支撑轴承(130);
中心支架(300)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主支撑轴承(130)的内圈相连接;
其中,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横向贯穿通过主体支撑机构(1)中的主舱体端盖(101)右侧预留的通孔后,与中心支架(300)右端相连接;
其中,中心支架(300)的前后两侧以及上下两侧,分别开有一个横向分布的设备安装露出口(301);
每个设备露出口(301)上,分别设置有一套物品固定组件,用于固定一个横向分布的物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复抛撒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套物品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一对上下分布的抱弹爪(14)和一个推弹板(15);
每个推弹板(15)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物品固定托架(21);
物品固定托架(21)的内侧以及抱弹爪(14)的内侧,用于放入横向分布的、内凹的推弹板(15);
四个推弹板(15),分别位于中心支架(300)的前后两边以及上下两边;
推弹板(15)上,放置有预设的物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复抛撒装置,其特征在于,物品电驱解锁抛撒机构(4),解锁丝杠(17)、解锁滑块(18)、抛撒动力单元(19)和解锁电机(20),以及包括物品固定组件;
其中,每套物品固定组件中的每对抱弹爪(14)的内侧末端,分别卡接在一个解锁滑块(18)同一侧的一对卡块(180)上;
抱弹爪(14)的内侧端,铰接在中心支架(300)径向四周设置的支架铰接块(3001)上;
解锁滑块(18),套在横向分布的解锁丝杠(17)的径向外壁;
两个解锁丝杠(17),位于中心支架(300)的横向中心通孔中,即位于四个推弹板(15)的内侧方向;
中心支架(300)的横向中心通孔中,间隔设置有多个丝杠支撑轴承(170);
解锁丝杠(17)的外壁,分别与多个丝杠支撑轴承(170)的内圈相连接;
对于左右分布的两个解锁丝杠(17),两个解锁丝杠(17)之间通过传力扭杆(171)相连接;
位于最左边的解锁丝杠(17)的左端,通过联轴器与解锁电机(20)右侧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
解锁电机(20)的壳体,安装在物品可旋转中心挂架机构(3)中位于左边的支撑环(13)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复抛撒装置,其特征在于,物品电驱解锁抛撒机构(4),包括垂直分布的多个抛撒动力单元(19)和纵向分布的多个抛撒动力单元(19);
抛撒动力单元(19),位于前后对称分布的两个推弹板(15)以及上下对称分布的两个推弹板(15)所围绕的空间中;
对于垂直分布的抛撒动力单元(19),包括垂直分布的多对第一压缩弹簧(191);
其中,每对第一压缩弹簧(191)的两端,分别在贯穿通过中心支架(300)上下两侧的设备安装露出口(301)后,与中心支架(300)上下两边的推弹板(15)相连接;
对于纵向分布的抛撒动力单元(19),包括纵向分布的多对第二压缩弹簧(192);
其中,每对第二压缩弹簧(192)的两端,分别在贯穿通过中心支架(300)前后两侧的设备安装露出口(301)后,与中心支架(300)前后两边的推弹板(15)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重复抛撒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舱门内收缩维形开舱机构(2),其包括横向分布的支撑板(208);
其中,支撑板(208)的纵截面形状为弧形;
支撑板(208)的外侧面横向中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的支撑支架(2010);
多个支撑支架(2010)的外侧面中部,固定连接同一个横向分布的支撑横梁(2012);
支撑板(208)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弧形导轨(205);
其中,两个弧形导轨(205)的外侧面中部,与支撑横梁(2012)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
其中,两个弧形导轨(205)相对一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一个横向分布的舱门(206)的左右两端相滑动配合连接;
其中,支撑板(208)的下方外侧固定设置有蒙皮(207),并且蒙皮(207)位于支撑横梁(2012)的外侧;
蒙皮(207)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一个弧形导轨(205)的内侧端固定连接;
蒙皮(207)前后两侧的左右两端边缘,分别焊接有一个弧形的加强边条(2070);
蒙皮(207)前后两侧的加强边条(2070)顶部,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横向分布的工艺梁(209);
其中,支撑板(208)的顶面横向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01);
第一电机(201)右侧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传动轴(20131)的左端相连接;
第一传动轴(20131)的左前方,平行设置有第二传动轴(20132);
第一传动轴(20131)的左端和第二传动轴(20132)的右端,分别套有第一主驱动齿轮(2021)和第二主驱动齿轮(2022);
第一主驱动齿轮(2021)和第二主驱动齿轮(2022)相互啮合;
第一传动轴(20131)的右端和第二传动轴(20132)的左端,分别套有第一齿条驱动齿(20151)和第二齿条驱动齿轮(20152);
