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30693B - 一种控制阀、控制油路及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阀、控制油路及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30693B
CN113530693B CN202010298893.8A CN202010298893A CN113530693B CN 113530693 B CN113530693 B CN 113530693B CN 202010298893 A CN202010298893 A CN 202010298893A CN 113530693 B CN113530693 B CN 1135306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oil
cavity
inlet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9889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30693A (zh
Inventor
罗海鹏
吴琪
占文锋
易敬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9889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306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30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06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306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06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15/00Varying compression ratio
    • F02D15/02Varying compression ratio by alteration or displacement of piston stro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04Engines with variable distances between pistons at top dead-centre positions and cylinder heads
    • F02B75/045Engines with variable distances between pistons at top dead-centre positions and cylinder heads by means of a variable connecting rod leng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控制阀、控制油路及包括其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控制阀包括阀体、阀芯及弹性件,阀体内开设有阀腔,阀芯通过弹性件连接于阀腔的第一端部,阀体上开设有分别与阀腔连通的第一进口、第二进口及回流口,回流槽与回流口相通,并将该控制阀应用至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控制油路上,在单个控制阀内能够切换回流通道,实现连杆控制油路的两个液压腔的自动充油和泄油功能,无需布置过多的油路,减少对布置空间的要求,通过该控制油路切换连杆的长度以实现发动机压缩比的改变,使得发动机的整体结构紧凑化。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阀、控制油路及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阀、控制油路及包括其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可变压缩比技术是发动机发展的革命性技术,在发动机中低负荷采用高压缩比能够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降低油耗,在高负荷采用低压缩比能够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满足动力性要求。目前实现可变压缩比的连杆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机械阀作为压缩比的切换控制阀,需要电机和机械杆触发切换控制阀,该执行机构的连杆控制油路多,对于布置空间要求高;另一种是采用弹簧阀作为压缩比的切换控制阀,但是为了连杆的高低液压腔内的油体能够回流至曲轴连杆的供油腔内,需要增加多个控制阀,也导致布置的油路增多,对于布置空间要求也高,上述两个方式采用的控制阀及其对应的控制油路,均具有结构复杂、对空间布置要求高、加工生产成本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单个控制阀内切换回流通道,实现多个阀才能实现的功能,简化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控制油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阀,包括:阀体、阀芯及弹性件,所述阀体内开设有阀腔,所述阀芯滑动设于所述阀腔内,且所述阀芯通过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阀腔的第一端部,
所述阀体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阀腔连通的第一进口、第二进口及回流口,所述第一进口、所述第二进口及所述回流口沿所述阀腔的轴向朝逐渐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的方向依次间隔分布,所述阀体上沿所述阀腔的侧壁内凹形成有轴向延伸的回流槽,所述回流槽在所述阀腔的周向上错开于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二进口开设,且所述回流槽与所述回流口相通,
