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3367B - 调度请求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调度请求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3367B
CN113453367B CN202110775847.7A CN202110775847A CN113453367B CN 113453367 B CN113453367 B CN 113453367B CN 202110775847 A CN202110775847 A CN 202110775847A CN 113453367 B CN113453367 B CN 1134533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heduling request
configurations
configuration
uplink channel
puc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758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53367A (zh
Inventor
林亚男
徐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7584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533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53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33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533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33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调度请求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包括确定K个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与第一上行信道重叠,所述K个PUCCH用于承载K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信息,K为正整数;若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包括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则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发送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SR配置的优先级设置第一预设条件,从而能够针对不同SR配置的优先级特性确定不同的传输方法,优先保证高优先级业务SR的性能需求,对低优先级的业务SR,兼顾系统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调度请求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度请求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wireless systems,5G)新空口(New Radio,NR)通信标准支持多种类型业务,包括: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lowlatency,URLLC)等。其中,eMBB业务的特征是数据量大,传输速率高,通常采用较长的时域调度单元进行传输,对时延不敏感。URLLC业务特征是数据包的产生具有突发性和随机性,对时延要求高。
终端设备是通过向基站发送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请求分配上行信道资源用于传输新的数据的。传输SR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PUCCH)资源由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该PUCCH资源为周期性的。对于URLLC业务为满足时延需要,较合理的应该使用短周期PUCCH传输对应的SR。对于eMBB业务,由于其对时延不敏感,为提高系统效率,较合理的应该使用长周期PUCCH传输对应的SR。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度请求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以期针对不同SR配置的优先级特性确定不同的传输方法,优先保证高优先级业务(URLLC)SR的性能需求,对低优先级的业务(eMBB)SR,兼顾系统传输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度请求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K个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与第一上行信道重叠,所述K个PUCCH用于承载K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信息,K为正整数;
若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包括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则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发送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度请求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K个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与第一上行信道重叠,所述K个PUCCH用于承载K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信息,K为正整数;
通过第一上行信道接收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为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调度请求配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K个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与第一上行信道重叠,所述K个PUCCH用于承载K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信息,K为正整数;以及若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包括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则利用所述通信单元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发送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K个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与第一上行信道重叠,所述K个PUCCH用于承载K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信息,K为正整数;以及利用所述通信单元通过第一上行信道接收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为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调度请求配置。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K个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与第一上行信道重叠的情况下,该K个PUCCH用于承载K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信息,若K个调度请求配置包括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则通过第一上行信道传输该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由于第一预设条件可以根据SR配置的优先级特性进行设置,从而能够实现针对不同SR配置的优先级特性确定不同的传输方法,优先保证高优先级业务(例如,URLLC)SR的性能需求,对低优先级的业务(例如,eMBB)SR,兼顾系统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R配置与第一上行信道传输的示例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SR配置与第一上行信道传输的示例图;
图1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SR配置与第一上行信道传输的示例图;
图1D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5G SA组网架构的通信系统的示例图;
图1E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5G NSA组网架构的通信系统的示例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度请求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另一种SR配置与第一上行信道传输的示例图;
图2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另一种SR配置与第一上行信道传输的示例图;
图2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另一种SR配置与第一上行信道传输的示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为了同时满足多种业务特性,NR标准第15版本Rel-15支持给同一个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配置多个SR配置(configuration)。不同的SR配置对应不同的物理传输资源(包括周期、PUCCH资源)。每个SR配置有一个对应的编号schedulingRequestID,且对应一个资源编号schedulingRequestResourceId。
对于一个逻辑信道(逻辑信道可区分业务类型,例如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对应不同的逻辑信道)最多对应一个SR配置,而一个SR配置可以对应多个逻辑信道。当某一个逻辑信道中有新数据需要传输,终端设备使用该逻辑信道对应的SR配置所属的PUCCH资源发送正(positive)SR。相应的,当基站在某一个PUCCH资源上收到正SR,则可知该PUCCH资源所属的SR配置对应的逻辑信道中有新数据需要发送。基站可根据逻辑信道的业务特征进行合理的物理信道调度。
在Rel-15中,当传输肯定确认/否定确认(Acknowledgement/NegativeAcknowledgement,ACK/NACK)或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PUCCH与K个传输SR的PUCCH(分别对应K个SR配置)在时域上重叠时,终端设备将会把
Figure BDA0003154765340000021
个比特信息与ACK/NACK或CSI复用传输,如图1A所示(其中PUCCH for X表示传输X的PUCCH,X可以是SR1、SR2或者CSI等),传输CSI的PUCCH与2个传输SR的PUCCH在时域上重叠,终端设备将会把
Figure BDA0003154765340000022
(k=2)个比特信息与CSI复用传输。其中
Figure BDA0003154765340000023
个比特信息为全0时,表示K个SR配置全部为负(negative)SR。否则,表示schedulingRequestResourceId取值为
Figure BDA0003154765340000024
个比特信息取值的SR配置为正SR。
如上所述的复用传输SR的方法不能很好的适应于URLLC的时延需求,具体存在的如下两种问题:
