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14400A - 一种烟雾粒子穆勒矩阵的偏振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烟雾粒子穆勒矩阵的偏振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14400A
CN113514400A CN202110438733.3A CN202110438733A CN113514400A CN 113514400 A CN113514400 A CN 113514400A CN 202110438733 A CN202110438733 A CN 202110438733A CN 113514400 A CN113514400 A CN 1135144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olarization
channel
unit
polar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387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14400B (zh
Inventor
张肃
宋俊宏
战俊彤
付强
李英超
段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43873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144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14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44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144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44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1Polarisation-affecting properti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雾粒子穆勒矩阵的偏振测量方法,属于偏振检测领域,在该方法基于的光学系统中的发射系统后通过波轮加入起偏系统和分束起偏系统,当旋入分束起偏系统时,将发射系统发射的光束分为三个通道,具备三种偏振态同时起偏功能;在检偏单元中,每一个分束通道可同时检测四种偏振状态,达到三种偏振状态同时起偏同时检偏的效果,一次性完成十二组穆勒矩阵的测试。通过波轮快速旋出分束起偏系统,旋入起偏系统的操作,主光路只有一条通道,可用于检测第四种起偏光经烟雾介质后四种偏振态,完成另外四组穆勒矩阵的测试。整个测试过程只需对烟雾介质环境调节一次,无需重复调节,可避免烟雾介质环境反复调节所产生的误差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烟雾粒子穆勒矩阵的偏振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偏振检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烟雾粒子穆勒矩阵的偏振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燃料燃烧、尾气排放,导致空气污染严重,出现严重的雾霾现象。雾霾的出现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还会影响交通安全,甚至导致气象变异。雾霾天气已经被公认为是灾害天气。因此对雾霾环境中烟雾粒子的研究已经受到关注。
偏振光在传输过程中因为烟雾粒子的散射作用,偏振状态会发生改变。这种偏振态的变化可以用穆勒矩阵来表示。偏振光发生散射的同时,也携带了粒子的信息。不同烟雾粒子的穆勒矩阵不同。穆勒矩阵的16个元素,包含了被测物质的强度特性、双向衰减特性、偏振特性以及退偏振和相位延迟特性。
传统的穆勒矩阵测量系统大多是利用偏振片、波片组成的起偏系统和检偏系统,采用不同的起偏、检偏组合,通过36次或16次独立的测量计算出目标穆勒矩阵,该系统对于测量稳定的液体环境具有可行性。但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非稳定烟雾等气体介质,为了保证测试的准确性,目前最少的操作为4次独立调节,且每次调节后进行测试前需将烟雾调整为前一次测量的等效状态,如:现有已公开的用于烟雾介质散射特性穆勒矩阵图样的分振幅型测量方法,详见专利文献号CN104865224B。
对于烟雾调节的精度要求较高,增加测试难度,不仅操作复杂、耗费时间长,而且在实验过程中,每一次的调节以及记录的不同时性都会对探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进而增加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穆勒矩阵测量系统操作复杂、耗时长而且有误差的问题,为了研究烟雾粒子的穆勒矩阵,而提供了一种烟雾粒子穆勒矩阵的偏振测量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烟雾粒子穆勒矩阵的偏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的光学系统包括发射系统、分束起偏系统、起偏系统、烟雾粒子模拟系统、分光系统、检偏系统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具体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且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步骤一、前期准备:
①将发射系统、烟雾粒子模拟系统、分光系统和检偏系统依次放置在光束传输方向的主光路上;分束起偏系统和起偏系统放置在同一波轮上;
其中,发射系统包括沿着光的传输方向依次布置的激光器、准直系统和滤光片;烟雾粒子模拟系统具有三个光射入窗口、三个光射出窗口;分光系统包括分光单元一、分光单元二和分光单元三,分光单元一、分光单元二和分光单元三分别放置在烟雾粒子模拟系统的三个出射光路上;检偏系统包括检偏单元一、检偏单元二、检偏单元三、检偏单元四、检偏单元五和检偏单元六,检偏单元一、检偏单元二分别放置在分光单元一的反射光路和透射光路上;检偏单元三、检偏单元四分别放置在分光单元二的反射光路和透射光路上;检偏单元五、检偏单元六分别放置在分光单元三的反射光路和透射光路上;
