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75335A - 一种越冬水稻的全苗高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越冬水稻的全苗高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75335A
CN113475335A CN202110955740.0A CN202110955740A CN113475335A CN 113475335 A CN113475335 A CN 113475335A CN 202110955740 A CN202110955740 A CN 202110955740A CN 113475335 A CN113475335 A CN 1134753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overwintering
seedlings
seedling
month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557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75335B (zh
Inventor
徐富贤
周兴兵
张�林
蒋鹏
郭晓艺
朱永川
刘茂
熊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E AND SORGHUM INSTITUTE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RICE AND SORGHUM INSTITUTE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E AND SORGHUM INSTITUTE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RICE AND SORGHUM INSTITUTE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11095574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753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75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53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753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53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A01G22/22Ric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越冬水稻的全苗高产方法。本发明中的方法在头季稻收割后留下越冬稻桩,然后在冬季采用干旱的方式管理稻田,至次年2月份,再将水引入稻田,形成深度为3~5cm的浅水层,保持浅水层状态至稻桩发苗,最后缺穴补苗,并采用常规水稻管理技术进行管理即可。采用本发明中的方法,与当年种植水稻相比,产量基本不变,但因节省种子、栽秧人工费、本田耕整费500元/亩左右,高产高效作用十分显著,可因地制宜示范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越冬水稻的全苗高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越冬水稻的全苗高产方法。
背景技术
越冬水稻是在上年水稻收割后,利用其根系强大的生命力和耐冷性,于次年春季适宜温度条件下发苗生长成穗而收获一季水稻的种植方式。与传统移栽技术相比,具有5省(省种子、省秧田、省耕田、省播种、省插秧)功效,在产量550~600公斤/亩基础上,可节约种子、农膜、人工费500元/亩左右,是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紧缺重大生产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该种植方式已在少数地区进行小面积试种,但存在的两大技术难题:一是越冬发苗缺兜率高达30%~80%,而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种植户则在已发苗的稻兜中通过人工分苗填补缺兜,其花费人工成本往往比传统移栽成本更高,失去了越冬水稻预期的节本优势;二是发苗不整齐,致抽穗期、成熟期相差5~10天,以致收获期推迟,影响再生稻的安全抽穗。因此,急需开发一种越冬水稻的全苗高产技术,以解决越冬发苗缺兜率高和成熟期差异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越冬水稻的全苗高产方法,以解决越冬发苗缺兜率高和成熟期差异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越冬水稻的全苗高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于6月上旬对头季稻进行播种育秧,6月下旬移栽,然后于10月中下旬收获水稻,下刀位置位于基部发苗节上部5cm以上,留下越冬稻桩;
S2:将稻田里的水排干并保持干旱状态,当土壤水份下降到下田不陷脚并留有脚印时灌1次跑面水;重复上述操作至次年2月份;
S3:将水引入稻田,形成深度为3~5cm的浅水层,保持浅水层状态至稻桩发苗;
S4:缺穴补苗,然后采用常规水稻管理技术进行管理即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头季稻为耐旱耐冷的水稻品种。
