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73227B -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73227B
CN113473227B CN202110938637.5A CN202110938637A CN113473227B CN 113473227 B CN113473227 B CN 113473227B CN 202110938637 A CN202110938637 A CN 202110938637A CN 113473227 B CN113473227 B CN 1134732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rocessing
image
parameter
image frame
ge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386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73227A (zh
Inventor
李卫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3863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732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73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32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732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32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3Content storage operation, e.g. storage operation in response to a pause request, caching oper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通过第一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一图像帧中的第一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并通过第二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二图像帧中的第二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将图像处理后的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进行图像合成,得到目标图像帧;其中,第一面部图像为第一性别对应的第一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第二面部图像为第二性别对应的第二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采用不同性别图像处理参数对不同图像帧中不同性别对应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避免图像帧出现图像处理失真的情况,从而提高用户对目标图像帧的满意度。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的拍摄程序大多都具备了图像处理功能,并且图像处理功能已经成为用户日常生活中的经常使用的一项重要功能。
现阶段,用户拍摄的图像中可能既有女性也有男性,在对这样的图像中人物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时,经常会出现男性的面部图像失真的情况。这样,会导致图像处理后的图像通常不是用户满意的图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解决图像处理后的图像不是用户满意的图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
通过第一图像处理参数,对所述第一图像帧中的第一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并通过第二图像处理参数,对所述第二图像帧中的第二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
将图像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图像帧和所述第二图像帧进行图像合成,得到目标图像帧;
其中,所述第一面部图像为第一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所述第一人物对象为第一性别,所述第二面部图像为第二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所述第二人物对象为第二性别,所述第一性别和所述第二性别不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
第一图像处理模块,用于通过第一图像处理参数,对所述第一图像帧中的第一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并通过第二图像处理参数,对所述第二图像帧中的第二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
合成模块,用于将图像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图像帧和所述第二图像帧进行图像合成,得到目标图像帧;
其中,所述第一面部图像为第一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所述第一人物对象为第一性别,所述第二面部图像为第二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所述第二人物对象为第二性别,所述第一性别和所述第二性别不同。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一图像帧中第一性别的第一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并通过第二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二图像帧中第二性别的第二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基于图像处理处理后的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合成得到目标图像帧。这样,通过不同图像处理参数对不同图像帧中不同性别的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可以有效避免图像帧出现失真的情况,如此,基于图像处理后且无失真现象的两帧图像帧得到的目标图像帧,也不会出现失真的情况,从而可以提高用户对目标图像帧的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图像帧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人物对象面部图像的一种拍摄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人物对象面部图像的另一种拍摄角度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人物对象面部图像的另一种拍摄角度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的一个场景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图像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该图像处理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
其中,第一图像帧与第二图像帧可以是相邻的图像帧,第二图像帧可以是第一图像帧向前的相邻图像帧,也可以是第一图像帧向后的相邻图像帧,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可以是摄像头正在拍照预览时采集到的两帧相邻的图像帧,也可以是摄像头在录像预览时采集到的相邻图像帧。换而言之,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在拍照预览或录像预览时摄像头采集到的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为了便于描述,以下主要以拍照预览的场景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102,通过第一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一图像帧中的第一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并通过第二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二图像帧中的第二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
其中,第一面部图像可以为第一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第一人物对象可以为第一性别的人物对象。第二面部图像可以为第二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第二人物对象可以为第二性别的人物对象,第一性别和第二性别不同。如第一性别为女性,第二性别为男性,或者,第一性别为男性,第二性别为女性。
第一图像处理参数可以是对第一性别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参数,第一图像处理参数的具体数值可以为第一性别最适合的数值,如第一图像处理参数可以是女性美颜参数;第二图像处理参数可以是对第二性别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参数,第二图像处理参数的具体数值可以为第二性别最适合的数值,如第二图像处理参数可以是男性美颜参数。例如,当第一图像处理参数为女性美颜参数时,第一图像处理参数可以包括美白强度、对比度强度和磨皮强度等类别的参数,还可以包括肤色参数、皮肤平滑参数、瘦脸参数、眼睛大小调整参数、牙齿美白参数、腮红参数等类别的参数;当第二图像处理参数为男性美颜参数时,在女性美颜参数的基础上,第二图像处理参数还可以包括胡须处理参数。
在步骤102中,在获取到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之后,可以通过第一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一图像帧中第一人物对象的第一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再通过第二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二图像帧中第二人物对象的第二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换而言之,可以采用人物对象的性别相对应的图像处理参数在不同的图像帧中分别对不同性别的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例如,第一性别为女性,第二性别为男性,在第一图像帧中,可以采用女性对应的图像处理参数(如第一图像处理参数)对女性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而在第二图像帧中可以采用男性对应的图像处理参数(如第二图像处理参数)对男性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
可以理解地,第一图像处理参数和第二图像处理参数包括的参数和具体的参数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第一图像处理参数和第二图像处理参数中可以包括参数类别和参数值均相同的参数,例如,第一图像处理参数中的亮度值可以与第二图像处理参数中的亮度值相同。另外,第一图像处理参数和第二图像处理参数中还可以包括各自特有的参数类别,该参数类别可以是不同性别的人物对象所特有的图像处理部位的图像处理参数,例如在第一图像处理参数为女性美颜参数,第二图像处理参数为男性美颜参数时,第二图像处理参数还可以包括女性美颜参数中没有的胡须处理参数。
步骤103,将图像处理后的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进行图像合成,得到目标图像帧。
在分别对第一图像帧中的第一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对第二图像帧中的第二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后,可以将图像处理后的第一图像帧与图像处理后的第二图像帧进行合成,得到通过女性的图像处理参数对女性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且通过男性的图像处理参数对男性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的目标图像帧。