1.SR信息与其他信息复用传输后,需要等到复用信息全部解调成功后才能获得SR信息,从而显著增大URLLC的传输时延。例如对于1ms传输时延要求的URLLC业务(即数据发生到传输完成时间在1ms内),当复用传输信道的时长为1ms,则单纯的解调复用传输信道得到SR的时延就已经超过URLLC的需要,如图1B所示,其中实线框对应的信道为实际传输的信道,虚线框对应的信道未发送。
2.进行复用传输,只能体现传输信道发送之前的是否有数据要发送。但正SR在信道传输过程中产生,若等到传输信道发送完成后再传输正SR,则显著增大对应URLLC业务的时延,如图1C所示,其中实线框对应的信道为实际传输的信道,虚线框对应的信道未发送。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调度请求传输方法,应用于5G NR组网架构,该组网架构可以是如图1D所示的非独立NSA组网的通信网络,也可以是如图1E所示的独立组网的通信网络,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唯一限定。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网络设备包括基站或核心网设备等。
请参阅图2A,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度请求传输方法,应用于5G SA或NSA组网系统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终端设备确定K个物理上行控制PUCCH与第一上行信道重叠,所述K个PUCCH用于承载K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信息,K为正整数;
其中,重叠是指至少时域重叠,包括时域资源重叠频域资源不重叠,或者时域和频域资源重叠,所述时域重叠包括部分或全部重叠,所述频域重叠包括部分或全部重叠。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为以下任意一种:承载信道状态指示CSI和/或反馈信息的PUCCH;以及,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其中,所述反馈信息为ACK和NACK。
具体实现中,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确定所述K个PUCCH。
步骤202,所述网络设备确定K个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与第一上行信道重叠,所述K个PUCCH用于承载K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信息,K为正整数;
具体实现中,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根据该配置信息确定所述K个PUCCH。
步骤203,若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包括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则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发送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至少包括如下条件之一: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周期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周期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的优先级等于或低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优先级;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时域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时域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以及,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逻辑信道优先级等于或低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承载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可见,对于低优先级的SR(时延不敏感)与其他信息复用传输,可提高系统传输效率。由于SR本身对时延不敏感,因此对系统性能影响不大。第一上行信道中承载的原始信息无损失。
步骤204,所述网络设备通过第一上行信道接收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为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调度请求配置。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K个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与第一上行信道重叠的情况下,该K个PUCCH用于承载K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信息,若K个调度请求配置包括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则通过第一上行信道传输该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由于第一预设条件可以根据SR配置的优先级特性进行设置,从而能够实现针对不同SR配置的优先级特性确定不同的传输方法,优先保证高优先级业务(URLLC)SR的性能需求,对低优先级的业务(eMBB)SR,兼顾系统传输效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若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包括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第二调度请求配置,且所述第二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二调度请求为负negative,则不发送所述第二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二调度请求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不同于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至少包括如下条件之一: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周期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周期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的优先级等于或高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优先级;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时域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时域长度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以及,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逻辑信道优先级等于或高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承载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可见,对于高优先级的positive SR(时延敏感),保证其被优先传输,保证业务时延需求。该次传输的第一上行信道很可能无法正确接收,即低优先级信道性能被牺牲。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若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包括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第三调度请求配置,且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三调度请求为正positive,则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发送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三调度请求信息,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不同于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对应的,网络设备通过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接收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三调度请求信息,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为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调度请求配置,且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三调度请求为正positive,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不同于所述第二预设条件。
在本可能的示例中,所述通过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发送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三调度请求信息的过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不在第一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所述第一时域资源为所述K个PUCCH占用的时域资源;或,不在第二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所述第二时域资源为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占用的时域资源;或,不在第三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所述第三时域资源包括所述第二时域资源及所述第二时域资源之后的部分或全部时域资源。
举例来说,如图2B所示,假设PUCCH 0、PUCCH 1、PUCCH 2分别对应根据3个调度请求配置确定的3个PUCCH资源。其中,PUCCH 0的优先级为等级2(例如对应eMBB),PUCCH 1的优先级为等级1(例如对应URLLC),PUCCH 2的优先级为等级1,第一上行信道为承载物理下行信道对应的反馈信息的PUCCH,所述物理下行信道的优先级等级为2(例如对应eMBB),第一个PUCCH 1对应的SR为正SR,PUCCH 2对应的SR为负,则确定在第一上行信道中复用传输的调度请求信息用于指示PUCCH 0对应的SR是负或正(对应上述低优先级情况),以及确定使用第一个PUCCH 1传输正SR,且自第一个PUCCH 1的时域资源开始停止传输第一上行信道。
又举例来说,如图2C所示,假设PUCCH 0、PUCCH 1、PUCCH 2分别对应根据3个调度请求配置确定的3个PUCCH资源,PUCCH 0的周期P0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PUCCH 1的周期P1小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PUCCH 2的周期P2小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第一上行信道为承载CSI的PUCCH,第二个PUCCH 1对应的SR为正,PUCCH 2对应的SR为负,则确定在第一上行信道中复用传输的调度请求信息用于指示PUCCH0对应的SR是负或正(对应上述低优先级情况),以及确定使用第一个PUCCH 1传输正SR,且在第二个PUCCH 1占用的时域资源上停止传输第一上行信道。
