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68616A - 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68616A
CN113468616A CN202110723915.5A CN202110723915A CN113468616A CN 113468616 A CN113468616 A CN 113468616A CN 202110723915 A CN202110723915 A CN 202110723915A CN 113468616 A CN113468616 A CN 1134686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l
data
dial plate
wearable devic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239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68616B (zh
Inventor
杜华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nkangte Intelligent Wea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nkangte Intelligent Wea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nkangte Intelligent Wea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nkangte Intelligent Wea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2391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686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68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686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686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686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71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to assure secure computing or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 G06F21/73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to assure secure computing or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by creating or determining hardware identification, e.g. serial numb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2Matching criteria, e.g. proximity meas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70Software maintenance or management
    • G06F8/71Version control;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设备特性识别码;从服务器获取与所述设备特性识别码匹配的表盘数据;将所述表盘数据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以供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表盘数据进行表盘显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通过终端与可穿戴设备和服务器之间的交互,使得在对可穿戴设备进行表盘管理时,无需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表盘数据与设备之间的关联,能够有效提高表盘管理效率。

Description

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表盘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不同类型的设备,需要预先将表盘数据与支持该表盘数据的设备进行关联。例如,在第一设备支持A、B、C三个表盘元素,第二设备支持A、B两个表盘元素,第三设备支持B、C两个表盘元素,第四设备支持A、C两个表盘元素时,需要在第一设备对应的表盘文件中预先存储ABC、AB、AC、BC这四个表盘数据,在第二设备对应的表盘文件中预先存储AB这个表盘数据,在第三设备对应的表盘文件中预先存储BC这个表盘数据,在第四设备对应的表盘文件中预先存储BC这个表盘数据。如此,在不同设备之间存在交叉的表盘元素时,不仅所存储的表盘数据会存在大量冗余,而且需要预先将设备与其覆盖的所有表盘数据进行关联,才能为设备匹配到所支持的表盘数据,以供设备进行表盘显示。因而,在为设备匹配相应的表盘数据进行表盘显示时,现有的方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表盘数据与设备之间的关联,不利于提高表盘管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表盘数据与设备之间的关联,不利于提高表盘管理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应用于终端,且可穿戴设备与终端连接,终端与服务器连接,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设备特性识别码;
从服务器获取与所述设备特性识别码匹配的表盘数据;
将所述表盘数据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以供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表盘数据进行表盘显示。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表盘数据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表盘数据进行页面优化处理;
将优化处理后的所述表盘数据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表盘数据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表盘数据进行显示;
