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2478B - 帧结构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帧结构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2478B
CN113452478B CN202110626333.5A CN202110626333A CN113452478B CN 113452478 B CN113452478 B CN 113452478B CN 202110626333 A CN202110626333 A CN 202110626333A CN 113452478 B CN113452478 B CN 1134524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tructure
requirement
downlink
determining
up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263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52478A (zh
Inventor
李新玥
王伟
张涛
李福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2633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524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524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24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524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24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6Notations for structuring of protocol data, e.g. 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 [ASN.1]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帧结构确定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能够更好的为业务配置合适的帧结构。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帧结构集合,第一帧结构集合中包括多种帧结构;根据第一帧结构集合确定第二帧结构集合;第二帧结构集合中包括第一帧结构集合中满足第一业务需求的帧结构,第一业务需求包括预设区域内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传输数据的时延需求和带宽需求;根据第二帧结构集合确定第一帧结构;第一帧结构用于预设区域内的网络设备与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帧结构确定过程中。

Description

帧结构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帧结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fif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系统存在多元化的业务。为了适应多元化的业务需求和信道特征,需要为使用不同业务的终端设备配置不同的帧结构。
目前,在5G系统的TDD制式下,对于帧结构的配置主要是基于带宽的需求。但是由上述可知,5G系统存在多样化的业务场景,如果仅考虑业务的带宽的需求的话,就会导致配置的帧结构不能很好的满足业务的其他需求,出现帧结构配置不合适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帧结构确定方法和装置,能够更好的为业务配置合适的帧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帧结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帧结构集合,第一帧结构集合中包括多种帧结构;根据第一帧结构集合确定第二帧结构集合;第二帧结构集合中包括第一帧结构集合中满足第一业务需求的帧结构,第一业务需求包括预设区域内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传输数据的时延需求和带宽需求;根据第二帧结构集合确定第一帧结构;第一帧结构用于预设区域内的网络设备与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帧结构确定方法,在帧结构的确定过程中,不仅考虑时延需求,还考虑带宽需求,使得基于时延需求和带宽需求确定的帧结构能够更好的满足2B业务的业务需求,进而提升用户使用2B业务时的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帧结构集合确定第三帧结构集合;第三帧结构集合中包括第一帧结构集合中满足第二业务需求的帧结构,第二业务需求包括预设区域内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总带宽需求;确定第二帧结构集合中包括第三帧结构集合中满足第一业务需求的帧结构。在该种实现方式中,先根据预设区域内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总带宽需求缩小帧结构集合的范围,再从已缩小的帧结构集合(即第三帧结构集合)中确定第二帧结构集合,即计算设备先进一步的缩小帧结构集合,再确定第二帧结构集合,使得第二帧结构的确定过程能够更加方便、快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帧结构为第二帧结构集合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帧结构;预设条件包括:帧结构对应的第一带宽需求和第一时延需求满足预设条件,第一带宽需求为根据第一加权值加权后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总带宽需求,第一时延需求为根据第二加权值加权后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平均时延需求。在该种实现方法中,确定的第一帧结构能够满足第一带宽需求和第一时延需求的预设条件,使得第一帧结构能够更好的满足业务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帧结构集合确定第三帧结构集合,包括:获取预设区域内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总带宽需求;根据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总带宽需求确定预设区间;预设区间为满足总带宽需求的帧结构的下行时隙占总时隙的占比的区间;确定第一帧结构集合中帧结构的下行时隙占总时隙的占比在预设区间内的帧结构为第三帧结构结合中的帧结构。在该种实现方法中,先根据预设区间的筛选出一部分帧结构作为第三帧结构集合,再从已缩小的帧结构集合(即第三帧结构集合)中确定第二帧结构集合,即计算设备先进一步的缩小帧结构集合,再确定第二帧结构集合,使得第二帧结构的确定过程能够更加方便、快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第二帧结构集合中包括第三帧结构集合中满足第一业务需求的帧结构,包括:获取第一输入信息,并将第一输入信息输入到第一参数预测模型中,确定第一输出信息;第一输入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上行数据包大小、上行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上行初始误块率IBLER、上行物理资源块PRB利用率、下行时隙D到上行时隙U的最大距离、U到D的最大距离、下行时隙占比;第一输出信息为第一网络模型的输出结果;第一输出信息用于表征一个终端设备的上行带宽需求和上行时延需求;获取第二输入信息,并将第二输入信息输入到第二参数预测模型中,确定第二输出信息;第二输出信息为第一网络模型的输出结果;第二输出信息用于表征一个终端设备的下行带宽需求和下行时延需求;第二输入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下行数据包大小、下行SINR、下行IBLER、下行PRB利用率、D到U的最大距离、U到D的最大距离、下行时隙占比;根据每个终端设备的上行时延需求、下行时延需求、上行带宽需求、以及下行带宽需求,确定每个终端设备的帧结构集合;确定每个终端设备的帧结构集合的交集为第二帧结构集合。