又举例来说,如图2D所示,假设PUCCH 0、PUCCH 1、PUCCH 2分别对应根据3个调度请求配置确定的3个PUCCH资源。其中,PUCCH 0的优先级为等级2(例如对应eMBB),PUCCH 1的优先级为等级1(例如对应URLLC),PUCCH 2的周期P小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第一上行信道为PUSCH,其优先级为等级2(例如对应eMBB),PUCCH 1对应的SR为负SR,第二个PUCCH 2对应的SR为正SR,则确定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中复用传输的调度请求信息用于指示PUCCH 0对应的SR是负或正(对应低优先级情况),以及确定使用第二个PUCCH 2资源传输正SR,且自第二个PUCCH 2的时域资源开始停止传输第一上行信道。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发送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包括: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发送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且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发送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承载的原始承载信息。对应的,所述网络设备通过第一上行信道接收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包括: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接收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且接收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承载的原始承载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包括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的L个调度请求配置,L为正整数;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发送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X个比特信息,所述X个比特信息用于表示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中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或负,X基于L确定,X为正整数。对应的,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接收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接收X个比特信息,所述X个比特信息用于表示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中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或负,X基于L确定,X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X个比特信息是指X个比特承载的信息,所述X个比特信息的取值对应所述第一调度请求信息,或者,所述X个比特信息的取值表征所述第一调度请求信息。
在本可能的示例中,X为
Figure BDA0003154765340000041
所述
Figure BDA0003154765340000042
个比特信息用于表示以下任意一种情况: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均为负(又可以称为无调度请求);以及,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中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
在本可能的示例中,所述
Figure BDA0003154765340000051
个比特信息用于指示调度请求配置的资源编号,所述资源编号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
在本可能的示例中,所述
Figure BDA0003154765340000052
个比特信息的取值按照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的资源编号升序或降序顺序与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一一对应。
举例来说,基站配置K=3个调度请求资源配置,其schedulingRequestResourceId分别为0、1、2。其中schedulingRequestResourceId为0和2的两个调度请求资源配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采用表1的方式确定
Figure BDA0003154765340000053
个比特信息的取值与L个SR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表1
Figure BDA0003154765340000054
在上述可能的示例中,X为L,所述L个比特信息与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一一对应,所述L个比特信息中每个比特信息的取值用于表示对应的调度请求配置所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或负。
在本可能的示例中,所述L个比特信息按照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的资源编号升序或降序顺序与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一一对应。
其中,假设L为5,所述L个比特信息可以表示为b0 b1 b2 b3 b4,5个SR配置的资源编号表示为SRR Id0,SRR Id1,SRR Id2,SRR Id3,SRR Id4,若5个SR配置的资源编号按照升序的排列顺序为SRR Id2,SRR Id3,SRR Id1,SRR Id0,SRR Id4,则b0对应SRR Id2,b1对应SRR Id3,b2对应SRR Id1,b3对应SRR Id0,b4对应SRR Id4。
举例来说,基站配置K=3个调度请求资源配置,其schedulingRequestResourceId分别为0、1、2。其中schedulingRequestResourceId为0和2的两个调度请求资源配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两比特信息{b0,b1}分别对应资源编号为0和2。
与上述图2A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3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终端设备300包括处理器310、存储器320、通信接口330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321,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321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320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310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321包括用于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任一步骤的指令。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4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网络设备400包括处理器410、存储器420、通信接口430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421,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421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420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410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421包括用于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任一步骤的指令。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终端设备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5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上行控制信息复用传输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上行控制信息复用传输装置500应用于终端设备,具体包括:处理单元502和通信单元503。处理单元502用于对终端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单元502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2A中的步骤201、203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单元503用于支持终端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501,用于存储终端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单元50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单元503可以是通信接口、收发器、收发电路等,存储单元501可以是存储器。当处理单元502为处理器,通信单元503为通信接口,存储单元501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为图3所示的终端设备。
具体实现时,所述处理单元502用于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任一步骤,且在执行诸如发送等数据传输时,可选择的调用所述通信单元503来完成相应操作。
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处理单元502,用于确定K个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与第一上行信道重叠,所述K个PUCCH用于承载K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信息,K为正整数;以及若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包括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则利用所述通信单元503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发送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若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包括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第二调度请求配置,且所述第二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二调度请求为负negative,则不发送所述第二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二调度请求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502还用于:若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包括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第三调度请求配置,且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三调度请求为正positive,则利用所述通信单元503通过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发送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三调度请求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502还用于:利用所述通信单元503不在第一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所述第一时域资源为所述K个PUCCH占用的时域资源;或,