进一步,S1中水稻移栽时按30cm×20cm、每穴栽4株的规格进行移栽。
进一步,越冬稻桩的高度为10~20cm。
进一步,S2中干旱状态下稻田土壤含水量为52%~81.5%。
进一步,浅水层的深度为4cm。
进一步,S4中缺穴补苗所用秧苗由与头季稻品种相同的水稻播种育苗得到,其播种育苗时间与稻桩秧苗最早出土时间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将水稻收割后预留有一定高度的稻桩,通过特殊的管理方式,来年可以在稻桩上直接长出秧苗,避免再次播种育苗,大大降低了水稻种植强度。
2、本发明中采用适度干旱的方式对稻桩进行管理,可以显著降低水稻越冬的缺穴率,降低缺穴补苗的工作量。
3、本发明中的越冬水稻的全苗高产方法与常规的水稻越冬方法相比,因缺穴率较低,产量显著提升。并且与当年传统高产种植水稻相比,产量基本不变,但因节省种子、栽秧人工费、本田耕整费500元/亩左右,高产高效作用十分显著,可因地制宜示范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留桩高度与水份管理对越冬发苗的影响
以泸糥越冬1号为头季稻品种,2018年6月5日作为晚稻播种,湿润育秧,6月20日按30cm×20cm、每穴栽4株的规格进行移栽。种植面积600平方米,并按晚稻高产肥水管理技术实施(每亩分别施N、P2O5、K2O 8、3、6kg,一次性作为底肥施用,全生育期保持4cm水层)。晚稻于10月12日收获,亩产562.6kg/亩。
晚稻收后至下年4月10日,设保持浅水(3~4cm)和适度干旱两种管水方式,并在各水稻管理区块内设0、10、20、30、40cm留桩高度,每个留桩高度250穴,3次重复。于次年4月15日调查不同水稻管理方式下各留桩高度处理的缺穴率和发苗数(苗/穴)。其中,缺穴率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缺穴率(%)=250穴中的缺穴总数÷250穴×100;
发苗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发苗数=20穴发苗总数÷20穴。
实验结果列于表1。
表1越冬水稻留桩高度与水份管理对越冬发苗的影响
Figure BDA0003220172720000031
从表中可以看出,由于越冬水稻发苗部位在地上基部节间,因此,当留桩高度为0cm(平泥割)时,发苗部位已被割掉,无论何种管水方式其缺穴率为100%。
在浅水灌溉情况下,留桩高度10~40cm的缺穴率高达44.9%~48.8%,不同留桩高度间差异不显著;发苗数则表现为10、20cm的留桩高度处理分别比30、40cm的留桩高度处理高。
在适度干旱条件下,缺穴率极低,其中10、20cm处理没有缺穴发生,30、40cm处理缺穴仅在3%~5%之间,每穴的发苗数也比浅水灌溉处理明显高。
综合以上结果,认为泸糥越冬1号留稻桩高度在基部发苗节5cm以上,并采用适度干旱的水分管理方法,即稻田土壤保持无水层的湿润状态,当土壤水份下降到下田不陷脚并留有脚印时灌1次跑面水,按此反复操作2~3次,至到次年2月初灌深度为3~5cm的水层,有利于促进越冬稻早发苗、发全苗。
二:土壤含水量对越冬发苗与整齐度的影响
以泸糥越冬1号为材料,2019年6月5日作为晚稻播种,湿润育秧,6月22日按30cm×20cm、每穴栽4株的规格进行移栽。晚稻10月20日收获,11月1日开始排水自然落干,分别设干旱30、60、90、120天4个干旱处理(干旱处理过程中当土壤水份下降到下田不陷脚并留有脚印时灌1次跑面水),在干旱处理期内有自然降雨;干旱处理结束后保持深度为3~5cm的浅水。
以全程保持浅水3~5cm水层为对照(CK),共5个处理。小区面积15m2,3次重复,顺序排列。区组间和小区间走道均为40cm,并用田间试验专用塑料板隔离。
在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干旱处理期间,每周测1次各实验组小区中厚度为0~15cm的土壤的相对含水量。2020年4月5日,所有小区按每亩施用N10kg、P2O5 5kg、K2O10kg的标准施用肥料,其中氮按底肥:促蘖肥=7:3施用,磷、钾肥一次性作底肥。于5月20日各小区定点40穴调查,并计算发苗穴率、发苗茎率和发苗指数。其中,发苗穴率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发苗穴率(%)=发苗的穴数÷调查总穴数×100;
发苗茎率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发苗茎率(%)=越冬发苗的茎数÷调查总越冬茎数×100;
发苗指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发苗指数=发苗穴率×发苗茎率(%)。
抽穗期调查抽穗10%和80%的日期。成熟期收小区实产和测稻谷水分含量,并按13.5%含水量折算为标准产量,结果列于表2。
表2土壤含水量有对越冬发苗指数与产量的影响
Figure BDA0003220172720000051
从表2中可以看出,干旱处理下越冬后的发苗穴率、发苗茎率和发苗指数,随着干旱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加,分别比全程保持浅水3~5cm水层的对照(CK)显著提高。其中干旱90天和120天两处理的发苗穴率、发苗茎率、发苗指数分别达100%、85%和85%左右。始穗至齐穗的时间比对照(CK)缩短10天左右,说明冬季干旱有利于提高其越冬稻抽穗整齐度。最终产量也随着干旱处理时间延长而提高,均分别比对照(CK)显著增产。其中干旱90天和120天两处理的产量较高,分别比对照(CK)显著增产高达74.71%和73.39%。
三:适期播种定抛秧苗补缺穴
