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36574A - 一种地质导向建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质导向建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36574A
CN113536574A CN202110816794.9A CN202110816794A CN113536574A CN 113536574 A CN113536574 A CN 113536574A CN 202110816794 A CN202110816794 A CN 202110816794A CN 113536574 A CN113536574 A CN 1135365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ve
fitting
similarity
drilling
well log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167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36574B (zh
Inventor
刘冠德
马光春
高祝军
魏润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anhai Zhixi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anhai Zhixi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anhai Zhixi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anhai Zhixi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1679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365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36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65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365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65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地质导向建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按照参考井曲线的比例调整实钻测井曲线,获得第一实钻测井曲线;将第一实钻测井曲线与参考井曲线进行垂向拟合,获得垂向拟合曲线图;根据垂向拟合曲线图确定钻井轨迹中的第一轨迹区域,其中第一轨迹区域为钻井轨迹的一段轨迹区域;获取第一轨迹区域对应的第一地层倾角;根据钻井轨迹、预先获取的地质模型、实钻测井曲线进行横向拟合,获得横向拟合曲线图;获取横向拟合曲线图中第一轨迹区域对应的第一曲线相似度;根据第一曲线相似度,确定第一地层倾角的可靠度。本申请利用横向拟合对垂向拟合进行验证,建立可靠的地质导向模型,更加准确快速地确定地层倾角。

Description

一种地质导向建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导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质导向建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天然气工业的飞速发展,为了提高单井产能,产生了水平井钻井技术。在水平井钻井过程中,为了达到地质目标而做的相应的轨迹调整指令为地质导向,地质导向技术依托于地质软件进行可视化建模,应用拟合技术分析轨迹所处地层中的位置从而获得地层倾角。当前现有的拟合技术较为单一,有的拟合技术具有先导性预测但是曲线精细程度较差,有的拟合技术虽然对比精度较高,但是没有动态拟合曲线,缺少质量把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质导向建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将两种拟合技术结合,建立精准、可靠的地质导向模型,更加准确快速地确定地层倾角。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质导向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按照参考井曲线的比例调整实钻测井曲线,获得第一实钻测井曲线;
将所述第一实钻测井曲线与所述参考井曲线进行垂向拟合,获得垂向拟合曲线图;
根据所述垂向拟合曲线图确定钻井轨迹中的第一轨迹区域,其中所述第一轨迹区域为钻井轨迹的一段轨迹区域;
获取所述第一轨迹区域对应的第一地层倾角;
根据所述钻井轨迹、预先获取的地质模型、所述实钻测井曲线进行横向拟合,获得横向拟合曲线图;
获取所述横向拟合曲线图中所述第一轨迹区域对应的第一曲线相似度;
根据第一曲线相似度,确定所述第一地层倾角的可靠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获取所述地质模型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参考井曲线进行方波化,获得图层列;
根据所述图层列获得所述地质模型。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钻井轨迹、预先获取的地质模型、所述实钻测井曲线进行横向拟合,获得横向拟合曲线图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钻井轨迹和所述预先获取的地质模型进行横向拟合,获得动态模拟曲线;
将所述动态模拟曲线与所述实钻测井曲线进行横向拟合,获得所述横向拟合曲线图。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第一曲线相似度,确定所述第一地层倾角的可靠度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第一曲线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相似度,则确定所述第一地层倾角可靠;
若所述第一曲线相似度小于预设相似度,则确定所述第一地层倾角不可靠。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若所述第一曲线相似度小于预设相似度,则确定所述第一地层倾角不可靠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横向拟合曲线图获得曲线相似度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相似度的第二曲线;
确定所述第二曲线在所述钻井轨迹中对应的第二轨迹区域;
获取所述第二轨迹区域对应的第二地层倾角。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地质导向建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按照参考井曲线的比例调整实钻测井曲线,获得第一实钻测井曲线;
