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91051A - 用于无线供电的交互式客人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线供电的交互式客人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491051A CN113491051A CN202080019372.2A CN202080019372A CN113491051A CN 113491051 A CN113491051 A CN 113491051A CN 202080019372 A CN202080019372 A CN 202080019372A CN 113491051 A CN113491051 A CN 1134910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guest
- control system
- output
- wireless p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306 harve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54 immer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78 mim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9—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data transfer in combination with power transfe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01—Energy harvesting or scaveng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3—Eye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04—Detection arrangements using opto-electronic means
- G06F3/0325—Detection arrangements using opto-electronic means using a plurality of light emitters or reflectors or a plurality of detectors forming a reference frame from which to derive the orientation of the object, e.g. by triangulation or 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 deformation in the picked up imag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46—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the device orientation or free movement in a 3D space, e.g. 3D mice, 6-DOF [six degrees of freedom] pointers using gyroscopes, accelerometers or tilt-senso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2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frequency wav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4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ear-field transmission
- H04B5/48—Transcei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电力系统包括被配置为向环境输出无线电波的控制系统和具有能量收集设备的可穿戴设备,该能量收集设备被配置为接收无线电波并从所接收的无线电波收集能量。可穿戴设备还包括处理器和传感器,该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可穿戴设备的状态并且向处理器输出状态信号。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检测到的状态信号输出设备控制信号。可穿戴设备还包括通信器,该通信器被配置为从处理器接收设备控制信号,并且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状态向控制系统提供输出。至少处理器、传感器、或通信器经由由能量收集设备收集的能量接收电力。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3月7日提交的题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WIRELESSLY POWERED INTERACTIVE GUEST DEVICE”的美国临时申请No. 62/815,190的优先权和权益,该美国临时申请出于所有目的以其整体通过引用特此并入。
背景技术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游乐园领域。具体地,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用于控制景点内的交互设备的技术。
本部分旨在向读者介绍可能与下面描述的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相关的技术的各个方面。该讨论被认为有助于向读者提供背景信息,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因此,应当理解,这些陈述要就此而论而不是作为对现有技术的承认来阅读。
自二十世纪初以来,游乐园在流行度方面已经显著增长。为了维持流行度的这种增长,设计了新的游乐园景点以向客人提供独特的沉浸式体验。某些游乐园景点实现与游乐园景点的单独的交互,以增强客人的沉浸式体验。然而,这些单独的交互的沉浸式体验可能受到用于与游乐园景点交互的设备的功能性的阻碍。例如,可识别的电子设备(例如,蜂窝电话、控制器、电池供电的设备)可以包括由客人输入访问的功能,这可以降低客人沉浸到游乐园景点的主题环境中的感觉。因此,现在可认识到的是,改进这些游乐园景点是合意的。
发明内容
下面概述了在范围上与原始要求保护的主题相称的某些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而是这些实施例仅旨在提供某些公开的实施例的简要概述。实际上,本公开可以涵盖可以与下面阐述的实施例类似或不同的各种形式。
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无线电力系统包括被配置为向环境输出无线电波的控制系统和具有能量收集设备的可穿戴设备,该能量收集设备被配置为接收无线电波并从所接收的无线电波收集能量。可穿戴设备还包括处理器和传感器,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可穿戴设备的状态并且向处理器输出状态信号。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检测到的状态信号输出设备控制信号。可穿戴设备还包括通信器,通信器被配置为从处理器接收设备控制信号,并且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状态向控制系统提供输出。至少处理器、传感器、或通信器经由由能量收集设备收集的能量接收电力。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一种无线电力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被配置为向环境输出无线电波,并且被配置为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控制系统输出控制系统信号。无线电力系统还包括定位在环境中的多个客人设备。多个设备中的每个客人设备被配置为从无线电波收集能量。从无线电波收集的能量被配置为对每个相应客人设备的部件供电。另外,多个客人设备中的第一客人设备被配置为接收控制系统信号,响应于接收到控制系统信号而激活第一设备指示器,并且响应于接收到控制系统信号而输出次级信号。此外,多个客人设备中的第二客人设备被配置为接收次级信号,基于所接收的次级信号激活第二客人设备的第二指示器,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所接收的次级信号输出三级信号。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一种无线电力系统包括被配置为向环境输出无线电波的控制系统。无线电力系统还包括多个便携式设备。多个便携式设备中的每个便携式设备包括指示器和能量收集设备,能量收集设备被配置为接收无线电波并将来自无线电波的能量转换为直流电压以向指示器提供电力。另外,多个便携式设备中的第一设备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设备的状态来输出第一设备信号。此外,多个便携式设备中的第二设备包括近场通信器,近场通信器被配置为接收第一设备信号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所接收的第一设备信号来激活第二设备指示器。
