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66611A - 一种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66611A
CN113466611A CN202110591352.9A CN202110591352A CN113466611A CN 113466611 A CN113466611 A CN 113466611A CN 202110591352 A CN202110591352 A CN 202110591352A CN 113466611 A CN113466611 A CN 1134666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positioning
host
fault
distribution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9135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佰玲
王首坚
熊彪
王佳佳
杨蓝文
胡永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9135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666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66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666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8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 G01R31/081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according to type of conductors
    • G01R31/085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according to type of conductors in 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lines, e.g. overhe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 Y04S10/52Outage or fault management, e.g. fault detection or loc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ocating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包括智能试送定位主机、定位装置及终端设备,所述智能试送定位主机用于向待测配电线路输出定位信号,所述定位信号包括预设频率的高频信号;所述定位装置经由所述待测配电线路上测量点接收所述高频信号,并根据所述高频信号获取所述待测配电线路的故障点与所述测量点之间的距离信息;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定位装置通信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测量点的位置信息及所述距离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及所述距离信息确定故障点位置信息。本申请能快速精准找到配电线路故障点,能够彻底解决需要人工巡线查找故障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故障查找效率,而且操作简单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缆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配电系统是城市电网建设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其主要是为了将合适电压等级的电能输送给用户端。10kV配电网作为城市电网中最为重要的一种配网方式,其安全可靠运行对城市供电系统至关重要。
10kV配电线路发生故障后,需要快速查找故障,常规采取的处理方式是全线巡视及绝缘摇表对线路进行绝缘电阻判断来查找故障,即绝缘测试比较法。这种方法对纯架空线路比较有效,但对架空线和电缆混合线路而言,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如果进行人工巡检来检测线路故障,显然效率低下且成本高。对于一些不适合人工巡检的架空线和电缆混合线路来说,存在检测盲区,导致配电线路安全隐患。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智能故障定位系统,在无需人工巡检的情况下,提高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的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在无需人工巡检的情况下,提高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的效率。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包括:智能试送定位主机,用于向待测配电线路输出定位信号,所述定位信号包括预设频率的高频信号;定位装置,经由所述待测配电线路上测量点接收所述高频信号,并根据所述高频信号获取所述待测配电线路的故障点与所述测量点之间的距离信息;终端设备,与所述定位装置通信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测量点的位置信息及所述距离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及所述距离信息确定故障点位置信息。
上述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通过几次试送即可快速缩小故障范围,大大缩短了查找故障时间,且全程不需要人工巡视配电线路,故障定位也比人工更加精准,使用起来也非常简洁方便。
进一步,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所述定位装置的电池电量信息,及/或根据所述故障点位置信息显示所述故障点的实时位置。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所述显示装置了解所述定位装置的实时状态信息及/或故障点位置信息,提升所述定位装置的使用效率,及/或快速获得故障点的位置信息,提升故障查找速度。
更进一步,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平板及带液晶显示器的手持专用接收器中的至少一种。
