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25629A - 一种用于群体落水后集体营救的自助海事救生衣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群体落水后集体营救的自助海事救生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25629A
CN113525629A CN202111000816.0A CN202111000816A CN113525629A CN 113525629 A CN113525629 A CN 113525629A CN 202111000816 A CN202111000816 A CN 202111000816A CN 113525629 A CN113525629 A CN 1135256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latable
cushion
air
air bag
nyl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0081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 Baoxiang
Original Assignee
Wen Baoxi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 Baoxiang filed Critical Wen Baoxiang
Priority to CN20211100081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256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256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2562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08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 B63C9/11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covering the torso, e.g. harnesses
    • B63C9/125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covering the torso, e.g. harnesses having gas-filled compartments
    • B63C9/1255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covering the torso, e.g. harnesses having gas-filled compartments infla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02Lifeboats, life-raft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fe-saving
    • B63C9/04Life-raf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08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 B63C9/18Inflatable equip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gas-generating or inflation devi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08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 B63C9/20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characterised by signalling means, e.g. ligh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02Lifeboats, life-raft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fe-saving
    • B63C9/04Life-rafts
    • B63C2009/042Life-rafts infla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群体落水后集体营救的自助海事救生衣,包括充气救生衣和充气筏垫,充气救生衣与充气筏垫通过尼龙绳固定连接,充气救生衣为救生马甲,救生马甲设有前部充气垫和背部充气垫,前部充气垫设有左部充气垫和右部充气垫,背部充气垫的顶端设有驱动结构,驱动结构的底端设有动力求救结构。有益效果:能够避免气囊一次性泄气,为营救工作增加时间,能够保护人体头部长时间浸水,能够使落水人员能够及时抱团,避免了由于慌乱造成的人员流失,消减了落水人员由于落单造成的恐慌,帮助落水人员增加求生欲望,能够通过海水发电产生前进的动力,能够利用海水的拨动产生声光救援信号,提高了落水人员的存活几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群体落水后集体营救的自助海事救生衣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海事救生衣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群体落水后集体营救的自助海事救生衣。