接收基于所显示的表盘数据的确认操作,以在存在至少两个所述表盘数据时,从至少两个所述表盘数据中确定目标表盘数据,并将所述目标表盘数据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表盘数据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步骤之后,包括: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数据更新指令;
确定与所述数据更新指令对应的目标可穿戴设备;
对所述目标可穿戴设备进行远程无线升级,以更新所述可穿戴设备中的表盘数据。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表盘数据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表盘数据进行数据切片处理,将所述表盘数据切分为多个切片数据;
将所述多个切片数据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且可穿戴设备与终端连接,终端与服务器连接,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硬件状态信息和软件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硬件状态信息和软件状态信息生成设备特性识别码;
将所述设备特性识别码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从服务器获取与所述设备特性识别码匹配的表盘数据;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表盘数据,根据所述表盘数据进行表盘显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且可穿戴设备与终端连接,终端与服务器连接,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设备特性识别码,所述设备特性识别码是所述可穿戴设备生成并发送至所述终端;
对所述设备特性识别码进行解析,以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设备表盘特征;
查询与所述设备表盘特征匹配的表盘数据,并将所述表盘数据反馈至所述终端,以通过所述终端将所述表盘数据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
可选地,所述查询与所述设备表盘特征匹配的表盘数据的步骤之前,包括:
接收用户上传的表盘数据;
从所述表盘数据中提取表盘特征,将所述表盘特征与所述表盘数据关联存储;
将所述设备表盘特征与所述表盘特征进行匹配,以查询与所述设备表盘特征匹配的表盘数据。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系统,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处理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程序,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与终端连接,终端与服务器连接,通过终端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设备特性识别码,并将设备特性识别码发送至服务器,可以从服务器获取到与设备特性识别码匹配的表盘数据,然后将获取到的表盘数据发送至可穿戴设备,由可穿戴设备根据表盘数据进行表盘显示,使得基于设备特性识别码就可以从服务器匹配到相应的表盘数据,而无需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表盘数据与设备之间的关联,可以有效提高表盘数据的管理效率。并且,基于设备特性识别码进行表盘数据匹配,可以有效确保表盘数据匹配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步骤S3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步骤S30的另一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主要解决方案是: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设备特性识别码;从服务器获取与所述设备特性识别码匹配的表盘数据;将所述表盘数据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以供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表盘数据进行表盘显示。
由于现有的表盘管理方案中,在为设备匹配相应的表盘数据进行表盘显示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表盘数据与设备之间的关联,不利于提高表盘管理效率。本发明提供上述的解决方案,旨在提高表盘管理效率。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系统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系统可以包括:通信总线1002,处理器1001,例如CPU,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系统结构并不构成对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系统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图1所示的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系统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程序,并执行以下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的相关步骤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应用于上述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系统。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设备特性识别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出的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以及电脑等可与可穿戴设备以及服务器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尤指具有表盘显示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如,可穿戴智能手表、可穿戴智能手环及可穿戴眼镜等。
为了实现对可穿戴设备的表盘管理,可通过服务器存储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数据,并在需要对可穿戴设备进行表盘管理时,将相应的表盘数据下发至可穿戴设备。这里,为了提高表盘数据管理的安全性,避免数据篡改,服务器在下发表盘数据时,并不会直接下发至可穿戴设备,而是会通过与可穿戴设备连接的终端,将相应的表盘数据下发至可穿戴设备。也即,可穿戴设备需要与终端连接,终端需要与服务器连接。