所述阀芯能够随所述回流口处的介质压力变化在所述阀腔内滑动,进而使得所述控制阀在第一工作位及第二工作位之间进行切换,当所述控制阀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时,所述阀芯封堵所示第一进口,所述第二进口、所述阀腔及所述回流槽依次连通,当所述控制阀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时,所述阀芯封堵所述第二进口,所述第一进口、所述阀腔及所述回流槽依次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当所述控制阀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时,所述阀芯与所述阀腔的第二端部相抵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回流槽沿所述阀腔的轴向覆盖所述第一进口及第二进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回流槽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阀腔的横截面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阀体包括阀座及阀盖,所述阀座上开设有朝一端开口的第一开槽,所述阀盖上开设有朝一端开口的第二开槽,所述阀盖设于所述阀座位于所述第一开槽的开口处,所述第一开槽与所述第二开槽相向连通限定成所述阀腔,所述第一进口、所述第二进口、所述回流口及所述回流槽均设于所述阀座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阀盖相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阀芯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之间为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同样的目的,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控制油路,包括:第一液压腔、第二液压腔、油腔、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三油路及如上述的控制阀;
所述第一油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液压腔连通,所述第一油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进口连通,所述第二油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液压腔连通,所述第二油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口连通,所述第三油路的一端与所述油腔连通,所述第三油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流口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第四油路及第五油路,所述第四油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液压腔连通,所述第四油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油腔连通,所述第四油路设有仅供所述油腔通向所述第一液压腔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五油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液压腔连通,所述第五油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油腔连通,所述第五油路设有仅供所述油腔通向所述第二液压腔的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压力阀值大于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压力阀值。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油腔的油压的机油泵。
同样地,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包括如上述的控制油路。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控制阀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中所述阀腔可充满油体流动介质,改变压力大小后的流动介质从所述回流口进入所述阀腔内,当所述流动介质的压力大于所述弹性件的弹性时,驱动所述阀芯滑动至第一工作位,将所述第一进口进行封堵,所述第二进口连通的腔体的流动介质从所述第二进口进入所述阀腔,再从所述回流槽和所述回流口进行回流,形成第一回流通道;当减少所述流动介质的压力,由于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驱动所述阀芯滑动至第二工作位,将所述第二进口进行封堵,所述第一进口连通的腔体的流动介质从所述第一进口进入所述阀腔,再从所述回流槽和所述回流口进行回流,切换成第二回流通道;所述控制阀能通过所述回流口提供不同压力的流动介质与所述弹性件相互作用,驱动所述阀芯滑动封堵住所述第一进口或第二进口,实现切换回流通道。所述控制阀能代替多个阀的回流功能,具有集成度高、结构紧凑、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控制油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当所述油腔提供的油体为高油压状态时,高油压的所述油体由所述第三油路进入所述阀腔内,快速作用于所述阀芯上,推动所述阀芯封堵所述第一油路,使得所述第一液压腔内的油体无法回流至所述油腔,而所述第二液压腔内的油体通过所述第二油路和所述第三油路形成的回流通道流回所述油腔;当所述油腔提供的油体为低油压状态时,低油压的所述油体由所述第三油路进入所述阀腔内,压力变小,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拉动所述阀芯封堵所述第二油路,使得所述第二液压腔内的油体无法回流至所述油腔,所述第一液压腔内的油体通过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三油路形成的另一回流通道流回所述油腔,通过改变油体的油压大小,实现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的自动充油和泄油功能,控制该油路相应的活塞进行上下运动。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其有益效果在于:
将上述控制油路应用于可变压缩比的连杆结构上,通过所述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上相应的活塞对连杆结构进行控制,实现切换连杆的长度,以完成压缩比的改变,无需布置过多的油路,减少对布置空间的要求,使得发动机的整体结构紧凑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先实施例的控制阀中处于第一工作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先实施例的控制阀中处于第二工作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优先实施例的连杆控制油路的高压油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优先实施例的连杆控制油路的低压油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控制阀;11.阀芯;12.弹性件;13.阀腔;14.第一进口;15.第二进口;16.回流口;17.回流槽;18.阀座;19.阀盖;20.第一液压腔;30.第二液压腔;40.油腔;50.第一油路;60.第二油路;70.第三油路;80.第四油路;90.第五油路;100.第一单向阀;110.第二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焊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阀,其包括阀体、阀芯11及弹性件12,所述阀体内开设有阀腔13,所述阀芯11滑动设于所述阀腔13内,且所述阀芯11通过所述弹性件12连接于所述阀腔13的第一端部,所述阀体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阀腔13连通的第一进口14、第二进口15及回流口16,所述第一进口14、所述第二进口15及所述回流口16沿所述阀腔13的轴向朝逐渐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的方向依次间隔分布,所述阀体上沿所述阀腔13的侧壁内凹形成有轴向延伸的回流槽17,所述回流槽17在所述阀腔13的周向上错开于所述第一进口14和所述第二进口15开设,且所述回流槽17与所述回流口16相通。
所述阀芯11能够随所述回流口16处的介质压力变化在所述阀腔13内滑动,进而使得所述控制阀10在第一工作位及第二工作位之间进行切换;如图1所示,此时控制阀10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所述阀芯11封堵所示第一进口14,所述第二进口15、所述阀腔13及所述回流槽17依次连通;如图3所示,此时控制阀10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所述阀芯11封堵所述第二进口15,所述第一进口14、所述阀腔13及所述回流槽17依次连通。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控制阀,可由油体流动介质压力进行驱动,改变回流口16处的流动介质的压力大小后,流动介质从所述回流口16进入所述阀腔13内,当所述流动介质的压力大于所述弹性件12的弹性时,驱动所述阀芯11滑动至第一工作位,将所述第一进口14进行封堵,所述第二进口15连通的腔体的流动介质从所述第一进口14所述阀腔13,再从所述回流槽17和所述回流口16进行回流,形成第一回流通道;当减少所述流动介质的压力,由于所述弹性件12的弹性力作用驱动所述阀芯11滑动至第二工作位,将所述第二进口15进行封堵,所述第一进口14连通的腔体的流动介质从所述第一进口14所述阀腔13,再从所述回流槽17和所述回流口16进行回流,切换成第二回流通道;所述控制阀10能通过所述回流口16提供不同压力的流动介质与所述弹性件12相互作用,驱动所述阀芯11滑动封堵住所述第一进口14或第二进口15,实现切换回流通道。所述控制阀10能代替多个阀的回流功能,具有集成度高、结构紧凑、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控制阀10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时,所述阀芯11与所述阀腔13的第二端部相抵接,使得所述阀芯11保持于第一工作位上,避免流动介质进入所述阀腔13的第二端部,抵消作用于所述阀芯11的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及图4所示,所述回流槽17沿所述阀腔13的轴向覆盖所述第一进口14及第二进口15,也就是沿着所述第一进口14或第二进口15轴向的横截面均匀可以与所述回流槽17相通,保证所述阀芯11在第一工作位或第二工作位时,对应的回流通道能连通,且保证回流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流槽17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阀腔13的横截面积,使得改变压力后的所述流动介质作用于所述阀芯11位于所述弹性件12的一侧的速度大于作用与所述阀芯11的另一侧的速度,以快速推动所述阀芯11滑动。其中,所述回流口16作为提供不同压力流动介质的补充通道,同时也作为所述第一进口14或者所述第二进口15的回流通道,通过减少所述阀体设置出入口的数量,使得控制阀10整体的结构更加紧凑,同时也为后续布置控制油路时,减少油路的数量奠定基础。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及图3所示,为了简化加工及便于拆装,所述阀体包括阀座18及阀盖19,所述阀座18上开设有朝一端开口的第一开槽,所述阀盖19上开设有朝一端开口的第二开槽,所述阀盖19设于所述阀座18位于所述第一开槽的开口处,所述第一开槽与所述第二开槽相向连通限定成所述阀腔13,所述第一进口14、所述第二进口15、所述回流口16及所述回流槽17均设于所述阀座18上;所述弹性件12的一端与所述阀盖19相连接,所述弹性件12的另一端与所述阀芯11相连接,实现将所述阀芯11和所述弹性件12安装于所述阀腔13内。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阀芯11采用的是圆柱体,使得所述阀芯11和所述阀腔13相配合具有周向密封功能,减少所述阀芯11滑动过程中的阻力,所述阀座18的外形也是圆柱体,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阀座18还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外形,本发明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的,所述阀盖19与所述阀体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阀盖19设有外螺纹,所述阀座18的第一开槽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通过螺纹配合使得所述阀盖19与所述阀座18更加便于拆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12为压缩弹簧,所述流动介质的压力与所述压缩弹簧的弹性力相互作用,实现推动所述阀芯11前后移动以封封堵住所述第一进口14或所述第二进口15,正是因为设置了所述回流槽17,使得所述阀芯11在封堵所述第一进口14或所述第二进口15后,对应的所述第二进口15和所述第一进口14均可以通过所述回流槽17回流至所述回流口16上。