背景技术
船舶或飞机等公共承载工具,遭遇自然灾害或其它意外事故造成危难时,经常会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造成很大的损失,而人身安全在遭遇海难时是我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救生衣包括海用救生衣,航空用救生衣等,但无论哪种救生衣均为个体独立使用救生衣,而人们在落难时,精神压力会明显增高,远离群体,不仅会给救援工作带来一定的搜寻难度,同时,也为落难个体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专利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提出一种用于群体落水后集体营救的自助海事救生衣,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专利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群体落水后集体营救的自助海事救生衣,包括充气救生衣和充气筏垫,所述充气救生衣与所述充气筏垫通过尼龙绳固定连接,所述充气救生衣为救生马甲,所述救生马甲设有前部充气垫和背部充气垫,所述前部充气垫上设有若干反光贴条,所述前部充气垫设有左部充气垫和右部充气垫,所述背部充气垫的顶端设有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的底端设有动力求救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救生衣的顶端设有位于所述左部充气垫、右部充气垫和背部充气垫顶端的头部保护气垫,所述头部保护气垫靠近所述左部充气垫的一侧设有吹气管,所述吹气管的底端采用单向进气结构,所述头部保护气垫靠近所述背部充气垫的一侧顶端设有折叠加长气垫,所述折叠加长气垫的顶端固定设有尼龙子绳,所述尼龙子绳的底端设有卡扣子扣,所述背部气垫的顶端中心位置设有尼龙母绳,所述尼龙母绳的顶端设有卡扣母扣。
进一步的,所述背部充气垫由下至上均匀设有若干所述尼龙子绳和所述尼龙母绳,所述左部充气垫与所述右部充气垫的底端中心位置均设有气囊瓶,所述气囊瓶的顶端一侧设有应急拉绳,所述左部充气垫与所述右部充气垫的中心位置均设有气垫隔离带,所述气垫隔离带上均匀设有若干单向上充气孔和若干单向下充气孔,所述单向上充气孔位于所述单向下充气孔的一侧,所述单向上充气孔的数量大于所述单向下充气孔的数量,所述单向上充气孔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所述单向下充气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单向上充气孔的顶端一侧设有上堵气胶囊,所述单向下充气孔的底端一侧设有下堵气胶囊,所述上堵气胶囊与所述下堵气胶囊内均设有封堵刺针,所述封堵刺针的长度小于所述上堵气胶囊或下堵气胶囊丰满状态时的宽度,所述背部充气垫的充气结构与所述左部充气垫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气垫隔离带的底部设有位于所述左部充气垫与所述右部充气垫上的联合气囊,所述联合气囊位于所述左部充气垫的结构称为被动联合气囊,所述联合气囊位于所述右部充气垫的结构称为主动联合气囊,所述被动联合气囊的中心位置设有按压母扣,所述主动联合气囊的中心位置设有穿插子扣,所述按压母扣与所述穿插子扣的底端均设有气囊圈,所述穿插子扣才用固体金属材质,所述穿插子扣中设有吸铁片,所述穿插子扣与所述按压母扣相配合,所述穿插子扣靠近所述主动联合气囊的一侧设有尼龙宽带,所述尼龙宽带卷缩于所述主动联合气囊中,所述主动联合气囊的内部设有卷带盒,所述卷带盒的中心位置设有卷带轴,所述卷带轴的两端均穿插设于所述卷带盒的两侧,所述卷带盒的一侧设有发条圈,所述发条圈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卷带盒的一侧,所述发条圈的另一端与所述卷带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卷带盒的另一侧设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设有限位齿圈,所述限位齿圈的内壁均匀设有若干限位齿牙,所述限位齿圈靠近所述卷发盒的一侧设有稳定环,所述稳定环的中心位置设有限位异形齿盘,所述限位异形齿盘的一侧设有若干应急齿牙,所述应急齿牙与所述限位齿牙形配合,所述限位异形齿盘的中心位置设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的中心位置设有应急弹簧,所述应急弹簧的底端与所述卷带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结构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的一侧顶端设有进气口,所述驱动腔的一侧底端设有出气口,所述驱动腔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驱动筒,所述驱动筒的一侧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直径小于所述驱动筒的直径,所述驱动轴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一侧与所述驱动筒相内切,所述驱动轴与所述驱动筒相切位置位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的中心位置,所述驱动轴的直径大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的直径,所述驱动筒的中心位置设有位于所述驱动轴内的拨动板,所述拨动板的两端均与所述驱动