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77530A - 包裹合流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包裹合流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77530A
CN113477530A CN202110748930.5A CN202110748930A CN113477530A CN 113477530 A CN113477530 A CN 113477530A CN 202110748930 A CN202110748930 A CN 202110748930A CN 113477530 A CN113477530 A CN 113477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age
target
virtual
supply branch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489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alaxi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alaxi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alaxi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alaxi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4893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775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77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75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1/00Measures preceding sorting according to destination
    • B07C1/02Forming articles into a stream; Arranging articles in a stream, e.g. spacing, orient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3/00Sorting according to destin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8Control devices operated by article or material being fed, conveyed or dischar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10Sequence control of conveyors operating in combin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B65G47/68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adapted to receive articles arriving in one layer from one conveyor lane and to transfer them in individual layers to more than one conveyor lane or to one broader conveyor lane, or vice versa, e.g. combining the flows of articles conveyed by more than one conveyor
    • B65G47/7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adapted to receive articles arriving in one layer from one conveyor lane and to transfer them in individual layers to more than one conveyor lane or to one broader conveyor lane, or vice versa, e.g. combining the flows of articles conveyed by more than one conveyor with precedence controls among incoming article flo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B65G47/68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adapted to receive articles arriving in one layer from one conveyor lane and to transfer them in individual layers to more than one conveyor lane or to one broader conveyor lane, or vice versa, e.g. combining the flows of articles conveyed by more than one conveyor
    • B65G47/71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adapted to receive articles arriving in one layer from one conveyor lane and to transfer them in individual layers to more than one conveyor lane or to one broader conveyor lane, or vice versa, e.g. combining the flows of articles conveyed by more than one conveyor the articles being discharged or distributed to several distinct separate conveyors or to a broader conveyor lane
    • B65G47/715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adapted to receive articles arriving in one layer from one conveyor lane and to transfer them in individual layers to more than one conveyor lane or to one broader conveyor lane, or vice versa, e.g. combining the flows of articles conveyed by more than one conveyor the articles being discharged or distributed to several distinct separate conveyors or to a broader conveyor lane to a broader conveyor l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B65G47/68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adapted to receive articles arriving in one layer from one conveyor lane and to transfer them in individual layers to more than one conveyor lane or to one broader conveyor lane, or vice versa, e.g. combining the flows of articles conveyed by more than one conveyor
    • B65G2047/685Devices for preventing jamming in converging fl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裹合流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涉及自动控制的技术领域,应用于合流主线的控制器的方法在接收到至少一条供包支线发送的包裹释放请求之后,持续为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供包支线,并监测所有虚拟窗格的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只有当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目标供包支线的预设释放触发位置时,才响应目标供包支线的包裹释放请求,以使目标供包支线将包裹释放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包裹合流方法能够使得供包支线有序的向合流主线释放包裹,从而有效的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包裹合流方法存在的合流位置堵塞以及合流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包裹合流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包裹合流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网络购物的迅速扩张,快递业在我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从最初的经营模式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趋于稳定的市场格局。快递分拣中心在整个快递业中承接了邮件集散和路向分拨作用,邮件分拣技术的先进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快递业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市场份额,甚至影响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国内分拣中心,分拣前端合流区域中还是采用二合一形式来对主支线上邮件进行合流,以满足主线分拣的能效,其包裹合流控制逻辑为:供包主线和供包支线同时供包,且主线优先供包,包裹合流位置采用速差的逻辑进行包裹传输。