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17652B - 一种连接杆、跨线封网结构及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杆、跨线封网结构及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17652B
CN113517652B CN202110528845.8A CN202110528845A CN113517652B CN 113517652 B CN113517652 B CN 113517652B CN 202110528845 A CN202110528845 A CN 202110528845A CN 113517652 B CN113517652 B CN 1135176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net
end plate
sealing
seal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288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17652A (zh
Inventor
俞越中
陈勇
曹枚根
柏彬
杜长青
赵会龙
许奇
季天程
邢之浩
江力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Construction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Construction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Construction Branch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Construction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11052884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176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17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76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176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76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overhead lines or cabl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杆、跨线封网结构及装配方法,该连接杆包括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中部为阻尼液存储区,用于存储阻尼液体和滑动滚珠;在所述阻尼液存储区的上下两个端板上分别连接安装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延伸出套筒之外,以用于将套筒连接安装在两承载索之间。以往的传统杆式封网结构由于承载索和撑杆的连接为铰接连接,无法耗能,这个位置也很容易发上破坏,并且由于撑杆为刚性杆,会限制拉索的灵活度,导致拉索不顺畅。本发明所设计的连接杆件整体为弹性杆,由于弹簧的存在,当遇到风荷载作用时封网可以自由伸缩,伸长成不同的形状,加大对地线和导线的保护范围,减少风偏给封网结构带来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杆、跨线封网结构及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跨线封网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连接杆、跨线封网结构及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建送电线路工程的迅猛发展,电力线路跨越被跨越物如带电电力线路,高速公路、铁路、航道等越来越多,跨越封网施工至关重要,根据实际地形条件,选择安全可靠,技术可行,搭设简单,封网费用小的跨越架是每个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
目前施工单位已经积累了多种跨越封网的技术,其中最普遍的是毛竹架搭设跨越架,封网低压电力线路,一般道路等,此法已经非常成熟,但对于现在的超高压电力线路,超高、独立抱杆的封网技术,随后发展到塔对地封网,跨越档全封网,连续跨越档连续超宽的被跨越物等就作用有限,或者根本就无法搭设,在此基础上,渐渐发展了封网的技术,这些施工方法的开展,有效解决了跨越施工的难题,提高了跨越施工的安全性,避免了恶劣气候条件下的跨越架垮塌而造成的危险。
目前国内在跨越电力线路的封顶网形式,主要概括为纯网式、纯杆式和网杆结合式。(1)纯网式封顶,结构形式简单,易发生“缩腰”现象,一般须在封顶网横向对称布置侧而拉线将其拉开;另外封顶网展放须先放通2根索道绳,并借助索道绳将封顶网牵引至被跨物上方。该种方式不宜在跨越高速铁路时应用。(2)纯杆式封顶,这种封网方式只限于在双侧搭设钢管、木杆、毛竹跨越架中使用,不宜在无跨越架封网中使用。(3)网杆结合式封顶网,封顶网不会出现“缩腰"现象。绝缘网具有较小的弹性模量,在事故状态下.封顶网的弹性可充分吸收导线下落的冲击动能具有较好的封顶效果,这种封网方式应是跨越高速铁路的主流,但是这种封网结构形式施工比较麻烦,安装和拆卸都比较费时费力。
现有的传统纯杆式封顶网结构,封顶杆通过滑轮与承载索连接,为达到理想的封顶效果,需要封顶杆的数量较多,导致承载索的受力较大。由于封顶杆布置密集,在事故状态瞬间(即导线落于封顶网)封顶杆近似为刚体,导线对封顶杆的下压力不能保证处于中点位置,因此会产生旋转力矩,存在导线滑出封顶杆的危险。除此之外,承载索和撑杆的连接为铰接连接,无法耗能,这个位置也很容易发上破坏,并且由于撑杆为刚性杆,会限制拉索的灵活度,导致拉索不顺畅。当有自然风荷载时或者高铁通过封网其附带的风荷载时,整个封顶网结构可能会突然飘起来,而封顶网保护范围是固定的,极有可能导致地线或者导线外露在封顶网的保护范围之外,极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所存在的至少一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连接杆、跨线封网结构及装配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杆,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中部为阻尼液存储区,用于存储阻尼液体和滑动滚珠;在所述阻尼液存储区的上下两个端板上分别连接安装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延伸出套筒之外,以用于将套筒连接安装在两承载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杆还包括双侧开边式空心管,所述弹性件位于套筒之外的那一端和所述双侧开边式空心管相连接,所述双侧开边式空心管用于连接安装在承载索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杆还包括绝缘橡胶,所述绝缘橡胶套设在双侧开边式空心管和承载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位于套筒之外的那一端通过连接扣件和双侧开边式空心管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液存储区的上下两个端板的直径匹配于所述套筒的内径,端板实体外缘设有径向孔,端板同轴置于套筒中,通过拧入径向孔内的紧固件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上对应端板安装位置设有沉头孔,以防紧固件外凸。