筒的侧壁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求救结构设有海水发电板,所述海水发电板的中心位置穿插设有锡纸木炭,所述锡纸木炭的两端均与所述驱动结构电连接,所述海水发电板的两端均设有海水波动结构,所述海水波动结构设有波动板,所述波动板的一侧与所述海水发电板活动连接,所述波动板的中心位置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内穿插设有电线,波动板的另一侧设有联动板,所述联动板的顶端设有活动支撑架,所述活动支撑架的底端与所述海水发电板活动连接,所述联动板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推动轴,所述推动轴的顶端活动套设有触电发光筒,所述储电发光筒靠近所述复位弹簧的一侧与所述背部充气垫固定连接,所述触电发光筒的顶端中心位置穿插设有导电柱,所述导电柱的顶端固定设有发光球,所述导电柱的底端设于触发开关片,所述触发开关片为U形弹力片,所述U形弹力片的一侧通过所述复位弹簧与海水发电板电连接,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触电发光筒固定连接,所述触发光筒的侧壁设有发声排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筏垫的顶端设有若干尼龙绳,所述充气筏垫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导向充气片,所述充气筏垫的底端两侧均设有所述气囊瓶,所述导向充气片的两侧均设有若干尼龙绑绳,所述导向充气片的底端与所述充气筏垫相连通。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手动拉动应急拉绳使气囊瓶向救生马甲内充气,由于头部保护气垫与左部充气垫、右部充气垫和背部充气垫均互相连通,头部保护气垫靠近左部充气垫的一侧设有吹气管,吹气管的底端采用单向进气结构,因此能够使救生马甲瞬间充满气体,保证人体落水后能够漂浮起来。
2、由于左部充气垫与右部充气垫的中心位置均设有气垫隔离带,气垫隔离带上均匀设有若干单向上充气孔和若干单向下充气孔,能够使本救生衣同时满足气囊充气和人工充气。
3、当发现气囊中有破损的地方时,通过上堵气胶囊与下堵气胶囊内均设有的封堵刺针,能够使封堵刺针戳破上堵气胶囊或下堵气胶囊,从而使单向上堵气胶囊或下堵气胶囊的出气口进行封堵,从而减缓了气体泄漏,为落水救援工作争分夺秒。
4、单向上充气孔的数量大于单向下充气孔的数量,单向上充气孔的数量不少于三个,单向下充气孔的数量为两个,能够提高气囊瓶的充气效率,同时避免了人工吹气时的泄气速度。
5、通过导向充气片的两侧均设有的若干尼龙绑绳将充气筏垫固定与脚踝处,能够使本海事救生衣转变为海事救生筏,通过拆解位于头部保护气垫靠近所述背部充气垫的一侧顶端设有的折叠加长气垫,能够使折叠加长气垫垫在头部下方,减免了头部与水面的接触面积及头部的浸水时间,保护了人体头部。
6、由于按压母扣与穿插子扣的底端均设有气囊圈,因此,能够避免穿插子扣在扔出口沉入海里,便于寻找,由于穿插子扣才用固体金属材质,穿插子扣中设有吸铁片,提高了穿插子扣扣入按压母扣的效率,以此,能够快速将落水人员通过尼龙宽带进行连接,使落水人员能够及时抱团,避免了由于慌乱造成的人员流失,消减了落水人员由于落单造成的恐慌,帮助落水人员增加求生欲望。
7、由于锡纸木炭的两端均与驱动结构电连接,当锡纸木炭津湿后,由于海水的荡漾使锡纸木炭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从而为驱动结构提供电力,使拨动板转动,从而能够使空气由进气口进入进而通过出气口排出,能够使驱动结构产生前进的动力。
8、通过双脚控制导向充气片的方向,能够使本救生筏产生定向运动的动力,由于多人同时按同一种方向同时运动,能够使落水群体的前进动力增加,从而提高了落水群体的自救效率。
9、通过海水的拨动,能够使波动板进行上下摆动,从而推动推动轴进行上下运动,进而能够使导电柱触电,从而使发光球进行发光,为施救人员提供搜索信号,使触电发光筒内的气体流动,从而使触电发光筒发出声响,为施救人员提供求救信号,避免了人为发声产生的能量损耗,为落水人员储存生命能量,利用海水拨动能量为救援工作同时提供声光求救信号,提高了落水人员的存活几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专利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专利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专利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群体落水后集体营救的自助海事救生衣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专利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群体落水后集体营救的自助海事救生衣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专利中被动联合气囊与主动联合气囊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专利充气筏垫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专利卷带盒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专利限位圈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专利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专利动力求救结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
