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72407B - 一种终端能力上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能力上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72407B
CN113472407B CN202010239026.7A CN202010239026A CN113472407B CN 113472407 B CN113472407 B CN 113472407B CN 202010239026 A CN202010239026 A CN 202010239026A CN 113472407 B CN113472407 B CN 1134724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power
terminal
up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902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72407A (zh
Inventor
塔玛拉卡·拉盖施
王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3902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72407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82576 priority patent/WO202119714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472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24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72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24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26Power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8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channel rank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能力上报、确定方法、终端及通信设备,所述终端能力上报方法包括:根据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上报功率等级能力和/或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终端按照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上报功率等级能力和/或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使网络侧能够按照不同的终端能力上报方式,确定不同的功率配置机制,能够为不同传输rank下的终端分别配置功率配置参数,使得功率分配更准确,从而使终端在不同rank下均能满足上报的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能力上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能力上报、确定方法、终端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协议中,终端上报一个功率等级(Power Class,PC)能力,比如:一个终端上报能力为PC3,那么该终端在所有传输秩(rank)下最大发送功率为23dBm,一个终端上报能力为PC2,那么该终端在所有传输rank下最大发送功率为26dBm。在Rel-16版本的NR系统中,引入了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UL full transmission power)能力,终端根据不同的射频架构上报不同能力。
由于目前的协议只能支持一个终端上报一个PC能力,可能导致网络侧对于终端在各个传输rank下的功率分配不准确,使其无法满足上报的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能力上报、确定方法、终端及通信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的功率分配不准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能力上报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根据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上报功率等级能力和/或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能力确定方法,应用于通信设备,包括:
根据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确定终端的功率等级能力和/或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上报模块,用于根据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上报功率等级能力和/或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终端能力上报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确定终端的功率等级能力和 /或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终端能力确定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终端能力上报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上述的终端能力确定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终端按照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上报功率等级能力和/或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使网络侧能够按照不同的终端能力上报方式,确定不同的功率配置机制,能够为不同传输rank下的终端分别配置功率配置参数,使得功率分配更准确,从而使终端在不同rank下均能满足上报的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能力上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能力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模块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模块示意图;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在进行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时,首先对下面描述中所用到的一些概念进行解释说明。
终端上报的功率等级能力为PC3,则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为23dBm;终端上报的功率等级能力为PC2,则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为26dBm。
Rel-16引入了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终端根据不同的射频架构上报不同能力,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有三个选项:
满功率模式零(Full power)、满功率模式一(Full power Mode1)、满功率模式二(Full power Mode2)。
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上报是基于终端的射频架构,射频架构有三大类:
1)所有功率放大器均能达到最大发射功率;
2)所有功率放大器均达不到最大发射功率;
3)部分功率放大器均能达到最大发射功率。
终端的射频架构可能有多种,下面举例说明两根发射天线的PC2终端的射频架构:
架构1:两个射频链路均有26dBm功率放大器,即两个链路均达到满功率;
架构2:两个射频链路均有23dBm功率放大器,即两个链路均达不到满功率;
架构3:一个射频链路有26dBm功率放大器、另一个射频链路有23dBm 功率放大器,即部分链路达到满功率;
上行多天线(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MIMO)发送规定了上行预编码矩阵,以终端两根发射天线为例,NR Rel-15版本标准化了一种如下预编码矩阵:
rank=1包含两个预编码矩阵[1 0]和[0 1];
rank=2包含一个预编码矩阵
Figure BDA0002431931090000041
对于满功率模式零:在rank=1时,如上规定的预编码矩阵均能达到满功率,其中分功率因子(power scaling factor)等于1,也就是所有功率只在真正发送天线上发送。上述的射频架构1的终端能够达到满功率。
对于满功率模式一:针对于射频架构2使用,该模式下rank=1时预编码矩阵为[10]、[0 1]和[1 1];[1 1]为新引入的,其中分功率因子等于1/2,也就是每根天线上只发送一半功率;如果预编码矩阵中有0元素(如:[1 0]和[0 1]),那么终端达不到满功率发送;如果预编码矩阵中没有0元素(如:[1 1]),则终端能达到满功率发送;在rank=2时虽然有0元素,但两流数据分别从不同天线发送,所以终端能达到满功率发送。
对于满功率模式二:主要针对射频架构3使用,比如第一个链路的功率放大器是26dBm、第二个链路的功率放大器是23dBm,那么终端上报网络预编码矩阵[1 0]能达到满功率发送,上报预编码矩阵[0 1]达不到满功率发送;如果基站调度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时指示了预编码矩阵[1 0],那么分功率因子等于1,如果基站调度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时指示了预编码矩阵[0 1],那么分功率因子等于1/2。rank=2时功率因子等于1/2,但两流数据分别从不同天线发送所以能达到满功率发送。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目前的协议只能支持一个终端上报一个PC 能力,可能导致网络侧对于终端在各个传输rank下的功率分配不准确的问题,提供一种终端能力上报方法。
如图1所示,所述终端能力上报方法包括:
步骤101:根据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上报功率等级能力和/或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
所述传输秩信息可以为传输秩的数量,也可以为传输秩的取值。所述传输秩的数量即为传输秩的个数,例如:传输秩为{rank 1,rank 2},则传输秩数量为2;传输秩为{rank1、rank 2、rank 3、rank 4},则传输秩数量为4。假设一个终端具有N根天线,在基站接收天线数大于或等于N根时,终端上行发送最大数据流数为N,即上行数据流数可以等于1、2…或N,也称为rank 1、 rank 2…或rank N,rank 1、rank 2…或rank N即为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例如: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为rank 2时,终端发送两流数据。
该实施例中,终端上报功率等级能力和/或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时,按照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上报,使基站能够按照不同的终端能力上报方式,确定不同的功率配置机制,例如:终端可以针对每个传输秩分别上报一个功率等级能力和/或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这样基站在为终端配置功率配置参数时,针对每个传输秩分别配置功率配置参数;或者,终端将多个传输秩划分为至少一个传输秩组,按照不同的rank组,针对每一个传输秩组分别上报一个功率等级能力和/或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这样基站在为终端配置功率配置参数时,分别针对每个rank组配置功率配置参数。基站能够为不同传输rank下的终端分别配置功率配置参数,使得功率分配更准确,从而使终端在不同rank下均能满足上报的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上报功率等级能力时,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三种方式:
方式一:
针对每个传输秩,分别上报功率等级能力,其中,每个传输秩对应有一个功率等级能力。例如:rank x对应上报一个PC能力,rank y对应上报另一个 PC能力。
以终端具有两根发射天线为例,射频架构为23+23dBm PA(Power Amplifier,功率放大器),也就是该终端有均为23dBm两个发送功率放大器。该终端上报如下PC能力以及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
针对rank 1上报PC3,也就是最大发射功率为23dBm;
针对rank 2上报PC2,也就是最大发射功率是26dBm;
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上报为:满功率模式零,网络侧根据所述功率等级能力和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为终端配置功率分配机制为:满功率模式零。例如:终端在rank 2情况下,有两流数据上报,为达到最大发射功率26dBm,需要每个功率放大器达到23dBm,由上述的射频架构可知,该射频架构的两个功率放大器均能满足满功率。在该实施例中,终端在任意传输rank下均能达到满功率。
方式二:
将所有的传输秩划分为至少一个传输秩组,每个所述传输秩组包括至少一个传输秩;针对不同的传输秩组,分别上报功率等级能力,其中,传输秩组根据传输秩数量确定,所述传输秩数量为传输秩的个数,每个传输秩组对应有一个功率等级能力。
终端针对每个传输秩组分别上报对应的功率等级能力,例如:针对{rank x, ranky}上报一个功率等级能力,针对{rank m,rank n}上报另一个功率等级能力。
下面通过具体示例说明,针对不同的传输秩组上报功率等级能力的方法。
示例1:以终端具有四根发射天线为例,射频架构为23+23+23+23dBm PA。该终端上报如下PC能力以及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
针对rank 1上报PC3,也就是最大发射功率是23dBm;
针对rank 2,rank3,rank4上报PC2,也就是最大发射功率是26dBm;
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上报为满功率模式零,网络侧根据所述功率等级能力和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为终端配置功率分配机制为:满功率模式零。
该实施例中,传输秩数量为4,即共有四个传输秩:rank 1、rank 2、rank3、 rank4,rank 1为一个传输秩组,终端上报PC3;rank 2、rank3以及rank4为另一个传输秩组,终端上报PC2。以rank 2为例,对应的最大发射功率为26dBm,则终端有两流数据上报,需要四根天线中的两根,且每根天线对应的功率放大器达到23dBm,由上述的射频架构可知,该射频架构的其中两个功率放大器均能满足满功率;以rank4为例,对应的最大发射功率为26dBm,终端有四流数据上报,需要四根天线,每根天线对应的功率放大器需达到20dBm,由上述的射频架构可知,该射频架构的四个功率放大器均能满足满功率。在该实施例中,终端在任意传输rank下均能达到满功率。
示例2:以终端具有四根发射天线为例,射频架构为23+23+23+20dBm PA。该终端上报如下PC能力以及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
针对rank 1上报PC3,也就是最大发射功率是23dBm;
针对rank 2、rank3以及rank4上报PC2,也就是最大发射功率是26dBm;
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上报为满功率模式零,网络侧根据所述功率等级能力和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为终端配置功率分配机制为:满功率模式零。
该实施例中,传输秩数量为4,即共有四个传输秩:rank 1、rank 2、rank3、 rank4,rank 1为一个传输秩组,终端上报PC3;rank 2、rank3以及rank4为另一个传输秩组,终端上报PC2。以rank 4为例,对应的最大发射功率为26dBm,则终端有四流数据上报,需要四根天线,为达到所述最大发射功率26dBm,则需要每根天线对应的功率放大器均达到20dBm,由上述的射频架构可知,该射频架构的四个功率放大器均能满足满功率。在该实施例中,终端在任意传输rank下均能达到满功率。