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两端用带孔的螺纹封盖封上,且封盖上孔的直径小于玻璃钢套筒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阻尼液体为硅油或甘油。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伸缩滑动并自复位耗能的跨线封网结构,包括两平行相对而设的承载索,在两承载索之间、沿着其长度方向间隔连接安装有如上任一所述的连接杆。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伸缩滑动并自复位耗能的跨线封网结构装配方法,所述方法基于如上所述的封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套筒组装步骤:
先将弹簧一端与套筒阻尼液存储区的端板轴心焊接,再将弹簧和端板一体放入套筒中固定位置,并用紧固件将端板固定,然后向套筒中倒入阻尼液体并放入滑动滚珠,最后再将另一组已焊接完成的弹簧和端板一体放入套筒中,并用紧固件固定,最后在套筒的两端拧上带孔螺纹封盖,整个套筒组装完成;
封网结构装配步骤:
将绝缘橡胶固定在承载索上,再将双侧开边式空心管套在绝缘橡胶上,用螺栓将双侧开边式空心管闭合连接,最后先将套筒的一端用带孔螺纹封盖封上,然后将从孔中伸出的弹簧用闭合连接扣件与双侧开边式空心管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以往的传统杆式封网结构由于承载索和撑杆的连接为铰接连接,无法耗能,这个位置也很容易发上破坏,并且由于撑杆为刚性杆,会限制拉索的灵活度,导致拉索不顺畅。本发明所设计的连接杆件整体为弹性杆,由于弹簧的存在,当遇到风荷载作用时封网可以自由伸缩,伸长成不同的形状,加大对地线和导线的保护范围,减少风偏给封网结构带来的影响。
(2)玻璃钢套筒中的弹簧的和滑动滚珠均可以耗能,提高阻尼,另外在风荷载消散后,封网结构会在弹簧和滚珠的作用下自复位到平衡位置。
(3)与现有的封网结构相比,本发明的这种封网形式安装简单,拆卸方便,工作量小,省时省力,而且可以重复利用,经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截取的一段距离的上的封网结构示意图;
图2为封网结构中某一连接杆的具体示意图;
图3为双侧开边式空心玻璃钢管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连接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玻璃钢套筒的截面图;
图7为双侧开边式空心玻璃钢管的截面图;
图中:1、双侧开边式空心玻璃钢管;2、绝缘橡胶;3、玻璃钢套筒;4、圆形端板;5、弹簧;6、紧固件;7、阻尼液体;8、滑动滚珠;9、带孔螺纹封盖;10、连接扣件;11、承载索;100、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1-7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封网结构主要包括两相对平行而设的承载索11,两承载索11之间、沿着承载索11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连接安装有连接杆100。如图2所示,该连接杆100主要由绝缘橡胶2、双侧开边式空心玻璃钢管1和玻璃钢套3筒三部分组成,绝缘橡胶2先固定在承载索11上,再将双侧开边式空心玻璃钢管1安装在绝缘橡胶2的位置。该玻璃钢套筒3分为三段,中间段包括阻尼液体7和滑动滚珠8,上下两段中各有一根弹簧5,且中间段和上下两段分别用圆形端板4隔开;上下两段中的弹簧5一端分别用闭合连接扣件10与双侧开边式空心玻璃钢管1侧面的挂钩连接,十分安全牢固,不会出现弹簧5一端连接突然断开的危险情况,弹簧5的另一端与圆形端板4焊接连接,也很牢固安全。
玻璃钢套筒3的两端用带孔螺纹封盖9封上,带孔螺纹封盖9的孔径大于弹簧直径而小于玻璃钢套筒的内径。圆形端板4的外径与玻璃钢套筒3的内径相匹配,其实体外缘设有径向孔,将圆形端板4同轴置于玻璃钢套筒3中,通过拧入径向孔内的紧固件6锁紧。该玻璃钢套筒3上对应圆形端板安装位置设有沉头孔,以防紧固件6外凸。
当有自然风荷载时或者高铁通过封网的附加风荷载时,由于连接杆100是弹性的,整个封网结构在风荷载的作用下会发生伸缩变化,两根承载索11之间的距离变宽,对地线和导线的保护范围变大,使地线和导线始终在封网的保护范围之内。而且由于阻尼液体7和滑动滚珠8的存在,当风荷载来临时,滑动滚珠8会在阻尼液体7中以与风荷载相反的方向滚动,耗散一些风荷载输入封网结构中的能量,进一步减小风荷载的影响。当风荷载消失时,整个连接杆会在自身重力、弹簧和滑动滚珠作用下恢复到原来的平衡位置。
具体应用时,承载的固定绝缘橡胶2的长度15cm左右,双侧开边式空心玻璃钢管1长度为30cm左右,根据当地风荷载设计值和高铁通过时附带的风荷载大小,考虑实际工程中设备间连接条件限制等因素后,选择合适的弹簧长度、劲度及耗能等参数,一根弹簧的长度不要超过玻璃钢套筒3长度的三分之一,以使得玻璃钢套筒3阻尼液储存区足够的长度,里面滑动滚珠有足够的运动幅度,从而获得更强的耗能阻尼效果和复位效果,滑动滚珠8为钢珠,其直径要小于玻璃钢套筒3的内径,阻尼液体7可以采用硅油、甘油等材料。
相应地,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网结构装配方法,主要包括如下:
玻璃钢套筒组装步骤:
先将弹簧4一端与玻璃钢套筒阻尼液存储区的圆形端板4轴心焊接,再将弹簧5和圆形端板5一体放入玻璃钢套筒3中固定位置,并用紧固件6将圆形端板5固定,然后向玻璃钢套筒3中倒入阻尼液体7并放入滑动滚珠8,最后再将另一组已焊接完成的弹簧5和圆形端板5一体放入玻璃钢套筒3中,并用紧固件6固定,最后在玻璃钢套筒3的两端拧上带孔螺纹封盖9,整个玻璃钢套筒3组装完成;
封网结构装配步骤:
将绝缘橡胶2固定在承载索11上,再将双侧开边式空心玻璃钢管3套在绝缘橡胶2上,用螺栓将双侧开边式空心玻璃钢管1闭合连接,最后先将玻璃钢套筒3的一端用带孔螺纹封盖9封上,然后将从孔中伸出的弹簧5用闭合连接扣件10与双侧开边式空心玻璃钢管1连接。安装时先将一端连接,然后再连接另一端。
卸时更为方便,直接将弹簧5与双侧开边式空心玻璃钢管1连接的连接扣件拆除,取下玻璃钢套筒3,然后将通过拧下双侧开边式玻璃钢管上的螺栓,将双侧开边式空心玻璃钢管1取下,最后拆除固定绝缘橡胶2即可。
由此可见,与现有的封网结构相比,本发明的这种封网结构装配方法,安装简单,拆卸方便,工作量小,省时省力,而且可以重复利用,经济环保。
综上,现有封网结构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以往的传统杆式封网结构由于承载索和撑杆的连接为铰接连接,无法耗能,这个位置也很容易发上破坏,并且由于撑杆为刚性杆,会限制拉索的灵活度,导致拉索不顺畅。本发明所设计的杆件整体为弹性杆,由于弹簧的存在,当遇到风荷载作用时封网可以自由伸缩,伸长成不同的形状,加大对地线和导线的保护范围,减少风偏给封网结构带来的影响。
(2)玻璃钢套筒中的弹簧的和滑动滚珠均可以耗能,提高阻尼,另外在风荷载消散后,封网结构会在弹簧和滚珠的作用下自复位到平衡位置。
(3)与现有的封网结构相比,本发明的这种封网形式安装简单,拆卸方便,工作量小,省时省力,而且可以重复利用,经济环保。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