1、充气救生衣;2、充气筏垫;3、尼龙绳;4、前部充气垫;5、背部充气垫;6、驱动结构;7、动力求救结构;8、头部保护气垫;9、吹气管;10、折叠加长气垫;11、尼龙子绳;12、尼龙母绳;13、气囊瓶;14、应急拉绳;15、气垫隔离带;16、单向上充气孔;17、单向下充气孔;18、上堵气胶囊;19、下堵气胶囊;20、被动联合气囊;21、主动联合气囊;22、按压母扣;23、穿插子扣;24、气囊圈;25、尼龙宽带;26、卷带盒;27、卷带轴;28、发条圈;29、限位圈;30、限位齿圈;31、限位异形齿盘;32、稳定杆;33、驱动腔;34、进气口;35、出气口;36、驱动筒;37、驱动轴;38、拨动板;39、海水发电板;40、锡纸木炭;41、波动板;42、复位弹簧;43、联动板;44、活动支撑架;45、推动轴;46、触电发光筒;47、导电柱;48、发光球;49、发声排气口;50、导向充气片;51、尼龙绑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专利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专利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专利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实施例一
如例图1-4所展示: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群体落水后集体营救的自助海事救生衣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充气救生衣1和充气筏垫2,所述充气救生衣1与所述充气筏垫2通过尼龙绳3固定连接,所述充气救生衣1为救生马甲,所述救生马甲设有前部充气垫4和背部充气垫5,所述前部充气垫4上设有若干反光贴条,所述前部充气垫4设有左部充气垫和右部充气垫,所述背部充气垫5的顶端设有驱动结构6,所述驱动结构6的底端设有动力求救结构7,所述充气救生衣1的顶端设有位于所述左部充气垫、右部充气垫和背部充气垫5顶端的头部保护气垫8,所述头部保护气垫8靠近所述左部充气垫的一侧设有吹气管9,所述吹气管9的底端采用单向进气结构,所述头部保护气垫8靠近所述背部充气垫5的一侧顶端设有折叠加长气垫10,所述折叠加长气垫10的顶端固定设有尼龙子绳11,所述尼龙子绳11的底端设有卡扣子扣,所述背部气垫的顶端中心位置设有尼龙母绳12,所述尼龙母绳12的顶端设有卡扣母扣,所述背部充气垫5由下至上均匀设有若干所述尼龙子绳11和所述尼龙母绳12,所述左部充气垫与所述右部充气垫的底端中心位置均设有气囊瓶13,所述气囊瓶13的顶端一侧设有应急拉绳14,所述左部充气垫与所述右部充气垫的中心位置均设有气垫隔离带15,所述气垫隔离带15上均匀设有若干单向上充气孔16和若干单向下充气孔17,所述单向上充气孔16位于所述单向下充气孔17的一侧,所述单向上充气孔16的数量大于所述单向下充气孔17的数量,所述单向上充气孔16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所述单向下充气孔17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单向上充气孔16的顶端一侧设有上堵气胶囊18,所述单向下充气孔17的底端一侧设有下堵气胶囊19,所述上堵气胶囊18与所述下堵气胶囊19内均设有封堵刺针,所述封堵刺针的长度小于所述上堵气胶囊18或下堵气胶囊19丰满状态时的宽度,所述背部充气垫5的充气结构与所述左部充气垫结构相同。
本实施例一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当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跳水时,将救生衣打开,由于充气救生衣1为救生马甲,将救生马甲穿在身上,背部充气垫5由下至上均匀设有若干尼龙子绳11和尼龙母绳12,通过将尼龙子绳11与尼龙母绳12围绕至胸前,通过卡扣子扣扣入卡扣母扣中将救生衣固定与人体周围,由于左部充气垫与右部充气垫的底端中心位置均设有气囊瓶13,气囊瓶13的顶端一侧设有应急拉绳14,通过手动拉动应急拉绳14使气囊瓶13向救生马甲内充气,由于头部保护气垫8与左部充气垫、右部充气垫和背部充气垫5均互相连通,头部保护气垫8靠近左部充气垫的一侧设有吹气管9,吹气管9的底端采用单向进气结构,因此能够使救生马甲瞬间充满气体,保证人体落水后能够漂浮起来,由于左部充气垫与右部充气垫的中心位置均设有气垫隔离带15,气垫隔离带15上均匀设有若干单向上充气孔16和若干单向下充气孔17,能够使本救生衣同时满足气囊充气和人工充气,单向上充气孔16位于单向下充气孔17的一侧,且单向上充气孔16的顶端一侧设有上堵气胶囊18,单向下充气孔17的底端一侧设有下堵气胶囊19,当发现气囊中有破损的地方时,挤压其泄气口对应的上堵气胶囊18或下堵气胶囊19挤压,由于,上堵气胶囊18与下堵气胶囊19内均设有封堵刺针,能够使封堵刺针戳破上堵气胶囊18或下堵气胶囊19,从而使单向上堵气胶囊18或下堵气胶囊19的出气口35进行封堵,从而减缓了气体泄漏,为落水救援工作争分夺秒,单向上充气孔16的数量大于单向下充气孔17的数量,单向上充气孔16的数量不少于三个,单向下充气孔17的数量为两个,能够提高气囊瓶13的充气效率,同时避免了人工吹气时的泄气速度。
实施例二