作为一个示例,为了提高图像处理后的第一图像帧与图像处理后的第二图像帧的合成效果,图像处理后的第一图像帧与图像处理后的第二图像帧进行合成,可以是以图像处理后的第一图像帧作为基准,再用图像处理后的第二图像帧中的第二面部图像替换第一图像帧中的第二面部图像,以得到目标图像帧。
可以理解地,用图像处理后的第二图像帧中的第二面部图像替换第一图像帧中的第二面部图像的过程,可以是通过现有的基于边缘检测的图像分割算法提取第二人物对象的位置后进行第二面部图像的替换,例如可以通过索贝尔边缘算法用第二图像帧中第二人物对象替换第一帧图像中的第二人物对象,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一图像帧中第一性别的第一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并通过第二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二图像帧中第二性别的第二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基于图像处理处理后的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合成得到目标图像帧。这样,通过不同图像处理参数对不同图像帧中不同性别的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可以有效避免图像帧出现失真的情况,如此,基于图像处理后且无失真现象的两帧图像帧得到的目标图像帧,也不会出现失真的情况,从而可以提高用户对目标图像帧的满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01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如下:
在电子设备的性能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
其中,电子设备的性能参数可以是该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性能,该处理器性能可以用来衡量电子设备能否抓取多张图像帧,并将不同的图像帧分别进行图像处理后再合成一个图像帧。第一预设条件是预先设定的处理器性能强度,在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性能大于预设强度的情况下,则可以认为电子设备的性能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也就是说,电子设备在获取第一图像帧时,还可以抓取除第一图像帧外的其他图像帧,例如可以抓取第一图像帧向前或向后的相邻图像帧。
电子设备在获取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之前,可以先判定电子设备的性能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在性能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才可以获取与第一图像帧相邻的第二图像帧。换而言之,仅在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性能强劲的情况下,才获取第一图像帧和与第一图像帧相邻的第二图像帧。
这样,考虑到电子设备性能较弱时,电子设备可能不能在拍照预览时获取多张图像帧,或者,无法通过不同图像处理参数对不同图像帧中不同性别的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分别进行图像处理,故而,仅在电子设备的性能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才去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可以避免获取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后,无法通过不同图像处理参数对不同图像帧中不同性别的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分别进行图像处理的情况,从而可以提高图像处理的成功率,提高图像处理效率,进而可以进一步保证目标图像帧的质量,提高用户对目标图像帧的满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方法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在电子设备的性能参数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
基于预设图像处理参数和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计算目标图像处理参数;
通过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帧。
其中,图像处理权重可以用于指示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作为图像处理对象的比重,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可以基于每个人物对象面部图像的预设参数值进行确定,预设参数值可以包括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在第一图像帧中的坐标、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面积、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拍摄角度数据中的至少一项。
作为一个示例,在判定电子设备的性能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后,如果电子设备的性能参数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可以确定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例如,可以获取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在第一图像帧中的坐标、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面积、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拍摄角度数据中的至少一项,根据这些预设参数值可以确定每个人物对象在第一图像帧中的图像处理权重。
确定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之后,可以基于预设图像处理参数和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计算目标图像处理参数。
其中,预设图像处理参数可以是第一图像处理参数和第二图像处理参数。基于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可以确定第一图像帧中第一性别对应的第一人物对象的总图像处理权重和第二性别对应的第二人物对象的总图像处理权重。
作为一个示例,为了提高第一图像帧的图像处理效果,基于预设图像处理参数和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计算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可以是将第一人物对象的总图像处理权重与第二人物对象的总图像处理权重进行对比,选取总图像处理权重更高的人物对象所对应的性别作为目标性别,该性别对应的图像处理参数可以作为目标图像处理参数。例如第一人物对象的总图像处理权重大于第二人物对象的总图像处理权重时,可以将第一性别作为目标性别,即第一图像处理参数可以作为目标图像处理参数。
作为另一个示例,还可以是根据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与该人物对象的性别对应的预设图像处理参数的乘积之和,计算目标图像处理参数。
计算得到目标图像处理参数之后,可以采用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帧。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在电子设备的性能参数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无法采用不同性别图像处理参数对不同图像帧中不同性别对应的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此时假设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图像处理参数或第二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如预先设置在第一图像帧中包括两种性别人物对象的情况下,都采用第一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可能造成第二性别对应的第二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出现失真的情况。
这样,在电子设备的性能参数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每个人物对象在第一图像帧中的图像处理权重和预设图像处理参数,计算得到更适合的图像处理参数。如此,可以有效避免采用单一的第一图像处理参数或第二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时,造成与该图像处理参数的性别不对应的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出现图像处理失真的情况,从而可以提高用户对目标图像帧的满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中确定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基于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在第一图像帧中的坐标,计算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距离权重;
基于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面积,计算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面积权重;
基于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拍摄角度数据,计算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拍摄角度权重。
其中,距离权重可以是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中心点到第一图像帧的中心点的距离所占的权重,可以基于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中心点的坐标与第一图像帧的中心点坐标计算得到。面积权重可以是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在第一图像帧中所占区域的面积所占的权重。而拍摄角度权重可以是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拍摄角度数据所占的权重,可选的,可以通过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中眼睛的位置确定拍摄角度数据。
如图2所示,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中心点可以用Pi表示,其中,i可以用于表征每个不同的人物对象,如P1可以是第一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P2可以是第二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Pn可以是第n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第一图像帧的中心点可以用P0表示,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在第一图像帧中的位置可以根据Pi与P0之间的距离确定。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所占区域的长可以用l表示,高可以用h表示,面积可以是l与h的乘积。如图3至图5,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拍摄角度可以呈正脸、偏侧脸、侧脸等,可选的,可以通过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中眼睛的位置确定拍摄角度数据。
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中心点到第一图像帧的中心点的距离越小,可以认为该人物对象在第一图像帧中的图像处理权重越高,即该人物对象作为图像处理对象的比重越大。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面积越大,可以认为该人物对象在第一图像帧中的图像处理权重越高,即该人物对象作为图像处理对象的比重越大。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拍摄角度数据越偏,可以认为该人物对象在第一图像帧中的图像处理权重越低,即该人物对象作为图像处理对象的比重越小,如图3至图5中,在第一图像帧中的图像处理权重的关系为:图3中的面部图像大于图4中的面部图像,图4中的面部图像大于图5中的面部图像。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可以由每个人物对象的距离权重、每个人物对象的面积权重、每个人物对象的拍摄角度权重中任意一项预设权重确定,也可以由上述任意两项预设权重共同来确定,还可以是由上述三项预设权重共同来确定。
