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68642B - 建筑物构件的附着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建筑物构件的附着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68642B
CN113468642B CN202110736378.8A CN202110736378A CN113468642B CN 113468642 B CN113468642 B CN 113468642B CN 202110736378 A CN202110736378 A CN 202110736378A CN 113468642 B CN113468642 B CN 1134686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taching
attached object
attachment
face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363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68642A (zh
Inventor
别雨璇
杨乐
樊旭灿
沈莉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d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lod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od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lod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3637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686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68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686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686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686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8Manufacturability analysis or optimisation for manufactur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物构件的附着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建筑物构件中的附着对象和被附着对象;获取所述附着对象的和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基础信息;根据所述基础信息建立所述附着对象和所述被附着对象之间的附着关系;基于预设的附着规则确定所述附着对象相对于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形状。本发明可以实现任意类别构件之间的附着,基于被附着对象的多种应用场景设置对应规则确定附着对象的具体形状,从而更加准确、精细地进行构件附着,提高附着效率。

Description

建筑物构件的附着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物构件的附着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某些部位的墙体,例如楼梯间或斜屋顶下方,立面造型非矩形,需要能够改变墙体的形状使其造型贴合其他构件。并且,在设计变更时,墙体需要能够关联变化,以保证模型的准确性,减少用户手动修改。
当前市面上常见的建筑产品,通常指定特殊类别的构件例如屋顶或底板,并选择墙体的上/下表面进行附着。出于美观或艺术性要求,很多建筑应用场景中的屋顶或底板并非平面矩形结构,而是具有多种不同造型。例如屋顶为倾斜形状、波浪形状、锯齿形状等,底板也可能是倾斜的、带有弧度的或台阶类形状。这种情况下就很难自动实现墙体与屋顶或底板之间的自动附着。目前,现有技术对墙能附着的构件只限定在少数几个类别中,对于无法结构较为复杂的业务场景。进一步,对于限定类别的构件,只能对构件上的附着面进行整体计算,无法选择具体的面实现精细附着。另外,当建筑产品的构件在设计上有所改变时,现有技术无法适应改变自动关联附着,使得BIM模型的修改效率很低且容易出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建筑物的构件之间实现准确、自动相互附着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物构件的附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建筑物构件中的附着对象和被附着对象;
获取所述附着对象和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基础信息;
根据所述基础信息建立所述附着对象和所述被附着对象之间的附着关系;
基于预设的附着规则确定所述附着对象相对于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物构件的附着方法,所述获取所述附着对象和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基础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附着对象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一附着面信息;
获取所述被附着对象的第二标识信息,第二附着面信息;
获取所述附着对象相对于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延伸方向。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物构件的附着方法,所述根据所述基础信息建立所述附着对象和所述被附着对象之间的附着关系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附着面信息和所述第二附着面信息之间是否满足投影规则和高度规则;
在同时满足所述投影规则和所述高度规则的情况下,存储所述附着对象和所述被附着对象之间的附着关系。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物构件的附着方法,判断所述第一附着面信息和所述第二附着面信息之间是否满足投影规则和高度规则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附着面在所述第一附着面上的投影是否与所述第一附着面有交集;以及
判断所述第二附着面是否高于所述附着对象的底面,或者判断所述第二附着面是否低于所述附着对象的顶面。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物构件的附着方法,所述基于预设的附着规则确定所述附着对象相对于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形状的步骤包括:
在第二附着面包含一个或多个连续的目标面,且所述全部目标面高于所述第一附着面的情况下,所述附着对象的第一附着面基于所述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附着面相接。
在第二附着面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重叠部分的目标面,且所述全部目标面高于所述第一附着面的情况下,所述附着对象的第一附着面基于所述延伸方向,在重叠部分处与最低的目标面相接;
在第二附着面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间隔部分的目标面,且所述全部目标面高于所述第一附着面的情况下,所述附着对象的第一附着面中与所述间隔部分相对应的墙面保持不变,所述附着对象中的第一附着面中其余墙面基于所述延伸方向与每个所述目标面相接;
