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89327A - 一种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89327A
CN113489327A CN202110977529.9A CN202110977529A CN113489327A CN 113489327 A CN113489327 A CN 113489327A CN 202110977529 A CN202110977529 A CN 202110977529A CN 113489327 A CN113489327 A CN 1134893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ode
inductor
capacitor
low
bu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775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醒华
冯文坤
梁晓榴
张学斌
刘晓腾
黎诞幸
黄文广
张开翔
陈莉
曾繁杰
区华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Yunf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Yunf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Yunf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7752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893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89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893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 H02M3/158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with a plurality of power processing stages connected in paralle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44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mpensating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in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包括:输入侧、第一低侧降压网络单元、第二低侧降压网络单元、第一主控开关、第二主控开关和输出侧;所述输入侧对应的输入侧地,与所述输出侧对应的输出侧地间的电压差恒定;所述第一低侧降压网络单元和所述第二低侧降压网络单元通过堆叠的方式,对称并接于所述输入侧;所述第一主控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低侧降压网络单元和所述输出侧之间;所述第二主控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二低侧降压网络单元和所述输出侧之间。如此,在保留了强降压能力的同时,保证了整个变换器电路的对称性,从而能够保持输入地与输出地之间的压差恒定,进而避免了由于不共地而产生共模噪声流通的可能性,使得变换器维持较高的变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
背景技术
大压差功率变换一直是电气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进入21世纪后,随着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大量并网,需要储能装置来缓冲电网潮流波动,而要缓冲电网潮流波动,则需要具有较强降压能力的功率变换器来适配可再生能源输出与电池组之间的大压差。在具体应用中,数据中心的电源系统日渐流行的400V高压母线与越来越低的芯片供电电压之间,则需要具有更强降压能力的功率变换器来桥接。
现有的适配变换器如经典Buck变换器、高频变压器及二次型拓扑架构的Buck变换器等,在实现功率变换时大多存在变换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通过在电路中配置两个对称连接的低侧降压网络单元,形成对称性的拓扑架构,从而使得变换器维持较高的变换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包括:输入侧、第一低侧降压网络单元、第二低侧降压网络单元、第一主控开关、第二主控开关和输出侧;所述输入侧对应的输入侧地,与所述输出侧对应的输出侧地间的电压差恒定;
所述第一低侧降压网络单元和所述第二低侧降压网络单元通过堆叠的方式,对称并接于所述输入侧;
所述第一主控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低侧降压网络单元和所述输出侧之间;
所述第二主控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二低侧降压网络单元和所述输出侧之间。
可选地,所述输入侧包括:直流电压源、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正端与所述输入电源正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负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正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负端与所述输入电源的负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分别并接所述第一低侧降压网络单元和所述第二低侧降压网络单元;
所述第一低侧降压网络单元连接于所述直流电压源的正端与所述第一主控开关之间;
所述第二低侧降压网络单元连接于所述直流电压源的负端与所述第二主控开关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均分所述直流电压源的电压。
可选地,所述第一低侧降压网络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感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二低侧降压网络单元包括: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二电感和第四电容;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第四二极管同步动作;所述第二二极管与第三二极管之间,以及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第四二极管之间互补动作;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直流电压源的正端,以及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以及所述第三电容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主控开关一侧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以及所述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以及所述第四电容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直流电压源的负端、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四电容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主控开关一侧连接。
可选地,所述输出端包括: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第三电感、第四电感和第五电容;所述第二二极管和所述第三二极管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控开关和所述第二主控开关同步动作;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四二极管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控开关和所述第二主控开关互补动作;