在该种实现方法中,通过引入参数预测模型对终端设备在不同的帧结构配置下的时延和吞吐量进行预测,避免了在百种帧结构、不同的信道和不同负载条件下进行遍历测试的繁重的工作,大大提升了帧结构的确定效率,也提升了参数预测的准确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帧结构确定装置,该装置包括: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通信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帧结构集合,第一帧结构集合中包括多种帧结构;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帧结构集合确定第二帧结构集合;第二帧结构集合中包括第一帧结构集合中满足第一业务需求的帧结构,第一业务需求包括预设区域内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传输数据的时延需求和带宽需求;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二帧结构集合确定第一帧结构;第一帧结构用于预设区域内的网络设备与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一帧结构集合确定第三帧结构集合;第三帧结构集合中包括第一帧结构集合中满足第二业务需求的帧结构,第二业务需求包括预设区域内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总带宽需求;确定第二帧结构集合中包括第三帧结构集合中满足第一业务需求的帧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帧结构为第二帧结构集合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帧结构;预设条件包括:帧结构对应的第一带宽需求和第一时延需求满足预设条件,第一带宽需求为根据第一加权值加权后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总带宽需求,第一时延需求为根据第二加权值加权后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平均时延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通过通信单元获取预设区域内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总带宽需求;根据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总带宽需求确定预设区间;预设区间为满足总带宽需求的帧结构的下行时隙占总时隙的占比的区间;确定第一帧结构集合中帧结构的下行时隙占总时隙的占比在预设区间内的帧结构为第三帧结构结合中的帧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通过通信单元获取第一输入信息,并将第一输入信息输入到第一参数预测模型中,确定第一输出信息;第一输入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上行数据包大小、上行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上行初始误块率IBLER、上行物理资源块PRB利用率、下行时隙D到上行时隙U的最大距离、U到D的最大距离、下行时隙占比;第一输出信息为第一网络模型的输出结果;第一输出信息用于表征一个终端设备的上行带宽需求和上行时延需求;通过通信单元获取第二输入信息,并将第二输入信息输入到第二参数预测模型中,确定第二输出信息;第二输出信息为第一网络模型的输出结果;第二输出信息用于表征一个终端设备的下行带宽需求和下行时延需求;第二输入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下行数据包大小、下行SINR、下行IBLER、下行PRB利用率、D到U的最大距离、U到D的最大距离、下行时隙占比;根据每个终端设备的上行时延需求、下行时延需求、上行带宽需求、以及下行带宽需求,确定每个终端设备的帧结构集合;确定每个终端设备的帧结构集合的交集为第二帧结构集合。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帧结构确定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帧结构确定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终端执行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帧结构确定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帧结构确定装置上运行时,使得帧结构确定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帧结构确定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帧结构确定方法。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芯片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帧结构确定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帧结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帧结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帧结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帧结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帧结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加密的方法和装置进行详细地描述。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或者用于区别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处理,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名词进行解释,以方便读者理解。
1、企业对企业(Business to Business,2B)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专用网络进行数据信息交换、传递,开展交易活动的商业模式。在不同的2B业务场景下,根据2B业务根据其类型不同,所需的带宽和时延等需求不同。
表1中包括多种2B场景下的不同2B业务的上下行带宽需求和时延需求,如表1所述,2B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实时自动化、增强视频服务、检测与追踪、互联车辆、危险与维护传感、智能监控、远程操作、增强现实、游戏场景。每个2B场景下又存在不同2B业务,示例性的,实时自动化场景下包括但不限于:自动流水线、视频上行、控制指令。每个2B业务对上下行带宽以及时延存在不同的需求,示例性的,自动流水线业务对上行带宽的需求为1Mbps,下行带宽的需求也为1Mbps,时延的需求为12ms;视频上行对上行带宽的需求为10Mbps,下行带宽的需求也为1Mbps,时延的需求为50ms。其余2B业务的上下行带宽需求和时延需求可参考表1进行了解,此处不再赘述。
表1
Figure BDA0003102205830000061
Figure BDA0003102205830000071
2、带宽是指单位时间内能够在线路上传送的数据量,用于表示通信链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
3、吞吐量是指对网络、设备、端口、虚电路或其他设施,单位时间内成功地传送数据的数量(以比特、字节、分组等测量)。
4、时延是指一个数据包在端到端传输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时延的种类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包处理时延、信令处理时延、资源请求调度时延、确认字符/否定应答(acknowledge character/negative acknowledgement,ACK/NACK)反馈时延、等待时延、发送时延。以下对上述时延进行介绍:
数据包处理时延主要指数据包生成和解压数据包的时延,
信令处理时延是指数据包从高层向底层传递的处理时延。其中,终端和基站的数据包的信令处理时延跟数据包的大小以及处理器能力相关。
资源请求调度时延、ACK/NACK反馈时延是在当有上行数据发送时,终端需向基站发起无线资源请求的申请(Scheduling Request),基站根据当前网络状况向终端发送上行调度准许(Grant)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时延。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过程中还会产生其他时延,本申请不做限制。资源请求调度时延、ACK/NACK反馈时延占用网络时延的一大部分,与网络参数配置和帧结构相关。
等待时延与发送时延等待与发送时延是指数据包生成后等待,并最终被发出去的时延。与帧结构选择有关。
5、帧结构包括多个时隙(多个时隙中包括相同的时隙,也包括不同的时隙),并且上述多个时隙之间具有排列关系。也就是说,即使在上行时隙与下行时隙的比值相同的情况下,也会存在很多种不同的帧结构。因此,帧结构的排列方式可以有很多种。表2为上下行时隙比值相同的多种帧结构的示例,如表2所示,D代表下行时隙,U代表下行时隙,S代表特殊时隙,表2中多种帧结构的上行时隙与下行时隙的比值均相同。
表2
帧结构1 D S U U U U D S U D