②将所述分束起偏系统配置为将其接收到的光束均匀分成能量相同且偏振态彼此不同的三路光束,且三路光束分别沿三个通道传输,三个通道相互平行,分别为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其中第二通道与分束起偏系统入射端口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对称设置在第二通道的两侧;第一通道的出射光为水平偏振光或垂直偏振光,第二通道的出射光为+45°方向的线偏振光或-45°方向的线偏振光,第三通道的出射光为右旋偏振光或左旋偏振光;
③将所述起偏系统配置为将其接收到的光束转换为水平偏振光、垂直偏振光、+45°方向的线偏振光或-45°方向的线偏振光中的一种,且不同于所述分束起偏系统出射的三路光束的偏振态;
④将所述检偏系统中的检偏单元一、检偏单元三和检偏单元五配置为检测右旋偏振光或左旋偏振光;检偏单元二、检偏单元四和检偏单元六配置为检测光经检偏方向为0°、45°、90°和135°后的光强;
步骤二、旋转波轮,将分束起偏系统置于光束传输方向的主光路上,并位于发射系统和烟雾粒子模拟系统之间;
步骤三、开启激光器,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束经过准直系统入射到滤光片进行滤光,得到准直的平行激光束;
步骤四、将步骤三获得的平行激光束出射到分束起偏系统,光束经分束起偏系统分成三路,每路光束强度相同,且三路光束分别沿三个相互平行的通道传输,同时入射到烟雾粒子模拟系统;
步骤五、三路光束经烟雾粒子模拟系统入射到分光系统中,第一通道出射的光入射到分光单元一,第二通道出射的光入射到分光单元二,第三通道出射的光入射到分光单元三,分光单元一、分光单元二和分光单元三均将其接收到的一束光分成透射与反射的两束,且强度减半,得到六路出射光束;
步骤六、步骤五得到的六路出射光束分别入射到六个检偏单元;
步骤七、六个检偏单元同时探测到六路出射光束的光强,将光强信息传送给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得到烟雾粒子穆勒矩阵的十二个元素;
步骤八、用波轮将分束起偏系统旋出,旋入起偏系统,使得入射到烟雾粒子模拟系统中的是水平偏振光、垂直偏振光、+45°方向的线偏振光或-45°方向的线偏振光,且不重复于分束起偏系统中的一种,经烟雾粒子模拟系统出射的光入射到分光单元二,记录此种状态下的两路出射光束的光强,将光强信息传送给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得到烟雾粒子穆勒矩阵的四个元素,从而获得烟雾粒子穆勒矩阵。
进一步,所述分束起偏系统包括偏振片b、偏振片c、偏振片d、1/4波片a、聚焦透镜和一维三通道分束器,一维三通道分束器放置在聚焦透镜焦点处,一维三通道分束器用于将来自发射系统的激光束均匀分成光束Ⅰ、光束Ⅱ和光束Ⅲ三束光,所述三束光经过聚焦透镜后变成三束平行光,分别沿三个相互平行的通道进行传输,三个相互平行的通道分别为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其中第二通道与一维三通道分束器的入射端口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对称设置在第二通道的两侧;偏振片b放置在第一通道的光路上,将偏振片b调节到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偏振片c放置在第二通道的光路上,将偏振片c调节到与水平成+45°方向或-45°方向;偏振片d和1/4波片a放置在第三通道的光路上,且1/4波片a设置在偏振片d的光线出射侧,将偏振片d调节到水平方向并且将1/4波片a调节到与水平成+45°方向或-45°方向。
进一步,所述检偏单元一包括沿着光的传输方向依次放置的1/4波片b、偏振片e和探测器a,将1/4波片b调节到与水平成+45°方向或-45°方向,偏振片e调节到水平方向;检偏单元二包括微偏振探测器a;检偏单元三包括沿着光的传输方向依次放置的1/4波片c、偏振片f和探测器b,将1/4波片c调节到与水平成+45°方向或-45°方向,偏振片f调节到水平方向;检偏单元四包括微偏振探测器b;检偏单元五包括沿着光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1/4波片d、偏振片g和探测器c,将1/4波片d调节到与水平成+45°方向或-45°方向,偏振片g调节到水平方向;检偏单元六包括微偏振探测器c。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发明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针对非稳定烟雾介质环境下穆勒矩阵测量过程中操作复杂、耗时等缺点,本发明提出的烟雾粒子穆勒矩阵的偏振测量方法是在该方法基于的光学系统中的发射系统后通过波轮加入起偏系统和分束起偏系统,当旋入分束起偏系统时,将发射系统发射的光束分为三个通道,具备三种偏振态同时起偏功能;在检偏单元中,每一个分束通道可同时检测四种偏振状态,达到三种偏振状态同时起偏同时检偏的效果,一次性完成十二组穆勒矩阵的测试。通过波轮快速旋出分束起偏系统,旋入起偏系统的操作,主光路只有一条通道,可用于检测第四种起偏光经烟雾介质后四种偏振态,完成另外四组穆勒矩阵的测试。整个测试过程只需对烟雾介质环境调节一次,无需重复调节,可避免烟雾介质环境反复调节所产生的误差问题。另外,波轮旋入一次系统操作代替传统烟雾介质穆勒矩阵测试中对偏振元件四次调节的操作,即可完成对十六组穆勒矩阵的测量,减少操作步骤,避免误差,提高实验准确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理解本发明,并不构成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烟雾粒子穆勒矩阵的偏振测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如下:1-发射系统、101-激光器、102-准直系统、103-滤光片、2-分束起偏系统、201-偏振片b、202-偏振片c、203-偏振片d、204-1/4波片a、205-聚焦透镜、206-一维三通道分束器、3-起偏系统、301-偏振片a、4-烟雾粒子模拟系统、5-分光系统、501-分光单元一、5011-非偏振分光棱镜a、502-分光单元二、5021-非偏振分光棱镜b、503-分光单元三、5031-非偏振分光棱镜c、6-检偏系统、601-检偏单元一、6011-探测器a、6012-偏振片e、6013-1/4波片b、602-检偏单元二、6021-微偏振探测器a、603-检偏单元三、6031-探测器b、6032-偏振片f、6033-1/4波片c、604-检偏单元四、6041-微偏振探测器b、605-检偏单元五、6051-探测器c、6052-偏振片g、6053-1/4波片d、606-检偏单元六、6061-微偏振探测器c、7-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如图1所示,烟雾粒子穆勒矩阵的偏振测量系统包括:发射系统1、分束起偏系统2、起偏系统3、烟雾粒子模拟系统4、分光系统5、检偏系统6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7,发射系统1、烟雾粒子模拟系统4、分光系统5和检偏系统6依次设置在光束传输方向的主光路上,分束起偏系统2和起偏系统3设置在同一波轮上,波轮旋转到第一位置时,分束起偏系统2切换进入光束传输方向的主光路上,波轮旋转到第二位置时,起偏系统3切换进入光束传输方向的主光路上,且分束起偏系统2、起偏系统3位于发射系统1和烟雾粒子模拟系统4之间。
