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35051A - 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35051A
CN113535051A CN202010289749.8A CN202010289749A CN113535051A CN 113535051 A CN113535051 A CN 113535051A CN 202010289749 A CN202010289749 A CN 202010289749A CN 113535051 A CN113535051 A CN 1135350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mobile terminal
determining
screen
screen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97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瑶
邱长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8974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3505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86996 priority patent/WO202120892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535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50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方法包括:识别移动终端是否发生旋转;若是,则确定移动终端在空间中的绝对方向;识别移动终端触摸屏边缘是否有被接触区域;若有,则根据被接触区域判断用户握持姿势;根据用户握持姿势及绝对方向确定屏幕旋转方向。本发明根据触摸屏边缘被接触区域的触点识别反馈,结合移动终端的绝对方向,确定用户真实需要的屏幕旋转方向,实现屏幕旋转的精准控制。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智能化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除了满足通信需要,越来越多的娱乐、办公都能在移动终端上实现,对于其中一些应用,例如视频播放、游戏等应用,横向显示能够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因此出现了屏幕自动旋转技术。
目前的智能移动终端中一般都具有重力感应装置,并且能够通过重力感应传感器检测的旋转方向,调整显示屏幕旋转至相应方向。但仅根据重力感应传感器角检测的方向进行屏幕旋转容易出现误判,难以满足用户实际需要,例如在用户处于侧卧状态时,若用户希望横屏显示,而移动终端根据重力传感器检测的旋转方向则会是移动终端处于竖直方向,则与用户的需要不匹配。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根据用户实际需要精准控制的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一种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识别移动终端是否发生旋转;
若是,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空间中的绝对方向;
识别所述移动终端触摸屏边缘是否有被接触区域;
若有,则根据所述被接触区域判断用户握持姿势;
根据所述用户握持姿势及所述绝对方向确定屏幕旋转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移动终端触摸屏边缘无被接触区域,且判定用户未贴近所述移动终端,则生成第一询问信息;所述第一询问信息用于询问用户是否拿起所述移动终端;
获取第一用户反馈信息;所述第一用户反馈信息为用户根据所述第一询问信息作出的反馈;
若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反馈信息判断用户拿起所述移动终端,则确定所述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一显示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被接触区域判断用户握持姿势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被接触区域的触摸信号判断用户是否握持所述移动终端;
若是,则根据所述被接触区域的触点坐标信息及预设的坐标与握持姿势的对应关系确定用户握持姿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被接触区域的触摸信号判断用户是否握持所述移动终端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被接触区域的触摸信号面积达到预设的握持接触信号面积阈值,且所述被接触区域的触摸信号持续时间达到预设的握持接触时间阈值,则判定用户握持所述移动终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用户握持姿势及所述绝对方向确定屏幕旋转方向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绝对方向为第一方向,则判断所述用户握持姿势是否为横握;
若是,则确定所述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一显示方向;
若否,则确定所述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二显示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竖屏显示的步骤包括:
生成第二询问信息;所述第二询问信息用于询问用户是否处于躺卧状态;
获取第二用户反馈信息;所述第二用户反馈信息为用户根据所述第二询问信息作出的反馈;
若根据所述第二用户反馈信息确定处于躺卧状态,则确定所述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二显示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用户握持姿势及所述绝对方向确定屏幕旋转方向的步骤还包括:
若所述绝对方向为第二方向,则判断所述用户握持姿势是否为横握;