帧结构2 D S U D D S U U U U
帧结构3 D S U D S U U U U D
帧结构4 D S U U D D S U U U
帧结构5 D S U U U D D S U U
帧结构6 D D S U U D S U U U
帧结构7 D S U U U D S U U D
帧结构8 D D S U U U D S U U
帧结构9 D S U U D S U U U D
帧结构10 D D S U U U U D S U
帧结构11 D D S U D S U U U U
需要说明的是,帧结构的参数信息包括但不限于:D到U的最大距离和U到D的最大距离。其中,D到U的最大距离指帧结构中最大的D连续个数,会影响上行反馈时间,从而影响时延。U到D的最大距离指帧结构中最大的U连续个数,会影响下行反馈时间,从而影响时延。
6、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是代表用户的信道状态
7、初始误块率(initial block error rate,IBLER)是出错的数据块在所有发送的数据块中所占的百分比,可以用于表征误块率。
8、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利用率可以用于表征小区负载情况。
9、下行时隙占比为下行时隙占总时隙的比例,是一个周期内所有下行符号占总符号数中的占比。
10、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学习和存贮大量的输入与输出模式的映射关系,而无需事前揭示描述这种映射关系的数学方程。
一般情况下,神经网络模型的学习规则可以是使用最速下降法,即通过反向传播来不断调整网络的权值和阈值,使网络的误差平方和最小。
11、峰值速率(data rate)为用户在通信系统中能获取的最大吞吐量。在实际通信系统中,一般是无法达到的。关于单小区峰值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估算:
Figure BDA0003102205830000091
其中,J为载波数。需要说明的是,当只有单载波时J=1。
Figure BDA0003102205830000092
为接收层数。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终端要求,单用户下行的接收层数取值为4,单用户上行的接收层数取值为2。
Figure BDA0003102205830000093
为调制方式的比特增益。需要说明的是,当调制方式为256QAM时,比特增益取值为8;当调制方式为64QAM时,比特增益取值为6。
f(j)为换算系数,用于表征上行时隙占总时隙的占比,或下行时隙占总时隙的占比。
需要说明的是,上行时隙占总时隙的占比由上行符号数除以总符号数进行计算的。下行时隙占总时隙的占比由下行符号数除以总符号数进行计算的。在2.5ms双周期中,示例性的,该DDDSUDDSUU帧结构中,U时隙包括14个上行符号;D时隙包括14个下行符号;S时隙是10:2:2的配置,也就是说,一个S时隙中有10个下行符号,2个GAP符号,2个上行符号,那么该DDDSUDDSUU帧结构下行时隙占总时隙的占比=(5*14+2*10)/(10*14)≈64.29%;上行时隙占总时隙的占比=(3*14+2*10)/(10*14)≈32.86%。
Rmax为编码效率。
Figure BDA0003102205830000101
为PRB数目。
Ts μ为一个OFDM符号的周期(duration)。示例性的,当频率为30KHZ时:
Figure BDA0003102205830000102
OH(j)为开销比例。示例性的,当OH(j)表示下行开销比例时,取值为0.14;当OH(j)表示上行开销比例时,取值为0.08。
以上是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的部分概念所做的简单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该通信系统可以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通信系统,例如,5G通信系统、NR系统、NR车联网(vehicle-to-everything,V2X)系统以及其他下一代通信系统,也可以为非3GPP通信系统,不予限制。此外,通信系统还可以适用于面向未来的通信技术,都适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以图1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帧结构确定方法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提供的方法应用于NR系统或5G网络中为例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网络设备以及多个终端,如:终端1、终端2。终端可以位于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与网络设备通过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为示例性框架图,图1中包括的节点的数量不受限制,且除图1所示功能节点外,还可以包括其他节点,如:核心网设备、网关设备、应用服务器等等,不予限制。
其中,网络设备主要用于实现终端的资源调度、无线资源管理、无线接入控制等功能。具体的,网络设备可以为小型基站、无线接入点、收发点(transmission receivepoint,TRP)、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以及某种其它接入节点中的任一节点。
终端可以为终端(terminal equipment)或者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或者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或者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具体的,终端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或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还可以是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家居、车载终端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终端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下面以用于实现终端的功能的装置是终端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帧结构确定方法。
具体实现时,图1中的设备均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组成结构,或者包括图2所示的部件。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200的组成示意图,该通信装置200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如图2所示,该通信装置200包括处理器201,通信接口202以及通信线路203。
进一步的,该通信装置2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204。其中,处理器201,存储器204以及通信接口202之间可以通过通信线路203连接。
其中,处理器201是CPU、通用处理器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处理器201还可以是其它具有处理功能的装置,例如电路、器件或软件模块,不予限制。
通信接口202,用于与其他设备或其它通信网络进行通信。该其它通信网络可以为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202可以是模块、电路、通信接口或者任何能够实现通信的装置。
通信线路203,用于在通信装置200所包括的各部件之间传送信息。
存储器204,用于存储指令。其中,指令可以是计算机程序。
其中,存储器204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或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或可存储信息和/或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还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等,不予限制。
需要指出的是,存储器204可以独立于处理器201存在,也可以和处理器201集成在一起。存储器204可以用于存储指令或者程序代码或者一些数据等。存储器204可以位于通信装置200内,也可以位于通信装置200外,不予限制。处理器201,用于执行存储器204中存储的指令,以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测量方法。