所述发射系统1包括沿着光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激光器101、准直系统102和滤光片103,以水平方向为基准轴,本发明中发射系统1的作用是产生准直的平行激光束。
所述分束起偏系统2用于将所述发射系统1发射的激光束均匀分成能量相同且偏振态彼此不同的三路光束,分束起偏系统2包括偏振片b201、偏振片c202、偏振片d203、1/4波片a204、聚焦透镜205和一维三通道分束器206,一维三通道分束器206用于将一束入射激光分成三束激光,三束激光在同一平面内,分束后能量和波前一致性良好,同时不改变初始激光的特性,一维三通道分束器206选用深圳维尔克斯光电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维三通道分束器,型号:TS-272-Q-Y-A,一维三通道分束器206放置在聚焦透镜205焦点处,一维三通道分束器206射出的三束光经过聚焦透镜205后变成三束平行光,即光束Ⅰ、光束Ⅱ和光束Ⅲ,光束Ⅰ、光束Ⅱ和光束Ⅲ分别沿三个相互平行的通道进行传输,三个相互平行的通道分别为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其中第二通道与一维三通道分束器206的入射端口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对称设置在第二通道的两侧;偏振片b201放置在第一通道的光路上,将偏振片b201调节到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偏振片b201用于将其接收到的光调整为水平偏振光或垂直偏振光;偏振片c202放置在第二通道的光路上,将偏振片c202调节到与水平成+45°方向或-45°方向,偏振片c202用于将其接收到的光调整为+45°方向的线偏振光或-45°方向的线偏振光;偏振片d203和1/4波片a204放置在第三通道的光路上,且1/4波片a204设置在偏振片d203的光线出射侧,将偏振片d203调节到水平方向并且将1/4波片a204调节到与水平成+45°方向或-45°方向,可以得到右旋偏振光或左旋偏振光,分束起偏系统2作为一个整体,可以通过波轮在主光路中旋进旋出。
所述起偏系统3包括偏振片a301,将偏振片a301调节到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偏振片a301用于将其接收到的光调整为水平偏振光或垂直偏振光;将偏振片a301调节到与水平成+45°方向或-45°方向可以得到+45°方向的线偏振光或-45°方向的线偏振光,起偏系统3的作用是产生不同于分束起偏系统2三束出射光偏振态的偏振光,起偏系统3可以根据需要旋进主光路。
所述烟雾粒子模拟系统4包括烟雾粒子气体容器,烟雾粒子模拟系统4用来存放待测烟雾粒子,由于自然界中存在的地心引力作用,烟雾粒子不可避免的存在沉积、沉降现象。所以在烟雾粒子气体容器内部底面设有风扇,保证空气循环,防止沉降。将待测烟雾粒子搅拌均匀,趋于稳定时再进行测量,烟雾粒子模拟系统4设置有三个光射入窗口、三个光射出窗口。
所述分光系统5包括分光单元一501、分光单元二502和分光单元三503,分光单元一501、分光单元二502和分光单元三503分别放置在烟雾粒子模拟系统4的三个出射光路上,分光单元一501包括非偏振分光棱镜a5011,分光单元二502包括非偏振分光棱镜b5021,分光单元三503包括非偏振分光棱镜c5301,且非偏振分光棱镜a5011、非偏振分光棱镜b5021和非偏振分光棱镜c5031的透射能量和反射能量之比均为1:1。
所述检偏系统6包括检偏单元一601、检偏单元二602、检偏单元三603、检偏单元四604、检偏单元五605和检偏单元六606,检偏单元一601、检偏单元二602分别设置在分光单元一501的反射光路和透射光路上;检偏单元三603、检偏单元四604分别设置在分光单元二502的反射光路和透射光路上;检偏单元五605、检偏单元六606分别设置在分光单元三503的反射光路和透射光路上;检偏单元一601包括沿着光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1/4波片b6013、偏振片e6012和探测器a6011,将1/4波片b6013调节到与水平成+45°方向或-45°方向,偏振片e6012调节到水平方向,探测器a6011检测右旋偏振光或左旋偏振光;检偏单元二602包括微偏振探测器a6021,由现有技术可知,微偏振探测器是一种特殊的偏振相机,可同时检测水平、垂直、+45°方向和135°方向的偏振光,在这四种探测结果中,本发明只需选择三种与起偏相对应的偏振探测结果用来计算穆勒矩阵,微偏振探测器a6021采用现有产品,LUCID公司,型号:PHX050S-QC,微偏振探测器a6021探测到的光强分别为光经检偏方向为0°、45°、90°和135°后的光强图像(基于微偏振片阵列的偏振成像方法,将微偏振片阵列集成在感光芯片上,将探测器靶面平分为2×2个区域的方式,探测到的光强分别为光经检偏方向为0°、90°、45°和135°偏振片后的光强图像,从而实现,微偏振探测器a6021探测到的光强分别为光经检偏方向为0°、45°、90°和135°后的光强图像功能;);检偏单元三603包括沿着光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1/4波片c6033、偏振片f6032和探测器b6031,将1/4波片c6033调节到与水平成+45°方向或-45°方向,偏振片f6032调节到水平方向,探测器b6031检测右旋偏振光或左旋偏振光;检偏单元四604包括微偏振探测器b6041,微偏振探测器b6041采用现有产品,LUCID公司,型号:PHX050S-QC,微偏振探测器b6041探测到的光强分别为光经检偏方向为0°、45°、90°和135°后的光强图像;检偏单元五605包括沿着光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1/4波片d6053、偏振片g6052和探测器c6051,将1/4波片d6053调节到与水平成+45°方向或-45°方向,偏振片g6052调节到水平方向,探测器e6051检测右旋偏振光或左旋偏振光;检偏单元六606包括微偏振探测器c6061,微偏振探测器c6061采用现有产品,LUCID公司,型号:PHX050S-QC,微偏振探测器c6061探测到的光强分别为光经检偏方向为0°、45°、90°和135°后的光强图像;