如例图1-2和图5-9所展示: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群体落水后集体营救的自助海事救生衣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充气救生衣1和充气筏垫2,所述充气救生衣1与所述充气筏垫2通过尼龙绳3固定连接,所述充气救生衣1为救生马甲,所述救生马甲设有前部充气垫4和背部充气垫5,所述前部充气垫4上设有若干反光贴条,所述前部充气垫4设有左部充气垫和右部充气垫,所述背部充气垫5的顶端设有驱动结构6,所述驱动结构6的底端设有动力求救结构7,所述气垫隔离带15的底部设有位于所述左部充气垫与所述右部充气垫上的联合气囊,所述联合气囊位于所述左部充气垫的结构称为被动联合气囊20,所述联合气囊位于所述右部充气垫的结构称为主动联合气囊21,所述被动联合气囊20的中心位置设有按压母扣22,所述主动联合气囊21的中心位置设有穿插子扣23,所述按压母扣22与所述穿插子扣23的底端均设有气囊圈24,所述穿插子扣23才用固体金属材质,所述穿插子扣23中设有吸铁片,所述穿插子扣23与所述按压母扣22相配合,所述穿插子扣23靠近所述主动联合气囊21的一侧设有尼龙宽带25,所述尼龙宽带25卷缩于所述主动联合气囊21中,所述主动联合气囊21的内部设有卷带盒26,所述卷带盒26的中心位置设有卷带轴27,所述卷带轴27的两端均穿插设于所述卷带盒26的两侧,所述卷带盒26的一侧设有发条圈28,所述发条圈28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卷带盒26的一侧,所述发条圈28的另一端与所述卷带轴2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卷带盒26的另一侧设有限位圈29,所述限位圈29设有限位齿圈30,所述限位齿圈30的内壁均匀设有若干限位齿牙,所述限位齿圈30靠近所述卷发盒的一侧设有稳定环,所述稳定环的中心位置设有限位异形齿盘31,所述限位异形齿盘31的一侧设有若干应急齿牙,所述应急齿牙与所述限位齿牙形配合,所述限位异形齿盘31的中心位置设有稳定杆32,所述稳定杆32的中心位置设有应急弹簧,所述应急弹簧的底端与所述卷带轴2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结构6设有驱动腔33,所述驱动腔33的一侧顶端设有进气口34,所述驱动腔33的一侧底端设有出气口35,所述驱动腔33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驱动筒36,所述驱动筒36的一侧设有驱动轴37,所述驱动轴37的直径小于所述驱动筒36的直径,所述驱动轴37靠近所述出气口35的一侧与所述驱动筒36相内切,所述驱动轴37与所述驱动筒36相切位置位于所述进气口34与所述出气口35之间的中心位置,所述驱动轴37的直径大于所述进气口34与所述出气口35之间的直径,所述驱动筒36的中心位置设有位于所述驱动轴37内的拨动板38,所述拨动板38的两端均与所述驱动筒36的侧壁相接触,所述动力求救结构7设有海水发电板39,所述海水发电板39的中心位置穿插设有锡纸木炭40,所述锡纸木炭40的两端均与所述驱动结构6电连接,所述海水发电板39的两端均设有海水波动结构,所述海水波动结构设有波动板41,所述波动板41的一侧与所述海水发电板39活动连接,所述波动板41的中心位置设有复位弹簧42,所述复位弹簧42内穿插设有电线,波动板41的另一侧设有联动板43,所述联动板43的顶端设有活动支撑架44,所述活动支撑架44的底端与所述海水发电板39活动连接,所述联动板43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推动轴45,所述推动轴45的顶端活动套设有触电发光筒46,所述储电发光筒靠近所述复位弹簧42的一侧与所述背部充气垫5固定连接,所述触电发光筒46的顶端中心位置穿插设有导电柱47,所述导电柱47的顶端固定设有发光球48,所述导电柱47的底端设于触发开关片,所述触发开关片为U形弹力片,所述U形弹力片的一侧通过所述复位弹簧42与海水发电板39电连接,所述复位弹簧42与所述触电发光筒46固定连接,所述触发光筒的侧壁设有发声排气口49,所述充气筏垫2的顶端设有若干尼龙绳3,所述充气筏垫2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导向充气片50,所述充气筏垫2的底端两侧均设有所述气囊瓶13,所述导向充气片50的两侧均设有若干尼龙绑绳51,所述导向充气片50的底端与所述充气筏垫2相连通。
本实施例二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当人体落水后,通过拉动位于充气筏垫2的底端两侧的气囊瓶13,能够将充气筏垫2充气打开,通过导向充气片50的两侧均设有的若干尼龙绑绳51将充气筏垫2固定与脚踝处,能够使本海事救生衣转变为海事救生筏,通过拆解位于头部保护气垫8靠近所述背部充气垫5的一侧顶端设有的折叠加长气垫10,能够使折叠加长气垫10垫在头部下方,减免了头部与水面的接触面积,通过手动缓慢拉出主动联合气囊21的尼龙宽带25至一定长度,并将穿插子扣23仍向身边落水的人员,由于按压母扣22与穿插子扣23的底端均设有气囊圈24,因此,能够避免穿插子扣23在扔出口沉入海里,便于寻找,由于穿插子扣23才用固体金属材质,穿插子扣23中设有吸铁片,提高了穿插子扣23扣入按压母扣22的效率,以此,能够快速将落水人员通过尼龙宽带25进行连接,使落水人员能够及时抱团,避免了由于慌乱造成的人员流失,消减了落水人员由于落单造成的恐慌,帮助落水人员增加求生欲望,同时,当人员落水后,海水发电板39与海水接触,将锡纸木炭40津湿,由于锡纸木炭40的两端均与驱动结构6电连接,当锡纸木炭40津湿后,由于海水的荡漾使锡纸木炭40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从而为驱动结构6提供电力,使拨动板38转动,由于驱动腔33的一侧顶端设有进气口34,驱动腔33的一侧底端设有出气口35,当拨动板38转动时,由于驱动轴37的直径小于驱动筒36的直径,驱动轴37的直径大于进气口34与出气口35之间的直径,能够使空气由进气口34进入进而通过出气口35排出,由于驱动结构6设于背部充气垫5的顶端,能够使驱动结构6产生前进的动力,由于充气筏垫2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导向充气片50,通过双脚控制导向充气片50的方向,能够使本救生筏产生定向运动的动力,由于多人同时按同一种方向同时运动,能够使落水群体的前进动力增加,从而提高了落水群体的自救效率,由于海水波动结构设有波动板41,波动板41与海水发电板39的内部均采用轻质泡沫材质,通过海水的拨动,能够使波动板41进行上下摆动,从而推动推动轴45进行上下运动,导电柱47的顶端固定设有发光球48,导电柱47的底端设于触发开关片,当推动柱向上推动触发开关片时,能够使导电柱47触电,从而使发光球48进行发光,为施救人员提供搜索信号,同时由于触发光筒的侧壁设有发声排气口49能够在推动柱进行上下运动时,使触电发光筒46内的气体流动,从而使触电发光筒46发出声响,为施救人员提供求救信号,避免了人为发声产生的能量损耗,为落水人员储存生命能量,提高落水人员的存活几率。