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09032A - 一种健身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健身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09032A
CN113509032A CN202110421416.0A CN202110421416A CN113509032A CN 113509032 A CN113509032 A CN 113509032A CN 202110421416 A CN202110421416 A CN 202110421416A CN 113509032 A CN113509032 A CN 1135090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locking
preset
vertical
mirr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2141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卫华
程壮
翟君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ongm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ongm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ongm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ongm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2141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090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09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90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1/00Mirrors; Picture frames or the like, e.g. provided with heating, lighting or ventilating means
    • A47G1/02Mirrors used as equip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6Indicating or scoring devices for games or players, or for other sports activit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6Indicating or scoring devices for games or players, or for other sports activities
    • A63B71/0619Displays, user interfaces and indic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ort equipment, e.g. display mounted on treadmil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健身镜,健身镜包括:主体支架、镜面显示装置、旋臂装置和驱动装置。镜面显示装置安装在所述主体支架的正面;旋臂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旋臂装置,所述旋臂装置安装在所述主体支架的侧面,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支架绕预设轴转动以及锁定至预设角度,用于绕设拉力件;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主体支架的内部,并用于对所述拉力件施加运动阻力。本发明的健身镜采用旋臂装置代替现有的升降滑块装置,旋臂装置能够相对于主体支架绕预设轴转动并且锁定至预设角度,以此改变拉力件的行程,从而实现多种运动模式,解决了在切换现有健身镜的运行模式时,操作繁琐且调节位置有限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健身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身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健身镜。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身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健身镜作为一种新型轻便的健身器材,包括镜面结构和显示结构,镜面结构设置在显示结构的前方以反射用户的运动姿势图像,方便用户得到运动反馈,显示结构透过镜面结构显示视频内容,此时用户的运动姿势图像与视频内容叠加显示,以指导用户采用正确姿势健身。如此,用户既不必查看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或电脑屏幕,也可以随时获知自身的健身姿势,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健身房、公共场所等场景中。
现有的健身镜产品两侧是升降滑块装置,升降滑块装置包括竖直向下的支臂、套设在支臂上的滑块以及设置在滑块上的滑轮,通过调节滑块在支臂上的位置,改变拉力绳索的行程,从而实现多种运动模式。然而,用户在切换运动模式时,需要反复调节滑块位置以及手动锁定,操作繁琐,而且滑块的调节位置有限,动作训练姿势较不全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身镜,该健身镜采用旋臂装置代替现有的升降滑块装置,通过旋臂装置来改变拉力绳索的行程,解决了在切换现有健身镜的运行模式时,操作繁琐且调节位置有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健身镜,包括:主体支架、镜面显示装置、旋臂装置和驱动装置。镜面显示装置安装在所述主体支架的正面;旋臂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旋臂装置,所述旋臂装置安装在所述主体支架的侧面,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支架绕预设轴转动以及锁定至预设角度,用于绕设拉力件;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主体支架的内部,并用于对所述拉力件施加运动阻力。
