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97303A - 背负式电源组件 - Google Patents

背负式电源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97303A
CN113497303A CN202110285727.9A CN202110285727A CN113497303A CN 113497303 A CN113497303 A CN 113497303A CN 202110285727 A CN202110285727 A CN 202110285727A CN 113497303 A CN113497303 A CN 1134973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attery pack
flip
housing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857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良均
翟德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497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73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背负式电源组件,用于给电动工具提供电能,其包括壳体、用于供操作者佩戴且与壳体连接的背负装置以及通过插拔动作实现与壳体可移除地连接的若干电池包,若干电池包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包、第二电池包以及第三电池包,第一电池包于插拔方向与第二电池包至少部分重叠设置,且于垂直插拔方向的方向与第三电池包至少部分重叠设置。本申请的背负式电源组件通过如此设置,使得背负式电源组件中的多个电池包排布紧凑、尺寸小巧,适合操作者背负。

Description

背负式电源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负式电源组件。
背景技术
背负式电源组件用以给使用者背负并给电动工具提供电能。电动工具可以为手持式吹风机、高压清洗机等,背负式电源组件用以给电动工具供电以满足电动工具长时间工作的使用需求。通常将若干电池包安装在背负式电源组件的壳体上,电池包与壳体之间通过电连接件连接以实现电连接,电池包可相对壳体拆卸以对电池包进行充电或者更换。目前电池包的列布方式采用一列式结构,即当使用者背负时,若干电池包排成一列设置在电池包内,但是此种方式存在如下问题:由于采用电池包采用一列布置,从而造成背负式电源组件的壳体的竖向尺寸过长,整体尺寸不协调,还造成重心靠上,不利于背负和站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操作者背负的背负式电源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背负式电源组件,用于给电动工具提供电能,所述背负式电源组件包括壳体、用于供操作者佩戴且与所述壳体连接的背负装置以及通过插拔动作实现与所述壳体可移除地连接的若干电池包,若干电池包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包、第二电池包以及第三电池包,所述第一电池包于插拔方向与第二电池包至少部分重叠设置,且于垂直插拔方向的方向与第三电池包至少部分重叠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背负式电源组件的壳体的竖向尺寸至少减小一半,从而,使背负式电源组件的整体比例更为协调,利于背负和站立,最主要的是,通过此种设置,使多包排布紧凑、尺寸小巧,适合操作者背负。
进一步地,若干电池包中至少两个电池包的插拔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若干电池包中至少两个电池包的插入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若干电池包中至少两个电池包的插入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在垂直于所述插拔方向的平面上,所述第一电池包与第二电池包投影的重叠区域与第一电池包或第二电池包的投影区域的比值大于等于50%。
进一步地,在平行于所述插拔方向的平面上,所述第一电池包与第三电池包投影的重叠区域与第一电池包或第三电池包的投影区域的比值大于等于50%。
进一步地,所述插拔方向与壳体的纵长延伸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插拔方向与壳体的纵长延伸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背负式电源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翻盖,所述壳体与翻盖形成收纳若干电池包的电池腔,所述翻盖相对所述壳体运动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电池腔。