附图说明
当参考附图阅读以下详细描述时,本公开的这些和其他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好理解,在附图中,贯穿附图,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的部分,其中:
图1是无线电力系统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无线电力系统的控制系统和客人设备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3是控制系统与客人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客人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实施例的流程图;以及
图5是客人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描述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例。为了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简明描述,在说明书中可能没有描述实际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应当理解,在任何这样的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必须做出许多实施方式特定的决策以实现开发者的具体目标,诸如符合系统相关和业务相关的约束,这些约束可能因实施方式而变化。此外,应当理解,这样的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且耗时的,但是对于受益于本公开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仍将会是设计、制作和制造的例行任务。
当介绍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元素时,冠词“一”、“一个”和“该”旨在意指存在一个或多个元素。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旨在是包括性的,并且意指可能存在除所列出的元素之外的附加元素。另外,应当理解,对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的引用不旨在被解释为排除也并入所叙述特征的附加实施例的存在。
主题公园或游乐园景点已经变得越来越流行,并且已经创建了各种游乐园景点以向乘客提供独特的沉浸式体验。某些游乐园景点使得客人能够经由与客人相关联的设备(例如,无线设备)与游乐园景点交互,以增强客人的沉浸式体验。例如,客人可以访问移动设备上的软件应用以获得关于特定景点的更多信息。然而,客人与移动设备的交互往往会将客人注意力拉离景点。例如,某些景点可能具有乡村或历史的景点环境,并且其中移动设备在上下文之外。另外,其他客人可能被更精通技术的客人经由移动设备访问复杂功能的能力分散注意。此外,并非所有景点都准许客人在景点中时保有他们的移动设备。
本文中提供了无线供电的客人设备,其无线地操作并且被配置有结合游乐园中的一个或多个景点操作的专用功能性。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在景点中在适当时间或在某些客人与景点交互时自动激活功能性,使得客人需要操纵或提供用户输入以激活客人设备的功能。以这种方式,客人注意力不会被从景点拉走。这样的设备可以是相对简单的,以降低成本和/或重量。例如,设备可以由通过无线通信器收集的能量供电,而没有附加的电池重量。此外,无线供电设备的部件可以被容纳在各种主题设备(例如,护身符(amulet)、戒指、手镯、火炬、魔杖、泰迪熊等)中,使得客人可以使用主题设备与游乐园景点交互。另外,无线供电设备可以被配置为与游乐园景点以及与其他无线供电设备交互,以增强沉浸式体验。
图1是游乐园景点12的无线电力系统10的实施例的透视图。无线电力系统10可以被定位成向位于游乐园景点12的环境16(例如,乘坐轨道的一部分、房间等)中的客人设备14提供无线电力。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电力系统10被配置为贯穿整个游乐园景点12和/或贯穿游乐园向客人设备14(例如,无线供电的设备)提供无线电力。无线电力系统10包括控制系统18,控制系统18具有被配置为向环境16输出无线电波22的发射器20。无线电波22向客人设备14提供无线电力。另外,控制系统18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向客人设备14发送通信信号26的通信电路24(例如,收发器32)。通信电路24还可以被配置为经由通信电路24的检测器28从客人设备14接收通信信号。
在所图示实施例中,环境16具有多个发射器20和通信电路24,其可以改进电力发射和控制系统18与客人设备14之间的通信。如上所述,通信电路24的收发器可以被配置为输出通信信号26(例如,控制系统信号30)。控制系统信号30可以是红外信号。当使用红外信号时,通过使客人设备14保持在多个收发器32中的至少一个的范围或视线内,将环境16周围的多个收发器32以各种取向定位可以改进控制系统18与客人设备14之间的通信。
可以将客人设备14提供给游乐园景点12处的客人。客人设备14可以是特定于游乐园景点12的主题的主题设备。例如,客人设备14可以具有用于地下珍宝考察主题游乐园景点的火炬的形式。当客人将客人设备14(例如,火炬)移动到在环境16的主题热源(例如,篝火特效)附近的位置时,控制系统18可以输出控制系统信号30,从而使客人设备14(例如,火炬)点亮。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客人可以具有不同的客人设备14。例如,第一客人设备34可以是护身符,并且第二客人设备36可以是手镯。
图2是无线电力系统10的控制系统18和客人设备14的实施例的框图。控制系统18被配置为向客人设备14提供无线电力。此外,控制系统18被配置为与客人设备14通信。控制系统18可以包括通信电路24,通信电路24诸如天线、无线电收发器电路、以及信号处理硬件和/或软件(例如,硬件或软件滤波器、A/D转换器、多路复用器放大器)、或其组合,并且可以被配置为经由红外(IR)无线通信、卫星通信、广播无线电、微波无线电、蓝牙、Zigbee、Wifi、UHF、NFC等通过无线通信路径进行通信。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电路24包括设置在游乐园景点的环境中的多个IR收发器。
控制系统18可以包括系统处理器38和存储器40。系统处理器38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设备,并且存储器4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有形的非暂时性机器可读介质。作为示例,这样的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PROM、EEPROM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可用于承载或存储具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且能够由系统处理器38或由其他基于处理器的设备(例如,移动设备)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40被配置为存储可由系统处理器38执行以输出各种控制系统信号30的指令。例如,系统处理器38可以执行指令以基于来自第一客人设备34、其他客人设备14的通信、和/或来自定时器、景点事件时间表等的数据来输出控制系统信号30以激活第一客人设备34的指示器42。
控制系统18可以包括发射器44。发射器44被配置为输出无线电波22以向环境16提供无线电力。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电波22是超高频射频标识波(UHF RFID)。然而,可以发出任何类型的合适的无线电波22以向环境提供无线电力。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系统18可以具有多个发射器44。
