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91154B - 具有波束成形的已知小区定义 - Google Patents

具有波束成形的已知小区定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91154B
CN113491154B CN201980091793.3A CN201980091793A CN113491154B CN 113491154 B CN113491154 B CN 113491154B CN 201980091793 A CN201980091793 A CN 201980091793A CN 113491154 B CN113491154 B CN 1134911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ay
terminal device
target cell
transmit beam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17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91154A (zh
Inventor
R·迪姆尼克
L·达尔斯加德
陈月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491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11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911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11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04W36/087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between radio units of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7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1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neighbour cel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49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iming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通信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在一方面,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在终端设备处从网络设备接收用于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建立连接的指示。该方法还包括确定关于终端设备是否知道目标小区和目标小区的针对终端设备的发送波束的状况。该方法还包括基于该状况确定用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的延迟。该方法还包括在该延迟内建立连接。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高终端设备的通信性能。

Description

具有波束成形的已知小区定义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并且具体地涉及具有波束成形的已知小区定义。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无线电接入网(RAN)4规范(例如,技术规范(TS)36.133和TS 38.133)中,已经定义了用于已知小区的状况(condition)。例如,该定义在用于执行切换、辅小区(SCell)激活和主辅小区(PSCell)添加等的延迟要求中使用。如果小区已知,则终端设备的延迟要求被定义为相对较低,因为终端设备不需要进行小区检测,只需要确认小区的存在。在小区未知的情况下,对终端设备的延迟要求较高,因为假定小区检测是必要的。
一般而言,小区被认为是已知还是未知取决于自从终端设备测量和/或向网络设备报告小区以来直到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与该小区建立连接的持续时间。这种方法背后的原因基于终端设备是否被预期具有关于小区的足够且准确的定时信息。然而,针对已知小区的在不同场景中的现有定义没有考虑网络设备的发送波束成形或终端设备的接收波束成形。换言之,如果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中的一者或两者能够进行波束成形,则对于已知小区没有可行的定义。
发明内容
总体上,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与具有波束成形的已知小区定义相关的解决方案。
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终端设备处从网络设备接收用于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建立连接的指示。该方法还包括确定关于终端设备是否知道目标小区和目标小区的针对终端设备的发送波束的状况。该方法还包括基于该状况确定用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的延迟。该方法还包括在该延迟内建立连接。
在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建立连接的指示。该方法还包括基于关于终端设备是否知道目标小区和目标小区的针对终端设备的发送波束的状况,确定用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的延迟。该方法还包括监测终端设备是否在该延迟内建立连接。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用于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建立连接的指示。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还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终端设备确定关于终端设备是否知道目标小区和目标小区的针对终端设备的发送波束的状况。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还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终端设备基于该状况确定用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的延迟。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还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终端设备在该延迟内建立连接。
在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建立连接的指示。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还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网络设备基于关于终端设备是否知道目标小区和目标小区的针对终端设备的发送波束的状况来确定用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的延迟。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还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网络设备监测终端设备是否在该延迟内建立连接。
在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在终端设备处从网络设备接收用于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建立连接的指示的部件。该装置还包括用于确定关于终端设备是否知道目标小区和目标小区的针对终端设备的发送波束的状况的部件。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基于该状况确定用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的延迟的部件。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在该延迟内建立连接的部件。
在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建立连接的指示的部件。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基于关于终端设备是否知道目标小区和目标小区的针对终端设备的发送波束的状况来确定用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的延迟的部件。该装置还包括用于监测终端设备是否在该延迟内建立连接的部件。
在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使装置执行根据第一方面的方法的程序指令。
在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使装置执行根据第二方面的方法的程序指令。