本发明实施例的健身镜采用旋臂装置代替现有的升降滑块装置,旋臂装置能够相对于主体支架绕预设轴转动并且锁定至预设角度,以此改变拉力件的行程,从而实现多种运动模式,解决了在切换现有健身镜的运行模式时,操作繁琐且调节位置有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提供的健身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提供的健身镜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提供的健身镜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提供的健身镜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提供的健身镜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提供的健身镜的VI细节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提供的健身镜的VII细节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提供的旋转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提供的旋转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提供的旋转组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提供的旋转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9实施例中旋转组件沿剖面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9实施例中旋转组件沿剖面线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健身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7实施例中健身镜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健身镜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实施例中健身镜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及符号说明:
100、健身镜;10、主体支架;20、镜面显示装置;30、旋臂装置;31、第一旋臂装置;32、第二旋臂装置;33、旋臂;34、旋转组件;340、水平旋转锁定盘;340a、第一卡位槽;341、第一锁定件;341a、本体;341b、卡扣部;341c、切换部;342、水平复位弹簧;343、旋转壳体;344、垂直旋转锁定盘;344a、第二卡位槽;345、第二锁定件;346、切换开关;347、垂直复位弹簧;348、连接件;349、斜楔件;349a、第一斜面;349b、第二斜面;349c、平行连接面;40、驱动装置;41、驱动电机;42、驱动壳体;50、拉力件;51、第一拉力件;52、第二拉力件;60、第一固定座;60a、第一通孔;61、第二固定座;61a、第二通孔;62、连接座;70、定滑轮;80、第一纳物箱;81、第二纳物箱;90、墙挂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文中所使用的步骤编号仅是为了方便描述,不作为对步骤执行先后顺序的限定。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健身镜100,包括:主体支架10、镜面显示装置20、旋臂装置30和驱动装置40。
镜面显示装置20安装在主体支架10的正面。旋臂装置30包括至少一个旋臂装置30,旋臂装置30安装在主体支架10的侧面,并且能够相对于主体支架10绕预设轴转动以及锁定至预设角度,用于绕设拉力件50。驱动装置40安装在主体支架10的内部,并用于对拉力件50施加运动阻力。
本实施例中的健身镜100可应用于家庭、健身房、公共场所等场景,具体包括主体支架10、以及安装在主体支架10正面的镜面显示装置20。
如图5所示,主体支架10为中框结构,用于安装各个装置,例如在主体支架10的正面安装镜面显示装置20,在其侧面安装旋臂装置30,在其内部安装驱动装置40等。
在某一个具体实施例当中,镜面显示装置20包括显示器和镜子。镜子包括全反射区域和部分反射区域。部分反射区域设置在显示器的前面,用于在显示器开启时,透过显示器所播放的视频并同时反射用户的运动姿势图像,还用于在显示器关闭时,反射用户的运动姿势图像。全反射区域为部分反射区域以外的镜面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镜面显示装置20包括用于显示视频内容的显示器和用于反射用户运动姿势的镜子。具体地,在显示器开启时,部分反射区域透过显示器所播放的视频,同时反射用户的运动姿势图像。此时用户的运动姿势图像与视频内容叠加显示在部分反射区域,以指导用户采用正确姿势健身。在显示器关闭时,部分反射区域几乎不可见,可以全反射用户的运动姿势图像,并遮挡健身镜100内部的元器件(例如图5中的驱动装置40)。全反射区域用于全反射用户的运动姿势图像,并遮挡健身镜100内部的元器件。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健身镜100还具有扬声器,以使用户能够在观看视频内容的同时收听音频。
在某一个具体实施例当中,健身镜100还包括嵌入式摄像头,嵌入式摄像头设置在主体支架10内并与部分反射区域对应,用于透过部分反射区域采集视频图像。具体地,由于部分反射区域是半透明结构,外界的光线透过部分反射区域进入嵌入式摄像头内,从而形成当前用户的视频图像。在一个实施例中,嵌入式摄像头设置在距离主体支架10底面1米的位置,从而能够保证采集较为全面的视频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图6和图7,旋臂装置30能够相对于主体支架10绕设一个或者多个预设轴转动,并且锁定至任一预设角度,以改变拉力件50的拉力方向和行程,以便对用户的不同肌肉群进行锻炼,从而达到健身的目的。
具体地,拉力件50包括拉力绳。拉力绳的固定端与驱动装置40连接,自由端可以形成有拉力圈,或者设置有具有一定刚度的拉力环,拉力圈或者拉力环供用户握持,以进行拉伸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拉力绳为韧度高的钢索,钢索不易断裂,可反复使用。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拉力绳还可以为纤维绳,例如尼龙纤维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握住拉力环,驱动装置40对拉力件50施加运动阻力。
通过绕着一个或者多个预设轴转动旋臂装置30,旋臂装置30相对于主体支架10的位置发生改变,而拉力件50的行程也会跟随改变,具体表现为在用户双手或者单手的操作位置、旋臂装置30与主体支架10的旋转位置均不变的情况下,拉力件50的出线位置(包括旋臂装置30于出线处的高度、以及与旋臂装置30的夹角)发生改变。例如当旋臂装置30固定至其中一个预设角度时,此时拉力件50于旋臂装置30出线处的高度为h1、与旋臂装置30的夹角α1,用户可以进行该拉力件50行程下的锻炼,当旋臂装置30固定至另外一个预设角度时,此时拉力件50于旋臂装置30出线处的高度为h2、与旋臂装置30的夹角α2,则用户可以进行另一拉力件50行程下的锻炼。