在第二附着面包含低于所述第一附着面的目标面的情况下,所述附着对象底面以上的部分被所述低于所述第一附着面的目标面切割。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物构件的附着方法,所述基于预设的附着规则确定所述附着对象相对于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形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监控到所述附着对象的形态参数或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形态参数发生变化时,基于预设的附着规则重新确定所述附着对象相对于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物构件的附着方法,所述重新确定所述附着对象相对于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形状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二附着面中的一个整体附着面被打断为多个分散面时,若其中一个目标分散面与所述第一附着面之间不接触,则删除所述目标分散面对应的分散被附着对象与所述附着对象之间的附着关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建筑物构件的附着装置,包括:
对象确定模块,适用于确定建筑物构件中的附着对象和被附着对象;
信息获取模块,适用于获取所述附着对象和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基础信息;
附着关系模块,适用于根据所述基础信息建立所述附着对象和所述被附着对象之间的附着关系;
形状确定模块,适用于基于预设的附着规则确定所述附着对象相对于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形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物构件的附着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指定建筑物中任意类别的构件进行附着。本发明自动获取被附着对象和附着对象的基础信息,根据基础信息自动判断被附着对象和附着对象之间能否建立附着关系,在确定建立附着关系的情况下,根据预设算法确定附着对象相对于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形状。本发明可以实现任意类别构件之间的附着,基于被附着对象的多种应用场景设置对应规则确定附着对象的具体形状,从而更加准确、精细地进行构件附着,提高附着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建筑物构件的附着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的附着方法中第一种附着规则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的附着方法中第二种附着规则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的附着方法中第三种附着规则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的附着方法中第四种附着规则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重新确定附着形状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重新确定附着形状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建筑物构件的附着装置实施例一的程序模块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建筑物构件的附着装置实施例一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建筑物构件的附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确定建筑物构件中的附着对象和被附着对象。
本实施例中的被附着对象可以包括建筑物中位置或形状相对保持不变的构件,例如建筑物的屋顶、楼梯、楼板等。本实施例中的附着对象可以包括建筑物中与被附着对象相接、并且其形状随被附着对象的形状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构件,例如建筑物中的墙体。在一个场景中,被附着对象可以是具有几何形状的屋顶,附着对象为墙体。墙体自下而上延伸至屋顶并与屋顶无缝相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墙体的上底面形状需要与屋顶的几何形状相适应。在另一个场景中,被附着对象可以是具有多个台阶的楼梯,附着对象为墙体。墙体自上而下延伸至楼梯并与楼梯的台阶形状相适应。
S200:获取所述附着对象和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基础信息。
基础信息用于表征与附着对象或被附着对象相关的标识和附着位置信息,例如可以包括附着对象的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一附着面信息,被附着对象的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二附着面信息,以及附着对象相对于被附着对象的延伸方向。其中第一标识信息用于唯一确定建筑物构件中的该附着对象,例如墙体;第一附着面信息用于确定附着对象中与被附着对象相接的面,例如墙体的上表面或顶面。第二标识信息用于唯一确定建筑物构件中的该被附着对象,例如屋顶;第二附着面信息用于确定被附着对象中与附着对象相接的面,例如屋顶的下表面或底面。附着对象相对于被附着对象的延伸方向可以通过角度表示,通常可以是90°或-90°。例如当延伸方向为90°时,说明附着对象相对于被附着对象垂直向上延伸;当延伸方向为-90°时,说明附着对象相对于被附着对象垂直向下延伸。在一些特殊的应用场景中,本实施例中的延伸方向还可以包含其他角度。例如当延伸方向为75°时,说明附着对象相对于被附着对象倾斜向上向内延伸;当延伸方向为115°时,说明附着对象相对于被附着对象倾斜向上向外延伸等。
通过获取附着对象的第一附着面信息和被附着对象中的第二附着面信息,可以使得构建之间的附着关系更加灵活自由。例如在墙体和底部楼梯的附着关系中,可以选择墙体的底面作为第一附着面,并且选择楼梯上的特定几个水平面作为第二附着面。可以理解,在不选择第二附着面的情况下,现有技术会将附着对象向被附着对象整体延伸,从而使得墙体和楼梯面之间无缝贴合。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施例通过选择被附着面上的特定几个第二附着面,例如采用间隔方式选择台阶平面,仅将台阶上的第一、三、五、七个水平面作为第二附着面,这样墙体在与第二附着面相接时就会在第二、四、六个水平面处产生镂空效果,从而增加建筑物的美感或设计感,可以适应用户的多种需求。
S300:根据所述基础信息建立所述附着对象和所述被附着对象之间的附着关系。
本步骤中建立附着关系的前提是附着对象和所述被附着对象之间符合附着规则。具体来说,附着规则的判断标准包括判断所述第一附着面信息和所述第二附着面信息之间是否满足投影规则和高度规则。在顶部附着的情况下(例如第一附着面为墙体的顶面),投影规则的判断标准为第二附着面与附着对象之间是否有交集;高度规则的判断标准为第二附着面高于附着对象的底面(例如墙底)。在底部附着的情况下(例如第一附着面为墙体的底面),投影规则的判断标准为第二附着面与附着对象之间是否有交集;高度规则的判断标准为第二附着面底于附着对象的顶面(例如墙顶)。在符合上述附着规则的情况下,可以建立附着对象和被附着对象之间的附着关系。
本实施例所述建立附着关系,包括将附着对象和被附着对象的基础信息一一对应地存储。例如将第一标识信息、第一附着面信息、第二标识信息、第二附着面信息以及延伸方向存储在一个单元组作为一组已建立的附着关系。
S400:基于预设的附着规则确定所述附着对象相对于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形状。本实施例预设了多种附着规则,用于适应不同的附着对象和被附着对象。以下进行详细描述。