在本实施例中,流动介质通过所述回流口16进入所述阀腔13设置有所述弹性件12的区域,当所述流动介质的压力大于所述弹性件12的弹力时,对抗所述弹性件12的弹力,推动所述阀芯11向远离所述阀盖19的方向移动,直到所述阀芯11抵接在所述阀腔13的第二端部,实现所述阀芯11封堵所述第一进口14,当减少所述流动介质的压力后,所述弹性件12拉动所述阀芯11向靠近所述阀盖19的方向移动,实现所述阀芯11封堵所述第二进口15。其中,可以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控制所述压缩弹簧的刚度,实现所述流动介质的压力大小和所述压缩弹簧相互作用后推动所述阀芯11滑动到特定位置,以封堵所述第一进口14和所述第二进口15,其具体参数与多种应用环境的参数相关,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如图5及图6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控制油路,其包括:第一液压腔20、第二液压腔30、油腔40、第一油路50、第二油路60、第三油路70及如上述的控制阀10;
所述第一油路5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液压腔20连通,所述第一油路5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进口14连通,所述第二油路6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液压腔30连通,所述第二油路6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口15连通,所述第三油路70的一端与所述油腔40连通,所述第三油路70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流口16连通。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控制油路,该控制油路用于控制位于所述第一液压腔20的第一液压活塞(图中未示出)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液压腔30对应的第二液压活塞(图中未示出)上下运动,其中所述第一液压活塞和所述第二液压活塞设有连接结构,保证两者运动时为互为反向运动,控制油路采用的流动介质为油体,当所述油腔40提供的油体为高油压状态时,高油压的所述油体由所述第三油路70进入所述阀腔13内,快速作用于所述阀芯11上,推动所述阀芯11封堵所述第一油路50,使得所述第一液压腔20内的油体无法回流至所述油腔40,而所述第二液压腔30内的油体通过所述第二油路60和所述第三油路70形成的回流通道流回所述油腔40,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一液压活塞向上运动,而所述第二液压活塞向下运动,达到切换连杆长度的目的,最终改变发动机的压缩比状态;当所述油腔40提供的油体为低油压状态时,低油压的所述油体由所述第三油路70进入所述阀腔13内,压力变小,在所述弹性件12的作用下,拉动所述阀芯11封堵所述第二油路60,使得所述第二液压腔30内的油体无法回流至所述油腔40,所述第一液压腔20内的油体通过所述第一油路50和所述第三油路70形成的另一回流通道流回所述油腔40,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一液压活塞向下运动,而所述第二液压活塞向上运动,将连杆切换成另一种长度,最终将发动机的压缩比改变成另一种状态。由此可见,通过改变油体的油压大小,实现第一液压腔20和第二液压腔30的自动充油和泄油功能,以控制所述第一液压活塞和所述第二液压活塞进行上下运动,最终改变发动机的压缩比状态。
具体的,在发动机每次膨胀冲程中,所述第一液压活塞承受爆压压力传递过来的向下力,驱动所述第一液压活塞往下运行;在发动机每次排气冲程中,所述第二液压活塞承受连杆总成往复惯性力传递过来的向下力,驱动所述第二液压活塞往下运行,所述第一液压活塞和所述第二液压活塞运动时为互为反向运动,即一个液压活塞向上运动时,另外一个同时向下运动,并且当其中一个液压活塞被腔座或液体限位而静止时,另外一个液压活塞也将静止,通过对所述第一液压腔20和所述第二液压腔30的深度进行合理设计,保证当一个液压腔内的液压活塞在顶部或底部时,另外一个液压活塞则相应的在对应液压腔内的底部或顶部,实现液压活塞不是被所述液压腔限位就是被密封的液压油体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油路还包括:第四油路80及第五油路90,所述第四油路8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液压腔20连通,所述第四油路80的另一端与所述油腔40连通,所述第四油路80设有仅供所述油腔40通向所述第一液压腔20的第一单向阀100,所述第五油路9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液压腔30连通,所述第五油路90的另一端与所述油腔40连通,所述第五油路90设有仅供所述油腔40通向所述第二液压腔30的第二单向阀110;所述第一单向阀100的压力阀值大于所述第二单向阀110的压力阀值。其中,当所述油体的油压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单向阀100的压力阀值时,则该油体为高压油;当所述油体的油压小于所述第一单向阀100的压力阀值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单向阀110的压力阀值时,则该油体为低压油。实现在高油压状态下,所述第二液压腔30内的油体回油至所述油腔40,因为所述第二液压活塞向下运动所产生的压力远大于该高压油的油压,高压油很难从所述第五油路90进入所述第二液压腔30内,而所述油腔40内的油体可以通过所述第四油路80进入所述第一液压腔20;在低压油状态下,所述第一液压腔20内的油体回油至所述油腔40,所述第一单向阀100处于关闭状态,低压油无法从所述第四油路80进入所述第一液压腔20内,而所述油腔40内的油体可以通过所述第五油路90进入所述第二液压腔30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油路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油腔40的油压的机油泵,所述机油泵采用外置的方式进行设置,为所述油腔40输送不同油压的油体,布置十分自由,所述控制阀10以及各油路都是布置在连杆结构上,实现控制可变压缩比变化的两连杆液压腔的自动充油和泄油功能,完成连杆长度的切换,以此完成压缩比的改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包括如上述的控制油路,将上述控制油路应用于可变压缩比的连杆结构上,通过所述第一液压腔20和第二液压腔30上相应的活塞对连杆结构进行控制,实现切换连杆的长度,以完成压缩比的改变,无需布置过多的油路,减少对布置空间的要求,使得发动机的整体结构紧凑化。
该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两种工作状态为:
(1)供给油腔40内的油体为高压油状态时:结合图5所示,此时高油压的油体通过所述第三油路70进入所述阀腔13内,对抗所述压缩弹簧的弹力,保证所述阀芯11移动至封堵所述第一油路50,即所述第一液压腔20内的油体不能通过所述第一油路50再经所述第三油路70返回所述油腔40中,并且当连杆受到向上的往复惯性力时,所述第二液压活塞向下运动,则所述第一液压活塞向上运动,同时所述油腔40内的油体通过所述第四油路80以及所述第一单向阀100进入所述第一液压腔20内,即在高压油下,所述第一液压腔20只进不出,直至所述第一液压腔20充满油体;由于所述第二油路60没有被所述阀芯11封住,因此所述第二液压腔30内的油体能通过所述第二油路60进入所述阀腔13内,经过所述回流槽17和所述回流口16流向所述第三油路70,最后返回所述油腔40中,而所述第二液压活塞向下运动所产生的压力远大于所述第五油路90中的油压,所以油体很难从所述第五油路90进入所述第二液压腔30内,直至所述第二液压活塞被限位,所述第二液压腔30完成卸油。因此最终状态是所述第一液压腔20充满油体,所述第二液压腔30将油体卸出,此时连杆控制发动机处于第一种压缩比状态。
(2)供给油腔40内的油体为低压油状态时:结合图6所示,此时低油压的油体通过所述第三油路70进入所述阀腔13内,降低对所述阀芯11的作用力,使得所述压缩弹簧拉动所述阀芯11往回移动,将所述第二油路60封堵,即所述第二液压腔30内的油体不能通过所述第二油路60再经所述第三油路70返回所述油腔40中,当连杆受到向下的燃烧爆压时,所述第一液压活塞向下运动,所述第一液压腔20内的油体通过所述第一油路50进入所述阀腔13内,经过所述回流槽17和所述回流口16流向所述第三油路70,最后返回所述油腔40中,即在低压油下,所述第一液压腔20只出不进,直至所述第一液压活塞被限位,所述第一液压腔20完成卸油;另外,所述第一液压活塞向下运动,则所述第二液压活塞向上运动,同时所述油腔40内的油体能通过所述五油路和所述第二单向阀110进入所述第二液压腔30内,直到所述第二液压活塞运动所述第二液压腔30的顶部,所述第二液压腔30充满油体。因此最终状态是所述第一液压腔20完成卸油,所述第二液压腔30充满油体,此时连杆控制发动机处于第二种压缩比状态。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阀及连杆控制油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优化和改变所述控制阀10的结构,使得所述阀芯11封堵所述第一进口14或所述第二进口15后,对应的所述第二进口15或所述第一进口14还能具备回油功能,实现连杆两个液压腔的自动充油和泄油功能,可替代普通多个普通阀的功能;(2)通过设计各个油路与连杆两个液压腔相连通,降低油路对布置空间要求以及控制油路阀体的数量,大大降低加工难度和成本;(3)该控制油路采用外置的机油泵改变油体的压力,从而实现切换连杆长度,降低执行机构对安装空间的约束,使得发动机的整体结构紧凑化。
上方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芯及弹性件,所述阀体内开设有阀腔,所述阀芯滑动设于所述阀腔内,且所述阀芯通过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阀腔的第一端部,
所述阀体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阀腔连通的第一进口、第二进口及回流口,所述第一进口、所述第二进口及所述回流口沿所述阀腔的轴向朝逐渐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的方向依次间隔分布,所述阀体上沿所述阀腔的侧壁内凹形成有轴向延伸的回流槽,所述回流槽在所述阀腔的周向上错开于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二进口开设,且所述回流槽与所述回流口相通,
所述阀芯能够随所述回流口处的介质压力变化在所述阀腔内滑动,进而使得所述控制阀在第一工作位及第二工作位之间进行切换,当所述控制阀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时,所述阀芯封堵所示第一进口,所述第二进口、所述阀腔及所述回流槽依次连通,当所述控制阀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时,所述阀芯封堵所述第二进口,所述第一进口、所述阀腔及所述回流槽依次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阀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时,所述阀芯与所述阀腔的第二端部相抵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槽沿所述阀腔的轴向覆盖所述第一进口及第二进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槽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阀腔的横截面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阀座及阀盖,所述阀座上开设有朝一端开口的第一开槽,所述阀盖上开设有朝一端开口的第二开槽,所述阀盖设于所述阀座位于所述第一开槽的开口处,所述第一开槽与所述第二开槽相向连通限定成所述阀腔,所述第一进口、所述第二进口、所述回流口及所述回流槽均设于所述阀座上;
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阀盖相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阀芯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之间为螺纹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8.一种控制油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液压腔、第二液压腔、油腔、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三油路及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阀;
所述第一油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液压腔连通,所述第一油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进口连通,所述第二油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液压腔连通,所述第二油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口连通,所述第三油路的一端与所述油腔连通,所述第三油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流口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油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油路及第五油路,所述第四油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液压腔连通,所述第四油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油腔连通,所述第四油路设有仅供所述油腔通向所述第一液压腔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五油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液压腔连通,所述第五油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油腔连通,所述第五油路设有仅供所述油腔通向所述第二液压腔的第二单向阀;