若是,则确定所述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一显示方向;
若否,则确定所述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二显示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横屏显示的步骤包括:
生成第三询问信息;所述第三询问信息用于询问用户是否处于躺卧状态;
获取第三用户反馈信息;所述第三用户反馈信息为用户根据所述第三询问信息作出的反馈;
若根据所述第三用户反馈信息确定处于躺卧状态,则确定所述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一显示方向。
一种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旋转事件判断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发生旋转;
绝对方向确定模块,用于在判定移动终端发生旋转时,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空间中的绝对方向;
接触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移动终端触摸屏边缘是否有被接触区域;
握持姿势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被接触区域判断用户握持姿势;
屏幕旋转方向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握持姿势及所述绝对方向确定屏幕旋转方向。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上述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识别移动终端是否发生旋转,并确定移动终端在空间中的绝对方向,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摸屏边缘被接触区域识别用户握持姿势,根据用户握持姿势及绝对方向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以进行旋转控制,根据触摸屏边缘被接触区域的触点识别反馈,结合移动终端的绝对方向,确定用户真实需要的屏幕旋转方向,实现屏幕旋转的精准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根据触摸屏被接触区域判断用户握持姿势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判断用户是否握持移动终端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用户握持姿势及绝对方向确定屏幕旋转方向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二显示方向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用户握持姿势及绝对方向确定屏幕旋转方向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第一显示方向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握持姿势判断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屏幕旋转方向确定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竖向显示确定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1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屏幕旋转方向确定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14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横向显示确定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15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图16为一个实施例中,竖握移动终端的姿势示意图;
图17为一个实施例中,横握移动终端的姿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配置了触摸平面屏的移动终端中,也可以应用于配置了触摸曲面屏的移动终端中,其中,由于曲面屏边缘延伸至移动终端两侧边缘的特点,应用本申请的识别精度更高。目前随着智能移动终端大屏化趋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移动终端采用曲面屏,从视觉上减小边框的存在,同时还能从视觉上缩减智能移动终端的厚度,提供更好的使用感。基于此这样的设计,用户在使用配置曲面屏的智能移动终端时,在曲面屏的边缘容易发生误触,为了避免因误触导致的误操作,会通过对曲面屏边缘误触报点进行适当屏蔽。但在本发明中则通过利用曲面屏边缘误触报点配合移动终端旋转方向的检测结果,识别出用户握持移动终端的握持姿势,进而分析用户对于屏幕旋转方向的需要横屏显示或是竖屏显示,实现对屏幕旋转的精准控制。其中,智能移动终端可以但不限于各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识别移动终端是否发生旋转。
移动终端中设有重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或陀螺仪等能够检测移动终端在空间中的角度偏转的装置,以重力传感器为例:通过重力传感器分析移动终端的重力加速度变化情况,可以识别移动终端是否发生旋转,并且能够计算出移动终端相对应于第一方向的倾斜角度,结合上一状态移动终端相对应第一方向的倾斜角度,即可计算出移动终端的旋转角度。
步骤S200,若识别到移动终端发生旋转,则确定移动终端在空间中的绝对方向。
其中,绝对方向以移动终端屏幕主视方向为视角,包括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及第四方向四个主方向,四个方向依次相差90°,假设第一方向为0°,则第二方向则为90°,第三方向为180°,第四方向为270°,由于绝对方向用以作为屏幕旋转方向的判断依据之一,在一般情况下,对于介于两种方向之间的情况,可以通过判断当前移动终端倾斜角度是否更接近于哪种方向进行近似判断,以进行屏幕旋转控制,例如当移动终端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30°,与第二方向的夹角为60°,则近似判断移动终端处于第一方向,继续执行后续步骤。