可以理解的是,旋臂装置30的数量和拉力件5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锻炼需求而设置。例如旋臂装置30的数量为一组,拉力件50的数量为一个,用户可以轮流采用左手或者右手进行锻炼。再例如旋臂装置30的数量还可以为多组,拉力件50的数量也为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对左手和右手进行锻炼,也可以单独对左手或右手进行锻炼。
在本实施例中,多组表示两组、三组或三组以上,多个表示两个、三个或三个以上。
在某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旋臂装置30的数量为两组:第一旋臂装置31和第二旋臂装置32,拉力件50的数量也为两组:第一拉力件51和第二拉力件52。具体地,旋臂装置30包括第一旋臂装置31和第二旋臂装置32,第一旋臂装置31和第二旋臂装置32互为镜像对称结构,分别安装在主体支架10的左右两侧,并且均能相对于主体支架10绕预设轴转动以及锁定至预设角度。拉力件50包括第一拉力件51和第二拉力件52,第一旋臂装置31用于绕设第一拉力件51,第二旋臂装置32用于绕设第二拉力件5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旋臂装置31和第二旋臂装置32用于供用户的双手进行锻炼,具体二者互为镜像对称结构,并且均能够相对于主体支架10绕设预设轴转动,并且锁定至预设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旋臂装置31的旋转功能与第二旋臂装置32的旋转功能相互独立,因此第一旋臂装置31旋转的角度与第二旋臂装置32旋转的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如图5所示,驱动装置40安装在主体支架10的内部,并用于对拉力件50施加运动阻力。
在某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驱动装置40包括驱动电机41和驱动壳体42,驱动壳体42安装于主体支架10内,驱动电机41安装于驱动壳体42内,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分别与第一拉力件51和第二拉力件52传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41用于分别驱动第一拉力件51和第二拉力件52,从而分别对第一拉力件51和第二拉力件52施加运动阻力。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运动阻力为驱动电机41施加在第一拉力件51或第二拉力件52上的驱动力(也称为负载力),该力与用户施加在第一拉力件51或第二拉力件52上的力作用相反。而本实施例中的健身镜100可以出厂设置或现场设置(例如用户现场输入)有多个预设运动阻力。通过设置多个不同的预设运动阻力,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健身模式,以便对用户的同一肌肉群进行不同的力量锻炼,从而达到健身的目的。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用户左右手的力量强度可能不同,驱动电机41施加的运动阻力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设置为相同或者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装置40的类型不受限制。例如驱动装置40可以为差速型驱动装置,具体通过差速器结构转矩分配输出的方式分别对第一拉力件51和第二拉力件52施加运动阻力,而基于“最小能耗原理”,差速器结构对驱动电机41输出转矩的分配调整是自动的,因此分配至第一拉力件51和第二拉力件52的运动阻力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但二者的总和等于驱动电机41输出的总负载力。驱动装置40还可以为双电机型驱动装置,具体设置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对第一拉力件51和第二拉力件52施加运动阻力,二者的运动阻力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设置为相同或者不同。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健身镜100采用旋臂装置30代替现有的升降滑块装置,旋臂装置30能够相对于主体支架10绕预设轴转动并且锁定至预设角度,以此改变拉力件50的行程,从而实现多种运动模式,解决了在切换现有健身镜的运行模式时,操作繁琐且调节位置有限的问题。
请参阅图6至图13,在某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预设轴包括第一预设轴M,第一预设轴M平行于主体支架10的高度方向,预设角度包括多个水平预设角度。旋臂装置30包括旋臂33和旋转组件34,旋臂33通过旋转组件34活动设置在主体支架10的左侧或右侧,旋转组件34包括水平旋转锁定盘340和第一锁定件341。
水平旋转锁定盘340设置在主体支架10的顶部,第一锁定件341设置在旋臂33的顶部。水平旋转锁定盘340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卡位槽340a,旋臂33和第一锁定件341均能够相对于水平旋转锁定盘340同步绕第一预设轴M旋转,并且第一锁定件341能够卡设于其中一个第一卡位槽340a,以使旋臂33相对于主体支架10锁定至其中一个水平预设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旋臂装置30包括旋臂33以及用于实现旋臂33绕着第一预设轴M旋转的旋转组件34,从而实现旋臂33相对主体支架10旋转的多档调节。而第一预设轴M平行于主体支架10的高度方向,则旋臂33能够相对于主体支架10前后转动。
具体地,如图6所示,旋转组件34包括水平旋转锁定盘340和第一锁定件341。水平旋转锁定盘340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卡位槽340a,每个第一卡位槽340a对应一个水平预设角度。
请结合图12和图13,在一个实施例中,水平旋转锁定盘340为圆盘状。第一预设轴M为水平旋转锁定盘340的中心轴,多个第一卡位槽340a依次设置在水平旋转锁定盘340的部分圆周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锁定件341包括但不限于卡销,第一卡位槽340a包括但不限于齿槽,卡销与齿槽咬合。
在水平旋转锁定盘340不动的前提下,第一锁定件341与旋臂33能够相对于水平旋转锁定盘340同步绕着第一预设轴M转动,并且卡设于至少一个水平预设角度。当第一锁定件341转动至卡设于第一卡位槽340a时,在第一卡位槽340a的限制下,第一锁定件341和旋臂33均不能继续绕着第一预设轴M转动,从而使得旋臂33相对主体支架10锁定在其中一个水平预设角度。由于第一卡位槽340a为多个,因此旋臂33能够相对主体支架10锁定至多个水平预设角度,例如2个、3个、4个或5个。