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可以是每个人物对象的距离权重、面积权重和拍摄角度权重之和。
作为另一个具体的示例,为了提高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的准确性,每个人物对象的距离权重、面积权重和拍摄角度权重可以对应不同的系数,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还可以是每个人物对象的距离权重与距离权重系数的乘积、面积权重与面积权重系数的乘积和拍摄角度权重与拍摄角度权重系数的乘积之和。距离权重系数、面积权重系数和拍摄角度权重系数的值可以是预先设置的,具体的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如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的计算公式可以如公式(1)所示。
Wi=α*W(D)i+β*W(S)i+γ*W(Ang)i (1)
其中,Wi表示第i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W(D)i表示第i个人物对象的距离权重,W(S)i表示第i个人物对象的面积权重,W(Ang)i表示第i个人物对象的拍摄角度权重,α表示距离权重系数,β表示面积权重系数,γ表示拍摄角度权重系数,其中α+β+γ=1,1≤i≤n,n表示第一图像帧中包括n个人物对象。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可以根据距离权重、面积权重和拍摄角度权重中至少一项来确定,这样,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的确定可以参考多个不同的维度权重值,得到的图像处理权重能够更加准确,如此,基于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计算得到的目标图像处理参数也会更加准确,从而可以提高用户对目标图像帧的满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中基于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在第一图像帧中的坐标,计算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距离权重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如下:
对于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在第一图像帧中的坐标,计算坐标与第一图像帧的中心坐标之间的第一距离;
计算预设距离与第一距离的第一差值;
计算第一差值与预设距离的比值,得到每个人物对象的距离权重;
上述步骤中基于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面积,计算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面积权重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如下:
计算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面积与第一图像帧面积的比值,得到每个人物对象的面积权重;
上述步骤中基于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拍摄角度数据,计算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拍摄角度权重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如下:
基于每个人物对象的拍摄角度数据中眼睛的坐标,计算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中左眼坐标与双眼中心坐标之间的第二距离和右眼坐标与双眼中心坐标之间的第三距离;
计算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中的最大值以及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的第二差值;
计算最大值与第二差值的第三差值和第三差值与最大值的比值,得到拍摄角度权重。
作为一个示例,为了计算得到距离权重,距离权重的确定步骤可以是先计算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在第一图像帧中的坐标与第一图像帧的中心坐标之间的第一距离,再计算预设距离与第一距离的第一差值以及第一差值与预设距离的比值,得到每个人物对象的距离权重。
其中,预设距离可以是第一图像帧中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中心点距离第一图像帧的中心点的最大距离,即预设距离可以是第一图像帧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如图2所示,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在第一图像帧中的坐标可以通过面部图像的中心点Pi来表示,第一图像帧的中心坐标可以通过第一图像帧的中心点P0来表示。计算第一距离可以先获取面部图像的中心点Pi和第一图像帧的中心点P0在预设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其中预设坐标系可以是在第一图像帧的平面内,以第一图像帧中任意一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的平面坐标系。
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面部图像的中心点的坐标值可以为Pi(xi,yi),第一图像帧的中心点的坐标值可以为P0(x0,y0),第一距离的计算公式可以如公式(2)所示。
Figure BDA0003213883100000121
其中,Di表示第i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在第一图像帧中的位置与第一图像帧的中心位置间的第一距离,xi表示第i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中心点的横坐标值,x0表示第一图像帧的中心点的横坐标值,yi表示第i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中心点的纵坐标值,y0表示第一图像帧的中心点的纵坐标值,其中1≤i≤n,n表示第一图像帧中包括n个人物对象。
计算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在第一图像帧中的坐标与第一图像帧的中心坐标之间的第一距离之后,可以计算预设距离与第一距离的第一差值以及第一差值与预设距离的比值,得到每个人物对象的距离权重。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认为面部图像的中心点到第一图像帧的中心点的距离与该人物对象的距离权重成反比例关系,每个人物对象的距离权重的计算公式可以如公式(3)所示。
Figure BDA0003213883100000122
其中,W(D)i表示第i个人物对象的距离权重,Di表示第i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在第一图像帧中的位置与第一图像帧的中心位置间的第一距离,D表示预设距离,其中1≤i≤n,n表示第一图像帧中包括n个人物对象。
作为一个示例,为了计算得到面积权重,面积权重的确定步骤可以是计算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面积与第一图像帧面积的比值,得到每个人物对象的面积权重。
其中,第一图像帧面积可以是指第一图像帧中的总像素个数,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面积可以是指该面部图像区域的像素个数。
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还可以是计算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面积的算术平方根与第一图像帧面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比值,得到每个人物对象的面积权重。可以认为面部图像的面积的算术平方根与该人物对象的面积权重成正比例关系,每个人物对象的面积权重的计算公式可以公式(4)所示。
Figure BDA0003213883100000131
其中,W(S)i表示第i个人物对象的面积权重,Si表示第i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面积,S表示第一图像帧面积,其中1≤i≤n,n表示第一图像帧中包括n个人物对象。
作为一个示例,为了计算得到拍摄权重,拍摄角度权重的确定步骤可以是先基于每个人物对象的拍摄角度数据中眼睛的坐标,计算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中左眼坐标与双眼中心坐标之间的第二距离和右眼坐标与双眼中心坐标之间的第三距离,再计算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中的最大值以及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的第二差值,然后计算最大值与第二差值的第三差值和第三差值与最大值的比值,得到拍摄角度权重。
其中,每个人物对象的双眼中心坐标可以通过中心位置点Oi来表示,左眼坐标可以通过左眼位置点Li来表示,右眼坐标可以通过右眼位置点Ri来表示。计算左眼坐标与双眼中心坐标之间的第二距离和右眼坐标与双眼中心坐标之间的第三距离,可以先获取中心位置点Oi、左眼位置点Li和右眼位置点Ri在预设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心位置点的坐标值可以为Oi(xi1,yi1),左眼位置点的坐标值可以为Li(xi2,yi2),右眼位置点的坐标值可以为Ri(xi3,yi3),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的计算公式可以如公式(5)所示。
Figure BDA0003213883100000132
Figure BDA0003213883100000141
其中,LOi表示第i个人物对象的左眼与双眼中心位置间的第二距离,ROi表示第i个人物对象的右眼与双眼中心位置间的第三距离,xi1表示第i个人物对象的中心位置点的横坐标值,xi2表示第i个人物对象的左眼位置点的横坐标值,xi3表示第i个人物对象的右眼位置点的横坐标值,yi1表示第i个人物对象的中心位置点的纵坐标值,yi2表示第i个人物对象的左眼位置点的纵坐标值,yi3表示第i个人物对象的右眼位置点的纵坐标值,其中1≤i≤n,n表示第一图像帧中包括n个人物对象。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3所示,当面部图像在第一图像帧中呈正面时,一般来说,可以认为第二距离与第三距离相等。如图4、图5所示,当面部图像在第一图像帧中向左偏移时,可以认为第三距离大于第二距离。当面部图像在第一图像帧中呈侧脸,即看不见左眼位置点,可以看见中心位置点和右眼位置点时,可以认为左眼位置点与中心位置点重合,第二距离为0。当面部图像在第一图像帧看不见中心位置点时,可以认为看不见的左眼位置点或右眼位置点到中心位置点的距离为0,相应的另一可以看见的左眼位置点或右眼位置点到中心位置点的距离为1,如面部图像在第一图像帧中只能看见右眼位置点时,可以认为第二距离为0,第三距离为1。
计算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中左眼坐标与双眼中心坐标之间的第二距离和右眼坐标与双眼中心坐标之间的第三距离之后,可以先确定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中的最大值,再计算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的第二差值,其中第二差值可以是第二距离与第三距离的差值的绝对值,之后可以计算最大值与第二差值之间的第三差值,然后可以计算第三差值与最大值的比值,得到拍摄角度权重。
每个人物对象的拍摄角度权重的计算公式可以如公式(6)所示。
Figure BDA0003213883100000142
其中,W(Ang)i表示第i个人物对象的拍摄角度权重,LOi表示第i个人物对象的左眼与双眼中心位置间的第二距离,ROi表示第i个人物对象的右眼与双眼中心位置间的第三距离,其中1≤i≤n,n表示第一图像帧中包括n个人物对象。