客人设备14被配置为经由其相应的能量收集设备46(例如,第一能量收集设备66、第二能量收集设备68等)从控制系统18接收电力。能量收集设备46被配置为经由天线124(例如,第一天线126、第二天线128等)接收从控制系统18的发射器44发出的无线电波22,并且从无线电波22收集能量。在一些实施例中,从无线电波22收集的能量被直接输出到客人设备14的部件(例如,传感器48、处理器52、通信器56等)。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客人设备14包括电容器60(例如,第一电容器62、第二电容器64等),其被配置为在将能量输出到客人设备14的部件之前从能量收集设备46接收能量。然而,客人设备14不具有被配置为存储来自能量收集设备46的能量的电池。此外,客人设备14不具有电池,使得客人设备14的部件都不是电池供电的。另外,客人设备14不由有线连接供电。
客人设备14具有被配置为检测客人设备14的状态的传感器48(例如,第一传感器50、第二传感器54等)。传感器48可以被配置为基于客人设备14的检测到的状态来输出状态信号80。在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48是被配置为检测客人设备14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可以被配置为经由状态信号80输出客人设备14的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传感器48可以是加速度计、陀螺仪、压力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声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或其某种组合。
客人设备14可以包括被配置为从传感器48接收状态信号80的处理器52(例如,第一处理器72、第二处理器74等)。处理器52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状态信号80和/或其他输入来生成和输出设备控制信号82(例如,第一设备控制信号84、第二设备控制信号86等)。处理器52可以是微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客人设备14被配置为在没有存储器设备的情况下操作。在其他实施例中,客人设备14包括用于存储可由客人设备14的处理器52执行以输出各种设备控制信号82的指令的存储器设备。
客人设备14可以包括具有通信器56(例如,第一通信器76、第二通信器78等)的通信电路,该通信器56被配置为从处理器52接收设备控制信号82并且基于客人设备的状态和/或其他输入来向控制系统18和/或其他客人设备14提供输出88。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器56包括远程通信器和/或近场通信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通信器56包括中程通信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器56(例如,第一通信器76、第二通信器78等)包括被配置为将红外信号输出到控制系统18的检测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红外信号被配置为在客人设备14与控制系统18之间发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客人设备18输出的红外信号被配置为将信息发射到其他客人设备14。通信器56可以被配置为经由红外信号接收通信,使得通信器56可以经由红外信号从控制系统18和/或其他客人设备14接收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系统18被配置为向环境16发出红外光。通信器56可以被配置为使用可电切换反射器将信息发射到控制系统18和/或其他客人设备14。可电切换反射器可以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从控制系统18发出的红外光反射到环境。可电切换反射器可以选择性地反射具有被配置为发射来自客人设备14的信息的图案或序列的红外光。控制系统18和/或其他客人设备14可以被配置为接收选择性反射的红外光并且基于图案或序列来确定来自客人设备14的信息。可电切换反射器可以具有反射表面,其被配置为旋转以控制红外光的反射角度来生成图案或序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器56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对红外信号进行滤波以生成经滤波的红外信号并将经滤波的红外信号反射到控制系统18的检测器。经滤波的红外信号可以被配置为将信息从客人设备14发射到控制系统18和/或其他客人设备1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通信器56包括反射表面和遮挡设备,该遮挡设备被配置为选择性地阻挡反射表面的一个或多个部分以形成反射图案,该反射图案被配置为将红外光反射到控制系统18和/或其他客人设备14。例如,遮挡设备可以覆盖具有四个反射部分的反射表面,所述四个反射部分以二乘二的网格进行布置。遮挡设备可以阻挡左上反射部分,使得仅其他三个反射部分反射红外光。利用遮挡设备选择性地覆盖反射表面的不同部分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通信器56可以被配置为经由选择性地覆盖反射表面的不同部分的遮挡设备来将信息从客人设备14发射到控制系统18和/或其他客人设备14。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第一能量收集设备66、第一处理器72、第一传感器50、和第一通信器76全部被容纳在第一客人设备34的第一壳体90内。类似地,至少第二能量收集设备68、第二处理器74、第二传感器54、和第二通信器78全部被容纳在第二客人设备36的第二壳体92内。
图3是控制系统18与客人设备14之间的通信的实施例的流程图。控制系统18被配置为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控制系统18输出控制系统信号30。控制系统18可以被配置为基于计时器或景点事件来执行指令。例如,游乐园景点可以被配置为使特效(例如,阵风)在预定时间发生。控制系统18可以被配置为输出控制系统信号30,该控制系统信号30被配置为响应于特效(例如,阵风)而使客人设备14(例如,火炬)熄灭(例如,关闭指示器4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系统18被配置为从(一个或多个)客人设备14接收通信(框128)。控制系统被配置为根据基于从(一个或多个)客人设备14接收的通信而执行的指令来确定控制系统信号130(框130)。指令可以使控制系统输出控制系统信号30(框132)。控制系统信号30可以被配置为使客人设备14(例如,火炬)点亮。控制系统18可以包括多个指令,每个指令被配置为基于不同的条件或触发(例如,定时器、乘坐事件、接收到的通信等)来执行。
第一客人设备34可以被配置为从控制系统18接收控制系统信号30(框134)。响应于接收到控制系统信号30,第一处理器被配置为生成第一设备控制信号84(框13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控制系统信号30和来自第一传感器48的第一状态信号80两者来生成设备控制信号84。第一传感器可以检测第一客人设备的状态(框138)并且将指示第一客人设备的状态的第一状态信号输出到第一处理器。第一处理器被配置为从第一传感器接收状态信号(框140)。例如,控制系统18可以输出被配置为点亮第一客人设备34的控制系统信号30。然而,第一客人设备34(例如,火炬)可以被定位在主题水源中或者可能最近被定位在主题水源中,所述主题水源使得第一客人设备34是“湿润的”或具有湿润状态。第一处理器可以确定:第一客人设备34(例如,火炬)不能点亮,因为第一客人设备34是“湿润的”;并且基于控制系统信号30和状态信号80两者发送第一设备控制信号84,以使第一客人设备34短暂点亮然后熄灭或保持未点燃。在另一示例中,客人可以快速地移动第一客人设备34(例如,火炬)通过主题热源。尽管控制系统信号30被配置为当第一客人设备34被定位在主题热源附近时使第一客人设备34(例如,火炬)点亮。第一处理器可以基于来自状态信号80的第一客人设备34的速度来确定第一客人设备34(例如,火炬)不能被点燃。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客人设备34被配置为将状态信号80从第一传感器50输出到控制系统18(框142)。如上所述,状态信号80可以使控制系统18执行各种指令。控制系统18可以被配置为当第一客人设备34定位在游乐园景点12的环境16的特定区域中(例如,在主题热源附近)时输出控制系统信号30。另外,控制系统18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第一客人设备34的其他状态(例如,位置、移动等)来输出控制系统信号30。控制系统18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第一客人设备34的位置、加速度、速度、压力、温度、声学、逻辑状态等来输出控制系统信号30。