第一拟合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实钻测井曲线与所述参考井曲线进行垂向拟合,获得垂向拟合曲线图;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垂向拟合曲线图确定钻井轨迹中的第一轨迹区域,其中所述第一轨迹区域为钻井轨迹的一段轨迹区域;获取所述第一轨迹区域对应的第一地层倾角;
第二拟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钻井轨迹、预先获取的地质模型、所述实钻测井曲线进行横向拟合,获得横向拟合曲线图;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横向拟合曲线图中所述第一轨迹区域对应的第一曲线相似度;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曲线相似度,判断所述第一地层倾角的可靠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参考井曲线进行方波化,获得图层列;根据所述图层列获得所述地质模型。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拟合模块用于将所述钻井轨迹和所述预先获取的地质模型进行横向拟合,获得动态模拟曲线;将所述动态模拟曲线与所述实钻测井曲线进行横向拟合,获得所述横向拟合曲线图。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曲线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相似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地层倾角可靠;在所述第一曲线相似度小于预设相似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地层倾角不可靠。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根据上述所述地质导向建模方法中的任一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地质导向建模方法,按照参考井曲线的比例调整实钻测井曲线,获得第一实钻测井曲线;将所述第一实钻测井曲线与所述参考井曲线进行垂向拟合,获得垂向拟合曲线图;根据所述垂向拟合曲线图确定钻井轨迹中的第一轨迹区域,其中所述第一轨迹区域为钻井轨迹的一段轨迹区域;获取所述第一轨迹区域对应的第一地层倾角;根据所述钻井轨迹、预先获取的地质模型、所述实钻测井曲线进行横向拟合,获得横向拟合曲线图;获取所述横向拟合曲线图中所述第一轨迹区域对应的第一曲线相似度;根据第一曲线相似度,确定所述第一地层倾角的可靠度。先通过垂向拟合获得地层倾角,然后利用横向拟合曲线图对可靠度的检验,建立精准、可靠的地质导向模型,更加准确快速地确定地层倾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在各个附图中,类似的构成部分采用类似的编号。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质导向建模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垂向拟合曲线示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横向拟合曲线示例图;
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质导向建模方法中获取地质模型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质导向建模系统的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文中,可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地质导向建模方法,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地质导向建模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1,按照参考井曲线的比例调整实钻测井曲线,获得第一实钻测井曲线;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井曲线是所用参考井的测井曲线,是参考井完钻之后测井获得的。实钻曲线是当前水平井随着钻进通过随钻测井仪器获取到的测井曲线。在步骤S101中,以参考井曲线为基准将水平井的实钻测井曲线调整至相同的比例之下,调整到相同比例下有助于在同一坐标系进行曲线之间的比对。将调整后的实钻测井曲线命名为第一实钻测井曲线,用于后续步骤进行曲线对比拟合。
步骤S102将所述第一实钻测井曲线与所述参考井曲线进行垂向拟合,获得垂向拟合曲线图;
具体地,将上述步骤S101中获得的调整后的第一实钻测井曲线与参考井曲线进行垂向拟合,如图2所示提供种垂向拟合曲线示例图,在图2中的第一部分示例图201为第一实钻测井曲线与参考井曲线的自然伽玛测井垂向拟合比对图,其中曲线1为第一实钻测井曲线的自然伽玛测井,曲线2为参考井曲线的自然伽玛测井。图2的第一部分示例图202为第一实钻测井曲线与参考井曲线的电阻率测井垂向拟合对比图,其中曲线3为第一实钻测井曲线的电阻率测井,曲线4为参考井曲线的电阻率测井。通过上述第一实钻测井曲线和参考井曲线的垂向拟合,获得垂向拟合曲线。
步骤S103,根据所述垂向拟合曲线图确定钻井轨迹中的第一轨迹区域,其中所述第一轨迹区域为钻井轨迹的一段轨迹区域;
具体地,在上述步骤S102获得垂向拟合曲线后,根据对垂向拟合曲线的分析确定一轨迹区域,确定轨迹区域在实钻轨迹中的位置,以便于后续对地层倾角的计算。
步骤S104,获取所述第一轨迹区域对应的第一地层倾角;
通过上述步骤S102获得垂向拟合曲线,以及步骤S103确定一轨迹区域后,结合实钻轨迹即可计算出当前钻进的地层倾角,垂向拟合后获得的地层倾角定义为第一地层倾角。
步骤S105根据所述钻井轨迹、预先获取的地质模型、所述实钻测井曲线进行横向拟合,获得横向拟合曲线图;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通过垂向拟合获得第一地层倾角后将利用横向拟合对获得的第一地层倾角的可靠性进行检验。利用钻井轨迹以及预先获得的地质模型进行横向拟合后,与实钻测井曲线进行横向对比拟合,最终获得横向拟合曲线。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横向拟合曲线图,在图3的第一部分示例图301中的曲线5是实钻测井曲线的电阻率测井曲线,曲线7为实钻测井曲线的自然伽玛测井,图3的第二部分示例图302为钻井轨迹与预先获取的地质模型的横向拟合图,其中曲线9为钻井轨迹曲线,以不同颜色区域进行区分的地层剖面展示的即为地质模型。在本实施例图3中的地质模型的不同颜色表示为不同灰度颜色。在实际处理过程中,根据实际需求也可以是不同彩色颜色进行填充展现。
步骤S106,获取所述横向拟合曲线图中所述第一轨迹区域对应的第一曲线相似度;
根据上述步骤S105获得横向拟合曲线图后,确定在垂向拟合曲线图中所选取的第一轨迹区域,在横向拟合图中该第一轨迹区域对应的曲线相似度为第一曲线相似度。获得第一曲线相似度以便在后续通过第一曲线相似度检验垂向拟合获得的第一地层倾角是否可靠。
步骤S107,根据第一曲线相似度,确定所述第一地层倾角的可靠度。