应当理解,概述部分不旨在确定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本质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通过以下描述,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将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对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更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可以在其中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信环境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示例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4是适合于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设备的简化框图。
在附图整体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一些示例实施例描述本公开的原理。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仅出于说明的目的进行描述,并且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和实现本公开,而没有对本公开的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公开可以以除了下面描述的方式之外的各种其他方式来实现。
在下面的描述和权利要求中,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相同的含义。
在本公开中对“一个实施例(one embodiment)”、“实施例(an embodiment)”、“示例实施例(example embodiment)”等的引用指示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是没有必要每个实施例都包括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而且,这样的短语不一定是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当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时,可以认为结合其他实施例(无论是否明确描述)来影响这种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
应当理解,虽然本文中可以使用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素,但是这些元素不应当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素与另一元素。例如,在不脱离示例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素可以称为第二元素,并且类似地,第二元素可以称为第一元素。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所列术语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示例实施例。如本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a)”、“一个(an)”和“该(the)”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将进一步理解,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术语“包括(comprises)”、“包括(comprising)”、“具有(has)”、“具有(having)”、“包括(includes)”和/或“包括(including)”指定所述特征、元素和/或组件等的存在,但是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元素、组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电路系统”(circuitry)可以指代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或全部:(a)纯硬件电路实现(诸如仅在模拟和/或数字电路系统中的实现);以及(b)硬件电路和软件的组合,诸如(如适用):(i)(多个)模拟和/或数字硬件电路与软件/固件的组合,以及(ii)具有软件的(多个)硬件处理器(包括(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软件和(多个)存储器的任何部分,这些部分联合工作以使诸如移动电话或服务器等装置执行各种功能;以及(c)需要软件(例如,固件)才能运行(但是当操作不需要时可以不存在)的(多个)硬件电路和/或(多个)处理器,诸如(多个)微处理器或(多个)微处理器的一部分。
“电路系统”的这种定义适用于该术语在本申请中的所有使用,包括在任何权利要求中。作为另一示例,如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电路系统”也涵盖纯硬件电路或处理器(或多个处理器)或硬件电路或处理器及其(或它们的)随附软件和/或固件的一部分的实现。术语“电路系统”还涵盖(例如并且如果适用于特定权利要求元素)用于移动设备的基带集成电路或处理器集成电路、或者服务器、蜂窝网络设备或其他计算设备或网络设备中的类似集成电路。
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通信网络”(communication network)是指遵循诸如新无线电(NR)、长期演进(LTE)、高级LTE(LTE-A)、宽带码分多址(WCDMA)、高速分组接入(HSPA)、窄带物联网(NB-IoT)等任何合适的通信标准的网络。另外,通信网络也可以是指所谓的未授权频带网络、授权频带网络或MuLTEfire网络等。此外,通信网络中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根据任何合适世代的通信协议来执行,前述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于第一代(1G)、第二代(2G)、2.5G、2.75G、第三代(3G)、第四代(4G)、4.5G、未来的第五代(5G)通信协议、和/或当前已知或将来开发的任何其他协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考虑到通信的快速发展,当然也将存在可以体现本公开的未来类型的通信技术和系统。不应当认为将本公开的范围仅限于上述系统。
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网络设备”(network device)是指通信网络中的节点,终端设备经由该节点接入网络并且从中接收服务。具体取决于所应用的术语和技术,网络设备可以指代基站(BS)或接入点(AP),例如节点B(NodeB或NB)、演进型NodeB(eNodeB或eNB)、NR NB(也称为gNB)、远程无线电单元(RRU)、无线电报头(RH)、远程无线电头端(RRH)、中继、低功率节点(诸如毫微微、微微)。
术语“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是指可以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任何终端设备。作为示例而非限制,终端设备还可以称为通信设备、用户设备(UE)、订户站(SS)、便携式订户站、移动台(MS)或接入终端(AT)。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蜂窝电话、智能电话、IP语音(Vo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电话、平板电脑、可穿戴终端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计算机、台式计算机、诸如数码相机等图像采集终端设备、游戏终端设备、音乐存储和播放设备、车载无线终端设备、自动驾驶汽车、无线终端、移动台、膝上型嵌入式设备(LEE)、膝上型安装设备(LME)、USB加密狗、智能设备、无线用户驻地设备(CPE)、物联网(loT)设备、手表或其他可穿戴设备、头戴式显示器(HMD)、车辆、无人机、医疗设备和应用(例如,远程手术)、工业设备和应用(例如,在工业和/或自动化处理链环境中运行的机器人和/或其他无线设备)、消费电子设备、在商业和/或工业无线网络上操作的设备等。在以下描述中,术语“终端设备”、“通信设备”、“终端”、“用户设备”和“UE”可以互换使用。
图1是可以在其中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信环境(系统)100的示意图。通信环境100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10,网络设备110为其覆盖范围125(也称为服务小区125)内的终端设备120提供无线连接。终端设备120可以经由通信信道(诸如无线信道115)与网络设备110通信。
对于从网络设备110到终端设备120的发送(transmission),通信信道115可以称为下行链路信道,而对于从终端设备120到网络设备110的发送,通信信道115可以替代地称为上行链路信道。此外,终端设备120可以经由设备到设备(D2D)链路与其他终端设备(图1中未示出)通信,或者经由中继类型链路(图1中未示出)与网络设备110或其他终端设备通信。
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的数目和终端设备的数目仅用于说明目的,并不表示任何限制。通信环境100可以包括适合于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任何合适数目的网络设备和任何合适数目的终端设备。此外,应当理解,在这些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存在各种无线通信以及有线通信(如果需要)。
通信环境100中的通信可以根据任何适当的通信协议来实现,包括但不限于第一代(1G)、第二代(2G)、第三代(3G)、第四代(4G)、第五代(5G)等的蜂窝通信协议、诸如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等无线局域网通信协议、和/或当前已知或将来要开发的任何其他协议。
此外,通信可以利用任何适当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双工器(FDD))、时分双工器(TDD)、多输入多输出(MIMO)、正交频分多址(OFDMA)和/或任何其他当前已知或未来将开发的技术。
