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42579A - 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42579A
CN113542579A CN202010321115.6A CN202010321115A CN113542579A CN 113542579 A CN113542579 A CN 113542579A CN 202010321115 A CN202010321115 A CN 202010321115A CN 113542579 A CN113542579 A CN 1135425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sensor
assembly
shake
fixed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211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42579B (zh
Inventor
鲍朱鹏
吕权明
有贺弘
丁睿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2111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425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42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2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42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25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04N23/687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by shifting the lens or sensor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该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包括固定组件、移动组件和活动组件,上述活动组件与固定组件与移动组件分别匹配设置,使移动组件能够相对于固定组件在第一平面移动或者转动。上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平台和固定于移动平台的图像传感器和永磁体,固定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设置于电路板上的线圈。上述线圈与永磁体一一对应,线圈通电流后,可以对永磁体施加驱动力,使移动组件在第一平面进行移动或者转动,从而带动图像传感器变换位置,以实现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的防抖补偿功能,上述第一平面垂直于射入图像传感器的光线的光轴。

Description

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摄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拍摄技术已经是生活和生产中重要的技术手段,例如拍照和摄影技术。随着移动终端等可移动设备的技术发展,用户利用可移动设备进行拍摄的需求越来越高,且对拍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户在利用可移动设备进行拍摄时,由于手的抖动、或是拍照物体的抖动、或是拍照光学环境的限制,容易使拍摄结果呈现模糊的情况。为了改善这种情况,需要引入光学防抖技术。
目前的光学防抖技术中,可以通过检测摄像装置抖动情况,针对摄像装置中的镜头(Lens)和图像传感器(Image Sensor),进行X、Y、Roll、Yaw、Pitch,共5轴的反运动补偿,实现拍照时的防抖功能。其中,移动镜头可以实现Yaw和Pitch两个方向的反运动补偿,移动图像传感器可以实现X、Y和Roll三个方向的反运动补偿。
图1a~图1c为摄像装置的针对图像传感器进行防抖补偿的原理示意图。如图1a所示,物体设定点A的光线穿过镜头01到达图像传感器02的A1位置,则上述物体设定点A在图像传感器02的A1位置成像。拍摄过程中,摄像装置出现抖动,如图1b所示,若不做任何调节,则上述物体设定点A穿过镜头01在图像传感器02的A2位置成像,导致拍摄画面出现重影的问题。如图1c所示,可以调节图像传感器02的位置,使上述物体设定点A在图像传感器02的A1位置成像,以拍摄清晰的画面。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以提高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光学防抖的补偿能力,增加图像传感器移动或者偏转的幅度,减小图像传感器受到的电磁干扰和热干扰,提升图像传感器的信噪比,提高图像传感器的精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该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包括固定组件、移动组件和连接于上述固定组件与移动组件之间的活动组件。上述固定组件包括底壳、固定于上述底壳的盖板,固定于底壳的电路板,安装于电路板且与电路板电连接的线圈。移动组件包括设置于上述底壳与盖板之间的移动平台,安装于移动平台的永磁体和图像传感器。活动组件与上述固定组件和移动组件分别配合设置,以使移动组件相对与固定组件在第一平面移动和/或转动。上述线圈与永磁体一一相对,在线圈内通电后,线圈可以驱动永磁体带动移动平台在第一平面移动和/或转动,上述第一平面垂直于射入图像传感器的光线的光轴。从而该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可以根据拍摄画面的抖动情况,调整图像传感器的位置,从而实现摄像装置的防抖功能。此外,线圈和电路板与图像传感器的距离较大,可以减小图像传感器受到的电磁干扰和热干扰,提升图像传感器的信噪比,提高图像传感器的精度。因此,该方案可以提高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光学防抖的补偿能力。
上述固定组件还包括固定且电连接于电路板的驱动芯片,驱动芯片与外部器件和线圈电连接,驱动芯片可以根据外部器件的信号,向线圈输入具有一定方向和大小的电流,以驱动永磁体带动移动平台向设定方向移动设定距离和/或角度。
上述固定组件还可以包括安装于电路板且与电路板电连接的位置传感器,该位置传感器用于采集移动平台位置信息,并与驱动芯片电连接。驱动芯片可以将上述位置传感器获取的移动平台位置信息,作为反馈信息,提高移动平台移动的精确度。
活动组件包括连接于上述移动平台与壳体之间的弹性复位件,以及与图像传感器电连接且与外部器件电连接的信号传输部件,以将图像传感器接收的画面的数字信号传递至外部器件。弹性复位件可以在移动平台移动或者转动时,向移动平台施加复位力,使图像传感器具有在第一平面内复位的趋势,当改变线圈内的电流或者电流消除后,上述永磁体受到的驱动力改变或者去除,则移动平台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复位至初始状态。从而该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可以自动复位,以简化线圈内电流的控制程序。
