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84674A - 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84674A
CN113484674A CN202110753004.7A CN202110753004A CN113484674A CN 113484674 A CN113484674 A CN 113484674A CN 202110753004 A CN202110753004 A CN 202110753004A CN 113484674 A CN113484674 A CN 1134846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exchange layer
box body
feeder automation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530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84674B (zh
Inventor
杨辉
陶通锡
周文迪
黄兴
黄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COMKI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COMKI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COMKI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COMKI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5300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846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84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846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846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846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8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4Housings; Supporting membe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 G01R1/0408Test fixtures or contact fields; Connectors or connecting adaptors; Test clips; Test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试仪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测试装置,包括箱盖、箱体以及测试模块,箱体内活动设置有板体,板体的顶端设置有换热层,换热层的顶端与测试模块的底端贴合,换热层的一端连接有循环泵,换热层的另一端连接有散热片,散热片与循环泵连接,换热层内设置有导热油,箱体的两侧的顶端设置有进气口,箱体的一侧的底端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的一端安装有风扇,散热片位于风扇的上方,本发明换热层的顶端紧贴测试模块,导热油能够在换热层、第一管道、循环泵、第二管道以及散热片内循环流动,将散热片内的导热油的热量迅速传导出,对测试模块进行油冷,风扇启动后,能够对测试模块进行风冷,显著提高了对测试模块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馈线自动化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核心功能,馈线自动化是指变电站出线到用户用电设备之间的馈电线路自动化,其内容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一是正常情况下的用户检测、资料测量和运行优化;二是事故状态下的故障检测、故障隔离、转移和恢复供电控制。按控制模式可以分为集中控制式和就地控制式两大类型,目前集中控制式FA(FA功能在配调主站集中完成)是主流,而就地控制模式中的智能分布式FA则是未来发展方向。而馈线自动化系统的牵涉面相当广,对其进行测试不仅需要对单个终端进行测试,如“三遥测试”,更需要对这些现场终端设备相互之间,以及终端与出口断路器、终端与主站之间的配合进行全面的测试,因此采用馈线自动化测试仪进行测试,而测试仪在使用由于测量时间较长,很容易出现过热的情况,严重的时候还会损伤仪器。现有的馈线自动化测试仪大部分采用直线型风道散热方式对其内部散热。这种直线型散热方法的原理是从测试仪两侧边开进风口进冷风,在测试仪背部安装风扇往外吸热风。这种设计方法是通过后面的风扇的吸力促动冷风从两面进入,达到冷热交换的循环原理;根据空气流体动力学原理,冷空气在下方,热空气在上方,其进风口和出风口几乎高度在同一水平线上,这种散热方法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测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测试装置,包括箱盖、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测试模块,所述箱体内活动设置有板体,所述板体的顶端设置有换热层,所述换热层为中空结构,所述换热层的顶端采用橡胶材质,所述换热层的顶端与所述测试模块的底端贴合,所述换热层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有循环泵,所述换热层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接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循环泵连接,所述换热层内设置有导热油,所述导热油能够在所述换热层、第一管道、循环泵、第二管道以及散热片内循环流动,所述箱体的两侧的顶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箱体与所述进气口相邻的一侧的底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一端安装有风扇,所述散热片位于所述风扇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水平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外后连接有旋钮,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部,所述第一螺纹部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副,所述第一螺母副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螺母副的一端与所述板体的底端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部反向的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二螺纹部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副,所述所述第二螺母副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二螺母副的一端与所述板体的底端中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上连接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支架、伸缩管、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转轴、第一隔板以及第二隔板,所述伸缩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伸缩管沿所述壳体的轴向设置,所述伸缩管内设置有水蒸气,所述第一隔板的一端与所述伸缩管的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板远离所述伸缩管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隔板靠近第一隔板的一端与所述转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上密封连接有盖体。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导柱,所述板体滑动设置在所述导柱上。