于是,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连接时,终端可查询到可穿戴设备的设备特性识别码和该可穿戴设备所支持的表盘特性、内部剩余空间等信息,以及可由可穿戴设备将设备特性识别码发送至终端。终端在接收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设备特性识别码后,便可以通过该设备特性识别码从服务器获取与该可穿戴设备匹配的表盘数据。其中,所述设备特性识别码是通过将可穿戴设备的不同表盘特性按照预定顺序进行编码得到,可由可穿戴设备根据自身的硬件状态(如,可穿戴设备包含哪些表盘相关的硬件)和软件状态(如,可穿戴设备的表盘相关的软件版本,软件功能等)实时生成。可穿戴设备的表盘特性可包括:表盘大小、表盘类型(如,指针表盘、数字表盘),以及不同表盘元素(如,时间、日期、星期、步数、心率、海拔、气压、天气及电量)在表盘上的显示方式等。
步骤S20:从服务器获取与所述设备特性识别码匹配的表盘数据;
在接收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设备特性识别码后,为了提高表盘管理的安全性,可由终端作为传输中介,将设备特性识别码透传至服务器,以向服务器请求与该设备特性识别码匹配的表盘数据。而要从服务器获取与设备特性识别码匹配的表盘数据,需服务器预先存储有相应的表盘数据。服务器预先存储的表盘数据可以是由表盘制作者在服务器的表盘制作页面进行表盘配置并提交后,依据所提交的配置数据生成表盘文件,从所生成的表盘文件中提取表盘特征数据与该表盘文件关联形成表盘数据并存储。
具体地,表盘文件的结构设计可包括:公共头信息部分、预览部分、背景部分、静态项部分和动态项部分等。其中,公共头信息部分可包括:多语言支持信息、语言信息、表盘文件的大小信息与版本信息、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信息、色彩模型信息、是否支持强制刷新、表盘尺寸信息等;预览部分可包括:元素类型、元素风格、坐标、宽高、图片索引、透明色支持情况等;背景部分可包括:元素类型、元素风格、背景坐标、背景尺寸、图片索引以及透明色支持情况等;静态项部分(用于表盘上显示静态图片,只需绘制一次,单独提出可以有效提高显示效率)可包括:元素类型、元素风格、元素坐标、元素尺寸、图片索引以及透明色支持情况等;动态项部分(表盘上可动态显示的元素:指针、时间、日期、计步、心率等)可包括:元素类型、元素风格、元素坐标、元素尺寸、图片索引、透明色支持情况及动态项扩展能力等。
服务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设备特性识别码时,可由服务器对接收到的设备特性识别码进行解析,以得到可穿戴设备的表盘特性。由于服务器预先存储有相应的表盘数据,且表盘数据包括制作完成的表盘文件和从表盘文件中提取的表盘特征数据。此时,可将解析得到的表盘特性与服务器存储的表盘特征数据进行匹配,以获取与设备特性识别码对应的可穿戴设备所匹配的表盘文件。
具体的匹配过程可以是:在服务器基于设备特性识别码解析得到的表盘特性仅包括一个特性时,可直接将该表盘特性与服务器存储的表盘特征数据进行比对,将服务器存储的表盘特征数据中与该表盘特性一致的表盘特征数据确定为与该设备特性识别码所匹配的目标表盘特征数据;在服务器基于设备特性识别码解析得到的表盘特性包括可穿戴设备的多个特性时,可以将多个特性中的至少一个特征与服务器存储的表盘特征数据进行比对。在服务器存储的表盘特征数据中存在与可穿戴设备的多个特性中的至少一个特性一致的表盘特征数据时,则将该表盘特征数据确定为与服务器接收到的设备特性识别码所匹配的目标表盘特征数据,将该表盘特征数据关联存储的表盘文件确定为与可穿戴设备所匹配的表盘文件,并将与可穿戴设备匹配的表盘文件发送至终端,终端便可以从服务器获取到与设备特性识别码匹配的表盘数据。
例如,在基于设备特性识别码解析得到的表盘特性包括:A、B、C三个表盘特性时,若服务器存储的表盘特征数据中存在表盘特征为ABC、AB、AC、BC、A、B或C的表盘特征数据,则将表盘特征为ABC、AB、AC、BC、A、B或C的表盘特征数据确定为与服务器接收的设备特性识别码所匹配的目标表盘特征数据,并将与目标表盘特征数据关联存储的表盘文件作为与可穿戴设备匹配的表盘文件,反馈至终端。
步骤S30:将所述表盘数据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以供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表盘数据进行表盘显示;
在终端从服务器获取到与设备特性识别码匹配的表盘数据之后,在仅获取到一个表盘数据时,可直接将所获取的表盘数据发送至可穿戴设备,使得可穿戴设备便可根按照该表盘数据进行表盘显示。然而,在获取到多个表盘数据时,为了从中选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表盘数据,需要将获取的表盘数据显示给用户,由用户进行选择。
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将所述表盘数据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步骤包括:
步骤S31:对所述表盘数据进行显示;
步骤S32:接收基于所显示的表盘数据的确认操作,以在存在至少两个所述表盘数据时,从至少两个所述表盘数据中确定目标表盘数据,并将所述目标表盘数据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
无论从服务器获取到一个表盘数据还是多个表盘数据,均可以将所获取到的表盘数据输出至显示界面进行显示,具体的显示方式可以是依据表盘特征数据以列表方式进行显示,或者是依据表盘特征数据以图片预览的方式进行显示等。基于所显示的表盘数据,终端侧用户可通过语音(如,“选择第一个”)、手势(如,比二手势选择第二个)或按键(可以是触摸按键也可以是实体按键)等多种方式触发确认操作。在终端接收到基于所显示的表盘数据触发的确认操作后,在终端所获取的表盘数据存在至少两个时,终端便可以响应于该确认操作从所显示的至少两个表盘数据中确认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目标表盘数据。进而将所确认的目标表盘数据发送至可穿戴设备,则可穿戴设备按照该目标表盘数据进行表盘显示时,所显示的表盘样式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另外,在服务器存储的表盘数据中存在与可穿戴设备匹配的表盘数据时,若用户想更换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样式,可通过可穿戴设备再次将设备特性识别码发送至终端,以从服务器获取与设备特性识别匹配的表盘数据,进而在终端对获取的表盘数据进行显示时,用户可以触发确认操作,重新选取能够满足其应用需求的表盘数据。
一实施例中,终端可以针对表盘数据中的部分特性进行页面优化,以进一步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进而,如图4所示,将所述表盘数据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步骤包括:
步骤S33:对所述表盘数据进行页面优化处理;
步骤S34:将优化处理后的所述表盘数据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