第一处理器72可以被配置为输出第一设备控制信号84以修改第一客人设备34的第一指示器94(框144)。第一设备控制信号84可以使第一指示器94去激活(框146)、激活第一指示器94(框148)、或调整第一指示器94的设置(框150)。例如,第一指示器94可以是LED灯,其中使第一指示器94去激活导致LED灯关闭,激活第一指示器94导致LED灯打开,并且调整第一指示器94的设置可以导致LED变暗、变亮、改变颜色等。
第一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将第一设备控制信号84输出到第一客人设备34的第一通信器。第一通信器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第一设备控制信号84而输出次级信号98(框152)。次级信号98可以被配置为将来自第一控制系统信号84的信息中继到另一客人设备14(例如,第二客人设备36)。第二客人设备36可以被配置为接收次级信号98(框154)并且基于次级信号98激活第二客人设备36的第二指示器96。例如,第一客人设备34和第二客人设备36可以是火炬。如上所述,当第一客人设备34被定位在主题热源(例如,篝火)附近时,第一客人设备34(例如,火炬)可以基于控制系统信号30而点亮。然后,第一客人设备34可以被配置为输出次级信号98,使得当第二客人设备36被移动到第一客人设备34附近的位置时,第一客人设备34可以使第二客人设备36(例如,火炬)点亮;由此,产生一个火炬点亮另一个火炬的特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类似于第一客人设备34的第一处理器72,第二客人设备36的第二处理器可以基于从第二传感器54检测到的(框158)和由第二处理器接收到的(框160)次级信号98和第二状态信号102两者来生成第二设备控制信号86(框156)。第二设备控制信号86可以修改第一客人设备34的第二指示器96(框162)。第二设备控制信号84可以使第一指示器94去激活(框164),激活第一指示器94(框166),或调整第一指示器94的设置(框168)。另外,第二客人设备36可以被配置为经由第二通信器输出三级信号100(框170),使得第二客人设备36(例如,火炬)可以使第三客人设备(例如,火炬)点亮。此外,第二客人设备36可以被配置为将第二状态信号102从第二传感器54输出到控制系统18(框172)。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系统18可以被配置为基于多个客人设备14的状态输出控制系统信号30。此外,控制系统18可以被配置为与游乐园景点12的特效设备通信。例如,具有第一客人设备34的第一客人和具有第二客人设备36的第二客人可以在游乐园景点的环境中站在特效设备126(例如,活门(trap door))附近。至少两个客人可以定位在活门附近,活门可以被配置为打开。第一客人设备34和第二客人设备36可以将它们相应的状态(例如,客人设备的位置)输出到控制系统18。控制系统18可以被配置为向特效设备126(例如,活门)输出第一控制系统信号104,从而使其打开。在一些实施例中,打开活门可以引起特效事件(例如,阵风),因此,控制系统18可以向第一客人设备34和/或第二客人设备36输出第二控制系统信号106,从而使得客人设备使其相应的指示器94、96去激活以“扑灭”客人设备34、36(例如,火炬)。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系统18同时向环境16中的所有客人设备14输出控制系统信号30,以使所有客人设备14的相应指示器去激活。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系统14被配置为将控制系统信号30输出到客人设备14(例如,第一客人设备),所述客人设备14定位成最靠近特效设备126(例如,活门)。特效(例如,阵风)可以源自活门。因此,为了模仿真实的阵风对火炬的影响,第一客人设备34将使第一指示器94去激活。然后,第一客人设备34可以将次级信号98输出到客人设备14(例如,第二客人设备36),所述客人设备14定位成最靠近第一客人设备34。每个客人设备14可以被配置为接收和输出指令以使相应的指示器42去激活以引起对特效阵风的延时反应。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将输出88延迟到其他客人设备14以增加延时反应的长度。
本技术可以用于触发一组客人设备14之间的级联激活效果,其中仅一些设备(即,所有客人设备14的仅子集)响应于在第一时间点发射的初始控制系统信号30,并且响应是对在激活的设备的仅子集上的特定设备功能性的激活。这些激活的设备14转而在随后的时间点向设备14的不同子集发送出其自己的激活信号。级联可以继续,直到环境中的所有设备14被激活。在一个示例中,可以通过使用级联型激活来创建设备14中的波或光级联。在某些实施例中,级联在环境中自动激活,而没有由用户对设备14的操纵。
对设备14的子集的激活顺序的选择可以基于与传感器的接近度或者可以基于与每个单独的设备14相关联的用户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系统18被配置为将控制系统信号30输出到整个环境,使得第一客人设备34可以在环境16中的任何地方接收控制系统信号30。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系统信号30被配置为仅在第一客人设备34中和/或仅在(例如,随机地或通过设备类型选择的)客人设备14的子集中引起响应。每个客人设备14可以具有单独的标识,使得控制系统18可以向特定客人设备14发送控制系统信号30。因此,第二客人设备36可以不响应于旨在用于第一客人设备34的控制系统信号输出30,使得第二指示器96不响应于接收到控制系统信号30而被激活。类似地,第一客人设备34可以不响应于针对第二客人设备36、第三客人设备等输出的控制系统信号30。可替换地或附加地,控制系统18可以基于客人设备14中的每个的单独状态来确定向哪个客人设备14发送控制系统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客人设备36不响应于次级信号98和三级信号100,使得第一指示器94不响应于次级信号98或三级信号100而被激活。例如,控制系统信号30可以被配置为使第一客人设备34暂时点亮。然后,第一客人设备34可以输出次级信号98以使第二客人设备36暂时点亮。然后,第二客人设备36可以输出三级信号100。尽管第一客人设备34可以在三级信号100的范围内,但是第一客人设备34可以不响应于三级信号100而再次点亮。
每个客人设备14可以被配置为在多个通信状态之间切换。客人设备14可以被配置为基于客人设备14的当前通信状态来接收不同的信息。例如,客人设备14可被配置为在第一通信状态中仅接收某些信号并且在其他通信状态(例如,第二通信状态、第三通信状态等)中接收其他信号。此外,客人设备14可以被配置为基于客人设备14的当前通信状态发射不同的信息。例如,第一客人设备34可以被配置为输出具有使第二客人设备36在第一通信状态中激活第二指示器96的指令的次级信号98,并且输出具有使第二客人设备36在第二通信状态中使第二指示器96去激活的指令的次级信号98。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状态可以被配置为禁用从通信器56的接收和/或发射,并且第二通信状态可以启用从通信器56的接收和/或发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接收到控制系统信号30,第一客人设备34可以从第一通信状态切换到第二通信状态,反之亦然。此外,响应于接收到次级信号98,第二客人设备36可以从第一通信状态切换到第二通信状态,反之亦然。控制系统18可以被配置为向环境16中的每个客人设备14输出控制系统信号30以切换/控制相应客人设备14的通信状态。控制系统18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相应客人设备14的状态来切换/控制相应客人设备14的通信状态。例如,控制系统18可以被配置为当由控制系统18从第一客人设备34接收的状态信号80指示第一客人设备34定位在环境16的特定区域中时,向第一客人设备34输出控制系统信号30以禁用次级信号98的发射。
图4是客人设备14之间的通信的实施例的流程图。在所图示实施例中,第一客人设备34和第二客人设备36(例如,可穿戴设备)彼此通信。客人设备14可以独立于来自控制系统的通信而彼此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系统可以主要被配置为向客人设备14提供电力。如上所述,控制系统被配置为经由发射器向环境输出无线电波。客人设备14(例如,便携式设备)各自具有能量收集设备,该能量收集设备被配置为接收无线电波并将来自无线电波的能量转换为直流电压,以向客人设备14的相应指示器42以及向客人设备14的其他部件提供电力。