不在第二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所述第二时域资源为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占用的时域资源;或,
不在第三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所述第三时域资源包括所述第二时域资源及所述第二时域资源之后的部分或全部时域资源。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至少包括如下条件之一: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周期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周期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的优先级等于或低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优先级;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时域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时域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以及,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逻辑信道优先级等于或低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承载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至少包括如下条件之一: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周期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周期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以及,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的优先级等于或高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优先级;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时域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时域长度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以及,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逻辑信道优先级等于或高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承载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发送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方面,所述处理单元502具体用于:利用所述通信单元503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发送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且利用所述通信单元503发送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承载的原始承载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包括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的L个调度请求配置,L为正整数;在所述利用所述通信单元503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发送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方面,所述处理单元502具体用于:利用所述通信单元503发送X个比特信息,所述X个比特信息用于表示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中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或负,X基于L确定,X为正整数。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X为
Figure BDA0003154765340000071
所述
Figure BDA0003154765340000072
个比特信息用于表示以下任意一种情况:
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均为负;以及,
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中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
Figure BDA0003154765340000073
个比特信息用于指示调度请求配置的资源编号,所述资源编号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
Figure BDA0003154765340000074
个比特信息的取值按照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的资源编号升序或降序顺序与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一一对应。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X为L,所述L个比特信息与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一一对应,所述L个比特信息中每个比特信息的取值用于表示对应的调度请求配置所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或负。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L个比特信息按照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的资源编号升序或降序顺序与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一一对应。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为以下任意一种:承载信道状态指示CSI和/或反馈信息的PUCCH;以及,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6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上行控制信息复用传输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上行控制信息复用传输装置600应用于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单元602和通信单元603。处理单元602用于对网络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单元602用于支持网络设备执行图2A中的步骤202、204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单元603用于支持网络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601,用于存储终端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单元60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单元603可以是通信接口、收发器、收发电路等,存储单元601可以是存储器。当处理单元602为处理器,通信单元603为通信接口,存储单元601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为图4所示的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602用于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任一步骤,且在执行诸如接收等数据传输时,可选择的调用所述通信单元603来完成相应操作。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处理单元602,用于确定K个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与第一上行信道重叠,其中所述K个PUCCH用于承载K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信息,K为正整数;以及利用所述通信单元603通过第一上行信道接收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为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调度请求配置。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602还用于:利用所述通信单元603通过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接收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三调度请求信息,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为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调度请求配置,且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三调度请求为正positive,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不同于所述第二预设条件。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至少包括如下条件之一: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周期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周期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的优先级等于或低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优先级;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时域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时域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以及,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逻辑信道优先级等于或低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承载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至少包括如下条件之一: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周期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周期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的优先级等于或高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优先级;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时域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长度;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时域长度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以及,
