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30014A - 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30014A
CN113530014A CN202110977718.6A CN202110977718A CN113530014A CN 113530014 A CN113530014 A CN 113530014A CN 202110977718 A CN202110977718 A CN 202110977718A CN 113530014 A CN113530014 A CN 1135300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wall
rib
horizontal
hidden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7771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炜
张皓
黄仁杰
石安仁
张家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97771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300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30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00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8Connections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l
    • E04B1/41Connec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mbedding in concrete or mason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复合墙板,复合墙板的底部与暗梁连接,复合墙板与暗梁之间设置有后浇带层;复合墙板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墙面缺口,墙面缺口与复合墙板的肋柱一一对应;墙面缺口贯穿复合墙板的厚度方向设置,复合墙板的肋柱纵筋伸入至墙面缺口中;暗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几字型预埋钢筋,并与墙面缺口一一对应;几字型预埋钢筋的下端埋设在暗梁中,上端伸入墙面缺口中,并与复合墙板的肋柱纵筋固定连接;墙面缺口处采用后浇带层填充密实;本发明利用几字型预埋钢筋及肋柱纵筋将暗梁和复合墙板连接形成整体,满足等同现浇的设计要求,有效提升墙体平面内外的抗剪能力,大大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复合墙建筑施工时,必然会涉及大量复合墙的安装,复合墙的连接会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能;根据现行规范的设计要求,复合墙两侧伸出胡子筋,同一层墙与墙之间通过后浇构造柱进行连接,下层复合墙顶面现浇暗梁,上层复合墙底面与暗梁之间水平缝靠20mm的坐浆进行连接。
目前,现有的装配式复合墙的水平连接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1)墙体上下楼板平面内刚度无限大,在墙体安装过程中会受到水平力的作用,坐浆层容易发生滑移破坏,因此必须要保证复合墙水平连接的承载能力与变形性能,能够承担来自墙体传来的剪力;
(2)复合墙底部与暗梁之间无钢筋贯通,坐浆层砂浆强度低,竖向力传递不充分,仅依靠侧面外伸的胡子筋和构造柱相连,导致结构的整体性较差;
(3)相对整体结构,坐浆层为结构较薄弱的位置,若施工过程不够规范,发生震害时可能会先于墙体发生破坏,导致墙体本身的抗剪能力发挥不够充分,导致结构结构的耗能能力相对不足,对结构抗震能力有影响;
(4)坐浆层在施工时容易受到损坏,会影响结构的抗剪能力,且灌浆料密实程度无法检测,存在漏缝问题,没有对于建筑防水形成天然的结构屏障,增加后期建筑防水做法的成本;
(5)由于复合墙的安装要在施工现场完成,为了提高施工效率,施工工艺要尽量简单,安装的精度不能要求过高。
因此,研究并开发出一种施工简单,性能可靠的墙体水平连接连接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复合墙与暗梁之间水平缝采用坐浆层连接,坐浆层为结构的薄弱位置,易对墙体结构的整体性和安全性产生较大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包括复合墙板;复合墙板的底部与暗梁连接,复合墙板与暗梁之间设置有后浇带层;复合墙板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墙面缺口,墙面缺口与复合墙板的肋柱一一对应;墙面缺口贯穿复合墙板的厚度方向设置,复合墙板的肋柱纵筋伸入至墙面缺口中;