进一步地,所述翻盖的一侧与壳体枢转连接,所述翻盖相对所述壳体旋转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电池腔。
进一步地,所述翻盖至少包括第一翻盖和第二翻盖,所述第一翻盖和第二翻盖的旋转轴线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与第一翻盖形成收纳若干电池包的第一电池腔,所述壳体与第二翻盖形成收纳若干电池包的第二电池腔,所述第一电池腔和所述第二电池腔内收纳的电池包的插入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翻盖的旋转轴线与所述壳体的纵长延伸轴线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翻盖相对所述壳体的旋转角度为35-90度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壳体,包括若干电池包接口,电池包能够通过插拔动作实现与所述电池包接口可移除地连接,其特征在于,若干电池包接口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包接口、第二电池包接口以及第三电池包接口,所述第一电池包接口于插拔方向上与第二电池包接口至少部分重叠设置,且于垂直插拔方向的方向上与第三电池包接口至少部分重叠设置。
通过壳体上的多个电池包接口如上述设置,从而使多个电池包接口排布紧凑、壳体尺寸小巧,便于收纳和携带。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背负式电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背负式电源组件翻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背负式电源组件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背负式电源组件在未显示翻盖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背负式电源组件在拔出两个电池包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背负式电源组件翻盖未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示的背负式电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背负式电源组件的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的背负式电源组件于另一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11至图17为不同实施例中背负式电源组件的电池包排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背负式电源组件100包括壳体 10用于供操作者佩戴且与壳体10连接的背负装置(未图示)以及通过插拔动作实现与壳体10可移除地连接的若干电池包。背负式电源组件100给电动工具的供电方式可以采用在背负式电源组件100与电动工具之间连接可插拔的插头,或者,在背负式电源组件100或背负装置与电动工具之间设置可插拔式电连接结构。在实际中,背负装置可以为实现穿戴或者捆绑的背负带,或者,背负装置为带有背负带的穿戴组件,其与电动工具之间可以实现机械连接。
通常情况下,在操作时,该壳体10竖直设置,其纵长延伸方向为竖直方向,通过背负装置固定在操作者的背部,现以背负式电源组件100工作状态时为参考方向,其中以操作者背负该背负式电源组件100时站立的背面和正面所朝的方向为前后方向(图2中箭头c所示方向,其中站立的正面所朝方向为后),操作者站立后的高度方向为上下方向(如图1、图3中箭头b所指方向),该高度方向为竖直方向,即为纵长方向,人站立后的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如图1、图 3中箭头a1-a2所指方向)。
请结合图2、图3和图5,壳体10包括背板11,该背板11部分为中空结构,以便于收纳电路板。背板11包括贴靠在操作者后背或者靠近操作者并垂直地面的背面111、以及与背面111相背设置的对接面112。该背面111通常为平面或者类似平面状。请结合图3,该对接面112上设有用于与每个电池包一对一实现机械连接和电性连接的若干电池包接口,电池包接口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结构,如具有金属端子的公插以及方便电池包插入的滑轨等结构。
电池包的结构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在本实施例中,若干电池包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包201、第二电池包202以及第三电池包203,第一电池包201于插拔方向与第二电池包202至少部分重叠设置,且于垂直插拔方向的方向与第三电池包203至少部分重叠设置。