更进一步,所述智能试送定位主机包括箱体和主机,所述箱体内设容置空间;所述主机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用于经由高压输出线输出所述定位信号;其中,所述箱体的表面设置有散热网安装槽,所述箱体经由所述散热网安装槽与散热网卡接,所述主机经由所述散热网上的散热孔与箱体外进行气体交换以散热。所述箱体一方面为所述主机提供保护,一方面给主机提供良好的散热,从而大大增加所述智能试送定位主机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所述散热网顶端表面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散热网的底端表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与设置于所述散热网安装槽内底面的安装块卡接;所述散热网安装槽的内侧壁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弹性限位块,所述弹性限位块用于沿所述限位槽延伸的方向弹性移动;其中,所述弹性限位块用于延伸至所述卡槽内,以使得所述散热网的顶部经由所述卡槽与所述箱体卡接,所述弹性限位块还用于在压缩状态下离开所述卡槽以便于所述散热网拆离所述箱体。所述散热网设置成可拆卸结构,能够在散热网的散热孔被灰尘堵塞的情况下方便拆下清洁,增强所述智能试送定位主机的散热效果,从而增加所述智能试送定位主机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所述弹性限位块包括弹性体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经由所述弹性体与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壁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弹性限位块还包括拨块,设置于所述限位块远离所述箱体的表面。
更进一步,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绝缘杆和接收卡钳;其中,所述接收卡钳的一端设置有活动卡扣,另一端与所述绝缘杆可拆卸连接,所述接收卡钳的壳体内设置有滤波电路、检测电路、第二电源电路、管理芯片和发射电路,所述滤波电路与所述检测电路电联接,所述检测电路、所述发射电路、所述第二电源电路均与所述管理芯片电联接,所述发射电路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路电联接。
更进一步,所述主机包括第一电源电路、升压电路、管理电路、高频定位电路、自动放电电路、接地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语音播报电路及显示触摸屏,所述第一电源电路、所述高频定位电路均与所述升压电路电联接,所述升压电路、所述高频定位电路、所述自动放电电路、所述接地保护电路、所述过流保护电路、所述语音播报电路、所述显示触摸屏均与所述管理电路电连接。所述自动放电电路及所述接地保护电路能够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发生触电事故;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能够保证所述智能试送定位主机不因输出电流过大而烧毁,保证了所述智能试送定位主机自身的安全性;所述语音播报电路及所述显示触摸屏,都大大提升了所述智能试送定位主机的使用便捷性。
更进一步,所述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且另一端与支撑带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带的另一端连接;其中,所述支撑带用于根据高压输出线的重量调整高度。所述支撑机构的设置能解决高压输出线跟所述智能试送定位主机连接处因经常弯折而导致破损或是折断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智能试送定位主机的结构框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主机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定位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智能试送定位主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实施例中智能试送定位主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实施例中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实施例中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使用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使用本文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了明确的限定用语,例如“仅”、“由……组成”等,否则还可以添加另一部件。除非相反地提及,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不能理解为其数量为一个。
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100,包括智能试送定位主机1000、定位装置2000及终端设备3000,智能试送定位主机1000用于向待测配电线路200输出定位信号,所述定位信号包括预设频率的高频信号;定位装置2000经由待测配电线路200上测量点接收所述高频信号,并根据所述高频信号获取待测配电线路200的故障点与所述测量点之间的距离信息;终端设备3000与定位装置2000通信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测量点的位置信息及所述距离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及所述距离信息确定故障点位置信息。
具体地,智能试送定位主机1000产生频率高于100kHz的断续高频信号作为定位信号,通过高压输出线加到待测配电线路200上,定位信号向测量点两端传输,如果导线完好无损,则定位信号会一直向前传输至衰减为零,此时无信号返回测量点,定位装置2000接收不到返回信号;如果导线出现断裂或损坏,则定位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遇阻而返回测量点,由定位装置2000接收衰减后的返回信号,定位装置2000依据返回信号的幅值大小,经过特殊算法可以得到故障距离信息,定位装置2000将所述故障距离信息通过无线通信传送到终端设备3000,终端设备3000根据所述故障距离信息确定故障点位置信息,并显示所述故障点位置信息。在有无线通信信号的地区,上述故障定位系统通过几次试送即可快速缩小故障范围,大大缩短了查找故障时间,且全程不需要人工巡视配电线路,且智能试送定位主机1000、定位装置2000及终端设备3000相互独立,互不干扰,测量结果更加精准,使用起来也非常简单方便。具体地,终端设备3000包括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定位装置2000的电池电量信息,及/或根据所述故障点位置信息显示所述故障点的实时位置。
具体地,终端设备3000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平板及带液晶显示器的手持专用接收器中的至少一种。
参考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装置2000还可以将所述返回信号的幅值通过无线通信传送到终端设备3000,终端设备3000经过内置app的特殊算法计算得到所述故障距离信息,继而确定故障点位置信息,并显示所述故障点位置信息。