在一种示例中,处理器2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2中的CPU0和CPU1。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200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除图2中的处理器201之外,还可以包括处理器207。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200还包括输出设备205和输入设备206。示例性地,输入设备206是键盘、鼠标、麦克风或操作杆等设备,输出设备205是显示屏、扬声器(speaker)等设备。
需要指出的是,通信装置200可以是台式机、便携式电脑、网络服务器、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终端、嵌入式设备、芯片系统或有图2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此外,图2中示出的组成结构并不构成对该终端的限定,除图2所示部件之外,该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此外,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之间涉及的动作、术语等均可以相互参考,不予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各个设备之间交互的消息名称或消息中的参数名称等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名称,不予限制。
如图3所示,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帧结构确定装置30的结构示意图。该帧结构确定装置包括:计算设备301、第一参数预测模型302、第二参数预测模型303。
计算设备301用于根据第一业务需求确定第二帧结构集合,再从第二帧结构结合中确定第一帧结构。
第一参数预测模型302用于预测预设区域内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上行吞吐量和上行用户时延。
第二参数预测模型303用于预测预设区域内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下行吞吐量和下行用户时延。
目前,确定用于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帧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方式1、方式2、方式3。
方式1:基于业务的带宽需求分配帧结构。
获取不同的业务所需的带宽,按照带宽需求分配合适的帧结构,使得所分配的帧结构可以满足业务的带宽需求。如表3所示,不同清晰度下的视频业务所需要的带宽也不同,依据上述方式1,则需要按照不同的带宽需求分配适合的帧结构。
表3
清晰度 码率 上行带宽
1080P 8M-10M 15-20M
4K 30M-60M 40M-80M
8K 80M-120M 120M-160M
方式1存在的问题:未将业务对业务的其他需求考虑进帧结构的分配中,使得一些对业务的其他需求(例如,时延)要求较高的业务会被影响。示例性的,远程手术业务对时延的要求非常严格,如果所分配的帧结构不能满足远程手术业务的时延需求,则会对手术的结果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方式2:基于SINR需求和速率需求分配帧结构。
获取不同的业务的SINR需求和速率需求,按照SINR需求和速率需求分配合适的帧结构,使得所分配的帧结构可以同时满足SINR需求和速率需求。
方式2存在的问题:未将业务对业务的其他需求考虑进帧结构的确定中,使得一些对时延要求较高的业务会被影响。
方式3:基于业务的上下行流量比例分配帧结构。
获取不同的业务的上下行流量比例,按照业务的上下行流量比例分配合适的帧结构,使得所分配的帧结构可以同时满足业务的上下行流量的需求。例如,一个业务的下行流量为总流量的20%,下行流量为总流量的80%,则所分配的帧结构可以同时满足该业务的上下行流量比例1:4的需求。
方式3存在的问题:
1、未将业务对时延的需求考虑进帧结构的分配中,使得一些对时延要求较高的业务会被影响。
2、未将指定区域内小区的容量需求考虑进帧结构的分配中,使得所分配的帧结构不能满足容量的需求,也会间接的影响时延、速率等参数。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帧结构确定方法,使得所确定的帧结构能够更好的满足业务多样化的需求。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401、计算设备获取第一帧结构集合。
其中,第一帧结构集合中包括多种帧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5G网络中,计算设备对于时隙配置更加灵活,帧结构种类也较多。目前,帧结构种类的数量可以达到上百种。一般情况下,第一帧结构集合中包括所有种类的帧结构。但是,在某些特征场景下,只需特定种类的帧结构时,第一帧结构集合中的多种帧结构也可以为上述特定种类的帧结构。
S402、计算设备根据第一帧结构集合确定第二帧结构集合。
其中,第二帧结构集合中包括第一帧结构集合中满足第一业务需求的帧结构。
其中,第一业务需求包括预设区域内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传输数据的时延需求和带宽需求。
上述预设区域内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可以属于同一小区,也可以属于多个小区。
需要说明的是,在2B场景下,若在预设区域内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只对应一种2B业务,则在预设区域内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时延需求和带宽需求为该业务所对应的时延需求和带宽需求。示例性的,智能电表终端设备在预设区域内,只对应电量统计业务,则在预设区域内的一个或多个智能电表终端设备的时延需求和带宽需求为电量统计业务所对应的时延需求和带宽需求。
若在预设区域内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对应多种2B业务,则在预设区域内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时延需求为上述多个业务的最小时延需求,在预设区域内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带宽需求为上述多个业务的总带宽需求。示例性的,车载终端设备在预设区域内一般对应多媒体地图、辅助驾驶、自动驾驶三种业务,则在预设区域内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时延需求为上述三个业务中最小的时延需求,在预设区域内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带宽需求为上述三个业务的带宽需求的加和。
S403、计算设备根据第二帧结构集合确定第一帧结构。
其中,第一帧结构用于预设区域内的网络设备与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帧结构为第二帧结构集合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帧结构。
预设条件包括:帧结构对应的第一带宽需求和第一时延需求满足预设条件,第一带宽需求为根据第一加权值加权后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总带宽需求,第一时延需求为根据第二加权值加权后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平均时延需求。在该情况下,确定的第一帧结构能够满足第一带宽需求和第一时延需求的预设条件,使得第一帧结构能够更好的满足业务需求。
一种示例,该预设条件满足以下公式1:
γ=α·(THDL+THUL)+β/(tDL+tUL) 公式1
其中,THDL为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下行吞吐量总和,THUL为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上行吞吐量总和。tDL为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下行时延均值,tUL为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上行时延均值。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帧结构确定方法,计算设备在帧结构的确定过程中,不仅考虑时延需求,还考虑带宽需求,使得基于时延需求和带宽需求确定的帧结构能够更好的满足2B业务的业务需求,进而提升用户使用2B业务时的用户体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图4,如图5所示,上述S402具体可以通过以下S501至S502确定。
S501、计算设备根据第一帧结构集合确定第三帧结构集合。
其中,第三帧结构集合中包括第一帧结构集合中满足第二业务需求的帧结构。
其中,第二业务需求包括预设区域内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总带宽需求。