在具体制备上述信号传输部件与弹性复位件时,信号传输部件与弹性复位件可以为一体结构,例如为一个柔性电路板,将柔性电路板进行剪切和弯折,则除了作为信号传输部件以外,还可以起到弹性复位件的作用。该方案有利于简化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的结构,便于组装上述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此外,上述信号传输部件与弹性复位件还可以分别为独立的结构,从而可以使信号传输部件具有较短的路径,可以减少信号的损耗,有利于提高图像传感器的准确性。
具体的技术方案中,弹性复位件可以为片状的弹性复位件,上述弹性复位件包括本体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上述第一固定部和上述第二固定部分别与所述底壳固定连接。上述第一固定部位于本体部的第一侧,且通过第一连接部与本体部的第二侧的端部连接,上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本体部的第三侧。上述第二固定部位于本体部的第二侧,且通过第二连接部与本体部的第一侧的端部连接,上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本体部的第四侧。具体的,上述第一侧与第二侧相对,第三侧与第四侧相对,且上述第一侧的延伸方向与第三侧的延伸方向相交。该方案中,利用片状结构可以实现移动平台在第一平面上各个方向的复位,且复位力较为均匀。
在具体设置上述片状的弹性复位件时,上述本体部、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以为一体结构,各个部分之间的活动组件可靠性较高。或者,上述本体部、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也可以为分体结构,通过胶粘等连接方式实现固定连接。
为了提高片状的弹性复位件在垂直于第一平面上的刚性,上述本体部、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具有沿垂直于第一平面方向延伸的加强部。该方案中,弹性复位件在垂直于第一平面上的刚性,则可以使移动平台较为可靠的保持在第一平面的位置,不易出现歪斜,有利于提高图像传感器接收画面的效果。
上述活动组件还可以包括滚球,该滚球与底壳以及移动平台滚动配合。该方案中,滚球可以使移动平台沿光轴N的方向与底壳保持设定距离,而移动平台可以沿第一平面M移动和/或转动。该方案中,滚球的支撑效果较为可靠,且滚球可以在各个方向滚动,对于移动平台在第一平面内的移动或者转动无限制,可以增加图像传感器移动或者偏转的幅度。
为了安装上述滚球,可以在底壳或者移动平台设置有容置腔,该容置腔具有滚球盖板,滚球容置于上述容置腔,且上述滚球盖板具有镂空结构,滚球的部分结构从上述镂空结构伸出滚球盖板。或者,可以在底壳和移动平台设置容置槽,底壳的容置槽与移动平台的容置槽相对,形成容置腔,上述滚球设置于容置腔内。
为了减少移动平台出现歪斜的情况,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还包括磁性件,该磁性件与底壳相对固定,且与永磁体磁性相吸。则磁性件可以为移动平台提供朝向底壳的底板方向的拉力,以使移动平台沿垂直于第一平面方向的位置较为稳定,不易出现歪斜的情况。
具体设置上述磁性件时,上述磁性件可以为板状结构,从而减少沿垂直于第一平面方向占用的空间。此外,上述磁性件可以设置于底壳的底板朝向盖板的一侧,也可以设置于底壳的底板背离盖板的一侧。
在具体的技术方案中,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还包括阻尼件,以减小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固有频率的振幅,提高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的抗振防摔性能,还可以减少振动对图像传感器的精确度的干扰。具体设置上述阻尼件时,只需使阻尼件的两端连接移动部分和固定部分即可。例如,可以使阻尼件的一端与移动平台连接,另一端与底壳连接;或者,还可以使阻尼件的一端与移动平台连接,另一端与盖板连接。
本申请移动平台设置至少两个永磁体,则具有至少两对永磁体与线圈。每个上述永磁体包括N极和S极,至少一个永磁体的N极到S极的方向与至少另一个永磁体的N极到S极的方向相交。该方案中,线圈驱动永磁体移动时,至少可以驱动永磁体沿两个方向移动,通过固定一点,还可以使移动平台发生转动。该方案中,可以利用至少两对线圈和永磁体实现三个自由度的抖动补偿,且可以实现独立驱动,便于简化控制程序,提高防抖补偿的精度。
上述移动平台可以为金属移动平台,或者上述移动平台与图像传感器相对的区域具有金属部分。该方案中,金属部分可以屏蔽电路板以及电路板上设置的通电部件对图像传感器产生的干扰,也有利于图像传感器的散热。
此外,上述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还包括红外滤光片,该红外滤光片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相对设置。该方案中,可以将摄像装置的红外滤光片组装于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简化后期摄像装置的组装过程。具体的,上述红外滤光片可以安装于移动平台,也可以安装于盖板。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包括镜头组件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镜头组件的光轴垂直于上述第一平面。上述镜头组件安装于图像传感器背离电路板的一侧。具体的,上述镜头组件可以安装于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的盖板。该方案中的摄像装置的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无对移动平台在第一平面内移动或者转动的限位结构,可以增加图像传感器移动或者偏转的幅度,则该摄像装置可以具有较大的补偿能力。该方案中,线圈和电路板与图像传感器的距离较大,可以减小图像传感器受到的电磁干扰和热干扰,提升图像传感器的信噪比,提高摄像装置成像效果。因此,该方案可以提高摄像装置的光学防抖的补偿能力。此外,该方案中,摄像装置组装过程较为简便,且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可以在组装前进行验收,有利于提高摄像装置的产品良率。