相应地,如图3所示,若干电池包接口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包接口101、第二电池包接口102以及第三电池包接口103,第一电池包接口101用于配接第一电池包201,第二电池包接口102用于配接第二电池包202,第三电池包接口 103用于配接第三电池包203,第一电池包接口101于插拔方向与第二电池包接口102至少部分重叠设置,且于垂直插拔方向的方向与第三电池包接口103至少部分重叠设置。其中,插拔方向包括插入方向和拔出方向,插入方向指的是电池包相对电池包接口插入的方向,以实现电池包与电池包接口机械和电连接,拔出方向指的是电池包相对电池包接口拔出的方向,以使得电池包与电池包接口脱离机械和电连接。这样使得壳体10的整体比例更为协调,利于背负和站立。
进一步地,在垂直于插拔方向的平面上,第一电池包201与第二电池包202 投影的重叠区域与第一电池包201或第二电池包202的投影区域的比值大于等于50%,在平行于插拔方向的平面上,第一电池包201与第三电池包203投影的重叠区域与第一电池包201或第三电池包203的投影区域的比值大于等于 50%。这样,第一电池包201、第二电池包202以及第三电池包203会排列更紧凑,比例更协调,使得操作者背负更舒适。
进一步地,若干电池包中至少两个电池包的插拔方向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包201、第二电池包202以及第三电池包203的插拔方向均相同。通过使至少两个电池包的插拔方向相同,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插拔方向不一致而带来的插拔不方便的问题,从而方便操作者插入或者移除电池包。
在其他实施例中,若干电池包也可以被设置成插拔方向不同,如将若干电池包分成两组,两组中一组电池包的插拔方向与另一组电池包的插拔方向不同,如相互垂直或者相互成角度设置。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当设置成三组或以上时,可以设置成部分电池包组的插拔方向相同,或者所有电池包组的插拔方向均相同,或者,所有电池包组的插拔方向均不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为了便于插拔,若干电池包中至少两个电池包的插入方向相同。可选地,设置在壳体10同侧的电池包插入方向相同。如图4所示,第一电池包201的插入方向与第三电池包203的插入方向相同,当然,第一电池包201的拔出方向也与第三电池包203的拔出方向相同。
可选地,若干电池包中的至少两个电池包的插入方向相反。可选地,设置在壳体10相对侧的电池包插入方向相反。同样参照图4,第一电池包201的插入方向与第二电池包202的插入相反,当然,第一电池包201的拔出方向也与第二电池包202的拔出相反。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插拔方向(图4中箭头 a1-a2方向)与壳体10的纵长延伸方向(图4中箭头b所指方向)垂直,以使得壳体10的竖向尺寸进一步减小。通过此种设置,使电池包排布紧凑、尺寸小巧,适合操作者背负。如此,电池包能够沿着垂直于壳体10的纵长轴线方向插拔,能够有效减小壳体10的纵向尺寸,有利于操作者背负。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插拔方向也可以与壳体10的纵长延伸方向平行,如图9和图10所示,又或者,电池包与壳体10的纵长延伸轴线呈锐角或钝角设置,以此来减小壳体 10的宽度尺寸。
本实施例中电池包的数量以4个为例,4个电池包分别为第一电池包201、第二电池包202、第三电池包203和第四电池包204。第一电池包201与第二电池包202、第三电池包203与第四电池包204分别沿着壳体的左右方向相对设置,而第一电池包201与第三电池包203、第二电池包202与第四电池包204分别沿着壳体的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第一电池包201与第三电池包203的插入方向和拔出方向相同,都是从壳体外部向着壳体内部并沿着垂直于壳体10的纵长轴线的方向插入,即沿着箭头a2方向插入,且都是从壳体内部向着壳体外部并沿着垂直于壳体10的纵长轴线的方向拔出,即沿着箭头a1方向拔出。同样,第二电池包202与第四电池包204的插入方向和拔出方向均相同,都是从壳体外部向着壳体内部并沿着垂直于壳体10的纵长轴线的方向插入,即沿着箭头a1 方向插入,且都是从壳体内部向着壳体外部并沿着垂直于壳体10的纵长轴线的方向拔出,即沿着箭头a2方向拔出。因此,第一电池包201、第三电池包203 的插入方向与第二电池包202、第四电池包204的插入方向相反,第一电池包 201、第三电池包203的拔出方向与第二电池包202、第四电池包204的拔出方向相反。这样设置可以使插拔多个电池包彼此之间不受干扰,操作者可以同时完成多个电池包的插拔动作,操作更方便快捷。