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从公式(3)、公式(4)和公式(6)可以得知,对于一个人物对象的距离权重来说,很容易达到数值为1的权重值,但是一个人物对象的面积权重由于面部图像的面积很难等于第一图像帧的面积,因此相比于距离权重来说,其面积权重的数值很难达到1,为了平衡距离权重、面积权重和拍摄角度权重对于计算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时的贡献度,可以将公式(1)中α设置为0.3,β设置为0.4,γ设置为0.3。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分别计算每个人物对象的距离权重、面积权重和拍摄角度权重,再根据计算到的距离权重、面积权重和拍摄角度权重确定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这样,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的确定可以参考多个不同的维度权重值,得到的图像处理权重能够更加准确,如此,基于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计算得到的目标图像处理参数也会更加准确,从而可以提高用户对目标图像帧的满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中通过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帧之前,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确定第一图像帧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目标人物对象的目标面部图像;
其中,第二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在第一图像帧的面积占比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距离第一图像帧边缘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相应的,上述步骤中通过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帧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如下:
通过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对目标人物对象的目标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帧。
当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在第一图像帧的面积占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即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在第一图像帧中所占的面积比较小时,可以认为人物对象是误入第一图像帧中的。当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与第一图像帧边缘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即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处于第一图像帧的边缘位置时,也可以认为人物对象是误入第一图像帧中的。换而言之,当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满足在第一图像帧的面积占比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或与第一图像帧边缘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或者同时满足上述两项条件时,可以认为将该人物对象确定为目标人物对象,面部图像确定为目标面部图像。
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因为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与第一图像帧边缘的距离越大,该人物对象的对应的第一距离Di就越小,根据公式(3)可知,Di越小,W(D)i越大,而根据公式(4)可知,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在第一图像帧的面积占比越大,W(S)i越大,因此,目标人物对象可以满足如公式(7)所示的条件。
Figure BDA0003213883100000161
其中,W(D)i表示第i个人物对象的距离权重,W(S)i表示第i个人物对象的面积权重,T1表示距离权重阈值,T2表示面积权重阈值。
可以理解的是,当人物对象的距离权重大于距离权重阈值,可以认为该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中心点距离第一图像帧的中心点较近,即该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并非处于第一图像帧的边缘位置,换而言之可以判定人物对象不是误入第一图像帧中的,可以确定为目标人物对象。当人物对象的面积权重大于面积权重阈值,可以认为该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在第一图像帧中的面积占比较大,换而言之,也可以判定人物对象不是误入第一图像帧中的,可以确定为目标人物对象。
当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能够满足公式(7)的情况下,可以较准确出需要进行图像处理的目标面部图像,从而剔除掉误入的面部图像。
确定第一图像帧中的目标人物对象的目标面部图像之后,可以通过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对目标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帧。
当第一图像帧中存在面部图像所占的面积很小,且处于第一图像帧的边缘区域时,可以认为人物对象是误入第一图像帧中的,此时在采用目标图像处理参数进行图像处理时,可以剔除掉这些误入的人物对象,仅对目标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帧。
这样,可以避免对第一图像帧中误入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仅对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目标人物对象的目标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减少了第一图像帧中进行图像处理的目标图像的数量,如此,也降低了第一图像帧出现图像处理失真情况的风险,从而可以提高用户对目标图像帧的满意度。
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为了提高图像帧的图像处理效果,在确定第一图像帧中的目标人物对象的目标面部图像之后,还可以在电子设备的性能参数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图像帧中每个目标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然后可以基于预设图像处理参数和每个目标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计算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再采用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一图像帧中目标人物对象的目标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帧。
这样,可以有效剔除误显示在第一图像帧中的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在计算目标图像处理参数时,可以仅考虑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目标面部图像的图像处理权重,在后续计算目标图像处理参数时,因为剔除了误显示在第一图像帧中的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相当于剔除了错误数据,保证了参与计算目标图像处理参数的数据的准确性,如此,有效减少了目标图像处理参数的误差,保证了目标图像处理参数的准确性,从而可以提高用户对目标图像帧的满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图像处理参数可以包括第一图像处理参数和第二图像处理参数;相应的,上述步骤中基于预设图像处理参数和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计算目标图像处理参数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如下:
计算第一图像帧中第一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之和,得到第一总权重;
计算第一图像帧中第二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之和,得到第二总权重;
基于第一总权重和第二总权重,计算调整系数;
计算调整系数与第一图像处理子参数的第一乘积,得到第一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其中,第一图像处理子参数为对第一性别与第二性别的第一类型面部特征进行图像处理的参数,第一类型面部特征为第一性别与第二性别的相同面部特征,且第一类型面部特征的图像处理参数值不同;
计算调整系数与第二图像处理子参数的第二乘积,得到第二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其中,第二图像处理子参数为对第一性别与第二性别的第二类型面部特征进行图像处理的参数,第二类型面部特征为第一性别与第二性别的不同面部特征;
基于第一目标图像处理参数、第二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和第三图像处理子参数,确定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其中,第三图像处理子参数为对第一性别与第二性别的第三类型面部特征进行图像处理的参数,第三类型面部特征为第一性别与第二性别的相同面部特征,且第三类型面部特征的图像处理参数值相同。
目标图像处理参数的计算步骤,可以是先计算第一图像帧中第一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之和得到第一总权重,计算第一图像帧中第二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之和得到第二总权重。换而言之,可以分别计算第一图像帧中所有男性的图像处理权重之和与所有女性的图像处理权重之和。
作为一个示例,例如,第一总权重为男性的图像处理权重之和,第二总权重为女性的图像处理权重之和,第一总权重和第二总权重的计算公式可以如公式(8)所示。
Figure BDA0003213883100000181
其中,W(m)表示男性的图像处理权重之和,W(w)表示女性的图像处理权重之和,其中1≤j≤p,1≤k≤q,p表示第一图像帧中包括p个男性,q表示第一图像帧中包括q个女性。
计算第一总权重和第二总权重之后,可以基于第一总权重、第二总权重,计算调整系数。可以理解地,可先计算第一总权重与第二总权重的差值的绝对值,再计算该绝对值与第一总权重或第二总权重的比值,得到调整系数。调整系数的计算公式可以如公式(9)所示。
Figure BDA0003213883100000191
其中,W(m)表示男性的图像处理权重之和,W(w)表示女性的图像处理权重之和,a、b均可以表示调整系数,a可以是对应女性性别的第一调整系数,b可以是对应男性性别的第二调整系数。
作为一个示例,为了准确的得到目标图像处理参数,计算调整系数后,可以根据计算调整系数与第一图像处理子参数的第一乘积,得到第一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再计算调整系数与第二图像处理子参数的第二乘积,得到第二目标图像处理参数,然后基于第一目标图像处理参数、第二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和第三图像处理子参数,确定目标图像处理参数。
其中,第一图像处理子参数可以为对第一性别与第二性别的第一类型面部特征进行图像处理的参数,第一类型面部特征可以为第一性别与第二性别的相同面部特征,且第一类型面部特征的图像处理参数值不同,例如第一图像处理子参数可以美白强度、对比度强度等。第二图像处理子参数可以为对第一性别与第二性别的第二类型面部特征进行图像处理的参数,第二类型面部特征可以为第一性别与第二性别的不同面部特征,例如第二图像处理子参数可以为胡须模糊光滑化等。第三图像处理子参数可以为对第一性别与第二性别的第三类型面部特征进行图像处理的参数,第三类型面部特征可以为第一性别与第二性别的相同面部特征,且第三类型面部特征的图像处理参数值相同,例如第三图像处理子参数可以为亮度等。
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可以是第一目标图像处理参数、第二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和第三图像处理子参数之和,也可以是第一目标图像处理参数、第二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和第三图像处理子参数按照对应的权重值进行分配后相加之和。
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为了更准确的得到目标图像处理参数,第一图像处理子参数可以是女性图像处理参数相比于男性图像处理参数里面的差异参数,第二图像处理子参数可以是男性图像处理参数相比于女性图像处理参数里面的差异参数,第三图像处理子参数可以是男性和女性相同的图像处理参数。