优选的,所述导柱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导柱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板体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
优选的,所述风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出气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以及第二管道上均设置有伸缩部。
优选的,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的一侧均安装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换热层的顶端紧贴测试模块,导热油能够在所述换热层、第一管道、循环泵、第二管道以及散热片内循环流动,将散热片内的导热油的热量迅速传导出,对测试模块进行油冷,风扇启动后,能够对测试模块进行风冷,显著提高了对测试模块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测试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测试装置在打开箱盖后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测试装置在省略箱盖、测试模块以及部分箱体后的立体图;
图4为图3的正视图;
图5为图3在省略板体以及换热层后的立体图;
图6为图5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测试装置中调节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箱盖、2箱体、21进气口、22出气口、3旋钮、4测试模块、5换热层、6第一管道、7板体、8调节装置、81壳体、82支架、83伸缩管、84第一隔板、85转轴、86第二隔板、9第二限位块、10导柱、11第一限位块、12转动杆、121第一螺纹部、122第二螺纹部、13第一连杆、14第一螺母副、15第二连杆、16第二螺母副、17第二管道、18散热片、19循环泵、20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照图1-7,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测试装置,包括箱盖1、箱体2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2内的测试模块4,测试模块4用于测试用,测试模块4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说明的是,测试模块4内设置有多种电气元件模块,测试模块4的底端高低不平,所述箱体2内活动设置有板体7,板体7能够在箱体2内上下移动,所述板体7的顶端设置有换热层5,所述换热层5为中空结构,所述换热层5的顶端采用橡胶材质,橡胶部分能够发生形变,所述换热层5的顶端与所述测试模块4的底端贴合,所述换热层5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管道6,所述第一管道6的一端连接有循环泵19,所述换热层5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管道17,所述第二管道17的一端连接有散热片18,所述散热片18与所述循环泵19连接,所述换热层5内设置有导热油,所述导热油能够在所述换热层5、第一管道6、循环泵19、第二管道17以及散热片18内循环流动,当测试模块4工作产生大量的热量后,由于换热层5能够紧贴测试模块4的底端,进而能够将测试模块4上的热量迅速传导至换热层5内的导热油内,本实施方式中导热油的沸点为350摄氏度,启动循环泵19后,循环泵19能够带动导热油流动,所述箱体2的两侧的顶端设置有进气口21,所述箱体2与所述进气口21相邻的一侧的底端设置有出气口22,所述出气口22的一端安装有风扇20,所述散热片18位于所述风扇20的上方,风扇启动后,能够使得箱体2内负压,将箱体2内的热空气通过出气口22抽出,同时将箱体2外的冷空气通过进气口21吸入箱体2内,对测试模块4进行风冷,在这个过程中,将散热片18内的导热油的热量迅速传导出,对测试模块4进行油冷,显著提高了对测试模块4的散热效果,测量显示,测试模块4的工作温度在-5至50摄氏度。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2内水平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2外后连接有旋钮3,转动旋钮3后能够转动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部121,所述第一螺纹部121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副14,所述第一螺母副14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13,所述第一连杆13远离所述第一螺母副14的一端与所述板体7的底端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1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部121反向的第二螺纹部122,所述第二螺纹部122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副16,所述所述第二螺母副16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15,所述第二连杆15远离所述第二螺母副16的一端与所述板体7的底端中部转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转动杆12与箱体2通过螺纹连接,转动转动杆12后,能够保证转动杆12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板体7的底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能够沿所述转动杆12的轴向移动,所述滑块的底端与所述第一连杆13、第二连杆15转动连接。
转动旋钮3使得转动杆12转动后,由于第一螺纹部121与第二螺纹部122上的螺纹反向,使得第一螺母副14与第二螺母副16沿转动杆12的轴向反向移动,利用第一连杆13以及第二连杆15能够推抵板体7向上移动,当板体7向上移动后,能够挤压换热层5,使得换热层5的顶端的橡胶部分产生形变,保证换热层的顶端紧贴测试模块4的底部,从而保证测试模块4与换热层5内的导热油之间的换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道6上连接有调节装置8,所述调节装置8包括壳体81、设置在所述壳体81内的支架82、伸缩管83、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81内的转轴85、第一隔板84以及第二隔板86,所述伸缩管8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82上,所述伸缩管83沿所述壳体81的轴向设置,所述伸缩管83内设置有水蒸气,所述第一隔板84的一端与所述伸缩管83的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隔板86的一端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板84远离所述伸缩管8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隔板86靠近第一隔板84的一端与所述转轴85连接。所述壳体81的一侧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上密封连接有盖体。当壳体81内的导热油升温后,导热油能够对伸缩管83内的水蒸气加热,使得伸缩管83膨胀伸长,进而使得第一隔板84以及第二隔板86转动,增加通过壳体81内的导热油的流通量,在循环泵19的作用下使得导热油在换热层5、第一管道6、循环泵19、第二管道17以及散热片18内循环流动,提高换热层5与测试模块4之间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高散热效果。当壳体81内的导热油降温后,伸缩管83内的水蒸气降温,伸缩管83冷却收缩,进而使得第一隔板84以及第二隔板86反向转动,减少通过壳体81内的导热油的流通量,减少导热油的使用量,延长导热油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2内设置有导柱10,所述板体7滑动设置在所述导柱10上。