在本实施例中,若干电池包被设置成两组,每组内的电池包呈一列布置,以使得壳体10的竖向尺寸较小,使背负式电源组件100的整体比例更为协调,利于背负和站立。其中,同组内的所有电池包的插拔方向相同,通过使同组内的电池包的插拔方向相同,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插拔方向不一致而带来的插拔不方便的问题,从而方便操作者插入或者移除电池包。而为了便于插拔,若干电池包排列成相背设置的第一组电池包组和第二组电池包组,第一电池包组内的电池包的插入方向与第二电池包组内的电池包的插入方向相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电池包组包括第一电池包201和第二电池包202,第二组电池包组包括第三电池包203和第四电池包20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两组内的电池包排成平行设置的两列,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电池包组的数量超过两列时,也可以部分电池包组呈交叉设置,即,两列电池包被设置成一大列排布,该大列内的两组中一组电池包的插拔方向与另一组电池包的插拔方向相反,或者,两组电池包的插拔方向亦相应成夹角,如此设置可以从横向上减小壳体10的大小。
请参见图1和图2,该背负式电源组件10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0上的翻盖 40。壳体10与翻盖40围设形成收纳若干电池包的电池腔30。若干电池包接口位于电池腔30内。翻盖40相对壳体10运动以打开或者关闭电池腔30,以实现插拔电池包。如图1所示,翻盖40设置成相对壳体10枢转,翻盖40相对壳体 10的旋转角度为35-90度之间,旋转角度过大会使得翻盖打开过多占用空间,旋转角度过小会使得无法打开翻盖实现电池包插拔。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翻盖40还可以设置成相对壳体10平移等其他形式。通过翻盖40可以实现防尘防水,有助于保护电池包20,同时使得外形上也更为美观。
壳体10的一侧设置有开口50,翻盖40盖合该开口50,电池包通过开口50 插入至电池腔30内或者从电池腔30内移除。翻盖40的一侧与壳体10枢接,另一侧通过磁吸结构(未图示)与壳体10吸附连接,具体的,请结合图7,磁性结构包括嵌设在翻盖40内的第一磁性件61和嵌设在壳体10内的第二磁性件 62,该第一磁性件61和第二磁性件62相对面的磁极相反。该第一磁性件61设置在翻盖40的外侧边的中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磁性件61或者第二磁性件62设置为铁磁性材料。为了使得密封性更好,翻盖40、壳体10具有密封件71、72,第一磁性件61和第二磁性件62嵌入在密封件71、72内。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采用磁吸结构,如采用卡扣连接等其他常见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翻盖40至少包括第一翻盖401和第二翻盖402。请结合图1、图2,具体的,开口50包括第一插拔口501与第二插拔口502,第一翻盖401盖合第一插拔口501,第二翻盖402盖合第二插拔口502,其中第一电池包201和第三电池包203从第一插拔口501插入或移出,第二电池包202和第四电池包204从第二插拔口502插入或移出。第一翻盖401与第二翻盖402的形状、大小均相同,这样可以保证第一翻盖401与第二翻盖402能够互换安装,即第一翻盖401可以安装在第二翻盖402所安装的位置,第二翻盖402也能够安装在第一翻盖401 所安装的位置,节省安装时间。
为了便于操作,所有翻盖40的枢转运动之间不干涉,第一翻盖和第二翻盖的旋转轴线相同。请参照图5和图6,壳体10上安装有支架14,第一翻盖401 与第二翻盖402均枢接在支架14上。其中,第一翻盖401的一侧伸出第一凸耳 4010和第二凸耳4011,第二翻盖402的一侧伸出第三凸耳4020和第四凸耳 4021,第一凸耳4010、第二凸耳4011、第三凸耳4020以及第四凸耳4021能够相对转动地安装在支架14上。支架14包括第一套接部140、第二套接部141、位于第一套接部140两端的第一限位部142和第二限位部143以及位于第二套接部141两端的第三限位部144和第四限位部145。其中,第一凸耳4010与第三凸耳4020套接在第一套接部140上,第一限位部142和第二限位部143限制第一凸耳4010与第三凸耳在第一套接部140上的轴向移动;第二凸耳4011与第四凸耳4021套接在第二套接部141上,第三限位部144和第四限位部145限制第二凸耳4011与第四凸耳4021在第二套接部141上的轴向移动。第一翻盖 401与第二翻盖402均绕着支架14的中心轴线X旋转。这样,第一翻盖401与第二翻盖402可以共用支架14和相同的旋转轴线,从而实现紧凑安装,使得背负式电源组件100占用体积小。
电池腔30包括位于支架14两侧的第一电池腔301和第二电池腔302。第一翻盖401相对壳体10关闭使第一电池腔301封闭,第二翻盖402相对壳体10 关闭使第二电池腔302封闭,设置在第一电池腔301内的电池包从第一插拔口 501插入或移除,设置在第二电池腔302内的电池包从第二插拔口502插入或移除。第一插拔口501与第二插拔口502的开口方向相反。其中,第一电池腔301 和第二电池腔302内收纳的电池包的插入方向相反。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一个电池腔内仅设置有两个电池包,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一个电池腔内可以设置更多的电池包,此时,电池包的移出方式可以采用:以第一插拔口501、第一电池腔301为例进行说明,靠近第一插拔口501一列的电池包优先从第一插拔口501滑动移出,再将远离第一插拔口501一列的电池包按顺序依次取出;当安装第一电池腔301内的电池包时,远离第一插拔口501一列的电池包优先滑动进入电池腔30,再将靠近第一插拔口501一列的电池包按顺序依次装入。