步骤S300,识别移动终端触摸屏边缘是否有被接触区域。
其中,用户在握持移动终端时,手部可能会与触摸屏边缘产生接触,若产生接触,则可以利用被接触区域对用户的握持姿势进行判断。
步骤S400,若有,则根据被接触区域判断用户握持姿势。
用户握持姿势包括横握与竖握,如图16所示,竖握即为握持移动终端时,以移动终端的主方向(默认普通使用状态下的方向)作为基准,握持移动终端的手掌方向与主方向基本保持垂直;如图17所示,横握即为握持移动终端时,以移动终端的主方向作为基准,握持移动终端的手掌方向与主方向基本保持同方向,或是与主方向的反向延长线基本保持同方向。具体的还可以分为单手横握、单手竖握、双手横握和双手竖握,不同的握持姿势下,触摸屏被接触区域存在差异。分析被接触区域即可判断出用户握持姿势。
步骤S500,根据用户握持姿势及绝对方向确定屏幕旋转方向。
其中,屏幕旋转方向包括:旋转至第一显示方向及旋转至第二显示方向。以普通触摸屏手机为例,第一显示方向可以是常规意义理解的横屏显示,第二显示方向可以是常规意义理解的竖屏显示。确定了用户握持姿势,根据移动终端的绝对方向即可确定屏幕旋转方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结合重力传感器检测的旋转角度,屏幕旋转方向具体可以是旋转90°、180°或270°。
上述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方法,识别移动终端是否发生旋转,并确定移动终端在空间中的绝对方向,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摸屏边缘被接触区域识别用户握持姿势,根据用户握持姿势及绝对方向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以进行旋转控制,根据触摸屏边缘被接触区域的触点识别反馈,结合移动终端的绝对方向,确定用户真实需要的屏幕旋转方向,实现屏幕旋转的精准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600,若移动终端触摸屏边缘无被接触区域,且判定用户未贴近移动终端,则生成第一询问信息;第一询问信息用于询问用户是否拿起移动终端。
若移动终端触摸屏边缘无被接触区域,但识别到移动终端发生了旋转,因此用户可能并未拿起移动终端,或是用户采用的握持姿势不会与触摸屏产生接触,同时用户将移动终端进行了旋转。若用户未拿起移动终端,则可以判断用户将移动终端旋转后放置于平台,此时可以仅通过重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进行旋转控制,例如重力传感器检测到移动终端旋转90°,则控制屏幕显示方向旋转90°。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中的接近传感器识别用户是否贴近移动终端。
若用户拿起移动终端,则判断用户采用的握持姿势不会与触摸屏产生接触,结合移动终端的设计,即使是曲面屏,曲面屏的曲边也并未延伸至移动终端的顶部和底部,而是仅覆盖到移动终端的两侧,因此用户通过双手分别向移动终端的顶部和底部施加压力,形成夹持的姿势,则不会与触摸屏产生接触。一般这种握持姿势难以在躺卧时使用,因此可以判断用户并未处于躺卧状态,并且用户将移动终端横向握持,此时需要将屏幕显示方向旋转至横向显示。
但由于触摸屏并无被接触区域,难以区分用户是否拿起移动终端,因此生成第一询问信息询问用户是否拿起移动终端,并根据用户的反馈作出屏幕旋转控制。
步骤S700,获取第一用户反馈信息;第一用户反馈信息为用户根据第一询问信息作出的反馈。
步骤S800,若根据第一用户反馈信息判断用户拿起移动终端,则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一显示方向。
步骤S900,若根据第一用户反馈信息判断用户未拿起移动终端,则根据重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构进行旋转控制。
本实施例中,在触摸屏无被接触区域时,通过生成第一询问信息询问用户是否拿起移动终端,能够判断用户是否拿起移动终端,若拿起移动终端,则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一显示方向;若未拿起移动终端,则根据重力传感器检测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提高对于触摸屏无被接触区域时用户实际对于屏幕显示方向需求判断的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根据被接触区域判断用户握持姿势的步骤包括:
步骤S410,根据所述被接触区域的触摸信号判断用户是否握持移动终端。
触摸屏边缘被误触,可能是因为用户握持移动终端造成的,也可能是用户无意中触碰造成的,需要分析用户是否握持移动终端,避免由于误判而控制屏幕显示方向旋转。
步骤S420,若是,则根据被接触区域的触点坐标信息及预设的坐标与握持姿势的对应关系确定用户握持姿势。若否,则执行步骤S900。
被接触区域的触点坐标信息能够反映被接触区域的面积、被接触区域数量、被接触区域位置以及触点持续时间,不同的握持姿势对应的被接触区域触点坐标信息会存在差异,例如,横握状态与竖握状态下,被接触区域的位置可能会不同,横握状态下被接触区域可能会更靠近移动终端的顶部或者底部;单手持握状态和双手持握状态下,位于触摸屏两侧的接触点区域数量和面积可能会不同,若为单手持握,则两侧的接触点区域面积大小差异较大,靠近手掌一侧的接触点区域面积更大,靠近手指一侧的接触点区域面积更小;若为双手持握,可能会有两种情况:双手竖握,则触摸屏两侧边缘分别于双手的手掌接触,两侧分别有一个被接触区域,且两侧的被接触区域面积相差较小;双手横握,则触摸屏的其中一侧同时与双手的手指接触,另一侧同时与双手的手掌接触,因此会有四个接触点区域,并且位于触摸屏同侧边缘的接触点区域面积相差较小,位于触摸屏异侧边缘的接触点区域面积相差较大。根据如前述的用户习惯分析,能够得到坐标与握持姿势的对应关系,将坐标与握持姿势的对应关系预设于移动终端内,用于与被接触区域的触点坐标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即可确定用户握持姿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用户习惯设置对用户的握持姿势进行录入,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握持习惯准确判断用户的握持姿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根据所述被接触区域的触摸信号判断用户是否握持移动终端的步骤包括:
步骤S411,若被接触区域的触摸信号面积达到预设的握持接触信号面积阈值,且被接触区域的触摸信号持续时间达到预设的握持接触时间阈值,则判定用户握持移动终端。
若用户握持移动终端,则被接触区域的面积与点触屏幕产生的接触面积相比而言更大,并且触摸信号相对更为持久,因此若被接触区域的触摸信号量达到预设的握持接触信号量阈值,且被接触区域的触摸信号持续时间达到预设的握持接触时间阈值,即表示用户保持与移动终端接触了一段时间,并且被接触区域的面积并非点触能够产生的接触面积,因此可以判定用户是处于握持移动终端的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根据用户握持姿势及绝对方向确定屏幕旋转方向的步骤包括:
步骤S510,若绝对方向为第一方向,则判断用户握持姿势是否为横握。
在本实施例中,若绝对方向为第一方向,假设第一方向与移动终端在一般使用情况的主方向所处的方向垂直,以手机为例,第一方向可以是水平方向,则可能是用户处于非躺卧状态下横握移动终端,也可能是用户处于躺卧状态下竖握移动终端,因此根据用户握持姿势是否为横握即可判断用户所需的屏幕旋转方向。
步骤S520,若是,则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一显示方向。
若用户握持姿势为横握,则表示用户处于非躺卧状态下横握移动终端,此时屏幕显示方向应与绝对方向保持一致,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一显示方向,以手机为例,在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时,第一显示方向为横屏显示,若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则第三方向是与第一方向反向的水平方向,第二显示方向为竖屏显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结合重力传感器检测的旋转方向是逆时针旋转90°还是顺时针旋转90°,控制屏幕对应地旋转至与第一方向相对应的第一显示方向,或是与第三方向相对应的第三显示方向,第一显示方向与第三显示方向反向,例如若第一显示方向为水平向右,则第三显示方向为水平向左。
步骤S530,若否,则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二显示方向。
若用户握持姿势并非横握,则表示用户处于躺卧状态下竖握移动终端,此时屏幕显示方向应与用户握持方向保持一致,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二显示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二显示方向的步骤包括:
步骤S531,生成第二询问信息;第二询问信息用于询问用户是否处于躺卧状态。
由于前述对用户状态的判断是考虑一般情况下的状态,因此为了消除特殊情况的判断不符合用户需要,通过第二询问信息向用户进行询问,以获知用户是否处于躺卧状态。
步骤S532,获取第二用户反馈信息;第二用户反馈信息为用户根据第二询问信息作出的反馈。
第二用户反馈信息为用户基于第二询问信息作出的反馈,用以确定用户是否处于躺卧状态。
步骤S533,若根据第二用户反馈信息确定处于躺卧状态,则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二显示方向。
若确定用户处于躺卧状态,则可以确定屏幕显示方向应该与用户握持方向保持一致,即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二显示方向。
通过第二询问信息对用户状态进行确定,增加屏幕旋转控制的精准度,优化用户体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根据用户握持姿势及绝对方向确定屏幕旋转方向的步骤还包括:
步骤S540,若绝对方向为第二方向,则判断用户握持姿势是否为横握。
在本实施例中,若移动终端的绝对方向为第二方向,假设第二方向与移动终端在一班使用情况的主方向所处的方向一致,以手机为例,第二方向可以是竖直方向,则可能是用户处于非躺卧状态下竖握移动终端,也可能是用户处于躺卧状态下横握移动终端,因此根据用户握持姿势是否为横握即可判断用户所需的屏幕旋转方向。
步骤S550,若是,则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一显示方向。
若用户握持姿势为横握,则表示用户处于躺卧状态下横握移动终端,此时屏幕显示方向应与用户握持方向保持一致,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一显示方向,以手机为例,在第二方向为竖直方向时,第一显示方向为横屏显示,若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则第三方向是与第一方向反向的水平方向,第二显示方向为竖屏显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结合重力传感器检测的旋转方向是逆时针旋转90°还是顺时针旋转90°,控制屏幕对应地旋转至与第一方向相对应的第一显示方向,或是与第三方向相对应的第三显示方向,第一显示方向与第三显示方向反向,例如若第一显示方向为水平向右,则第三显示方向为水平向左。
步骤S560,若否,则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二显示方向。
若用户握持姿势并非横握,则表示用户处于非躺卧状态下竖握移动终端,此时屏幕显示方向应与移动终端的绝对方向保持一致,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二显示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第一显示方向的步骤包括:
步骤S551,生成第三询问信息;第三询问信息用于询问用户是否处于躺卧状态。
由于前述对用户状态的判断是考虑一般情况下的状态,因此为了消除特殊情况的判断不符合用户需要,通过第三询问信息向用户进行询问,以获知用户是否处于躺卧状态。
步骤S552,获取第三用户反馈信息;第三用户反馈信息为用户根据第三询问信息作出的反馈。
第三用户反馈信息为用户基于第三询问信息作出的反馈,用以确定用户是否处于躺卧状态。
步骤S553,若根据第三用户反馈信息确定处于躺卧状态,则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一显示方向。
若确定用户处于躺卧状态,则可以确定屏幕显示方向应该与用户握持方向保持一致,即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一显示方向。