如上所述,客人设备14可以被配置为独立于来自控制系统的通信而彼此交互或通信。客人设备14之间的通信可以基于客人设备14的相应状态。如上所述,第一客人设备34的第一传感器可以检测第一客人设备34的状态(框138)并且将状态信号80输出到第一客人设备34的第一处理器。第一处理器可以从第一传感器接收状态信号80(框140)。第一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第一客人设备34的状态生成第一设备控制信号84(框136)。第一设备控制信号84可以修改第一指示器94(框144)(例如,激活(框148)、去激活(框146)、调整指示器设置(框150)等)。第一设备控制信号84还可以被配置为使第一通信器输出第一设备信号108(框176)。第一通信器可以是近场通信器。
第二客人设备36可以被配置为经由第二通信器接收第一设备信号108(框178)。第二通信器也可以是近场通信器。第二客人设备36的第二传感器可以检测第二客人设备36的状态(框158),并且将第二状态信号102输出到第二客人设备36的第二处理器74。第二处理器可以从第一传感器接收第二状态信号102(框160)。第二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第二客人设备36的状态和第一设备信号108两者来生成第二设备控制信号86(框156)。第二设备控制信号86可以修改第二指示器96(框162)(例如,激活(框166)、去激活(框164)、调整指示器设置(框168)等)。第二设备控制信号86还可以被配置为使第二通信器输出第二设备信号110(框18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客人设备34被配置为接收第二设备信号110。然后,第一客人设备34的第一处理器72被配置为基于第一客人设备34的状态和第二设备信号110两者来确定第一设备控制信号84。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三客人设备被配置为接收第二设备信号1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客人可以发起客人设备14之间的通信。例如,第一客人182可以以特定模式移动第一客人设备34。第一客人设备34的第一传感器可以经由状态信号80检测模式(例如,随时间的位置、随时间的速度等)并将其输出到第一处理器。第一处理器被配置为识别模式并使第一客人设备34基于第一客人设备34的用户发起的模式输出第一设备信号108。第一设备信号108可以被配置为使第二客人设备36的第二指示器96点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被配置为识别多个模式。
图5是客人设备14之间的通信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如上所述,第一客人设备34可以被配置为输出第一设备信号108。在所图示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信号108被配置为被输出到多个客人设备14,使得第二客人设备36、第三客人设备112、和第四客人设备114被配置为接收第一设备信号108。然而,每个客人设备14可以对第一设备信号108具有不同的反应。第二客人设备可以响应于第一设备信号108而激活第二指示器96。第二指示器96可以是发出蓝光120的LED灯。第三客人设备112和第四客人设备114可以响应于第一设备信号108激活其相应的指示器116、118(例如,LED灯)以发出红光122。指示器42可以基于其相应的设备控制信号不同地激活。此外,指示器42可以不同地激活以提供客人设备14的状态的指示。指示器42可以包括单色发光二极管、多色发光二极管、音频输出设备、或其某种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示器42包括声音设备、触觉设备、或任何其他类型的特效。指示器42可以包括多个特效的组合。
在另一实施例中,指示器42被配置为基于相应客人设备14的单独的标识(ID)来激活。客人可以具有被保存到其相应的客人设备14的单独的ID。在一些实施例中,客人可以基于他们的ID被分成团队。ID可以使客人设备14以特定方式与控制系统和/或与其他设备14交互。例如,第一客人和第二客人可以在第一团队上,并且第三客人和第四客人可以在第二团队上,使得从对应于第一客人的第一客人设备34发出的第一设备信号108可以引出来自第二客人设备36的与来自第三客人设备112和第四客人设备114的响应不同的响应。由于客人设备14的对应团队,第二客人设备36可以响应于第一设备信号108而发出蓝光120,并且第二客人设备112和第三客人设备114可以响应于第一设备信号108而发出红光122。
虽然本文中已经图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仅某些特征,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想到许多修改和改变。因此,要理解的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覆盖如落入本公开的真实精神内的所有这样的修改和改变。
本文中呈现和要求保护的技术被引用并应用于实际性质的实质性对象和具体示例,其可证明地改进了本技术领域,并且因此不是抽象的、无形的或纯粹理论的。此外,如果附到本说明书末尾的任何权利要求包含被指定为“用于[执行]……[功能]的装置”或“用于[执行]……[功能]的步骤”的一个或多个元素,则旨在根据35 U.S.C.112(f)来解释这样的元素。然而,对于包含以任何其他方式指定的元素的任何权利要求,旨在不根据35U.S.C.112(f)来解释这样的元素。
Claims (20)
1.一种无线电力系统,包括:
控制系统,被配置为向环境输出无线电波;以及
可穿戴设备,包括:
能量收集设备,所述能量收集设备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无线电波并从接收的无线电波收集能量;
处理器;
传感器,其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状态并将状态信号输出到所述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检测到的状态信号输出设备控制信号;以及
通信器,其被配置为从所述处理器接收所述设备控制信号并且基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所述状态向所述控制系统提供输出,其中至少所述处理器、所述传感器、或所述通信器经由由所述能量收集设备收集的所述能量接收电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系统,其中所述通信器至少包括远程通信器或近场通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系统,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电容器,所述电容器被配置为存储从所述无线电波收集的所述能量,并且被配置为输出所述能量以向所述处理器、所述传感器、和所述通信器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系统,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不包括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系统,其中所述控制系统还被配置为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发出红外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电力系统,其中所述通信器包括至少一个可电切换反射器,所述至少一个可电切换反射器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所述红外信号反射到所述控制系统的检测器,并且其中所述可电切换反射器基于经由所述设备控制信号从所述处理器接收的指令而被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电力系统,其中所述通信器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对所述红外信号进行滤波以生成经滤波的红外信号并将所述经滤波的红外信号反射到所述控制系统的检测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电力系统,其中所述通信器包括反射表面和遮挡设备,所述遮挡设备被配置为选择性地阻挡所述反射表面的一个或多个部分以形成反射图案,所述反射图案被配置为将所述红外信号反射到所述控制系统的检测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电力系统,其中所述通信器