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主控开关另一侧,以及位于输出端高侧的所述第三电感一侧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以及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主控开关的另一侧,以及位于所述输出端低侧的所述第四电感的一侧连接;
所述第五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第三电感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负极与所述第四电感的另一侧连接。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电感、所述第二电感、所述第三电感和所述第四电感均处于电流连续状态时,在一个开关周期内,所述输入侧地与所述输出侧地间的电压差恒定。
可选地,所述第三电感和所述第四电感的感量相等。
可选地,所述第一主控开关和所述第二主控开关为硅基MOSFET、碳化硅MOSFET、氮化镓MOSFE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及智能功率模组中的一种。
可选地,所述第一主控开关和所述第二主控开关分别配置有第五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五二极管、所述第六二极管、所述第七二极管和所述第八二极管为硅基二极管或碳化硅二极管中的一种。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感、所述第二电感、所述第三电感和所述第四电感的电流在开关周期内大于或等于零。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在发明的一种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包括:输入侧、第一低侧降压网络单元、第二低侧降压网络单元、第一主控开关、第二主控开关和输出侧;所述输入侧对应的输入侧地,与所述输出侧对应的输出侧地间的电压差恒定;所述第一低侧降压网络单元和所述第二低侧降压网络单元通过堆叠的方式,对称并接于所述输入侧;所述第一主控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低侧降压网络单元和所述输出侧之间;所述第二主控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二低侧降压网络单元和所述输出侧之间。
如此,在保留了强降压能力的同时,保证了整个变换器电路的对称性,从而能够保持输入地与输出地之间的压差恒定,进而避免了由于不共地而产生共模噪声流通的可能性,使得变换器维持较高的变换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的电路示意图,其中,11为第一电容、12为第二电容、13为第三电容、14为第四电容、15为第五电容、21为第一电感、22为第二电感、23为第三电感、24为第四电感、31为第一二极管、32为第二二极管、33为第三二极管、34为第四二极管、35为第五二极管、36为第六二极管、37为第七二极管、38为第八二极管、41为第一主控开关,以及42为第二主控开关。
本方案的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主要适用于新能源储能系统当中,通过在电路中配置两个均连接了主控开关的低侧降压网络单元,并且将输入电压源通过两颗串联的电容平均分配,形成具有对称性的拓扑架构,在保留强降压能力的基础上,有效降低了各个器件的电压应力。同时,电路的对称特性有助于减小理论分析和实际设计的难度。有利于解决现有的变换器存在的变换效率较低,变换器结构复杂的问题。
具体的,该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包括:包括:输入侧、第一低侧降压网络单元、第二低侧降压网络单元、第一主控开关41、第二主控开关42和输出侧;所述输入侧对应的输入侧地,与所述输出侧对应的输出侧地间的电压差恒定;
所述第一低侧降压网络单元和所述第二低侧降压网络单元通过堆叠的方式,对称并接于所述输入侧;
所述第一主控开关41连接于所述第一低侧降压网络单元和所述输出侧之间;
所述第二主控开关42连接于所述第二低侧降压网络单元和所述输出侧之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低侧降压网络单元和所述第二低侧降压网络单元通过堆叠的方式,对称并接于所述输入侧大大降低了电路中开关器件的电压应力。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侧包括:直流电压源、第一电容11和第二电容12;所述第一电容11的正端与所述输入电源正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11的负端与所述第二电容12的正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12的负端与所述输入电源的负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11和所述第二电容12分别并接所述第一低侧降压网络单元和所述第二低侧降压网络单元;
所述第一低侧降压网络单元连接于所述直流电压源的正端与所述第一主控开关41之间;
所述第二低侧降压网络单元连接于所述直流电压源的负端与所述第二主控开关42之间。
为了在保留强降压能力的同时,还保证整个对称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的对称性,所述第一电容11和所述第二电容12均分所述直流电压源的电压,从而达到了在保证对称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在输入和输出不共地的情况下,能够保持输入地和输出地之间的压差恒定,进而避免由于不共地而产生模噪声流通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低侧降压网络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31、第二二极管32、第一电感21和第三电容13;所述第二低侧降压网络单元包括:第三二极管33、第四二极管34、第二电感22和第四电容24;所述第一二极管31与所述第四二极管34同步动作;所述第二二极管32与第三二极管33之间,以及所述第一二极管31与所述第四二极管34之间互补动作;
所述第一二极管31的阴极与所述直流电压源的正端,以及所述第一电感2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31的阳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32的阴极以及所述第三电容23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32的阴极与所述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13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感21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主控开关41一侧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33的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32的阳极,以及所述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33的阳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34的阴极,以及所述第四电容14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四二极管34的阳极与所述直流电压源的负端、所述第二电感22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四电容14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感22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主控开关42一侧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二极管31、第二二极管32、第三二极管33和第四二极管34的电压应力均为输入电压的一半。
为了获得更高的变换效率,所述输出端包括:第七二极管37、第八二极管37、第三电感23、第四电感24和第五电容15;所述第二二极管32和所述第三二极管33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控开关41和所述第二主控开关42同步动作;所述第一二极管31和所述第四二极管34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控开关41和所述第二主控开关42互补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相比高压器件,低额定电压的器件通常都具备更好的电气忒行。