为了弥补越冬稻缺穴的产量损失,采用定点抛栽3~4株该品种秧苗的方法,比本田分兜移栽更省力。为了保证抛栽秧苗与越天冬水稻生育期基本一致,为此,以泸糥越冬1号为材料,按传统地膜塑盘旱育中苗壮秧抛栽,通过分期播种观察生育期与越冬稻的一致性。从试验结果(表3)可见,与全田发现越冬稻最早秧苗出土同期播种,其齐穗期与越冬稻基本同步,两年结果趋势一致。2019年、2020年具体适宜播种期分别为3月1日和3月3日,两年播种期相差2天。因此,按与全田发现越冬稻第一株秧苗出土同期播种为宜。
表3抛秧不同播种期下齐穗期与越冬稻齐穗期比较
Figure BDA0003220172720000061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越冬水稻的全苗高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2019年6月5日以泸糥越冬1号作为种子进行晚稻播种,湿润育秧,6月22日按30cm×20cm、每穴栽4株的规格进行移栽;移栽后按晚稻高产肥水管理技术进行管理。然后于10月20日收获水稻,留下高度为10cm的越冬稻桩。
S2:2019年11月1日开始排水自然落干90天,落干过程中当土壤水份下降到下田不陷脚并留有脚印时灌1次跑面水,保持土壤含水量为76%左右。
S3:2020年2月1日灌水,在田块中形成深度为4cm左右的浅水层,保持浅水层状态至稻桩发苗。
S4:2020年于3月2日越冬稻本田最早见苗出土期,播泸糥越冬1号催芽种子1个塑料抛秧盘(416孔),每孔播种2~3粒。播后用地膜覆盖,秧苗3叶1心揭膜。于4月17日抛栽补缺穴,每1缺穴补抛4株。然后采用常规水稻管理技术进行管理即可。
对比例一
晚稻在10月20日收获后至2020年8月均保持深度为4cm左右的浅水层。其余操作与实施例完全相同。
对比例二
按传统手插技术进行水稻种植。种植方法为:2020年于3月5日播种,地膜湿润培育中苗秧,3月17日按30cm×20cm、每穴栽4株的规格进行移栽。移栽后按常规水稻管理技术进行管理,直至水稻成熟。
结果分析
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水稻种植结果列于表4。
表4越冬全苗技术与传统技术产量及穗粒结构比较
Figure BDA0003220172720000071
从表中可以看出:
越冬全苗技术(实施例一):据全田调查,0.5亩总穴数5552穴,其中未发苗46穴,占总穴数的0.83%。抛栽补苗的齐穗期7月17日,与越冬稻齐穗期7月16日基本同期抽穗,均于8月21日同期成熟收获。通过全田实收坝晒,按13.5%标准含水量折算产量为566.3kg/亩。
地方越冬技术(对比例一):据全田调查,0.5亩总穴数5557穴,其中未发苗1651穴,占总穴数的29.71%。于8月21日成熟收获。通过全田实收坝晒,按13.5%标准含水量折算产量为432.7kg/亩。
传统手插技术(对比例二):据全田调查,0.5亩总穴数5556穴,没有缺穴。于8月17日成熟收获。通过全田实收坝晒,按13.5%标准含水量折算产量为575.4kg/亩。
综上所述,越冬全苗技术(实施例一)因缺穴率低并补苗,产量比地方越冬技术(对比例一)增产30.88%;与传统手插技术(对比例一)相比,产量相当仅减产1.61%,但因节省种子、栽秧人工费、本田耕整费500元/亩左右,高产高效作用十分显著,可因地制宜示范推广。
虽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越冬水稻的全苗高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于6月上旬对头季稻进行播种育秧,6月下旬移栽,然后于10月中下旬收获水稻,下刀位置位于基部发苗节上部5cm以上,留下越冬稻桩;
S2:将稻田里的水排干并保持干旱状态,当土壤水份下降到下田不陷脚并留有脚印时灌1次跑面水;重复上述操作至次年2月份;
S3:将水引入稻田,形成深度为3~5cm的浅水层,保持浅水层状态至越冬稻桩发苗;
S4:缺穴补苗,然后采用常规水稻管理技术进行管理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冬水稻的全苗高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季稻为耐旱耐冷的水稻品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冬水稻的全苗高产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水稻移栽时按30cm×20cm、每穴栽4株的规格进行移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冬水稻的全苗高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越冬稻桩的高度为10~2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冬水稻的全苗高产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干旱状态下稻田土壤含水量为52%~8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冬水稻的全苗高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水层的深度为4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冬水稻的全苗高产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缺穴补苗所用秧苗由与所述头季稻品种相同的水稻播种育苗得到,其播种育苗时间与稻桩秧苗最早出土时间相同,并采用地膜湿润育秧方式育苗。