具体地,通过横向拟合曲线中的第一曲线相似度,去验证垂向拟合计算获得的第一地层倾角是否是可靠的。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获取所述地质模型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参考井曲线进行方波化,获得图层列;
根据所述图层列获得所述地质模型。
具体地,如图4所示提供地质导向建模方法中获取地质模型的流程示意图。首先将参考井曲线401进行一定程度的粗化处理,可选地采用方波化的方法进行处理,在将参考井曲线方波化后曲线402,将方波化后的曲线402进行颜色的填充即可获得图层列403,将填充好的图层列403向前进行延伸即可得到地质模型404。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钻井轨迹、预先获取的地质模型、所述实钻测井曲线进行横向拟合,获得横向拟合曲线图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钻井轨迹和所述预先获取的地质模型进行横向拟合,获得动态模拟曲线;将所述动态模拟曲线与所述实钻测井曲线进行横向拟合,获得所述横向拟合曲线图。
具体地,首先将钻井轨迹与预先获得的地质模型进行横向拟合,获得如图3提供的第二部分示例图302的横向拟合图,同时钻井轨迹与地质模型拟合获得动态模拟曲线,然后将动态模拟曲线与实钻曲线进行横向拟合,获得如图3所示的第一部分示例图301曲线图,其中曲线5是实钻测井曲线的电阻率测井曲线,曲线7为实钻测井曲线的自然伽玛测井,曲线6为动态模拟曲线的电阻率测井曲线,曲线8为动态模拟曲线的自然伽玛测井。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第一曲线相似度,确定所述第一地层倾角的可靠度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第一曲线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相似度,则确定所述第一地层倾角可靠;
若所述第一曲线相似度小于预设相似度,则确定所述第一地层倾角不可靠。
具体地,预设相似度根据不同的地质属性因素来确定,根据实际需求去预先设定,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定。在本实施例中,在通过横向拟合曲线的第一曲线相似度去检验垂向拟合获得的第一地层倾角结果是否可靠的过程中,如果判断出第一曲线的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相似度,此时第一地层倾角对应的第一曲线相似度高,证明第一地层倾角的结果是可靠的。如果判断出第一曲线的相似度小于预设相似度,此时第一地层倾角对应的第一曲线相似度低,那么则证明此时的第一地层倾角的结果不可靠的。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若所述第一曲线相似度小于预设相似度,则确定所述第一地层倾角不可靠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横向拟合曲线图获得曲线相似度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相似度的第二曲线;
确定所述第二曲线在所述钻井轨迹中对应的第二轨迹区域;
获取所述第二轨迹区域对应的第二地层倾角。
具体地,在通过横向拟合技术确定第一地层倾角的结果是不可靠的,即第一地层倾角对应的第一曲线的相似度小于预设相似度时,则要重新去确定一个更为准确的地层倾角。通过横向拟合曲线确定一个曲线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相似度,也就是曲线相似度高的区域,在本实施例中获得的是第二曲线,然后找到第二曲线在钻井轨迹中对应的第二轨迹区域,获得该第二轨迹区域对应的第二地层倾角。此时获得的第二地层倾角是在通过横向拟合调整后获得可靠度比第一地层倾角高结果,第二地层倾角代替第一地层倾角作为最终的结果。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地质导向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按照参考井曲线的比例调整实钻测井曲线,获得第一实钻测井曲线;将所述第一实钻测井曲线与所述参考井曲线进行垂向拟合,获得垂向拟合曲线图;根据所述垂向拟合曲线图确定钻井轨迹中的第一轨迹区域,其中所述第一轨迹区域为钻井轨迹的一段轨迹区域;获取所述第一轨迹区域对应的第一地层倾角;根据所述钻井轨迹、预先获取的地质模型、所述实钻测井曲线进行横向拟合,获得横向拟合曲线图;获取所述横向拟合曲线图中所述第一轨迹区域对应的第一曲线相似度;根据第一曲线相似度,确定所述第一地层倾角的可靠度。在本实施例中首先通过垂向拟合技术快速得到第一地层倾角,然后利用横向拟合技术对垂向拟合技术下获得的第一地层倾角进行可靠度的检验,在验证第一地层倾角不可靠的情况下,根据横向拟合曲线去选取新的轨迹区域,然后获取第二地层倾角。通过本实施例的该方法建立精准、可靠的地质导向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快速地确定地层倾角,有助于更好地分析构造、地层、储存裂缝、地应力等多个方面,了解地质构造,便于为钻探提供准确依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地质导向建模系统500,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地质导向建模系统的模块示意图,所述系统500包括:
调整模块501,用于按照参考井曲线的比例调整实钻测井曲线,获得第一实钻测井曲线;
第一拟合模块502,用于将所述第一实钻测井曲线与所述参考井曲线进行垂向拟合,获得垂向拟合曲线图;
第一获取模块503,用于根据所述垂向拟合曲线图确定钻井轨迹中的第一轨迹区域,其中所述第一轨迹区域为钻井轨迹的一段轨迹区域;获取所述第一轨迹区域对应的第一地层倾角;
第二拟合模块504,用于根据所述钻井轨迹、预先获取的地质模型、所述实钻测井曲线进行横向拟合,获得横向拟合曲线图;
第二获取模块505,用于获取所述横向拟合曲线图中所述第一轨迹区域对应的曲线相似度;
确定模块506,用于根据第一轨迹区域对应的曲线相似度,判断所述第一地层倾角的可靠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参考井曲线进行方波化,获得图层列;根据所述图层列获得所述地质模型。
具体地,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地质模型,具体地过程如图4所示提供的地质模型的获取过程。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拟合模块用于将所述钻井轨迹和所述预先获取的地质模型进行横向拟合,获得动态模拟曲线;将所述动态模拟曲线与所述实钻测井曲线进行横向拟合,获得所述横向拟合曲线图。
具体地,第二拟合模块用于获取横向拟合曲线图,如图2提供了一种横向拟合曲线图。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曲线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相似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地层倾角可靠;在所述第一曲线相似度小于预设相似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地层倾角不可靠。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根据上述所述地质导向建模方法中的如下步骤:
按照参考井曲线的比例调整实钻测井曲线,获得第一实钻测井曲线;将所述第一实钻测井曲线与所述参考井曲线进行垂向拟合,获得垂向拟合曲线图;根据所述垂向拟合曲线图确定钻井轨迹中的第一轨迹区域,其中所述第一轨迹区域为钻井轨迹的一段轨迹区域;获取所述第一轨迹区域对应的第一地层倾角;根据所述钻井轨迹、预先获取的地质模型、所述实钻测井曲线进行横向拟合,获得横向拟合曲线图;获取所述横向拟合曲线图中所述第一轨迹区域对应的第一曲线相似度;根据第一曲线相似度,确定所述第一地层倾角的可靠度。
此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实现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地质导向建模方法,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结构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结构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结构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或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更多个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地质导向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按照参考井曲线的比例调整实钻测井曲线,获得第一实钻测井曲线;
将所述第一实钻测井曲线与所述参考井曲线进行垂向拟合,获得垂向拟合曲线图;
根据所述垂向拟合曲线图确定钻井轨迹中的第一轨迹区域,其中所述第一轨迹区域为钻井轨迹的一段轨迹区域;
获取所述第一轨迹区域对应的第一地层倾角;
根据所述钻井轨迹、预先获取的地质模型、所述实钻测井曲线进行横向拟合,获得横向拟合曲线图;
获取所述横向拟合曲线图中所述第一轨迹区域对应的第一曲线相似度;
根据所述第一曲线相似度,确定所述第一地层倾角的可靠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地质模型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参考井曲线进行方波化,获得图层列;
根据所述图层列获得所述地质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井轨迹、预先获取的地质模型、所述实钻测井曲线进行横向拟合,获得横向拟合曲线图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钻井轨迹和所述预先获取的地质模型进行横向拟合,获得动态模拟曲线;
将所述动态模拟曲线与所述实钻测井曲线进行横向拟合,获得所述横向拟合曲线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曲线相似度,确定所述第一地层倾角的可靠度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第一曲线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相似度,则确定所述第一地层倾角可靠;
若所述第一曲线相似度小于预设相似度,则确定所述第一地层倾角不可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一曲线相似度小于预设相似度,则确定所述第一地层倾角不可靠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横向拟合曲线图获得曲线相似度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相似度的第二曲线;
确定所述第二曲线在所述钻井轨迹中对应的第二轨迹区域;
获取所述第二轨迹区域对应的第二地层倾角。
6.一种地质导向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按照参考井曲线的比例调整实钻测井曲线,获得第一实钻测井曲线;
第一拟合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实钻测井曲线与所述参考井曲线进行垂向拟合,获得垂向拟合曲线图;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垂向拟合曲线图确定钻井轨迹中的第一轨迹区域,其中所述第一轨迹区域为钻井轨迹的一段轨迹区域;获取所述第一轨迹区域对应的第一地层倾角;
第二拟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钻井轨迹、预先获取的地质模型、所述实钻测井曲线进行横向拟合,获得横向拟合曲线图;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横向拟合曲线图中所述第一轨迹区域对应的第一曲线相似度;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曲线相似度,判断所述第一地层倾角的可靠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参考井曲线进行方波化,获得图层列;根据所述图层列获得所述地质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拟合模块,还用于将所述钻井轨迹和所述预先获取的地质模型进行横向拟合,获得动态模拟曲线;将所述动态模拟曲线与所述实钻测井曲线进行横向拟合,获得所述横向拟合曲线图。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曲线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相似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地层倾角可靠;在所述第一曲线相似度小于预设相似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地层倾角不可靠。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地质导向建模方法。
CN202110816794.9A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地质导向建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5365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16794.9A CN113536574B (zh)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地质导向建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16794.9A CN113536574B (zh)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地质导向建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6574A true CN113536574A (zh) 2021-10-22
