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88509B - 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88509B
CN113488509B CN202110671444.8A CN202110671444A CN113488509B CN 113488509 B CN113488509 B CN 113488509B CN 202110671444 A CN202110671444 A CN 202110671444A CN 113488509 B CN113488509 B CN 1134885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splay panel
display
shielding member
light shi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714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88509A (zh
Inventor
高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7144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885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88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88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88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885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6Shielding, e.g. light-blocking means over the TFT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与显示面板可活动连接的遮光构件,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区和透光区,遮光构件相对于所述透光区可移动,显示面板还包括对应发光区设置的发光元件;在非透明显示模式下,遮光构件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透光区;在透明显示模式下,遮光构件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透光区错开。本申请通过设置与显示面板可活动连接的遮光构件,在非透明显示模式下利用遮光构件遮挡显示面板上的透光区,实现高对比度显示,在透明显示模式下将遮光构件与显示面板的透光区错开,实现透明显示。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由于其超高对比度、广色域、快速响应、主动发光等优势而逐步成为取代液晶显示器的高端显示器。基于OLED显示器的结构特性而开发出的透明显示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透明显示器相对于传统显示器表现出更加出色的科技感和时尚感,有望在便携式显示设备和电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透明显示器为了实现其透明或半透明的显示状态,需要外界环境光穿过显示器内部,环境光会对显示器自身的发光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导致透明显示器的对比度较差。
所以,目前透明显示器存在显示对比度差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用于缓解目前透明显示器存在的显示对比度差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面板、与所述显示面板可活动连接的遮光构件、与所述显示面板可活动连接的衬底构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侧边的收卷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除所述第一侧边之外的至少一个侧边的限位构件;其中所述遮光构件设置于所述衬底构件上;所述衬底构件通过所述收卷构件与所述显示面板可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构件与所述衬底构件可活动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区和透光区,所述遮光构件相对于所述透光区可移动,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对应所述发光区设置的发光元件;
在非透明显示模式下,所述遮光构件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透光区;
在透明显示模式下,所述遮光构件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透光区错开,所述衬底构件和所述遮光构件收卷至所述收卷构件上。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衬底构件包括柔性透光材料,所述遮光构件包括金属材料。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遮光构件为线形结构,所述衬底构件上设置有多个平行排列的所述遮光构件。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出光面,所述遮光构件对应所述出光面设置。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设置有第一磁性层,所述遮光构件对应所述出光面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性层磁力吸引的第二磁性层。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方法,应用于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与所述显示面板可活动连接的遮光构件、与所述显示面板可活动连接的衬底构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侧边的收卷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除所述第一侧边之外的至少一个侧边的限位构件;其中所述遮光构件设置于所述衬底构件上;所述衬底构件通过所述收卷构件与所述显示面板可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构件与所述衬底构件可活动连接;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区和透光区,所述遮光构件相对于所述透光区可移动,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对应所述发光区设置的发光元件;所述显示方法包括:
获取非透明显示指令;
根据所述非透明显示指令,驱动所述遮光构件遮挡所述透光区,使所述遮光构件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透光区。
在本申请的显示方法中,所述显示方法还包括:
获取透明显示指令;
根据所述透明显示指令,驱动所述遮光构件移动,使所述遮光构件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透光区错开。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与所述显示面板可活动连接的遮光构件,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区和透光区,所述遮光构件相对于所述透光区可移动,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对应所述发光区设置的发光元件;在非透明显示模式下,所述遮光构件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透光区;在透明显示模式下,所述遮光构件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透光区错开。本申请通过设置与显示面板可活动连接的遮光构件,在非透明显示模式下利用遮光构件遮挡显示面板上的透光区,实现高对比度显示,在透明显示模式下将遮光构件与显示面板的透光区错开,实现透明显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根据需求自由切换显示模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中的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遮光构件遮挡显示面板透光区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遮光构件设置在衬底构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与所述显示面板可活动连接的遮光构件,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包括发光区和透光区,所述遮光构件相对于所述透光区可移动,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对应所述发光区设置的发光元件;在非透明显示模式下,所述遮光构件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透光区;在透明显示模式下,所述遮光构件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透光区错开。