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34463B - 一种防漏光的近视用vr/ar眼镜脸部套装及vr/ar眼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漏光的近视用vr/ar眼镜脸部套装及vr/ar眼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34463B
CN113534463B CN202110695449.4A CN202110695449A CN113534463B CN 113534463 B CN113534463 B CN 113534463B CN 202110695449 A CN202110695449 A CN 202110695449A CN 113534463 B CN113534463 B CN 1135344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es
face
nose
groove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954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34463A (zh
Inventor
翁志彬
米诗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Pima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Xiaopai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Xiaop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Xiaop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Xiaop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9544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344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344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44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344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44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6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027/0178Eyeglass ty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漏光的近视用VR/AR眼镜脸部套装及VR/AR眼镜,包括面垫,用于与眼睛周围的人脸表面贴合,面垫包括与额头贴合的额部、与鼻子适配的鼻部以及两个连接额部和鼻部的侧部,侧部相对于面垫的中心轴线I向外侧倾斜;侧部朝内侧具有供镜脚通过的镜脚槽,镜脚槽为斜槽,深度由外至内逐渐加深,使镜脚槽的斜槽面的倾斜度与镜脚适配。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面垫在使用时可与人脸表面贴合,不仅可以提升VR/AR眼镜的佩戴舒适度,还可避免外界的光从VR/AR眼镜和人脸的缝隙之间进入视野空间;对于戴眼镜的用户,镜脚槽为斜槽,斜槽面尽量与镜脚紧贴,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或减少外界的可见光从镜脚槽处泄漏到视野空间里面,减少外界光线的干扰。

Description

一种防漏光的近视用VR/AR眼镜脸部套装及VR/AR眼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VR/AR眼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漏光的近视用VR/AR眼镜脸部套装及VR/AR眼镜。
背景技术
VR/AR眼镜,也就是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利用头戴式显示器将人的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为了提高虚拟现实的体验真实度,VR/AR眼镜在使用时需要与人脸贴合,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防止外界的光进入干扰VR/AR眼镜的显示画面,提升用户的沉浸感和体验感。
人群中还存在一部分近视用户,目前,大部分VR/AR眼镜都为戴眼镜的人预留了一定的空间,可以在佩戴VR/AR眼镜之前,先戴上自己的近视眼镜,然后再通过VR/AR镜头体验到虚拟现实感。由于近视眼镜的存在,VR/AR眼镜无法与人脸贴合,从而导致了外界光从镜脚槽漏到视野空间,从而影响用户的沉侵感和体验感。现有技术采用的做法一般为将近视眼镜替换成插接的镜片。但每个人的近视程度不同,插接的镜片不适用于每个用户,且会增加用户的使用成本,不利于VR/AR眼镜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近视人士无法方便地使用VR/AR眼镜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防漏光的近视用VR/AR眼镜脸部套装及VR/AR眼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漏光的近视用VR/AR眼镜脸部套装,包括:
面垫,用于与眼睛周围的人脸表面贴合,面垫包括与额头贴合的额部、与鼻子适配的鼻部以及两个连接额部和鼻部的侧部,侧部相对于面垫的中心轴线I向外侧倾斜;
侧部朝内侧具有供镜脚通过的镜脚槽,镜脚槽为斜槽,深度由外至内逐渐加深,使镜脚槽的斜槽面的倾斜度与镜脚适配。
优选地,镜脚槽的靠外侧具有挡条,挡条朝向面垫的中心轴线I凸起,以贴近或抵接镜脚;挡条的长度与镜脚槽的宽度WA相同。
优选地,面垫为一体式结构,采用海绵制成;挡条与镜脚的距离WD≤0mm。
优选地,挡条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宽度为5mm≤WE≤10mm,半径R等于WE的一半;挡条的弧面与斜槽面光滑过渡。
优选地,侧部与面垫的中心轴线I的夹角a为15°-20°;斜槽面与面垫的中心轴线I的夹角b为0°-15°。
优选地,靠内侧的镜脚槽的深度为WB,侧部的横截面厚度为WC,WB<WC;5mm≤WB≤10mm;10mm≤WC≤20mm。
优选地,鼻部包括鼻侧垫和鼻通槽,鼻侧垫相对于面垫的中心轴线I向外侧倾斜,鼻通槽位于两个鼻侧垫之间;鼻侧垫的上表面具有用于支撑眼镜的支撑面;鼻侧垫的厚度小于等于侧部的厚度。
优选地,脸部套装还包括面罩,用于围系在眼睛周边;面垫设于面罩朝向人脸的一侧,通过面罩固定;面罩具有用于与VR/AR眼镜本体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
优选地,脸部套装还包括鼻贴,与鼻通槽对应,安装在面罩上的鼻槽中;鼻贴采用PU皮革或蛋白皮革制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VR/AR眼镜,包括VR/AR眼镜本体,还包括上述的防漏光的近视用VR/AR眼镜脸部套装,面垫通过面罩与VR/AR眼镜本体可拆卸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防漏光的近视用VR/AR眼镜脸部套装及VR/AR眼镜,其中的面垫在使用时可与人脸表面贴合,不仅可以提升VR/AR眼镜的佩戴舒适度,还可其遮光作用,避免外界的光从VR/AR眼镜和人脸的缝隙之间进入视野空间;为进一步提升面垫与人脸表面的贴合程度,面垫的侧部相对于面垫的中心轴线I向外侧倾斜,以符合人脸的角度向外倾斜;对于戴眼镜的用户,侧部朝内侧具有供镜脚通过的镜脚槽,且由于侧部本身为倾斜设置,镜脚本身具有一定弧度,为减小镜脚槽与镜脚的间隙,镜脚槽为斜槽,深度由外至内逐渐加深,使镜脚槽的斜槽面的倾斜度与镜脚适配,斜槽面尽量与镜脚紧贴,起到既能避让用户的近视眼镜框,又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或减少外界的可见光从镜脚槽处泄漏到视野空间里面,减少外界光线的干扰,提升用户的沉侵感、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脸部套装与VR/AR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面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C-C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脸部套装与VR/AR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D-D处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E处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面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F-F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面垫;11、额部;12、侧部;13、镜脚槽;131、斜槽面;132、挡条;14、鼻侧垫;15、鼻通槽;2、面罩;21、连接部;3、VR/AR眼镜本体;31、视野空间;4、近视眼镜;41、镜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附图1至附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漏光的近视用VR/AR眼镜脸部套装及VR/AR眼镜,利用面垫1贴合人脸同时利用面垫1侧部12的镜脚槽13避让镜脚41,又防止镜脚槽13与镜脚41的距离过大。本发明中靠内侧和靠外侧的描述中,靠内侧为靠近VR/AR眼镜本体3的一侧,靠外侧为远离VR/AR眼镜本体3的一侧。
如附图4和附图5,其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面垫1的结构,其中,面垫1包括与额头贴合的额部11、与鼻子适配的鼻部以及两个连接额部11和鼻部的侧部12,侧部12相对于面垫1的中心轴线I向外侧倾斜;侧部12朝内侧具有供镜脚41通过的镜脚槽13,镜脚槽13为斜槽,深度由外至内逐渐加深,使镜脚槽13的斜槽面131的倾斜度与镜脚41适配。