所述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7分别与探测器a6011、微偏振探测器a6021、探测器b6031、微偏振探测器b6041、探测器c6051和微偏振探测器c6061通过数据线连接。
采用上述烟雾粒子穆勒矩阵的偏振测量系统对十六组穆勒矩阵测量的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一、前期准备:
首先对分束起偏系统2中的偏振片b201、偏振片c202、偏振片d203和1/4波片a204进行调节,使得经过一维三通道分束器206和聚焦透镜205后的第一通道的出射光为水平偏振光、第二通道的出射光为+45°偏振光、第三通道的出射光为右旋偏振光;然后对所述1/4波片b6013和偏振片e6012进行调节,使得检偏单元一601检测右旋偏振光,检偏单元二602检测水平偏振光、垂直偏振光和+45°方向的线偏振光,调节检偏单元三603和检偏单元五605使得二者与检偏单元一601保持一致;调节检偏单元四604和检偏单元六606使得二者与检偏单元二602保持一致,再对所述起偏系统3中的偏振片a301进行调节,使得进入烟雾粒子模拟系统4的入射光为垂直偏振光;
步骤二、打开激光器101,激光器101发射的光经过准直系统102,出射到滤光片103上进行滤光,得到准直平行光;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准直平行光出射到分束起偏系统2中,光束经一维三通道分束器206和聚焦透镜205分成三路,每路光束强度相同,经过分束起偏系统2的三束出射光分别为水平偏振光、+45°方向的线偏振光和右旋偏振光;
步骤四、步骤三中出射光入射到烟雾粒子模拟系统4中,待测烟雾粒子在烟雾粒子气体容器中搅拌均匀;
步骤五、光束经烟雾粒子模拟系统4入射到分光系统5中,第一通道水平偏振光入射到分光单元一501中,第二通道+45°方向的线偏振光入射到分光单元二502中,第三通道右旋偏振光入射到分光单元三503中,三块非偏振分光棱镜均不改变偏振光的偏振态,只用于将一束光分成透射与反射的两束,且强度减半,所以将得到六路出射光;
步骤六、得到的六路光束同时入射到六个检偏单元,分别检测水平偏振光入射情况下的右旋圆偏光、水平偏振光、垂直偏振光以及+45°方向的线偏振光;+45°方向的线偏振光入射情况下的右旋圆偏光、水平偏振光、垂直偏振光以及+45°方向的线偏振光;右旋圆偏光入射情况下的右旋圆偏光、水平偏振光、垂直偏振光以及+45°方向的线偏振光;
步骤七、三个探测器和三个微偏振探测器同时探测到六路出射光束的光强,共得到十二组,将光强信息传送给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7,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7计算穆勒矩阵,得到烟雾粒子穆勒矩阵的十二个元素;
步骤八、步骤一调节完毕,无需再次调节,将分束起偏系统2通过波轮旋出,旋入起偏系统3,即入射到烟雾粒子模拟系统4中的是垂直偏振光,该垂直偏振光入射到分光单元二502中,检测垂直偏振光入射情况下的右旋圆偏光、水平偏振光、垂直偏振光以及+45°方向的线偏振光,记录此种状态下的探测器c6031和微偏振探测器d6041接收到光强图样,共四组,得到烟雾粒子穆勒矩阵的四个元素,进而计算出全部的十六组穆勒矩阵图样,从而获得烟雾粒子穆勒矩阵。
对十六组穆勒矩阵元素S′11~S′44进行计算,公式为:
S′11=I11+I12+I21+I22,S′12=I11+I12-I21-I22
S′13=2(I31+I32)-(I11+I12+I21+I22),S′14=2(I41+I42)-(I11+I12+I21+I22),
S′21=I11-I12+I21-I22,S′22=I11-I12-I21+I22
S′23=2(I31-I32)-(I11-I12+I21-I22),S′24=2(I41-I42)-(I11-I12+I21-I22)
S′31=2(I13+I23)-(I11+I12+I21+I22),S′32=2(I13-I23)-(I11+I12-I21-I22),
S′33=4I33-2(I13+I23+I31+I32)+(I11+I12+I21+I22),
S′34=4I43-2(I13+I23+I41+I42)+(I11+I12+I21+I22)
S′41=2(I14+I24)-(I11+I12+I21+I22),S′42=2(I14-I24)-(I11+I12-I21-I22),
S′43=4I34-2(I14+I24+I31+I32)+(I11+I12+I21+I22),
S′44=4I44-2(I14+I24+I41+I42)+(I11+I12+I21+I22)。
其中I为探测到的光强,下角标第一个数字代表起偏,第二个数字代表检偏,下角标1表示水平、2表示垂直、3表示+45°、4表示右旋。

Claims (3)

1.一种烟雾粒子穆勒矩阵的偏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的光学系统包括发射系统(1)、分束起偏系统(2)、起偏系统(3)、烟雾粒子模拟系统(4)、分光系统(5)、检偏系统(6)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7),具体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且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步骤一、前期准备:
①将发射系统(1)、烟雾粒子模拟系统(4)、分光系统(5)和检偏系统(6)依次放置在光束传输方向的主光路上;分束起偏系统(2)和起偏系统(3)放置在同一波轮上;
其中,发射系统(1)包括沿着光的传输方向依次布置的激光器(101)、准直系统(102)和滤光片(103);烟雾粒子模拟系统(4)具有三个光射入窗口、三个光射出窗口;分光系统(5)包括分光单元一(501)、分光单元二(502)和分光单元三(503),分光单元一(501)、分光单元二(502)和分光单元三(503)分别放置在烟雾粒子模拟系统(4)的三个出射光路上;检偏系统(6)包括检偏单元一(601)、检偏单元二(602)、检偏单元三(603)、检偏单元四(604)、检偏单元五(605)和检偏单元六(606),检偏单元一(601)、检偏单元二(602)分别放置在分光单元一(501)的反射光路和透射光路上;检偏单元三(603)、检偏单元四(604)分别放置在分光单元二(502)的反射光路和透射光路上;检偏单元五(605)、检偏单元六(606)分别放置在分光单元三(503)的反射光路和透射光路上;