可以计算第一图像处理子参数与第一调整系数a的乘积,再计算第二图像处理子参数与第一调整系数b的乘积,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可以是第一图像处理子参数与第一调整系数a的乘积、第二图像处理子参数与第一调整系数b的乘积和第三图像处理子参数之和。
这样,可以根据不同性别对应的人物对象在第一图像帧中的图像处理权重总占比,计算调整系数,从而根据调整系数和不同性别图像处理参数中的差异图像处理参数对图像处理参数进行调整,得到更准确的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如此,在对不同性别的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时,可以有效避免图像帧出现图像处理失真的情况,从而可以提高用户对目标图像帧的满意度。
为了便于理解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以下以一个具体的场景实施例对上述图像处理方法进行说明。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的一个场景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场景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可以为:电子设备获取到第一图像帧,并对第一图像帧中的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该场景实施例可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电子设备开始图像处理程序。
步骤602,判断电子设备的性能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是,进入步骤604;若否,进入步骤606。
步骤603,电子设备获取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
步骤604,通过第一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一图像帧中的第一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通过第二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二图像帧中的第二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
步骤605,将图像处理后的第一图像帧和图像处理后的第二图像帧合成,得到目标图像帧。
步骤606,确定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
步骤607,计算第一人物对象的第一总权重和第二人物对象的第二总权重,根据第一总权重、第二总权重计算调整系数,再根据调整系数和预设图像处理参数确定目标图像处理参数,采用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帧。
步骤608,电子设备结束图像处理程序。
本场景实施例中,一方面,在电子设备的性能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不同性别图像处理参数对不同图像帧中不同性别对应的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可以有效避免图像帧出现图像处理失真的情况,从而可以提高用户对目标图像帧的满意度。另一方面在性能参数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不同性别对应的人物对象在第一图像帧中的图像处理权重总占比,计算得到更适合的图像处理参数。如此,可以有效避免采用单一的第一图像处理参数或第二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时,造成与该图像处理参数的性别不对应的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出现图像处理失真的情况,从而可以提高用户对目标图像帧的满意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图像处理装置,或者,或者该图像处理装置中的用于执行加载图像处理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图像处理装置执行加载图像处理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图像处理装置700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
第一图像处理模块702,用于通过第一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一图像帧中的第一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并通过第二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二图像帧中的第二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
合成模块703,用于将图像处理后的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进行图像合成,得到目标图像帧;
其中,第一面部图像为第一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第一人物对象为第一性别,第二面部图像为第二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第二人物对象为第二性别,第一性别和第二性别不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一图像帧中第一性别的第一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并通过第二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二图像帧中第二性别的第二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基于图像处理处理后的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合成得到目标图像帧。这样,通过不同图像处理参数对不同图像帧中不同性别的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可以有效避免图像帧出现失真的情况,如此,基于图像处理后且无失真现象的两帧图像帧得到的目标图像帧,也不会出现失真的情况,从而可以提高用户对目标图像帧的满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模块701,具体可以用于:
在电子设备的性能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
这样,考虑到电子设备性能较弱时,电子设备可能不能在拍照预览时获取多张图像帧,或者,无法通过不同图像处理参数对不同图像帧中不同性别的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分别进行图像处理,故而,仅在电子设备的性能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才去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可以避免获取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后,无法通过不同图像处理参数对不同图像帧中不同性别的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分别进行图像处理的情况,从而可以提高图像处理的成功率,提高图像处理效率,进而可以进一步保证目标图像帧的质量,提高用户对目标图像帧的满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像处理装置700还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电子设备的性能参数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图像处理权重用于指示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作为图像处理对象的比重;
计算模块,用于基于预设图像处理参数和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计算目标图像处理参数;
第二图像处理模块,用于通过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帧。
这样,在电子设备的性能参数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每个人物对象在第一图像帧中的图像处理权重和预设图像处理参数,计算得到更适合的图像处理参数。如此,可以有效避免采用单一的第一图像处理参数或第二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时,造成与该图像处理参数的性别不对应的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出现图像处理失真的情况,从而可以提高用户对目标图像帧的满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可以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在第一图像帧中的坐标,计算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距离权重;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面积,计算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面积权重;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拍摄角度数据,计算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拍摄角度权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可以根据距离权重、面积权重和拍摄角度权重中至少一项来确定,这样,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的确定可以参考多个不同的维度权重值,得到的图像处理权重能够更加准确,如此,基于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计算得到的目标图像处理参数也会更加准确,从而可以提高用户对目标图像帧的满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计算单元可以包括:
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对于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在第一图像帧中的坐标,计算坐标与第一图像帧的中心坐标之间的第一距离;
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预设距离与第一距离的第一差值;
第三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第一差值与预设距离的比值,得到每个人物对象的距离权重;
相应的,第二计算单元,可以包括:
第四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面积与第一图像帧面积的比值,得到每个人物对象的面积权重;
相应的,第三计算单元,可以包括:
第五计算子单元,用于基于每个人物对象的拍摄角度数据中眼睛的坐标,计算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中左眼坐标与双眼中心坐标之间的第二距离和右眼坐标与双眼中心坐标之间的第三距离;
第六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中的最大值以及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的第二差值;
第七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最大值与第二差值的第三差值和第三差值与最大值的比值,得到拍摄角度权重。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分别计算每个人物对象的距离权重、面积权重和拍摄角度权重,再根据计算到的距离权重、面积权重和拍摄角度权重确定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这样,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的确定可以参考多个不同的维度权重值,得到的图像处理权重能够更加准确,如此,基于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计算得到的目标图像处理参数也会更加准确,从而可以提高用户对目标图像帧的满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像处理装置700还可以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图像帧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目标人物对象的目标面部图像;