通过第三询问信息对用户状态进行确定,增加屏幕旋转控制的精准度,优化用户体验。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7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7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装置,包括:旋转事件判断模块100、绝对方向确定模块200、接触识别模块300、握持姿势判断模块400和屏幕旋转方向确定模块500,其中:
旋转事件判断模块100,用于识别移动终端是否发生旋转;
绝对方向确定模块200,用于在判定移动终端发生旋转时,确定移动终端在空间中的绝对方向;
接触识别模块300,用于识别移动终端触摸屏边缘是否有被接触区域;
握持姿势判断模块400,用于根据被接触区域判断用户握持姿势;
屏幕旋转方向确定模块500,用于根据用户握持姿势及绝对方向确定屏幕旋转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一询问信息生成模块600,用于在移动终端触摸屏边缘无被接触点区域,且判定用户未贴近移动终端时,生成第一询问信息;第一询问信息用于询问用户是否拿起移动终端;
第一用户反馈信息获取模块700,用于获取第一用户反馈信息;第一用户反馈信息为用户根据第一询问信息作出的反馈;
第一确定模块800,用于在根据第一用户反馈信息判断用户拿起移动终端时,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一显示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握持姿势判断模块400包括:
握持状态判断模块410,用于根据被接触区域的触摸信号判断用户是否握持移动终端;
姿态确定模块420,用于在判定用户握持移动终端时,根据被接触区域的触点坐标信息及预设的坐标与握持姿势的对应关系确定用户握持姿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屏幕旋转方向确定模块500包括:
第一横握确定模块510,用于在绝对方向为水平方向时,判断用户握持姿势是否为横握;
第二确定模块520,用于在判断用户握持姿势为横握时,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一显示方向;
第三确定模块530,用于在判断用户握持姿势为竖握时,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二显示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三确定模块530包括:
第二询问信息生成模块531,用于生成第二询问信息;第二询问信息用于询问用户是否处于躺卧状态;
第二用户反馈信息获取模块532,用于获取第二用户反馈信息;第二用户反馈信息为用户根据第二询问信息作出的反馈;
第一旋转确定模块533,用于在根据第二用户反馈信息确定处于躺卧状态时,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二显示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屏幕旋转方向确定模块500还包括:
第二横握确定模块540,用于在移动终端绝对方向为竖直方向时,判断用户握持姿势是否为横握;
第四确定模块550,用于在判断用户握持姿势为横握时,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一显示方向;
第五确定模块560,用于在判断用户握持姿势为竖握时,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二显示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第四确定模块550包括:
第三询问信息生成模块551,用于生成第三询问信息;第三询问信息用于询问用户是否处于躺卧状态;
第三用户反馈信息获取模块552,用于获取第三用户反馈信息;第三用户反馈信息为用户根据第三询问信息作出的反馈;
第二旋转确定模块553,用于在根据第三用户反馈信息确定处于躺卧状态时,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一显示方向。
关于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运营商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识别移动终端是否发生旋转;
若是,则确定移动终端在空间中的绝对方向;
识别移动终端触摸屏边缘是否有被接触区域;
若有,则根据被接触区域判断用户握持姿势;
根据用户握持姿势及绝对方向确定屏幕旋转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移动终端触摸屏边缘无被接触区域,且判定用户未贴近移动终端,则生成第一询问信息;第一询问信息用于询问用户是否拿起移动终端;
获取第一用户反馈信息;第一用户反馈信息为用户根据第一询问信息作出的反馈;
若根据第一用户反馈信息判断用户拿起移动终端,则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一显示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被接触区域的触摸信号判断用户是否握持移动终端;
若是,则根据被接触区域的触点坐标信息及预设的坐标与握持姿势的对应关系确定用户握持姿势。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被接触区域的触摸信号面积达到预设的握持接触信号面积阈值,且被接触区域的触摸信号持续时间达到预设的握持接触时间阈值,则判定用户握持移动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绝对方向为第一方向,则判断用户握持姿势是否为横握;
若是,则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一显示方向;
若否,则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二显示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生成第二询问信息;第二询问信息用于询问用户是否处于躺卧状态;
获取第二用户反馈信息;第二用户反馈信息为用户根据第二询问信息作出的反馈;
若根据第二用户反馈信息确定处于躺卧状态,则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二显示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绝对方向为第二方向,则判断用户握持姿势是否为横握;