②将所述分束起偏系统(2)配置为将其接收到的光束均匀分成能量相同且偏振态彼此不同的三路光束,且三路光束分别沿三个通道传输,三个通道相互平行,分别为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其中第二通道与分束起偏系统(2)入射端口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对称设置在第二通道的两侧;第一通道的出射光为水平偏振光或垂直偏振光,第二通道的出射光为+45°方向的线偏振光或-45°方向的线偏振光,第三通道的出射光为右旋偏振光或左旋偏振光;
③将所述起偏系统(3)配置为将其接收到的光束转换为水平偏振光、垂直偏振光、+45°方向的线偏振光或-45°方向的线偏振光中的一种,且不同于所述分束起偏系统(2)出射的三路光束的偏振态;
④将所述检偏系统(6)中的检偏单元一(601)、检偏单元三(603)和检偏单元五(605)配置为检测右旋偏振光或左旋偏振光;检偏单元二(602)、检偏单元四(604)和检偏单元六(606)配置为检测光经检偏方向为0°、45°、90°和135°后的光强;
步骤二、旋转波轮,将分束起偏系统(2)置于光束传输方向的主光路上,并位于发射系统(1)和烟雾粒子模拟系统(4)之间;
步骤三、开启激光器(101),激光器(101)发射的激光束经过准直系统(102)入射到滤光片(103)进行滤光,得到准直的平行激光束;
步骤四、将步骤三获得的平行激光束出射到分束起偏系统(2),光束经分束起偏系统(2)分成三路,每路光束强度相同,且三路光束分别沿三个相互平行的通道传输,同时入射到烟雾粒子模拟系统(4);
步骤五、三路光束经烟雾粒子模拟系统(4)入射到分光系统(5)中,第一通道出射的光入射到分光单元一(501),第二通道出射的光入射到分光单元二(502),第三通道出射的光入射到分光单元三(503),分光单元一(501)、分光单元二(502)和分光单元三(503)均将其接收到的一束光分成透射与反射的两束,且强度减半,得到六路出射光束;
步骤六、步骤五得到的六路出射光束分别入射到六个检偏单元;
步骤七、六个检偏单元同时探测到六路出射光束的光强,将光强信息传送给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7),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7)进行处理,得到烟雾粒子穆勒矩阵的十二个元素;
步骤八、用波轮将分束起偏系统(2)旋出,旋入起偏系统(3),使得入射到烟雾粒子模拟系统(4)中的是水平偏振光、垂直偏振光、+45°方向的线偏振光或-45°方向的线偏振光,且不重复于分束起偏系统(2)中的一种,经烟雾粒子模拟系统(4)出射的光入射到分光单元二(502),记录此种状态下的两路出射光束的光强,将光强信息传送给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7),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7)进行处理,得到烟雾粒子穆勒矩阵的四个元素,从而获得烟雾粒子穆勒矩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粒子穆勒矩阵的偏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束起偏系统(2)包括偏振片b(201)、偏振片c(202)、偏振片d(203)、1/4波片a(204)、聚焦透镜(205)和一维三通道分束器(206),一维三通道分束器(206)放置在聚焦透镜(205)焦点处,一维三通道分束器(206)用于将来自发射系统(1)的激光束均匀分成光束Ⅰ、光束Ⅱ和光束Ⅲ三束光,所述三束光经过聚焦透镜(205)后变成三束平行光,分别沿三个相互平行的通道进行传输,三个相互平行的通道分别为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其中第二通道与一维三通道分束器(206)的入射端口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对称设置在第二通道的两侧;偏振片b(201)放置在第一通道的光路上,将偏振片b(201)调节到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偏振片c(202)放置在第二通道的光路上,将偏振片c(202)调节到与水平成+45°方向或-45°方向;偏振片d(203)和1/4波片a(204)放置在第三通道的光路上,且1/4波片a(204)设置在偏振片d(203)的光线出射侧,将偏振片d(203)调节到水平方向并且将1/4波片a(204)调节到与水平成+45°方向或-45°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粒子穆勒矩阵的偏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偏单元一(601)包括沿着光的传输方向依次放置的1/4波片b(6013)、偏振片e(6012)和探测器a(6011),将1/4波片b(6013)调节到与水平成+45°方向或-45°方向,偏振片e(6012)调节到水平方向;检偏单元二(602)包括微偏振探测器a(6021);检偏单元三(603)包括沿着光的传输方向依次放置的1/4波片c(6033)、偏振片f(6032)和探测器b(6031),将1/4波片c(6033)调节到与水平成+45°方向或-45°方向,偏振片f(6032)调节到水平方向;检偏单元四(604)包括微偏振探测器b(6041);检偏单元五(605)包括沿着光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1/4波片d(6053)、偏振片g(6052)和探测器c(6051),将1/4波片d(6053)调节到与水平成+45°方向或-45°方向,偏振片g(6052)调节到水平方向;检偏单元六(606)包括微偏振探测器c(6061)。