暗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几字型预埋钢筋,几字型预埋钢筋与墙面缺口一一对应;几字型预埋钢筋的下端埋设在暗梁中,上端伸入墙面缺口中,并与复合墙板的肋柱纵筋固定连接;墙面缺口处采用后浇带层填充密实。
进一步的,墙面缺口为上小下大的梯形缺口;复合墙板的底部设置有下端开口的弧形通道,弧形通道的截面为上小下大的圆弧结构,弧形通道将若干墙面缺口连通;弧形通道设置在复合墙板的墙面中线处,且沿墙体延伸方向通长设置;弧形通道中设置有水平连接钢筋,水平连接钢筋穿设在暗梁上的几字型预埋钢筋中。
进一步的,墙面缺口为圆弧形缺口;圆弧形缺口处的几字型预埋钢筋采用两个相互平行的圆弧形钢筋,两个圆弧形钢筋之间通过水平钢筋固定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几字型预埋钢筋的预埋端设置有水平锚固段,水平锚固段沿暗梁的纵筋方向设置,并与暗梁的箍筋固定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墙面缺口之间的墙体中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附加吊筋;附加吊筋为V型结构钢筋,V型结构钢筋的下部为水平段,上部两端分别向相邻两个墙面缺口延伸,形成吊筋锚固段;水平段与复合墙板的底端平行,吊筋锚固段延伸至墙面缺口的上方;
附加吊筋的腰部设置有水平附加筋,水平附加筋的一端与附加吊筋的其中一腰部连接,另一端与附加吊筋的另一腰部连接;两个相互平行的附加吊筋之间均匀设置若干锚固筋,锚固筋的一端与其中一个附加吊筋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附加吊筋连接。
进一步的,暗梁设置在下一层复合墙板的墙顶,且下一层复合墙的墙顶设置为粗糙毛面。
进一步的,复合墙板的竖向两端设置外伸胡子筋,外伸胡子筋用于与相邻两个复合墙板纵缝处的后浇构造柱连接。
进一步的,复合墙板与暗梁之间设置有后浇带层的厚度为20m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预制复合墙板;其中,在预制复合墙板时,采用在复合墙板的底部预留墙面缺口,并将复合墙板的肋柱纵筋延伸至墙面缺口中;
步骤2、暗梁施工
在下一层复合墙板安装完成后,绑扎暗梁钢筋笼,并将几字型预埋钢筋与暗梁钢筋笼固定连接,立模,浇筑暗梁混凝土,拆模养护,即得到暗梁;
步骤3、墙板吊装,后浇带施工
在暗梁上方均匀设置预设厚度的垫块,吊装复合墙板至垫块上,并使复合墙板底部的墙面缺口与暗梁上的几字型预埋钢筋一一对应;在复合墙板与暗梁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后浇带层,并采用后浇混凝土对墙面缺口充填密实,即复合墙板水平连接施工完成。
进一步的,浇筑暗梁混凝土与下一层复合墙板顶部的叠合楼板的现浇部分混凝土同步施工,现浇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在复合墙板的底部设置墙面缺口,在墙面缺口处将复合墙板的肋柱纵筋与暗梁上的几字型预埋钢筋固定连接,并采用后浇带层将复合墙板与暗梁之间的水平缝及墙面缺口进行连接封堵;利用几字型预埋钢筋及肋柱纵筋将暗梁和复合墙板连接形成整体,满足装配式建筑的“等同现浇”的设计要求,有效提升了墙体平面内外的抗剪能力,同时大大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进一步的,将墙面缺口设置为梯形缺口,形状规则,模板设计与出筋孔定位方便;将梯形缺口与弧形通道连通,将梯形缺口与弧形通道一同后浇形成复合齿槽区,对墙体底部形成强化作用,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有效提高了复合墙结构的开裂刚度和开裂荷载。
进一步的,将墙面缺口设置为圆弧形缺口,避免了应力集中导致的缺口两侧混凝土发生破坏。
进一步的,通过相邻两个墙面缺口之间的墙体中设置附加吊筋、水平附加筋及锚固筋,提高了复合墙底部的刚度及强度,避免了吊装过程墙面缺口处的混凝土受损破坏。
进一步的,暗梁与下一层复合墙板的接合面设置为粗糙毛面,提高了暗梁与下层复合墙板的有效结合。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及其施工方法,所述装配式复合墙的水平连接处采用加钢筋后浇的连接方式,增强了整体性,薄弱点发生了转移,可以通过复合墙板填充砌块、复合墙肋梁或复合墙肋柱,抗剪后浇部分分批次破坏,达到多阶段耗能的效果,充分发挥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增强结构的抗震性能;现有的坐浆层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破坏,且密实度无法检测;本发明中,将后浇带层保护在墙体之内,且能通过墙面缺口位置对后浇带层的密实程度进行检测,在保证承载能力的同时,形成了天然的结构防水屏障,大大缓解了后期防水的压力;成本较低,工艺简单,对构件的生产和安装精度要求不高,对现场工人的操作要求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复合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复合墙板的纵剖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的复合墙板的墙面缺