示例3:以终端具有四根发射天线为例,射频架构为23+23+20+20dBm PA。该终端上报如下PC能力以及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
针对rank 1、rank2以及rank3上报PC3,也就是最大发射功率是23dBm;
针对rank4上报PC2,也就是最大发射功率是26dBm;
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上报为满功率模式零,网络侧根据所述功率等级能力和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为终端配置功率分配机制为:满功率模式零。
该实施例中,传输秩数量为4,即共有四个传输秩:rank 1、rank 2、rank3、 rank4,rank 1、rank2以及rank3为一个传输秩组,终端上报PC3;rank4为另一个传输秩组,终端上报PC2。以rank3为例,对应的最大发射功率为23dBm,终端有三流数据上报,需要三根天线,为达到所述最大发射功率23dBm,则需要每根天线对应的功率放大器均达到约18.7dBm;以rank4为例,对应的最大发射功率为26dBm,终端有四流数据上报,需要四根天线,为达到所述最大发射功率26dBm,则需要每根天线对应的功率放大器均达到20dBm;由上述的射频架构可知,该射频架构的四个功率放大器均能满足满功率。在该实施例中,终端在任意传输rank下均能达到满功率。
示例4:以终端具有四根发射天线,射频架构为23+20+20+20dBm PA。该终端上报如下PC能力以及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
针对rank 1、rank3上报PC3,也就是最大发射功率是23dBm;
针对rank 2、rank4上报PC2,也就是最大发射功率是26dBm;
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上报为满功率模式零,网络侧根据所述功率等级能力和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为终端配置功率分配机制为:满功率模式零。
该实施例中,传输秩数量为4,即共有四个传输秩:rank 1、rank 2、rank3、 rank4,rank 1和rank3为一个传输秩组,终端上报PC3;rank 2和rank4为另一个传输秩组,终端上报PC2。以rank 2为例,对应的最大发射功率为26dBm,终端有两流数据上报,需要两根天线,为达到所述最大发射功率26dBm,则需要每根天线对应的功率放大器均达到23dBm,由上述的射频架构可知,该射频架构中存在部分功率放大器不能达到满功率,此时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也可以上报为满功率模式零,这样,网络侧为终端配置功率分配机制时,按照满功率模式为不同传输rank下的终端分配发射功率,使功率放大器能够尽可能的达到其最大发射功率。
可选地,方式三:
针对所有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上报一个目标功率等级能力;其中,通过协议规定或默认规则指示所述目标功率等级能力对应的每个传输秩下的功率等级能力。
该实施例中,终端只上报一个PC能力,即所述目标功率等级能力,通过协议规定或默认规则确定各个传输秩对应的功率等级能力,例如:rank x对应的PC能力和rank y对应的PC能力。所述目标功率等级能力为所有传输秩中的其中一个传输秩对应的功率等级能力,例如:传输秩数量为2,即共有两个传输秩:rank 1和rank 2;可以通过协议规定在上报所述目标功率等级能力时,将哪一个rank对应的功率能力等级作为所述目标功率等级能力,例如,在所述传输秩数量为两个时,上报rank 2对应的功率等级能力。网络侧接收到所述目标功率等级能力时,根据协议规定确定各个传输rank分别对应的功率等级能力。
终端在根据所述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上报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时,可以根据射频架构上报,例如在所有功率放大器均达到最大发射功率时,上报满功率模式零,在所有功率放大器均达不到最大发射功率时,上报满功率模式一或者满功率模式二;或者,根据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上报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为满功率模式零,即在所有功率放大器均达不到最大发射功率或者存在部分功率放大器达不到最大发射功率时,也上报所述满功率模式零。
例如:针对于上述方式三,在终端的射频架构中存在至少部分功率放大器达不到所述目标功率等级能力对应的最大发射功率的情况下,上报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为满功率模式零。也即,即使存在所有功率放大器达不到所述目标功率等级能力对应的最大发射功率的情况,终端也上报满功率模式零,这样,网络侧为终端配置功率分配机制时,根据协议规定或者默认规则,按照满功率模式为不同传输rank下的终端分配发射功率,使功率放大器能够尽可能的达到其最大发射功率。
可选地,终端根据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上报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时,在最大传输秩对应的功率等级能力下,若终端的射频架构中存在至少部分功率放大器达不到所述功率等级能力对应的最大发射功率,则上报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为满功率模式零。
以终端具有三根发射天线为例,则最大传输秩为rank3,若所述rank3对应的功率等级能力为PC2,则最大发射功率为26dBm,则射频架构中的三个功率放大器需要达到的满功率约为21.9dBm,若存在至少部分功率放大器达不到21.9dBm(如20dBm),则终端上报的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也为满功率模式零,这样,网络侧为终端配置功率分配机制时,按照满功率模式为不同传输rank下的终端分配发射功率,使功率放大器能够尽可能的达到其最大发射功率。
可选地,终端在根据所述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上报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时,可以将多个传输秩划分为至少一个传输秩组,每个所述传输秩组包括至少一个传输秩;针对不同的传输秩组,分别上报所述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其中,传输秩组根据传输秩数量确定,每个传输秩组对应有一个满功率传输能力。例如:传输秩数量为4时,rank 1和rank 2为一个传输秩组,rank3和rank4 为另一个传输秩组,按照两个传输秩组分别上报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
具体地,在针对不同的传输秩组,上报所述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时,在所述传输秩组内的传输秩对应的功率等级能力下,若终端能够达到所述功率等级能力指示的最大发射功率,则上报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为满功率模式零;在所述传输秩组内的传输秩对应的功率等级能力下,若终端不能达到所述功率等级能力指示的最大发射功率,则上报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为满功率模式一或满功率模式二。
以终端具有4根发射天线,射频架构为23+23+20+20dBm PA。该终端上报如下PC能力以及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
针对rank1上报PC2,也就是最大发送功率是26dBm;
针对rank2和rank3上报PC3,也就是最大发送功率是23dBm;
针对rank4上报PC2,也就是最大发送功率是26dBm;
针对rank 1上报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为满功率模式一或满功率模式二;
针对rank2、rank3和rank4上报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为满功率模式零;