规则1:在第二附着面包含一个或多个连续的目标面,且所述全部目标面高于所述第一附着面的情况下,所述附着对象的第一附着面基于所述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附着面相接。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的附着方法中第一种附着规则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二附着面包括两个连续的倾斜目标面,分别为目标面11和目标面12,目标面11和目标面12形成三角形屋顶,且全部目标面高于墙。此时墙顶部向上附着目标面11和目标面12,同时超出墙范围的目标面对墙无影响,参见图2的屋檐部分。
规则2:在第二附着面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重叠部分的目标面,且所述全部目标面高于所述第一附着面的情况下,所述附着对象的第一附着面基于所述延伸方向,在重叠部分处与最低的目标面相接。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的附着方法中第二种附着规则的示意图。从图3可以看出,第二附着面包括目标面21、目标面22和目标面23,其中目标面22和目标面23之间有重叠。此时墙体顶部向上依次附着到目标面23、目标面21和目标面22的一部分。可以看出,对于目标面之间的重叠部分,墙体与最低的目标面相接。
规则3:在第二附着面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间隔部分的目标面,且所述全部目标面高于所述第一附着面的情况下,所述附着对象的第一附着面中与所述间隔部分相对应的墙面保持不变,所述附着对象中的第一附着面中其余墙面基于所述延伸方向与每个所述目标面相接。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的附着方法中第三种附着规则的示意图。从图4可以看出,第二附着面包括目标面31和目标面32,其中目标面31和目标面32之间有间隔。此时墙体与目标面31和目标面32重叠的部分自顶部向上依次附着到目标面31和目标面32,墙体其它部分则保持原始的默认高度不变。
规则4:在第二附着面包含低于所述第一附着面的目标面的情况下,所述附着对象底面以上的部分被所述低于所述第一附着面的目标面切割。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的附着方法中第四种附着规则的示意图。从图5可以看出,第二附着面包括目标面41、目标面42和目标面43,其中目标面42和目标面43低于目标面41且目标面42的一部分低于附着对象的底面。此时,在目标面不重叠的部分,墙体向上延伸至目标面41;在目标面重叠部分,墙体向上延伸至目标面42和目标面43构成的三角形顶角,并且墙体底面以上的其他部分被目标面42和目标面43切割。
通过上述附着规则,本实施例可以适应具有多种不同形状的被附着对象,增加构件附着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S500:当监控到所述附着对象的形态参数或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形态参数发生变化时,基于预设的附着规则重新确定所述附着对象相对于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形状。
形态参数包括与附着对象或被附着对象的形状、位置、类型等有关的多个参数,例如墙体厚度、初始高度、第二附着面的面积等。可以理解,当形态参数中的任一项发生变化时,有可能会改变附着对象和被附着对象在相接处的形状。为此,本实施例基于预设频率定期监测附着对象或被附着对象的形态参数,一旦发现变化,会基于上述附着规则重新确定附着相接处的形状。
在一个示例中,第二附着面中的一个整体附着面被打断为多个分散面,若其中一个目标分散面与所述第一附着面之间不接触,则删除所述目标分散面对应的分散被附着对象与所述附着对象之间的附着关系。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重新确定附着形状的示意图。从图6可以看出,第二附着面60被打断为分散面61、分散面62和分散面63,其中分散面63和附着对象(即墙体)之间没有任何接触。这种情况下,本实施例会修改步骤S300中已建立的附着关系,将附着对象和第二附着面60之间的附着关系,修改为附着对象和分散面61之间的附着关系以及附着对象和分散面62之间的附着关系。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重新确定附着形状的另一个示意图。图7中的被附着对象并未发生变化,而是附着对象的墙体产生的横向延伸,使得延伸后的墙体与第二附着面不再接触。这种情况下,延伸后墙体的高度变为初始默认高度。从图7可以看出,墙体向右延伸后的部分高于延伸前的附着面的高度。当然,在初始默认高度较小的情况下,墙体向右延伸后的部分也可能低于延伸前的附着面的高度。
通过上述步骤,当用户在BIM建模过程中增删了附着数据,或者是修改了附着对象的参数使其形体或位置发生变化时,都会触发附着形状的重新计算,从而更新附着关系,提高附着修改效率。
请继续参阅图8,示出了一种建筑物构件的附着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日志管理装置80可以包括或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程序模块,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模块被存储于存储介质中,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执行,以完成本发明,并可实现上述建筑物构件的附着方法。本发明所称的程序模块是指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比程序本身更适合于描述建筑物构件的附着装置80在存储介质中的执行过程。以下描述将具体介绍本实施例各程序模块的功能:
对象确定模块81,适用于确定建筑物构件中的附着对象和被附着对象;
信息获取模块82,适用于获取所述附着对象的第一基础信息和所述被附着对象的第二基础信息;
附着关系模块83,适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基础信息和所述第二基础信息建立所述附着对象和所述被附着对象之间的附着关系;
形状确定模块84,适用于基于预设的附着规则确定所述附着对象相对于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形状。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如可以执行程序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机架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塔式服务器或机柜式服务器(包括独立的服务器,或者多个服务器所组成的服务器集群)等。本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90至少包括但不限于:可通过系统总线相互通信连接的存储器91、处理器92,如图9所示。需要指出的是,图9仅示出了具有组件91-92的计算机设备9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