CN202110438733.3A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烟雾粒子穆勒矩阵的偏振测量方法 Active CN1135144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8733.3A CN113514400B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烟雾粒子穆勒矩阵的偏振测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8733.3A CN113514400B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烟雾粒子穆勒矩阵的偏振测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14400A true CN113514400A (zh) 2021-10-19
CN113514400B CN113514400B (zh) 2022-10-11

Family

ID=78061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38733.3A Active CN113514400B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烟雾粒子穆勒矩阵的偏振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1440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39928A (zh) * 2023-02-20 2023-03-24 长春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红外偏振光的二氧化碳浓度测量装置与方法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65331A2 (en) * 1999-04-22 2000-11-02 Kla-Tencor Corporation System for analyzing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with self-calibrating capability
JP2004028970A (ja) * 2002-06-21 2004-01-29 Institute Of Tsukuba Liaison Co Ltd 偏光感受型光スペクトル干渉コヒーレンストモグラフィー装置及び該装置による試料内部の偏光情報の測定方法
US20060061650A1 (en) * 2004-09-22 2006-03-2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nner drum exposure device
JP2009156669A (ja) * 2007-12-26 2009-07-16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浮遊粒子状物質測定装置
US20110181881A1 (en) * 2010-01-25 2011-07-28 Sigma Space Corporation Polarization switching lidar device and method
JP2012112909A (ja) * 2010-11-26 2012-06-14 Global Fiber Optics Co Ltd 旋光測定装置および旋光度測定方法ならびにマルチパス対向偏光変換光学系
CN104865224A (zh) * 2015-06-05 2015-08-26 长春理工大学 用于烟雾介质散射特性穆勒矩阵图样的分振幅型测量方法
US20170363415A1 (en) * 2014-12-14 2017-12-21 Cylite Pty Ltd Multichannel Optical Receivers
CN107764398A (zh) * 2017-11-16 2018-03-06 长春理工大学 一种非均匀烟雾介质偏振传输特性测试系统
US20180113069A1 (en) * 2015-03-13 2018-04-26 Kor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Science Achromatic rotating-element ellipsometer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mueller-matrix elements of sample using the same
CN108427209A (zh) * 2018-04-18 2018-08-21 深圳市时代华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投影光的偏振调制装置、方法及立体影像放映系统
CN108489614A (zh) * 2018-03-08 2018-09-04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双胶合数字编码双折射晶体薄片的结构紧凑型全斯托克斯矢量偏振成像装置
CN108801930A (zh) * 2018-05-30 2018-11-13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高时间分辨率的穆勒矩阵椭偏测量装置与方法
CN109031447A (zh) * 2018-07-23 2018-12-18 长春理工大学 双波段目标全偏振信息自动获取系统
CN109029932A (zh) * 2018-08-03 2018-12-18 长春理工大学 一种折反式望远系统的全口径全视场光线追迹方法
CN109580551A (zh) * 2018-11-30 2019-04-05 武汉颐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傅里叶变换红外穆勒矩阵椭偏仪及其测量方法
CN111413282A (zh) * 2020-04-11 2020-07-1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光弹型高速穆勒矩阵椭偏仪及其原位校准与测量方法
WO2020148776A1 (en) * 2019-01-16 2020-07-23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DRAS (IIT Madras) Online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tically measuring fly ash particulate in industrial stack emissions independent of moisture