所述导柱10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1,所述导柱10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块9,所述板体7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块11与所述第二限位块9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20包括壳体81,所述壳体81的顶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壳体81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出气口22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道6以及第二管道17上均设置有伸缩部,在板体7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保证导热油能够正常流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21与所述出气口22的一侧均安装有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道6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本实施方式中,测试模块4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转动旋钮3使得转动杆12转动后,由于第一螺纹部121与第二螺纹部122上的螺纹反向,使得第一螺母副14与第二螺母副16沿转动杆12的轴向反向移动,利用第一连杆13以及第二连杆15能够推抵板体7向上移动,当板体7向上移动后,能够挤压换热层5,使得换热层5的顶端的橡胶部分产生形变,保证换热层的顶端紧贴测试模块4的底部,将测试模块4上的热量迅速传导至换热层5内的导热油内,启动循环泵19后,导热油能够在所述换热层5、第一管道6、循环泵19、第二管道17以及散热片18内循环流动,散热片18位于所述风扇20的上方,风扇启动后,能够使得箱体2内负压,将箱体2内的热空气通过出气口22抽出,同时将箱体2外的冷空气通过进气口21吸入箱体2内,对测试模块4进行风冷,在这个过程中,将散热片18内的导热油的热量迅速传导出,对测试模块4进行油冷,显著提高了对测试模块4的散热效果。过程中,调节装置8能够根据导热油的温度调节导热油的流速,当壳体81内的导热油升温后,导热油能够对伸缩管83内的水蒸气加热,使得伸缩管83膨胀伸长,进而使得第一隔板84以及第二隔板86转动,增加通过壳体81内的导热油的流通量,在循环泵19的作用下使得导热油在换热层5、第一管道6、循环泵19、第二管道17以及散热片18内循环流动,提高换热层5与测试模块4之间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高散热效果。当壳体81内的导热油降温后,伸缩管83内的水蒸气降温,伸缩管83冷却收缩,进而使得第一隔板84以及第二隔板86反向转动,减少通过壳体81内的导热油的流通量,减少导热油的使用量,延长导热油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换热层5的顶端紧贴测试模块4,导热油能够在所述换热层5、第一管道6、循环泵19、第二管道17以及散热片18内循环流动,将散热片18内的导热油的热量迅速传导出,对测试模块4进行油冷,风扇启动后,能够对测试模块4进行风冷,显著提高了对测试模块4的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盖(1)、箱体(2)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2)内的测试模块(4),所述箱体(2)内活动设置有板体(7),所述板体(7)的顶端设置有换热层(5),所述换热层(5)为中空结构,所述换热层(5)的顶端采用橡胶材质,所述换热层(5)的顶端与所述测试模块(4)的底端贴合,所述换热层(5)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管道(6),所述第一管道(6)的一端连接有循环泵(19),所述换热层(5)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管道(17),所述第二管道(17)的一端连接有散热片(18),所述散热片(18)与所述循环泵(19)连接,所述换热层(5)内设置有导热油,所述导热油能够在所述换热层(5)、第一管道(6)、循环泵(19)、第二管道(17)以及散热片(18)内循环流动,所述箱体(2)的两侧的顶端设置有进气口(21),所述箱体(2)与所述进气口(21)相邻的一侧的底端设置有出气口(22),所述出气口(22)的一端安装有风扇(20),所述散热片(18)位于所述风扇(20)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内水平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2)外后连接有旋钮(3),所述转动杆(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部(121),所述第一螺纹部(121)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副(14),所述第一螺母副(14)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13),所述第一连杆(13)远离所述第一螺母副(14)的一端与所述板体(7)的底端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1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部(121)反向的第二螺纹部(122),所述第二螺纹部(122)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副(16),所述所述第二螺母副(16)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15),所述第二连杆(15)远离所述第二螺母副(16)的一端与所述板体(7)的底端中部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6)上连接有调节装置(8),所述调节装置(8)包括壳体(81)、设置在所述壳体(81)内的支架(82)、伸缩管(83)、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81)内的转轴(85)、第一隔板(84)以及第二隔板(86),所述伸缩管(8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82)上,所述伸缩管(83)沿所述壳体(81)的轴向设置,所述伸缩管(83)内设置有水蒸气,所述第一隔板(84)的一端与所述伸缩管(83)的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隔板(86)的一端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板(84)远离所述伸缩管(8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隔板(86)靠近第一隔板(84)的一端与所述转轴(8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1)的一侧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上密封连接有盖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内设置有导柱(10),所述板体(7)滑动设置在所述导柱(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10)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1),所述导柱(10)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块(9),所述板体(7)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块(11)与所述第二限位块(9)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20)包括壳体(81),所述壳体(81)的顶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壳体(81)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出气口(2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6)以及第二管道(17)上均设置有伸缩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21)与所述出气口(22)的一侧均安装有过滤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6)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CN202110753004.7A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测试装置 