其中,第二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在第一图像帧的面积占比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距离第一图像帧边缘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第二图像处理模块,具体可以用于:
通过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对目标人物对象的目标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帧。
这样,可以避免对第一图像帧中误入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仅对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目标人物对象的目标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减少了第一图像帧中进行图像处理的目标图像的数量,如此,也降低了第一图像帧出现图像处理失真情况的风险,从而可以提高用户对目标图像帧的满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图像处理参数可以包括第一图像处理参数和第二图像处理参数;计算模块可以包括:
第四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第一图像帧中第一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之和,得到第一总权重;
第五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第一图像帧中第二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之和,得到第二总权重;
第六计算单元,用于基于第一总权重和第二总权重,计算调整系数;
第七计算单元,用于计算调整系数与第一图像处理子参数的第一乘积,得到第一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其中,第一图像处理子参数为对第一性别与第二性别的第一类型面部特征进行图像处理的参数,第一类型面部特征为第一性别与第二性别的相同面部特征,且第一类型面部特征的图像处理参数值不同;
第八计算单元,用于计算调整系数与第二图像处理子参数的第二乘积,得到第二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其中,第二图像处理子参数为对第一性别与第二性别的第二类型面部特征进行图像处理的参数,第二类型面部特征为第一性别与第二性别的不同面部特征;
第九计算单元,用于基于第一目标图像处理参数、第二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和第三图像处理子参数,确定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其中,第三图像处理子参数为对第一性别与第二性别的第三类型面部特征进行图像处理的参数,第三类型面部特征为第一性别与第二性别的相同面部特征,且第三类型面部特征的图像处理参数值相同。
这样,可以根据不同性别对应的人物对象在第一图像帧中的图像处理权重总占比,计算调整系数,从而根据调整系数和不同性别图像处理参数中的差异图像处理参数对图像处理参数进行调整,得到更准确的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如此,在对不同性别的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时,可以有效避免图像帧出现图像处理失真的情况,从而可以提高用户对目标图像帧的满意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图像处理装置700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图像处理装置700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装置700能够实现图1至图6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810,存储器809,存储在存储器809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810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810执行时实现上述图像处理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图8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8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801、网络模块802、音频输出单元803、输入单元804、传感器805、显示单元806、用户输入单元807、接口单元808、存储器809、以及处理器8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8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8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x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810,可以用于:
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
通过第一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一图像帧中的第一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并通过第二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二图像帧中的第二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
将图像处理后的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进行图像合成,得到目标图像帧;
其中,第一面部图像为第一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第一人物对象为第一性别,第二面部图像为第二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第二人物对象为第二性别,第一性别和第二性别不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一图像帧中第一性别的第一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并通过第二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二图像帧中第二性别的第二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基于图像处理处理后的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合成得到目标图像帧。这样,通过不同图像处理参数对不同图像帧中不同性别的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可以有效避免图像帧出现失真的情况,如此,基于图像处理后且无失真现象的两帧图像帧得到的目标图像帧,也不会出现失真的情况,从而可以提高用户对目标图像帧的满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10,还可以用于:
在电子设备的性能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
这样,考虑到电子设备性能较弱时,电子设备可能不能在拍照预览时获取多张图像帧,或者,无法通过不同图像处理参数对不同图像帧中不同性别的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分别进行图像处理,故而,仅在电子设备的性能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才去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可以避免获取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后,无法通过不同图像处理参数对不同图像帧中不同性别的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分别进行图像处理的情况,从而可以提高图像处理的成功率,提高图像处理效率,进而可以进一步保证目标图像帧的质量,提高用户对目标图像帧的满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10,还可以用于:
在电子设备的性能参数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图像处理权重用于指示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作为图像处理对象的比重;
基于预设图像处理参数和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计算目标图像处理参数;
通过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帧。
这样,在电子设备的性能参数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每个人物对象在第一图像帧中的图像处理权重和预设图像处理参数,计算得到更适合的图像处理参数。如此,可以有效避免采用单一的第一图像处理参数或第二图像处理参数对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时,造成与该图像处理参数的性别不对应的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出现图像处理失真的情况,从而可以提高用户对目标图像帧的满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10,还可以用于:
基于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在第一图像帧中的坐标,计算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距离权重;
基于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面积,计算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面积权重;
基于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拍摄角度数据,计算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拍摄角度权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可以根据距离权重、面积权重和拍摄角度权重中至少一项来确定,这样,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的确定可以参考多个不同的维度权重值,得到的图像处理权重能够更加准确,如此,基于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计算得到的目标图像处理参数也会更加准确,从而可以提高用户对目标图像帧的满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10,还可以用于:
对于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在第一图像帧中的坐标,计算坐标与第一图像帧的中心坐标之间的第一距离;
计算预设距离与第一距离的第一差值;
计算第一差值与预设距离的比值,得到每个人物对象的距离权重;
计算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面积与第一图像帧面积的比值,得到每个人物对象的面积权重;
基于每个人物对象的拍摄角度数据中眼睛的坐标,计算每个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中左眼坐标与双眼中心坐标之间的第二距离和右眼坐标与双眼中心坐标之间的第三距离;
计算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中的最大值以及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的第二差值;