US20200284722A1 (en) * 2016-09-27 2020-09-10 Shenzhen Institute Of Terahertz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Terahertz Full-Polarization-State Detection Spectrograph
CN211978676U (zh) * 2020-01-18 2020-11-20 浙江大学 一种光谱-偏振成像测量系统
CN112147080A (zh) * 2020-09-28 2020-12-29 福建师范大学 全自动时分探测的自由空间型 Mueller OCT成像系统及成像方法
CN113176185A (zh) * 2021-04-23 2021-07-27 长春理工大学 一种烟雾粒子穆勒矩阵的偏振测量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65331A2 (en) * 1999-04-22 2000-11-02 Kla-Tencor Corporation System for analyzing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with self-calibrating capability
JP2004028970A (ja) * 2002-06-21 2004-01-29 Institute Of Tsukuba Liaison Co Ltd 偏光感受型光スペクトル干渉コヒーレンストモグラフィー装置及び該装置による試料内部の偏光情報の測定方法
US20060061650A1 (en) * 2004-09-22 2006-03-2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nner drum exposure device
JP2009156669A (ja) * 2007-12-26 2009-07-16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浮遊粒子状物質測定装置
US20110181881A1 (en) * 2010-01-25 2011-07-28 Sigma Space Corporation Polarization switching lidar device and method
JP2012112909A (ja) * 2010-11-26 2012-06-14 Global Fiber Optics Co Ltd 旋光測定装置および旋光度測定方法ならびにマルチパス対向偏光変換光学系
US20170363415A1 (en) * 2014-12-14 2017-12-21 Cylite Pty Ltd Multichannel Optical Receivers
US20180113069A1 (en) * 2015-03-13 2018-04-26 Kor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Science Achromatic rotating-element ellipsometer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mueller-matrix elements of sample using the same
CN104865224A (zh) * 2015-06-05 2015-08-26 长春理工大学 用于烟雾介质散射特性穆勒矩阵图样的分振幅型测量方法
US20200284722A1 (en) * 2016-09-27 2020-09-10 Shenzhen Institute Of Terahertz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Terahertz Full-Polarization-State Detection Spectrograph
CN107764398A (zh) * 2017-11-16 2018-03-06 长春理工大学 一种非均匀烟雾介质偏振传输特性测试系统
CN108489614A (zh) * 2018-03-08 2018-09-04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双胶合数字编码双折射晶体薄片的结构紧凑型全斯托克斯矢量偏振成像装置
CN108427209A (zh) * 2018-04-18 2018-08-21 深圳市时代华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投影光的偏振调制装置、方法及立体影像放映系统
CN108801930A (zh) * 2018-05-30 2018-11-13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高时间分辨率的穆勒矩阵椭偏测量装置与方法
CN109031447A (zh) * 2018-07-23 2018-12-18 长春理工大学 双波段目标全偏振信息自动获取系统
CN109029932A (zh) * 2018-08-03 2018-12-18 长春理工大学 一种折反式望远系统的全口径全视场光线追迹方法
CN109580551A (zh) * 2018-11-30 2019-04-05 武汉颐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傅里叶变换红外穆勒矩阵椭偏仪及其测量方法
WO2020148776A1 (en) * 2019-01-16 2020-07-23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DRAS (IIT Madras) Online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tically measuring fly ash particulate in industrial stack emissions independent of moisture
CN211978676U (zh) * 2020-01-18 2020-11-20 浙江大学 一种光谱-偏振成像测量系统
CN111413282A (zh) * 2020-04-11 2020-07-1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光弹型高速穆勒矩阵椭偏仪及其原位校准与测量方法
CN112147080A (zh) * 2020-09-28 2020-12-29 福建师范大学 全自动时分探测的自由空间型 Mueller OCT成像系统及成像方法