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专利的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地保证了本发明专利通过手动拉动应急拉绳使气囊瓶向救生马甲内充气,由于头部保护气垫与左部充气垫、右部充气垫和背部充气垫均互相连通,头部保护气垫靠近左部充气垫的一侧设有吹气管,吹气管的底端采用单向进气结构,因此能够使救生马甲瞬间充满气体,保证人体落水后能够漂浮起来,由于左部充气垫与右部充气垫的中心位置均设有气垫隔离带,气垫隔离带上均匀设有若干单向上充气孔和若干单向下充气孔,能够使本救生衣同时满足气囊充气和人工充气,当发现气囊中有破损的地方时,通过上堵气胶囊与下堵气胶囊内均设有的封堵刺针,能够使封堵刺针戳破上堵气胶囊或下堵气胶囊,从而使单向上堵气胶囊或下堵气胶囊的出气口进行封堵,从而减缓了气体泄漏,为落水救援工作争分夺秒,单向上充气孔的数量大于单向下充气孔的数量,单向上充气孔的数量不少于三个,单向下充气孔的数量为两个,能够提高气囊瓶的充气效率,同时避免了人工吹气时的泄气速度,通过导向充气片的两侧均设有的若干尼龙绑绳将充气筏垫固定与脚踝处,能够使本海事救生衣转变为海事救生筏,通过拆解位于头部保护气垫靠近所述背部充气垫的一侧顶端设有的折叠加长气垫,能够使折叠加长气垫垫在头部下方,减免了头部与水面的接触面积,保护了人体头部,由于按压母扣与穿插子扣的底端均设有气囊圈,因此,能够避免穿插子扣在扔出口沉入海里,便于寻找,由于穿插子扣才用固体金属材质,穿插子扣中设有吸铁片,提高了穿插子扣扣入按压母扣的效率,以此,能够快速将落水人员通过尼龙宽带进行连接,使落水人员能够及时抱团,避免了由于慌乱造成的人员流失,消减了落水人员由于落单造成的恐慌,帮助落水人员增加求生欲望,由于锡纸木炭的两端均与驱动结构电连接,当锡纸木炭津湿后,由于海水的荡漾使锡纸木炭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从而为驱动结构提供电力,使拨动板转动,从而能够使空气由进气口进入进而通过出气口排出,能够使驱动结构产生前进的动力,通过双脚控制导向充气片的方向,能够使本救生筏产生定向运动的动力,由于多人同时按同一种方向同时运动,能够使落水群体的前进动力增加,从而提高了落水群体的自救效率,通过海水的拨动,能够使波动板进行上下摆动,从而推动推动轴进行上下运动,进而能够使导电柱触电,从而使发光球进行发光,为施救人员提供搜索信号,使触电发光筒内的气体流动,从而使触电发光筒发出声响,为施救人员提供求救信号,避免了人为发声产生的能量损耗,为落水人员储存生命能量,提高落水人员的存活几率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专利,凡在本发明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群体落水后集体营救的自助海事救生衣,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救生衣(1)和充气筏垫(2),所述充气救生衣(1)与所述充气筏垫(2)通过尼龙绳(3)固定连接,所述充气救生衣(1)为救生马甲,所述救生马甲设有前部充气垫(4)和背部充气垫(5),所述前部充气垫(4)上设有若干反光贴条,所述前部充气垫(4)设有左部充气垫和右部充气垫,所述背部充气垫(5)的顶端设有驱动结构(6),所述驱动结构(6)的底端设有动力求救结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群体落水后集体营救的自助海事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救生衣(1)的顶端设有位于所述左部充气垫、右部充气垫和背部充气垫(5)顶端的头部保护气垫(8),所述头部保护气垫(8)靠近所述左部充气垫的一侧设有吹气管(9),所述吹气管(9)的底端采用单向进气结构,所述头部保护气垫(8)靠近所述背部充气垫(5)的一侧顶端设有折叠加长气垫(10),所述折叠加长气垫(10)的顶端固定设有尼龙子绳(11),所述尼龙子绳(11)的底端设有卡扣子扣,所述背部气垫的顶端中心位置设有尼龙母绳(12),所述尼龙母绳(12)的顶端设有卡扣母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群体落水后集体营救的自助海事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充气垫(5)由下至上均匀设有若干所述尼龙子绳(11)和所述尼龙母绳(12),所述左部充气垫与所述右部充气垫的底端中心位置均设有气囊瓶(13),所述气囊瓶(13)的顶端一侧设有应急拉绳(14),所述左部充气垫与所述右部充气垫的中心位置均设有气垫隔离带(15),所述气垫隔离带(15)上均匀设有若干单向上充气孔(16)和若干单向下充气孔(17),所述单向上充气孔(16)位于所述单向下充气孔(17)的一侧,所述单向上充气孔(16)的数量大于所述单向下充气孔(17)的数量,所述单向上充气孔(16)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所述单向下充气孔(17)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单向上充气孔(16)的顶端一