在终端将表盘数据输出至显示界面进行显示时,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对所显示的表盘数据进行页面优化处理,所进行的页面优化处理以满足可穿戴设备的表盘特性为前提。也即,需在适应可穿戴设备的表盘特性的基础上,对表盘数据进行页面优化处理。例如,更换表盘数据中的背景图像数据,使得用户可以以自己喜欢的图像作为表盘的背景图像,所更换的背景图像可以是预先存储中终端的数据库中的图像数据,可以是由终端进行现场拍摄得到的图像数据,并且所更换的背景图像数据需为可穿戴设备所支持的数据格式,且能适应可穿戴设备的表盘大小与表盘形状等。具体的优化处理过程可以是:用户基于终端所提供的优化处理功能选项触发相应的优化处理功能,进而基于所触发的优化处理功能对表盘数据进行页面优化处理。所提供的功能选项可包括:背景图像优化,以及动态显示效果优化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并且,为了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在将表盘数据发送至可穿戴设备时,可对表盘数据进行数据切片处理,以将表盘数据切分为多个表盘切片数据,然后将切分后的多个表盘切片数据循环发送至可穿戴设备,避免表盘数据过大时,影响数据传输效率,进而影响表盘管理效率。具体的切片处理情况可依据当前的网络状况与所需传输的表盘数据大小等进行确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在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添加新特性后,服务器存储的表盘数据对应也会存在更新,此时,可通过OTA(Over-the-Air Technology,空中下载技术)等远程无线升级技术对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数据进行更新,以延长可穿戴设备的生命周期。具体地,在服务器存储的表盘数据存在更新时,可由服务器向终端发送数据更新指令,以便终端根据该数据更新指令确定存在更新的表盘数据对应的目标可穿戴设备,然后将更新后的表盘数据发送至目标可穿戴设备,以更新后的表盘数据替换目标可穿戴设备当前的表盘数据,以实现对目标可穿戴设备的远程无线升级。
本实施例通过终端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设备特性识别码,并从服务器获取与设备特性识别码匹配的表盘数据,然后将表盘数据发送至可穿戴设备,以供可穿戴设备根据表盘数据进行表盘显示,使得以终端作为可穿戴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中间传输设备特性识别码以获取相应的表盘数据,无需耗费大量的时间预先将表盘数据与设备之间的关联,能够有效提高表盘管理效率,并且,以设备特性识别码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有利于保障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硬件状态信息和软件状态信息;
步骤S12:根据所述硬件状态信息和软件状态信息生成设备特性识别码;
步骤S13:将所述设备特性识别码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从服务器获取与所述设备特性识别码匹配的表盘数据;
步骤S14: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表盘数据,根据所述表盘数据进行表盘显示。
本实施例提出的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且所述可穿戴设备与终端连接,终端与服务器连接。所述可穿戴设备尤指具有表盘显示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如,可穿戴智能手表、可穿戴智能手环及可穿戴眼镜等;所述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以及电脑等可与可穿戴设备以及服务器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
在为可穿戴设备匹配相应的表盘数据时,为了确保盘数据匹配过程中的安全性,可由可穿戴设备根据对自身的硬件状态和软件状态进行监听,以根据所监听的硬件状态信息(如,可穿戴设备包含哪些表盘相关的硬件,这些硬件设施对应支持那些表盘特性等)和软件状态信息(如,可穿戴设备的表盘相关的软件版本,当前软件版本支持哪些表盘相关的软件功能等)实时生成可穿戴设备的设备特性识别码,进而依据所生成的设备特性识别码进行表盘数据匹配。所生成的设备特性识别码是将可穿戴设备的不同特性按照指定顺序组合并编码后得到,能够有效提高表盘数据匹配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数据被篡改。其中,可将可穿戴设备所支持的表盘元素对应划分为不同表盘特性,进而不同设备的不同表盘表现为不同表盘特性的组合。而不同类型的表盘设备所支持的表盘特性不同。可穿戴设备所支持的的表盘特性可包括:表盘大小、表盘类型(如,指针表盘、数字表盘),以及不同表盘插件(如,时间、日期、星期、步数、心率、海拔、气压、天气及电量)在表盘上的显示方式等。
在需要为可穿戴设备匹配相应的表盘数据时,可穿戴设备可将实时生成的设备特性识别码自主发送至终端,由终端以透传的方式将设备特性识别码转发至服务器,以基于该设备特性识别码从服务器获取适用于该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数据,确保表盘数据匹配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在终端获取到服务器反馈的与该设备特性识别码匹配的表盘数据后,不仅可以通过终端从所匹配的表盘数据中选择满足自身需求的表盘数据,而且可以通过终端对表盘数据进一步优化,以使优化后的表盘数据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然后,将优化后的表盘数据发送至可穿戴设备,则可穿戴设备可以按照终端所发送的表盘数据进行表盘显示,如此,所显示的表盘数据不仅为可穿戴设备所支持的表盘数据,而且能够更大程度的满足用户对于可穿戴设备的表盘的个性化需求。其中,服务器中预先存储有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数据,所述表盘数据由生产端用户上传至服务器,所上传的表盘数据包括表盘文件及从该表盘文件中提取的表盘特征数据。在服务器接收到终端上传的设备特性识别码后,可对设备特性识别码进行解码以获得表盘特性数据,然后将表盘特性数据与表盘特征数据进行匹配,即可获取可穿戴设备所适用的表盘数据。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可穿戴设备的硬件状态信息和软件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硬件状态信息和软件状态信息生成设备特性识别码,然后将所获取的设备特性识别码发送至终端,以供终端从服务器获取与设备特性识别码匹配的表盘数据,进而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表盘数据时,根据所接收到的表盘数据进行表盘显示,使得基于设备特性识别码进行表盘数据匹配,而无需预先将表盘数据与相应的设备进行关联,可以有效提高表盘管理效率,并且基于设备特性识别码进行表盘数据匹配,能够提高表盘数据匹配过程中的安全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的又一实施例。参照图6,本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设备特性识别码,所述设备特性识别码是所述可穿戴设备生成并发送至所述终端;