CN113176185A (zh) * 2021-04-23 2021-07-27 长春理工大学 一种烟雾粒子穆勒矩阵的偏振测量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U ZHANG ET AL.: "Effects of environment variation of smoke particles on the persistence of linear and circular polarization", 《OPTICS EXPRESS》 *
SU ZHANG ET AL.: "Propagation of linear and circular polarization in a settling smoke environment: theory and experiment", 《APPLIED OPTICS》 *
SU, YANG ET AL.: "A novel polarization demodulation method using 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 (PBS) for dynamic pressure sensor", 《OPTICAL FIBER TECHNOLOGY》 *
WANG, CHAO ET AL.: "Superresolution far-field diffraction spot in the free-space laser communication system due to radially polarized beam", 《OPTICAL COMMUNICATION AND OPTICAL FIBER SENSORS AND OPTICAL MEMORIES FOR BIG DATA STORAGE》 *
YOSHIAKI YASUNO ET AL.: "Polarization-sensitive complex Fourier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for Jones matrix imaging of biological sample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
于前洋 等: "《主动成像与距离选通》", 30 September 2002,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卜凡: "光学遥感系统的建模仿真及图像处理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 信息科技辑》 *
姜会林 等: "空间碎片偏振光谱成像探测技术研究", 《深空探测学报》 *
崔文煜 等: "分束型同时偏振成像系统定标及预处理方法", 《光学学报》 *
张海洋: "分振幅偏振成像系统定标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 基础科学辑》 *
潘亮: "基于激光干涉和拉曼散射融合的双参量分布式传感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 基础科学辑》 *
赵义武 等: "基于双Wollaston棱镜的静态光谱偏振成像系统设计", 《兵工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39928A (zh) * 2023-02-20 2023-03-24 长春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红外偏振光的二氧化碳浓度测量装置与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14400B (zh) 202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76185B (zh) 一种烟雾粒子穆勒矩阵的偏振测量系统
CN108918425A (zh) 一种穆勒矩阵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01443647B (zh) 同时具有多波长、多入射角和多方位角的光学测量系统
CN211978676U (zh) 一种光谱-偏振成像测量系统
CN113514400B (zh) 一种烟雾粒子穆勒矩阵的偏振测量方法
CN103512864A (zh) 利用平行光测量衬底反射率和透射率的光学量测系统
CN202210068U (zh) 一种单光源双光束激光粒度仪
WO2021073339A1 (zh) 一种三维角度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CN113538381A (zh) 一种弱光场样品Mueller矩阵快速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11307286B (zh) 一种基于介质柱结构的大角度偏振探测超表面
CN209027957U (zh) 双波长多角度透射式空气颗粒测量装置
CN110261319B (zh) 基于四次测量Mueller矩阵光谱的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8801465B (zh) 一种激光偏振态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US5087817A (en) Infrared ray moisture meter
CN113091624B (zh) 一种探测反射光变化的装置及方法
CN213985385U (zh) 水下环境偏振光传输特性的测量装置
CN107966279B (zh) 一种望远镜系统多视场波前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2928076A (zh) 不受偏振度影响的激光实时功率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KR101036455B1 (ko) 하프 미러를 이용한 타원계측기
CN110702613B (zh) 试样全偏振二向反射分布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1141389A (zh) 水下环境偏振光传输特性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CN207741917U (zh) 一种能精确控制入射角的分光镜测量装置
CN108572160B (zh) 一种折射率分布测量的折光计
CN114152578B (zh) 基于涡旋波片的空间调制偏振检测方法
CN106404695B (zh) 分光光度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