其中,相邻两个水平预设角度之间的间隔与最大转动幅度有关,在最大转动幅度的限制下,有些情况间隔可以均匀,有些情况为不均匀。例如以0度-80度的转动行程、0度为旋臂33旋转至主体支架10的正背面为例(如图14所示),当为2个水平预设角度时,形成2个档位,这2个档位分别为0度和80度;当为3个水平预设角度时,形成3个档位,这3个档位可以分别为0度、40度、80度,也可以为0度、55度、80度。再例如以0度-80度的转动行程、0度为旋臂33位于主体支架10的正背面为例,当为4个水平预设角度时,形成4个档位,这4个档位的间隔不均匀,可以为0度、30度、55度和80度,还可以为其他角度,这4个角度中任意一个位置锁定,从而实现不同方式的动作煅炼。
在用户需要进行力量训练时,将旋臂33绕着对应的第一预设轴M旋转至其中一个水平档位或切换至下一个水平档位,以供用户进行不同方式的动作煅炼。为更好理解,可参考如图4、图6、图14所示的实施例。
图4为旋臂33绕第一预设轴M转动至主体支架10正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旋臂33绕第一预设轴M转动至主体支架10至30度水平预设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旋臂33绕第一预设轴M转动至主体支架10正背面(非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在用户不需要进行力量训练时,将旋臂33绕着对应的第一预设轴M旋转至主体支架10的背面,能够将旋臂33折叠收纳隐藏,减小健身镜100整体的占地面积;同时,折叠收纳隐藏后提升健身镜100的美观,使得健身镜100也可以作为普通镜子使用。
请结合图12,在某一个实施例中,旋转组件34还包括水平复位弹簧342,水平复位弹簧342与第一锁定件341连接。
当第一锁定件341被拉动而从第一卡位槽340a伸出时,水平复位弹簧342处于压缩状态,此时,第一锁定件341与第一卡位槽340a由锁定状态切换为解锁状态;当第一锁定件341旋转至靠近第一卡位槽340a时,第一锁定件341在水平复位弹簧342的抵持作用下卡入第一卡位槽340a,以使第一锁定件341与第一卡位槽340a由解锁状态切换为锁定状态。
因此,通过拉动第一锁定件341,能够实现旋臂33在多个水平预设角度之间的切换,此外,在水平复位弹簧342的复位作用下,实现旋臂33在多个水平预设角度的锁定。
请参阅图6至图13,在某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预设轴还包括第二预设轴N,第二预设轴N平行于水平面,预设角度包括多个垂直预设角度。旋转组件34还包括旋转壳体343、垂直旋转锁定盘344和第二锁定件345。
垂直旋转锁定盘344设置在主体支架10的侧面并且垂直于水平旋转锁定盘340,旋转壳体343与旋臂33连接并且罩设在垂直旋转锁定盘344上,第二锁定件345设置在旋臂33内。垂直旋转锁定盘344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卡位槽344a,旋臂33、旋转壳体343和第二锁定件345均能够相对于垂直旋转锁定盘344同步绕第二预设轴N旋转,并且第二锁定件345能够卡设于其中一个第二卡位槽344a,以使旋臂33相对于主体支架10锁定至其中一个垂直预设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旋臂装置30还包括旋臂33用于实现旋臂33绕着第二预设轴N旋转的旋转组件34,从而实现旋臂33相对主体支架10旋转的多档调节。而第二预设轴N平行于水平面,则旋臂33能够相对于主体支架10上下摆动。
具体地,如图7、图8和图12所示,旋转组件34还包括旋转壳体343、垂直旋转锁定盘344和第二锁定件345。垂直旋转锁定盘344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卡位槽344a,每个第二卡位槽344a对应一个垂直预设角度。
请参阅图8和图9,在某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垂直旋转锁定盘344也为圆盘状。第二预设轴N为垂直旋转锁定盘344的中心轴,多个第二卡位槽344a依次设置在垂直旋转锁定盘344的部分圆周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锁定件345包括但不限于卡销,第二卡位槽344a包括但不限于齿槽,卡销与齿槽咬合。
在垂直旋转锁定盘344不动的前提下,第二锁定件345、旋转壳体343和旋臂33能够相对于垂直旋转锁定盘344同步绕着第二预设轴N转动,并且能够卡设于至少一个垂直预设角度。当第二锁定件345转动至卡设于第二卡位槽344a时,受第二卡位槽344a的限制,第二锁定件345和旋臂33均不能继续绕着第二预设轴N转动,从而使得旋臂33相对主体支架10锁定在其中一个垂直预设角度。由于第二卡位槽344a为多个,因此旋臂33能够相对主体支架10锁定至多个垂直预设角度,例如2个、4个、6个、8个、10个、12个或15个。
其中,相邻两个垂直预设角度之间的间隔与最大转动幅度有关,在最大转动幅度的限制下,有些情况间隔可以均匀,有些情况为不均匀。例如以0度-170度的转动行程、0度为旋臂33竖直向下为例(如图4所示),当为2个垂直预设角度时,形成2个档位,这2个档位分别为0度和170度;当为10个垂直预设角度时,形成10个档位,这10个档位可以分别为0度、20度、40度、60度、80度、100度、120度、140度、160度和170度,也可以为0度、15度、35度、50度、75度、90度、110度、135度、150度和170度。再例如以0度-170度的转动行程、0度为旋臂33位于主体支架10的正背面为例,当为15个垂直预设角度时,形成15个档位,这15个档位的间隔不均匀,可以为0度、12度、24度、36度、48度、60度、72度、84度、96度、108度、120度、132度、144度、156度和170度,还可以为其他角度,这15个角度中任意一个位置锁定,通过旋转旋臂33,能够使拉力件50的出线位置在10CM-210CM高度、1米直径范围内,满足不同训练动作需求。
在用户需要进行力量训练时,将旋臂33绕着对应的第一预设轴M旋转至多个垂直档位,和/或绕着对应的第二预设轴N旋转至多个垂直档位,以供用户进行不同方式的动作煅炼。为更好理解,可参考如图4、图7、图15至图17所示的实施例。
图4为旋臂33绕第二预设轴N转动至竖直向下(0度垂直预设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将旋臂33绕着对应的第二预设轴N旋转至竖直向下,以便将旋臂33折叠收纳,减小健身镜100整体的所占空间;同时,折叠收纳后提升健身镜100的美观,使得健身镜100也可以作为普通镜子使用。
