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69798A - 一种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方法、装置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方法、装置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69798A
CN113469798A CN202110799483.6A CN202110799483A CN113469798A CN 113469798 A CN113469798 A CN 113469798A CN 202110799483 A CN202110799483 A CN 202110799483A CN 113469798 A CN113469798 A CN 1134697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nciliation
module
accounting
account checking
information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994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小敏
黄显超
彭建业
陈志鹏
邓亚丽
郑凯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k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nk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9948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697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69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697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12Accounting
    • G06Q40/125Finance or payrol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06F16/258Data format conversion from or to a datab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06F16/284Relational datab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na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方法、装置和设备,预先向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中的各个对账模块,发送统一的对账规则,使得各个对账模块按照对账规则,生成与自身对应的对账信息表,并将自身的账务数据映射到与自身对应的对账信息表中。获取与每个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向预先配置的与对账规则对应的文本参数中,加载与每个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得到与每个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其中,各个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的数据格式均相同。将与每个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发送到对账服务中心。可见,利用本申请所述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方法、装置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方法、装置和设备。
背景技术
不同地点的银行系统,例如,海外分行特色银行系统和海外综合支持系统,都拥有自己独立的账务数据库和技术架构。由于这些银行系统对本地账务的要求,具有个性化强且变化多样的特点,因此,允许这些银行系统本身的对账模块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架构,并且可以拥有独立的账务数据库,故可将这些银行系统和对账服务中心,视为一个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在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中,各个银行系统的对账模块之间账务数据隔离、且技术架构不同,因此,各个对账模块所产生的账务数据格式不同,从而需要对各类账务数据进行格式统一。
目前,对各类账务数据进行格式统一,大多需要人工开发与对账模块对应的应用工具,利用应用工具对对账模块所产生的账务数据进行格式统一,如此一来,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成本进行代码开发、且后续维护较为繁琐。显然,现有的对账方法将会花费大量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效率显得尤为低下。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方法、装置和设备,目的在于提高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方法,包括:
预先向所述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中的各个对账模块,发送统一的对账规则,使得各个所述对账模块按照所述对账规则,生成与自身对应的对账信息表,并将自身的账务数据映射到与自身对应的对账信息表中;
获取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
向预先配置的与所述对账规则对应的文本参数中,加载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得到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其中,各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的数据格式均相同;
将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发送到对账服务中心。
可选的,所述得到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之后,还包括:
向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发送与每个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
可选的,所述将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发送到对账服务中心,包括:
对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依据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作为参照,对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进行核对;
在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所记录的数据一一对应的情况下,将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发送到对账服务中心。
可选的,还包括:
在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所记录的数据不一一对应的情况下,提示用户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出错。
一种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预先向所述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中的各个对账模块,发送统一的对账规则,使得各个所述对账模块按照所述对账规则,生成与自身对应的对账信息表,并将自身的账务数据映射到与自身对应的对账信息表中;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
加载单元,用于向预先配置的与所述对账规则对应的文本参数中,加载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得到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其中,各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的数据格式均相同;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发送到对账服务中心。
可选的,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发送与每个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
可选的,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对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依据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作为参照,对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进行核对;
在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所记录的数据一一对应的情况下,将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发送到对账服务中心。
可选的,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
在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所记录的数据不一一对应的情况下,提示用户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出错。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执行所述的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方法。
一种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连接;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所述的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预先向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中的各个对账模块,发送统一的对账规则,使得各个对账模块按照对账规则,生成与自身对应的对账信息表,并将自身的账务数据映射到与自身对应的对账信息表中。获取与每个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向预先配置的与对账规则对应的文本参数中,加载与每个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得到与每个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其中,各个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的数据格式均相同。将与每个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发送到对账服务中心。相较于现有技术,无需人工针对对账模块开发对应的应用工具,新增的对账模块只需按照对账规则,生成与自身对应的账务信息表,并将自身的账务数据映射到与自身对应的对账信息表中,便能够自动生成对账文本,对新增账务模块的账务数据进行格式统一的过程,直接由预先配置的与对账规则对应的文本参数所取代,文本参数的配置代码开发量较少、且较为灵活多变。可见,利用本申请所述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方法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装置的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方法的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S101:预先向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中的各个对账模块,发送统一的对账规则,使得各个对账模块按照对账规则,生成与自身对应的对账信息表,并将自身的账务数据映射到与自身对应的对账信息表中。