上述摄像装置可以为潜望式摄像装置,该潜望式摄像装置包括反射组件、镜头组件和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潜望式摄像装置利用反射组件的反射作用,使摄像装置的镜头组件的光轴与入射至摄像装置的光线的光轴垂直,则可以使摄像装置横向设置于电子设备中。具体的,上述第一平面垂直于显示屏,则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的移动平台会朝向或者远离显示屏移动,即需要在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进行移动。该方案中,需要移动的信号传输部件较少,则占用的空间和需要的避让空间较少,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厚度的减薄。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摄像装置。上述电子设备具有较好的防抖补偿能力,成像效果较好,且有利于减薄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a~图1c为摄像装置的图像传感器进行防抖补偿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的一种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的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的一种未受力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的一种受力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种受力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种受力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的一种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的一种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背景技术部分:
01-镜头; 02-图像传感器;
本申请实施例部分:
100-固定组件; 200-移动组件;
300-活动组件; 10-底壳;
101-底板; 102-侧板;
103-滚球盖板; 104-容置槽;
20-盖板; 30-电路板;
40-线圈; 50-位置传感器;
60-驱动芯片; 70-移动平台;
701-磁体; 80-支撑件;
M-第一平面; N-光轴;
90-图像传感器; 11-永磁体;
12-信号传输部件; 13-弹性复位件;
131-本体部; 1311-第一侧;
1312-第二侧; 1313-第三侧;
1314-第四侧; 132-第一固定部;
133-第二固定部; E-第一方向;
F-第二方向; 134-第一连接部;
135-第二连接部; 136-弯折部;
137-加强部; 14-磁性件;
15-阻尼件; 16-红外滤光片;
17-滤光片支架 81-滚球;
010-显示屏; 020-后盖;
030-摄像装置; 031-反射组件;
032-镜头组件; 033-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所述”、“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这种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随着摄像装置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具有了摄像功能,摄像装置也应用在生产和生活等很多领域。在应用中,摄像装置可能处于移动状态或者被拍摄物体处于移动状态,因此容易导致摄像画面出现重影或者失真等情况,导致摄像效果较差。特别的,当摄像装置应用于智能手机或者航拍无人机等移动终端时,对于摄像装置的防抖需求也越高。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010、后盖020和摄像装置030,从而实现该电子设备的摄像功能。上述显示屏010与后盖020相对设置,摄像装置030设置于显示屏010与后盖020之间。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穿戴设备、监控摄像头或者各类相机等,本申请不做一一列举。上述摄像装置包括镜头组件032和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033,镜头组件033的光轴垂直于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033的图像传感器。上述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033可以对摄像装置030拍摄时出现的抖动进行运动补偿,使上述摄像装置030具有较好的防抖效果。上述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033的结构较为可靠,可以实现图像传感器较大幅度的移动或者偏转,且图像传感器受到的电磁干扰和热干扰较小,图像传感器的精度较高。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的一种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的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3~图5所示,该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包括底壳10和与该底壳10固定的盖板20,该底壳10具有底板101和侧板102,盖板20与底壳10固定形成容纳腔,以容纳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的部分结构。上述盖板20具体可以与底壳10的侧板102固定连接,上述底壳10的底板101还固定有电路板30,该电路板30固定且电连接有音圈马达的线圈40。上述底壳10、盖板20、电路板30和线圈40为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的固定组件100。上述线圈40可以固定于电路板30朝向盖板20的一侧,或者背离盖板20的一侧,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还包括能够相对于上述固定组件100运动的移动组件200,上述移动组件200包括移动平台70,该移动平台70位于底板101与盖板20之间。上述移动平台70背离电路板30的一侧固定有图像传感器90,且移动平台70固定连接有永磁体11,上述永磁体11与电路板30上固定的线圈40一一相对,从而线圈40通电流时可以驱动永磁体11移动。具体的,在对线圈40输入电流时,线圈40可以驱动永磁体11以设定的方向在第一平面M内移动设定的距离,上述第一平面M垂直于射入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的光线的光轴N。通过调节各个线圈40内的电流,可以使永磁体11则可以带动移动平台70在第一平面M内沿X、Y方向移动,以及绕垂直于第一平面M的光轴N转动,从而移动平台70带动图像传感器90相对于镜头组件变换位置,实现防抖补偿。上述移动组件200与固定组件100之间设置有活动组件300,该活动组件300与固定组件100配合,且与移动组件200配合,在线圈40的驱动力的作用下,移动组件200通过活动组件300相对于固定组件100沿第一平面M移动和/或转动。该方案中的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的结构较为可靠,便于组装。