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逻辑信道优先级等于或高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承载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利用所述通信单元603通过第一上行信道接收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方面,所述通信单元603具体用于:利用所述通信单元603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接收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且接收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承载的原始承载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包括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的L个调度请求配置,L为正整数;在所述利用所述通信单元603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接收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方面,所述通信单元603具体用于:利用所述通信单元603接收X个比特信息,所述X个比特信息用于表示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中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或负,X基于L确定,X为正整数。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X为
Figure BDA0003154765340000081
所述
Figure BDA0003154765340000082
个比特信息用于表示以下任意一种情况:
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均为负;以及,
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中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
Figure BDA0003154765340000083
个比特信息用于指示调度请求配置的资源编号,所述资源编号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
Figure BDA0003154765340000084
个比特信息的取值按照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的资源编号升序或降序顺序与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一一对应。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X为L,所述L个比特信息与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一一对应,所述L个比特信息中每个比特信息的取值用于表示对应的调度请求配置所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或负。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L个比特信息按照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的资源编号升序或降序顺序与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一一对应。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为以下任意一种:承载信道状态指示CSI和/或反馈信息的PUCCH;以及,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其中,该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接入网设备、目标网络设备或核心网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接入网设备、目标网络设备或核心网设备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4)

1.一种调度请求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K个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与第一上行信道重叠,所述K个PUCCH用于承载K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信息,K为正整数,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为承载信道状态指示CSI的PUCCH;
若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包括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则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发送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
若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包括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第三调度请求配置,且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三调度请求为正positive,则通过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发送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三调度请求信息,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优先级;
不在第二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所述第二时域资源为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占用的时域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包括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第二调度请求配置,且所述第二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二调度请求为负negative,则不发送所述第二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二调度请求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至少包括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的优先级等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优先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包括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的L个调度请求配置,L为正整数;所述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发送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包括:
发送X个比特信息,所述X个比特信息用于表示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中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或负,X基于L确定,X为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X为
Figure FDA0004045355720000011
所述
Figure FDA0004045355720000012
个比特信息用于表示以下任意一种情况:
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均为负;以及,
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中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中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所述
Figure FDA0004045355720000013
个比特信息用于指示调度请求配置的资源编号,所述资源编号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中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所述
Figure FDA0004045355720000014
个比特信息的取值按照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的资源编号升序或降序顺序与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X为L,所述L个比特信息与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一一对应,所述L个比特信息中每个比特信息的取值用于表示对应的调度请求配置所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或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个比特信息按照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的资源编号升序或降序顺序与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一一对应。
10.一种调度请求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K个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与第一上行信道重叠,所述K个PUCCH用于承载K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信息,K为正整数,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为承载信道状态指示CSI的PUCCH;
通过第一上行信道接收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为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调度请求配置;
通过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接收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三调度请求信息,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为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调度请求配置,且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三调度请求为正positive,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优先级;