本实施例中,存储器91(即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91可以是计算机设备9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计算机设备90的硬盘或内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91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9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计算机设备9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当然,存储器91还可以既包括计算机设备9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其外部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存储器91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计算机设备90的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例如实施例一的建筑物构件的附着装置90的程序代码等。此外,存储器9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处理器9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该处理器22通常用于控制计算机设备20的总体操作。本实施例中,处理器22用于运行存储器21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者处理数据,例如运行建筑物构件的附着装置90,以实现实施例一的建筑物构件的附着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服务器、App应用商城等等,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相应功能。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建筑物构件的附着装置90,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一的建筑物构件的附着方法。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它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建筑物构件的附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建筑物构件中的附着对象和被附着对象;
获取所述附着对象的和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基础信息;
根据所述基础信息建立所述附着对象和所述被附着对象之间的附着关系;
基于预设的附着规则确定所述附着对象相对于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形状;
所述获取所述附着对象和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基础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附着对象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一附着面信息;
获取所述被附着对象的第二标识信息,第二附着面信息;
获取所述附着对象相对于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延伸方向;
所述根据所述基础信息建立所述附着对象和所述被附着对象之间的附着关系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附着面信息和所述第二附着面信息之间是否满足投影规则和高度规则;
在同时满足所述投影规则和所述高度规则的情况下,存储所述附着对象和所述被附着对象之间的附着关系;
判断所述第一附着面信息和所述第二附着面信息之间是否满足投影规则和高度规则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附着面在所述第一附着面上的投影是否与所述第一附着面有交集;以及
判断所述第二附着面是否高于所述附着对象的底面,或者判断所述第二附着面是否低于所述附着对象的顶面;
所述基于预设的附着规则确定所述附着对象相对于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形状的步骤包括:
在第二附着面的全部目标面高于所述第一附着面情况下,所述附着对象的第一附着面基于所述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附着面的目标面相接;或
在第二附着面包含低于所述第一附着面的目标面的情况下,所述附着对象底面以上的部分被所述低于所述第一附着面的目标面切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构件的附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二附着面的全部目标面高于所述第一附着面情况下,所述附着对象的第一附着面基于所述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附着面的目标面相接包括:
在第二附着面包含一个或多个连续的目标面,且所述全部目标面高于所述第一附着面的情况下,所述附着对象的第一附着面基于所述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附着面相接;
在第二附着面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重叠部分的目标面,且所述全部目标面高于所述第一附着面的情况下,所述附着对象的第一附着面基于所述延伸方向,在重叠部分处与最低的目标面相接;
在第二附着面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间隔部分的目标面,且所述全部目标面高于所述第一附着面的情况下,所述附着对象的第一附着面中与所述间隔部分相对应的墙面保持不变,所述附着对象中的第一附着面中其余墙面基于所述延伸方向与每个所述目标面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物构件的附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的附着规则确定所述附着对象相对于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形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监控到所述附着对象的形态参数或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形态参数发生变化时,基于预设的附着规则重新确定所述附着对象相对于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物构件的附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新确定所述附着对象相对于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形状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二附着面中的一个整体附着面被打断为多个分散面时,若其中一个目标分散面与所述第一附着面之间不接触,则删除所述目标分散面对应的分散被附着对象与所述附着对象之间的附着关系。
5.一种建筑物构件的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象确定模块,适用于确定建筑物构件中的附着对象和被附着对象;
信息获取模块,适用于获取所述附着对象和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基础信息;
附着关系模块,适用于根据所述基础信息建立所述附着对象和所述被附着对象之间的附着关系;
形状确定模块,适用于基于预设的附着规则确定所述附着对象相对于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形状;
所述信息获取模块,具体适用于获取所述附着对象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一附着面信息;获取所述被附着对象的第二标识信息,第二附着面信息;获取所述附着对象相对于所述被附着对象的延伸方向;
所述附着关系模块,具体适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附着面信息和所述第二附着面信息之间是否满足投影规则和高度规则;在同时满足所述投影规则和所述高度规则的情况下,存储所述附着对象和所述被附着对象之间的附着关系;其中,所述判断所述第一附着面信息和所述第二附着面信息之间是否满足投影规则和高度规则,包括:判断所述第二附着面在所述第一附着面上的投影是否与所述第一附着面有交集;以及判断所述第二附着面是否高于所述附着对象的底面,或者判断所述第二附着面是否低于所述附着对象的顶面;