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的几字型预埋钢筋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的复合墙板中的加固钢筋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的复合墙板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中的复合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中的复合墙板的墙面缺口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2中的几字型预埋钢筋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2中的复合墙板中的加固钢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复合墙板,2暗梁,3几字型预埋钢筋,4水平连接筋,5附加吊筋,6水平附加筋,7锚固筋;8后浇构造柱;11复合墙肋柱,12复合墙肋梁,13混凝土砌块,14肋柱纵筋,15外伸胡子筋,16弧形通道,17墙面缺口,18箍筋,19水平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包括复合墙板1,复合墙板1的底部与暗梁2连接,复合墙板1与暗梁2之间设置有后浇带层;复合墙板1包括若干复合墙肋柱11、复合墙肋梁12及混凝土砌块13,若干复合墙肋柱11竖向间隔平行设置,复合墙肋梁12水平间隔平行设置,复合墙肋柱11与复合墙肋梁12相互拼接固定,形成墙体肋格结构,混凝土砌块13填充在墙体肋格结构中。
复合墙板1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墙面缺口17,墙面缺口17设置在最下一级复合墙肋梁12的下端,并与复合墙肋柱11一一对应设置;墙面缺口17贯穿复合墙板1的厚度方向设置,复合墙板1的肋柱纵筋14伸入至墙面缺口17中;墙面缺口17采用上小下大的梯形缺口或圆弧形缺口,墙面缺口17处采用后浇带层填充密实。
暗梁2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几字型预埋钢筋3,几字型预埋钢筋3与墙面缺口17一一对应,几字型预埋钢筋3的下端埋设在暗梁2中,上端伸入墙面缺口17中,并与复合墙板1的肋柱纵筋14固定连接;几字型预埋钢筋3的预埋端设置有水平锚固段,水平锚固段沿暗梁的纵筋方向设置,并与暗梁的箍筋固定连接在一起。
相邻两个墙面缺口17之间的墙体中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附加吊筋5;附加吊筋5为V型结构钢筋,V型结构钢筋的下部为水平段,上部两端分别向相邻两个墙面缺口17延伸,形成吊筋锚固段;水平段与复合墙板1的底端平行,吊筋锚固段延伸至墙面缺口17的上方;附加吊筋5的腰部设置有水平附加筋6,水平附加筋6的一端与附加吊筋5的其中一腰部连接,另一端与附加吊筋5的另一腰部连接;两个相互平行的附加吊筋5之间均匀设置若干锚固筋7,锚固筋7的一端与其中一个附加吊筋5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附加吊筋5连接。
本发明中,复合墙板1的竖向两端设置外伸胡子筋15,外伸胡子筋15水平向相邻两个复合墙板1之间的纵缝处的后浇构造柱中延伸,用于与相邻的两个复合墙板1纵缝处的后浇构造柱钢筋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预制复合墙板;其中,在预制复合墙板时,采用在复合墙板的底部预留墙面缺口,并将复合墙板的肋柱纵筋延伸至墙面缺口中。
步骤2、暗梁施工
在下一层复合墙板安装完成后,绑扎暗梁钢筋笼,并将几字型预埋钢筋与暗梁钢筋笼固定连接,立模,浇筑暗梁混凝土,拆模养护,即得到暗梁;其中,浇筑暗梁混凝土与下一层复合墙板顶部的叠合楼板的现浇部分混凝土同步施工,现浇完成。
步骤3、墙板吊装,后浇带施工
在暗梁上方均匀设置预设厚度的垫块,吊装复合墙板至垫块上,并使复合墙板底部的墙面缺口与暗梁上的几字型预埋钢筋一一对应;在复合墙板与暗梁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后浇带层,并采用后浇混凝土对墙面缺口充填密实,即复合墙板水平连接施工完成。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在复合墙板的底部设置墙面缺口,在墙面缺口处将复合墙板的肋柱纵筋与暗梁上的几字型预埋钢筋固定连接,并采用后浇带层将复合墙板与暗梁之间的水平缝及墙面缺口进行连接封堵;利用几字型预埋钢筋及肋柱纵筋将暗梁和复合墙板连接形成整体,满足装配式建筑的“等同现浇”的设计要求,有效提升了墙体平面内外的抗剪能力,同时大大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实施例1
如附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包括复合墙板1;复合墙板1包括若干复合墙肋柱11、复合墙肋梁12及混凝土砌块13,若干复合墙肋柱11竖向间隔平行设置,复合墙肋梁12水平间隔平行设置,复合墙肋柱11与复合墙肋梁12相互拼接固定,形成墙体肋格结构,混凝土砌块13填充在墙体肋格结构中。