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120也位于网络设备130的小区135中。因此,终端设备120可以与小区135建立连接,然后通过小区135(例如,代替小区125或与小区125一起)进行通信,以提高终端设备120的通信性能。例如,终端设备120可以从服务小区125切换到小区135。在另一示例中,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可以激活小区135作为用于载波聚合的辅小区,服务小区125作为主小区。在另一示例中,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可以将小区135配置为用于双连接的主辅小区,服务小区125作为主小区。在这三个示例场景中,小区135也可以称为目标小区。
应当理解,虽然在图1中目标小区135被示出为与网络设备110以外的网络设备130相关联,但是目标小区135也可以与网络设备110相关联。例如,在服务小区125和目标小区135被聚合以进行载波聚合的情况下,服务小区125和目标小区135可以属于同一网络设备或两个不同网络设备。在下文中,在不失一般性的情况下,目标小区135被描述为与网络设备130相关联。然而,本申请的实施例同样适用于其中服务小区125和目标小区135都与同一网络设备相关联的情况。
此外,应当理解,上述三个示例场景仅作为示例,而没有作出任何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20可以与目标小区135建立连接以用于任何其他合适的现有功能或未来可能开发的任何其他功能。换言之,本申请的实施例同样适用于其中终端设备120与目标小区135建立连接的任何通信场景。
如上所述,在当前3GPP规范中已经定义了没有波束成形的已知小区的状况。特别地,对于切换场景,在TS 38.104中定义的在频率范围1(FR1)中被视为已知小区的小区的要求或状况在TS 38.133中定义如下。在中断要求中,如果小区在过去的5秒内满足相关小区标识要求,则该小区已知。否则,小区未知。相关小区标识要求在TS 38.133的第9.2.5节中针对频率内切换和在TS 38.133的第9.3.1节中针对频率间切换进行了描述。
此外,对于SCell激活延迟,在TS 38.133中还定义了对已知FR1小区的要求。如果FR1中的SCell满足以下状况,则其是已知的。在SCell激活命令的接收之前针对FR1的等于max([5]measCycleSCell,[5]DRX周期)的时段期间,UE已经为正在激活的SCell发送了有效测量报告,并且根据在TS 38.133的第9.2和9.3节中规定的小区标识状况,所测量的SSB保持可检测。同时,根据在TS 38.133的第9.2和9.3节中规定的小区标识状况,在等于max([5]measCycleSCell,[5]DRX周期)的时段期间测量的SSB在SCell激活延迟期间也保持可检测。否则,FR1中的SCell是未知的。在上述定义中,符号“measCycleSCell”、“DRX周期”和“SSB”是在3GPP规范(诸如TS 38.311)中定义的。
此外,对于PSCell添加延迟(PSCell addition delay),在TS 36.133中定义了针对已知FR1小区的要求。在FR1中,如果NR PSCell满足以下状况,则其是已知的。在NRPSCell配置命令的接收之前的最后5秒内,UE已经针对正在配置的NR PSCell发送了有效测量报告,并且根据在TS 38.133的第9.3节中指定的小区标识状况,从正在配置的NR PSCell测量的SSB之一保持可检测。同时,根据在TS 38.133的第9.3节中规定的小区标识状况,从正在配置的NR PSCell测量的SSB之一在NR PSCell配置延迟期间也保持可检测。否则,NRPSCell是未知的。在上述定义中,符号“SSB”是在3GPP规范(诸如TS 38.311)中定义的。
更具体地,然后,使用已知和未知小区状况例如用于切换场景的要求在TS 38.133中针对NR定义如下。Tsearch是当UE接收到切换命令时目标小区未知时搜索目标小区所需要的时间。如果目标小区已知,则Tsearch=0ms。如果目标小区是未知频率内小区并且对于目标小区有Es/Iot≥-TBD dB,则Tsearch=Trs+2ms。如果目标小区是未知频率间小区并且针对目标小区有Es/Iot≥-TBD dB,则Tsearch=[3*Trs+2]ms。无论UE是否使用DRX,Tsearch仍然应当基于非DRX目标小区搜索次数。
在上述定义中,如果UE已经在切换命令中针对目标小区被提供有SMTC配置,则Trs是目标NR小区的SMTC周期,否则Trs是在measObjectNR中配置的具有相同SSB频率和子载波间隔的SMTC。如果在该频率上未向UE提供SMTC配置或测量对象,则假定SSB发送周期(transmission periodicity)为5ms,应用本节中的要求,Trs=[5]ms。如果SSB发送周期不是5ms,则没有要求。此外,符号“Es/Iot”、“SMTC”、“measObjectNR”、“SSB”是在3GPP规范(诸如TS 38.311)中定义的。符号“TBD”表示“待定”。
然而,已知小区的各种场景中的现有定义没有考虑网络设备的发送波束成形或终端设备的接收波束成形。也就是说,如果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中的一者或两者能够进行波束成形,则对于已知小区没有可行的定义。例如,对于在TS 38.104中定义的FR2小区,对于上述任何一种情况(即,目标切换、HO、小区、SCell和PSCell),已知小区和未知小区的状况都没有定义,因此已知小区和未知小区针对FR2没有区分。
原因是,当在FR2中操作时,通常的理解是,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都需要应用波束成形。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可以应用接收波束成形并且网络设备可以应用发送波束成形。由于发送波束成形、接收波束成形和对SSB扫描(sweeping)的需要,有一些意见认为,与FR1类似的已知小区状况是不可行的。
例如在FR2中为FR1小区定义简单解决方案的问题在于,终端设备的接收波束成形可能导致终端设备侧的接收波束发生变化,例如,自从报告小区以来直到该小区是例如HO目标。另外,网络设备的发送波束可能例如由于终端设备的移动而发生变化,同时小区可能在报告与使用(例如,作为HO目标)(即,当小区状况在UE和网络侧必须已知时)之间的时段期间保持不变。
根据UE供应商,接收波束和/或发送波束的改变可能导致需要波束扫描。这就是为什么需要在考虑到这些细节的情况下定义在发送波束成形或接收波束成形下具有可预测状况的可行方法的原因。但是,如果在波束成形的情况下可以定义类似于已知小区状况的状况,则可以提高终端设备的通信性能,例如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通信延迟。因此,需要一种方法来在波束成形的情况下以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都可预测和已知的方式定义小区。
有鉴于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与具有波束成形的已知小区定义相关的解决方案。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了关于如何在考虑到终端设备的可能接收波束成形和网络设备的发送波束成形的情况下(例如,在FR2中)为终端设备定义已知小区状况的多个替代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小区状况(和相关的UE延迟要求)被分成三类:“已知小区和波束”、“已知小区和未知波束”和“未知小区”。可以分别定义这些状况中的每种状况的延迟要求。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高终端设备的通信性能。例如,可以减少终端设备的通信延迟。下面将结合图2-4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方法200的流程图。方法200可以在诸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20等终端设备处实现。另外地或替代地,方法200也可以在图1中未示出的其他终端设备处实现。出于讨论的目的,在不失一般性的情况下,将参考图1将方法200描述为由终端设备120执行。
在框210处,终端设备120从网络设备110接收用于终端设备120与目标小区135建立连接的指示。为了便于讨论,下文中,该指示可以称为“连接指示”。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120位于服务小区115的覆盖范围内,并且因此由网络设备110提供服务。同时,终端设备120也位于网络设备130的目标小区115的覆盖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为终端设备120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110可以具有关于终端设备120除位于服务小区125以外还位于目标小区135中的信息,因此有可能采用目标小区135用于向终端设备120提供通信增强。
例如,终端设备120可以检测目标小区135的存在,然后将目标小区135报告给网络设备110。另外地或替代地,网络设备110可以例如基于某种预定信息(诸如与网络设备110相邻的相邻网络设备的信息)自己确定目标小区135的存在。在这两种情况下,为了向终端设备120提供更好的通信性能,网络设备110可以向终端设备120发送连接指示以用于与目标小区135建立连接。
在框220处,终端设备120确定关于终端设备120是否知道目标小区135和针对终端设备120的目标小区135的发送波束140的状况。如本文中使用的,终端设备120的已知小区可以是指在终端设备120从网络设备110接收连接指示之前终端设备120测量并且向网络设备110报告该小区并且当终端设备120接收连接指示时该小区保持不变。类似地,终端设备120的已知发送波束可以是指在终端设备120接收连接指示之前终端设备120测量并且向网络设备110报告发送波束并且当终端设备120接收连接指示时发送波束保持不变。