S502、计算设备确定第二帧结构集合中包括第三帧结构集合中满足第一业务需求的帧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业务需求可参考上述相应位置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帧结构确定方法,计算设备先根据预设区域内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总带宽需求缩小帧结构集合的范围,再从已缩小的帧结构集合(即第三帧结构集合)中确定第二帧结构集合,即计算设备先进一步的缩小帧结构集合,再确定第二帧结构集合,使得第二帧结构的确定过程能够更加方便、快速。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图5,如图6所示,上述S501具体可以通过以下S601至S603确定。
S601、计算设备获取预设区域内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总带宽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总带宽需求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上行带宽需求和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下行带宽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上行带宽需求是总和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上行带宽需求。通过以下公式表示:
Figure BDA0003102205830000161
其中,THUL为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上行带宽需求,N为终端设备的数量,THUL,i为第i个终端设备的上行带宽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下行带宽需求是总和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下行带宽需求。通过以下公式表示:
Figure BDA0003102205830000162
其中,THDL为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下行带宽需求,N为终端设备的数量,THDL,i为第i个终端设备的下行带宽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的上行带宽需求和下行带宽需求均由所检测到的终端设备业务类型决定。示例性的,终端设备所检测到的业务类型为游戏场景下的小视频业务,则该终端设备的上行带宽需求为20Mbps,该终端设备的下行带宽需求为20Mbps。上述示例仅以检测到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为一个进行说明,若检测到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为多个时,则该终端设备的上行带宽需求和下行带宽需求为多种业务的总和。
S602、计算设备根据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总带宽需求确定预设区间。
其中,预设区间为满足总带宽需求的帧结构的下行时隙占总时隙的占比的区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计算预设区间的说明是以单小区为例,结合上述单小区峰值速率公式。
其中,上述计算设备所获取的预设区域内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上行带宽需求为预设区域内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实际上行带宽需求。
单小区峰值速率公式中除换算系数外的其他值可以通过该小区的工参和基站的配置数据得知。
依据上述单小区峰值速率公式计算得到的是预设区域内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最大上行带宽需求,因此,本申请以预设区域内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最大上行带宽需求的一半估算为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实际上行带宽需求。
计算设备通过上述单小区峰值速率公式可以反推得到上行时隙占总时隙的占比
Figure BDA0003102205830000171
以及下行时隙占总时隙的占比
Figure BDA0003102205830000172
GAP时隙占总时隙的占比
Figure BDA0003102205830000173
是开发运营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的。示例性的,GAP时隙占总时隙的占比
Figure BDA0003102205830000174
可以以帧结构中只有一个S时隙的情况进行设置。
由此可以得到,上述预设区间为
Figure BDA0003102205830000175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是要计算多小区的峰值速率,计算设备只需将单小区峰值速率乘以小区数即可。其余过程与单小区的计算过程相同。
S603、计算设备确定第一帧结构集合中帧结构的下行时隙占总时隙的占比在预设区间内的帧结构为第三帧结构结合中的帧结构。
也就是说,计算设备确定第一帧结构集合中的帧结构的下行时隙占总时隙的占比,需要大于或等于
Figure BDA0003102205830000176
且小于或等于
Figure BDA0003102205830000177
才能作为第三帧结构集合中的帧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依据上述帧结构的概念可知,每种帧结构都具有多种时隙,且各个时隙之间也具有排列顺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帧结构确定方法,计算设备先根据预设区间的筛选出一部分帧结构作为第三帧结构集合,再从已缩小的帧结构集合(即第三帧结构集合)中确定第二帧结构集合,即计算设备先进一步的缩小帧结构集合,再确定第二帧结构集合,使得第二帧结构的确定过程能够更加方便、快速。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图5,如图7所示,上述S502具体可以通过以下S701至S704确定。
S701、计算设备获取第一输入信息,并将第一输入信息输入到第一网络模型中,确定第一输出信息。
其中,第一输入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上行数据包大小、上行SINR、上行IBLER、上行PRB利用率、D到U的最大距离、U到D的最大距离、下行时隙占比。
上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上行数据包大小、上行SINR、上行IBLER、上行PRB利用率可以从测试数据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行数据包大小、上行SINR、上行IBLER、上行PRB利用率均是以单一终端设备为单位进行获取的。
上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D到U的最大距离、U到D的最大距离、下行时隙占比可以根据该帧结构计算获取。需要说明的是,D到U的最大距离、U到D的最大距离、下行时隙占比均是以单一帧结构为单位进行获取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每次计算设备输入第一输入信息时,第一输入信息中包括一个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包大小、上行SINR、上行IBLER、上行PRB利用率,以及一种帧结构的D到U的最大距离、U到D的最大距离、下行时隙占比。
其中,第一输出信息为所述第一网络模型的输出结果;第一输出信息用于表征一个终端设备的上行带宽需求和上行时延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输出结果用于表征的是一个终端设备在配置一种帧结构时能够满足的上行带宽需求和上行时延需求。
S702、计算设备获取第二输入信息,并将第二输入信息输入到第二网络模型中,确定第二输出信息。
其中,第二输入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下行数据包大小、下行SINR、下行IBLER、下行PRB利用率、D到U的最大距离、U到D的最大距离、下行时隙占比。
上述第二输入信息中的下行数据包大小、下行SINR、下行IBLER、下行PRB利用率可以从测试数据中。需要说明的是,下行数据包大小、下行SINR、下行IBLER、下行PRB利用率均是以单一终端设备为单位进行获取的。
上述第二输入信息中的D到U的最大距离、U到D的最大距离、下行时隙占比可以根据该帧结构计算获取。需要说明的是,D到U的最大距离、U到D的最大距离、下行时隙占比均是以单一帧结构为单位进行获取的。
其中,第二输出信息为所述第一网络模型的输出结果;第二输出信息用于表征一个终端设备的下行带宽需求和下行时延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输入信息和第二输出信息可参考上述第一输入信息和第一输出信息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计算设备在使用第一参数预测模型之前,需要对第一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以保证最终得到的第一参数预测模型的稳定性以及输出结果的精准性。计算设备对第一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和测试的过程如下:
步骤1、计算设备获取训练样本数据和测试样本数据。
其中,训练样本数据和测试样本数据包括多个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包大小、下行SINR、下行IBLER、下行PRB利用率、以及多种帧结构的D到U的最大距离、U到D的最大距离、下行时隙占比。
步骤2、计算设备将训练样本数据输入第一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初始第一参数预测模型。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计算设备根据第一神经网络模型的损失函数,确定第一神经网络模型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示例性的,计算设备在第一神经网络模型的损失函数的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神经网络模型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在第一神经网络模型的损失函数的值小于预设值的情况下,计算设备确定第一神经网络模型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步骤3、计算设备将测试样本数据输入初始第一参数预测模型进行测试,确定测试结果。
步骤4、若测试结果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计算设备则确定初始第一参数预测模型为第一参数预测模型。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计算设备根据初始第一参数预测模型的准确率,确定初始第一参数预测模型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依据准确率确定初始第一参数预测模型仅为一种示例性的说明,计算设备确定初始第一参数预测模型的依据还可以包括召回率等,本申请不作限制。
示例性的,在初始第一参数预测模型的准确率的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值的情况下,计算设备确定初始第一参数预测模型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在初始第一参数预测模型的准确率的值小于预设值的情况下,计算设备确定初始第一参数预测模型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步骤5、计算设备若测试结果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初始第一参数预测模型,并将调整后的初始第一参数预测模型作为初始第一参数预测模型,依次对初始第一参数预测模型执行步骤1、步骤2、步骤3和步骤4,直至确定第一参数预测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第二参数预测模型的训练和测试过程可参考上述第一参数预测模型的训练和测试过程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S703、计算设备根据每个终端设备的上行时延需求、下行时延需求、上行带宽需求、以及下行带宽需求,确定每个终端设备的帧结构集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情况下,每个终端设备的帧结构集合中的帧结构需要满足的是上行用户吞吐量和下行用户吞吐量需大于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业务的上行带宽需求和下行带宽需求,且上行用户时延和下行用户时延需小于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业务的上行时延需求和下行时延需求。
示例性的,当在为一个终端设备确定该终端设备的帧结构集合时,第一参数预测模型输出的第一输出信息中的上行用户时延80ms,上行用户吞吐量43Mbps,第二参数预测模型输出的第二输出信息中的下行用户时延75ms,下行用户吞吐量为1.2Mbps。该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业务智能监控场景下的4K视频业务时,由上述介绍可知,智能监控场景下的4K视频业务的上行时延100ms,上行吞吐量40Mbps,下行时延100ms,下行吞吐量为1Mbps。对比可知,当前配置的帧结构可以满足该终端设备的业务需求,则将该终端设备在输出上述上行用户时延、下行用户时延、上行吞吐量以及下行吞吐量时配置的帧结构加入该终端设备的帧结构集合中。
S704、计算设备确定所述每个终端设备的帧结构集合的交集为所述第二帧结构集合。
需要说明的是,计算设备如若确定第二帧结构集合中没有帧结构,即计算设备确定第三帧结构集合中没有能够满足上述时延需求和带宽需求的帧结构,在该情况下,计算设备则重新调整第三帧结构集合中帧结构的上行时隙与下行时隙的比值,进而重新确定第三帧结构集合、第二帧结构集合、以及第一帧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业务实际使用的过程,会出现终端设备数量变化的现象,进而平均时延需求和总带宽需求也会发生变化。在该情况下,当第三帧结构集合中的帧结构的种类的变化率大于预设值时,计算设备重新确定第三帧结构集合、第二帧结构集合、以及第一帧结构。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帧结构确定方法,计算设备通过引入参数预测模型对终端设备在不同的帧结构配置下的时延和吞吐量进行预测,避免了在百种帧结构、不同的信道和不同负载条件下进行遍历测试的繁重的工作,大大提升了帧结构的确定效率,也提升了参数预测的准确性。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帧结构确定方法可以由帧结构确定装置实现。帧结构确定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公开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公开实施例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网络设备进行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或者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8示出了一种帧结构确定装置80的结构示意图,该帧结构确定装置80可以为网络设备的芯片,该帧结构确定装置8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网络设备的功能。图8所示的帧结构确定装置80可以包括:通信单元801和处理单元802。
通信单元801,用于获取第一帧结构集合,第一帧结构集合中包括多种帧结构。
处理单元801,还用于根据第一帧结构集合确定第二帧结构集合;第二帧结构集合中包括第一帧结构集合中满足第一业务需求的帧结构,第一业务需求包括预设区域内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传输数据的时延需求和带宽需求。
处理单元801,还用于根据第二帧结构集合确定第一帧结构;第一帧结构用于预设区域内的网络设备与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其中,帧结构确定装置8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图4、图5、图6及图7所示帧结构确定方法中计算设备的行为功能。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图8所示的通信装置8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803。存储单元803用于储存程序代码和指令。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801,具体用于根据第一帧结构集合确定第三帧结构集合;第三帧结构集合中包括第一帧结构集合中满足第二业务需求的帧结构,第二业务需求包括预设区域内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总带宽需求;确定第二帧结构集合中包括第三帧结构集合中满足第一业务需求的帧结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帧结构为第二帧结构集合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帧结构;预设条件包括:帧结构对应的第一带宽需求和第一时延需求满足预设条件,第一带宽需求为根据第一加权值加权后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总带宽需求,第一时延需求为根据第二加权值加权后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平均时延需求。