若是,则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一显示方向;
若否,则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二显示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生成第三询问信息;第三询问信息用于询问用户是否处于躺卧状态;
获取第三用户反馈信息;第三用户反馈信息为用户根据第三询问信息作出的反馈;
若根据第三用户反馈信息确定处于躺卧状态,则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一显示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识别移动终端是否发生旋转;
若是,则确定移动终端在空间中的绝对方向;
识别移动终端触摸屏边缘是否有被接触区域;
若有,则根据被接触区域判断用户握持姿势;
根据用户握持姿势及绝对方向确定屏幕旋转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移动终端触摸屏边缘无被接触区域,且判定用户未贴近移动终端,则生成第一询问信息;第一询问信息用于询问用户是否拿起移动终端;
获取第一用户反馈信息;第一用户反馈信息为用户根据第一询问信息作出的反馈;
若根据第一用户反馈信息判断用户拿起移动终端,则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一显示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被接触区域的触摸信号判断用户是否握持移动终端;
若是,则根据被接触区域的触点坐标信息及预设的坐标与握持姿势的对应关系确定用户握持姿势。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被接触区域的触摸信号面积达到预设的握持接触信号面积阈值,且被接触区域的触摸信号持续时间达到预设的握持接触时间阈值,则判定用户握持移动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绝对方向为第一方向,则判断用户握持姿势是否为横握;
若是,则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一显示方向;
若否,则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二显示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生成第二询问信息;第二询问信息用于询问用户是否处于躺卧状态;
获取第二用户反馈信息;第二用户反馈信息为用户根据第二询问信息作出的反馈;
若根据第二用户反馈信息确定处于躺卧状态,则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二显示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绝对方向为第二方向,则判断用户握持姿势是否为横握;
若是,则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一显示方向;
若否,则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二显示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生成第三询问信息;第三询问信息用于询问用户是否处于躺卧状态;
获取第三用户反馈信息;第三用户反馈信息为用户根据第三询问信息作出的反馈;
若根据第三用户反馈信息确定处于躺卧状态,则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一显示方向。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识别移动终端是否发生旋转;
若是,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空间中的绝对方向;
识别所述移动终端触摸屏边缘是否有被接触区域;
若有,则根据所述被接触区域判断用户握持姿势;
根据所述用户握持姿势及所述绝对方向确定屏幕旋转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移动终端触摸屏边缘无被接触区域,且判定用户未贴近所述移动终端,则生成第一询问信息;所述第一询问信息用于询问用户是否拿起所述移动终端;
获取第一用户反馈信息;所述第一用户反馈信息为用户根据所述第一询问信息作出的反馈;
若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反馈信息判断用户拿起所述移动终端,则确定所述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一显示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被接触区域判断用户握持姿势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被接触区域的触摸信号判断用户是否握持所述移动终端;
若是,则根据所述被接触区域的触点坐标信息及预设的坐标与握持姿势的对应关系确定用户握持姿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被接触区域的触摸信号判断用户是否握持所述移动终端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被接触区域的触摸信号面积达到预设的握持接触信号面积阈值,且所述被接触区域的触摸信号持续时间达到预设的握持接触时间阈值,则判定用户握持所述移动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握持姿势及所述绝对方向确定屏幕旋转方向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绝对方向为第一方向,则判断所述用户握持姿势是否为横握;
若是,则确定所述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一显示方向;
若否,则确定所述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二显示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竖屏显示的步骤包括:
生成第二询问信息;所述第二询问信息用于询问用户是否处于躺卧状态;
获取第二用户反馈信息;所述第二用户反馈信息为用户根据所述第二询问信息作出的反馈;
若根据所述第二用户反馈信息确定处于躺卧状态,则确定所述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二显示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握持姿势及所述绝对方向确定屏幕旋转方向的步骤还包括:
若所述绝对方向为第二方向,则判断所述用户握持姿势是否为横握;
若是,则确定所述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一显示方向;
若否,则确定所述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二显示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横屏显示的步骤包括:
生成第三询问信息;所述第三询问信息用于询问用户是否处于躺卧状态;
获取第三用户反馈信息;所述第三用户反馈信息为用户根据所述第三询问信息作出的反馈;
若根据所述第三用户反馈信息确定处于躺卧状态,则确定所述屏幕旋转方向为旋转至第一显示方向。
9.一种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旋转事件判断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发生旋转;
绝对方向确定模块,用于在判定移动终端发生旋转时,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空间中的绝对方向;
接触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移动终端触摸屏边缘是否有被接触区域;
握持姿势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被接触区域判断用户握持姿势;
屏幕旋转方向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握持姿势及所述绝对方向确定屏幕旋转方向。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289749.8A 2020-04-14 2020-04-14 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Pending CN1135350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9749.8A CN113535051A (zh) 2020-04-14 2020-04-14 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PCT/CN2021/086996 WO2021208924A1 (zh) 2020-04-14 2021-04-13 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9749.8A CN113535051A (zh) 2020-04-14 2020-04-14 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5051A true CN113535051A (zh) 2021-10-22

Family

ID=78083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9749.8A Pending CN113535051A (zh) 2020-04-14 2020-04-14 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35051A (zh)
WO (1) WO2021208924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2194A (zh) * 2012-12-28 2014-07-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屏幕画面旋转控制方法
WO2014107982A1 (zh) * 2013-01-11 2014-07-17 东莞金卓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终端屏幕画面旋转的方法及终端
KR101482867B1 (ko) * 2013-07-23 2015-01-15 원혁 테두리 터치를 이용하는 입력 및 포인팅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4898957A (zh) * 2014-03-07 2015-09-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控制屏幕旋转的方法、装置及用户终端
CN106598441A (zh) * 2016-10-31 2017-04-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横竖屏模式的设置装置、终端及方法
US20180011584A1 (en) * 2013-06-20 2018-01-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grip sensing
CN110851067A (zh) * 2019-10-29 2020-0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显示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1770B (zh) * 2015-12-09 2019-02-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977079A (zh) * 2017-11-28 2018-05-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旋转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1459380A (zh) * 2020-03-30 2020-07-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画面旋转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显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2194A (zh) * 2012-12-28 2014-07-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屏幕画面旋转控制方法