换言之,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20可以在从网络设备110接收连接指示之前在预定时段期间向网络设备110发送针对目标小区135的测量报告。预定时段的持续时间可以基于通信系统100的性能要求和设计参数来配置。在终端设备120在连接指示的接收之前发送测量报告的情况下,存在以下可能性:即,在终端设备120接收连接指示时,终端设备120仍然知道目标小区135和发送波束140。相反,如果在从网络设备110接收连接指示之前在预定时段期间终端设备120没有向网络设备110发送针对目标小区135的测量报告,则终端设备120不知道目标小区135和发送波束140。
如上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130和终端设备120都可以在要在它们之间执行的通信中应用波束成形,诸如在TS 38.104中定义的FR2中。例如,当向终端设备120发送信号时,网络设备130可以使用朝向终端设备120的发送波束140,以增加向终端设备120的发送功率。类似地,当从网络设备130接收信号时,终端设备120可以使用与发送波束140相对应的接收波束(图1中未示出),以增加网络设备130的方向上的接收功率。
然而,终端设备120的接收波束可以从终端设备120向网络设备110报告目标小区135的第一时刻到终端设备120接收到连接指示的第二时刻发生变化。另外,例如由于终端设备120的移动,网络设备130的发送波束140也可以从第一时刻到第二时刻发生变化。同时,目标小区135可以在从报告目标小区135到使用目标小区135(例如,作为切换目标)的持续期间(duration)(即,终端设备120和网络设备110必须知道目标小区135的小区状况的时间)对于终端设备120保持不变。因此,如果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能够进行波束成形,则终端设备120仅知道目标小区135来配置延迟以便终端设备120与目标小区135建立连接是不够的。
另外,注意,终端设备120的接收波束的控制是特定于终端设备120的实现的,并且接收波束的任何变化都不是网络设备110可控制的。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终端设备120与目标小区135建立连接的状况时可以不考虑接收波束的变化,因此接收波束的变化可能不会直接包括在针对不同状况的相应延迟要求中。然而,由于接收波束在各种场景中从第一时刻到第二时刻可能发生变化,并且不能从网络设备110的角度直接测试,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以通用方式将终端设备120的接收波束的变化包括到不同场景的延迟要求中。
因此,在确定终端设备120与目标小区135建立连接的状况时,可以基于终端设备120是否知道目标小区135和发送波束140来定义一些不同场景。因此,第一场景可以是:从第一时刻到第二时刻目标小区135和发送波束140都针对终端设备120保持不变。第一场景也可以称为“已知小区和波束”。第二场景可以是:从第一时刻到第二时刻,目标小区135保持不变,但发送波束140发生变化。第二场景也可以称为“已知小区和未知波束”。第三场景可以是:目标小区135从第一时刻到第二时刻发生变化。第三场景也可以称为“未知小区”。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三个场景可以用于如TS 38.104中定义的FR2。
作为示例,第一场景可以定义如下。如果在从网络设备110接收连接指示之前在预定时段期间针对目标小区135和发送波束140小区标识要求满足,并且发送波束140从目标小区135的测量报告的发送起到连接指示的接收保持不变,则终端设备120可以确定目标小区135和发送波束140已知的状况。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关小区标识要求可以是如TS 38.133中定义的各种相关小区标识要求之一。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相关小区标识要求可以是任何其他合适的现有或未来的小区标识要求。以这种方式,终端设备120可以清楚且容易地确定“已知小区和波束”的场景。
作为另一示例,第二场景可以定义如下。如果针对目标小区135和目标小区135的至少一个发送波束在预定时段期间小区标识要求满足,发送波束140从测量报告的发送起到连接指示的接收发生变化,并且改变后的发送波束140是前述至少一个发送波束之一,即,改变后的发送波束140是检测到且已报告的波束,则终端设备120可以确定目标小区135已知且发送波束140未知的状况。以这种方式,终端设备12就可以清楚且容易地确定“已知小区和未知波束”的场景。
特别地,假定终端设备120将被切换到目标小区135。如果终端设备120在目标小区135上在过去5秒期间满足相关小区标识要求,则可以认为目标小区135是已知的。否则,可以认为目标小区135是未知的。相关小区标识要求可以是在TS 38.133的第9.2.5节中针对频率内切换和在TS 38.133的第9.3.1节中针对频率间切换描述的小区标识要求之一。此外,如果在最后的5秒内终端设备120在发送波束140上已经满足相关小区标识要求并且发送波束140保持不变,则可以认为发送波束140是已知的。
在框230处,终端设备120基于关于终端设备120是否知道目标小区135和发送波束140的状况来确定用于终端设备120建立连接的延迟。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终端设备120知道目标小区135和发送波束140,则终端设备120可以确定没有用于检测目标小区135的检测延迟和用于接收波束扫描的扫描延迟的第一延迟。换言之,对于已知小区和已知波束的场景,可以假定目标小区135保持可检测并且发送波束140没有改变。因此,在终端设备120处可能不需要小区检测和接收波束扫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目标小区135已知且发送波束140未知,则终端设备120可以确定大于或等于第一延迟的第二延迟。换言之,对于已知小区和未知波束的场景,可以假定目标小区135保持可检测,但发送波束140改变。因此,在终端设备120处不需要小区检测但可能需要接收波束扫描。因此,“已知小区和未知波束”的场景的第二延迟可以合理地大于“已知小区和波束”的场景的第一延迟。在一些实施例中,注意,终端设备120的实际延迟要求不仅取决于上面定义的状况,还取决于终端设备120的能力。
特别地,如果终端设备120具有多个接收波束,则终端设备120可以通过以扫描延迟增加第一延迟来获取第二延迟。也就是说,对于具有多接收波束能力的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二延迟确定为第一延迟加上用于接收波束扫描的至少一个测量。另一方面,如果终端设备120具有单个接收波束,则例如由于协同定位假定,终端设备120可以确定第二延迟等于第一延迟,因此在终端设备120处不需要接收波束扫描。因此,在确定延迟要求时考虑终端设备120的能力。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如果目标小区135未知,则终端设备120可以确定大于第二延迟的第三延迟。例如,终端设备120可以基于用于检测目标小区135的检测延迟、终端设备120的能力或其他相关参数及其任何组合来获取第三延迟。这样,可以更合理地确定第三延迟。替代地,终端设备120可以通过以预定增量增加第一延迟或第二延迟来获取第三延迟。以这种方式,可以保证“未知小区”的场景的第三延迟大于第一延迟和第二延迟。
在一些情况下,对于未知小区的场景,可以假定只有在假定目标小区135和发送波束140的状况良好(例如,第一尝试或-3dB)时才定义要求,并且所许可的延迟时间可以等于用于小区检测的所定义的延迟,该延迟包括索引读取(可能包括一轮测量)。此外,未知小区的这种延迟要求可能取决于终端设备120的能力。
具体地,例如,可以如下定义切换的延迟(即,中断要求)(Tsearch的值)。如果目标小区135和发送波束140已知,则Tsearch可以被确定为0ms。如果目标小区135已知但发送波束140未知,则Tsearch可被确定为x*Trs(x≥0)。如果目标小区135未知并且对于目标小区140有Es/Iot≥-TBD dB,则Tsearch=y*Trs(y≥x)。
此外,网络设备130的发送波束140的任何可能的改变和终端设备120的接收波束的改变然后可以通过允许必要的松弛(relaxation)来在以上确定的延迟中被考虑在内。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允许比已知小区和已知发送波束的情况更大的延迟来考虑接收波束扫描。
在框240处,终端设备120在基于关于终端设备120是否知道目标小区135和发送波束140的状况而确定的延迟内建立连接。例如,如果终端设备120知道目标小区135和发送波束140两者,则终端设备120可以尝试在没有检测延迟和扫描延迟的第一延迟内与目标小区135建立连接,以最小化终端设备120的通信延迟。
替代地,如果终端设备120知道目标小区135并且终端设备120不知道发送波束140,则终端设备120可以尝试在大于或等于第一延迟的第二延迟内与目标小区135建立连接,以最小化终端设备120的通信延迟。另外,如果终端设备120不知道目标小区135,则终端设备120可以尝试在大于第二延迟的第三延迟内与目标小区135建立连接。相反,如果终端设备120在各种场景中在相应的所确定的延迟内未能建立连接,则终端设备120可以认为连接建立不成功并且可以重试或放弃建立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20可以出于各种目的与目标小区135建立连接。在一个潜在目的中,终端设备120可以从服务小区125切换到目标小区135。在另一潜在目的中,目标小区135可以被终端设备120激活作为用于载波聚合的辅小区,服务小区125作为主小区。在另一潜在目的中,目标小区135可以被配置为用于终端设备120作为用于双连接的主辅小区,结合服务小区125作为主小区。可以理解,终端设备120可以与目标小区135建立连接以用于合适的现有功能或未来可能开发的任何其他功能。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示例方法300的流程图。方法300可以在诸如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110等网络设备处实现。另外地或替代地,方法300也可以在网络设备130和图1中未示出的其他网络设备处实现。出于讨论的目的,在不失一般性的情况下,将参考图1将方法300描述为由网络设备110执行。另外,可以理解,方法300可以由网络设备110以与终端设备执行方法200相对应的方式执行。因此,方法300可以参考方法200来理解,并且在下面可以不详细介绍。