但实际应用时发现,包裹合流位置易出现堵塞,导致包裹损坏,且上述包裹合流方法的合流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裹合流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包裹合流方法存在的合流位置堵塞以及合流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裹合流方法,应用于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包括:接收至少一条供包支线发送的包裹释放请求;基于所述包裹释放请求持续为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供包支线;其中,所述合流主线被虚拟切分为第一预设数量个虚拟窗格;监测所有所述虚拟窗格的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其中一种:空闲状态,非空闲状态;若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目标供包支线的预设释放触发位置,则响应所述目标供包支线的包裹释放请求,以使所述目标供包支线将包裹释放到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其中,所述目标供包支线为所述至少一条供包支线中的任意一条支线;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或者,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与所述合流主线入口之间的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包裹释放请求持续为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供包支线,包括:基于所有所述包裹释放请求的接收顺序对多条供包支线进行优先级排序,得到供包支线的包裹释放顺序;其中,越早接收的包裹释放请求所对应的供包支线优先级越高;基于所述包裹释放顺序持续为所述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供包支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包裹释放请求持续为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供包支线,包括:针对合流主线入口处的当前虚拟窗格:获取每条供包支线的预设优先级参数和支线等待时间;基于所述预设优先级参数和所述支线等待时间对多条供包支线进行优先级排序;将所述当前虚拟窗格分配至优先级最高的供包支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预设优先级参数和所述支线等待时间对多条供包支线进行优先级排序,包括:基于每条所述供包支线的预设优先级参数和所述支线等待时间确定每条所述供包支线的当前优先级数据;基于每条所述供包支线的当前优先级数据的大小对多条供包支线进行优先级排序;其中,当前优先级数据越大的供包支线优先级越高。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监测所有所述虚拟窗格的位置信息包括:获取所述合流主线的长度对应的虚拟脉冲总数,以及目标虚拟窗格的目标脉冲数;其中,所述目标虚拟窗格为所述合流主线上的任意一个虚拟窗格;所述目标脉冲数为所述目标虚拟窗格截止当前时刻所经历的有效脉冲的总数;所述有效脉冲为所述合流主线正常传送时经历的脉冲;基于所述目标脉冲数和所述虚拟脉冲总数确定所述目标虚拟窗格的位置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裹合流方法,应用于目标供包支线的控制器,包括:发送包裹释放请求至合流主线;其中,所述合流主线被虚拟切分为第一预设数量个虚拟窗格;获取合流主线上所有所述虚拟窗格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状态信息和预分配供包支线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其中一种:空闲状态,非空闲状态;若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预设释放触发位置,则控制包裹释放到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其中,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或者,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与所述合流主线入口之间的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虚拟窗格的尺寸一致,且每个所述虚拟窗格仅用于运输一个包裹;所述供包支线划分为:货物导入段和抢占合流段;发送包裹释放请求至合流主线,包括:监测所述抢占合流段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工作状态包括以下其中一种:占用状态,未占用状态;当所述工作状态从未占用状态切换至占用状态时,发送包裹释放请求至所述合流主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虚拟窗格的尺寸一致,且每个虚拟窗格用于运输第二预设数量个包裹,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大于1;所述供包支线划分为:货物导入段和步进积放段;发送包裹释放请求至合流主线,包括:监测所述步进积放段的堆放状态;其中,所述堆放状态包括以下其中一种:堆满状态,未堆满状态;当所述堆放状态从未堆满状态切换至堆满状态时,发送包裹释放请求至所述合流主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若所述步进积放段的堆放状态处于未堆满状态,则控制所述步进积放段在第一速度下运行;若所述步进积放段的堆放状态处于堆满状态且满足包裹释放条件,则包裹释放至所述合流主线过程中,控制所述步进积放段在第二速度下运行,其中,所述第二速度大于所述第一速度。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裹合流方法,应用于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包括:获取每条供包支线的启用状态;其中,所述启用状态包括以下其中一种:开启状态,关闭状态;基于预设分配顺序依次为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活动供包支线;其中,所述活动供包支线表示处于开启状态的供包支线;监测所有所述虚拟窗格的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其中一种:空闲状态,非空闲状态;若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目标供包支线的预设释放触发位置,则响应所述目标供包支线的包裹释放请求,以使所述目标供包支线将包裹释放到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其中,所述目标供包支线为所述活动供包支线中的任意一条支线;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或者,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与所述合流主线入口之间的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裹合流方法,应用于目标供包支线的控制器,包括:获取合流主线上所有虚拟窗格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合流主线被虚拟切分为第一预设数量个虚拟窗格;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状态信息和预分配供包支线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其中一种:空闲状态,非空闲状态;若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预设释放触发位置,且存在待释放包裹,则控制包裹释放到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其中,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或者,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与所述合流主线入口之间的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裹合流装置,应用于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至少一条供包支线发送的包裹释放请求;第一分配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包裹释放请求持续为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供包支线;其中,所述合流主线被虚拟切分为第一预设数量个虚拟窗格;第一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有所述虚拟窗格的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其中一种:空闲状态,非空闲状态;第一响应模块,用于在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目标供包支线的预设释放触发位置的情况下,响应所述目标供包支线的包裹释放请求,以使所述目标供包支线将包裹释放到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其中,所述目标供包支线为所述至少一条供包支线中的任意一条支线;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或者,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与所述合流主线入口之间的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
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裹合流装置,应用于目标供包支线的控制器,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包裹释放请求至合流主线;其中,所述合流主线被虚拟切分为第一预设数量个虚拟窗格;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合流主线上所有所述虚拟窗格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状态信息和预分配供包支线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其中一种:空闲状态,非空闲状态;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预设释放触发位置的情况下,控制包裹释放到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其中,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或者,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与所述合流主线入口之间的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
第七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裹合流装置,应用于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条供包支线的启用状态;其中,所述启用状态包括以下其中一种:开启状态,关闭状态;第二分配模块,用于基于预设分配顺序依次为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活动供包支线;其中,所述活动供包支线表示处于开启状态的供包支线;第二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有所述虚拟窗格的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其中一种:空闲状态,非空闲状态;第二响应模块,用于在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目标供包支线的预设释放触发位置的情况下,响应所述目标供包支线的包裹释放请求,以使所述目标供包支线将包裹释放到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其中,所述目标供包支线为所述活动供包支线中的任意一条支线;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或者,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与所述合流主线入口之间的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