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与显示面板可活动连接的遮光构件,在非透明显示模式下利用遮光构件遮挡显示面板上的透光区,实现高对比度显示,在透明显示模式下将遮光构件与显示面板的透光区错开,实现透明显示。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特征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其中,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中的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遮光构件遮挡显示面板透光区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遮光构件设置在衬底构件上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以及对应所述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设置的遮光构件20,所述遮光构件20与所述显示面板10之间为可活动连接,且所述遮光构件20相对于所述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可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将所述遮光构件20对应所述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设置,但不仅限于此,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光构件20还可以对应所述显示面板10的背光面设置,其中,所述出光面是所述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所述背光面是所述显示面板10上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一侧表面。
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多个像素单元110,所述像素单元110是所述显示面板10发挥显示功能时的最基本的显示单元。所述像素单元110包括发光区111和透光区112,所述发光区111是所述显示面板10上的主动发光的区域,所述透光区112是所述显示面板10上允许外界光线穿过的区域。由于所述显示面板10上设置有较多的像素单元110,因此也就具有较多数量的透光区112,从而使所述显示面板10表现出透明或半透明的状态。
可选地,所述像素单元110在所述显示面板10上均匀分布,从而使所述显示面板10的整个显示面表现为均一的透明或半透明状态。
其中,为了使所述透光区112具有透光性,在所述显示面板10的膜层结构中,对应所述透光区112的膜层均为透光性膜层,比如透光性导线、透光性有机或无机绝缘层等。
为了实现所述发光区111的主动发光功能,所述显示面板10设置有对应所述发光区111的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红光发光元件R、绿光发光元件G、蓝光发光元件B,其中,所述红光发光元件R可以发出红光,所述绿光发光元件G可以发出绿光,所述蓝光发光元件B可以发出蓝光。
所述显示面板10还包括与所述发光元件电性连接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用于协调和控制每个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功能,以实现显示面板10的显示功能。
可选地,所述红光发光元件R包括红光二极管,所述绿光发光元件G包括绿光二极管,所述蓝光发光元件B包括蓝光二极管。其中,所述红光二极管、所述绿光二极管和所述蓝光二极管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无机发光二极管、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或微型发光二极管。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10可活动连接的衬底构件30,所述遮光构件20设置于所述衬底构件30上。
具体地,所述衬底构件30由柔性透光材料制作而成,比如聚酰亚胺等;所述遮光构件20由不透光的金属材料制作而成,比如金属钼或铜。在所述衬底构件30上制作所述遮光构件20的方法可以采用气相沉积法,例如采用掩膜板蒸镀工艺在所述衬底构件30上沉积一层线形结构的遮光构件20。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具有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为非透明显示模式,所述显示装置在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下显示的画面具有较高的对比度;所述第二显示模式是透明显示模式,所述显示装置在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下表现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显示状态。
在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下,为了实现所述显示装置的非透明显示状态,需要对所述显示面板10上的透光区112进行遮挡,以阻止外界自然光穿过所述显示面板10的内部。本实施例采用设置可活动的遮光构件20对穿过所述透光区112的光线进行遮挡的方案。
具体地,在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下,所述遮光构件20对应所述透光区112设置,且所述遮光构件20在所述显示面板10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透光区112,以实现对穿过所述透光区112的自然光进行遮挡。
进一步地,所述像素单元110在所述显示面板10上阵列分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110中的所述发光区111和所述透光区112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位于同一列的所述像素单元110包含的所述透光区112沿第二方向排列;其中,基于所述显示面板10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是所述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上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
可选地,所述遮光构件20具有线性结构,在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下,每个所述遮光构件20沿所述第二方向遮挡整列的所述透光区112。
在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下,为了实现所述显示装置的透明显示状态,需要保持所述显示面板10上的透光区112不被遮挡。此时,所述遮光构件20与所述透光区112之间无重叠,即所述遮光构件20在所述显示面板1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透光区112相错开,以保证外界自然光可以由所述透光区112穿过所述显示面板10,使所述显示面板10呈现透明或半透明的显示状态。
具体地,在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下,所述遮光构件20随同所述衬底构件30移动至所述显示面板10的至少一侧的边缘,以保证所述遮光构件20与所述透光区112无重合。
可选地,请进一步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为了实现所述遮光构件20、所述衬底构件30与所述显示面板10的可活动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10的第一侧边的收卷构件40,所述衬底构件30通过所述收卷构件40与所述显示面板10可活动连接。由于所述遮光构件20设置于所述衬底构件30上,所述衬底构件30与所述收卷构件40的连接必然导致所述遮光构件20与所述收卷构件40的连接,从而实现所述遮光构件20与所述显示面板10的可活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收卷构件40包括卷轴和卷绕马达,所述衬底构件30的一端边缘连接所述卷轴,所述卷绕马达带动所述卷轴绕一个旋转中心进行旋转,通过所述卷轴的旋转实现所述衬底构件30和所述遮光构件20向所述卷轴上收卷或由所述卷轴上放卷,进而实现所述遮光构件20遮挡所述透光区112或者所述遮光构件20错开所述透光区112,以完成所述显示装置的非透明显示模式和透明显示模式之间的切换。
具体地,在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下,所述衬底构件30和所述遮光构件20由所述收卷构件40上放卷,所述衬底构件30带动所述遮光构件20铺展在所述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上,并使所述遮光构件20在所述显示面板1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面板10上的透光区112重合,从而实现对所述透光区112的遮挡,所述显示装置表现为非透明显示模式,使得其显示的画面具有较高的对比度。