1.一种跨线封网结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网结构包括两平行相对而设的承载索,在两承载索之间、沿着其长度方向间隔连接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中部为阻尼液存储区,用于存储阻尼液体和滑动滚珠;在所述阻尼液存储区的上下两个端板上分别连接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延伸出套筒之外,以用于将套筒连接安装在两承载索之间;
所述方法包括:
套筒组装步骤:
先将弹簧一端与套筒阻尼液存储区的端板轴心焊接,再将弹簧和端板一体放入套筒中固定位置,并用紧固件将端板固定,然后向套筒中倒入阻尼液体并放入滑动滚珠,最后再将另一组已焊接完成的弹簧和端板一体放入套筒中,并用紧固件固定,最后在套筒的两端拧上带孔螺纹封盖,整个套筒组装完成;
封网结构装配步骤:
将绝缘橡胶固定在承载索上,再将双侧开边式空心管套在绝缘橡胶上,用螺栓将双侧开边式空心管闭合连接,最后先将套筒的一端用带孔螺纹封盖封上,然后将从孔中伸出的弹簧用闭合连接扣件与双侧开边式空心管连接。
CN202110528845.8A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连接杆、跨线封网结构及装配方法 Active CN1135176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8845.8A CN113517652B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连接杆、跨线封网结构及装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8845.8A CN113517652B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连接杆、跨线封网结构及装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17652A CN113517652A (zh) 2021-10-19
CN113517652B true CN113517652B (zh) 2023-09-01