侧设有上堵气胶囊(18),所述单向下充气孔(17)的底端一侧设有下堵气胶囊(19),所述上堵气胶囊(18)与所述下堵气胶囊(19)内均设有封堵刺针,所述封堵刺针的长度小于所述上堵气胶囊(18)或下堵气胶囊(19)丰满状态时的宽度,所述背部充气垫(5)的充气结构与所述左部充气垫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群体落水后集体营救的自助海事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隔离带(15)的底部设有位于所述左部充气垫与所述右部充气垫上的联合气囊,所述联合气囊位于所述左部充气垫的结构称为被动联合气囊(20),所述联合气囊位于所述右部充气垫的结构称为主动联合气囊(21),所述被动联合气囊(20)的中心位置设有按压母扣(22),所述主动联合气囊(21)的中心位置设有穿插子扣(23),所述按压母扣(22)与所述穿插子扣(23)的底端均设有气囊圈(24),所述穿插子扣(23)才用固体金属材质,所述穿插子扣(23)中设有吸铁片,所述穿插子扣(23)与所述按压母扣(22)相配合,所述穿插子扣(23)靠近所述主动联合气囊(21)的一侧设有尼龙宽带(25),所述尼龙宽带(25)卷缩于所述主动联合气囊(21)中,所述主动联合气囊(21)的内部设有卷带盒(26),所述卷带盒(26)的中心位置设有卷带轴(27),所述卷带轴(27)的两端均穿插设于所述卷带盒(26)的两侧,所述卷带盒(26)的一侧设有发条圈(28),所述发条圈(28)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卷带盒(26)的一侧,所述发条圈(28)的另一端与所述卷带轴(2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卷带盒(26)的另一侧设有限位圈(29),所述限位圈(29)设有限位齿圈(30),所述限位齿圈(30)的内壁均匀设有若干限位齿牙,所述限位齿圈(30)靠近所述卷发盒的一侧设有稳定环,所述稳定环的中心位置设有限位异形齿盘(31),所述限位异形齿盘(31)的一侧设有若干应急齿牙,所述应急齿牙与所述限位齿牙形配合,所述限位异形齿盘(31)的中心位置设有稳定杆(32),所述稳定杆(32)的中心位置设有应急弹簧,所述应急弹簧的底端与所述卷带轴(2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群体落水后集体营救的自助海事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6)设有驱动腔(33),所述驱动腔(33)的一侧顶端设有进气口(34),所述驱动腔(33)的一侧底端设有出气口(35),所述驱动腔(33)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驱动筒(36),所述驱动筒(36)的一侧设有驱动轴(37),所述驱动轴(37)的直径小于所述驱动筒(36)的直径,所述驱动轴(37)靠近所述出气口(35)的一侧与所述驱动筒(36)相内切,所述驱动轴(37)与所述驱动筒(36)相切位置位于所述进气口(34)与所述出气口(35)之间的中心位置,所述驱动轴(37)的直径大于所述进气口(34)与所述出气口(35)之间的直径,所述驱动筒(36)的中心位置设有位于所述驱动轴(37)内的拨动板(38),所述拨动板(38)的两端均与所述驱动筒(36)的侧壁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群体落水后集体营救的自助海事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求救结构(7)设有海水发电板(39),所述海水发电板(39)的中心位置穿插设有锡纸木炭(40),所述锡纸木炭(40)的两端均与所述驱动结构(6)电连接,所述海水发电板(39)的两端均设有海水波动结构,所述海水波动结构设有波动板(41),所述波动板(41)的一侧与所述海水发电板(39)活动连接,所述波动板(41)的中心位置设有复位弹簧(42),所述复位弹簧(42)内穿插设有电线,波动板(41)的另一侧设有联动板(43),所述联动板(43)的顶端设有活动支撑架(44),所述活动支撑架(44)的底端与所述海水发电板(39)活动连接,所述联动板(43)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推动轴(45),所述推动轴(45)的顶端活动套设有触电发光筒(46),所述储电发光筒靠近所述复位弹簧(42)的一侧与所述背部充气垫(5)固定连接,所述触电发光筒(46)的顶端中心位置穿插设有导电柱(47),所述导电柱(47)的顶端固定设有发光球(48),所述导电柱(47)的底端设于触发开关片,所述触发开关片为U形弹力片,所述U形弹力片的一侧通过所述复位弹簧(42)与海水发电板(39)电连接,所述复位弹簧(42)与所述触电发光筒(46)固定连接,所述触发光筒的侧壁设有发声排气口(4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群体落水后集体营救的自助海事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筏垫(2)的顶端设有若干尼龙绳(3),所述充气筏垫(2)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导向充气片(50),所述充气筏垫(2)的底端两侧均设有所述气囊瓶(13),所述导向充气片(50)的两侧均设有若干尼龙绑绳(51),所述导向充气片(50)的底端与所述充气筏垫(2)相连通。