第一齿条驱动齿轮(20151)的下侧,与第一弧形齿条(2031)相啮合;
第二齿条驱动齿轮(20152)的下侧,与第二弧形齿条(2032)相啮合;
其中,第一弧形齿条(2031)的后端以及第二弧形齿条(2032)的前端,分别与相邻的舱门(206)的内侧面相联动连接;
其中,蒙皮(207)的纵向中部位置,与支撑横梁(2012)固定连接;
支撑板(208),通过多个螺栓螺母组件,分别与支撑支架(2010)、支撑横梁(2012)和弧形导轨(205)固定连接;
其中,第一传动轴(20131)和第二传动轴(20132)的左右两端部,分别与一个直线轴承(2014)的内圈相连接;
每个直线轴承(2014)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直线轴承支撑座(20140);
直线轴承支撑座(20140),与支撑板(208)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复抛撒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弧形齿条(2031)的底部外侧,与弧形分布的第一齿条导向导轨组件(20111)相滑动配合连接;
第一齿条导向导轨组件(111),固定安装在支撑板(208)上设置的弧形分布的第一齿条导向导轨开口槽中;
第二弧形齿条(2032)的底部外侧,与弧形分布的第二齿条导向导轨组件(20112)相滑动配合连接;
第二齿条导向导轨组件(20112),固定安装在支撑板(208)上设置的弧形分布的第二齿条导向导轨开口槽中;
其中,第一齿条导向导轨组件(20111)和第二齿条导向导轨组件(20112),均分别包括导向开口槽(500);
每个导向开口槽(500)内,分别包括多对左右对称分布的、呈弧线形排列的可转动的导轮(501);
导向开口槽(500),用于与第一弧形齿条(2031)和第二弧形齿条(2032)相滑动配合连接;
第一弧形齿条(2031)和第二弧形齿条(2032)的底面,与导轮(501)的顶面相接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复抛撒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弧形齿条(2031)的后端部和第二弧形齿条(2032)的前端部,分别与一个第一连接块(401)相连接;
每个第一连接块(40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一个可调摇杆(204)的一端相铰接;
每个第一连接块(401)所铰接的可调摇杆(204)的另一端,与相邻的舱门(206)远离支撑板(208)的一端的内侧面中部边缘相铰接;
其中,每个舱门(206)靠近支撑板(208)的另一端的内侧面中部边缘,分别与另外两个可调摇杆(204)的一端相铰接;
对于每个舱门,另外两个可调摇杆(204)的另一端与一个第二连接块(402)相铰接;
每个第二连接块(402),分别与一个弧形限位条(403)相连接;
每个弧形限位条(403),用于与导向开口槽(500)外侧部分相滑动配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重复抛撒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可调摇杆(204),包括摇杆伸缩臂(4001)、第一调节螺母(4002)、第二调节螺母(4003)、导套(4004)以及摇臂套筒(4005);
其中,摇杆伸缩臂(4001)具有铰接孔的一端,用于与第一连接块(401)或者第二连接块(402)相铰接;
摇杆伸缩臂(4001)另一端具有的连接柱,穿过第一调节螺母(4002)后,深入到摇臂套筒(4005)的内腔中;
摇杆伸缩臂(4001)另一端的连接柱伸入到摇臂套筒(4005)内腔的部分,分别与第二调节螺母(4003)、导套(4004)相连接;
每个摇臂套筒(4005)上具上有铰接孔的一端,分别与舱门(206)上的一个铰接凸块相铰接。
CN202110917260.5A 2021-08-11 2021-08-11 一种重复抛撒装置 Active CN1135515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17260.5A CN113551563B (zh) 2021-08-11 2021-08-11 一种重复抛撒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17260.5A CN113551563B (zh) 2021-08-11 2021-08-11 一种重复抛撒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1563A true CN113551563A (zh) 2021-10-26
CN113551563B CN113551563B (zh) 2023-02-17

Family

ID=78133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17260.5A Active CN113551563B (zh) 2021-08-11 2021-08-11 一种重复抛撒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5156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8099A (zh) * 2021-11-15 2022-02-08 重庆零壹空间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子母弹抛撒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0503531A (en) * 1905-02-20 1905-12-14 Sigismund Stephan Improvements in Machines for Scattering, Shaking up, Turning, Raking, Placing in Rows, and Cocking Hay.