步骤S22:对所述设备特性识别码进行解析,以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设备表盘特征;
步骤S23:查询与所述设备表盘特征匹配的表盘数据,并将所述表盘数据反馈至所述终端,以通过所述终端将所述表盘数据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
本实施例提出的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为了提高表盘数据匹配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避免表盘数据被篡改,可由可穿戴设备依据自身的软件状态信息和硬件状态信息生成设备特性识别码,基于设备特性识别码去获取适用于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数据,如此,不仅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而且无需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表盘数据与设备之间的关联,能够提高表盘管理效率。
进一步地,为了将可穿戴设备生成的设备特性识别码发送至服务器,以从服务器获取该可穿戴设备适用的表盘数据,需要以终端作为服务器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中介。因而,本实施例中的服务器是与终端连接的,且终端是与可穿戴设备连接的。所述终端与服务器连接。所述可穿戴设备尤指具有表盘显示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如,可穿戴智能手表、可穿戴智能手环及可穿戴眼镜等;所述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以及电脑等可与可穿戴设备以及服务器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
于是,服务器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设备特性识别码后,可对设备特性识别码进行解析,以获取可穿戴设备的设备表盘特征,进行可依据解析得到设备表盘特征查询相应的表盘数据。具体地,在查询与设备表盘特征匹配的表盘数据之前,服务器需预先存储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数据。而服务器预先存储的表盘数据可以是在用户上传表盘数据之后,服务器从该表盘数据中提取表盘特征数据,然后将所提取的表盘特征数据与表盘数据进行关联后存储。其中,可以是直接在服务器的表盘配置页面对表盘数据进行配置并提交后生成表盘文件,然后从表盘文件中提取表盘特征数据与表盘文件关联作为表盘数据存储至服务器;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用户将提前制作好的表盘文件直接上传至服务器,或者直接将表盘文件与相应的表盘特征数据关联后上传至服务器。
另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终端也可以对设备特性识别码进行解码,以便进行一些,诸如更换表盘背景图像、隐藏不匹配的表盘数据等交互优化处理。
于是,在查询与设备表盘特征匹配的表盘数据时,可以将设备表盘特征与服务器存储的表盘特征数据进行匹配,以将与设备表盘特征匹配的表盘特征数据对应的表盘数据作为与当前可穿戴设备匹配的表盘数据,并将该表盘数据反馈至终端,以通过终端将表盘数据发送至可穿戴设备,使得可穿戴设备可根据终端发送的表盘数据进行表盘显示。
此外,服务器除了可以存储表盘数据之外,也可以通过服务器对表盘数据进行管理,如,更新、增加、删除、分类等。例如,在可穿戴设备因升级等原因需要增加特性时,可在服务器对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数据进行更新,使得同类型的可穿戴设备都可以通过终端从服务器获取更新后的表盘数据,以对需要更新表盘的可穿戴设备进行表盘数据更新;在存在新增加的可穿戴设备类型时,也可以在服务器添加该可穿戴设备类型对应的表盘数据进行存储;此外,还可以对服务器存储的表盘数据进行分类与删除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通过服务器终端发送的设备特性识别码,以根据所接收的设备特性识别码查询与可穿戴设备匹配的表盘数据,并将表盘数据反馈至终端,使得基于设备特性识别码可以直接从服务器查询到相应的表盘数据,而无需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表盘数据与设备之间的关联,可以提升表盘管理效率,并且基于设备特性识别码进行表盘数据匹配,可以防止数据篡改,以确保表盘数据匹配过程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电视,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与终端连接,所述终端与服务器连接,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设备特性识别码;
从服务器获取与所述设备特性识别码匹配的表盘数据;
将所述表盘数据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以供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表盘数据进行表盘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表盘数据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表盘数据进行页面优化处理;
将优化处理后的所述表盘数据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表盘数据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表盘数据进行显示;
接收基于所显示的表盘数据的确认操作,以在存在至少两个所述表盘数据时,从至少两个所述表盘数据中确定目标表盘数据,并将所述目标表盘数据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表盘数据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步骤之后,包括: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数据更新指令;
确定与所述数据更新指令对应的目标可穿戴设备;
对所述目标可穿戴设备进行远程无线升级,以更新所述可穿戴设备中的表盘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表盘数据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表盘数据进行数据切片处理,将所述表盘数据切分为多个切片数据;