第八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裹合流装置,应用于目标供包支线的控制器,包括: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合流主线上所有虚拟窗格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合流主线被虚拟切分为第一预设数量个虚拟窗格;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状态信息和预分配供包支线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其中一种:空闲状态,非空闲状态;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预设释放触发位置,且存在待释放包裹的情况下,控制包裹释放到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其中,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或者,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与所述合流主线入口之间的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
第九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包裹合流方法,应用于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包括:接收至少一条供包支线发送的包裹释放请求;基于包裹释放请求持续为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供包支线;其中,合流主线被虚拟切分为第一预设数量个虚拟窗格;监测所有虚拟窗格的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包括以下其中一种:空闲状态,非空闲状态;若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目标供包支线的预设释放触发位置,则响应目标供包支线的包裹释放请求,以使目标供包支线将包裹释放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其中,目标供包支线为至少一条供包支线中的任意一条支线;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为目标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或者,为目标供包支线与合流主线入口之间的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
现有技术中的包裹合流方法,合流位置易出现堵塞,导致包裹损坏,且合流效率低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包裹合流方法中,在接收到至少一条供包支线发送的包裹释放请求之后,持续为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供包支线,并监测所有虚拟窗格的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只有当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目标供包支线的预设释放触发位置时,才响应目标供包支线的包裹释放请求,以使目标供包支线将包裹释放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包裹合流方法能够使得供包支线有序的向合流主线释放包裹,从而有效的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包裹合流方法存在的合流位置堵塞以及合流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裹合流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合流主线被虚拟切分为第一预设数量个虚拟窗格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包裹合流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包裹合流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包裹合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批量包裹合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裹合流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包裹合流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包裹合流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现有技术中的包裹合流方法,其包裹合流的控制逻辑为:供包主线和供包支线同时供包,且主线优先供包,包裹合流位置采用速差的逻辑进行包裹传输,但上述控制逻辑不能有效避免包裹合流位置堵塞,一旦出现堵塞情况,包裹易损坏,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包裹的合流效率。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裹合流方法,用以缓解上文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包裹合流方法,其包裹合流的控制逻辑为:供包主线和供包支线同时供包,且主线优先供包,包裹合流位置采用速差的逻辑进行包裹传输,但上述控制逻辑不能有效避免包裹合流位置堵塞,一旦出现堵塞情况,包裹易损坏,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包裹的合流效率。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裹合流方法,用以缓解上文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裹合流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接收至少一条供包支线发送的包裹释放请求。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包裹合流方法适用于具有一条合流主线和至少一条供包支线的应用场景,供包支线,顾名思义用于提供待合流包裹的支线,任一供包支线存在待合流包裹时,将发送包裹释放请求至合流主线,进而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将接收到至少一条供包支线发送的包裹释放请求。
步骤S104,基于包裹释放请求持续为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供包支线。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合流主线被虚拟切分为第一预设数量个虚拟窗格;虚拟窗格是在虚拟脉冲的基础上将合流主线切分为一段段的虚拟窗格,每个虚拟窗格占用固定的脉冲数,也即固定的长度,供包支线的包裹合流都是以将包裹送上对应的空闲虚拟窗格为目的。
为了保证所有供包支线能有序的将包裹释放至合流主线,在合流主线的控制器接收到至少一条供包支线的包裹释放请求的情况下,如果仅有一条供包支线发送了包裹释放请求,那么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将直接把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给这一条供包支线;但是如果存在多条供包支线发送了包裹释放请求,那么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将根据上述包裹释放请求持续的为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供包支线,也即,将虚拟窗格与供包支线进行绑定,这样可以避免包裹合流混乱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不对虚拟窗格的分配规则进行具体限制,只要能够实现窗格与供包支线的绑定即可,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具体的绑定规则。
另外,在合流主线运行过程中,如果合流主线的控制器没有接收到任何一条供包支线发送的包裹释放请求,那么将不会为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供包支线,也即,此时虚拟窗格与供包支线无绑定关系。
步骤S106,监测所有虚拟窗格的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
在为每个虚拟窗格分配了对应的供包支线之后,合流主线的控制器还将实时监测所有虚拟窗格的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其中,位置信息即表示虚拟窗格在合流主线上的位置,状态信息包括以下其中一种:空闲状态,非空闲状态;空闲状态即表示虚拟窗格上没有放置包裹,非空闲状态即表示虚拟窗格已放置包裹。虚拟窗格的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可以以数组的形式进行存储,且数组中的参数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进行实时更新,当虚拟窗格从合流主线中消失时,其对应的数据将从数组中弹出,同时新的虚拟窗格对应的数据将补入数组。
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对虚拟窗格进行监测的过程中,若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目标供包支线的预设释放触发位置,则执行下述步骤S108;否则不响应目标供包支线的包裹释放请求。
步骤S108,响应目标供包支线的包裹释放请求,以使目标供包支线将包裹释放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
具体的,由于供包支线将包裹释放至合流主线需要部分时间,因此,需要预先确定每个供包支线对应的预设释放触发位置,当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目标供包支线的预设释放触发位置时,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将响应目标供包支线的包裹释放请求,以使目标供包支线将包裹释放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其中,目标供包支线为至少一条供包支线中的任意一条支线;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为目标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或者,为目标供包支线与合流主线入口之间的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
也就是说,针对目标供包支线,当合流主线上有虚拟窗格到达其对应的预设释放触发位置时,只有当该虚拟窗格处于空闲状态,同时该空闲虚拟窗格为目标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根据步骤104分配的),或者该虚拟窗格为目标供包支线与合流主线入口之间的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时,目标供包支线才会将包裹进行释放,否则不会执行释放动作。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举例说明,假设从合流主线入口至出口,依次设有供包支线A,供包支线B,供包支线C和供包支线D,供包支线A距离合流主线入口最近,供包支线D距离合流主线入口最远,当供包支线A至D均发送了包裹释放请求时,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将分别为各个供包支线分配对应的虚拟窗格,针对供包支线B,当有空闲虚拟窗格到达供包支线B的预设释放触发位置时,如果确定该空闲虚拟窗格就是预先分配给了供包支线B,则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将响应供包支线B的包裹释放请求,允许供包支线B将包裹释放至合流主线的上的虚拟窗格上。