在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下,所述衬底构件30和所述遮光构件20收卷至所述收卷构件40上,从而使所述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上不受所述遮光构件20的遮挡,外界自然光可以由所述显示面板10上的透光区112自由穿过所述显示面板内部,从而实现所述显示装置的透明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10的除所述第一侧边之外的至少一个侧边的限位构件120,所述限位构件120与所述衬底构件30可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构件120用于将所述衬底构件30的边缘限制在所述显示面板10的侧边,以防止所述衬底构件30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其边缘与显示面板10的边缘错位的问题,保证在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下,所述遮光构件20与所述透光区112的准确对位。
可选地,所述限位构件120设置在与所述显示面板10的第一侧边临近的相对两侧边上,所述限位构件120可以是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10边缘的槽状伸出结构,且该槽状伸出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的中心区域;所述衬底构件30的边缘设置在所述槽状伸出结构的开口内,且在该开口内可移动。
请进一步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一侧设置有第一磁性层130,所述遮光构件20对应所述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性层130磁力吸引的第二磁性层210。在所述第一磁性层130和所述第二磁性层210之间的磁力作用下,所述遮光构件20会在第一显示模式下紧贴所述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并在由所述第一显示模式向所述第二显示模式转变过程中,或由所述第二显示模式向所述第一显示模式转变过程中保持所述遮光构件20贴近所述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运动,防止在遮光构件20运动过程中出现褶皱等问题。所述遮光构件20与所述衬底构件30连接,所以所述第一磁性层130与所述第二磁性层210之间的磁力作用还会保持所述衬底构件30与所述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贴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性层130可以是在所述显示面板10的表面封装膜层中添加磁性材料而形成的,还可以是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最外层或靠近最外层的一个独立的、由磁性材料制作而成的膜层。所述第二磁性层210可以是所述遮光构件20被所述第一磁性层130磁化后而形成的磁性区域,也可以是设置于所述遮光构件20表面的一个独立的、由磁性材料制作而成的膜层。所述第二磁性层210可以仅对应所述遮光构件20设置,还可以覆盖所述衬底构件30上设置有所述遮光构件20的整个表面。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非透明显示模式和透明显示模式,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与所述显示面板可活动连接的遮光构件,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区和透光区,所述遮光构件相对于所述透光区可移动,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对应所述发光区设置的发光元件;在所述非透明显示模式下,所述遮光构件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透光区;在所述透明显示模式下,所述遮光构件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透光区错开。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与显示面板可活动连接的遮光构件,在非透明显示模式下利用遮光构件遮挡显示面板上的透光区,实现高对比度显示,在透明显示模式下将遮光构件与显示面板的透光区错开,实现透明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方法,所述显示方法应用于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
具体地,请参阅图1至图6,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以及对应所述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设置的遮光构件20,所述遮光构件20与所述显示面板10之间为可活动连接,且所述遮光构件20相对于所述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可移动。
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多个像素单元110,每个所述像素单元110均包括发光区111和透光区112,对应所述透光区112的膜层均为透光性膜层。其中,所述发光区111是所述显示面板10上的主动发光的区域,所述透光区112是所述显示面板10上允许外界光线穿过的区域。
所述显示面板10设置有对应所述发光区111的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红光发光元件R、绿光发光元件G、蓝光发光元件B。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10可活动连接的衬底构件30,所述遮光构件20设置于所述衬底构件30上。所述衬底构件30由柔性透光材料制作而成;所述遮光构件20由不透光的金属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10的第一侧边的收卷构件40,所述衬底构件30通过所述收卷构件40与所述显示面板10可活动连接。所述收卷构件40可以包括卷轴和卷绕马达,所述衬底构件30的一端边缘连接所述卷轴,所述卷绕马达带动所述卷轴绕一个旋转中心进行旋转,通过所述卷轴的旋转实现所述衬底构件30和所述遮光构件20向所述卷轴上收卷或由所述卷轴上放卷。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10的除所述第一侧边之外的至少一个侧边的限位构件120;所述限位构件120与所述衬底构件30可活动连接,且用于将所述衬底构件30的边缘限制在所述显示面板10的侧边。
所述限位构件120可以是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10边缘的槽状伸出结构,且该槽状伸出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的中心区域;所述衬底构件30的边缘设置在所述槽状伸出结构的开口内,且在该开口内可移动。
所述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一侧设置有第一磁性层130,所述遮光构件20对应所述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性层130磁力吸引的第二磁性层210。
基于上述显示装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非透明显示指令。
步骤S102,根据所述非透明显示指令,驱动所述遮光构件20遮挡所述透光区112,使所述遮光构件20在所述显示面板10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透光区112。
具体地,根据所述非透明显示指令,驱动所述收卷构件40将所述衬底构件30和所述遮光构件20由其卷轴上放卷,使所述衬底构件30带动所述遮光构件20铺展在所述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上,并使所述遮光构件20在所述显示面板1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面板10上的透光区112重合,从而实现对所述透光区112的遮挡。此时,所述显示装置表现为非透明显示模式,在该显示模式下其显示的画面具有较高的对比度。
此外,本实施提供的显示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透明显示指令;根据所述透明显示指令,驱动所述遮光构件20移动,使所述遮光构件20在所述显示面板1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透光区112错开。
具体地,根据所述透明显示指令,驱动所述收卷构件40将所述衬底构件30和所述遮光构件20收卷至其卷轴上,从而使所述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上不受所述遮光构件20的遮挡,外界自然光可以由所述显示面板10上的透光区112自由穿过所述显示面板内部,从而实现所述显示装置的透明显示。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方法包括根据非透明显示指令或透明显示指令驱动遮光构件遮挡显示面板的透光区或与显示面板的透光区错开,从而实现非透明显示模式和透明显示模式之间的切换,满足用户的多种使用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申请以具体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与所述显示面板可活动连接的遮光构件、与所述显示面板可活动连接的衬底构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侧边的收卷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除所述第一侧边之外的至少一个侧边的限位构件;其中所述遮光构件设置于所述衬底构件上;所述衬底构件通过所述收卷构件与所述显示面板可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构件与所述衬底构件可活动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区和透光区,所述遮光构件相对于所述透光区可移动,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对应所述发光区设置的发光元件;