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801,具体用于:通过通信单元获取预设区域内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总带宽需求;根据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总带宽需求确定预设区间;预设区间为满足总带宽需求的帧结构的下行时隙占总时隙的占比的区间;确定第一帧结构集合中帧结构的下行时隙占总时隙的占比在预设区间内的帧结构为第三帧结构结合中的帧结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801,具体用于:通过通信单元获取第一输入信息,并将第一输入信息输入到第一参数预测模型中,确定第一输出信息;第一输入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上行数据包大小、上行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上行初始误块率IBLER、上行物理资源块PRB利用率、下行时隙D到上行时隙U的最大距离、U到D的最大距离、下行时隙占比;第一输出信息为第一网络模型的输出结果;第一输出信息用于表征一个终端设备的上行带宽需求和上行时延需求;通过通信单元获取第二输入信息,并将第二输入信息输入到第二参数预测模型中,确定第二输出信息;第二输出信息为第一网络模型的输出结果;第二输出信息用于表征一个终端设备的下行带宽需求和下行时延需求;第二输入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下行数据包大小、下行SINR、下行IBLER、下行PRB利用率、D到U的最大距离、U到D的最大距离、下行时隙占比;根据每个终端设备的上行时延需求、下行时延需求、上行带宽需求、以及下行带宽需求,确定每个终端设备的帧结构集合;确定每个终端设备的帧结构集合的交集为第二帧结构集合。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流程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任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包括数据发送端和/或数据接收端)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通信装置的硬盘或内存。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上述终端装置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上述终端装置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既包括上述通信装置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上述计算机程序以及上述通信装置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帧结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帧结构集合,所述第一帧结构集合中包括多种帧结构;
根据所述第一帧结构集合确定第三帧结构集合;所述第三帧结构集合中包括所述第一帧结构集合中满足第二业务需求的帧结构,所述第二业务需求包括预设区域内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总带宽需求;
确定第二帧结构集合中包括所述第三帧结构集合中满足第一业务需求的帧结构;所述第二帧结构集合中包括所述第一帧结构集合中满足所述第一业务需求的帧结构,所述第一业务需求包括预设区域内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传输数据的时延需求和带宽需求;
根据所述第二帧结构集合确定第一帧结构;所述第一帧结构用于所述预设区域内的网络设备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帧结构为所述第二帧结构集合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帧结构;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帧结构对应的第一带宽需求和第一时延需求满足预设条件,所述第一带宽需求为根据第一加权值加权后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总带宽需求,所述第一时延需求为根据第二加权值加权后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平均时延需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帧结构集合确定第三帧结构集合,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区域内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总带宽需求;
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总带宽需求确定预设区间;所述预设区间为满足所述总带宽需求的帧结构的下行时隙占总时隙的占比的区间;
确定所述第一帧结构集合中所述帧结构的下行时隙占总时隙的占比在预设区间内的帧结构为所述第三帧结构集合中的帧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二帧结构集合中包括所述第三帧结构集合中满足所述第一业务需求的帧结构,包括:
获取第一输入信息,并将第一输入信息输入到第一参数预测模型中,确定第一输出信息;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上行数据包大小、上行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上行初始误块率IBLER、上行物理资源块PRB利用率、下行时隙D到上行时隙U的最大距离、U到D的最大距离、下行时隙占比;所述第一输出信息为所述第一参数预测模型的输出结果;所述第一输出信息用于表征一个终端设备的上行带宽需求和上行时延需求;
获取第二输入信息,并将第二输入信息输入到第二参数预测模型中,确定第二输出信息;所述第二输出信息为所述第二参数预测模型的输出结果;所述第二输出信息用于表征一个终端设备的下行带宽需求和下行时延需求;所述第二输入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下行数据包大小、下行SINR、下行IBLER、下行PRB利用率、D到U的最大距离、U到D的最大距离、下行时隙占比;
根据每个终端设备的上行时延需求、下行时延需求、上行带宽需求、以及下行带宽需求,确定所述每个终端设备的帧结构集合;
确定所述每个终端设备的帧结构集合的交集为所述第二帧结构集合。
5.一种帧结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帧结构集合,所述第一帧结构集合中包括多种帧结构;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帧结构集合确定第三帧结构集合,确定第二帧结构集合中包括所述第三帧结构集合中满足第一业务需求的帧结构;所述第三帧结构集合中包括所述第一帧结构集合中满足第二业务需求的帧结构,所述第二业务需求包括预设区域内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总带宽需求;所述第二帧结构集合中包括所述第一帧结构集合中满足所述第一业务需求的帧结构,所述第一业务需求包括预设区域内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传输数据的时延需求和带宽需求;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帧结构集合确定第一帧结构;所述第一帧结构用于所述预设区域内的网络设备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帧结构为所述第二帧结构集合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帧结构;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帧结构对应的第一带宽需求和第一时延需求满足预设条件,所述第一带宽需求为根据第一加权值加权后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总带宽需求,所述第一时延需求为根据第二加权值加权后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平均时延需求。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获取所述预设区域内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总带宽需求;
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总带宽需求确定预设区间;所述预设区间为满足所述总带宽需求的帧结构的下行时隙占总时隙的占比的区间;