复合墙板1的底部与暗梁2连接,复合墙板1与暗梁2之间设置有后浇带层;复合墙板1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墙面缺口17,墙面缺口17设置在最下一级复合墙肋梁12的下端,并与复合墙肋柱11一一对应设置;墙面缺口17贯穿复合墙板1的厚度方向设置,复合墙板1的肋柱纵筋14伸入至墙面缺口17中。
暗梁2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几字型预埋钢筋3,几字型预埋钢筋3与墙面缺口17一一对应,几字型预埋钢筋3的下端埋设在暗梁2中,上端伸入墙面缺口17中,并与复合墙1的肋柱纵筋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墙面缺口17为上小下大的梯形缺口,复合墙板1的底部设置有下端开口的弧形通道16;弧形通道16的截面为上小下大的圆弧结构,弧形通道16设置在复合墙板1的墙面厚度中线处,且沿墙体延伸方向通长设置;弧形通道16的两端分别与相连两个复合墙板的竖缝连通;弧形通道16中设置有水平连接钢筋4,水平连接钢筋4穿设在暗梁2的几字型预埋钢筋3中。
几字型预埋钢筋3的预埋端设置有水平锚固段,水平锚固段沿暗梁2的纵筋方向设置,并与暗梁2的箍筋固定连接在一起。
相邻两个墙面缺口17之间的墙体中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附加吊筋5;附加吊筋5为V型结构钢筋,V型结构钢筋的下部为水平段,上部两端分别向相邻两个墙面缺口17延伸,形成吊筋锚固段;水平段与复合墙板1的底端平行,吊筋锚固段延伸至墙面缺口17的上方;附加吊筋5的腰部设置有水平附加筋6,水平附加筋6的一端与附加吊筋5的其中一腰部连接,另一端与附加吊筋5的另一腰部连接;两个相互平行的附加吊筋5之间均匀设置若干锚固筋7,锚固筋7的一端与其中一个附加吊筋5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附加吊筋5连接。
本实施例中,暗梁2设置在下一层复合墙板的墙顶,且下一层复合墙的墙顶设置为粗糙毛面;复合墙板1的竖向两端设置外伸胡子筋15,外伸胡子筋15用于与相邻的两个复合墙板1纵缝处的后浇构造柱连接;复合墙板1与暗梁2之间设置有后浇带层的厚度为20mm。
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复合墙板与暗梁设置后浇带层,后浇带层增设钢筋,满足建筑设计与施工的需求,能够保证结构整体性与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复合墙板的墙顶设置为粗糙毛面,便于后续在复合墙板的墙顶现浇暗梁,提高暗梁与复合墙板的有效结合;复合墙板的两侧设置伸出胡子筋,复合墙板的底部设置下端开口的弧形通道,且沿墙体延伸方向通长设置;复合墙板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梯形缺口,并贯穿墙厚方向设置;弧形通道与梯形缺口均为内小外大,方便拆模;相邻两个梯形缺口的墙体中增加附加吊筋、水平附加筋及锚固筋作为加配钢筋进行加固,防止复合墙板吊装时发生破坏。
暗梁在下层复合墙安装完成之后,与其顶面叠合板的现浇部分一同现浇完成,在暗梁的钢筋笼上对应墙面缺口的位置绑扎几字型预埋钢筋,伸出暗梁顶面,并在几字型预埋钢筋顶部绑扎两根水平钢筋。
复合墙板吊装完成后,对相邻两个复合墙板之间的现浇构造柱进行施工,利用弧形通道将现浇构造柱与复合墙板和暗梁之间的后浇带层现浇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的复合墙板的施工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预制复合墙板;其中,预制复合墙板时,在复合墙板的底部顺墙体方向预留弧形通道,对弧形通道两侧混凝土附加钢筋进行加固;在墙体厚度方向预留若干上小下大的梯形缺口,肋柱纵筋的上端伸出墙体顶面,下端伸出至墙面缺口中;为了后浇墙顶暗梁,复合墙顶面设置为粗糙毛面,墙体侧面外伸胡子筋,用于连接墙体与后浇构造柱。
步骤2、在下一层复合墙板安装完成后,在下一层复合墙板的墙顶支模,搭设暗梁钢筋笼,在暗梁钢筋笼上对应复合墙板底部的梯形缺口位置绑扎提前预制好的几字型预埋钢筋,几字型预埋钢筋的锚固方向为暗梁纵筋方向,浇筑暗梁。
步骤3、在暗梁的几字型预埋钢筋的顶部外露端绑扎两根顺墙体方向的水平钢筋,保证暗梁顶面与复合墙底面平整,在暗梁上设置20mm厚垫块,确保墙底部梯形缺口与暗梁上几字型预埋钢筋位置对应,将复合墙吊装在垫块上。
步骤4、支模,后浇构造柱与后浇带层的混凝土,在后浇构造柱时混凝土可以流动到墙底部弧形通道内,同时完成复合墙板与暗梁之间的后浇带层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其中,在梯形缺口处的模板上设灌浆口,用来检查灌浆的饱满程度,如有需要就在灌浆口处进行灌浆。