上述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安装于摄像装置时,线圈40在电流的作用下产生磁场,该磁场向固定于移动平台70的永磁体11施加驱动力,以驱动永磁体11带动图像传感器90在第一平面M移动和/或转动。当调节线圈40内的电流大小时,线圈40给永磁体11施加的驱动力改变,进而调节图像传感器90的移动量或者转动量;当调节线圈40内的电流方向时,可以调节图像传感器90的移动方向或者转动方向。从而该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可以根据拍摄画面的抖动情况,利用线圈40驱动永磁体移动,调整图像传感器90的位置,实现摄像装置的防抖功能。该方案中,线圈40和电路板30与图像传感器50的距离较大,可以减小图像传感器50受到的电磁干扰和热干扰,提升图像传感器50的信噪比,提高图像传感器50的精度。因此,该方案可以提高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光学防抖的补偿能力。
上述永磁体11可以设置于移动平台70具有图像传感器90的一侧,或者,可以设置于移动平台70与图像传感器90相背的一侧。永磁体11与图像传感器90相背设置,有利于对图像传感器90进行散热。具体的,上述永磁体11可以通过粘接、焊接、螺纹联接或者激光接合的方式进行固定。
具体实现上述盖板20与底壳10的固定方式不做显示,例如盖板20可以通过胶粘、焊接、激光结合、螺纹联接或者卡接等方式实现盖板20与底壳10之间的固定连接。上述盖板20可以防止杂质进入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内部,还可以起到遮光的作用,防止外部光线进入图像传感器90。此外,该盖板20还可以用于安装摄像装置的镜头组件。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将图像传感器90与永磁体11相对固定设置,则只需要设置一组与图像传感器90连接的信号传输部件。现有技术中,将线圈与图像传感器相对固定设置,需要额外设置一组与线圈连接的信号传输部件,占用空间较多,且需要设置较多的避让空间。因此,本申请技术方案有利于减少移动的信号传输部件占用的空间以及信号传输部件移动所需的避让空间。请参考图2,上述摄像装置为潜望式摄像装置,该潜望式摄像装置包括反射组件031、镜头组件032和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033,潜望式摄像装置利用反射组件031的反射作用,使入射至摄像装置的光线的光轴P与摄像装置的镜头组件032的光轴N垂直。如图2所示,可以使第一平面M垂直于显示屏010,则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033的移动平台70在移动时,需要在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进行移动,该方案中,需要移动的信号传输部件较少,则占用的空间和需要的避让空间较少,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厚度的减薄。
请继续参考图3~图5,上述固定组件100还可以包括固定且电连接于电路板30的驱动芯片60,上述驱动芯片60与线圈40和外部器件(图中未示出)电连接。具体的,驱动芯片60可以通过电路板30与上述结构进行信号连接。驱动芯片60可以根据外部器件的信号,获取需要移动图像传感器90的位移和角度,向线圈40输入相应的电流。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部件进行制备、验收和安装。
上述电路板30还连接有位置传感器50,该位置传感器50与驱动芯片60信号连接,上述位置传感器50用于采集移动平台位置信息。驱动芯片50可以接收位置传感器50的信号,以作为移动平台70移动位置的反馈信号,提高防抖控制的精确性。
上述线圈40、位置传感器50和驱动芯片60固定且电连接于电路板30,上述线圈40、位置传感器50和驱动芯片60可以通过与电路板30的电极焊接的方式实现电连接,通过粘接、铆接或者激光接合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将电路板30固定于底壳10的具体工艺不做限制,例如可以通过粘接、铆接、螺纹联接或者激光接合的方式进行固定。
上述活动组件300包括弹性复位件13和信号传输部件12。上述信号传输部件12与图像传感器90电连接,该信号传输部件12远离图像传感器90的一侧与其他结构电连接,以将图像传感器90获得的图像对应的信号传输至外部的处理单元,以完成摄像装置的摄像功能。上述弹性复位件13连接于移动平台70与底壳10之间。当线圈40停止向永磁体11施加驱动力或者减小上述驱动力时,上述弹性复位件13能够使移动平台70沿上述第一平面M复位至初始位置。该方案中,无需利用线圈40提供是移动平台复位的复位驱动力,线圈40内电流的控制较为简单。
在具体实施本申请技术方案时,上述信号传输部件12与弹性复位件13可以为一个一体结构,也可以为两个独立的结构。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信号传输部件12与弹性复位件13可以为一体结构,具体可以为一体的柔性电路板,该柔性电路板具有一定的刚性,并弯折成设定形状,使该柔性电路板具有一定的弹性模量,以实现对移动平台70施加复位力的作用。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另一种实施例中,上述信号传输部件12与弹性复位件13还可以为两个独立的结构,例如,弹性复位件13为弹簧或者弹性块等结构,仅仅用来实现复位的功能,而无需导电。信号传输部件12仅仅用来实现信号传输功能,具体可以为导线或者柔性电路板。该方案中,信号传输部件12可以利用较短的路径传输信号,无需考虑作为弹性复位件13做出的弯折,从而可以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造成的损耗,提高传输信号的准确性。或者,还可以使弹性复位件13具有一定的导电作用,例如作为供电线路或者接地线路,供电线路和接地线路对信号精度要求较低,可以利用弹性复位件13来实现,从而可以简化信号传输部件12的结构。
弹性复位件13需要使移动平台70在第一平面M内,各个方向的平移以及偏转进行复位。为了实现弹性复位件13的复位功能,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13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弹性复位件13的具体结构,该弹性复位件13包括本体部131、第一固定部132和第二固定部133。上述第一固定部132位于本体部131的第一侧1311,第二固定部133位于本体部131的第二侧1312,上述第一侧1311和第二侧1312可以沿第一方向E相对,即第一固定部132位于本体部131相对的两端。上述本体部131还包括沿第二方向F相对的第三侧1313和第四侧1314,上述第三侧1313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侧1311的延伸方向相交,即第一方向E与第二方向F相交。如图7所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方向E与第二方向F垂直。上述第一固定部132与本体部131的第二侧1312的端部利用第一连接部134连接,上述第一连接部134位于本体部131的第三侧1313。上述第二固定部133与本体部131的第一侧1311的端部利用第二连接部135连接,上述第二连接部135位于本体部131的第四侧1314。该方案中,一个整体的弹性复位件13可以实现各个方向的复位作用。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13的一种未受力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13的一种受力状态示意图,如图8和图9所示,当弹性复位件13受到沿第一方向E的作用力时,弹性复位件13具有与上述作用力相反的复位力。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13的另一种受力状态示意图,如图10所示,当弹性复位件13受到沿第二方向F的作用力时,弹性复位件13具有与上述作用力相反的复位力。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13的另一种受力状态示意图,如图11所示,当弹性复位件13受到扭转力时,弹性复位件13具有与扭转力相反的复位力。