图7和图15为旋臂33相对于主体支架10,绕第一预设轴M转动至30度水平预设角度,且绕第二预设轴N转动至30度垂直预设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6和图17为旋臂33相对于主体支架10,绕第一预设轴M转动至30度水平预设角度,且绕第二预设轴N转动至120度垂直预设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7和图12,在某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旋转组件34还包括切换开关346、垂直复位弹簧347和连接件348,切换开关346、垂直复位弹簧347和连接件348均设置在旋臂33内,切换开关346分别通过连接件348、垂直复位弹簧347与第二锁定件345连接。
当切换开关346被推动时,第二锁定件345被拉动而从第二卡位槽344a伸出,以使第二锁定件345与第二卡位槽344a由锁定状态切换为解锁状态;当切换开关346未被推动时,第二锁定件345在垂直复位弹簧347的抵持作用下卡入第二卡位槽344a,以使第二锁定件345与第二卡位槽344a由解锁状态切换为锁定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48的一端与切换开关346连接,连接件348的另一端与垂直复位弹簧347连接,垂直复位弹簧347抵持第二锁定件345。通过切换开关346拉动第二锁定件345,能够实现旋臂33在多个垂直预设角度之间的切换,此外,在垂直复位弹簧347的复位作用下,实现旋臂33在多个垂直预设角度的锁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切换开关346包括推动开关,连接件348包括钢索。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切换开关346还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比如设置在旋臂33靠近主体支架10的内侧位置,以便旋臂33在处于非工作状态(如图14所示的旋臂33绕第一预设轴M转动至主体支架10正背面)时,从健身镜100的正面和侧面观看,切换开关346都能够被隐藏,从而进一步提升健身镜100的美观。
请参阅图6至图13,在某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旋转组件34还包括斜楔件349,斜楔件349设置在垂直旋转锁定盘344的第一侧,并且所述斜楔件349的倾斜面与所述垂直旋转锁定盘344的盘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第一锁定件341包括本体341a、卡扣部341b和切换部341c,本体341a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卡扣部341b设置在第一端并用于卡扣第一卡位槽340a,本体341a从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穿出至第一侧,切换部341c设置在第二端并能够相对活动至斜楔件349的不同表面,以切换卡扣部341b与第一卡位槽340a的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斜楔件349通过固定件设置在旋转壳体343上,以使斜楔件349设置在垂直旋转锁定盘344的第一侧。
具体地,如图7所示,斜楔件349为具有倾斜面和平行连接面的结构,斜楔件349整体设置在垂直旋转锁定盘344的第一侧,倾斜面与垂直旋转锁定盘344的盘面之间的夹角β为钝角(如图11所示),平行连接面靠近旋转壳体343。第一锁定件341穿设于垂直旋转锁定盘344,其第一端位于垂直旋转锁定盘344的一侧并设置有卡扣部341b,卡扣部341b用于卡扣第一卡位槽340a,其第二端位于垂直旋转锁定盘344的另一侧并设置有切换部341c,切换部341c能够相对活动至斜楔件349的不同表面。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切换开关346未推动时,第二锁定件345与第二卡位槽344a为锁定状态,此时,旋臂33既不能绕着第二预设轴N上下转动,也不能绕着第一预设轴M前后转动。
当切换开关346被推动时,第二锁定件345被拉动从第二卡位槽344a伸出,第二锁定件345与第二卡位槽344a为解锁状态,此时旋臂33能够通过旋转壳体343带动斜楔件349移动,以使切换部341c能够在斜楔件349的倾斜面和平行连接面相对移动。当切换部341c相对活动至斜楔件349的倾斜面的位置(切换部341c可以接触或抵持倾斜面,也可以与倾斜面间隔)时,卡扣部341b在水平复位弹簧342的抵持作用下卡入第一卡位槽340a,此时卡扣部341b与第一卡位槽340a为锁定状态,实现水平锁定。当切换部341c相对活动至斜楔件349的远离第一侧的平行连接面时,本体341a被向外拉伸,使得卡扣部341b脱开第一卡位槽340a,此时卡扣部341b与第一卡位槽340a为解锁状态,实现水平解锁。
因此,本实施例采用斜楔件349配合实现旋臂33不同位置的锁定和切换,并通过一个切换开关346,来控制两个方向(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旋转定位和锁定。如此,用户无需单独切换旋臂33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置,操作简单,极大地方便了用户。
请参阅图11和图13,在某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斜楔件349的倾斜面包括第一斜面349a和第二斜面349b,斜楔件还包括连接第一斜面349a和第二斜面349b的平行连接面349c;其中,第一斜面349a与垂直旋转锁定盘344的盘面之间的夹角、第二斜面349b与垂直旋转锁定盘344的盘面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
当第二锁定件345与第二卡位槽344a为解锁状态时,旋臂33能够带动斜楔件349移动,以使切换部341c能够相对在第一斜面349a、第二斜面349b和平行连接面349c上移动。其中,当切换部341c相对移动至第一斜面349a或第二斜面349b的位置时,卡扣部341b与第一卡位槽340a为锁定状态。当切换部341c相对移动至抵持平行连接面349c时,卡扣部341b与第一卡位槽340a为解锁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斜楔件349包括两个倾斜面和一个平行连接面,从而实现第一锁定件341与第一卡位槽340a的锁定和切换。如图11所示,第一斜面349a与垂直旋转锁定盘344的盘面之间的夹角β1、第二斜面349b与垂直旋转锁定盘344的盘面之间的夹角β2均为钝角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切换开关346未推动时,第二锁定件345与第二卡位槽344a为锁定状态,此时,旋臂33既不能绕着第二预设轴N上下转动,也不能绕着第一预设轴M前后转动。