在框310处,网络设备110向终端设备120发送用于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建立连接的指示。作为示例,网络设备110可以发送将终端设备120切换到目标小区135的指示。作为另一示例,网络设备110可以发送激活目标小区135作为用于载波聚合的辅小区的指示。作为另一示例,网络设备110可以发送将目标小区135配置为用于双连接的主辅小区的指示。可以理解,网络设备110可以指示终端设备120与目标小区135建立连接以用于任何其他合适的现有功能或未来可能开发的功能。
在框320处,网络设备110基于关于终端设备120是否知道目标小区135和针对终端设备120的目标小区135的发送波束140的状况来确定用于终端设备120建立连接的延迟。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发送指示之前在预定时段期间,网络设备110可以从终端设备120接收针对目标小区135的测量报告。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状况可以包括:如果针对目标小区135和发送波束140在预定时段期间小区标识要求满足,并且发送波束140从测量报告的接收起到指示的发送保持不变,则终端设备120知道目标小区135和发送波束14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状况可以包括:如果针对目标小区135和目标小区135的至少一个发送波束在预定时段期间小区标识要求满足,发送波束140从测量报告的接收起到指示的发送发生变化,并且改变后的发送波束是前述至少一个发送波束之一,则终端设备120知道目标小区140且不知道发送波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终端设备120知道目标小区135和发送波束140,则网络设备110可以确定没有用于终端设备120检测目标小区135的检测延迟和用于终端设备120执行接收波束扫描的扫描延迟的第一延迟。如果终端设备120知道目标小区135且不知道发送波束140,则网络设备110可以确定大于或等于第一延迟的第二延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终端设备120具有多个接收波束,则网络设备110可以通过以扫描延迟增加第一延迟来获取第二延迟。如果终端设备具有单个接收波束,则网络设备110可以将第二延迟确定为等于第一延迟。
如果终端设备120不知道目标小区135,则网络设备110可以确定大于第二延迟的第三延迟。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110可以基于检测延迟和终端设备的能力中的至少一项来获取第三延迟。替代地或另外地,网络设备110可以通过以预定增量增加第一延迟或第二延迟来获取第三延迟。
在框330处,网络设备110监测终端设备120是否在该延迟内建立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监测连接的建立,网络设备110可以针对不同状况配置与相应延迟相对应的多个定时器。例如,网络设备110可以针对终端设备120知道目标小区135和发送波束140两者的状况而设置与第一延迟相对应的第一定时器,针对终端设备120知道目标小区135且不知道发送波束140的状况而设置与第二延迟相对应的第二定时器,并且针对终端设备120不知道目标小区135的状况而设置与第三延迟相对应的第三定时器。
如果网络设备110在各种场景中检测到终端设备120在相应的所确定的延迟内建立连接,则网络设备110可以针对终端设备120执行与目标小区135相关的对应操作,诸如将终端设备120切换到目标小区135,激活目标小区135作为用于载波聚合的辅小区,或者将目标小区135配置为用于双连接的主辅小区,以最小化终端设备的通信延迟120。
如果网络设备110在各种场景中检测到终端设备120在相应的所确定的延迟内未能建立连接,则网络设备110可以认为连接建立不成功并且可以指示终端设备120重试或放弃建立连接。替代地,如果网络设备110检测到终端设备120在第一延迟内未能建立连接,则网络设备110可以等待终端设备120建立连接,直到超过第二延迟和/或第三延迟。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执行方法200的装置(例如,终端设备12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方法200中的对应步骤的相应部件。这些部件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来实现。例如,它们可以通过电路系统或软件模块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用于在终端设备处从网络设备接收用于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建立连接的指示的部件;用于确定关于终端设备是否知道目标小区和目标小区的针对终端设备的发送波束的状况的部件;用于基于该状况确定用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的延迟的部件;以及用于在该延迟内建立连接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在接收指示之前在预定时段期间向网络设备发送针对目标小区的测量报告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定该状况的部件包括:用于响应于确定针对目标小区和发送波束在预定时段期间小区标识要求满足并且发送波束从测量报告的发送起到指示的接收保持不变,而确定目标小区和发送波束已知的状况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定该状况的模块包括:用于响应于确定针对目标小区和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发送波束在预定时段期间小区标识要求满足,发送波束从测量报告的发送起到指示的接收发生变化,并且改变后的发送波束是前述至少一个发送波束之一,而确定目标小区已知且发送波束未知的状况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定延迟的部件包括:用于响应于目标小区和发送波束已知的状况而确定第一延迟的部件,第一延迟没有用于检测目标小区的检测延迟和用于接收波束扫描的扫描延迟;用于响应于目标小区已知且发送波束未知的状况而确定大于或等于第一延迟的第二延迟的部件;以及用于响应于目标小区未知的状况而确定大于第二延迟的第三延迟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定第二延迟的部件包括:用于响应于终端设备具有多个接收波束,通过以扫描延迟增加第一延迟来获取第二延迟的部件;以及用于响应于终端设备具有单个接收波束,确定等于第一延迟的第二延迟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定第三延迟的部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基于检测延迟和终端设备的能力中的至少一项获取第三延迟的部件;以及用于通过以预定增量增加第一延迟或第二延迟来获取第三延迟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建立连接的部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切换到目标小区的部件;用于激活目标小区作为用于载波聚合的辅小区的部件;以及用于将目标小区配置为用于双连接的主辅小区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执行方法300的装置(例如,网络设备11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方法300中的对应步骤的相应部件。这些部件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来实现。例如,它们可以通过电路系统或软件部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用于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建立连接的指示的部件;用于基于关于终端设备是否知道目标小区和目标小区的针对终端设备的发送波束的状况来确定用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的延迟的部件;以及用于监测终端设备是否在该延迟内建立连接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在发送指示之前在预定时段期间从终端设备接收针对目标小区的测量报告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状况包括:如果针对目标小区和发送波束在预定时段期间小区标识要求满足并且发送波束从测量报告的接收起到指示的发送保持不变,则终端设备知道目标小区和发送波束。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状况包括:如果针对目标小区和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发送波束在预定时段期间小区标识要求满足,发送波束从测量报告的接收起到指示的发送发生变化,并且改变后的发送波束是前述至少一个发送波束之一,则终端设备知道目标小区且不知道发送波束。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定延迟的部件包括:用于响应于终端设备知道目标小区和发送波束的状况而确定第一延迟的部件,第一延迟没有用于终端设备检测目标小区的检测延迟和用于终端设备执行接收波束扫描的扫描延迟;用于响应于终端设备知道目标小区且不知道发送波束的状况而确定大于或等于第一延迟的第二延迟的部件;以及用于响应于终端设备不知道目标小区的状况而确定大于第二延迟的第三延迟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定第二延迟的部件包括:用于响应于终端设备具有多个接收波束而通过以扫描延迟增加第一延迟来获取第二延迟的部件;以及用于响应于终端设备具有单个接收波束而确定等于第一延迟的第二延迟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定第三延迟的部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基于检测延迟和终端设备的能力中的至少一项获取第三延迟的部件;以及用于通过以预定增量增加第一延迟或第二延迟来获取第三延迟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发送指示的部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发送用于切换到目标小区的指示的部件;用于发送用于激活目标小区作为用于载波聚合的辅小区的指示的部件;以及用于发送用于将目标小区配置为用于双连接的主辅小区的指示的部件。