计算最大值与第二差值的第三差值和第三差值与最大值的比值,得到拍摄角度权重。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分别计算每个人物对象的距离权重、面积权重和拍摄角度权重,再根据计算到的距离权重、面积权重和拍摄角度权重确定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这样,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的确定可以参考多个不同的维度权重值,得到的图像处理权重能够更加准确,如此,基于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计算得到的目标图像处理参数也会更加准确,从而可以提高用户对目标图像帧的满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10,还可以用于:
确定第一图像帧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目标人物对象的目标面部图像;
通过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对目标人物对象的目标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帧,
其中,第二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在第一图像帧的面积占比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距离第一图像帧边缘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这样,可以避免对第一图像帧中误入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仅对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目标人物对象的目标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减少了第一图像帧中进行图像处理的目标图像的数量,如此,也降低了第一图像帧出现图像处理失真情况的风险,从而可以提高用户对目标图像帧的满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图像处理参数可以包括第一图像处理参数和第二图像处理参数;处理器810,还可以用于:
计算第一图像帧中第一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之和,得到第一总权重;
计算第一图像帧中第二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之和,得到第二总权重;
基于第一总权重和第二总权重,计算调整系数;
计算调整系数与第一图像处理子参数的第一乘积,得到第一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其中,第一图像处理子参数为对第一性别与第二性别的第一类型面部特征进行图像处理的参数,第一类型面部特征为第一性别与第二性别的相同面部特征,且第一类型面部特征的图像处理参数值不同;
计算调整系数与第二图像处理子参数的第二乘积,得到第二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其中,第二图像处理子参数为对第一性别与第二性别的第二类型面部特征进行图像处理的参数,第二类型面部特征为第一性别与第二性别的不同面部特征;
基于第一目标图像处理参数、第二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和第三图像处理子参数,确定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其中,第三图像处理子参数为对第一性别与第二性别的第三类型面部特征进行图像处理的参数,第三类型面部特征为第一性别与第二性别的相同面部特征,且第三类型面部特征的图像处理参数值相同。
这样,可以根据不同性别对应的人物对象在第一图像帧中的图像处理权重总占比,计算调整系数,从而根据调整系数和不同性别图像处理参数中的差异图像处理参数对图像处理参数进行调整,得到更准确的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如此,在对不同性别的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时,可以有效避免图像帧出现图像处理失真的情况,从而可以提高用户对目标图像帧的满意度。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8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8041和麦克风8042,图形处理器8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第一显示模块806可包括显示面板8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8061。用户输入单元807包括触控面板8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8072。触控面板8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8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8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存储器8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处理器8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81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图像处理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提供了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图像处理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8)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
通过第一图像处理参数,对所述第一图像帧中的第一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并通过第二图像处理参数,对所述第二图像帧中的第二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
将图像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图像帧和所述第二图像帧进行图像合成,得到目标图像帧;
其中,所述第一面部图像为第一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所述第一人物对象为第一性别,所述第二面部图像为第二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所述第二人物对象为第二性别,所述第一性别和所述第二性别不同;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电子设备的性能参数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所述图像处理权重用于指示所述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作为图像处理对象的比重;
基于预设图像处理参数和每个所述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计算目标图像处理参数;
通过所述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对所述第一图像帧中每个所述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帧;
所述预设图像处理参数包括第一图像处理参数和第二图像处理参数;
所述基于预设图像处理参数和每个所述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计算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图像帧中第一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之和,得到第一总权重;
计算所述第一图像帧中第二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之和,得到第二总权重;
基于所述第一总权重和所述第二总权重,计算调整系数;
计算所述调整系数与第一图像处理子参数的第一乘积,得到第一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处理子参数为对所述第一性别与所述第二性别的第一类型面部特征进行图像处理的参数,所述第一类型面部特征为所述第一性别与所述第二性别的相同面部特征,且所述第一类型面部特征的图像处理参数值不同;
计算所述调整系数与第二图像处理子参数的第二乘积,得到第二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其中,所述第二图像处理子参数为对所述第一性别与所述第二性别的第二类型面部特征进行图像处理的参数,所述第二类型面部特征为所述第一性别与所述第二性别的不同面部特征;
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图像处理参数、所述第二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和第三图像处理子参数,确定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其中,所述第三图像处理子参数为对所述第一性别与所述第二性别的第三类型面部特征进行图像处理的参数,所述第三类型面部特征为所述第一性别与所述第二性别的相同面部特征,且所述第三类型面部特征的图像处理参数值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包括:
在电子设备的性能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基于每个所述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在所述第一图像帧中的坐标,计算每个所述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距离权重;
基于每个所述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面积,计算每个所述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面积权重;
基于每个所述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拍摄角度数据,计算每个所述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拍摄角度权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所述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在所述第一图像帧中的坐标,计算每个所述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距离权重,包括:
对于每个所述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在所述第一图像帧中的坐标,计算所述坐标与所述第一图像帧的中心坐标之间的第一距离;
计算预设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的第一差值;
计算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预设距离的比值,得到每个所述人物对象的距离权重;
所述基于每个所述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面积,计算每个所述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面积权重,包括:
计算每个所述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面积与所述第一图像帧面积的比值,得到每个所述人物对象的面积权重;
所述基于每个所述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拍摄角度数据,计算每个所述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的拍摄角度权重,包括:
基于每个所述人物对象的拍摄角度数据中眼睛的坐标,计算每个所述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中左眼坐标与双眼中心坐标之间的第二距离和右眼坐标与所述双眼中心坐标之间的第三距离;
计算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三距离中的最大值以及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三距离的第二差值;