针对供包支线B,当有空闲虚拟窗格到达供包支线B的预设释放触发位置时,如果确定该空闲虚拟窗格预先分配给了供包支线A,则合流主线的控制器也将响应供包支线B的包裹释放请求,允许供包支线B将包裹释放至合流主线的上的虚拟窗格上。因为供包支线A为供包支线B与合流主线入口之间的供包支线,该虚拟窗格原计划应存放供包支线A所释放的包裹,但是供包支线A可能由于一些原因未能顺利将包裹合流至主线上,为了合理的利用空闲虚拟窗格以及提升包裹合流效率,那么后续的供包支线将允许提前进行包裹的释放。
针对供包支线B,当有空闲虚拟窗格到达供包支线B的预设释放触发位置时,如果确定该空闲虚拟窗格预先分配给了供包支线C或D,则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将不会响应目标供包支线的包裹释放请求。
现有技术中的包裹合流方法,合流位置易出现堵塞,导致包裹损坏,且合流效率低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包裹合流方法中,在接收到至少一条供包支线发送的包裹释放请求之后,持续为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供包支线,并监测所有虚拟窗格的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只有当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目标供包支线的预设释放触发位置时,才响应目标供包支线的包裹释放请求,以使目标供包支线将包裹释放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包裹合流方法能够使得供包支线有序的向合流主线释放包裹,从而有效的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包裹合流方法存在的合流位置堵塞以及合流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上文中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包裹合流的控制流程进行了简要的描述,下面对其中所涉及的相关方法步骤进行具体介绍。
针对上述步骤S104,基于包裹释放请求持续为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供包支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两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方式一和方式二,下面将对这两种实施方式进行介绍。
方式一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4a,基于所有包裹释放请求的接收顺序对多条供包支线进行优先级排序,得到供包支线的包裹释放顺序。
步骤S104b,基于包裹释放顺序持续为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供包支线。
具体的,通过以上步骤描述可知,方式一所提供的虚拟窗格与供包支线的绑定规则可理解为先入先出队列的方式,合流主线的控制器根据接收到包裹释放请求的先后顺序来设置队列,先发送包裹释放请求的供包支线先进入队列,根据进入队列的先后顺序来分配虚拟窗格,也即,越早接收的包裹释放请求所对应的供包支线优先级越高,以此类推,能够得到供包支线的包裹释放顺序,得到包裹释放顺序之后,根据该顺序即可持续为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供包支线。
可选的,方式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针对合流主线入口处的当前虚拟窗格:
步骤S1041,获取每条供包支线的预设优先级参数和支线等待时间。
步骤S1042,基于预设优先级参数和支线等待时间对多条供包支线进行优先级排序。
步骤S1043,将当前虚拟窗格分配至优先级最高的供包支线。
方式二所提供的虚拟窗格与供包支线的绑定规则中,格外考虑了供包支线的等待时间,且为每条供包支线还设置了预设优先级参数,针对合流主线入口处的当前虚拟窗格,为了确定该窗格所要绑定的供包支线,首先要获取到每条供包支线的预设优先级参数和支线等待时间,接下来,利用以上两种参数执行数学运算,以根据运算结果为多条供包支线进行优先级排序,确定出优先级最高的供包支线,并将当前虚拟窗格分配至优先级最高的供包支线。以此类推,合流主线入口处的每个虚拟窗格均遵循以上步骤S1042-S1043中的方法进行供包支线的分配。
利用方式二所提供的方法,通过设置预设优先级参数且考虑支线等待时间,可以提升某些供包支线的合流效率。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不对上文中提及的数学运算方式进行具体限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可以将预设优先级参数和支线等待时间相乘/相加,根据乘积/加和的结果对多条供包支线进行优先级排序,乘积/加和结果越大的供包支线,优先级越高。
可选的,上述步骤S1042,基于预设优先级参数和支线等待时间对多条供包支线进行优先级排序,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首先,基于每条供包支线的预设优先级参数和支线等待时间确定每条供包支线的当前优先级数据。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算式Yi=Ki(Pi+Ti)计算每条供包支线的当前优先级数据;其中,Yi表示第i条供包支线的优先级数据,Pi表示第i条供包支线的预设优先级参数,Ti表示第i条供包支线的支线等待时间,Ki=1表示第i条供包支线已发送包裹释放请求,Ki=0表示第i条供包支线未发送包裹释放请求。
然后,基于每条供包支线的当前优先级数据的大小对多条供包支线进行优先级排序;其中,当前优先级数据越大的供包支线优先级越高。
在计算出每条供包支线的当前优先级数据之后,根据结果的大小对多条供包支线进行优先级排序,且令当前优先级数据越大的供包支线优先级越高。
上文中介绍了两种为虚拟窗格分配供包支线的方法,下面对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如何监测所有虚拟窗格的位置信息进行具体介绍。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S106,监测所有虚拟窗格的位置信息,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首先,获取合流主线的长度对应的虚拟脉冲总数,以及目标虚拟窗格的目标脉冲数;其中,目标虚拟窗格为合流主线上的任意一个虚拟窗格;目标脉冲数为目标虚拟窗格截止当前时刻所经历的有效脉冲的总数;有效脉冲为合流主线正常传送时经历的脉冲;然后,基于目标脉冲数和虚拟脉冲总数确定目标虚拟窗格的位置信息。
虚拟脉冲为利用控制器的内部具有中断功能的设备产生的具有固定频率固定占空比的中断脉冲,一般地,合流主线处于匀速运行状态,所以可预先确定出合流主线的长度所对应的虚拟脉冲总数,也即,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从出现到消失所需经历的虚拟脉冲总数,进而,虚拟窗格的位置增量可根据其经历的有效虚拟脉冲的增量值来进行换算。
因此,在获取到合流主线的长度对应的虚拟脉冲总数,以及目标虚拟窗格的目标脉冲数之后,根据目标脉冲数与合流主线的长度对应的虚拟脉冲总数的比值,即可快速的确定出目标虚拟窗格在合流总线上的具体位置,进而得到其位置信息。
如果合流主线由于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运行处于非匀速状态,那么目标虚拟窗格相对于合流主线入口的位置增量也应根据合流主线的实际加减速时间进行增减,然后确定出目标虚拟窗格的位置信息。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包裹合流方法,通过为每个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供包支线,能够使得供包支线有序的向合流主线释放包裹,从而有效的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包裹合流方法存在的合流位置堵塞以及合流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包裹合流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也应用于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如图3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获取每条供包支线的启用状态。
其中,启用状态包括以下其中一种:开启状态,关闭状态。
步骤S204,基于预设分配顺序依次为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活动供包支线。
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包裹合流方法中,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均是按照供包支线的优先级顺序进行的分配,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包裹合流方法,简化了虚拟窗格的分配逻辑,合流主线入口处空闲虚拟窗格生成时,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将按照预设分配顺序依次为空闲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活动供包支线,其中,活动供包支线表示处于开启状态的供包支线。
例如,假设系统内共包括4条供包支线,供包支线的ID号分别为1,2,3,4,合流主线入口处空闲虚拟窗格生成时将按照顺序并结合支线的启用状态来绑定供包支线的ID号,若1号供包支线处于关闭状态,那么窗格绑定的顺序依次为2、3、4、2、3、4、2、3、4……。
步骤S206,监测所有虚拟窗格的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
其中,状态信息包括以下其中一种:空闲状态,非空闲状态。
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对虚拟窗格进行监测的过程中,若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目标供包支线的预设释放触发位置,则执行下述步骤S208;否则不响应目标供包支线的包裹释放请求。
步骤S208,响应目标供包支线的包裹释放请求,以使目标供包支线将包裹释放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
其中,目标供包支线为活动供包支线中的任意一条支线;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为目标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或者,为目标供包支线与合流主线入口之间的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
在为每个空闲虚拟窗格绑定了对应的供包支线之后,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后续所需执行的方法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也即,步骤S206-S208所涉及的方法内容具体可参考上述步骤S106-S108。