网络侧根据所述功率等级能力和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为终端配置功率分配机制为:为rank1配置满功率模式一或满功率模式二,为rank2、rank3和rank4 配置满功率模式零。
该实施例中,传输秩数量为4,即共有四个传输秩:rank 1、rank 2、rank3、 rank4,rank 1作为第一传输秩组,上报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为满功率模式一或满功率模式二,rank2、rank3和rank4为第二传输秩组,上报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为满功率模式零。网络侧为终端配置功率分配机制时,各个传输秩组分别具有对应的功率配置机制,这样可以针对不同的传输rank下的终端分别配置不同的功率配置机制,使终端在各个传输rank下的功率分配更准确。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多个传输秩划分为至少一个传输秩组时,可以根据各个传输rank下的终端是否能够达到满功率分配,即:在所述传输秩组内的任一传输秩下,终端能够达到所述传输秩组对应的功率等级能力指示的最大发射功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终端按照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上报功率等级能力和/ 或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使网络侧能够按照不同的终端能力上报方式,确定不同的功率配置机制,能够为不同传输rank下的终端分别配置功率配置参数,使得功率分配更准确,从而使终端在不同rank下均能满足上报的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能力确定方法,应用于通信设备,包括:
步骤201、根据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确定终端的功率等级能力和/或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
所述传输秩信息可以为传输秩的取值,传输秩与功率等级能力和/或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存在对应关系,协议规定传输秩对应的能力信息。所述通信设备可以为终端也可以为网络设备。在所述通信设备为终端时,终端根据所有传输秩中的其中一个传输秩对应的功率等级能力,确定所有传输秩的功率等级能力。例如:所述传输秩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rank 1和rank 2,可以通过协议规定,在rank 1对应的功率等级能力为PC3时,则rank2对应的功率等级能力为PC2;或者在rank 2对应的功率等级能力为PC3时,即可根据协议规定得知rank 1对应的功率等级能力为PC2。
终端在上报功率等级能力和/或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时,只需要上报其中一个功率等级能力,网络侧接收到该功率等级能力,即可根据协议确定其他传输秩分别对应的功率等级能力。
以终端具有两根发射天线为例,射频架构为23+23dBm PA,也就是该终端具有均为23dBm两个发送功率放大器。该终端上报如下PC能力以及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
终端将rank 2的功率等级能力PC2作为上报给网络侧的功率等级能力;
协议规定或默认,rank 1对应的是PC3,也就是最大发送功率是23dBm;
协议规定或默认,rank 2对应的是PC2,也就是最大发送功率是26dBm;
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上报为满功率模式零,网络侧根据所述功率等级能力和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为终端配置功率分配机制为:满功率模式零。
该实施例中,终端根据协议规定,根据rank 2的功率等级能力即可确定上报的功率等级能力。网络侧接收到终端上报的PC2能力时,根据协议规定确定:rank 1对应的功率等级能力为PC3,rank 2对应的功率能力等级为PC2,从而确定终端在任意传输rank下的功率分配机制为满功率模式零。以rank 2 为例,rank 2对应的功率等级能力为PC2,则需要两流数据上报,两个天线对应的功率放大器应分别满足23dBm,由上述的射频架构可知,该射频架构的两个功率放大器均能满足满功率。在该实施例中,终端在任意传输rank下均能达到满功率。
在所述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时,在根据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确定终端的功率等级能力和/或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
由于协议规定了传输秩与功率等级能力和/或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的对应关系,网络设备根据所述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即可确定各个传输秩对应的功率等级能力和/或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例如: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上报的传输秩信息为rank1,且接收到终端上报的功率等级能力为PC2,根据协议规定,即可确定终端在rank1下的功率等级能力为PC2,在rank2下的功率等级能力为PC3。
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即可确定终端在各个传输秩下的功率等级能力和/或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使网络侧能够为不同传输秩下的终端分别配置功率配置参数,使得功率分配更准确,从而使终端在不同 rank下均能满足上报的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300,包括:
上报模块310,用于根据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上报功率等级能力和/ 或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
可选地,所述上报模块310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针对每个传输秩,分别上报功率等级能力,其中,每个传输秩对应有一个功率等级能力。
可选地,所述上报模块310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针对不同的传输秩组,分别上报功率等级能力,其中,所述传输秩组根据传输秩数量确定,每个传输秩组对应有一个功率等级能力。
可选地,所述上报模块310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根据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上报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为满功率模式零。
可选地,所述上报模块310包括: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针对不同的传输秩组,分别上报所述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其中,所述传输秩组根据传输秩数量确定,每个传输秩组对应有一个满功率传输能力。
可选地,所述第四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传输秩组内的传输秩对应的功率等级能力下,若终端能够达到所述功率等级能力指示的最大发射功率,则上报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为满功率模式零;
在所述传输秩组内的传输秩对应的功率等级能力下,若终端不能达到所述功率等级能力指示的最大发射功率,则上报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为满功率模式一或满功率模式二。
可选地,在所述传输秩组内的任一传输秩下,终端能够达到所述传输秩组对应的功率等级能力指示的最大发射功率。
可选地,各个传输秩组分别具有对应的功率配置机制。