将所述多个切片数据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
6.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与终端连接,所述终端与服务器连接,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硬件状态信息和软件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硬件状态信息和软件状态信息生成设备特性识别码;
将所述设备特性识别码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从服务器获取与所述设备特性识别码匹配的表盘数据;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表盘数据,根据所述表盘数据进行表盘显示。
7.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与终端连接,所述终端与服务器连接,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设备特性识别码,所述设备特性识别码是所述可穿戴设备生成并发送至所述终端;
对所述设备特性识别码进行解析,以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设备表盘特征;
查询与所述设备表盘特征匹配的表盘数据,并将所述表盘数据反馈至所述终端,以通过所述终端将所述表盘数据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与所述设备表盘特征匹配的表盘数据的步骤之前,包括:
接收用户上传的表盘数据;
从所述表盘数据中提取表盘特征,将所述表盘特征与所述表盘数据关联存储;
将所述设备表盘特征与所述表盘特征进行匹配,以查询与所述设备表盘特征匹配的表盘数据。
9.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程序,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的步骤。
CN202110723915.5A 2021-06-28 2021-06-28 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4686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3915.5A CN113468616B (zh) 2021-06-28 2021-06-28 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3915.5A CN113468616B (zh) 2021-06-28 2021-06-28 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68616A true CN113468616A (zh) 2021-10-01
CN113468616B CN113468616B (zh) 2023-03-24

Family

ID=77873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23915.5A Active CN113468616B (zh) 2021-06-28 2021-06-28 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6861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7838A (zh) * 2022-02-22 2022-03-22 深圳市微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穿戴的表盘更新方法及系统
CN114640702A (zh) * 2022-02-28 2022-06-17 西安歌尔泰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应用配置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7647A (zh) * 2015-08-31 2017-03-08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信息终端的控制方法、信息显示系统、可穿戴终端
CN106527673A (zh) * 2015-09-11 2017-03-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绑定可穿戴设备的方法和装置、电子支付方法和装置
CN106528199A (zh) * 2016-09-29 2017-03-22 未来汽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仪表盘系统的更新方法及终端
CN106713459A (zh) * 2016-12-26 2017-05-24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来电控制的方法
CN108960236A (zh) * 2018-06-27 2018-12-07 浙江理工大学 基于二维码匹配与图像识别的指针式仪表识别方法
CN109254817A (zh) * 2018-08-28 2019-01-22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更换方法、系统及可穿戴设备
CN110069193A (zh) * 2019-03-15 2019-07-3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界面切换方法、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62368A (zh) * 2019-05-31 2019-10-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的图片定制显示方法、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76106A (zh) * 2019-12-31 2020-05-19 重庆金康特智能穿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时区切换显示方法、智能手表、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00380793A1 (en) * 2016-09-13 2020-12-03 Magic Leap,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ign language recognition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7647A (zh) * 2015-08-31 2017-03-08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信息终端的控制方法、信息显示系统、可穿戴终端
CN106527673A (zh) * 2015-09-11 2017-03-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绑定可穿戴设备的方法和装置、电子支付方法和装置