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被配置为将所述红外信号输出到所述控制系统的检测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系统,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指示器,所述指示器被配置为基于来自所述处理器的所述设备控制信号而激活以提供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所述状态的指示,其中所述指示器包括单色发光二极管、多色发光二极管、音频输出设备、或其某种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系统,其中所述传感器包括加速度计、陀螺仪、位置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声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或其某种组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系统,其中所述能量收集设备、所述处理器、所述传感器、和所述通信器全部被容纳在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壳体内。
13.一种无线电力系统,包括:
控制系统,其被配置为向环境输出无线电波,并且被配置为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控制系统输出控制系统信号;以及
定位在所述环境中的多个客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设备中的每个客人设备被配置为从所述无线电波收集能量,其中从所述无线电波收集的所述能量被配置为对每个相应客人设备的部件供电;
其中所述多个客人设备中的第一客人设备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控制系统信号,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控制系统信号而激活第一设备指示器,以及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控制系统信号而输出次级信号;以及
其中所述多个客人设备中的第二客人设备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次级信号,基于接收的次级信号激活所述第二客人设备的第二指示器,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接收的次级信号而输出三级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电力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客人设备不响应于所述控制系统信号,使得所述第二指示器不响应于所述控制系统信号而被激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电力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客人设备不响应于所述次级信号和所述三级信号,使得所述第一指示器不响应于所述次级信号或所述三级信号而被激活。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电力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客人设备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控制系统信号而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客人设备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次级信号而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到所述第二状态。
17.一种无线电力系统,包括:
控制系统,其被配置为向环境输出无线电波;以及
多个便携式设备,其中所述多个便携式设备中的每个便携式设备包括指示器和能量收集设备,所述能量收集设备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无线电波并将来自所述无线电波的能量转换为直流电压以向所述指示器提供电力;
其中所述多个便携式设备中的第一设备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而输出第一设备信号;以及
其中所述多个便携式设备中的第二设备包括近场通信器,所述近场通信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设备信号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接收的第一设备信号而激活第二设备指示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电力系统,其中所述多个便携式设备中的所述第二设备还包括中程通信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电力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状态是多个状态中的第一状态,其中所述第一设备被配置为在所述多个状态之间切换,并且其中所述多个状态中的每个状态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设备信号中发射不同的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电力系统,其中所述控制系统被配置为输出控制系统信号,并且其中所述控制系统信号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控制系统信号使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多个状态中的所述第一状态切换到所述多个状态中的第二状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962815190P | 2019-03-07 | 2019-03-07 | |
US62/815190 | 2019-03-07 | ||
US16/735397 | 2020-01-06 | ||
US16/735,397 US11025305B2 (en) | 2019-03-07 | 2020-01-06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wirelessly powered interactive guest device |
PCT/US2020/020233 WO2020180631A1 (en) | 2019-03-07 | 2020-02-27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wirelessly powered interactive guest device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91051A true CN113491051A (zh) | 2021-10-08 |
Family
ID=72335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19372.2A Pending CN113491051A (zh) | 2019-03-07 | 2020-02-27 | 用于无线供电的交互式客人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11025305B2 (zh) |
EP (1) | EP3935713A1 (zh) |
JP (2) | JP7488275B2 (zh) |
KR (1) | KR20210136079A (zh) |
CN (1) | CN113491051A (zh) |
CA (2) | CA3214522A1 (zh) |
SG (1) | SG11202108669QA (zh) |
WO (1) | WO202018063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360419B1 (en) | 2018-01-15 | 2019-07-23 | Universal City Studios Llc | Interactive systems and methods with tracking devices |
KR20220059809A (ko) * | 2020-11-03 | 2022-05-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전력을 전송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충전 정보 표시 방법 |