WO2014107982A1 (zh) * 2013-01-11 2014-07-17 东莞金卓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终端屏幕画面旋转的方法及终端
US20180011584A1 (en) * 2013-06-20 2018-01-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grip sensing
KR101482867B1 (ko) * 2013-07-23 2015-01-15 원혁 테두리 터치를 이용하는 입력 및 포인팅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4898957A (zh) * 2014-03-07 2015-09-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控制屏幕旋转的方法、装置及用户终端
CN106598441A (zh) * 2016-10-31 2017-04-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横竖屏模式的设置装置、终端及方法
CN110851067A (zh) * 2019-10-29 2020-0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显示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08924A1 (zh) 2021-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14667B1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preventing false touch
US985846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gnizing fingerprints
CN109428969B (zh) 双屏终端的边缘触控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9377871B2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keyboard input in the presence of multiple contact points
US9671893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having touch screen with varying sensitivity regions
US918284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touch input control method for touch coordinate compensation
EP303515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gnizing grip state in electronic device
US11003753B2 (en) Method for recognizing fingerpri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therefor
US20110037727A1 (en) Touch sensor device and pointing coordinate determination method thereof
US2010012799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intended and unintended user input on a touchpad
CN107704179B (zh) 决定画面显示方向的方法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CN109558061B (zh) 一种操作控制方法及终端
US20140176477A1 (en) Input device, input support method, and program
WO2021213274A1 (zh) 移动终端防误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523379B1 (ko) 휴대 단말기에서 터치스크린 상의 터치 지점의 위치 보정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장치
CN107395871B (zh) 一种开启应用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JP2003298689A (ja) 携帯電話
US9785863B2 (en)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on
US20210081068A1 (en) Key sett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90287492A1 (en) Mobile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of mobile terminal device
US2013027856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graphic keyboard in touch-screen terminal
CN112313623A (zh) 一种终端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和终端
US1049887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protection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
CN107943406B (zh) 一种触摸屏触控点确定方法及终端
US9235338B1 (en) Pan and zoom gesture detection in a multiple touch displ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