具体的,如附图3和附图5所示,面垫1的侧部12横断面为方形,厚度WC一般为10-20毫米;侧部12上的镜脚槽13的宽度WA一般为10-30毫米,适用于不同形状的近视眼镜4。由于侧部12本身为倾斜设置,镜脚41本身具有一定弧度,为减小镜脚槽13与镜脚41的间隙,镜脚槽13为斜槽,深度由外至内逐渐加深,使镜脚槽13的斜槽面131的倾斜度与镜脚41适配,斜槽面131尽量与镜脚41紧贴,起到既能避让用户的近视眼镜4框,又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或减少外界的可见光从镜脚槽13处泄漏到视野空间31里面。镜脚槽13靠外侧与镜脚41的距离为WD1,镜脚槽13靠内侧的深度为WB,镜脚槽13的斜槽面131使WB≥WD1,WB一般建议5-10毫米之间,使镜脚槽13的靠内侧尽量贴近镜脚41。
优选地,面垫1为一体式结构,采用海绵制成;同时,基于人脸脸颊的倾斜程度,侧部12与面垫1的中心轴线I的夹角a为15°-20°,误差部分可依靠海绵的弹性调节;基于侧部12的倾斜角和眼镜的镜脚41弧度,斜槽面131与面垫1的中心轴线I的夹角b为0°-15°,当斜槽面131与中心轴线I的夹角越小,需要减小镜脚槽13的深度,从而使斜槽面131与镜脚41更贴合,避免斜槽面131与镜脚41的间隙过大;当斜槽面131与中心轴线I的夹角越大,接近侧部12与面垫1的中心轴线I的夹角a,则斜槽面131越可能与镜脚41抵触,因此需要加深镜脚槽13的深度,也有可能导致斜槽面131与镜脚41的间隙过大。如附图3所示,在夹角a为20°的情况下,夹角b为11°,镜脚槽13靠内侧与镜脚41的距离较小,且不易挤压到镜脚41,佩戴体验较好。
优选地,本实施方式中的面垫1的鼻部包括鼻侧垫14和鼻通槽15,鼻侧垫14相对于面垫1的中心轴线I向外侧倾斜,与人脸鼻子周围的弧度适配,鼻通槽15位于两个鼻侧垫14之间,以避让用户的鼻子,提升佩戴的舒适度;鼻侧垫14的上表面具有用于支撑眼镜的支撑面,使近视眼镜4佩戴更轻松,减少鼻子的负担;且由于鼻侧垫14朝向视野空间31延伸,鼻侧垫14的厚度小于等于侧部12的厚度,在保证舒适度的同时,减少人脸与视野空间31的距离。
优选地,为了安装固定面垫1,脸部套装还包括面罩2,用于围系在眼睛周边;面垫1设于面罩2朝向人脸的一侧,通过面罩2固定;面罩2具有用于与VR/AR眼镜本体3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21,使面罩2、面垫1与VR/AR眼镜本体3可拆卸连接,方便清洗面垫1。
优选地,为避免从鼻通槽15处漏光,脸部套装还包括鼻贴,与鼻通槽15对应,安装在面罩2上的鼻槽中;鼻贴采用PU皮革或蛋白皮革制成,佩戴更舒适。
如附图1至附图3,其显示了本发明的基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面垫1与VR/AR眼镜的结合状态。将面垫1通过面罩2组装在VR/AR眼镜上,戴着近视眼镜4的用户把这个VR/AR眼镜从面部戴在头上,面垫1紧贴着用户的前脸,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视野空间31,视野空间31内具有容纳近视眼镜4的空间,同时,面垫1上的镜脚槽13可供镜脚41容纳穿出。
如附图9至附图10,其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面垫1的结构,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要区别是,镜脚槽13的靠外侧具有挡条132,挡条132朝向面垫1的中心轴线I凸起,以贴近或抵接镜脚41;挡条132的长度与镜脚槽13的宽度WA相同。面垫1的其他结构、面罩2、鼻贴等可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相同。
由第一种实施方式可知,镜脚槽13的深度以及斜槽面131的倾斜角度不易控制,凭设计者的经验来设计的镜脚槽13的WB、WD的尺寸无法完全避免外界的可见光泄漏到视野空间31里面的问题;且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需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打样、验证才能确认设变、改模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从而造成巨大的时间浪费,人力浪费,物力浪费;对设计者的设计经验值要求也较高,需要精确计算各种配合值,提高了对设计者的要求,增加了设计难度;同时,由于人脸形状、大小、近视眼镜4尺寸的差异性,所以对镜脚槽13WB、WD的尺寸要求也会不同,无法完全符合每个用户的需求。
因此,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在镜脚槽13的靠外侧设置挡条132,且挡条132横跨整个镜脚槽13,长度与镜脚槽13的宽度WA相同;挡条132朝向面垫1的中心轴线I凸起,以贴近或抵接镜脚,从而挡住外界的可见光。
如附图8所示,挡条132的顶部与镜脚41的侧面抵接,由于挡条132位于镜脚槽13的靠外侧,缩短了WD的长度,且面垫1为一体式结构,采用海绵制成,挡条132也具有一定弹性,使挡条132与镜脚41的距离WD≤0mm;挡条132的宽度较小,抵接不会对镜脚41产生较大影响,起到既能避让用户的近视眼镜4的镜脚41,又能非常贴合地阻挡外界的可见光从镜脚槽13处泄漏到视野空间31里面,没有外界光线的干扰,达到用户完全的沉侵感、体验感的目的。设置了挡条132,对斜槽面131的精度要求就可以降低,方便设计加工,也更适合不同脸型、不同尺寸的近视眼镜4的用户佩戴。
具体的,挡条132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宽度为5mm≤WE≤10mm,半径R等于WE的一半,限制挡条132的尺寸,减轻挡条132与镜脚41抵接造成的压迫感;挡条132的弧面与斜槽面131光滑过渡,面垫1的外形也更美观,方便清洁。
