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86418B - 一种bim模型云编码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bim模型云编码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86418B
CN113486418B CN202110625232.6A CN202110625232A CN113486418B CN 113486418 B CN113486418 B CN 113486418B CN 202110625232 A CN202110625232 A CN 202110625232A CN 113486418 B CN113486418 B CN 1134864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ing
model
webapi
module
ru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252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86418A (zh
Inventor
刘杨
孙召春
魏世桥
王东魁
马少康
袁小钦
罗晨
李登峰
方亮
陈师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mmunicatio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mmunicatio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mmunicatio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mmunicatio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2523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864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86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864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864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864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06F16/252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between a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front-end appli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BIM模型云编码方法,该方法包括:编码工具利用WebAPI和建模软件API分别与后台数据库和BIM模型数据库通信连接;编码工具通过WebAPI向后台数据库请求编码规则和标准信息,同时,将已完成的模型编码结果通过WebAPI传递至后台数据库;编码工具通过建模软件API将编码规则和标准应用于BIM模型数据库中模型的编码创建和更新。本发明通过行业、政府等编码标准录入、编码规则制定与管理、BIM模型快速编码、多平台编码方案整合、数据多源开放等保证设计、施工和运维等阶段BIM基础数据同源,从而降低制定编码规则难度、提高编码效率,实现项目编码标准统一、编码数据一致共享。本发明还涉及一种BIM模型云编码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BIM模型云编码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BIM模型云编码方法,以及一种BIM模型云编码系统。
背景技术
编码作为设计阶段向下游传递的一个关键性工作,赋予每个构件一个“身份证号”,将构件材料信息、位置信息等进行绑定,依托编码实现向上延伸至BIM(Building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设计模型,向下与施工管理、运维管理等下游阶段对应。形成的BIM编码是整个BIM生命周期的纽带,是设计阶段及下游各管控平台的基础数据,其数据质量对项目的良好开始及全生命周期流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行业或项目上模型编码工作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编码规则制定方面:大多采用人为制定规则方法,需反复讨论,周期长;各项目与行业及地方标准融合度低,制定规则需反复查阅标准,过程重复繁琐且易造成标准混乱;编码规则变更频繁,版本管理较混乱,信息共享能力较差,很难保证数据统一。
2.模型编码方面:现阶段行业缺乏完善的BIM模型编码辅助工具,手动挂接部分较多,效率较低;无相关功能插件辅助模型构件附加大量额外属性,功能存在缺失;核查检验机制尚不完善导致编码方案质量较低,制约BIM模型的深度应用。
3.编码方案推送方面:目前的BIM模型编码后的方案传递方法多为人工转发或Excel导出,制约数据传递效率,同时增加版本管理难度,数据一致性较低。
总体来说,编码作为模型数据向下游传递应用的重要手段,标准混乱、规则制定周期长、工具开发深度较低和重复工作量较大等问题影响BIM在项目上的深化应用和持续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IM模型云编码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BIM模型编码标准混乱、工具开房深度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BIM模型云编码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BIM模型云编码方法,该方法包括:
编码工具利用WebAPI和建模软件API分别与后台数据库和BIM模型数据库通信连接;所述编码工具通过所述WebAPI向后台数据库请求所述编码规则和标准信息,同时,将已完成的模型编码结果通过WebAPI传递至后台数据库;编码工具通过所述建模软件API将编码规则和标准应用于所述BIM模型数据库中模型的编码创建和更新。
进一步的,Web管理端连接所述WebAPI,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
进一步的,用户通过所述建模软件API实现BIM模型数据库中模型的编码查询、创建、更新和删除操作,使用所述WebAPI通过Web后端查询所述后端数据库中的编码和全局属性信息,并将规则信息推送至Web视图模型,Web视图模型将该信息转化至建模软件需要的识图模型;用户依据编码规则和属性利用提供的所述编码工具通过建模软件API对模型进行编码,将最终得到的编码方案通过WebAPI推送至后台数据库。