实施例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包裹合流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目标供包支线的控制器,如图4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发送包裹释放请求至合流主线。
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均以合流主线的控制器的角度描述了包裹合流方法,本实施例将以目标供包支线的控制器的角度进一步对包裹合流方法进行详细介绍,目标供包支线表示所有供包支线中的任意一条供包支线,本发明实施例中,合流主线被虚拟切分为第一预设数量个虚拟窗格;当目标供包支线想要将包裹释放至合流主线时,目标供包支线的控制器首先要向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发送包裹释放请求。
步骤S304,获取合流主线上所有虚拟窗格的属性信息。
通过上述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内容可知,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实时监测所有虚拟窗格的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并且为每个虚拟窗格分配了对应的供包支线,因此,合流主线的控制器能够实时对所有虚拟窗格的属性信息进行更新,其中,属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状态信息和预分配供包支线信息;状态信息包括以下其中一种:空闲状态,非空闲状态;预分配供包支线信息用于表征与虚拟窗格相绑定的供包支线。目标供包支线为了能够及时的将包裹进行释放,需要获取合流主线上所有虚拟窗格的属性信息。
如果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将所有虚拟窗格的属性信息以数组进行存储,那么合流主线的控制器负责对数组进行实时更新,目标供包支线通过访问数组即可获取所有虚拟窗格的属性信息。
目标供包支线在刷新所有虚拟窗格的属性信息过程中,若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预设释放触发位置,则执行下述步骤S306;否则不释放包裹。
步骤S306,控制包裹释放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
由于供包支线将包裹释放至合流主线需要部分时间,且已知虚拟窗格与供包支线已经建立了绑定关系,所以当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目标供包支线的预设释放触发位置时,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响应目标供包支线的包裹释放请求,此时目标供包支线的控制器将控制包裹释放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其中,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为目标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或者,为目标供包支线与合流主线入口之间的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
实施例一中已经对目标空闲虚拟窗格的定义以及目标供包支线进行包裹释放的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此处不再赘述,具体请参考上述步骤S108中的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包裹合流方法中,当目标供包支线存在待释放包裹时,目标供包支线的控制器将发送包裹释放请求至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并获取合流主线上所有虚拟窗格的属性信息,若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目标供包支线的预设释放触发位置,目标供包支线的控制器将控制包裹释放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包裹合流方法能够使得供包支线有序的向合流主线释放包裹,从而有效的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包裹合流方法存在的合流位置堵塞以及合流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包裹合流方法支持两种合流控制逻辑,分别为:单包裹合流控制逻辑和批量包裹合流控制逻辑,下面将对以上两种控制逻辑分别进行介绍。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采用单包裹合流控制逻辑时,虚拟窗格的尺寸一致,且每个虚拟窗格仅用于运输一个包裹;供包支线划分为:货物导入段和抢占合流段。基于此,上述步骤S302,发送包裹释放请求至合流主线,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a,监测抢占合流段的工作状态。
其中,工作状态包括以下其中一种:占用状态,未占用状态;
步骤S302b,当工作状态从未占用状态切换至占用状态时,发送包裹释放请求至合流主线。
单包裹合流控制逻辑的含义是供包支线在将包裹释放至合流主线时,每次仅合流一个包裹,因此,合流主线上的虚拟窗格仅用于运输一个包裹,虚拟窗格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满足最大尺寸包裹的传输需求即可。
在实行单包裹合流控制逻辑时,如图5所示,每条供包支线根据包裹传送方向可详细被划分为:货物导入段,拉距段,积放段和抢占合流段。包裹从货物导入段传入,最终从抢占合流段释放至合流主线,因此抢占合流段的工作状态一直是未占用状态→占用状态→未占用状态循环切换。
抢占合流段的工作状态从占用状态切换至未占用状态,说明目标供包支线将包裹释放至合流主线;抢占合流段的工作状态从未占用状态切换至占用状态,说明目标供包支线存在待释放包裹,所以目标供包支线的控制器需要实时的监测目标供包支线上抢占合流段的工作状态,一旦从未占用状态切换至占用状态,立即发送包裹释放请求至合流主线。
上文中对采用单包裹合流控制逻辑时目标供包支线的控制器具体何时发送包裹释放请求进行了详细介绍,下面对采用批量包裹合流控制逻辑时目标供包支线的控制器发送包裹释放请求的过程进行描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采用批量包裹合流控制逻辑时,虚拟窗格的尺寸一致,且每个虚拟窗格用于运输第二预设数量个包裹,第二预设数量大于1;供包支线划分为:货物导入段和步进积放段。基于此,上述步骤S302,发送包裹释放请求至合流主线,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1,监测步进积放段的堆放状态。
其中,堆放状态包括以下其中一种:堆满状态,未堆满状态;
步骤S3022,当堆放状态从未堆满状态切换至堆满状态时,发送包裹释放请求至合流主线。
具体的,采用批量包裹合流控制逻辑进行包裹合流时,目标供包支线每次合流第二预设数量个包裹至合流主线,因此,合流主线上的虚拟窗格用于运输第二预设数量个包裹,虚拟窗格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若采用脉冲进行计量,则虚拟窗格的尺寸对应于第二预设数量个包裹从释放到完全合流到主线所需的脉冲数(脉冲数相当于时间,时间乘以传送速度等于距离)。
在实行批量包裹合流控制逻辑时,如图6所示,每条供包支线根据包裹传送方向可依次划分为:货物导入段,步进积放段和动态拉距段。包裹在步进积放段进行包裹间距的压缩(但不堆叠),使包裹在步进积放段紧密排列,步进积放段堆满后通过动态拉距段释放至合流主线,因此步进积放段的堆放状态一直是未堆满状态→堆满状态→未堆满状态循环切换。
步进积放段的堆放状态从堆满状态切换至未堆满状态,说明目标供包支线将包裹队列释放至合流主线;步进积放段的工作状态从未堆满状态切换至堆满状态,说明目标供包支线存在待释放包裹队列,所以目标供包支线的控制器需要实时的监测目标供包支线上步进积放段的堆放状态,一旦从未堆满状态切换至堆满状态,立即发送包裹释放请求至合流主线。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采用批量包裹合流控制逻辑时,若步进积放段的堆放状态处于未堆满状态,则控制步进积放段在第一速度下运行;若步进积放段的堆放状态处于堆满状态且满足包裹释放条件,则包裹释放至合流主线过程中,控制步进积放段在第二速度下运行,其中,第二速度大于第一速度。以上两段速的设计可以压缩包裹释放时间,缩短包裹合流过程。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包裹合流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目标供包支线的控制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2,获取合流主线上所有虚拟窗格的属性信息;其中,合流主线被虚拟切分为第一预设数量个虚拟窗格;属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状态信息和预分配供包支线信息;状态信息包括以下其中一种:空闲状态,非空闲状态;
若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预设释放触发位置,且存在待释放包裹,则执行下述步骤S404;否则不释放包裹。
步骤S404,控制包裹释放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其中,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为目标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或者,为目标供包支线与合流主线入口之间的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
实施例三所提供的包裹合流方法中,当目标供包支线存在待释放的包裹时,目标供包支线的控制器将发送包裹释放请求至合流主线的控制器,然后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再根据包裹释放请求持续为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供包支线。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目标供包支线的控制器需与上述实施例二中的合流主线的控制器配合使用,也即,合流主线的控制器简化了虚拟窗格的分配逻辑,合流主线入口处空闲虚拟窗格生成时,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将按照预设分配顺序依次为其分配对应的活动供包支线,其中,活动供包支线表示处于开启状态的供包支线。
因此,与实施例三中的目标供包支线的控制器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目标供包支线控制器省去了发送包裹释放请求至合流主线的步骤,只要目标供包支线处于开启状态,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将按照预设分配顺序依次为其匹配空闲虚拟窗格。所以目标供包支线的控制器只需要获取合流主线上所有虚拟窗格的属性信息,并在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目标供包支线的预设释放触发位置,且目标供包支线的存在待释放包裹时,控制包裹释放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即可。上述步骤S402-S404所涉及的方法内容具体可参考上述步骤S304-S306,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所描述的内容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包裹合流方法,采用虚拟脉冲跟踪技术实现了高效、准确的合流控制,且提供两种合流控制逻辑:单包裹合流控制逻辑和批量包裹合流控制逻辑,单包裹合流控制逻辑和批量包裹合流控制逻辑从控制层来说,本质是一样的,批量包裹合流控制逻辑的本质在于将包裹间距压缩,缩短单个包裹合流过程所耗费的时间;且为了进一步提高合流效率,采用批量包裹合流控制逻辑时,步进积放段可采用两段速设计,积放模式下低速,满足释放条件后,释放过程采用高速,这样可以压缩释放时间,有效的缩短合流过程,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包裹合流方法能够控制供包支线有序的向合流主线释放包裹,从而有效的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包裹合流方法存在的合流位置堵塞以及合流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裹合流装置,应用于合流主线的控制器,该包裹合流装置主要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包裹合流方法,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包裹合流装置做具体介绍。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裹合流装置的功能模块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主要包括:接收模块11,第一分配模块12,第一监测模块13,第一响应模块14,其中:
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至少一条供包支线发送的包裹释放请求。
第一分配模块12,用于基于包裹释放请求持续为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供包支线;其中,合流主线被虚拟切分为第一预设数量个虚拟窗格。
第一监测模块13,用于监测所有虚拟窗格的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包括以下其中一种:空闲状态,非空闲状态。
第一响应模块14,用于在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目标供包支线的预设释放触发位置的情况下,响应目标供包支线的包裹释放请求,以使目标供包支线将包裹释放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其中,目标供包支线为至少一条供包支线中的任意一条支线;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为目标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或者,为目标供包支线与合流主线入口之间的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
可选的,第一分配模块12,包括:
第一排序单元,用于基于所有包裹释放请求的接收顺序对多条供包支线进行优先级排序,得到供包支线的包裹释放顺序;其中,越早接收的包裹释放请求所对应的供包支线优先级越高。
第一分配单元,用于基于包裹释放顺序持续为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供包支线。
可选的,针对合流主线入口处的当前虚拟窗格,第一分配模块12,还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条供包支线的预设优先级参数和支线等待时间。
第二排序单元,用于基于预设优先级参数和支线等待时间对多条供包支线进行优先级排序。
第二分配单元,用于将当前虚拟窗格分配至优先级最高的供包支线。
可选的,第二排序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每条供包支线的预设优先级参数和支线等待时间确定每条供包支线的当前优先级数据;基于每条供包支线的当前优先级数据的大小对多条供包支线进行优先级排序;其中,当前优先级数据越大的供包支线优先级越高。
可选的,第一监测模块13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合流主线的长度对应的虚拟脉冲总数,以及目标虚拟窗格的目标脉冲数;其中,目标虚拟窗格为合流主线上的任意一个虚拟窗格;目标脉冲数为目标虚拟窗格截止当前时刻所经历的有效脉冲的总数;有效脉冲为合流主线正常传送时经历的脉冲。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目标脉冲数和虚拟脉冲总数确定目标虚拟窗格的位置信息。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裹合流装置,应用于目标供包支线的控制器,该包裹合流装置主要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三所提供的包裹合流法,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包裹合流装置做具体介绍。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包裹合流装置的功能模块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主要包括:第一发送模块21,第一获取模块22,第一控制模块23,其中:
第一发送模块21,用于发送包裹释放请求至合流主线;其中,合流主线被虚拟切分为第一预设数量个虚拟窗格。
第一获取模块22,用于获取合流主线上所有虚拟窗格的属性信息;其中,属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状态信息和预分配供包支线信息;状态信息包括以下其中一种:空闲状态,非空闲状态。
第一控制模块23,用于在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预设释放触发位置的情况下,控制包裹释放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其中,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为目标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或者,为目标供包支线与合流主线入口之间的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
可选的,虚拟窗格的尺寸一致,且每个虚拟窗格仅用于运输一个包裹;供包支线划分为:货物导入段和抢占合流段;第一发送模块21,包括:
第一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抢占合流段的工作状态;其中,工作状态包括以下其中一种:占用状态,未占用状态。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当工作状态从未占用状态切换至占用状态时,发送包裹释放请求至合流主线。
可选的,虚拟窗格的尺寸一致,且每个虚拟窗格用于运输第二预设数量个包裹,第二预设数量大于1;供包支线划分为:货物导入段和步进积放段;第一发送模块21,还包括:
第二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步进积放段的堆放状态;其中,堆放状态包括以下其中一种:堆满状态,未堆满状态。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当堆放状态从未堆满状态切换至堆满状态时,发送包裹释放请求至合流主线。
可选的,若步进积放段的堆放状态处于未堆满状态,则控制步进积放段在第一速度下运行;若步进积放段的堆放状态处于堆满状态且满足包裹释放条件,则包裹释放至合流主线过程中,控制步进积放段在第二速度下运行,其中,第二速度大于第一速度。
实施例七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裹合流装置,应用于合流主线的控制器,该包裹合流装置主要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二所提供的包裹合流方法,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包裹合流装置做具体介绍。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裹合流装置的功能模块图,如图9所示,该装置主要包括:第二获取模块31,第二分配模块32,第二监测模块33,第二响应模块34,其中:
第二获取模块31,用于获取每条供包支线的启用状态;其中,启用状态包括以下其中一种:开启状态,关闭状态。
第二分配模块32,用于基于预设分配顺序依次为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活动供包支线;其中,活动供包支线表示处于开启状态的供包支线。
第二监测模块33,用于监测所有虚拟窗格的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包括以下其中一种:空闲状态,非空闲状态。
第二响应模块34,用于在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目标供包支线的预设释放触发位置的情况下,响应目标供包支线的包裹释放请求,以使目标供包支线将包裹释放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其中,目标供包支线为活动供包支线中的任意一条支线;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为目标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或者,为目标供包支线与合流主线入口之间的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
实施例八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裹合流装置,应用于目标供包支线的控制器,该包裹合流装置主要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四所提供的包裹合流方法,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包裹合流装置做具体介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裹合流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第三获取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其中: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合流主线上所有虚拟窗格的属性信息;其中,合流主线被虚拟切分为第一预设数量个虚拟窗格;属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状态信息和预分配供包支线信息;状态信息包括以下其中一种:空闲状态,非空闲状态。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预设释放触发位置,且存在待释放包裹的情况下,控制包裹释放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其中,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为目标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或者,为目标供包支线与合流主线入口之间的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
实施例九
参见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60,存储器61,总线62和通信接口63,所述处理器60、通信接口63和存储器61通过总线62连接;处理器60用于执行存储器61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计算机程序。
其中,存储器61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也可能还包括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通过至少一个通信接口63(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该系统网元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使用互联网,广域网,本地网,城域网等。