基于上述镜脚槽13及其中的挡条132,镜脚槽13的靠内侧具有足够的避让镜脚41的间隙,同时,靠外侧依靠挡条132与镜脚41紧密贴合,起到既能避让用户的近视眼镜4框,又能非常贴合地阻挡外界的可见光从镜脚槽13处泄漏到视野空间31里面,完全削除了外界光线的干扰,使用户可以完全沉侵在VR/AR设备呈现的画面中,体验感更佳;不需要在人脸形状、大小、近视眼镜4尺寸的差异性上进行纠结,该技术方案可以完全符合每个用户的需求;不仅在设计上降低了难度,同时降低了加工难度,有效降低了设计周期和生产成本。
如附图6至附图8,其显示了本发明的基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面垫1与VR/AR眼镜的结合状态。将面垫1通过面罩2组装在VR/AR眼镜上,戴着近视眼镜4的用户把这个VR/AR眼镜从面部戴在头上,面垫1紧贴着用户的前脸,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视野空间31,视野空间31内具有容纳近视眼镜4的空间,同时,面垫1上的镜脚槽13可供镜脚容纳穿出,并利用镜脚槽13靠外侧的挡条132与镜脚抵接,阻挡外界的可见光从镜脚槽13处泄漏到视野空间31里面;用户不再轻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可以专注于VR/AR设备呈现的画面,增加用户愉悦度,提高用户体验。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防漏光的近视用VR/AR眼镜脸部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垫,用于与眼睛周围的人脸表面贴合,面垫包括与额头贴合的额部、与鼻子适配的鼻部以及两个连接额部和鼻部的侧部,侧部相对于面垫的中心轴线I向外侧倾斜;
侧部朝内侧具有供镜脚通过的镜脚槽,镜脚槽为斜槽,深度由外至内逐渐加深,使镜脚槽的斜槽面的倾斜度与镜脚适配;镜脚槽的靠外侧具有挡条,挡条朝向面垫的中心轴线I凸起,以贴近或抵接镜脚;挡条的长度与镜脚槽的宽度WA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防漏光的近视用VR/AR眼镜脸部套装,其特征在于,
面垫为一体式结构,采用海绵制成;挡条与镜脚的距离WD≤0mm。
3.根据权利要求2的防漏光的近视用VR/AR眼镜脸部套装,其特征在于,挡条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宽度为5mm≤WE≤10mm,半径R等于WE的一半;挡条的弧面与斜槽面光滑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的防漏光的近视用VR/AR眼镜脸部套装,其特征在于,侧部与面垫的中心轴线I的夹角a为15°-20°;斜槽面与面垫的中心轴线I的夹角b为0°-1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的防漏光的近视用VR/AR眼镜脸部套装,其特征在于,靠内侧的镜脚槽的深度为WB,侧部的横截面厚度为WC,WB<WC;5mm≤WB≤10mm;10mm≤WC≤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的防漏光的近视用VR/AR眼镜脸部套装,其特征在于,鼻部包括鼻侧垫和鼻通槽,鼻侧垫相对于面垫的中心轴线I向外侧倾斜,鼻通槽位于两个鼻侧垫之间;鼻侧垫的上表面具有用于支撑眼镜的支撑面;鼻侧垫的厚度小于等于侧部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的防漏光的近视用VR/AR眼镜脸部套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罩,用于围系在眼睛周边;面垫设于面罩朝向人脸的一侧,通过面罩固定;面罩具有用于与VR/AR眼镜本体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7的防漏光的近视用VR/AR眼镜脸部套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鼻贴,与鼻通槽对应,安装在面罩上的鼻槽中;鼻贴采用PU皮革或蛋白皮革制成。
9.一种VR/AR眼镜,包括VR/AR眼镜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的防漏光的近视用VR/AR眼镜脸部套装,面垫通过面罩与VR/AR眼镜本体可拆卸连接。
CN202110695449.4A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防漏光的近视用vr/ar眼镜脸部套装及vr/ar眼镜 Active CN1135344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5449.4A CN113534463B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防漏光的近视用vr/ar眼镜脸部套装及vr/ar眼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5449.4A CN113534463B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防漏光的近视用vr/ar眼镜脸部套装及vr/ar眼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4463A CN113534463A (zh) 2021-10-22
CN113534463B true CN113534463B (zh) 2023-08-08

Family