进一步的,在利用所述编码工具通过建模软件API对模型进行编码时,包括快速编码和自动编码,编码时还提供是否加流水码、是否编码递增、嵌套族层级处理方式的多种选择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标准包括: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政府标准。
一种BIM模型云编码系统,该云编码系统包括:标准库服务模块、模型编码服务模块和C端编码工具;其中,
所述标准服务模块包括三个子模块:字典管理模块、属性管理模块和编码管理模块,所述字典管理模块用于维护字段的字典库;所述属性管理模块用于录入标准中的属性,其属性字段来源于所述字典库;所述编码管理模块用于对编码标准的层级结构和固定的模板进行录入;
所述模型编码服务模块包括两个子模块:规则管理模块和方案管理模块,所述规则管理模块用于导入标准库中的规则或用户自定义的规则;所述方案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由各平台编码工具利用编码规则编码形成的方案;
所述C端编码工具包括三个子模块:属性挂接模块、快速编码模块和辅助编码模块,所述属性挂接模块具备项目属性和节点属性挂接功能,能够附加规则和标准的属性信息;所述快速编码模块具备自动编码、框选编码、查错、查漏、排序的功能;所述辅助编码模块具备模糊搜索、构件筛选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C端编码工具包括Revit平台和Bentley平台的编码工具。
本发明的一种BIM模型云编码方法及系统通过行业、政府等编码标准录入、编码规则制定与管理、BIM模型快速编码、多平台编码方案整合、数据多源开放等保证设计、施工和运维等阶段BIM基础数据同源,从而降低制定编码规则难度、提高编码效率,实现项目编码标准统一、编码数据一致共享。同时C端插件提供自动编码、查错、查漏和一键发布等辅助功能提升模型编码效率,加快了数据传递效率,实现编码基础数据一致,共享,可有效提高BIM在项目上的持续推广和深度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的云编码系统整体思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云编码系统编码插件端交互模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云编码系统业务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云编码系统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所示,编码工具通过建模软件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将WebAPI请求传来的编码规则、标准等信息应用于BIM模型构件的编码创建和更新,同时也可将已完成的模型编码结果通过WebAPI传递至数据库。
在以往的BIM模型编码工作中,编码规则、标准及属性等信息会存储于本地,需要共享信息时要逐一传输,并且常常出现信息偏差问题。
本系统中,运用编码工具利用WebAPI和建模软件API同时与后台DB(data base,数据库)和BIM模型DB保持连接,实现模型DB库、编码工具和数据库的多方交互模式,保证数据持久化储存和一致。同时,Web管理端可实时进行管理和维护,多端一后台,服务于整个系统,进行标准、规则等信息的维护和管理,实现项目编码标准统一,模型信息共享,数据一致。
编码工具通过WebAPI与云端数据库相连接,实现编码规则信息的实时获取与编码方案的一键推送。同时,编码工具通过建模软件API与BIM模型与相连,进行模型的编码、增删改查等功能。另外,Web管理端可录入行业、地方等编码标准,同时对编码规则和方案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通过此方法可实现多方API交互,将规则和标准数据云化,同时实现存储于本地的模型编码数据一键上传,保证编码基础数据一致共享。
云编码系统在建模软件端(C端)的操作流程如图2所示,在用户登录后,通过建模软件API实现BIM模型的编码查询、创建、更新和删除等操作,并使用WebAPI通过Web后端可查询编码、全局属性等信息,并将编码规则推送至Web视图模型,Web视图模型将规则转化至建模软件需要的识图模型;用户依据编码规则和属性利用提供的插件工具通过建模软件API对模型进行快速编码或自动编码,同时编码提供多种模式可选(是否加流水码、是否编码递增、嵌套族层级处理方式等),最终得到编码方案,通过WebAPI一键推送至后台。
图3为云编码系统的业务流程,主要分为Web端和客户端两个端口操作,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初始化操作,由系统管理员在Web端登录账号对系统信息进行维护和分配权限;第二步,标准操作,由标准制定专员或项目领导将编码、属性、字典等信息录入系统,制定统一标准至云端;第三步,规则操作,由规则制定专员、BIM设计人员及实施经理等依据标准库信息制定当前版本的编码规则;第四步,由BIM项目经理、设计人员及建模人员在客户端实施编码操作,依据系统已启用的编码规则对模型进行快速编码或基于“族”的理念进行自动编码(通过导入对应节点下族类型对应关系,可对模型进行一键编码)。同时可使用查错查漏功能对编码结果进行校验;第五步,有推送权限的账号,如BIM项目经理可将编码后的方案通过一键推送功能发布至Web端。上述标准、规则、方案等编码基础数据均可通过Web端管理后台界面进行维护。
浏览器端(B端管理端)提供标准录入及规则制定(编码和属性),可同时制定多套多个版本的规则,简化标准查阅和规则制定过程;提供编码方案管理,管理C端推送的编码方案数据,同时提供对外服务接口,实现方案版本管理和数据共享。客户端(C端插件端)提供快速编码服务,编码规则统一来自后台,数据来源一致,无需反复导入;提供快速编码、自动编码、查错查漏、构件筛选、模糊搜索等功能提高编码效率;提供一键发布功能,可将编码方案发布至管理端,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一致性。
云编码系统分为三个主要服务模块如图4所示。
1.标准服务模块,负责整合行业编码标准,根据不同维度和粒度,形成分类树管理标准。支持行业编码标准统一录入、树形编辑、查询、修改和多途径导入导出等管理功能。同时,对行业、城市和公司等编码或属性挂载标准进行抽象和剥离,含属性管理和字典管理及编码管理三个子模块。字典管理模块,可根据需要维护字段的字典库,例如计量单位字段的字典值可为“米”、“吨”等。属性管理模块,可录入行业、城市等标准中的属性(属性管理器),其属性字段可来源于字典库。编码管理模块,可对编码标准的层级结构和固定的模板进行录入,层级结构用于规定编码的层级、长度、类型等,不涉及具体编码内容,固定模板用于存储编码标准中编码固定的部分,例如01-002代表市政工程。