所述第七二极管37的阴极与所述第一主控开关41另一侧,以及位于输出端高侧的所述第三电感23一侧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37的阳极与所述第八二极管38的阴极、所述第二二极管32的阳极,以及所述第三二极管33的阴极连接;
所述第八二极管38的阳极与所述第二主控开关42的另一侧,以及位于所述输出端低侧的所述第四电感24的一侧连接;
所述第五电容15的正极与所述第三电感23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五电容25的负极与所述第四电感24的另一侧连接。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电感21、所述第二电感22、所述第三电感23和所述第四电感24均处于电流连续状态时,在一个开关周期内,所述输入侧地与所述输出侧地间的电压差恒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电感23和所述第四电感24的感量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控开关41和所述第二主控开关42为硅基MOSFET、碳化硅MOSFET、氮化镓MOSFE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及智能功率模组中的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MOSFET是一种可以广泛使用在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场效晶体管。它依照其“通道”的极性不同,可分为“N型”与“P型”的两种类型,硅基MOSFET、碳化硅MOSFET和氮化镓MOSFET分别为硅基、碳化硅和氮化镓为原料制成的晶体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控开关41和所述第二主控开关42分别配置有第五二极管35和第六二极管36;所述第一二极管31、所述第二二极管32、所述第三二极管33、所述第四二极管34、所述第五二极管35、所述第六二极管36、所述第七二极管37和所述第八二极管38为硅基二极管或碳化硅二极管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感21、所述第二电感22、所述第三电感23和所述第四电感24的电流在开关周期内大于或等于零。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对称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中,电路存在两个低侧降压网络单元,因此所有二极管、第一主控开关41和第二主控开关42均具有较低的电压应力,同时由于在不同工作模态时能够保持输入地与输出地之间的压差恒定,因此不会由于输入侧和输出侧不共地而引入相应的共模干扰。另外,较低额定电压的功率器件通常具备较好的能效指标,从而使得变换器维持较高的变换效率。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对称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侧、第一低侧降压网络单元、第二低侧降压网络单元、第一主控开关、第二主控开关和输出侧;所述输入侧对应的输入侧地,与所述输出侧对应的输出侧地间的电压差恒定;
所述第一低侧降压网络单元和所述第二低侧降压网络单元通过堆叠的方式,对称并接于所述输入侧;
所述第一主控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低侧降压网络单元和所述输出侧之间;
所述第二主控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二低侧降压网络单元和所述输出侧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称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侧包括:直流电压源、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正端与所述输入电源正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负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正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负端与所述输入电源的负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分别并接所述第一低侧降压网络单元和所述第二低侧降压网络单元;
所述第一低侧降压网络单元连接于所述直流电压源的正端与所述第一主控开关之间;
所述第二低侧降压网络单元连接于所述直流电压源的负端与所述第二主控开关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称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均分所述直流电压源的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称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侧降压网络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感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二低侧降压网络单元包括: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二电感和第四电容;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第四二极管同步动作;所述第二二极管与第三二极管之间,以及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第四二极管之间互补动作;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直流电压源的正端,以及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以及所述第三电容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主控开关一侧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以及所述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以及所述第四电容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直流电压源的负端、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四电容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主控开关一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称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包括: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第三电感、第四电感和第五电容;所述第二二极管和所述第三二极管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控开关和所述第二主控开关同步动作;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四二极管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控开关和所述第二主控开关互补动作;
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主控开关另一侧,以及位于输出端高侧的所述第三电感一侧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以及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主控开关的另一侧,以及位于所述输出端低侧的所述第四电感的一侧连接;