图4是适合于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设备400的简化框图。设备400可以被认为是如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的又一示例实施例。因此,设备400可以在网络设备110或终端设备120处实现或者实现为其至少一部分。
如图所示,设备400包括处理器410、耦合到处理器410的存储器420、耦合到处理器410的合适的发送机(TX)和接收机(RX)440、以及耦合到TX/RX 440的通信接口。存储器420存储程序430的至少一部分。TX/RX 440用于双向通信。TX/RX 440至少有一个天线以促进通信。通信接口可以表示与其他网络元件通信所需要的任何接口,诸如用于eNB之间的双向通信的X2接口、用于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服务网关(S-GW)与eNB之间的通信的S1接口、用于eNB与中继节点(RN)之间的通信的Un接口、或用于eNB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的Uu接口。
假定程序430包括程序指令,这些程序指令在由相关联的处理器410执行时使得设备400能够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操作,如本文参考图1到图4讨论的。本文中的实施例可以通过由设备400的处理器410可执行的计算机软件,或者通过硬件,或者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实现。处理器410可以被配置为实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此外,处理器410和存储器420的组合可以形成适于实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处理装置450。
存储器420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网络的任何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数据存储技术来实现,作为非限制性示例,诸如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基于半导体的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和系统、光学存储设备和系统、固定存储器和可移动存储器。尽管在设备400中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420,但是在设备400中可以存在若干物理上不同的存储器模块。处理器410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网络的任何类型,并且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中的一种或多种。设备400可以具有多个处理器,诸如在时间上从属于与主处理器同步的时钟的专用集成电路芯片。
本公开的装置和/或设备中包括的组件可以以各种方式实现,包括软件、硬件、固件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单元可以使用软件和/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机器可执行指令。除了或代替机器可执行指令,装置和/或设备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单元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组件实现。例如而非限制,可以使用的硬件逻辑组件的说明性类型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等。
通常,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可以用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它们的任何组合来实现。一些方面可以用硬件来实现,而其他方面可以用可以由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执行的固件或软件来实现。虽然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各个方面被示出并且描述为框图、流程图或使用一些其他图形表示,但是应当理解,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本文中描述的框、装置、系统、技术或方法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专用电路或逻辑、通用硬件或控制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或它们的某种组合来实现。
本公开还提供了有形地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诸如程序模块中包括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目标或真实或虚拟的处理器上的设备中执行以执行以上参考图2和图6中任一项所述的过程或方法。通常,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结构的例程、程序、库、对象、类、组件、数据类型等。程序模块的功能可以根据各种实施例中的需要而在程序模块之间进行组合或拆分。用于程序模块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可以在本地或分布式设备内执行。在分布式设备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本地和远程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使得这些程序代码在由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使在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指定的功能/操作被实现。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并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以上程序代码可以体现在机器可读介质上,该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可以包含或存储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其相结合使用的程序的任何有形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磁性、光学、电磁、红外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其任何合适的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包括具有一根或多根电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软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或它们的任何合适的组合。
出于本文中如上所述的本公开的目的,应当注意,
-可能被实现为软件代码部分并且在网络元件或终端处使用处理器运行的方法步骤(作为设备、装置和/或其模块的示例,或者作为包括装置和/或模块的实体的示例)是独立于软件代码的,并且可以使用任何已知或将来开发的编程语言来指定,只要由方法步骤定义的功能得以保留;
-通常,任何方法步骤都适合于作为软件或通过硬件来实现,而无需在所实现的功能方面改变本发明的思想;
-很可能在以上定义的装置或其任何模块处实现为硬件组件的方法步骤和/或设备、单元或部件(例如,执行根据如上所述的实施例的装置、eNode-B等的功能的设备)是独立于硬件的,并且可以使用任何已知或将来开发的硬件技术或这些技术的任何混合(诸如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互补MOS)、BiMOS(双极性MOS)、BiCMOS(双极性CMOS)、ECL(发射极耦合逻辑)、TTL(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等)使用例如ASIC(专用IC(集成电路))组件、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组件、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组件、或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组件来实现;
-设备、单元或部件(例如,以上定义的装置或其相应部件中的任何一个)可以实现为个体设备、单元或部件,但这并不排除它们在整个系统中以分布式方式实现,只要设备、单元或部件的功能得以保留;
-装置可以由半导体芯片、芯片组或包括这种芯片或芯片组的(硬件)模块表示;然而,这不排除以下可能性:装置或模块的功能不是硬件实现的,而是被实现为(软件)模块中的软件,诸如包括用于在处理器上执行/运行的可执行软件代码部分的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
-设备可以被视为一个装置或一个以上的装置的组装件,而无论例如是在功能上相互协作还是在功能上彼此独立。
注意,上述实施例和示例仅出于说明性目的而提供,而绝不旨在将本公开限制于此。相反,旨在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和修改。