其中,对账模块包括但不限于为:海外综合支持系统-信息补录(俗称BOCS-OSS-AIES),海外综合支持系统-票据清算(俗称BOCS-OSS-BACP),以及海外分行服务应用产品-费税管理(BIBP-OBSS-FAT)。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账模块可以根据对账规则,在自身的模块工程下创建批量作业,该批量作业用于:生成与自身对应的对账信息表,按照对账规则将自身的账务数据映射至对账信息表中,使得对账模块在执行批量作业时,将自身的账务数据写入到与自身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
具体的,假设对账规则用于获取交易请求方系统的流水号的前12位,则交易请求方所属银行系统的对账模块,将自身的通用唯一识别码(通常被视为流水号)的前12位,赋值给对账信息表所示的交易请求方系统的流水号字段,并将赋值后的交易请求方系统的流水号字段,写入到自身的数据库中。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具体实现过程仅仅用于举例说明。
需要强调的是,各个对账模块各自对应的对账信息表,其各自的表名相同,且表结构相同,例如,与海外综合支持系统-票据清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表名为BOCS_BACP.BAT_TRP_CHEQUE_INFO,与海外综合支持系统-信息补录对应的账务信息表,表名也为BOCS_AIES.BAT_TRP_CHEQUE_INFO,且这两张账务信息表的表结构均相同。
S102:获取与每个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
S103:向预先配置的与对账规则对应的文本参数中,加载与每个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得到与每个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
其中,与对账规则对应的文本参数,可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对账文本设置有55个栏位,每个栏位的字段长度设为10,每个栏位的字段取值均被标识出处(例如来源于哪一张对账信息表中的哪个栏位),以及每个栏位之间的分隔符号均设为分号等。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均采用预先配置的与对账规则对应的文本参数,且各个对账模块各自对应的对账信息表,其各自的表名相同、表结构相同,与因此,每个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其文本格式均相同,从而实现对各类账务数据的格式统一。
S104:向每个对账模块发送与每个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
S105:对于每个对账模块,依据与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作为参照,对与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进行核对。
S106:在与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与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所记录的数据一一对应的情况下,将与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发送到对账服务中心。
其中,其中,各个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的数据格式均相同。
S107:在与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与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所记录的数据不一一对应的情况下,提示用户与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出错。
综上所述,相较于现有技术,无需人工针对对账模块开发对应的应用工具,新增的对账模块只需按照对账规则,生成与自身对应的账务信息表,并将自身的账务数据映射到与自身对应的对账信息表中,便能够自动生成对账文本,对新增账务模块的账务数据进行格式统一的过程,直接由预先配置的与对账规则对应的文本参数所取代,文本参数的配置代码开发量较少、且较为灵活多变。可见,利用本实施例所述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及的S105,为本申请所述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方法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此外,上述实施例提及的S106,也为本申请所述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方法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为此,上述实施例提及的流程,可以概括为图2所述的方法。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方法的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S201:预先向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中的各个对账模块,发送统一的对账规则,使得各个对账模块按照对账规则,生成与自身对应的对账信息表,并将自身的账务数据映射到与自身对应的对账信息表中。
S202:获取与每个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
S203:向预先配置的与对账规则对应的文本参数中,加载与每个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得到与每个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
其中,各个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的数据格式均相同。
S204:将与每个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发送到对账服务中心。
综上所述,相较于现有技术,无需人工针对对账模块开发对应的应用工具,新增的对账模块只需按照对账规则,生成与自身对应的账务信息表,并将自身的账务数据映射到与自身对应的对账信息表中,便能够自动生成对账文本,对新增账务模块的账务数据进行格式统一的过程,直接由预先配置的与对账规则对应的文本参数所取代,文本参数的配置代码开发量较少、且较为灵活多变。可见,利用本实施例所述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效率。
与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方法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装置。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装置的架构示意图,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100,用于预先向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中的各个对账模块,发送统一的对账规则,使得各个对账模块按照对账规则,生成与自身对应的对账信息表,并将自身的账务数据映射到与自身对应的对账信息表中。
获取单元200,用于获取与每个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
加载单元300,用于向预先配置的与对账规则对应的文本参数中,加载与每个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得到与每个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其中,各个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的数据格式均相同。
第二发送单元400,用于将与每个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发送到对账服务中心。
其中,第二发送单元400具体用于:对于每个对账模块,依据与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作为参照,对与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进行核对;在与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与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所记录的数据一一对应的情况下,将与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发送到对账服务中心。
第二发送单元400还用于:在与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与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所记录的数据不一一对应的情况下,提示用户与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出错。
第三发送单元500,用于向每个对账模块发送与每个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
综上所述,相较于现有技术,无需人工针对对账模块开发对应的应用工具,新增的对账模块只需按照对账规则,生成与自身对应的账务信息表,并将自身的账务数据映射到与自身对应的对账信息表中,便能够自动生成对账文本,对新增账务模块的账务数据进行格式统一的过程,直接由预先配置的与对账规则对应的文本参数所取代,文本参数的配置代码开发量较少、且较为灵活多变。可见,利用本实施例所述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效率。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程序执行上述本申请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处理器与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预先向所述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中的各个对账模块,发送统一的对账规则,使得各个所述对账模块按照所述对账规则,生成与自身对应的对账信息表,并将自身的账务数据映射到与自身对应的对账信息表中;
获取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
向预先配置的与所述对账规则对应的文本参数中,加载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得到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其中,各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的数据格式均相同;
将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发送到对账服务中心。
可选的,所述得到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之后,还包括:
向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发送与每个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
可选的,所述将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发送到对账服务中心,包括:
对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依据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作为参照,对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进行核对;
在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所记录的数据一一对应的情况下,将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发送到对账服务中心。
可选的,还包括:
在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所记录的数据不一一对应的情况下,从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中,提示用户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出错。
本申请实施例方法所述的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设备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计算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先向所述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中的各个对账模块,发送统一的对账规则,使得各个所述对账模块按照所述对账规则,生成与自身对应的对账信息表,并将自身的账务数据映射到与自身对应的对账信息表中;
获取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
向预先配置的与所述对账规则对应的文本参数中,加载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得到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其中,各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的数据格式均相同;
将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发送到对账服务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之后,还包括:
向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发送与每个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发送到对账服务中心,包括:
对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依据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作为参照,对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进行核对;
在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所记录的数据一一对应的情况下,将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发送到对账服务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所记录的数据不一一对应的情况下,提示用户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出错。
5.一种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预先向所述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中的各个对账模块,发送统一的对账规则,使得各个所述对账模块按照所述对账规则,生成与自身对应的对账信息表,并将自身的账务数据映射到与自身对应的对账信息表中;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
加载单元,用于向预先配置的与所述对账规则对应的文本参数中,加载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得到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其中,各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的数据格式均相同;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发送到对账服务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每个所述对账模块发送与每个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对于每个所述对账模块,依据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作为参照,对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进行核对;
在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所记录的数据一一对应的情况下,将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发送到对账服务中心。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
在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账务信息表中记录的账务数据,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所记录的数据不一一对应的情况下,提示用户与所述对账模块对应的对账文本出错。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方法。
10.一种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连接;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方法。
CN202110799483.6A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方法、装置和设备 Pending CN1134697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9483.6A CN113469798A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方法、装置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9483.6A CN113469798A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方法、装置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69798A true CN113469798A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80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99483.6A Pending CN113469798A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方法、装置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6979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03570A (zh) * 2023-07-04 2023-09-05 梅州客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清算账户余额校准核对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03570A (zh) * 2023-07-04 2023-09-05 梅州客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清算账户余额校准核对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703570B (zh) * 2023-07-04 2023-12-15 梅州客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清算账户余额校准核对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04518B (zh) 基于Flink引擎的业务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457918B (zh) 滤除区块链数据中非法内容的方法、装置、节点和介质
CN105354314B (zh) 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04216952A (zh) 一种基于xml技术的通用报表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7368593A (zh) 数据导入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0474896A (zh) 基于Modbus协议标准的数据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617646A (zh) 报文转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95485A (zh) 一种数据库访问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119292A (zh) 系统运行参数查询方法、匹配方法、装置及节点设备
CN110688828A (zh) 文件处理方法及装置、文件处理系统、计算机设备
WO2020132870A1 (zh) 一种文件更新方法、文件更新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3434464A (zh) 一种分布式日志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13469798A (zh) 一种分布式异构架构账务系统的对账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2286565A (zh) 一种基于存储容器的嵌入式系统差分升级方法
CN107168866B (zh) 一种配置文件的参数解析方法及装置
CN107341047B (zh) 回调事件的路由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1427582B (zh) Rtl代码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933396B (zh) 一种协同各渠道系统接口实现长流程的方法及系统
CN112579141A (zh) 一种嵌入式系统的固件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63820A (zh) 一种数据调用方法及装置
CN111324645B (zh) 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942781A (zh) 一种用于数据读取的数据格式适配方法及装置
CN114022279A (zh) 一种业务数据纠错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00229B (zh) 数据访问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036178A (zh) 服务接口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