所述形状确定模块,具体适用于在第二附着面的全部目标面高于所述第一附着面情况下,所述附着对象的第一附着面基于所述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附着面的目标面相接;或在第二附着面包含低于所述第一附着面的目标面的情况下,所述附着对象底面以上的部分被所述低于所述第一附着面的目标面切割。
6.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0736378.8A 2021-06-30 2021-06-30 建筑物构件的附着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4686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6378.8A CN113468642B (zh) 2021-06-30 2021-06-30 建筑物构件的附着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6378.8A CN113468642B (zh) 2021-06-30 2021-06-30 建筑物构件的附着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68642A CN113468642A (zh) 2021-10-01
CN113468642B true CN113468642B (zh) 2024-01-09

Family

ID=77876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36378.8A Active CN113468642B (zh) 2021-06-30 2021-06-30 建筑物构件的附着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6864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005956A (ko) * 2018-07-09 2020-01-17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오브젝트 표시 장치, 방법 및 이러한 방법을 수행하는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매체에 저장된 프로그램
CN111824983A (zh) * 2020-07-29 2020-10-27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塔式起重机超长附着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005956A (ko) * 2018-07-09 2020-01-17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오브젝트 표시 장치, 방법 및 이러한 방법을 수행하는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매체에 저장된 프로그램
CN111824983A (zh) * 2020-07-29 2020-10-27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塔式起重机超长附着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塔式起重机非常规附着方案实例;严尊湘等;《建筑机械化》;第47-48页 *
江西轨道交通BIM建模标准研究;钱磊;《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工程科技II辑》;第C033-10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68642A (zh) 2021-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2716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on estimation using aerial images
US807245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CN112767551B (zh) 三维模型构建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A310384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parametric modeling of structures
EP3005136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eedback while designing an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US20200151287A1 (en) Compu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oordination Issue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CN113468642B (zh) 建筑物构件的附着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41643A (zh) 多边形柜体的加工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966330A (zh) 交叉墙体的墙面生成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48948B (zh) 建筑物幕墙的创建方法及创建装置
CN112884899B (zh) 三维构件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19027A (zh) Bim模型中的构件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38562A (zh) 室内面积确定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199077B (zh) 扶梯的图纸生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Spreen et al. 8 Part 2: Bot-based building design
CN116563473B (zh) 墙体轮廓绘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707229B (zh) 一种吊点分布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738116B (zh) 识别板洞区域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99453A (zh) 一种装饰辅助面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13158301A (zh) 一种基于Revit的智能创建平屋顶的方法
CN116956387A (zh) 一种生成嵌缝打胶线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098924A (zh) 一种生成保温层模型的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34935A (zh) 标注临时尺寸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JP4152849B2 (ja) 建物プラン許容範囲検索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CN115062388A (zh) 一种确定构件方向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