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弹性复位件13的本体部131、第一固定部132、第二固定部133、第一连接部134和第二连接部135可以为一体结构。例如弹性复位件13为一体成型的簧片结构,或者柔性电路板剪切和弯折后形成的弹性复位件13。在其它实施例中,上述本体部131、第一固定部132、第二固定部133、第一连接部134和第二连接部135还可以为分体结构,利用焊接、铆接或者胶粘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上述弹性复位件13还可以具有本体部131和与本体部131连接的第一固定部132和第二固定部133。上述第一固定部132位于本体部131的第一侧1311,且与本体部131的第一侧1311的端部连接,上述第二固定部133位于本体部131的第二侧1312,且与本体部131的第二侧1312的端部连接。具体的,上述第一固定部132与本体部131之间连接有弯折部136,第二固定部133与本体部131之间连接有弯折部136。上述弯折部136具有垂直于电路板30方向的多个弯折面,以使弹性复位件13具有弹性,该方案中的弹性复位件13的结构较为简单,便于安装,减少占用的空间。
请继续参考图7,在具体制备上述弹性复位件13时,可以使弹性复位件13的本体部131、第一固定部132、第二固定部133、第一连接部134和第二连接部135分别具有沿垂直于第一平面M方向延伸的加强部137。该方案中,可以提高弹性复位件13沿垂直于图像传感器90所在的平面的刚性,从而减小图像传感器90沿靠近或者远离电路板30移动或者出现朝向电路板30的倾角的可能性,减少图像传感器90受到的干扰,提高成像质量。此外,还有利于提高移动平台70的抗振能力,减小跌落等冲击对图像传感器90的损害。
上述加强部137可以尽量靠近上述底壳10的底板101,从而使图像传感器90沿靠近或者远离电路板30方向的保持固定,以提高图像传感器90保持上述方向固定的可靠性。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还包括磁性件14,该磁性件14与底壳10相对固定,该磁性件14可以与永磁体11一一相对,或者磁性件14与部分永磁体11相对,使磁性件14与永磁体11磁性相吸。该方案中,可以使移动平台70具有朝向底板101一侧靠近的趋势,而与支撑件80相抵。该方案可以减小图像传感器90沿靠近或者远离电路板30移动或者出现朝向电路板30的倾角的可能性,减少图像传感器90受到的干扰,提高摄像装置成像质量。在具体设置上述磁性件14时,磁性件14与底壳10固定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制,例如,可以将磁性件14粘接或者焊接于底壳10。此外,上述磁性件14可以设置于底壳10的底板101朝向上述移动平台70的一侧,也可以设置于底板101背离上述移动平台70的一侧。或者上述磁性件还可以不设置在底壳10上,只要与永磁体11磁性相吸,使永磁体具有朝向底板的趋势即可。
上述位置传感器50可以为磁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声学传感器、电学传感器、热学传感器、力学传感器或者化学特性传感器等,本申请对于位置传感器50的类型不做限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具体的,多功能位置传感器50为磁学传感器时,可以直接利用磁学传感器监测永磁体11的位置,结构较为简单,无需额外制备监测标记。此外,当位置传感器50为磁学传感器时,上述磁性件14还可以收集较多的磁力线穿过位置传感器50,以提高位置传感器50的监测精度。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13还可以为其它的结构,例如,位于移动平台70周侧各个方向的弹簧,或者位于移动平台70与盖板20之间与移动平台70垂直的弹簧,或者位于移动平台70与底板101之间与移动平台70垂直的弹簧等。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另一种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还包括阻尼件15。该阻尼件15连接于移动平台70与盖板20之间,或者,该阻尼件15也可以连接于移动平台70与底壳10之间。从而当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工作时,可以降低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的固有频率的振幅,提高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的抗振防摔性能,还可以减少振动对图像传感器90的精确度的干扰。具体的,该阻尼件15可以为气体阻尼器、液体阻尼器和固体阻尼器。
请继续参考图4-6,图12以及图13,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还可以包括红外滤光片16,用于过滤进入到图像传感器90的红外光,以提高摄像质量。该红外滤光片16与上述图像传感器90相对设置,图像传感器90的感应区朝向电路板30的垂直方向的投影,位于上述红外滤光片16朝向电路板30的垂直方向的投影内。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可以包括滤光片支撑框,用于安装红外滤光片16。上述红外滤光片16可以安装于盖板20,也可以安装于移动平台70。当红外滤光片16安装于移动平台70时,红外滤光片16可以与图像传感器90一起移动,则便于保证光线可以全部穿过红外滤光片16并被图像传感器90接收。当红外滤光片16安装于盖板20时,需要使红外滤光片16的面积较大,从而当图像传感器90随移动平台70移动时,也可以保证,图像传感器90的感应区朝向电路板30的垂直方向的投影,位于上述红外滤光片16朝向电路板30的垂直方向的投影内。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5,上述红外滤光片16利用滤光片支架17进行安装。
在具体制备本申请的移动平台70时,移动平台70的材质不做限制。为了提高图像传感器90的散热效果,移动平台70至少与图像传感器90接触的区域具有金属部。具体的,移动平台70可以为金属移动平台70。或者移动平台70与图像传感器90接触的表面具有金属部分,如金属片。金属部不仅可以快速的对图像传感器90进行散热,还可以起到屏蔽的作用,屏蔽外部信号对图像传感器90的干扰,例如,屏蔽电路板30与驱动芯片60对图像传感器90的干扰。上述金属部可以通过粘接、焊接、螺纹联接或者激光接合的方式进行固定。