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压力阀值大于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压力阀值。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油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油腔的油压的机油泵。
11.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油路。
CN202010298893.8A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控制阀、控制油路及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Active CN1135306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8893.8A CN113530693B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控制阀、控制油路及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8893.8A CN113530693B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控制阀、控制油路及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0693A CN113530693A (zh) 2021-10-22
CN113530693B true CN113530693B (zh) 2022-06-21

Family

ID=78088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98893.8A Active CN113530693B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控制阀、控制油路及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3069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11803B1 (de) * 2011-12-23 2013-03-15 Avl List Gmbh Pleuelstange für eine hubkolbenmaschine
DE112013005522T5 (de) * 2012-12-21 2015-08-13 Borgwarner Inc. Kolbensystem mit variablem Verdichtungsverhältnis
DE102015109474A1 (de) * 2015-04-21 2016-10-27 Hilite Germany Gmbh Umschaltventil und Pleuel mit einem Umschaltventil
US9856790B2 (en) * 2015-08-10 2018-01-02 Hyundai Motor Company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apparatus
KR101896335B1 (ko) * 2016-11-23 2018-09-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가변 압축비 장치
CN108798890B (zh) * 2018-02-14 2020-11-20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旋转阀调节发动机压缩比的可变连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0693A (zh) 2021-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98772B (zh) 可变气门致动器
CN1287069C (zh) 一种压差式变气门控制系统
CN109139246B (zh) 用于控制可变压缩内燃机连杆液压流体流的转换阀及连杆
KR101509664B1 (ko) 가변 압축비 장치
CN101680461B (zh) 用于消减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波动的衰减器
JP2006207384A5 (zh)
CN1616799A (zh) 三通比例减压控制阀
CN115898748B (zh) 用单组油路控制双阀配流的径向柱塞液压装置、工作方法
CN103696822A (zh) 一种带液压挺柱的驱动器
KR101896335B1 (ko) 가변 압축비 장치
CN101067388B (zh) 具有带定位部件的中心偏压滑阀的阀促动器组件
CN113530693B (zh) 一种控制阀、控制油路及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US7955058B1 (en) Reciprocating piston to piston energy pump
CN110410373B (zh) 一种用于液压站的多路阀块
KR20180029078A (ko) 솔레노이드 작동식 압력 릴리프 밸브
CN109958489B (zh) 一种往复式调节中心阀结构
CN210088135U (zh) 一种调节阀系统
CN108331792B (zh) 控制有可变压缩比的内燃机的连杆的液压液体流的液压模块以及连杆
KR101875646B1 (ko) 가변 압축비 장치
US6978747B2 (en) Hydraulic actuator cartridge for a valve
JP3601148B2 (ja) ベローズポンプ
CN213017247U (zh) 发动机连杆以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CN110425199B (zh) 一种节能变频液压站
CN110593983B (zh) 一种集成式低压补油排气阀驱动装置
KR102478081B1 (ko) 압축비 가변형 엔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