总线62可以是ISA总线、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0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其中,存储器61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60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前述本发明实施例任一实施例揭示的流过程定义的装置所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60中,或者由处理器60实现。
处理器6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6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6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61,处理器60读取存储器61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裹合流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包裹合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包括:
接收至少一条供包支线发送的包裹释放请求;
基于所述包裹释放请求持续为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供包支线;其中,所述合流主线被虚拟切分为第一预设数量个虚拟窗格;
监测所有所述虚拟窗格的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其中一种:空闲状态,非空闲状态;
若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目标供包支线的预设释放触发位置,则响应所述目标供包支线的包裹释放请求,以使所述目标供包支线将包裹释放到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其中,所述目标供包支线为所述至少一条供包支线中的任意一条支线;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或者,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与所述合流主线入口之间的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包裹释放请求持续为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供包支线,包括:
基于所有所述包裹释放请求的接收顺序对多条供包支线进行优先级排序,得到供包支线的包裹释放顺序;其中,越早接收的包裹释放请求所对应的供包支线优先级越高;
基于所述包裹释放顺序持续为所述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供包支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包裹释放请求持续为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供包支线,包括:
针对合流主线入口处的当前虚拟窗格:
获取每条供包支线的预设优先级参数和支线等待时间;
基于所述预设优先级参数和所述支线等待时间对多条供包支线进行优先级排序;
将所述当前虚拟窗格分配至优先级最高的供包支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预设优先级参数和所述支线等待时间对多条供包支线进行优先级排序,包括:
基于每条所述供包支线的预设优先级参数和所述支线等待时间确定每条所述供包支线的当前优先级数据;
基于每条所述供包支线的当前优先级数据的大小对多条供包支线进行优先级排序;其中,当前优先级数据越大的供包支线优先级越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测所有所述虚拟窗格的位置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合流主线的长度对应的虚拟脉冲总数,以及目标虚拟窗格的目标脉冲数;其中,所述目标虚拟窗格为所述合流主线上的任意一个虚拟窗格;所述目标脉冲数为所述目标虚拟窗格截止当前时刻所经历的有效脉冲的总数;所述有效脉冲为所述合流主线正常传送时经历的脉冲;
基于所述目标脉冲数和所述虚拟脉冲总数确定所述目标虚拟窗格的位置信息。
6.一种包裹合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供包支线的控制器,包括:
发送包裹释放请求至合流主线;其中,所述合流主线被虚拟切分为第一预设数量个虚拟窗格;
获取合流主线上所有所述虚拟窗格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状态信息和预分配供包支线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其中一种:空闲状态,非空闲状态;
若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预设释放触发位置,则控制包裹释放到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其中,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或者,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与所述合流主线入口之间的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窗格的尺寸一致,且每个所述虚拟窗格仅用于运输一个包裹;所述供包支线划分为:货物导入段和抢占合流段;
发送包裹释放请求至合流主线,包括:
监测所述抢占合流段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工作状态包括以下其中一种:占用状态,未占用状态;
当所述工作状态从未占用状态切换至占用状态时,发送包裹释放请求至所述合流主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窗格的尺寸一致,且每个虚拟窗格用于运输第二预设数量个包裹,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大于1;所述供包支线划分为:货物导入段和步进积放段;
发送包裹释放请求至合流主线,包括:
监测所述步进积放段的堆放状态;其中,所述堆放状态包括以下其中一种:堆满状态,未堆满状态;
当所述堆放状态从未堆满状态切换至堆满状态时,发送包裹释放请求至所述合流主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步进积放段的堆放状态处于未堆满状态,则控制所述步进积放段在第一速度下运行;
若所述步进积放段的堆放状态处于堆满状态且满足包裹释放条件,则包裹释放至所述合流主线过程中,控制所述步进积放段在第二速度下运行,其中,所述第二速度大于所述第一速度。
10.一种包裹合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包括:
获取每条供包支线的启用状态;其中,所述启用状态包括以下其中一种:开启状态,关闭状态;
基于预设分配顺序依次为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活动供包支线;其中,所述活动供包支线表示处于开启状态的供包支线;
监测所有所述虚拟窗格的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其中一种:空闲状态,非空闲状态;
若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目标供包支线的预设释放触发位置,则响应所述目标供包支线的包裹释放请求,以使所述目标供包支线将包裹释放到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其中,所述目标供包支线为所述活动供包支线中的任意一条支线;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或者,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与所述合流主线入口之间的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
11.一种包裹合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供包支线的控制器,包括:
获取合流主线上所有虚拟窗格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合流主线被虚拟切分为第一预设数量个虚拟窗格;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状态信息和预分配供包支线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其中一种:空闲状态,非空闲状态;
若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预设释放触发位置,且存在待释放包裹,则控制包裹释放到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其中,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或者,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与所述合流主线入口之间的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
12.一种包裹合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至少一条供包支线发送的包裹释放请求;
第一分配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包裹释放请求持续为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供包支线;其中,所述合流主线被虚拟切分为第一预设数量个虚拟窗格;
第一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有所述虚拟窗格的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其中一种:空闲状态,非空闲状态;
第一响应模块,用于在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目标供包支线的预设释放触发位置的情况下,响应所述目标供包支线的包裹释放请求,以使所述目标供包支线将包裹释放到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其中,所述目标供包支线为所述至少一条供包支线中的任意一条支线;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或者,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与所述合流主线入口之间的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
13.一种包裹合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供包支线的控制器,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包裹释放请求至合流主线;其中,所述合流主线被虚拟切分为第一预设数量个虚拟窗格;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合流主线上所有所述虚拟窗格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状态信息和预分配供包支线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其中一种:空闲状态,非空闲状态;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预设释放触发位置的情况下,控制包裹释放到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其中,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或者,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与所述合流主线入口之间的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