US11916398B2 (en) * | 2021-12-29 | 2024-02-27 | Energous Corporation | Small form-factor devices with integrated and modular harvesting receivers, and shelving-mounted wireless-power transmitters for use therewit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13737A (zh) * | 2010-10-12 | 2011-04-13 | 浙江大学 | 无线充电传感器节点 |
CN102355067A (zh) * | 2011-07-04 | 2012-02-15 | 东南大学 |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移动式无线充供电方法 |
US9237211B2 (en) * | 2010-08-07 | 2016-01-12 | Joseph Akwo Tabe | Energy harvesting mega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dia apparatus configured with apparatus for boosting signal reception |
US9271242B2 (en) * | 2013-01-14 | 2016-02-23 | Intel IP Corporation | Energy-harvesting devices in wireless networks |
US20190044392A1 (en) * | 2016-03-15 | 2019-02-07 |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 Distributed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214642A1 (en) | 2001-11-14 | 2004-10-28 | 4Kids Entertainment Licensing, Inc. | Object recognition toys and games |
US20060256081A1 (en) | 2002-07-27 | 2006-11-16 |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America Inc. | Scheme for detecting and tracking user manipulation of a game controller body |
US20060281435A1 (en) | 2005-06-08 | 2006-12-14 | Firefly Power Technologies, Inc. | Powering devices using RF energy harvesting |
GB0801225D0 (en) | 2008-01-23 | 2008-02-27 | Innovision Res & Tech Plc | Near field RF communications |
JP2009253360A (ja) | 2008-04-01 | 2009-10-2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センサ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US20100253156A1 (en) | 2009-04-07 | 2010-10-07 | Jeffrey Iott | Sensor device powered through rf harvesting |
US8362745B2 (en) | 2010-01-07 | 2013-01-29 | Audiovox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rvesting energy |
KR101492310B1 (ko) | 2010-11-01 | 2015-02-11 | 닌텐도가부시키가이샤 | 조작 장치 및 정보 처리 장치 |
JP2012223070A (ja) | 2011-04-14 | 2012-11-12 | Sony Corp | 電力制御装置、電力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KR20120135873A (ko) | 2011-06-07 | 2012-12-1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전력 전송 장치 및 시스템 |
US8811930B2 (en) | 2011-06-30 | 2014-08-19 | Broadcom Corporation | Wireless peripheral device powered by harvested power generated b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WO2013050620A2 (en) * | 2011-10-07 | 2013-04-11 |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 Rectifier circuit with ac side short-circuiting function and synchronized switch harvesting on inductor converter |
US10992187B2 (en) * | 2012-07-06 | 2021-04-27 | Energous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to wirelessly deliver power to electronic devices |
US9941747B2 (en) | 2014-07-14 | 2018-04-10 | Energous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ually selecting and deselecting devices to charge in a wireless power network |
US9887739B2 (en) | 2012-07-06 | 2018-02-06 | Energous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by comparing voltage levels associated with power waves transmitted by antennas of a plurality of antennas of a transmitter to determine appropriate phase adjustments for the power waves |
US9538564B2 (en) * | 2013-09-05 | 2017-01-03 | Intel Corporation |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terminal computing device and a wearable computing device |
US20170230916A1 (en) * | 2014-10-01 | 2017-08-10 | Analog Devices, Inc. | Wireless network power distribution and data aggregation system topology |
US9586158B2 (en) | 2015-03-17 | 2017-03-07 | William Mark Corporation | Telekinesis light wand |
KR101739187B1 (ko) | 2015-06-23 | 2017-05-24 |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 Rf 에너지 하비스팅에 기반한 무선 인터페이스 장치 및 rf 에너지 하비스팅에 기반한 무선 인터페이스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
US10152840B2 (en) | 2016-03-16 | 2018-12-11 | Universal City Studios Llc | Virtual queue system and method |
KR102446675B1 (ko) * | 2016-06-03 | 2022-09-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웨어러블 전자 장치와 이의 동작 방법 |