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实施例是与上述终端能力上报方法相对应的终端,上述实施例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终端实施例中,也能达到与其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终端按照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上报功率等级能力和/ 或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使网络侧能够按照不同的终端能力上报方式,确定不同的功率配置机制,能够为不同传输rank下的终端分别配置功率配置参数,使得功率分配更准确,从而使终端在不同rank下均能满足上报的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
图4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终端4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410、网络模块420、音频输出单元 430、输入单元440、传感器450、显示单元460、用户输入单元470、接口单元480、存储器490、处理器411、以及电源412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
其中,射频单元410,用于根据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上报功率等级能力和/或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射频单元4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来自网络侧设备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411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通常,射频单元410 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4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终端通过网络模块420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如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
音频输出单元430可以将射频单元410或网络模块420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490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430还可以提供与终端4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430包括扬声器、蜂鸣器以及受话器等。
输入单元440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输入单元440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441和麦克风442,图形处理器4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460上。经图形处理器4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490(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410或网络模块420进行发送。麦克风442可以接收声音,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410发送到移动通信网络侧设备的格式输出。
终端4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4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4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终端4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4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终端姿态(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传感器450还可以包括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460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 460可包括显示面板4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461。
用户输入单元47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终端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470包括触控面板4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472。触控面板4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471上或在触控面板471附近的操作)。触控面板4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411,接收处理器411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471。除了触控面板471,用户输入单元 47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47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4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471可覆盖在显示面板461上,当触控面板4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411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411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4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4中,触控面板471与显示面板4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471与显示面板 461集成而实现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口单元480为外部装置与终端40连接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 (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480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终端40 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终端4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49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49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 44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411是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9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9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41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411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411中。