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口50也可以仅设置一个,其可以设置在左侧也可以设置在右侧,即仅保留第一插拔口501或第二插拔口502。
需要说明的是,至少两列电池包还排列形成有平行设置的至少两排。至少两排中上一排中相邻两个电池包之间的距离等于与其相邻的下一排中相邻的两个电池包之间的距离,如此设置,能够使电池包在电池腔30内的排布更加规整,能够充分利用电池腔30内的空间,使得背负式电源组件100的体积更小,更利于操作者背负。每列中位于上方的电池包距壳体10的背面111的距离等于位于下方的电池包距壳体10的背面111的距离,如此设置,能够使电池包在电池腔 30内的排布更加规整,能够充分利用电池腔30内的空间,使得背负式电源组件 100的体积更小,更利于操作者背负。
下面以本实施例4个电池包为例进行详细举例,请结合图2和图4,第一电池包201、第二电池包202距翻盖40的背面111的距离均为D1,第三电池包 203、第四电池包204距翻盖40的背面111的距离均为D2,D1=D2。第一电池包201、第二电池包202呈左右设置,第三电池包203、第四电池包204呈左右设置。其中第一电池包201、第二电池包203之间的距离为S1,第三电池包203、第四电池包204之间的距离为S2,S1=S2。该第一电池包201、第二电池包202 沿壳体10的中轴线(图1和图3中虚线d-d表示壳体10的中轴线)对称设置,第三电池包203、第四电池包204沿壳体10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若干电池包的排布方式为:1、每列中位于上方的电池包距背负装置背面111的距离等于位于下方的电池包距背负装置背面111的距离; 2、两排中上一排的两个电池包之间的距离等于与其相邻的下一排的两个电池包之间的距离。但除此设置以外,还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第一种变化:每列中位于上方的电池包距背负装置背面111的距离不等于位于下方的电池包距背负装置背面111的距离。以4个电池包为例,借用图2中 D1和D2的符号,第一电池包201、第三电池包203距翻盖40的背面111的距离均为D1,第二电池包202、第四电池包204距翻盖40的背面111的距离均为 D2,D1<D2或者D1>D2。如此设置,以适应尺寸大小不一致的电池包在电池腔30内的排布。
第二种变化:两排中上一排中相邻两个电池包之间的距离不等于与其相邻的下一排中相邻的两个电池包之间的距离。以4个电池包为例,借用图4中S1 和S2的符号,第一排中的第一电池包201、第三电池包203之间的距离为S1,第二排中的第二电池包202、第四电池包204之间的距离为S2,S1<S2或者S1 >S2。但不管是在本实施例中还是变化方案中,同排上相邻两个电池包的距离S 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
请参见图8至图10,背负式电源组件100’为实施例一所示的背负式电源组件100的一种变形,区别在于:1、仅具有一个电池腔30’和一个翻盖40’,所有电池包均设置在一个电池腔30’内;2、仅具有一个开口(未标号),所有电池包的插入方向相同,所有电池包的拔出方向也相同,电池包的插拔方向均沿壳体10’的纵长延伸方向(图7中箭头b所指方向);3、翻盖40’与壳体10’的一侧枢接,另一侧为卡扣连接;4、翻盖40’的旋转轴线与壳体的纵长延伸轴线垂直。
下面对上述区别进行详细描述,两组电池包排列形成有平行设置的两排。两排中上一排中相邻两个电池包之间的距离大于与其相邻的下一排中相邻的两个电池包之间的距离,如此设置,以预留出壳体10’与翻盖40’实现锁定的空间。每列中位于上方的电池包距壳体10’的背面111’的距离小于位于下方的电池包距壳体10’的背面111’的距离,如此设置,使位于最上排的电池包距壳体 10’的背面111’的距离最小,从而使下排电池包具有插拔空间,便于下排的电池包的插拔。
具体的,第一电池包201’、第二电池包202’之间的距离为S1,第三电池包203’、第四电池包204’之间的距离为S2,S1>S2。第一电池包201’、第二电池包202’距壳体10’的背面111’的距离均为D1,第三电池包203’、第四电池包204’距壳体的背面111’的距离均为D2,D1<D2。该第一电池包201’、第二电池包202’沿壳体10’的中轴线(图10中虚线d-d表示壳体10’的中轴线)对称设置,第三电池包203’、第四电池包204’沿壳体10’的中轴线对称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由于D1、D2不同,对应的,与不同电池包对接的电池包接口的位置也不同,即第一电池包201’、第二电池包202’对应的电池包接口 101和102的位置相对靠后设置。
上述实施例一中两组电池包的插拔方向相反,且开口位于侧边,实施例二中两组电池包的插拔方向相同,开口(未标号)位于上侧,本实施例二中的所有组的电池包的插拔方向同竖直方向(图8中箭头b所示方向)。但是不管实施例一还是实施例二均可以使操作者能够方便的插入或者移除电池包,并且无需在电池腔30’内为相邻电池包预留插拔空间,因此,电池腔30’内的空间能够充分利用,使得背负式电源组件100’的整体体积减小,利于操作者背负。