-
2020
- 2020-01-06 US US16/735,397 patent/US11025305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2-27 WO PCT/US2020/020233 patent/WO2020180631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0-02-27 CA CA3214522A patent/CA3214522A1/en active Pending
- 2020-02-27 SG SG11202108669QA patent/SG11202108669QA/en unknown
- 2020-02-27 EP EP20716236.3A patent/EP3935713A1/en active Pending
- 2020-02-27 KR KR1020217032085A patent/KR20210136079A/ko unknown
- 2020-02-27 CA CA3130798A patent/CA3130798C/en active Active
- 2020-02-27 CN CN202080019372.2A patent/CN113491051A/zh active Pending
- 2020-02-27 JP JP2021551790A patent/JP7488275B2/ja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5-18 US US17/323,655 patent/US11996908B2/en active Active
-
2024
- 2024-05-07 US US18/657,559 patent/US20240291519A1/en active Pending
- 2024-05-09 JP JP2024076303A patent/JP2024109652A/ja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237211B2 (en) * | 2010-08-07 | 2016-01-12 | Joseph Akwo Tabe | Energy harvesting mega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dia apparatus configured with apparatus for boosting signal reception |
CN102013737A (zh) * | 2010-10-12 | 2011-04-13 | 浙江大学 | 无线充电传感器节点 |
CN102355067A (zh) * | 2011-07-04 | 2012-02-15 | 东南大学 |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移动式无线充供电方法 |
US9271242B2 (en) * | 2013-01-14 | 2016-02-23 | Intel IP Corporation | Energy-harvesting devices in wireless networks |
US20190044392A1 (en) * | 2016-03-15 | 2019-02-07 |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 Distributed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ABHISHEK BORKAR, ETAL: "Optical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Design for a Conducting Chamber", 6TH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PRACTICAL ISSUES IN BUILDING SENSOR NETWORK APPLICATIONS, 4 October 2011 (2011-10-04), pages 990 - 993, XP032081815, DOI: 10.1109/LCN.2011.6115583 * |
FAISAL KARIM SHAIKH, ETAL: "Energy harvesting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A comprehensive review",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vol. 55, 31 March 2016 (2016-03-31), pages 1041 - 1054, XP029365925, DOI: 10.1016/j.rser.2015.11.010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SG11202108669QA (en) | 2021-09-29 |
KR20210136079A (ko) | 2021-11-16 |
JP7488275B2 (ja) | 2024-05-21 |
JP2024109652A (ja) | 2024-08-14 |
US11025305B2 (en) | 2021-06-01 |
EP3935713A1 (en) | 2022-01-12 |
CA3130798A1 (en) | 2020-09-10 |
US20240291519A1 (en) | 2024-08-29 |
CA3130798C (en) | 2023-11-21 |
US11996908B2 (en) | 2024-05-28 |
CA3214522A1 (en) | 2020-09-10 |
JP2022522783A (ja) | 2022-04-20 |
WO2020180631A1 (en) | 2020-09-10 |
US20210273684A1 (en) | 2021-09-02 |
US20200287597A1 (en) | 2020-09-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40291519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wirelessly powered interactive guest device | |
CN106457055B (zh) | 具有功能构建单元的玩具构建系统 | |
KR102303807B1 (ko) | 발광 장치 | |
US20190221088A1 (en) | Interactive systems and methods with feedback devices | |
KR20140034473A (ko) | 동작인식 및 상황인식 기반의 디지털 조명 제어방법 및 장치 | |
CN112261764A (zh) | 控制设备、包括该控制设备的照明设备、照明系统及其方法 | |
KR101911010B1 (ko) | 스마트 블록 조립체 | |
CN104043251A (zh) | 控制玩具飞行器升降的控制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声控机构 | |
CN209766014U (zh) | 一种导游讲解机和播放设备 | |
KR101747923B1 (ko) | 무선 조명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CN203899146U (zh) | 控制玩具飞行器升降的声控机构 | |
KR101398820B1 (ko) | 무선으로 제어되는 다기능이 부여된 장식조형물 및 이동통신단말기를 이용한 장식조형물 제어시스템 | |
KR102041306B1 (ko) | 진동 기능을 내장한 분산형 무선 광학 디스플레이의 멀티패스 제어시스템 | |
CN105163463A (zh) | 基于超声波的灯控制装置 | |
JP2006093048A (ja) | 照明装置の通信設定方法及び照明装置 | |
US20240107267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sitional tracking of interactive devices | |
KR20180128717A (ko) | 알람 기능을 가진 드론 및 이를 이용한 드론 제어 방법 | |
KR20180026594A (ko) | 움직임을 통한 조명 장치 제어 시스템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 |
JP2004356937A (ja) | 無線リモコンシステム | |
CN104258581A (zh) | 虚拟演唱会同步喷气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6213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