2.模型编码服务模块,该模块包含规则管理及方案管理两个子模块。规则管理模块,用户可自定义规则或从标准库导入(两步即完成一个规则的制定,编码树制定,属性制定),步骤如下:第一步,自定义规则支持用户进行编码树编辑或Excel导入、层级结构配置、属性编辑等,灵活、自由度较高,但工作量大,制定的规则不一定符合标准;第二步,从标准库导入,用户在制定编码树形结构时受到标准的约束,但同时制定规则时可直接选择标准中提供的属性和编码,大大提升提高效率。方案管理模块,主要是对各平台编码工具利用编码规则编码形成的方案进行统一管理,提供接收C端编码工具的编码方案数据推送和其他平台获取提供已有编码方案对外接口。支持用户编码方案编辑修改,查询和多途径导出等功能进行编码方案管理。
3.C端编码工具(多平台)服务模块,包含A(Revit),B(Bentley)平台的快速编码工具,并与标准库服务与模型编码服务两个模块形成统一后台,整合权限和数据管理,纳入云编码系统。多个平台编码规则来源一致,无需反复制定。编码工具包含三个子模块:①属性挂接模块。具备项目属性和节点属性挂接功能,可附加规则和标准的属性信息;②快速编码模块,具备自动编码、框选编码、查错、查漏、排序等功能;③辅助编码模块,具备模糊搜索、构件筛选等功能。
编码系统可应用于Revit、Bentley等多个建模软件平台,规则数据来源一致,同时整合各平台编码数据纳入云编码系统,通过Web管理端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实现同源共享。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BIM模型云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编码工具利用WebAPI和建模软件API分别与后台数据库和BIM模型数据库通信连接;所述编码工具通过所述WebAPI向后台数据库请求编码规则和标准信息,同时,将已完成的模型编码结果通过WebAPI传递至后台数据库;编码工具通过所述建模软件API将编码规则和标准应用于所述BIM模型数据库中模型的编码创建和更新;Web管理端连接所述WebAPI,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用户通过所述建模软件API实现BIM模型数据库中模型的编码查询、创建、更新和删除操作,使用所述WebAPI通过Web后端查询后端数据库中的编码和全局属性信息,并将规则信息推送至Web视图模型,Web视图模型将该信息转化至建模软件需要的识图模型;用户依据编码规则和属性利用提供的所述编码工具通过建模软件API对模型进行编码,将最终得到的编码方案通过WebAPI推送至后台数据库;在利用所述编码工具通过建模软件API对模型进行编码时,包括快速编码和自动编码,编码时还提供是否加流水码、是否编码递增、嵌套族层级处理方式的多种选择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包括: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政府标准。
3.一种执行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BIM模型云编码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标准库服务模块、模型编码服务模块和C端编码工具;其中,
所述标准库服务模块包括三个子模块:字典管理模块、属性管理模块和编码管理模块,所述字典管理模块用于维护字段的字典库;所述属性管理模块用于录入标准中的属性,其属性字段来源于所述字典库;所述编码管理模块用于对编码标准的层级结构和固定的模板进行录入;
所述模型编码服务模块包括两个子模块:规则管理模块和方案管理模块,所述规则管理模块用于导入标准库中的规则或用户自定义的规则;所述方案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由各平台编码工具利用编码规则编码形成的方案;
所述C端编码工具包括三个子模块:属性挂接模块、快速编码模块和辅助编码模块,所述属性挂接模块具备项目属性和节点属性挂接功能,能够附加规则和标准的属性信息;所述快速编码模块具备自动编码、框选编码、查错、查漏、排序的功能;所述辅助编码模块具备模糊搜索、构件筛选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端编码工具包括Revit平台和Bentley平台的编码工具。
CN202110625232.6A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bim模型云编码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34864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5232.6A CN113486418B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bim模型云编码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5232.6A CN113486418B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bim模型云编码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86418A CN113486418A (zh) 2021-10-08
CN113486418B true CN113486418B (zh) 2024-02-09

Family

ID=77934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25232.6A Active CN113486418B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bim模型云编码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864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9745B (zh) * 2022-03-03 2022-07-15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决策树分析的bim模型自动编码方法
CN114817271B (zh) * 2022-06-29 2022-11-22 椭圆方程(深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0666A (zh) * 2017-06-21 2017-11-07 王建 一种编码管理系统
CN108920770A (zh) * 2018-06-08 2018-11-30 上海大学 基于Revit软件的BIM构件自动编码和关联BIM模型的方法
CN110008648A (zh) * 2019-05-15 2019-07-12 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智慧工地集成实施方法