所述第五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第三电感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负极与所述第四电感的另一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称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电感、所述第二电感、所述第三电感和所述第四电感均处于电流连续状态时,在一个开关周期内,所述输入侧地与所述输出侧地间的电压差恒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称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感和所述第四电感的感量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称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控开关和所述第二主控开关为硅基MOSFET、碳化硅MOSFET、氮化镓MOSFE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及智能功率模组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称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控开关和所述第二主控开关分别配置有第五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五二极管、所述第六二极管、所述第七二极管和所述第八二极管为硅基二极管或碳化硅二极管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称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所述第二电感、所述第三电感和所述第四电感的电流在开关周期内大于或等于零。
CN202110977529.9A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 Pending CN1134893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7529.9A CN113489327A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7529.9A CN113489327A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89327A true CN113489327A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46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77529.9A Pending CN113489327A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8932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7314A (zh) * 2010-06-11 2010-10-20 李义 采用对称交联结构的变换电路
CN103633842A (zh) * 2013-11-14 2014-03-1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单开关反向输出二次型宽增益变换器
US20180159426A1 (en) * 2016-12-02 2018-06-07 Vlt, Inc. Improved control of buck-boost power converter with input voltage tracking
CN112234817A (zh) * 2020-08-24 2021-01-15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一种大降压比和低电压应力的Buck电路
CN112564477A (zh) * 2020-10-27 2021-03-26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一种具有强降压能力的转换电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7314A (zh) * 2010-06-11 2010-10-20 李义 采用对称交联结构的变换电路
CN103633842A (zh) * 2013-11-14 2014-03-1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单开关反向输出二次型宽增益变换器
US20180159426A1 (en) * 2016-12-02 2018-06-07 Vlt, Inc. Improved control of buck-boost power converter with input voltage tracking
CN112234817A (zh) * 2020-08-24 2021-01-15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一种大降压比和低电压应力的Buck电路
CN112564477A (zh) * 2020-10-27 2021-03-26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一种具有强降压能力的转换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8072B (zh) 并联电桥型阻抗网络功率变换器
CN104868725A (zh) 一种升压型非隔离三端口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427657A (zh) 一种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设备
CN102158071B (zh) 串联电桥型阻抗网络功率变换器
CN102025280B (zh) 对称控制型三相三电平直流变换器及其对称控制方法
JP2012143104A (ja) 電力変換システム
CN201290070Y (zh) 一种特高压直流发生器
EP2973974B1 (en) Dc-dc boost converter for photovoltaic application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e three-state switching cell
CN102130623A (zh)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改进型主电路结构
CN110504836A (zh) 基于STC电路与谐振Buck电路的降压变换器
CN103427658A (zh) 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
Carvalho et al. Bidirectional interlink converter for bipolar DC microgrids
CN204046460U (zh) 一种新型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子模块拓扑
Alcazar et al. High voltage gain boost converter based on three-state switching cell and voltage multipliers
CN109167525B (zh) 一种新型非隔离五电平逆变器
CN105262355B (zh) 一种多端口逆变器
CN102185491B (zh) 混联电桥型阻抗网络功率变换器
CN204392098U (zh) 一种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及其应用系统
CN106100397B (zh) 一种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CN106899203B (zh) 正激式五电平逆变器
CN105553271A (zh) 一种三相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CN208890652U (zh) 一种基于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的新能源接口系统
CN108270356B (zh) 基于pwm/二极管混合整流结构的直流配电网能量路由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7530714U (zh) 一种多重模块化直流变压器
CN113489327A (zh) 一种双二次型降压dc-dc变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