当切换开关346被推动时,第二锁定件345与第二卡位槽344a为解锁状态,此时旋臂33能够通过旋转壳体343带动斜楔件349移动,以使切换部341c能够在斜楔件349的第一斜面349a、第二斜面349b和平行连接面349c上相对移动。当切换部341c相对活动至第一斜面349a的位置(切换部341c可以接触或抵持第一斜面349a,也可以与第一斜面349a间隔)时,卡扣部341b在水平复位弹簧342的抵持作用下卡入第一卡位槽340a,此时卡扣部341b与第一卡位槽340a为锁定状态,实现水平锁定。当切换部341c相对活动至斜楔件349的远离第一侧的平行连接面349c时,本体341a被向外拉伸,使得卡扣部341b脱开第一卡位槽340a,此时卡扣部341b与第一卡位槽340a为解锁状态,实现水平解锁。当切换部341c相对活动至第二斜面349b的位置(切换部341c可以接触或抵持第二斜面349b,也可以与第二斜面349b间隔)时,卡扣部341b在水平复位弹簧342的抵持作用下卡入第一卡位槽340a,此时卡扣部341b与第一卡位槽340a为锁定状态,再次实现水平锁定。如此,实现水平方向的锁定和切换。
请参阅图7和图11,在某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平行连接面349c平行于垂直旋转锁定盘344的盘面,当旋臂33旋转至竖直状态时,平行连接面349c能够抵持切换部341c。
在本实施例中,将竖直向下设置为旋臂33垂直方向上的0度位置。因此,只有在旋臂33处于竖直向下状态时,切换部341c抵触平行连接面349c,此时第一锁定件341与第一卡位槽340a为解锁状态;在旋臂33处于非竖直向下状态时,切换部341c能够活动至与第一斜面349a或第二斜面349b的位置,此时为第一锁定件341与第一卡位槽340a为锁定状态。
因此,本实施例的健身镜100可以通过下拉旋臂33配合切换开关346的操作方法,来控制两个方向(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旋转定位和锁定。
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旋臂33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不同位置的锁定和切换,操作方法具体如下:
1、按下切换开关346后,连接件348拉下第二锁定件345,旋臂33在垂直方向处于解锁状态,即旋臂33可绕第二预设轴N上下旋转;
2、当旋臂33旋转至接近垂直于地面时(旋臂33与第二预设轴N的夹角大概为10度左右),旋臂33上斜楔件349的平行连接面349c接触第一锁定件341的切换部341c,并将其顶得脱开第一卡位槽340a;
3、当旋臂33旋转至垂直于地面时,第一锁定件341将完全脱开第一卡位槽340a,从而能够水平旋转整个旋臂33;
4、在定位旋臂33的水平位置时,需要先确保第一锁定件341已完全脱开第一卡位槽340a(此时旋臂33垂直于地面),等将旋臂33旋转到水平方向合适角度位置时,再参照步骤1将旋臂33绕第二预设轴N旋转10度以上角度,将步骤2中的斜楔件349的平行连接面349c与第一锁定件341的切换部341c脱离,第一锁定件341在水平复位弹簧342的作用下将向第一卡位槽340a移动,再轻轻水平晃动旋臂33,第一锁定件341在水平复位弹簧342作用下与第一卡位槽340a咬合,实现水平锁定。
请参阅图5、图8至图12,在某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旋臂装置30还包括第一固定座60、第二固定座61和多个定滑轮70。
第一固定座60设置在主体支架10的顶部并用于固定水平旋转锁定盘340。第二固定座61设置在主体支架10的侧面。连接座62活动设置在第一固定座60和第二固定座61之间并用于固定垂直旋转锁定盘344,还能够与旋转壳体343、旋臂33以及第一锁定件341同步绕第一预设轴M相对水平旋转锁定盘340旋转。第一固定座60、水平旋转锁定盘340和连接座62均开设有供拉力件50穿设的第一通孔60a,垂直旋转锁定盘344开设有供拉力件50穿设的第二通孔61a。
多个定滑轮70的导引方向不同,并共同用于导引拉力件50从主体支架10的内部依次穿过第一通孔60a、第二通孔61a以及旋臂33的内部,最终导引至旋臂33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第一固定座60、第二固定座61和连接座62,从而固定水平旋转锁定盘340和垂直旋转锁定盘344,还设置有多个定滑轮70,从而将拉力件50从主体支架10的内部导引至旋臂33的底部。
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一固定座60设置在主体支架10的顶部并固定水平旋转锁定盘340,则第一锁定件341和旋臂33能够在水平旋转锁定盘340所在的水平面旋转,从而使得旋臂33相对于主体支架10绕第一预设轴M旋转并锁定至水平预设角度。第二固定座61设置在主体支架10的侧面,并用于配合第一固定座60将旋臂装置30整体安装在主体支架10的侧面。
连接座62活动设置在第一固定座60和第二固定座61之间并用于固定垂直旋转锁定盘,如此,则旋转壳体343、旋臂33以及第二锁定件345能够同步绕第二预设轴N相对垂直旋转锁定盘344旋转,从而实现旋臂33相对于主体支架10上下旋转。此外,连接座62还能够与旋转壳体343、旋臂33以及第一锁定件341相对于水平旋转锁定盘340,同步绕第一预设轴M旋转,从而实现旋臂33相对于主体支架10前后旋转。
此外,第一固定座60、水平旋转锁定盘340和垂直旋转锁定盘344均开设有供拉力件50穿设的通孔,连接座62为半包围结构,连接座62的中心轴与第一预设轴M重合,连接座62开设的通孔和缺口也能够供拉力件50穿设。如此,从主体支架10内部伸出的拉力件50能够分别穿过第一通孔60a、缺口、第二通孔61a,进入旋臂33的内部。
多个定滑轮70设置在不同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其中一个定滑轮70设置在第一通孔60a处,其中一个定滑轮70设置在第一通孔60a的下方,其中一个定滑轮70设置在第二通孔61a内,还有出线定滑轮70设置在旋臂33的底部。如此,多个不同位置的定滑轮70能够将拉力件50从主体支架10的内部导引至旋臂33的底部。
请参阅图1至图5,在某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健身镜100还包括:第一纳物箱80、第二纳物箱81和墙挂支架90。
第一纳物箱80安装在主体支架10的内部,并且能够从主体支架10的侧面抽出。第二纳物箱81安装在主体支架10的顶部,并且第二纳物箱81的横向长度大于第一纳物箱80的横向长度。墙挂支架90安装在主体支架10的背面,并且用于安装在墙壁上。
可以理解,当用户不使用健身镜100时,健身镜100的配件(例如拉力器的手环、毛巾等)可以被拆卸下来,然后从主体支架10的侧面抽出第一纳物箱80,再将配件收纳在第一纳物箱80内。如此,用户无需将配件收纳至其他地方,直接将健身镜100配件收纳至主体支架10的内部,节省额外的收纳空间。在一个子实施例中,第一纳物箱80的侧面还设置有把手,以便用户从主体支架10的侧面抽出第一纳物箱80。而由于第二纳物箱81的横向长度大于第一纳物箱80的横向长度,对于长度较长的物品,例如拉杆,则可以直接被收纳至第二纳物箱81,从而满足用户不用的收纳需求。
墙挂支架90通过螺栓固定等方式,将安装有镜面显示装置20等结构的主体支架10安装在墙壁上,从而将健身镜100整体固定安装在墙壁上,以进一步缩小健身镜100的占地面积。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健身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支架;
镜面显示装置,安装在所述主体支架的正面;