当然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可以使上述移动平台70与图像传感器90接触的表面具有石墨片或者导电胶等结构,以提高图像传感器90的散热效果。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结合参考图14和图13,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永磁体11和与永磁体11一一相对的线圈40,该永磁体11包括N极和S极,至少两个永磁体11中,至少一个永磁体11的N极到S极的方向,与至少另一个永磁体11的N极到S极的方向相交。即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永磁体11的N-S设置方向不同,从而可以实现不同的驱动方向。具体的,以两个永磁体11为例,两个永磁体11的延伸方向垂直,则可以产生X轴和Y轴方向两个方向的驱动力,此外,以一点为轴,还可以实现移动平台70转动。如图14所示沿第一方向E依次排列设置三个线圈40,对应设置有三个永磁体11。中间的线圈40产生沿第一方向E的驱动力,两端的线圈40可以产生沿F的驱动力,当两端线圈40产生的驱动力方向相反时,上述移动平台70可以进行较为稳定的转动。当然还可以设置更多的线圈40和永磁体11实现上述功能。该方案中,可以利用至少两对线圈40和永磁体11实现三个自由度的抖动补偿,且可以实现独立驱动,便于简化控制程序,提高防抖补偿精度。
请继续参考图13和图14,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芯片60和位置传感器50设置于线圈40内部,以减少驱动芯片60和位置传感器50占用的空间,且可以提高位置传感器50监测永磁体11位置的准确性。
一种具体的技术方案中,上述活动组件30可以包括滚球81,即移动平台70与底壳10之间连接滚球81支撑。该滚球81一侧与移动平台滚动配合,另一侧与底壳10滚动配合,从而可以使移动组件200相对于固定组件100沿第一平面M移动和/或转动。上述滚球81仅仅用于在光轴N的方向限位移动组件100,从而可以实现移动组件100在第一平面M各个方向的移动或者转动。该方案中,滚球81的支撑效果较为可靠,且滚球81可以在各个方向滚动,对于移动平台在第一平面内的移动或者转动无限制,可以增加图像传感器移动或者偏转的幅度。
如图14所示,在具体设置移动平台70与底壳10之间的滚球81时,滚球81的数量和排布方式不做限制。具体的实施例中,滚球81的数量大于三个,且滚球81并非排布于同一直线,而是排布后连接各个滚球能形成一个面(而非直线),以便于更好的支撑移动平台70。具体的,可以使滚球81较为均匀的分布于移动平台70朝向底壳10的底板101的表面,如图14所示,可以将移动平台70等分为三部分,上述滚球81设置于等分线上。该方案包括四个滚球81,滚球81对移动平台70的支撑效果较好。
为了较为可靠的安装上述滚球81,可以使移动平台70和底壳10与滚球81接触的区域具有金属部件,该金属部件可以移动平台70和底壳10的本体,或者移动平台70和/或底壳10的本体为非金属结构,上述金属部件可以通过埋入射出成型、粘接或者焊接等方式固定于上述移动平台70和/或底壳10。金属材质的刚性较大,且滚球81可以在金属表面较为顺滑的滚动。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滚球81的安装方式不做具体限制。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的一种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5,结合图5,该实施例中,底壳10包括带有滚球盖板103的容置腔,将滚球81设置于上述容置腔,利用滚球盖板103将滚球81限位于底壳10。滚球盖板103具有镂空结构,滚球81的局部可以从上述镂空结构伸出以与移动平台滚动接触。上述结构使滚球81仅可是实现转动,从而移动平台70能够在滚球81的支撑下进行移动或者转动。或者,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利用滚球盖板103将滚球81限位于移动平台70的容置腔内。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的一种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请参考图16和图17,结合图5,可以在移动平台70和壳体10上分别制作容置槽104,移动平台70的容置槽104与壳体10的容置槽104相对形成容置腔,滚球81设置于上述容置腔内。该实施例中,可以在移动平台70背离滚球81的一侧设置磁体701,滚球81为金属滚球,则磁体701将滚球81吸附于移动平台70的容置槽104内,防止永磁体11吸附滚球81。该方案中,用于安装滚球81的结构较为简单,且上述磁体103可以仅仅应用于安装过程中,在安装工艺完成后去除。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移动组件和活动组件;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壳、电路板以及线圈;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底壳,所述线圈固定且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平台、图像传感器以及永磁体;其中,所述图像传感器以及永磁体固定于所述移动平台;
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活动组件配合设置,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活动组件配合设置;
所述线圈用于在通电流时,对所述永磁体施加驱动力,使所述移动组件通过所述活动组件相对于所述固定组件沿第一平面移动和/或转动;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为垂直于射入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光线的光轴的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固定且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线圈和外部器件分别信号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用于根据所述外部器件的信号控制所述线圈的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驱动芯片信号连接;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移动平台位置信息,所述驱动芯片根据所述移动平台位置信息控制所述线圈的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件包括信号传输部件和弹性复位件,所述信号传输部件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电连接,用于传输图像传感器的信号;所述弹性复位件连接于所述移动平台与所述底壳之间,用于使所述移动平台沿第一平面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部件与所述弹性复位件形成为柔性电路板。