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每组内的电池包均呈列布置,如前面所提到的,每组内的电池包还可以呈一排布置,所有组的电池包的插拔方向相同,或者也可以不同或者部分不同。当插拔方向不同时,为了满足电池包插拔可操作性,与相邻两排的电池包对接的电池包接口可呈上下方向相背设置,详细的,相邻两排电池包对接的电池包接口沿该相邻两排电池包之间的中轴线镜像设置在两侧,即,该相邻两排的电池包呈镜像设置,也为相背设置,此种设计中,相邻两排相背设置的电池包的插拔方向相反。当然,在此种布置中,需给相邻两排相背设置的电池包中位于下排的电池包与壳体或其相邻的下排的电池包之间留出足够的插拔空间。如在两排电池包中,位于上排的电池包的插拔方向为朝上,位于下排的电池包的插拔方向为朝下,其中,下排的电池包与壳体之间需留出足够的供该下排的电池包插拔移动的空间。又如,在四排电池包中,为了便于描述,从上之下依次命名为:第一排电池包、第二排电池包、第三排电池包和第四排电池包,相应的,将与第一排电池包对接的对接部命名为第一排对接部,将与第二排电池包对接的对接部命名为第二排对接部,将与第三排电池包对接的对接部命名为第三排对接部,将与第四排电池包对接的对接部命名为第四排对接部,在实际设计中,四排对接部可以两两组合以呈上下方向相背设置,或者,将其中两排对接部设置呈上下方向相背设置,举例:将第一排对接部和第二排对接部设置呈上下方向相背设置,此时,与其对应的第一排电池包和第二排电池包呈上下方向相背设置,两者的插拔方向相反,此时,第二排电池包需与第三排电池包之间设置足够的插拔空间,即,第二排电池包与第三排电池包之间的间距需大于或等于第二排电池包的插拔的移动距离。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说的,不管是电池包与壳体之间的插拔空间还是上排电池包与下排电池包之间的插拔空间,其实际即为对应上排的电池包接口与壳体或与下排的电池包接口之间的距离,该距离即为插拔空间。
上述背负式电源组件通过将若干电池包设置成至少两组,且每组中的电池包呈一列或一排布置,使得壳体的竖向尺寸较小,与现有技术相比,壳体的竖向尺寸至少减小一半,从而,使背负式电源组件的整理比例更为协调,利于背负和站立,最主要的是,通过此种设置,可在不改动电池包的情况下,使多包排布紧凑、尺寸小巧,可使整体尺寸接近于背包,适合操作者背负。
请参见图11至图17,展示了七种不同的电池包排布的形式。以下逐一说明。
如图11和图12所示,若干电池包均包括第一电池包201’、第二电池包 202’、第三电池包203’和第四电池包204’,且四个电池包的插拔方向均与实施例一中的插拔方向相同。如图11所示,第一电池包201’和第三电池包203’呈一列设置,第二电池包202’和第四电池包204’呈一列设置,而且第一电池包 201’与第二电池包202’于插拔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设置,第三电池包203’与第四电池包204’于插拔方向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设置。如图12所示,第一电池包201’和第二电池包202’呈一排设置,第三电池包203’和第四电池包204’也呈一排设置,而且第一电池包201’与第三电池包202’于垂直于插拔方向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设置,第二电池包202’与第四电池包204’于垂直于插拔方向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设置。
如图13-15所示,电池包的数量为6个,包括第一电池包201’、第二电池包202’、第三电池包203’、第四电池包204’、第五电池包205’以及第六电池包206’,且六个电池包的插拔方向均与实施例一中的插拔方向相同。如图13所示,第一电池包201’、第三电池包203’、第五电池包205’呈一列设置,第二电池包202’、第四电池包204’、第六电池包206’也呈一列设置,同时第一电池包201’与第二电池包202’呈一排设置,第三电池包203’与第四电池包204’呈一排设置,第五电池包205’与第六电池包206’呈一排设置。如图14所示,第一电池包201’、第三电池包203’、第五电池包205’呈一列设置,第二电池包202’、第四电池包204’、第六电池包206’呈一列设置,同时第一电池包201’与第二电池包202’在插拔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设置,第三电池包203’与第四电池包204’在插拔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设置,第五电池包205’与第六电池包 206’在插拔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设置。如图15所示,第一电池包201’与第二电池包202’呈一排设置,第三电池包203’与第四电池包204’呈一排设置,第五电池包205’与第六电池包206’呈一排设置,同时第一电池包201’、第三电池包203’、第五电池包205’在垂直于插拔方向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设置,第二电池包202’、第四电池包204’与第六电池包206’在垂直于插拔方向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设置。