CN202111000816.0A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用于群体落水后集体营救的自助海事救生衣 Withdrawn CN1135256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0816.0A CN113525629A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用于群体落水后集体营救的自助海事救生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0816.0A CN113525629A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用于群体落水后集体营救的自助海事救生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25629A true CN113525629A (zh) 2021-10-22

Family

ID=78093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00816.0A Withdrawn CN113525629A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用于群体落水后集体营救的自助海事救生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2562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0728A (zh) * 2021-12-15 2022-03-18 上海泰毅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坐垫及其制造工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12780A1 (en) * 1996-08-16 1998-02-16 Kenneth F. Wright Life vest for kayakers
TWM550266U (zh) * 2017-03-02 2017-10-11 Univ Far East 具有輔助浮具之救生衣
CN112373655A (zh) * 2020-10-27 2021-02-19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智能救生衣
CN212921929U (zh) * 2020-06-30 2021-04-09 泰州增荣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上自救防水携行具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12780A1 (en) * 1996-08-16 1998-02-16 Kenneth F. Wright Life vest for kayakers
TWM550266U (zh) * 2017-03-02 2017-10-11 Univ Far East 具有輔助浮具之救生衣
CN212921929U (zh) * 2020-06-30 2021-04-09 泰州增荣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上自救防水携行具
CN112373655A (zh) * 2020-10-27 2021-02-19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智能救生衣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0728A (zh) * 2021-12-15 2022-03-18 上海泰毅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坐垫及其制造工艺
CN114190728B (zh) * 2021-12-15 2023-07-28 上海泰毅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坐垫及其制造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82338B (zh) 一种浮球型密闭水上救生设备
CN113525629A (zh) 一种用于群体落水后集体营救的自助海事救生衣
CN212951063U (zh) 水上救生装置
CN203593149U (zh) 一种可佩戴式快速即时充气的救生圈
CN105539778B (zh) 一种便捷式水中急救设备
CN215622615U (zh) 一种车辆落水自救逃生装置
CN210284559U (zh) 一种具有快速充气功能的救生腰包
CN206552227U (zh) 一种带救生浮力功能的装置
CN208498759U (zh) 开放式气胀救生筏
CN210258790U (zh) 船用儿童救生衣
CN103661851B (zh) 一种可佩戴式快速即时充气的救生圈
CN108284927A (zh) 一种救生气囊
CN106809353A (zh) 一种带救生浮力功能的包
CN210212720U (zh) 一种救助救生衣
CN208855846U (zh) 一种成人儿童救生衣
CN103879529A (zh) 气胀式救生衣
CN113184145A (zh) 一种智能救生器
CN210634731U (zh) 一种便携式气胀救生装置
CN2688611Y (zh) 挂式防溺水自动充气救生圈
CN216332658U (zh) 一种多用途的救生圈
CN220936875U (zh) 一种具有救生防护功能的冲锋衣
CN201092382Y (zh) 气囊信号式水中求救导救装置
CN205524888U (zh) 一种便捷式水中急救设备
CN201065177Y (zh) 一种卷式全封闭的液氧充气供气救生筏
CN215922513U (zh) 一种救生背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2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