6.根据权利要4或5所述的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具有本体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别与所述底壳固定连接;
所述本体部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一侧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侧的延伸方向相交;
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所述本体部的第一侧,且通过位于所述第三侧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本体部的第二侧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所述本体部的第二侧,且通过位于所述第四侧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本体部的第一侧的端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具有沿垂直于第一平面方向延伸的加强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为一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件包括滚球,所述滚球与所述移动平台滚动配合,与所述底壳滚动配合,使所述移动组件相对于所述固定组件沿第一平面移动和/或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具有滚球盖板,所述滚球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且部分滚球伸出所述滚球盖板与所述移动平台滚动配合;
或者,所述移动平台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具有滚球盖板,所述滚球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且部分滚球伸出所述滚球盖板与所述底壳滚动配合;
或者,所述移动平台和所述底壳分别具有容置槽,所述移动平台的所述容置槽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容置槽相对形成容置腔,所述滚球容置于所述容置腔。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磁性件,所述磁性件与所述底壳相对固定,所述磁性件与所述永磁体磁性相吸。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件还包括阻尼件,所述阻尼件连接于所述移动平台与所述底壳之间;或者,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底壳固定连接的盖板,所述阻尼件连接于所述移动平台与所述盖板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永磁体,每个所述永磁体包括N极和S极,至少一个所述永磁体的N极到S极的方向,与至少另一个所述永磁体的N极到S极的方向相交。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所述的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红外滤光片,所述红外滤光片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相对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为金属移动平台,或者所述移动平台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相对的区域具有金属部分。
16.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组件和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所述镜头组件安装于所述图像传感器背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为潜望式摄像装置。
1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摄像装置。
CN202010321115.6A 2020-04-22 2020-04-22 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5425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1115.6A CN113542579B (zh) 2020-04-22 2020-04-22 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1115.6A CN113542579B (zh) 2020-04-22 2020-04-22 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2579A true CN113542579A (zh) 2021-10-22
CN113542579B CN113542579B (zh) 2022-10-25

Family

ID=78094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21115.6A Active CN113542579B (zh) 2020-04-22 2020-04-22 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4257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91312A1 (en) * 2021-12-02 2023-06-07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hotograph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6600197A (zh) * 2022-02-11 2023-08-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传感器驱动模组、光学组件、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81598B1 (en) * 2009-12-03 2011-02-01 Tdk Taiwan Corporation Anti-shake auto-focus modular structure
CN204116781U (zh) * 2014-09-04 2015-01-21 成都凯裕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于移动终端的防抖动光学模块
US20150110482A1 (en) * 2013-10-17 2015-04-23 Hoya Corporation Imaging apparatus
CN105573014A (zh) * 2016-01-22 2016-05-11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对焦及防抖功能的摄像头模组