电池包20的数量可以为大于或等于4的偶数个或者奇数个,如图16所示,电池包的数量为3个,包括第一电池包201’、第二电池包202’以及第三电池包203’。第一电池包201’与第二电池包202’呈一列设置,第一电池包201’在插拔方向上与第三电池包203’至少部分重叠设置,第二电池包202’在插拔方向上与第三电池包203’也至少部分重叠设置。如图17所示,电池包的数量为5个,包括第一电池包201’、第二电池包202’、第三电池包203’、第四电池包204’以及第五电池包205’。第一电池包201’、第三电池包203’、第五电池包205’呈一列设置,第一电池包201’和第三电池包203’在插拔方向上与第二电池包202’均至少部分重叠设置,第三电池包203’和第五电池包205’在插拔方向上与第四电池包204’均至少部分重叠设置。
上述设置虽然不如图4和图10中电池包排布那样紧凑,但是也能够尽量减小壳体上电池包接口的尺寸,相对于传统的一排或一列排布仍能够减小很大空间,另外还可以适配不同尺寸电池包的安装。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排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排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5)

1.一种背负式电源组件,用于给电动工具提供电能,所述背负式电源组件包括壳体、用于供操作者佩戴且与所述壳体连接的背负装置以及通过插拔动作实现与所述壳体可移除地连接的若干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若干电池包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包、第二电池包以及第三电池包,所述第一电池包于插拔方向与第二电池包至少部分重叠设置,且于垂直插拔方向的方向与第三电池包至少部分重叠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若干电池包中至少两个电池包的插拔方向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负式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若干电池包中至少两个电池包的插入方向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负式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若干电池包中至少两个电池包的插入方向相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插拔方向的平面上,所述第一电池包与第二电池包投影的重叠区域与第一电池包或第二电池包的投影区域的比值大于等于5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插拔方向的平面上,所述第一电池包与第三电池包投影的重叠区域与第一电池包或第三电池包的投影区域的比值大于等于50%。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背负式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拔方向与壳体的纵长延伸方向垂直。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背负式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拔方向与壳体的纵长延伸方向平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负式电源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翻盖,所述壳体与翻盖形成收纳若干电池包的电池腔,所述翻盖相对所述壳体运动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电池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负式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的一侧与壳体枢转连接,所述翻盖相对所述壳体旋转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电池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负式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至少包括第一翻盖和第二翻盖,所述第一翻盖和第二翻盖的旋转轴线相同。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负式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第一翻盖形成收纳若干电池包的第一电池腔,所述壳体与第二翻盖形成收纳若干电池包的第二电池腔,所述第一电池腔和所述第二电池腔内收纳的电池包的插入方向相反。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负式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的旋转轴线与所述壳体的纵长延伸轴线垂直。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负式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相对所述壳体的旋转角度为35-90度之间。