计算所述最大值与所述第二差值的第三差值和所述第三差值与所述最大值的比值,得到所述拍摄角度权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对所述第一图像帧中每个所述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帧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帧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目标人物对象的目标面部图像;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在所述第一图像帧的面积占比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距离所述第一图像帧边缘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所述通过所述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对所述第一图像帧中每个所述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帧,包括:
通过所述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对所述目标人物对象的目标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帧。
6.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
第一图像处理模块,用于通过第一图像处理参数,对所述第一图像帧中的第一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并通过第二图像处理参数,对所述第二图像帧中的第二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
合成模块,用于将图像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图像帧和所述第二图像帧进行图像合成,得到目标图像帧;
其中,所述第一面部图像为第一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所述第一人物对象为第一性别,所述第二面部图像为第二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所述第二人物对象为第二性别,所述第一性别和所述第二性别不同;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电子设备的性能参数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帧中每个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所述图像处理权重用于指示所述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作为图像处理对象的比重;
计算模块,用于基于预设图像处理参数和每个所述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计算目标图像处理参数;
第二图像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对所述第一图像帧中每个所述人物对象的面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帧;
所述预设图像处理参数包括第一图像处理参数和第二图像处理参数;
所述计算模块可以包括:
第四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图像帧中第一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之和,得到第一总权重;
第五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图像帧中第二人物对象的图像处理权重之和,得到第二总权重;
第六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总权重和所述第二总权重,计算调整系数;
第七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调整系数与第一图像处理子参数的第一乘积,得到第一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处理子参数为对所述第一性别与所述第二性别的第一类型面部特征进行图像处理的参数,所述第一类型面部特征为所述第一性别与所述第二性别的相同面部特征,且所述第一类型面部特征的图像处理参数值不同;
第八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调整系数与第二图像处理子参数的第二乘积,得到第二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其中,所述第二图像处理子参数为对所述第一性别与所述第二性别的第二类型面部特征进行图像处理的参数,所述第二类型面部特征为所述第一性别与所述第二性别的不同面部特征;
第九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图像处理参数、所述第二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和第三图像处理子参数,确定目标图像处理参数;其中,所述第三图像处理子参数为对所述第一性别与所述第二性别的第三类型面部特征进行图像处理的参数,所述第三类型面部特征为所述第一性别与所述第二性别的相同面部特征,且所述第三类型面部特征的图像处理参数值相同。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步骤。
8.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步骤。
CN202110938637.5A 2021-08-16 2021-08-16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4732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8637.5A CN113473227B (zh) 2021-08-16 2021-08-16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8637.5A CN113473227B (zh) 2021-08-16 2021-08-16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3227A CN113473227A (zh) 2021-10-01
CN113473227B true CN113473227B (zh) 2023-05-26

Family

ID=77867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38637.5A Active CN113473227B (zh) 2021-08-16 2021-08-16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73227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7889A (zh) * 2020-04-13 2020-08-07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11433A (zh) * 2019-12-20 2021-06-22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滤波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4055A (zh) * 2013-07-01 2015-01-14 索尼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7123081A (zh) * 2017-04-01 2017-09-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287809B (zh) * 2019-06-03 2021-08-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402157B (zh) * 2020-03-12 2024-04-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383198B (zh) * 2020-03-17 2023-04-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401324A (zh) * 2020-04-20 2020-07-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492221B (zh) * 2020-12-18 2022-07-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1433A (zh) * 2019-12-20 2021-06-22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滤波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1507889A (zh) * 2020-04-13 2020-08-07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3227A (zh) 2021-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94256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lear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program
CN105243371B (zh) 一种人脸美颜程度的检测方法、系统及拍摄终端
DE112018007721T5 (de) Aufnehmen und modifizieren von 3D-Gesichtern unter Verwendung neuronaler Bild-und Zeitverfolgungsnetze
EP3709626A1 (en) Photographing method an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7277479B (zh) 白平衡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1014886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nstructing three-dimensional face avatar through stereo vision and face detection
US2008026640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panorama imag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ed thereon computer executable instructions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US20140079319A1 (en) Methods for enhancing images and apparatuses using the same
EP3823267B1 (en) Static video recognition
KR102009130B1 (ko) 실시간 메이크업 진단 및 질의응답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CN112036209A (zh) 一种人像照片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11654624A (zh) 拍摄提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702533B (zh) 视线修正方法及视线修正装置
CN111062279B (zh) 照片处理方法及照片处理装置
CN113473227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10723B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8900825A (zh) 一种2d图像到3d图像的转换方法
CN114241127A (zh) 全景图像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1583163B (zh) 基于ar的人脸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87157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44701A (zh) 关联对象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7097982B (zh) 目标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2468794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49317B (zh) 显示屏幕间夹角的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53275B (zh) 一种拍照终端及其进行图像选择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