14.一种包裹合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合流主线的控制器,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条供包支线的启用状态;其中,所述启用状态包括以下其中一种:开启状态,关闭状态;
第二分配模块,用于基于预设分配顺序依次为合流主线入口处的虚拟窗格分配对应的活动供包支线;其中,所述活动供包支线表示处于开启状态的供包支线;
第二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有所述虚拟窗格的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其中一种:空闲状态,非空闲状态;
第二响应模块,用于在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目标供包支线的预设释放触发位置的情况下,响应所述目标供包支线的包裹释放请求,以使所述目标供包支线将包裹释放到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其中,所述目标供包支线为所述活动供包支线中的任意一条支线;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或者,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与所述合流主线入口之间的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
15.一种包裹合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供包支线的控制器,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合流主线上所有虚拟窗格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合流主线被虚拟切分为第一预设数量个虚拟窗格;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状态信息和预分配供包支线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其中一种:空闲状态,非空闲状态;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位于预设释放触发位置,且存在待释放包裹的情况下,控制包裹释放到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上;其中,所述目标空闲虚拟窗格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或者,为所述目标供包支线与所述合流主线入口之间的供包支线对应的虚拟窗格。
1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0748930.5A 2021-07-02 2021-07-02 包裹合流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34775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8930.5A CN113477530A (zh) 2021-07-02 2021-07-02 包裹合流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8930.5A CN113477530A (zh) 2021-07-02 2021-07-02 包裹合流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7530A true CN113477530A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39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48930.5A Pending CN113477530A (zh) 2021-07-02 2021-07-02 包裹合流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77530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32133A (ja) * 1991-11-11 1993-05-28 Murata Mach Ltd 合流制御装置
JPH07157063A (ja) * 1993-12-13 1995-06-20 Toyo Kanetsu Kk 物品の合流動作開始位置設定方法
CN1369419A (zh) * 2001-02-02 2002-09-18 株式会社戴福库 物品的合流控制方法
JP2007112584A (ja) * 2005-10-21 2007-05-10 Daifuku Co Ltd 物品の合流制御方法
CN103530247A (zh) * 2013-10-18 2014-01-22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服务器节点间总线访问的优先权调配方法
CN108466788A (zh) * 2018-02-07 2018-08-31 广东信源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邮袋进入带走输送线上的位置预约方法
CN110386432A (zh) * 2019-07-19 2019-10-29 北京旷视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物料投送方法、装置、系统及控制设备
CN110728482A (zh) * 2019-10-22 2020-01-24 启东亦大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矩阵合流控制系统
CN210029133U (zh) * 2018-11-16 2020-02-07 广东信源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合流分流输送系统
CN112645029A (zh) * 2020-11-09 2021-04-13 华晟(青岛)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位置跟踪合流输送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32133A (ja) * 1991-11-11 1993-05-28 Murata Mach Ltd 合流制御装置
JPH07157063A (ja) * 1993-12-13 1995-06-20 Toyo Kanetsu Kk 物品の合流動作開始位置設定方法
CN1369419A (zh) * 2001-02-02 2002-09-18 株式会社戴福库 物品的合流控制方法
JP2007112584A (ja) * 2005-10-21 2007-05-10 Daifuku Co Ltd 物品の合流制御方法
CN103530247A (zh) * 2013-10-18 2014-01-22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服务器节点间总线访问的优先权调配方法
CN108466788A (zh) * 2018-02-07 2018-08-31 广东信源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邮袋进入带走输送线上的位置预约方法
CN210029133U (zh) * 2018-11-16 2020-02-07 广东信源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合流分流输送系统
CN110386432A (zh) * 2019-07-19 2019-10-29 北京旷视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物料投送方法、装置、系统及控制设备
CN110728482A (zh) * 2019-10-22 2020-01-24 启东亦大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矩阵合流控制系统
CN112645029A (zh) * 2020-11-09 2021-04-13 华晟(青岛)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位置跟踪合流输送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53017B1 (en) Packet aggregation and fragmentation at layer-2 over a managed network
CN106445675B (zh) 一种b2b平台分布式应用调度与资源分配方法
CN105577576B (zh) 分布式交换机架构
CN102449965B (zh) 中继器
US20070070895A1 (en) Scaleable channel scheduler system and method
CN101741729B (zh) 用于调度多个流的分组的方法和用于执行该方法的系统
CN111924410B (zh) 仓库料箱的出库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060064627A (ko) 네트워크 스위치에서의 대역폭 보장 및 과부하 보호 방법및 장치
JP2003224599A (ja) リアルタイムトラヒックに対する保証された帯域幅配達を備える遅延最小化システム
CN101951411A (zh) 云调度系统及方法以及多级云调度系统
CN102811176B (zh) 一种数据流量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20087523A1 (zh) 网络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045321A (zh) 软件下载的流量控制方法及流量控制系统
CN104935636A (zh) 网络通道加速方法和系统
CN111490963A (zh) 基于quic协议栈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330760A (zh) 一种缓存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8170517A (zh) 一种容器分配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CN103457881A (zh) 执行数据直通转发的系统
CN114124713B (zh) 操作级功能并行和自适应资源分配的服务功能链编排方法
CN109639596A (zh) 一种用于车载can-canfd混合网络的网关调度方法
CN103368870A (zh) 集群存储网络并行负载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222810B (zh) 一种实时分配格口的方法和装置
CN113477530A (zh) 包裹合流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235432A (zh) 一种基于tte协议的be数据帧预调度方法及装置
US9128771B1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o distribute workloa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