ID=78125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95449.4A Active CN113534463B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防漏光的近视用vr/ar眼镜脸部套装及vr/ar眼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3446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462542U (zh) * 2015-02-09 2015-07-08 珠海真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头盔
FR3048787B1 (fr) * 2016-03-08 2018-03-23 Timescope Borne d'observation de contenus immersifs 360° comportant une interface faciale incurvee avec saillie asymetrique
CN206020814U (zh) * 2016-06-30 2017-03-15 台湾百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衬布可拆式脸部衬垫结构
CN206421101U (zh) * 2016-12-09 2017-08-18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显示器
CN206523705U (zh) * 2017-02-28 2017-09-26 武汉大学 一种应用于vr眼镜的海绵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4463A (zh) 2021-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2483B (zh) 一种用于头戴设备的遮光罩
EP3105634A1 (en) Quasi progressive lenses for eyewear
US6321390B1 (en) Swimming goggles
CN113534463B (zh) 一种防漏光的近视用vr/ar眼镜脸部套装及vr/ar眼镜
KR100969571B1 (ko) 입체영상 시청용 안경
KR101010756B1 (ko) 다리 없는 안경
CA3000575A1 (en) Eyeglasses with one-piece shield and method for designing said shield
CN209746272U (zh) 一种头戴设备遮光罩
JP2018528472A (ja) 矯正レンズ装置及び方法
CN201707506U (zh) 眼镜架
CN210222365U (zh) 一种基于vr虚拟现实技术的智能全景眼镜
KR200401420Y1 (ko) 안경다리 수용홈을 갖는 헤드폰 이어패드
CN220141939U (zh) 护目镜
CN212575072U (zh) 一种护目镜
US10520752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 optical function of an ophthalmic lens adapted to a wearer
CN214795459U (zh) 一种采用新型的佩戴结构的眼镜
KR200310430Y1 (ko) 높이 조절 안경
KR102629394B1 (ko) 수차저감구조를 포함하는 도수클립 안경렌즈
JP3246300U (ja) 眼鏡のための調節可能鼻パッド手段
CN210109480U (zh) 一种眼镜支撑脚尾
CN210690964U (zh) 眼镜
CN214795455U (zh) 一种无螺丝铰链结构的眼镜支腿
CN201156116Y (zh) 近视散光矫正眼镜
CN214795454U (zh) 一种新型眼镜支腿
CN213302708U (zh) 一种眼镜侧边防护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0000 room 208, building 1, 1818-1, Wenyi West Road, Yuhang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Pima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00 room 208, building 1, 1818-1, Wenyi West Road, Yuhang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Xiaop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0

Address after: Room 208-2, Building 1, 1818-1 Wenyi West Road, Yuhang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100

Patentee after: Xiaopai Technology (Hang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00 room 208, building 1, 1818-1, Wenyi West Road, Yuhang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Pima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