终端4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412(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412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41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另外,终端40包括一些未示出的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处理器411还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能力上报方法中的其他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为终端,包括处理器 411,存储器490,存储在存储器490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41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411执行时实现上述终端能力上报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终端能力上报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 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500,包括:
确定模块510,用于根据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确定终端的功率等级能力和/或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
可选地,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通信设备实施例是与上述终端能力确定方法相对应的通信设备,上述实施例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通信设备实施例中,也能达到与其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即可确定终端在各个传输秩下的功率等级能力和/或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使网络侧能够为不同传输秩下的终端分别配置功率配置参数,使得功率分配更准确,从而使终端在不同 rank下均能满足上报的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600,能够实现上述的终端能力确定方法的细节,并达到相同的效果。如图6所示,通信设备600包括:处理器601、收发机602、存储器603和总线接口,其中:
处理器601,用于读取存储器603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确定终端的功率等级能力和/或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
在图6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 6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6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6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
具体地,所述收发机602用于:接收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
其中,通信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简称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中的基站 (NodeB,简称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未来5G网络中的基站等,在此并不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终端能力确定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侧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终端能力上报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上报功率等级能力和/或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
其中,所述根据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上报功率等级能力,包括:
针对不同的传输秩组,分别上报功率等级能力;其中,所述传输秩组根据传输秩数量确定,每个传输秩组对应有一个功率等级能力;
所述根据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上报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包括:
针对不同的传输秩组,分别上报所述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其中,所述传输秩组根据传输秩数量确定,每个传输秩组对应有一个满功率传输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能力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上报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包括:
根据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上报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为满功率模式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能力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不同的传输秩组,分别上报所述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包括:
在所述传输秩组内的传输秩对应的功率等级能力下,若终端能够达到所述功率等级能力指示的最大发射功率,则上报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为满功率模式零;
在所述传输秩组内的传输秩对应的功率等级能力下,若终端不能达到所述功率等级能力指示的最大发射功率,则上报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为满功率模式一或满功率模式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能力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输秩组内的任一传输秩下,终端能够达到所述传输秩组对应的功率等级能力指示的最大发射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能力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传输秩组分别具有对应的功率配置机制。
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报模块,用于根据上行链路的传输秩信息,上报功率等级能力和/或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
所述上报模块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针对不同的传输秩组,分别上报功率等级能力,其中,所述传输秩组根据传输秩数量确定,每个传输秩组对应有一个功率等级能力;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针对不同的传输秩组,分别上报所述上行满功率传输能力,其中,所述传输秩组根据传输秩数量确定,每个传输秩组对应有一个满功率传输能力。
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能力上报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能力上报方法的步骤。