15.一种壳体,包括若干电池包接口,电池包能够通过插拔动作实现与所述电池包接口可移除地连接,其特征在于,若干电池包接口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包接口、第二电池包接口以及第三电池包接口,所述第一电池包接口于插拔方向与第二电池包接口至少部分重叠设置,且于垂直插拔方向的方向与第三电池包接口至少部分重叠设置。
CN202110285727.9A 2020-03-17 2021-03-17 背负式电源组件 Pending CN11349730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2921 2020-03-17
CN2020203329219 2020-03-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7303A true CN113497303A (zh) 2021-10-12

Family

ID=77997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85727.9A Pending CN113497303A (zh) 2020-03-17 2021-03-17 背负式电源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97303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45689A (ja) * 2011-08-25 2013-03-04 Makita Corp 電源装置
CN204045695U (zh) * 2011-08-25 2014-12-24 株式会社牧田 电源装置
CN215816207U (zh) * 2021-03-17 2022-02-11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背负式电源组件及壳体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45689A (ja) * 2011-08-25 2013-03-04 Makita Corp 電源装置
CN204045695U (zh) * 2011-08-25 2014-12-24 株式会社牧田 电源装置
CN215816207U (zh) * 2021-03-17 2022-02-11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背负式电源组件及壳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58491B (zh) 交直流两用的吸尘器
EP1496593B1 (en) Charging stand having open and closed positions
CN215816207U (zh) 背负式电源组件及壳体
US20100194332A1 (en) Adjustable Charger
EP4123772A1 (en) Backpack power supply assembly
CN113497303A (zh) 背负式电源组件
US11505280B2 (en) Electric bicycles
EP3674192A1 (en) Electric bicycles
CN210248782U (zh) 一种充电眼镜盒
CN207150212U (zh) 内置充电线接线端的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07719829U (zh) 一种多功能充电宝
CN209747599U (zh) 一种具有防护层的电池模组顶板
CN209017259U (zh) 充电装置
CN209473606U (zh) 一种电子烟
KR200200187Y1 (ko) 탁상 및 여행 겸용 핸드폰 충전기
TWI238791B (en) Power supply device for electric motor vehicle
CN213188493U (zh) 一种无线耳机收纳盒
CN216436855U (zh) 一种多接口多功能混充锂电池充电器
CN210092903U (zh) 用于户外显示屏的移动电源
CN201681985U (zh) 电池盒
CN208923888U (zh) 一种母子充电宝
CN211790880U (zh) 手机及充电宝连接结构
CN211806281U (zh) 一种剃须刀用底座
CN218450472U (zh) 一种便于收纳充电线的蓝牙耳机盒
CN218770393U (zh) 一种充电器插头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