旋臂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旋臂装置,所述旋臂装置安装在所述主体支架的侧面,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支架绕预设轴转动以及锁定至预设角度,用于绕设拉力件;和
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主体支架的内部,并用于对所述拉力件施加运动阻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轴包括第一预设轴,所述第一预设轴平行于所述主体支架的高度方向,所述预设角度包括多个水平预设角度;
所述旋臂装置包括旋臂和旋转组件,所述旋臂通过所述旋转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的左侧或右侧,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水平旋转锁定盘和第一锁定件;
所述水平旋转锁定盘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的顶部,所述第一锁定件设置在所述旋臂的顶部;所述水平旋转锁定盘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卡位槽,所述旋臂和所述第一锁定件均能够相对于所述水平旋转锁定盘同步绕所述第一预设轴旋转,并且所述第一锁定件能够卡设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卡位槽,以使所述旋臂相对于所述主体支架锁定至其中一个所述水平预设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身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轴还包括第二预设轴,所述第二预设轴平行于水平面,所述预设角度包括多个垂直预设角度;
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旋转壳体、垂直旋转锁定盘和第二锁定件;
所述垂直旋转锁定盘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的侧面并且垂直于所述水平旋转锁定盘,所述旋转壳体与所述旋臂连接并且罩设在所述垂直旋转锁定盘上,所述第二锁定件设置在所述旋臂内;所述垂直旋转锁定盘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卡位槽,所述旋臂、所述旋转壳体和所述第二锁定件均能够相对于所述垂直旋转锁定盘同步绕所述第二预设轴旋转,并且所述第二锁定件能够卡设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卡位槽,以使所述旋臂相对于所述主体支架锁定至其中一个所述垂直预设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健身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切换开关、垂直复位弹簧和连接件,所述切换开关、所述垂直复位弹簧和所述连接件均设置在所述旋臂内,所述切换开关分别通过所述连接件、所述垂直复位弹簧与所述第二锁定件连接;
当所述切换开关被推动时,所述第二锁定件被拉动从所述第二卡位槽伸出,以使所述第二锁定件与所述第二卡位槽由锁定状态切换为解锁状态;当所述切换开关未被推动时,所述第二锁定件在所述垂直复位弹簧的抵持作用下卡入所述第二卡位槽,以使所述第二锁定件与所述第二卡位槽由解锁状态切换为锁定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健身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斜楔件,所述斜楔件设置在所述垂直旋转锁定盘的第一侧,并且所述斜楔件的倾斜面与所述垂直旋转锁定盘的盘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所述第一锁定件包括本体、卡扣部和切换部,所述本体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卡扣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并用于卡扣所述第一卡位槽,所述本体从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穿出至所述第一侧,所述切换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并能够相对活动至所述斜楔件的不同表面,以切换所述卡扣部与所述第一卡位槽的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健身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楔件的倾斜面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斜楔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的平行连接面;其中,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垂直旋转锁定盘的盘面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垂直旋转锁定盘的盘面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
当所述第二锁定件与所述第二卡位槽为解锁状态时,所述旋臂能够带动所述斜楔件移动,以使所述切换部能够相对在所述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斜面和所述平行连接面上移动;其中,当所述切换部相对移动至所述第一斜面或所述第二斜面的位置时,所述卡扣部与所述第一卡位槽为锁定状态;当所述切换部相对移动至抵持所述平行连接面时,所述卡扣部与所述第一卡位槽为解锁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健身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连接面平行于所述垂直旋转锁定盘的盘面,当所述旋臂旋转至竖直状态时,所述平行连接面能够抵持所述切换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健身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臂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连接座和多个定滑轮;
所述第一固定座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的顶部并用于固定所述水平旋转锁定盘;
所述第二固定座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的侧面;