在非透明显示模式下,所述遮光构件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透光区;
在透明显示模式下,所述遮光构件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透光区错开,所述衬底构件和所述遮光构件收卷至所述收卷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构件包括柔性透光材料,所述遮光构件包括金属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构件为线形结构,所述衬底构件上设置有多个平行排列的所述遮光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出光面,所述遮光构件对应所述出光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设置有第一磁性层,所述遮光构件对应所述出光面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性层磁力吸引的第二磁性层。
6.一种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与所述显示面板可活动连接的遮光构件、与所述显示面板可活动连接的衬底构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侧边的收卷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除所述第一侧边之外的至少一个侧边的限位构件;其中所述遮光构件设置于所述衬底构件上;所述衬底构件通过所述收卷构件与所述显示面板可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构件与所述衬底构件可活动连接;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区和透光区,所述遮光构件相对于所述透光区可移动,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对应所述发光区设置的发光元件;所述显示方法包括:
获取非透明显示指令;
根据所述非透明显示指令,驱动所述遮光构件遮挡所述透光区,使所述遮光构件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透光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方法还包括:
获取透明显示指令;
根据所述透明显示指令,驱动所述遮光构件移动,使所述遮光构件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透光区错开。
CN202110671444.8A 2021-06-17 2021-06-17 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Active CN1134885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1444.8A CN113488509B (zh) 2021-06-17 2021-06-17 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1444.8A CN113488509B (zh) 2021-06-17 2021-06-17 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88509A CN113488509A (zh) 2021-10-08
CN113488509B true CN113488509B (zh) 2022-07-12

Family

ID=77933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71444.8A Active CN113488509B (zh) 2021-06-17 2021-06-17 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8850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9123A (zh) * 2016-01-04 2016-04-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5870153A (zh) * 2016-04-14 2016-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53120B2 (en) * 2011-01-07 2015-02-1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12599021B (zh) * 2021-01-06 2022-08-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9123A (zh) * 2016-01-04 2016-04-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5870153A (zh) * 2016-04-14 2016-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88509A (zh) 2021-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19453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JP6963124B2 (ja) 表示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及び表示端末
KR102530826B1 (ko) 표시 장치
KR20230058357A (ko) 전자 기기
CN109713018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11362150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lens corresponding to pixel,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11968875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397547A (zh) 显示装置
US11552274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pixel electrode and color filte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9765717B (zh) 像素结构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JP7055858B2 (ja) 電子機器
US20220328795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1381727B (zh)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084200A (zh)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瓦片型显示装置
CN113488509B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02194852B (zh)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
CN112764260A (zh) 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KR20210142808A (ko)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방법
US20210325719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6096166A (zh) 一种双面显示面板和双面显示装置
CN111799388B (zh) 显示背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US11539034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lenses disposed correspondingly to respective pixel electrodes
CN114864637A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JP2014038782A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3066846A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