此外,尽管以特定顺序描绘了操作,但是这不应当被理解为要求这样的操作以所示的特定顺序或以连续的顺序执行或者执行所有示出的操作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尽管以上讨论中包含若干具体的实现细节,但是这些细节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而应当被解释为可以是特定于特定实施例的特征的描述。在单独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也可以在单个实施例中组合实现。相反,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分别在多个实施例中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来实现。
尽管已经以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定义的本公开不必限于上述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述特定特征和动作被公开作为实现权利要求的示例形式。

Claims (20)

1.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在终端设备处从网络设备接收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频率范围2FR2中激活目标小区的指示;
确定关于所述终端设备是否知道所述目标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的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发送波束的状况;
基于所述状况确定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激活所述目标小区的延迟;以及
基于所述延迟激活所述目标小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所述指示之前的预定时段期间,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针对所述目标小区的测量报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状况包括:
响应于确定针对所述目标小区和所述发送波束在所述预定时段期间小区标识要求被满足并且所述发送波束从所述测量报告的发送起到所述指示的接收保持不变,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和所述发送波束已知的状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状况包括:
响应于确定针对所述目标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发送波束在所述预定时段期间小区标识要求被满足、所述发送波束从所述测量报告的发送起到所述指示的接收发生改变并且经改变的所述发送波束是所述至少一个发送波束之一,而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已知且所述发送波束未知的状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延迟包括:
响应于所述目标小区和所述发送波束已知的所述状况,确定第一延迟,所述第一延迟没有用于检测所述目标小区的检测延迟和用于接收波束扫描的扫描延迟;
响应于所述目标小区已知且所述发送波束未知的所述状况,确定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延迟的第二延迟;以及
响应于所述目标小区未知的所述状况,确定大于所述第二延迟的第三延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二延迟包括:
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具有多个接收波束,通过以所述扫描延迟增加所述第一延迟来获取所述第二延迟;以及
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具有单个接收波束,确定等于所述第一延迟的所述第二延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三延迟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基于所述检测延迟和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中的至少一项来获取所述第三延迟;以及
通过以预定增量增加所述第一延迟或所述第二延迟来获取所述第三延迟。
8.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终端设备:
从网络设备接收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频率范围2FR2中激活目标小区的指示;
确定关于所述终端设备是否知道所述目标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的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发送波束的状况;
基于所述状况确定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激活所述目标小区的延迟;以及
基于所述延迟激活所述目标小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进一步使所述终端设备:
在接收所述指示之前的预定时段期间,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针对所述目标小区的测量报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进一步使所述终端设备:
响应于确定针对所述目标小区和所述发送波束在所述预定时段期间小区标识要求被满足并且所述发送波束从所述测量报告的发送起到所述指示的接收保持不变,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和所述发送波束已知的状况。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进一步使所述终端设备:
响应于确定针对所述目标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发送波束在所述预定时段期间小区标识要求被满足、所述发送波束从所述测量报告的发送起到所述指示的接收发生改变并且经改变的所述发送波束是所述至少一个发送波束之一,而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已知且所述发送波束未知的状况。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进一步使所述终端设备:
响应于所述目标小区和所述发送波束已知的所述状况,确定第一延迟,所述第一延迟没有用于检测所述目标小区的检测延迟和用于接收波束扫描的扫描延迟;
响应于所述目标小区已知且所述发送波束未知的所述状况,确定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延迟的第二延迟;以及
响应于所述目标小区未知的所述状况,确定大于所述第二延迟的第三延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进一步使所述终端设备:
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具有多个接收波束,通过以所述扫描延迟增加所述第一延迟来获取所述第二延迟;以及
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具有单个接收波束,确定等于所述第一延迟的所述第二延迟。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进一步使所述终端设备:
基于所述检测延迟和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中的至少一项来获取所述第三延迟;以及
通过以预定增量增加所述第一延迟或所述第二延迟来获取所述第三延迟。
15.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了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至少执行以下操作:
从网络设备接收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频率范围2FR2中激活目标小区的指示;
确定关于所述终端设备是否知道所述目标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的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发送波束的状况;
基于所述状况确定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激活所述目标小区的延迟;以及
基于所述延迟激活所述目标小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进一步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
在接收所述指示之前的预定时段期间,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针对所述目标小区的测量报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状况包括:
如果针对所述目标小区和所述发送波束在所述预定时段期间小区标识要求被满足并且所述发送波束从所述测量报告的发送起到所述指示的接收保持不变,则所述终端设备知道所述目标小区和所述发送波束。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状况包括:
如果针对所述目标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发送波束在所述预定时段期间小区标识要求被满足、所述发送波束从所述测量报告的发送起到所述指示的接收发生改变,并且经改变的所述发送波束是所述至少一个发送波束之一,则所述终端设备知道所述目标小区且不知道所述发送波束。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确定所述延迟包括:
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知道所述目标小区和所述发送波束的所述状况,确定第一延迟,所述第一延迟没有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检测所述目标小区的检测延迟和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波束扫描的扫描延迟;
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知道所述目标小区且不知道所述发送波束的所述状况,确定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延迟的第二延迟;以及
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不知道所述目标小区的所述状况,确定大于所述第二延迟的第三延迟。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确定所述第二延迟包括:
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具有多个接收波束,通过以所述扫描延迟增加所述第一延迟来获取所述第二延迟;以及
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具有单个接收波束,确定等于所述第一延迟的所述第二延迟。
CN201980091793.3A 2019-02-15 2019-02-15 具有波束成形的已知小区定义 Active CN1134911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75164 WO2020164091A1 (en) 2019-02-15 2019-02-15 Known cell definition with beamform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1154A CN113491154A (zh) 2021-10-08
CN113491154B true CN113491154B (zh) 2024-03-01

Family

ID=72045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1793.3A Active CN113491154B (zh) 2019-02-15 2019-02-15 具有波束成形的已知小区定义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01567A1 (zh)
EP (1) EP3925285A4 (zh)
CN (1) CN113491154B (zh)
WO (1) WO20201640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9313B (zh) * 2019-05-31 2022-05-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小区激活时延的方法和装置
EP4360380A1 (en) * 2021-06-24 2024-05-01 Nokia Technologies Oy Indication of cell statu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5687A (zh) * 2010-10-01 2013-06-12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协调不连续接收drx的方法
CN108886725A (zh) * 2016-04-01 2018-11-2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促进终端设备的切换的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3566488T3 (pl) * 2017-01-05 2022-10-03 Nokia Technologies Oy Sposób, program komputerowy i aparat do wyboru wiązki do przełączenia
WO2018209497A1 (en) * 2017-05-15 2018-11-22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rm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mechanism
US11777696B2 (en) * 2018-06-25 2023-10-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rving cell activ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5687A (zh) * 2010-10-01 2013-06-12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协调不连续接收drx的方法
CN108886725A (zh) * 2016-04-01 2018-11-2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促进终端设备的切换的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finition of known cell in FR2;Qualcomm Incorporated;《R4-1800923,3GPPRAN4#AH1801 San Diego, US》;20180115;全文 *
Discussion on NR PSCell addition delay in FR2;Nokia et al.;《R4-1815854,3GPP TSG-RAN WG4 Meeting #89 Spokane, USA》;20181111;全文 *
Further discussion on handover requirements for NR;Intel Corporation;《R4-1806340,3GPP TSG-RAN4 Meeting #87 Busan, Korea》;20180520;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25285A4 (en) 2022-10-19
CN113491154A (zh) 2021-10-08
WO2020164091A1 (en) 2020-08-20
US20220201567A1 (en) 2022-06-23
EP3925285A1 (en) 2021-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049080A1 (en) Network controlled sharing of measurement gaps for intra and inter frequency measurements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20160073442A1 (en) Mobility handling for dual connectivity
CN109565719B (zh) 用于主小区改变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
EP3925283B1 (en)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due to lbt failure
WO2020029218A1 (en) Neighbor cell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CN114287150B (zh) 下行链路定位期间的波束选择
TW201703453A (zh) 用於在同步的網路中增強測量間距的方法、設備和系統
US20230319794A1 (en)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new radio management measurement
CN113170361B (zh) 联合网络部署中的链路切换
CN113491154B (zh) 具有波束成形的已知小区定义
CN112584443A (zh) 辅助小区链路恢复请求传输
US10931344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information reception during intra-frequency measurement gap
CN117643102A (zh) 移动性失败证据相关的操作
CN115211174B (zh) 切换中的测量报告
CN112771909B (zh) 相邻小区测量和报告
WO2024098229A1 (en) Beam information triggering for cell activation
WO2023024114A1 (en) Mitigation of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WO2023220966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WO2024093134A1 (en) Network devices for collecting ue related measurement in dual connectivity
WO2023220963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US20230050082A1 (en) Methods, devices, and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US20210345412A1 (en) Selection of random access mode
US20200053696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broadcast signaling transmission
CN117546560A (zh) 小区状态的指示
CN117223248A (zh) 测量间隙增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