参考图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智能试送定位主机1000和定位装置2000也可以用数据线电连接,智能试送定位主机1000为定位装置2000内部电路提供工作电源;定位装置2000将故障距离信息通过数据线传送给智能试送定位主机1000,智能试送定位主机1000根据故障距离信息确定故障点位置信息,并显示所述故障点位置信息。上述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可以工作在没有无线通信信号的场合,在终端设备3000无法工作的情况下使用,因此可以有效的扩宽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的适用范围。
参考图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定位装置2000还可以将所述返回信号的幅值通过数据线传送给智能试送定位主机1000,智能试送定位主机1000内置的软件通过特殊算法计算得到所述故障距离信息,继而确定故障点位置信息,并显示所述故障点位置信息。
参考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智能试送定位主机1000包括箱体1200和主机1100,箱体1200采用高强度的工程塑料制成,内设容置空间;主机1100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用于经由高压输出线输出所述定位信号。
参考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机1100电路包括高频定位电路1101、管理电路1102、升压电路1103、接地保护电路1104、自动放电电路1105、第一电源电路1106、高压输出线1107、语音播报电路1108、过流保护电路1109及显示触摸屏1110,其中,第一电源电路1106、高频定位电路1101均与升压电路1103电联接,升压电路1103、高频定位电路1101、自动放电电路1105、接地保护电路1104、过流保护电路1109、语音播报电路1108、显示触摸屏1110均与管理电路1102电连接。
具体地,高频定位电路1101产生的大于100kHz的断续高频信号,利用载波的方式先加到升压电路1103的出口,再通过高压输出线1107加到故障线路上形成所述定位信号;管理电路1102对升压电路1103的整个升压过程进行监控,并由显示触摸屏1110实时输出显示,意外情况时启动电路保护;接地保护电路1104用于在智能试送定位主机1000外壳接地不好时禁止启动高压,防止发生人身触电事故;过流保护电路1109用于在主机1100输出过流或者短路时强制断电,保护主机1100不被烧毁;自动放电电路1105用于在试验结束或意外断电时,对存储在仪器及线路的残余电荷进行放电,防止工作人员发生残余电荷触电事故。上述各保护电路大大提高了智能试送定位主机1000的使用安全性。显示触摸屏1110用于对整个操作过程进行显示监控,方便用户观察且可以触摸操作;语音播报电路1108用于对整个操作过程进行辅助声音提示。
参考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装置2000内部电路包括滤波电路2100、检测电路2200、管理芯片2300、第二电源电路2400和发射电路2500,滤波电路2100与检测电路2200电联接,检测电路2200、发射电路2500、第二电源电路2400均与管理芯片2300电联接,发射电路2500与第二电源电路2400电连接。
具体地,定位装置2000通过采样待测配电线路返回的所述定位信号,经由滤波电路2100滤除低频干扰信号和噪声信号,从而得到预设频率波形的返回信号,该返回信号之后经检测电路2200检测波形幅值大小,然后将检测到的返回信号幅值输入管理芯片2300,管理芯片2300内置特殊算法,可以根据输入的所述返回信号幅值计算得到故障距离信息。发射电路2500内置通讯卡,可以通过GPRS或3G、4G、5G网络联接到互联网,或者其他可以作为信号传输的网络发送方式,之后,定位装置2000通过发射电路2500将所述故障距离信息由无线信号发送出去,在无线网络覆盖的情况下,终端设备3000可以接收到所述故障距离信息,及/或管理芯片2300通过数据线将所述故障距离信息传送给智能试送定位主机1000。
具体地,电磁波在导电体中传播时,功率会随传播距离的增大而不断衰减,有ΔP=f1(s)成立,其中,s为传输距离;而电磁波的功率跟波形幅值有关,P=f2(A)其中,A为波形幅值,由此,电磁波的功率衰减可以通过波形幅值的衰减来计算得到ΔP=f2(A1)-f2(A2),其中,A1为智能试送定位主机1000发送到待测配电线路上的波形幅值,A2为返回信号的波形幅值。综上可以得到,ΔP=f2(A1)-f2(A2)=f1(s),由此式可以计算得到距离s。
参考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箱体1200包括可拆卸的散热网1210,安装于箱体1200的正面位置,用于给主机1100经由散热网1210的散热孔与箱体1200外进行气体交换以散热。箱体1200表面设置有散热网安装块1220,散热网1210的底端表面设置有安装槽1211,安装块1220与安装槽1211卡接,使散热网1210底端得以固定在箱体1200上。
具体地,散热网1210的材料可以采用不锈钢或其它铁材料,铁制散热网需要额外喷涂防锈漆。
具体地,安装槽1211与安装块1220均呈长方体结构,这种结构使得连接更加贴合,且安装块1220内侧表面设置有橡胶垫,使得连接更加紧固。
具体地,箱体1200的底部还设置有橡胶防护垫,且所述橡胶防护垫沿箱体1200的底端四周分布,避免了智能试送定位主机1000底端受损,有利于提高安全性。
参考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散热网1210顶端设置有连接块1212,箱体1200一端设置有连接槽1230,连接块1212与连接槽1230卡接,使散热网1210顶端固定在箱体1200上。
具体地,连接块1212呈长方体结构,且连接块1212与连接槽1230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通过将连接块1212设置成长方体结构,使得连接面积更广,有利于提高连接的稳定性,且在连接块1212与连接槽1230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可以有效防止灰尘进入。
参考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块1212一端内侧表面开设有卡槽1213,箱体1200一端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240,限位槽1240内设置有限位块1260,限位块1260通过弹性体1250连接于限位槽1240底部,用于沿限位槽1240延伸的方向弹性移动,实现散热网1210与箱体1200的卡接;限位块1260表面设置有拨块1270,用于拆卸散热网1210时的施力部件。
具体地,弹性体1250包括弹簧或弹性聚合物,弹性聚合物分为热固性弹性体和热塑性弹性体(TPE),其中TPE包括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TPS、烯烃类热塑弹性体TPO、TPV等。
具体地,限位块1260呈长方体结构,且限位块1260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限位块1260处于对称位置,使得固定效果更佳,散热网1210与箱体1200的连接会更加稳定。