CN108449540A (zh) * 2018-06-15 2018-08-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9343294A (zh) * 2018-10-25 2019-02-15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潜望式防抖模组及潜望式摄像模组
CN109683305A (zh) * 2018-09-30 2019-04-26 东莞佩斯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组
CN209102990U (zh) * 2018-11-30 2019-07-12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0784650A (zh) * 2019-11-12 2020-0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防抖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81598B1 (en) * 2009-12-03 2011-02-01 Tdk Taiwan Corporation Anti-shake auto-focus modular structure
US20150110482A1 (en) * 2013-10-17 2015-04-23 Hoya Corporation Imaging apparatus
CN204116781U (zh) * 2014-09-04 2015-01-21 成都凯裕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于移动终端的防抖动光学模块
CN105573014A (zh) * 2016-01-22 2016-05-11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对焦及防抖功能的摄像头模组
CN108449540A (zh) * 2018-06-15 2018-08-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9683305A (zh) * 2018-09-30 2019-04-26 东莞佩斯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组
CN109343294A (zh) * 2018-10-25 2019-02-15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潜望式防抖模组及潜望式摄像模组
CN209102990U (zh) * 2018-11-30 2019-07-12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0784650A (zh) * 2019-11-12 2020-0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防抖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91312A1 (en) * 2021-12-02 2023-06-07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hotograph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886106B2 (en) 2021-12-02 2024-01-30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hotograph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6600197A (zh) * 2022-02-11 2023-08-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传感器驱动模组、光学组件、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2579B (zh) 2022-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15444U (zh) 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0781015U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953881A (zh) 镜头模组
US8682156B2 (en) Autofocus camera systems and methods
US8866919B2 (en) Shake correction module, camera module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camera module
WO2021108972A1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US20160182829A1 (en) Camera module
CN110500479B (zh) 一种能带动相机模组的防抖微型云台
CN112911092A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542579B (zh) 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918099B (zh) 一种摄像头马达、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4422700B (zh) 防抖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554074A (zh) 用于光学致动器的驱动结构及相应的摄像模组
CN214381107U (zh) 相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3840060B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KR102202197B1 (ko) 카메라 모듈
CN114222051B (zh) 摄像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5453078U (zh) 一种基于传感器位移技术的定焦马达结构
CN114415443A (zh) 用于光学致动器的驱动结构及相应的摄像模组
CN114449159A (zh) 用于光学防抖摄像模组的驱动结构及相应的摄像模组
CN219999459U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5225782B (zh)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7135580U (zh) 光学影像稳定驱动装置、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
TWI797006B (zh) 潛望式攝像模組及電子裝置
CN219802461U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