Family

ID=78064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28845.8A Active CN113517652B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连接杆、跨线封网结构及装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17652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37201A1 (de) * 1999-08-03 2001-02-15 Barmag Barmer Maschf Aufspulvorrichtung
CN101931196A (zh) * 2010-08-04 2010-12-29 安徽省电力公司安庆供电公司 防治导线风偏及振动的弹性预张及复合阻尼系统
CN102364153A (zh) * 2011-09-30 2012-02-29 浙江金波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减震器
CN103671677A (zh) * 2013-12-24 2014-03-26 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粘滞阻尼器
CN206233395U (zh) * 2016-10-31 2017-06-09 同济大学 一种非线性混合耗能阻尼器
CN107093881A (zh) * 2017-05-02 2017-08-25 东北电力大学 一种用于抑制输电线路绝缘子风偏的阻尼装置
CN108061126A (zh) * 2018-01-09 2018-05-2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多级耗能机制的阻尼空心杆
CN109404477A (zh) * 2018-11-21 2019-03-01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sma弹簧-stf粘滞阻尼器
CN209516471U (zh) * 2019-04-22 2019-10-18 内蒙古蒙高电力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工程封网绳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37201A1 (de) * 1999-08-03 2001-02-15 Barmag Barmer Maschf Aufspulvorrichtung
CN101931196A (zh) * 2010-08-04 2010-12-29 安徽省电力公司安庆供电公司 防治导线风偏及振动的弹性预张及复合阻尼系统
CN102364153A (zh) * 2011-09-30 2012-02-29 浙江金波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减震器
CN103671677A (zh) * 2013-12-24 2014-03-26 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粘滞阻尼器
CN206233395U (zh) * 2016-10-31 2017-06-09 同济大学 一种非线性混合耗能阻尼器
CN107093881A (zh) * 2017-05-02 2017-08-25 东北电力大学 一种用于抑制输电线路绝缘子风偏的阻尼装置
CN108061126A (zh) * 2018-01-09 2018-05-2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多级耗能机制的阻尼空心杆
CN109404477A (zh) * 2018-11-21 2019-03-01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sma弹簧-stf粘滞阻尼器
CN209516471U (zh) * 2019-04-22 2019-10-18 内蒙古蒙高电力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工程封网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17652A (zh) 2021-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17652B (zh) 一种连接杆、跨线封网结构及装配方法
CN103122723B (zh) 一种酒杯复合材料塔
CN202787060U (zh) 易更换拉索的减震支座
CN102777068B (zh) 一种格构式绝缘输电塔
CN203603025U (zh) 无碴轨道铁路曲线矮塔斜拉桥
CN206988358U (zh) 一种工程结构荷载缓和装置
CN204553691U (zh) 一种拉紧装置
CN103840396A (zh) 一种高压铁塔更换避雷线的方法
CN203320402U (zh) 拉索型摩擦摆减隔震支座
CN207960107U (zh) 一种高稳定性全钢通讯塔
CN203295968U (zh) 可更换及易调节的拉索减震支座
CN203562703U (zh) 一种用于更换架空线的桥式保护装置
CN203729648U (zh) 一种66千伏同塔四回路双t接分歧塔
CN203707676U (zh) 高压铁塔避雷线或复合地线更换用隔离网
CN203022408U (zh) 一种稳定电线杆的锚索拉绳结构
CN103956683A (zh) 一种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出现工程架线用跨越架系统
CN210041128U (zh) 一种带电跨越的绝缘滚杠
CN112377560B (zh) 一种悬浮隧道管体圆盘抑振器
CN105633895B (zh) 一种阻尼连接型多分裂导线扰流防舞器
CN204282890U (zh) 一种变电站钢构架横梁结构
CN210196346U (zh) 一种减震器及具有减震功能的特高压复合支柱电气设备
CN202925981U (zh) 一种750kV复合材料横担
CN204435202U (zh) 一种桥梁横桥向碟形弹簧与动力阻尼组合的减震耗能装置
CN209860476U (zh) 输电线路跨越施工用支撑管
CN209429019U (zh) 一种公路施工用易拆装稳固缓冲防护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u Yuezhong

Inventor after: Xing Zhihao

Inventor after: Jiang Liqiang

Inventor after: Huang Shijun

Inventor after: Chen Yong

Inventor after: Cao Meigen

Inventor after: Bai Bin

Inventor after: Du Changqing

Inventor after: Zhao Huilong

Inventor after: Xu Qi

Inventor after: Ji Tiancheng

Inventor before: Yu Yuezhong

Inventor before: Jiang Liqiang

Inventor before: Chen Yong

Inventor before: Cao Meigen

Inventor before: Bai Bin

Inventor before: Du Changqing

Inventor before: Zhao Huilong

Inventor before: Xu Qi

Inventor before: Ji Tiancheng

Inventor before: Xing Zhihao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