具体地,拨块1270呈圆柱体结构,且拨块1270表面设置有橡胶层,增大了拨块1270与手之间的摩擦力,更加便于使用,且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有利于增加使用寿命。
具体地,需要将散热网1210拆卸下来时,先拨动拨块1270向限位槽1240内侧移动,使得拨块1270带动限位块1260离开卡槽1213内侧,同时压迫弹性体1250受力收缩得以进入限位槽1240内部,此时连接块1212与限位块1260断开连接,连接块1212可以从连接槽1230内侧取出,然后将散热网1210倾斜一定的角度之后,将安装槽1211从安装块1220内侧取出,拆卸完成。通过上述可拆卸的散热网1210,可以定期将散热网1210拆卸下来进行清洁处理,避免了散热网1210长期使用之后灰尘堆积造成散热孔堵塞影响散热效果,有利于智能试送定位主机1000保持良好的散热性能。
参考图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还包括支撑机构,位于箱体1200背后的底端,用于支撑高压输出线1107。
参考图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1290、第一支撑杆1291、第二支撑杆1292及支撑带1293,支撑板1290连接于箱体1200的底端表面,第一支撑杆1291的一端与支撑板1290连接且另一端与支撑带1293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撑杆1292的一端与支撑板1290连接且另一端与支撑带1293的另一端连接,支撑带1293用于根据高压输出线1107的重量调整高度,避免了高压输出线1107与箱体1200的连接处因长时间受重力作用而导致弯折开裂,影响使用。
参考图11,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的使用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选取第一测量点;
步骤S2:利用所述智能试送定位主机1000的高压输出线搭接所述第一测量点,对待测配电线路试送所述定位信号;
步骤S3:利用所述定位装置2000的接收卡钳加在所述第一测量点接收由故障点返回的所述定位信号,依据信号幅度大小,所述定位装置2000经过特殊算法可以得到故障距离信息;
步骤S4:所述终端设备3000根据所述故障距离信息确定故障点位置信息,并显示所述故障点位置信息;
步骤S5:根据所述故障点位置信息,换取距离所述故障点更近的第二测量点,重复步骤S2~S4,以此不断缩小故障范围,直到找到故障点。
本发明具有自动放电功能、接地不好禁止启动高压功能、过流保护功能等多种功能,并且不需要另外续接线进行操作,操作简便;通过设置的拆卸机构,可以定期将散热网拆卸下来进行清洁处理,避免了散热网长期使用之后灰尘堆积造成网口堵塞影响散热效果,有利于主机保持良好的散热性能;另外通过设置的支撑机构,可以在高压输出线与智能试送定位主机连接时,将高压输出线一端支撑固定在主机本体外侧,避免了连接处的线长时间受重力作用会弯折开裂,影响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智能试送定位主机,用于向待测配电线路输出定位信号,所述定位信号包括预设频率的高频信号;
定位装置,经由所述待测配电线路上测量点接收所述高频信号,并根据所述高频信号获取所述待测配电线路的故障点与所述测量点之间的距离信息;
终端设备,与所述定位装置通信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测量点的位置信息及所述距离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及所述距离信息确定故障点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所述定位装置的电池电量信息,及/或根据所述故障点位置信息显示所述故障点的实时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试送定位主机包括:
箱体,内设容置空间;
主机,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用于经由高压输出线输出所述定位信号;
其中,所述箱体的表面设置有散热网安装槽,所述箱体经由所述散热网安装槽与散热网卡接,所述主机经由所述散热网上的散热孔与箱体外进行气体交换以散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网顶端表面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散热网的底端表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与设置于所述散热网安装槽内底面的安装块卡接;
所述散热网安装槽的内侧壁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弹性限位块,所述弹性限位块用于沿所述限位槽延伸的方向弹性移动;
其中,所述弹性限位块用于延伸至所述卡槽内,以使得所述散热网的顶部经由所述卡槽与所述箱体卡接,所述弹性限位块还用于在压缩状态下离开所述卡槽以便于所述散热网拆离所述箱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块包括:
弹性体;
限位块,经由所述弹性体与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块还包括:
拨块,设置于所述限位块远离所述箱体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平板及带液晶显示器的手持专用接收器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绝缘杆和接收卡钳;其中,所述接收卡钳的一端设置有活动卡扣,所述接收卡钳的另一端与所述绝缘杆可拆卸连接,所述接收卡钳的壳体内设置有滤波电路、检测电路、第二电源电路、管理芯片和发射电路,所述滤波电路与所述检测电路电联接,所述检测电路、所述发射电路、所述第二电源电路均与所述管理芯片电联接,所述发射电路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路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包括第一电源电路、升压电路、管理电路、高频定位电路、自动放电电路、接地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语音播报电路及显示触摸屏,所述第一电源电路、所述高频定位电路均与所述升压电路电联接,所述升压电路、所述高频定位电路、所述自动放电电路、所述接地保护电路、所述过流保护电路、所述语音播报电路、所述显示触摸屏均与所述管理电路电联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支撑板;
第一支撑杆,其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且另一端与支撑带的一端连接;
第二支撑杆,其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带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支撑带用于根据高压输出线的重量调整高度。