WO2019218597A1 (zh) * 2018-05-14 2019-11-2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表驱动的云模式软件自动构造方法及系统
CN111291436A (zh) * 2019-10-08 2020-06-16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高支模安全管理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
CN112001021A (zh) * 2020-08-27 2020-11-27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模型分类编码方法及系统
CN112182705A (zh) * 2020-09-28 2021-01-05 成都希盟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仿真模拟模型数据解析方法
CN112486613A (zh) * 2020-11-27 2021-03-12 东南大学 工程项目Web端施工进度管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87869A (zh) * 2021-01-29 2021-05-11 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可扩展的建筑物联网系统模块化集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0666A (zh) * 2017-06-21 2017-11-07 王建 一种编码管理系统
WO2019218597A1 (zh) * 2018-05-14 2019-11-2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表驱动的云模式软件自动构造方法及系统
CN108920770A (zh) * 2018-06-08 2018-11-30 上海大学 基于Revit软件的BIM构件自动编码和关联BIM模型的方法
CN110008648A (zh) * 2019-05-15 2019-07-12 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智慧工地集成实施方法
CN111291436A (zh) * 2019-10-08 2020-06-16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高支模安全管理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
CN112001021A (zh) * 2020-08-27 2020-11-27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模型分类编码方法及系统
CN112182705A (zh) * 2020-09-28 2021-01-05 成都希盟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仿真模拟模型数据解析方法
CN112486613A (zh) * 2020-11-27 2021-03-12 东南大学 工程项目Web端施工进度管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87869A (zh) * 2021-01-29 2021-05-11 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可扩展的建筑物联网系统模块化集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BIM平台的城市快速路工程构件信息分类编码方法及其应用;陆剑骏等;中国市政工程(第04期);第78-80页 *
基于Revit模型编码技术的BIM构件编码研究;姚远;;建筑(第22期);第75-7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86418A (zh) 2021-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86418B (zh) 一种bim模型云编码方法及系统
CN109213820B (zh) 一种实现多种类型的数据库融合使用的方法
CN102254029A (zh) 一种基于视图的数据访问系统及其方法
CN110096541B (zh) 一种数据库间的数据交换方法及装置
US20020091705A1 (en) Object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CN114218218A (zh) 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213613B1 (ko) 조선 및 해양플랜트산업의 배관 설계정보간 db 일관화 및 변환검증 시스템
CN109086382A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61600A (zh) 基于bim与构件身份标签的工程项目数据多维复用方法
CN115994141A (zh) 一种树形编码方法及系统
CN101986282B (zh) 拓扑适配方法及装置
CN111290748A (zh) 一种快速生成SqlServer数据库操作代码的方法
CN103593188A (zh) 一种用于仪器所见即所得菜单的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11984745B (zh) 数据库字段动态扩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71350B (zh) 一种基于远动通信的数据库及信息点表自动比对及同步方法
CN111831696A (zh) 基于图理论的资产信息存储方法和系统
CN106776689A (zh) 一种主机信息查询方法、装置和主机
CN108092959B (zh) 一种基于配置的BACnet协议解析方法
CN104731597A (zh) 将sql语句应用于工程软件编辑平台的方法
CN109726213A (zh) 一种程序代码转换方法、装置、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11626639B (zh) 一种电网设备状态及数据管理系统
CN111104397B (zh) 一种基于Flume的可配置数据集成方法
CN114676152A (zh) 一种工单管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386122B (zh) 一种基于Eplan的全自动宏工具系统
CN117093662B (zh) 一种轨道交通数模融合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