Active CN1134846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53004.7A CN113484674B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53004.7A CN113484674B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84674A true CN113484674A (zh) 2021-10-08
CN113484674B CN113484674B (zh) 2024-04-19

Family

ID=77939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53004.7A Active CN113484674B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84674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90867A1 (en) * 2000-05-25 2001-11-29 Kioan Cheon Computer having cooling apparatus and heat exchanging device of the cooling apparatus
CN201488591U (zh) * 2009-08-06 2010-05-26 朱国华 强油循环风冷却器
CN204466143U (zh) * 2015-04-17 2015-07-0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通讯箱
CN108010663A (zh) * 2016-10-28 2018-05-08 重庆达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的自动散热装置
CN207701235U (zh) * 2017-12-16 2018-08-07 大连宏源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散热发动机壳体铝型材
CN109757087A (zh) * 2019-02-22 2019-05-14 江西立德科技有限公司 耗热型散热装置
CN209244654U (zh) * 2019-07-15 2019-08-13 宁波伯希尔汽配有限公司 一种油路冷却系统
CN111211393A (zh) * 2020-02-10 2020-05-29 上海融德亦村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耦合器用水冷装置
CN212227181U (zh) * 2020-05-14 2020-12-25 北京币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计算设备冷却供热系统
CN212989407U (zh) * 2020-07-21 2021-04-16 深圳市诺尔安磁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充电盒测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90867A1 (en) * 2000-05-25 2001-11-29 Kioan Cheon Computer having cooling apparatus and heat exchanging device of the cooling apparatus
CN201488591U (zh) * 2009-08-06 2010-05-26 朱国华 强油循环风冷却器
CN204466143U (zh) * 2015-04-17 2015-07-0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通讯箱
CN108010663A (zh) * 2016-10-28 2018-05-08 重庆达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的自动散热装置
CN207701235U (zh) * 2017-12-16 2018-08-07 大连宏源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散热发动机壳体铝型材
CN109757087A (zh) * 2019-02-22 2019-05-14 江西立德科技有限公司 耗热型散热装置
CN209244654U (zh) * 2019-07-15 2019-08-13 宁波伯希尔汽配有限公司 一种油路冷却系统
CN111211393A (zh) * 2020-02-10 2020-05-29 上海融德亦村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耦合器用水冷装置
CN212227181U (zh) * 2020-05-14 2020-12-25 北京币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计算设备冷却供热系统
CN212989407U (zh) * 2020-07-21 2021-04-16 深圳市诺尔安磁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充电盒测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84674B (zh) 2024-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03447A (zh) 自然冷却冷水装置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
CN112672611A (zh) 一种结合管壳式换热器的服务器机柜液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8462320A (zh) 一种发电机用冷却水循环装置
CN202818846U (zh) 服务器及通信机柜的散热系统
CN107680802B (zh) 电容器用散热保护装置
CN113484674A (zh) 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测试装置
CN210807993U (zh) 一种二甲基硅油高温液冷装置
CN201454562U (zh) 独立温控同步外循环恒温浴槽/箱
CN109210824B (zh) 模块化循环制冷装置及其循环制冷方法
CN210806500U (zh) 一种内部循环换热的高压配电柜
CN213057542U (zh) 一种防渗漏的无人机电磁控制阀水冷散热装置
CN210489335U (zh) 避雷器、避雷器冷却组件及输电系统
CN109213294A (zh) 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
CN210074778U (zh) 一种无功补偿装置散热系统
CN206412883U (zh) 一种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的双步进电机
CN221127787U (zh) 一种暖通空调的安全电控柜
CN207113141U (zh) 温控系统及空调
CN206259841U (zh) 无铁芯直线电机
CN110671283A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的重力热管式冷却装置
CN110701824A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的xrf温控装置
CN219041562U (zh) 散热装置及跑步机
CN215420028U (zh) 一种双绕组同步电机
CN217063207U (zh) 一种用于离相封闭母线的风冷系统
CN213522859U (zh) 一种橡胶硫化机plc控制柜
CN219981349U (zh) 一种高频电源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