LU41453A1 (zh) * 1959-12-15 1962-05-28
FR2335449A1 (fr) * 1975-12-19 1977-07-15 Carret Andre Ouvre-boites fonctionnel avec dispositif extracteur
JPH0861899A (ja) * 1994-08-26 1996-03-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チャフ散布筒
JP2002062099A (ja) * 2000-08-10 2002-02-28 Fuji Heavy Ind Ltd 搭載物放出装置及び飛翔体の搭載物放出方法
CN101363699A (zh) * 2007-08-06 2009-02-11 孙再庸 一种可自旋稳定的灭火火箭弹及其发射装置及系统
CN101726219A (zh) * 2009-12-03 2010-06-09 陕西中天火箭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多元播撒燃烧爆炸式增雨防雹火箭
CN104390529A (zh) * 2014-12-12 2015-03-04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半自由飞子母弹抛撒分离风洞试验系统
CN106382859A (zh) * 2016-09-07 2017-02-0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川南机械厂 一种火工时序控制的开舱点火抛撒装置
CN210666827U (zh) * 2019-04-30 2020-06-02 天津恒匠数字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井下滑套设备的基于rfid技术的连接系统
CN112364435A (zh) * 2020-11-19 2021-02-12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多次抛撒箔条云气动融合轨道再入实时跟踪统计模拟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0503531A (en) * 1905-02-20 1905-12-14 Sigismund Stephan Improvements in Machines for Scattering, Shaking up, Turning, Raking, Placing in Rows, and Cocking Hay.
LU41453A1 (zh) * 1959-12-15 1962-05-28
FR2335449A1 (fr) * 1975-12-19 1977-07-15 Carret Andre Ouvre-boites fonctionnel avec dispositif extracteur
JPH0861899A (ja) * 1994-08-26 1996-03-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チャフ散布筒
JP2002062099A (ja) * 2000-08-10 2002-02-28 Fuji Heavy Ind Ltd 搭載物放出装置及び飛翔体の搭載物放出方法
CN101363699A (zh) * 2007-08-06 2009-02-11 孙再庸 一种可自旋稳定的灭火火箭弹及其发射装置及系统
CN101726219A (zh) * 2009-12-03 2010-06-09 陕西中天火箭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多元播撒燃烧爆炸式增雨防雹火箭
CN104390529A (zh) * 2014-12-12 2015-03-04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半自由飞子母弹抛撒分离风洞试验系统
CN106382859A (zh) * 2016-09-07 2017-02-0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川南机械厂 一种火工时序控制的开舱点火抛撒装置
CN210666827U (zh) * 2019-04-30 2020-06-02 天津恒匠数字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井下滑套设备的基于rfid技术的连接系统
CN112364435A (zh) * 2020-11-19 2021-02-12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多次抛撒箔条云气动融合轨道再入实时跟踪统计模拟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ANASH J. BORUAHANKUR GOGOIGAZI A. AHMED: "Light scattering studies of randomly oriented polycrystalline fayalite micro particles as interstellar dust analogues",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SPECTROSCOPY AND RADIATIVE TRANSFER》 *
刘述,杨杰,李灵,胡超,蔡军: "制导航空子母炸弹高速抛撒分离数值仿真", 《指挥控制与仿真》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8099A (zh) * 2021-11-15 2022-02-08 重庆零壹空间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子母弹抛撒装置
CN114018099B (zh) * 2021-11-15 2023-04-11 重庆零壹空间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子母弹抛撒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1563B (zh) 2023-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80967B2 (en) Configurable pod structure and store stowage and deployment system and method
JP6788120B2 (ja) 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チューブ発射ハイブリッドマルチロータ方法及び装置
US3106132A (en) Launcher
EP3749574B1 (en) Rail-launching munition release
US4637292A (en) Rotary launcher system for an aircraft
US4660456A (en) Airborne missile launcher of modular construction
US4697764A (en) Aircraft autonomous reconfigurable internal weapons bay for loading, carrying and launching different weapons therefrom
US4681013A (en) Rotary launcher system for an aircraft
CA1326970C (en) Ammunition magazine system
US7533600B2 (en) Armor assembly for a truck
US20100024632A1 (en) Store ejector rack
CN113551563B (zh) 一种重复抛撒装置
US4489638A (en) Quick conversion missile system for widebody aircraft
EP3057865B1 (en) Reconfigurable vehicle doors
US3517584A (en) Stores ejection means
US8302524B2 (en) Aerodynamic rotating launcher
US8127655B1 (en) Low force bomb rack release mechanism
US5257758A (en) Reversing panel stores carrier
US4587881A (en) Depression gun pod
CN110663675A (zh) 自动上弹式驱鸟器
EP3254049B1 (en) Window mounting adapter for m134 minigun type guns
RU2724198C1 (ru) Способ подготовки ракет к пуску
GB2272047A (en) Missile
RU2801985C1 (ru) Многофункциональные боковые грузовые отсеки
CN217969933U (zh) 一种察打飞机全向弹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