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区别于传统的连接方式墙体底部与暗梁仅通过20mm坐浆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现浇水平连接位置,通过暗梁上的几字型预埋钢筋、肋柱纵筋及水平钢筋,将暗梁、复合墙与现浇构造柱连接为一个整体,能够满足装配式建筑“等同现浇”的设计要求,墙体平面外和平面内的抗剪能力都得到提升,大大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本实施例区别于传统连接方式底部坐浆层为结构薄弱点,通过加钢筋后浇,增强了整体性,薄弱点发生了转移,可以通过复合墙填充砌块、复合墙肋梁及复合墙肋柱,抗剪后浇部分分批次破坏,达到多阶段耗能的效果,充分发挥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增强结构的抗震性能。
本实施例区别于传统的连接方式坐浆层与混凝土接触不牢固,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破坏,且密实度无法检测;本实施例中,将后浇带层保护在墙体之内,且能通过墙面缺口位置对灌浆的密实程度进行检测,在保证承载能力的同时,形成了天然的结构防水屏障,大大缓解了后期防水的压力;成本较低,工艺简单,对构件的生产和安装精度要求不高,对现场工人的操作要求较低。
实施例2
如附图7-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包括复合墙板1;复合墙板1包括若干复合墙肋柱11、复合墙肋梁12及混凝土砌块13,若干复合墙肋柱11竖向间隔平行设置,复合墙肋梁12水平间隔平行设置,复合墙肋柱11与复合墙肋梁12相互拼接固定,形成墙体肋格结构,混凝土砌块13填充在墙体肋格结构中。
复合墙板1的底部与暗梁2连接,复合墙板1与暗梁2之间设置有后浇带层;复合墙板1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墙面缺口17,墙面缺口17设置在最下一级复合墙肋梁12的下端,并与复合墙肋柱11一一对应设置;墙面缺口17贯穿复合墙板1的厚度方向设置,复合墙板1的肋柱纵筋14伸入至墙面缺口17中。
暗梁2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几字型预埋钢筋3,几字型预埋钢筋3与墙面缺口17一一对应,几字型预埋钢筋3的下端埋设在暗梁2中,上端伸入墙面缺口17中,并与复合墙1的肋柱纵筋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墙面缺口17为圆弧形缺口,圆弧形缺口处的几字型预埋钢筋3采用两个相互平行的圆弧形钢筋,两个圆弧形钢筋之间通过水平钢筋19固定连接在一起;几字型预埋钢筋3的预埋端设置有水平锚固段,水平锚固段沿暗梁的纵筋方向设置,并与暗梁的箍筋18固定连接在一起。
相邻两个墙面缺口17之间的墙体中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附加吊筋5;附加吊筋5为V型结构钢筋,V型结构钢筋的下部为水平段,上部两端分别向相邻两个墙面缺口17延伸,形成吊筋锚固段;水平段与复合墙板1的底端平行,吊筋锚固段延伸至墙面缺口17的上方;附加吊筋5的腰部设置有水平附加筋6,水平附加筋6的一端与附加吊筋5的其中一腰部连接,另一端与附加吊筋5的另一腰部连接;两个相互平行的附加吊筋5之间均匀设置若干锚固筋7,锚固筋7的一端与其中一个附加吊筋5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附加吊筋5连接。
本实施例中,暗梁2设置在下一层复合墙板的墙顶,且下一层复合墙的墙顶设置为粗糙毛面;复合墙板1的竖向两端设置外伸胡子筋15,外伸胡子筋15用于与相邻的两个复合墙板1纵缝处的后浇构造柱连接;复合墙板1与暗梁2之间设置有后浇带层的厚度为20mm。
本实施例中,复合墙板的墙顶设置为粗糙毛面,便于后续在复合墙板的墙顶现浇暗梁,提高暗梁与复合墙板的有效结合;复合墙板的两题设置伸出胡子筋,复合墙板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圆弧形缺口,并贯穿墙厚方向设置;圆弧形缺口为内小外大,方便拆模;相邻两个圆弧形缺口之间的墙体中增加附加吊筋、水平附加筋及锚固筋作为加配钢筋进行加固,防止复合墙板吊装时发生破坏。
暗梁在下层复合墙安装完成之后,与其顶面叠合板的现浇部分一同现浇完成,在暗梁的钢筋笼上对应墙面缺口的位置绑扎一对弧形钢筋作为几字型预埋钢筋,伸出暗梁顶面;两根弧形钢筋之间采用水平钢筋进行锚固。
本实施例中的复合墙板的施工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预制复合墙板;其中,预制复合墙板时,在墙体厚度方向预留若干圆弧形缺口,肋柱纵筋的上端伸出墙体顶面,下端伸出至墙面缺口中;为了后浇墙顶暗梁,复合墙顶面设置为粗糙毛面,墙体侧面外伸胡子筋,用于连接墙体与后浇构造柱。
步骤2、在下一层复合墙板安装完成后,在下一层复合墙板的墙顶支模,搭设暗梁钢筋笼,在暗梁钢筋笼上对应复合墙板底部的梯形缺口位置绑扎提前预制好的几字型预埋钢筋,几字型预埋钢筋的锚固方向为暗梁纵筋方向,浇筑暗梁。
步骤3、在暗梁的几字型预埋钢筋的顶部和腰部绑扎四根垂直墙体方向的水平钢筋进行锚固;保证暗梁顶面与复合墙底面平整,在暗梁上设置20mm厚垫块,确保墙底部梯形缺口与暗梁上几字型预埋钢筋位置对应,将复合墙吊装在垫块上。
步骤3、支模,墙面缺口处模板设灌浆口,施工后浇带层的混凝土,之后通过灌浆口检查灌浆的饱满程度,避免出现浇筑不密实的情况。