所述连接座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并用于固定垂直旋转锁定盘,还能够与所述旋转壳体、所述旋臂以及所述第一锁定件相对于所述水平旋转锁定盘,同步绕所述第一预设轴旋转;
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水平旋转锁定盘和所述连接座均开设有供所述拉力件穿设的第一通孔,所述垂直旋转锁定盘开设有供所述拉力件穿设的第二通孔,所述连接座还开设有供所述拉力件穿设的缺口;
多个所述定滑轮的导引方向不同,并共同用于导引所述拉力件从所述主体支架的内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缺口、所述第二通孔以及所述旋臂的内部,最终导引至所述旋臂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健身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臂装置包括第一旋臂装置和第二旋臂装置;所述第一旋臂装置和所述第二旋臂装置互为镜像对称结构,分别安装在所述主体支架的左右两侧,并且均能相对于所述主体支架绕预设轴转动以及锁定至预设角度;
所述拉力件包括第一拉力件和第二拉力件,所述第一旋臂装置用于绕设所述第一拉力件,所述第二旋臂装置用于绕设所述第二拉力件;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壳体,所述驱动壳体安装于所述主体支架内,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驱动壳体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所述第一拉力件和所述第二拉力件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健身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健身镜还包括:
第一纳物箱,安装在所述主体支架的内部,并且能够从所述主体支架的侧面抽出;
第二纳物箱,安装在所述主体支架的顶部,并且所述第二纳物箱的横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纳物箱的横向长度;
墙挂支架,安装在所述主体支架的背面,并且用于安装在墙壁上。
CN202110421416.0A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健身镜 Pending CN1135090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1416.0A CN113509032A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健身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1416.0A CN113509032A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健身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9032A true CN113509032A (zh) 2021-10-19

Family

ID=78062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21416.0A Pending CN113509032A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健身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0903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99760A (zh) * 2022-05-12 2022-07-05 原体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健身功能的装置
WO2024007936A1 (zh) * 2022-07-04 2024-01-11 北京觅淘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健身设备的摆臂连接结构和具有其的健身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99760A (zh) * 2022-05-12 2022-07-05 原体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健身功能的装置
WO2024007936A1 (zh) * 2022-07-04 2024-01-11 北京觅淘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健身设备的摆臂连接结构和具有其的健身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09032A (zh) 一种健身镜
CN111643874A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器材
CN216149012U (zh) 一种单开关健身镜
US20180103212A1 (en) Personal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haring information in a collaborative workplace
CN109605346B (zh) 一种机械手装置
JP2003519977A (ja) 器 具
CN114028776B (zh) 一种健身镜及卡路里计算方法
CN214855788U (zh) 一种健身镜
CN216147721U (zh) 一种双开关健身镜
CN208301271U (zh) 钢丝绳传动机构驱动的超薄显示升降一体机
CN211635108U (zh) 一种力量训练和跑步健身一体机
WO2022206400A1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跑步机
CN110841250A (zh) 一种力量训练和跑步健身一体机
CN214433374U (zh) 一种健身镜
CN214465914U (zh) 一种健身镜
CN210078859U (zh) 一种具有移动摄像设备和立体屏幕的智能舞台
CN215841387U (zh) 一种多功能训练凳
CN214044870U (zh) 一种电缆的支撑装置
CN110906127B (zh) 一种基于齿条传动原理的电子信息展示架
KR100505945B1 (ko) 화면각도 및 높이가 연동으로 조절되는 모니터
CN216148963U (zh) 一种滑轮组力量镜
CN210020978U (zh) 一种跑步机
CN216497233U (zh) 一种用于健身装置的万向轮组件
CN216202331U (zh) 一种大型数字会议室用电视机固定安装壁挂支架
CN220558476U (zh) 健身设备的机架和健身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