CN202110591352.9A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 Pending CN1134666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91352.9A CN113466611A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91352.9A CN113466611A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66611A true CN113466611A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71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91352.9A Pending CN113466611A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6661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72302A (zh) * 2018-04-25 2018-09-25 广西电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高频试送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CN110095692A (zh) * 2019-05-22 2019-08-06 广西电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带定位功能的直流试送仪及其定位试送方法
CN111458590A (zh) * 2020-04-21 2020-07-28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配电网的故障检测系统
CN211266230U (zh) * 2020-01-10 2020-08-14 山东万海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多重散热的箱式变电站
CN211402596U (zh) * 2019-11-05 2020-09-01 广西电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高频快速试送定位装置
CN112798905A (zh) * 2021-02-03 2021-05-14 保定市力兴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脉动直流测试技术的架空线路接地故障定位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72302A (zh) * 2018-04-25 2018-09-25 广西电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高频试送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CN110095692A (zh) * 2019-05-22 2019-08-06 广西电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带定位功能的直流试送仪及其定位试送方法
CN211402596U (zh) * 2019-11-05 2020-09-01 广西电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高频快速试送定位装置
CN211266230U (zh) * 2020-01-10 2020-08-14 山东万海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多重散热的箱式变电站
CN111458590A (zh) * 2020-04-21 2020-07-28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配电网的故障检测系统
CN112798905A (zh) * 2021-02-03 2021-05-14 保定市力兴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脉动直流测试技术的架空线路接地故障定位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42906B (zh) 多功能局部放电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03479966U (zh) 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信号在线监测综合处理单元
CN204422704U (zh) 移动式局部放电综合监测系统
WO2012078921A2 (en) Electric vehicle charger diagnostic extension cable
KR101213091B1 (ko) 전자파검출에 의한 수배전반 및 전동기 제어반, 분전반의 접속불량 및 단선여부를 감시진단하는 수배전반 및 전동기 제어반, 분전반
CN202916392U (zh) 一种脉冲电流法和地电波法的开关柜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
CN109470976A (zh) 接地线装置及其状态检测方法
CN102565566B (zh) 包括夹具的声学装置以及声学传感器装置
CN104678259A (zh) 一种单相接地故障查找装置
CN105021959A (zh) 一种新型配网主设备局放带电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CN113466611A (zh) 一种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
CN202421428U (zh) 一种变电站局放带电检测设备
CN105929308A (zh) 一种护层接地定点仪
CN210199237U (zh) 一种基于改造带电显示器的环网柜局部放电检测装置
CN207488431U (zh) 一种弓网故障监测装置
CN203178416U (zh) 基于脉冲电流和地电波的开关柜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
CN214041590U (zh) 一种lvds信号设备的电磁兼容测试工装
CN204789864U (zh) 一种单相接地故障查找装置
CN210038043U (zh) 一种基于高频脉冲电压的带电电缆绝缘状态检测装置
CN211402596U (zh) 高频快速试送定位装置
CN208092182U (zh) 一种电缆中间头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
CN202815157U (zh) 一种基于超高频的开关柜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
CN107817429B (zh) 一种弓网故障监测装置
CN202421419U (zh) 一种以超高频段信号进行局放检测的装置
CN211263677U (zh) 局放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