CN202110955740.0A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越冬水稻的全苗高产方法 Active CN1134753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5740.0A CN113475335B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越冬水稻的全苗高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5740.0A CN113475335B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越冬水稻的全苗高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5335A true CN113475335A (zh) 2021-10-08
CN113475335B CN113475335B (zh) 2023-03-28

Family

ID=77945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55740.0A Active CN113475335B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越冬水稻的全苗高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7533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6846A (zh) * 2019-04-04 2019-07-23 云南大学 一种提高多年生稻发苗整齐度的栽培方法
CN110178667A (zh) * 2019-04-04 2019-08-30 云南大学 一种多年生稻的栽培方法
CN112136624A (zh) * 2020-10-13 2020-12-29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一种基于光能高效利用的再生稻一种一补增产增效方法
CN112205253A (zh) * 2020-09-25 2021-01-12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大苗抛秧补缺的再生稻增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6846A (zh) * 2019-04-04 2019-07-23 云南大学 一种提高多年生稻发苗整齐度的栽培方法
CN110178667A (zh) * 2019-04-04 2019-08-30 云南大学 一种多年生稻的栽培方法
CN112205253A (zh) * 2020-09-25 2021-01-12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大苗抛秧补缺的再生稻增产方法
CN112136624A (zh) * 2020-10-13 2020-12-29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一种基于光能高效利用的再生稻一种一补增产增效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佚名: "再生稻栽培技术要点", 《宜黄县人民政府 六稳六保 再生稻栽培技术要点 (JXYH.GOV.CN)》 *
朱萍: "甬优1540作再生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基层农技推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5335B (zh) 202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49038A (zh) 冬水田区水稻免耕直播蓄留再生稻种植方法
KR101383265B1 (ko) 작물의 도복 방지용 재배 방법
CN112205253B (zh) 一种大苗抛秧补缺的再生稻增产方法
CN107371986A (zh) 一种速生刺槐的育苗及造林方法
CN105309157A (zh) 一种银杏树的栽培方法
CN105325260A (zh) 利用沙地灌木桑裸根幼苗在干旱区沙地植苗造林的方法及其专用苗木栽植装置
CN101379928A (zh) 一种旱作大葱的栽培方法
CN107278740A (zh) 一种大石山区水稻种植新技术
CN110839474A (zh) 一种茶籽育苗方法
CN111713329B (zh) 一种绿洲-荒漠过渡带杏李直播建园技术
CN113229087A (zh) 一种秦艽的直播套种方法
CN113079964A (zh) 一种黄花补血草的育苗及栽植方法
CN108650921A (zh) 一种种植果树的土壤改良方法
CN107821050A (zh) 一种红薯叶的种植方法
CN111642313A (zh) 一种露地培育闽楠容器壮苗的方法
CN107258440B (zh) 苹果园种植绿肥环绕果树交替开沟积肥集根方法
CN108849177A (zh) 一种滴灌条件下小粒咖啡苗木采用蓖麻遮荫的方法
CN113475335B (zh) 一种越冬水稻的全苗高产方法
CN108849321A (zh) 一种山区地带油菜套种蔬菜的栽培方法
CN113951066A (zh) 一种保护地蔬菜周年栽培的湿旱轮作方法
CN109452104B (zh) 冬储型露地大白菜机械化生产方法
CN109417983A (zh) 海滨木槿滨海盐碱土育苗技术
CN113412767A (zh) 一种促进两面针增产的种植及施肥方法
CN113678678A (zh) 一种中山杉容器苗、大田一体化培育方法
CN112005802A (zh) 一种高寒山区茶园快速建园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