US20200380793A1 (en) * 2016-09-13 2020-12-03 Magic Leap,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ign language recognition
CN106528199A (zh) * 2016-09-29 2017-03-22 未来汽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仪表盘系统的更新方法及终端
CN106713459A (zh) * 2016-12-26 2017-05-24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来电控制的方法
CN108960236A (zh) * 2018-06-27 2018-12-07 浙江理工大学 基于二维码匹配与图像识别的指针式仪表识别方法
CN109254817A (zh) * 2018-08-28 2019-01-22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更换方法、系统及可穿戴设备
CN110069193A (zh) * 2019-03-15 2019-07-3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界面切换方法、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62368A (zh) * 2019-05-31 2019-10-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的图片定制显示方法、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76106A (zh) * 2019-12-31 2020-05-19 重庆金康特智能穿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时区切换显示方法、智能手表、装置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ONG: "运动手表——为户外运动保驾护航", 《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 *
二点七一八二八: "WatchOS2.0 自定义表盘元素", 《HTTPS://BLOG.CSDN.NET/WANGJAVAFANS/ARTICLE/DETAILS/47763423》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7838A (zh) * 2022-02-22 2022-03-22 深圳市微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穿戴的表盘更新方法及系统
CN114640702A (zh) * 2022-02-28 2022-06-17 西安歌尔泰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应用配置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68616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73745B (zh) 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468616B (zh) 可穿戴设备的表盘显示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US878869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document data producing method
US20070133876A1 (en) Device,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enhancing the use of electronic forms in mobile devices
CN109639750B (zh)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7133199B (zh) 使用压缩机制来获取字体部分
JP2020095764A (ja) 情報入力方法、情報入力装置、及び情報入力システム
US11151219B2 (en) Generating rich digital documents from limited instructional data
CN110737711A (zh) 报表导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1437843B1 (ko) 전자문서 레이아웃 유지를 위한 폰트처리 방법, 그리고 이를 위한 폰트처리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컴퓨터로 판독가능한 기록매체
CN114661811A (zh) 数据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558512B2 (en) Providing a customized application to a user terminal
CN110602049A (zh) 数据传输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7330087B (zh) 页面文件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3019534A (zh) 移动终端及设置方法
CN110020443B (zh) 翻译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14592B (zh) 文本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9391537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US947165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extual workflow automation
KR101342542B1 (ko) 콘텐츠 제공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3821484A (zh) 文件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JP2002202987A (ja) データ管理方法
CN109684417B (zh) 数据展示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US10178424B2 (en) Content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ustomized channels and content to terminal devices
CN111770361B (zh) 图片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