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区别于传统的连接方式墙体底部与暗梁仅通过20mm坐浆进行连接;而本申请中,通过现浇水平连接位置,通过暗梁上的几字型预埋钢筋、肋柱纵筋及水平钢筋,将暗梁、复合墙连接为一个整体,能够满足装配式建筑“等同现浇”的设计要求,墙体平面外和平面内的抗剪能力都得到提升,大大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本实施例区别于传统连接方式底部坐浆层为结构薄弱点,通过加钢筋后浇,增强了整体性,薄弱点发生了转移,可以通过复合墙填充砌块、复合墙肋梁及复合墙肋柱,抗剪后浇部分分批次破坏,达到多阶段耗能的效果,充分发挥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增强结构的抗震性能。
本实施例区别于传统的连接方式坐浆层与混凝土接触不牢固,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破坏,且密实度无法检测;本实施例中,将后浇带层保护在墙体之内,且能通过墙面缺口位置对灌浆的密实程度进行检测,在保证承载能力的同时,形成了天然的结构防水屏障,大大缓解了后期防水的压力;成本较低,工艺简单,对构件的生产和安装精度要求不高,对现场工人的操作要求较低。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能够实现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之一,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仅仅受本实施例的限制,还包括在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替换及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墙板(1);复合墙板(1)的底部与暗梁(2)连接,复合墙板(1)与暗梁(2)之间设置有后浇带层;复合墙板(1)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墙面缺口(17),墙面缺口(17)与复合墙板(1)的肋柱一一对应;墙面缺口(17)贯穿复合墙板(1)的厚度方向设置,复合墙板(1)的肋柱纵筋伸入至墙面缺口(17)中;
暗梁(2)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几字型预埋钢筋(3),几字型预埋钢筋(3)与墙面缺口(17)一一对应;几字型预埋钢筋(3)的下端埋设在暗梁(2)中,上端伸入墙面缺口(17)中,并与复合墙板(1)的肋柱纵筋固定连接;墙面缺口(17)处采用后浇带层填充密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其特征在于,墙面缺口(17)为上小下大的梯形缺口;复合墙板(1)的底部设置有下端开口的弧形通道(16),弧形通道(16)的截面为上小下大的圆弧结构,弧形通道(16)将若干墙面缺口(17)连通;弧形通道(16)设置在复合墙板的墙面中线处,且沿墙体延伸方向通长设置;弧形通道(16)中设置有水平连接钢筋(4),水平连接钢筋(4)穿设在暗梁(2)上的几字型预埋钢筋(3)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其特征在于,墙面缺口(17)为圆弧形缺口;圆弧形缺口处的几字型预埋钢筋(3)采用两个相互平行的圆弧形钢筋,两个圆弧形钢筋之间通过水平钢筋(19)固定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其特征在于,几字型预埋钢筋(3)的预埋端设置有水平锚固段,水平锚固段沿暗梁的纵筋方向设置,并与暗梁的箍筋固定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墙面缺口(17)之间的墙体中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附加吊筋(5);附加吊筋(5)为V型结构钢筋,V型结构钢筋的下部为水平段,上部两端分别向相邻两个墙面缺口(17)延伸,形成吊筋锚固段;水平段与复合墙板(1)的底端平行,吊筋锚固段延伸至墙面缺口(17)的上方;
附加吊筋(5)的腰部设置有水平附加筋(6),水平附加筋(6)的一端与附加吊筋(5)的其中一腰部连接,另一端与附加吊筋(5)的另一腰部连接;两个相互平行的附加吊筋(5)之间均匀设置若干锚固筋(7),锚固筋(7)的一端与其中一个附加吊筋(5)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附加吊筋(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其特征在于,暗梁(2)设置在下一层复合墙板的墙顶,且下一层复合墙的墙顶设置为粗糙毛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其特征在于,复合墙板(1)的竖向两端设置外伸胡子筋(15),外伸胡子筋(15)用于与相邻两个复合墙板(1)纵缝处的后浇构造柱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其特征在于,复合墙板(1)与暗梁(2)之间设置有后浇带层的厚度为20mm。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预制复合墙板;其中,在预制复合墙板时,采用在复合墙板的底部预留墙面缺口,并将复合墙板的肋柱纵筋延伸至墙面缺口中;
步骤2、暗梁施工