不在第二时域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所述第二时域资源为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占用的时域资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至少包括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的优先级等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优先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包括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的L个调度请求配置,L为正整数;所述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接收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包括:
接收X个比特信息,所述X个比特信息用于表示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中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或负,X基于L确定,X为正整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X为
Figure FDA0004045355720000021
所述
Figure FDA0004045355720000022
个比特信息用于表示以下任意一种情况:
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均为负;以及,
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中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Figure FDA0004045355720000023
个比特信息用于指示调度请求配置的资源编号,所述资源编号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Figure FDA0004045355720000024
个比特信息的取值按照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的资源编号升序或降序顺序与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一一对应。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X为L,所述L个比特信息与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一一对应,所述L个比特信息中每个比特信息的取值用于表示对应的调度请求配置所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或负。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个比特信息按照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的资源编号升序或降序顺序与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一一对应。
18.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K个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与第一上行信道重叠,所述K个PUCCH用于承载K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信息,K为正整数,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为承载信道状态指示CSI的PUCCH;以及若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包括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则利用所述通信单元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发送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包括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第三调度请求配置,且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三调度请求为正positive,则利用所述通信单元通过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发送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三调度请求信息,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优先级;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利用所述通信单元不在第二时域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所述第二时域资源为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占用的时域资源。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包括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第二调度请求配置,且所述第二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二调度请求为负negative,则不发送所述第二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二调度请求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至少包括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的优先级等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优先级。
21.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包括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的L个调度请求配置,L为正整数;在所述利用所述通信单元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发送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方面,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利用所述通信单元发送X个比特信息,所述X个比特信息用于表示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中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或负,X基于L确定,X为正整数。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X为
Figure FDA0004045355720000025
所述
Figure FDA0004045355720000026
个比特信息用于表示以下任意一种情况:
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均为负;以及,
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中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Figure FDA0004045355720000027
个比特信息用于指示调度请求配置的资源编号,所述资源编号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Figure FDA0004045355720000028
个比特信息的取值按照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的资源编号升序或降序顺序与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一一对应。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X为L,所述L个比特信息与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一一对应,所述L个比特信息中每个比特信息的取值用于表示对应的调度请求配置所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或负。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个比特信息按照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的资源编号升序或降序顺序与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一一对应。
27.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K个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与第一上行信道重叠,其中所述K个PUCCH用于承载K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信息,K为正整数,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为承载信道状态指示CSI的PUCCH;以及利用所述通信单元通过第一上行信道接收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为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调度请求配置;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利用所述通信单元通过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接收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三调度请求信息,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为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调度请求配置,且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三调度请求为正positive,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优先级;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利用所述通信单元不在第二时域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所述第二时域资源为所述第三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占用的时域资源。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至少包括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PUCCH的优先级等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优先级。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包括所述K个调度请求配置中的L个调度请求配置,L为正整数;在所述利用所述通信单元通过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接收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第一调度请求信息方面,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利用所述通信单元接收X个比特信息,所述X个比特信息用于表示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中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或负,X基于L确定,X为正整数。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X为