CN202010239026.7A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终端能力上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4724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9026.7A CN113472407B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终端能力上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PCT/CN2021/082576 WO2021197149A1 (zh) 2020-03-30 2021-03-24 终端能力上报、确定方法、终端及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9026.7A CN113472407B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终端能力上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2407A CN113472407A (zh) 2021-10-01
CN113472407B true CN113472407B (zh) 2022-09-09

Family

ID=77865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9026.7A Active CN113472407B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终端能力上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72407B (zh)
WO (1) WO2021197149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0874A (zh) * 2017-05-05 2018-11-1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终端能力信息上报、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0769491A (zh) * 2018-07-27 2020-0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83834B2 (en) * 2004-09-23 2010-03-2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Undulating transmit patterns for multiple simultaneous transmitters to support signal separation at a receiver
US8711907B2 (en) * 2010-10-01 2014-04-29 Intel Corporation PMI feedback with codebook interpolation
US9178585B2 (en) * 2012-03-16 2015-11-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ilot channel configuration for MIMO network
CN104427602B (zh) * 2013-09-03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022182A (zh) * 2018-01-10 2019-07-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干扰源预测模型建立方法、干扰源识别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US10952151B2 (en) * 2018-04-19 2021-03-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006457B2 (en) * 2018-06-15 2021-05-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0874A (zh) * 2017-05-05 2018-11-1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终端能力信息上报、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0769491A (zh) * 2018-07-27 2020-0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4-2001322 Verification of FP transmission and power-class indication for full power with two layers;Ericsson;《TSG-RAN Working Group 4 (Radio) meeting #94-e》;20200214;第1-3节 *
R4-2002689 Email discussion summary for RAN4#94e_#16_NR_eMIMO_UE_RF;Moderator (Samsung);《3GPP TSG-RAN WG4 Meeting #94-e》;20200229;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2407A (zh) 2021-10-01
WO2021197149A1 (zh) 2021-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49132B (zh) 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891305B (zh) 一种功率控制装置、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835488B (zh) 一种确定天线端口映射方法和终端
CN111565078B (zh) 频分双工模式的信道检测方法、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0190916B (zh) 一种功率检测电路及终端
CN112929926B (zh) 邻小区csi报告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289885B (zh) 一种天线调谐方法及终端
CN110391867B (zh) Dci检测方法、dci发送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10166146B (zh) 一种功率检测电路及终端
CN111313915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1642002B (zh) Srs功率控制方法、srs功率控制的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584374B (zh) 能力参数确定方法、上行调度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1417185A (zh) 一种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260068A (zh) 传输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2468270B (zh) 信息指示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9698711B (zh) 一种射频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10012529B (zh) 一种增益模式切换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0198560B (zh) 一种功率配置方法和终端
CN111601334B (zh) 一种测量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190915B (zh) 天线调节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450508B (zh) 天线确定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286414B (zh) 一种天线确定方法和终端
CN113472407B (zh) 一种终端能力上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271681B (zh) Pusch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3099542B (zh) 参数上报方法及上行调度方法、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