在下一层复合墙板安装完成后,绑扎暗梁钢筋笼,并将几字型预埋钢筋与暗梁钢筋笼固定连接,立模,浇筑暗梁混凝土,拆模养护,即得到暗梁;
步骤3、墙板吊装,后浇带施工
在暗梁上方均匀设置预设厚度的垫块,吊装复合墙板至垫块上,并使复合墙板底部的墙面缺口与暗梁上的几字型预埋钢筋一一对应;在复合墙板与暗梁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后浇带层,并采用后浇混凝土对墙面缺口充填密实,即复合墙板水平连接施工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浇筑暗梁混凝土与下一层复合墙板顶部的叠合楼板的现浇部分混凝土同步施工,现浇完成。
CN202110977718.6A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及其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35300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7718.6A CN113530014A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7718.6A CN113530014A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0014A true CN113530014A (zh) 2021-10-22

Family

ID=78092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77718.6A Pending CN113530014A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3001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36479B (zh)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
CN103388357B (zh) 耐震、预制的钢管剪力墙混合结构建筑物
CN202925762U (zh) 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叠合梁
CN108086488B (zh) 装配式框剪结构墙错层式连接结构及拼装方法
CN110748077A (zh) 一种预应力桁架墙板、使用该墙板制作的墙体及墙体的制作方法
CN113833162B (zh) 一种高预制率低成本剪力墙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8104310B (zh) 装配式框剪结构柱错层式连接结构及拼装方法
CN106836632B (zh) 一种梁、楼板和预制墙板的连接结构
CN210194867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
CN106760036A (zh) 一种预制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CN215716246U (zh) 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
CN111101645A (zh) 一种自就位加强型预制混凝土墙板、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2926569U (zh) 一种带窗洞及叠合梁的预制剪力墙的连接构造
CN214739012U (zh) 一种装配式双连梁组合剪力墙构件及其连接结构
CN113530014A (zh) 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14364235U (zh) 一种装配式钢板组合剪力墙体结构
CN212453065U (zh) 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构件
CN114635503A (zh) 一种与混凝土框架柱柔性连接的清水混凝土墙及施工方法
CN211714180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CN211286164U (zh) 一种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
CN113356405A (zh) 一种基于预埋型钢的装配式复合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542185B (zh) 装配框剪结构弯剪型组合键槽连接结构及装配方法
CN112726942A (zh) 一种设置夹层钢板的混凝土预制剪力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0670716A (zh) 预制梁式阳台、其与预制墙板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026994B (zh) 装配式双连梁组合剪力墙构件、结构及其制作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