Figure FDA0004045355720000031
所述
Figure FDA0004045355720000032
个比特信息用于表示以下任意一种情况:
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均为负;以及,
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中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Figure FDA0004045355720000033
个比特信息用于指示调度请求配置的资源编号,所述资源编号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Figure FDA0004045355720000034
个比特信息的取值按照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的资源编号升序或降序顺序与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一一对应。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X为L,所述L个比特信息与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一一对应,所述L个比特信息中每个比特信息的取值用于表示对应的调度请求配置所对应的调度请求为正或负。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个比特信息按照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的资源编号升序或降序顺序与所述L个调度请求配置一一对应。
CN202110775847.7A 2019-07-19 2019-07-19 调度请求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ctive CN1134533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5847.7A CN113453367B (zh) 2019-07-19 2019-07-19 调度请求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96870 WO2021012110A1 (zh) 2019-07-19 2019-07-19 调度请求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201980076687.8A CN113243136A (zh) 2019-07-19 2019-07-19 调度请求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202110775847.7A CN113453367B (zh) 2019-07-19 2019-07-19 调度请求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6687.8A Division CN113243136A (zh) 2019-07-19 2019-07-19 调度请求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3367A CN113453367A (zh) 2021-09-28
CN113453367B true CN113453367B (zh) 2023-04-07

Family

ID=7419256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75847.7A Active CN113453367B (zh) 2019-07-19 2019-07-19 调度请求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201980076687.8A Pending CN113243136A (zh) 2019-07-19 2019-07-19 调度请求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6687.8A Pending CN113243136A (zh) 2019-07-19 2019-07-19 调度请求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86880A1 (zh)
EP (1) EP3965509B1 (zh)
JP (1) JP7431258B2 (zh)
KR (1) KR20220038022A (zh)
CN (2) CN113453367B (zh)
WO (1) WO2021012110A1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37503A1 (zh) * 2018-01-12 2019-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入网设备以及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02664A1 (en) * 2008-07-02 2010-01-0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oiding a collision between a scheduling request and a periodic rank indicator report or a periodic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report
CN107925997B (zh) * 2015-08-14 2020-04-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相关装置
US10200991B2 (en) * 2016-04-25 2019-02-05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Scheduling request process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CN116318567A (zh) * 2017-05-03 2023-06-23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和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8988997B (zh) * 2017-05-31 2021-04-02 株式会社Kt 收发pucch时多路复用调度请求信息和harqack/nack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JP6937202B2 (ja) 2017-09-14 2021-09-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9995484B (zh) * 2017-12-29 2021-01-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接收方法、终端及基站
KR20210042133A (ko) * 2018-08-06 2021-04-16 베이징 시아오미 모바일 소프트웨어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업 링크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37503A1 (zh) * 2018-01-12 2019-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入网设备以及终端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803794 Remaining issues on short PUCCH";ZTE, Sanechips;《3GPP tsg_ran\WG1_RL1》;20180406;第1-2节 *
"R1-1806061 Discussion on short PUCCH for URLLC";vivo;《3GPP tsg_ran\WG1_RL1》;20180512;第4节 *
"R1-1906328 UL control enhancements for URLLC";CATT;《3GPP tsg_ran\wg1_rl1》;20190504;第2.3节 *
CATT."R1-1906328 UL control enhancements for URLLC".《3GPP tsg_ran\wg1_rl1》.201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65509A4 (en) 2022-06-01
US20220086880A1 (en) 2022-03-17
WO2021012110A1 (zh) 2021-01-28
CN113243136A (zh) 2021-08-10
JP7431258B2 (ja) 2024-02-14
JP2022544896A (ja) 2022-10-24
CN113453367A (zh) 2021-09-28
EP3965509A1 (en) 2022-03-09
KR20220038022A (ko) 2022-03-25
EP3965509B1 (en) 2024-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1225B (zh) 衝突處理之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和基地台
CN109963335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0999365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EP3592073B1 (en)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and device
US11324032B2 (en) Methods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user equipment
JP7401535B2 (ja) 端末、通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CN111418177B (zh) 可靠性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21159979A1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4375046A (zh) Pucch重复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1088026A1 (zh) 一种确定数据传输反馈时延的方法及装置
CN113453367B (zh) 调度请求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525984B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7751539A (zh) 方法、通信装置和基础设施设备
CN113475028B (zh) 上行控制信息复用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1088041A1 (zh)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285789B (zh) 辅链路控制信息的资源指示方法与装置、终端设备
CN114287116B (zh) 反馈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和网络设备
EP4093116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EP4322436A1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062731A1 (zh) 反馈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7322086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063422A (zh) 方法、通信装置和基础设施设备
CN115866757A (zh) 数据传输方向的指示方法及装置、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