CN113536574B CN113536574B (zh) 2023-02-17

Family

ID=78128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16794.9A Active CN113536574B (zh)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地质导向建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3657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3299A (zh) * 2022-05-18 2022-09-27 北京月新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标志地层定位划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0889A (zh) * 2011-03-09 2011-08-03 邱世军 一种水平井随钻测井地质导向方法
CN105317375A (zh) * 2015-10-15 2016-02-1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水平井引导入靶方法及装置
US20160307066A1 (en) * 2013-03-29 2016-10-20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Image symmetry for dip determination
CN106761672A (zh) * 2016-12-06 2017-05-3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隔夹层井间预测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0889A (zh) * 2011-03-09 2011-08-03 邱世军 一种水平井随钻测井地质导向方法
US20160307066A1 (en) * 2013-03-29 2016-10-20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Image symmetry for dip determination
CN105317375A (zh) * 2015-10-15 2016-02-1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水平井引导入靶方法及装置
CN106761672A (zh) * 2016-12-06 2017-05-3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隔夹层井间预测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陆自清: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动态地质模型导向方法", 《石油钻探技术》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3299A (zh) * 2022-05-18 2022-09-27 北京月新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标志地层定位划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6574B (zh) 2023-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90688B2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secondary data in geostatistics using observed data
CN107292074B (zh) 一种井间连通性判断方法
CN113536574B (zh) 一种地质导向建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22277B (zh) 用于断溶体油气藏勘探的断溶体圈闭描述方法及装置
CN108629459B (zh) 储层含烃孔隙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US20100149913A1 (en) Analysis of fracture networks
CA2915687C (en) Formation fracturing potential using surrounding pore pressures
CN111520126A (zh) 密度测井扩径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14841927A (zh) 一种页岩储层裂缝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285479B (zh) 一种基于三维gis技术的井眼轨迹控制方法
WO2015145195A1 (en) Determining location and depth of subsurface magnetic sources
CN109630089B (zh) 水平井地质构造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4352244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GB2597021A (en) Performing dynamic time warping with null or missing data
CN114970182A (zh) 地质导向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093274B (zh) 低级序断层识别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419493B (zh) 页岩储层三维属性模型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9387873A (zh) 一种缝洞储集体反演方法及系统
CN111458751B (zh) 一种综合时深标定方法及装置
CN109145375B (zh) 裂缝渗透率模型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12711076B (zh) 提取石油钻井中泥浆侵入地层深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14139229A (zh) 断层增强方法和断层发育解释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577250A (zh) 水平井地质导向方法及装置
CN114415230B (zh) 一种线性断裂提取方法及装置
CN108952674B (zh) 一种土岩结合部不良地质体探测的分析评价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