确定所述第一帧结构集合中所述帧结构的下行时隙占总时隙的占比在预设区间内的帧结构为所述第三帧结构集合中的帧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获取第一输入信息,并将第一输入信息输入到第一参数预测模型中,确定第一输出信息;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上行数据包大小、上行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上行初始误块率IBLER、上行物理资源块PRB利用率、下行时隙D到上行时隙U的最大距离、U到D的最大距离、下行时隙占比;所述第一输出信息为所述第一参数预测模型的输出结果;所述第一输出信息用于表征一个终端设备的上行带宽需求和上行时延需求;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获取第二输入信息,并将第二输入信息输入到第二参数预测模型中,确定第二输出信息;所述第二输出信息为所述第二参数预测模型的输出结果;所述第二输出信息用于表征一个终端设备的下行带宽需求和下行时延需求;所述第二输入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下行数据包大小、下行SINR、下行IBLER、下行PRB利用率、D到U的最大距离、U到D的最大距离、下行时隙占比;
根据每个终端设备的上行时延需求、下行时延需求、上行带宽需求、以及下行带宽需求,确定所述每个终端设备的帧结构集合;
确定所述每个终端设备的帧结构集合的交集为所述第二帧结构集合。
9.一种帧结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帧结构确定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当计算机执行该指令时,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帧结构确定方法。
CN202110626333.5A 2021-06-04 2021-06-04 帧结构确定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4524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6333.5A CN113452478B (zh) 2021-06-04 2021-06-04 帧结构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6333.5A CN113452478B (zh) 2021-06-04 2021-06-04 帧结构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2478A CN113452478A (zh) 2021-09-28
CN113452478B true CN113452478B (zh) 2022-07-08

Family

ID=77810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26333.5A Active CN113452478B (zh) 2021-06-04 2021-06-04 帧结构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524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5376B (zh) * 2022-05-30 2024-04-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帧结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793730A (zh) * 2022-09-21 2024-03-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641588A (zh) * 2024-01-26 2024-03-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9930A (zh) * 2009-08-06 2012-05-09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帧结构配置方法及相应的基站、用户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2695283A (zh) * 2012-05-28 2012-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子帧的调度方法及基站
CN103368879A (zh) * 2013-07-25 2013-10-23 西安星河亮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wlan系统信号自动检测方法
CN106550464A (zh) * 2015-09-22 2017-03-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027176A (zh) * 2016-01-29 2017-08-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04951A (zh) * 2016-03-17 2017-09-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通信系统中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94680A (zh) * 2016-03-31 2017-10-2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tdd系统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688623A (zh) * 2017-10-18 2019-04-2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帧结构及其配置方法和配置装置及物理信道结构
CN112235820A (zh) * 2020-12-17 2021-01-1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帧结构的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06840A1 (en) * 2011-02-10 2012-08-16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flexible tdd configuration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9930A (zh) * 2009-08-06 2012-05-09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帧结构配置方法及相应的基站、用户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2695283A (zh) * 2012-05-28 2012-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子帧的调度方法及基站
CN103368879A (zh) * 2013-07-25 2013-10-23 西安星河亮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wlan系统信号自动检测方法
CN106550464A (zh) * 2015-09-22 2017-03-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027176A (zh) * 2016-01-29 2017-08-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04951A (zh) * 2016-03-17 2017-09-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通信系统中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94680A (zh) * 2016-03-31 2017-10-2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tdd系统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688623A (zh) * 2017-10-18 2019-04-2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帧结构及其配置方法和配置装置及物理信道结构
CN112235820A (zh) * 2020-12-17 2021-01-1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帧结构的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2478A (zh) 202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52478B (zh) 帧结构确定方法及装置
Angelakis et al. Allocation of heterogeneous resources of an IoT device to flexible services
CN103298117B (zh) 一种时频资源的指示及确认方法和装置
CN110392079B (zh) 面向雾计算的节点计算任务调度方法及其设备
CN102422701A (zh) 进行负载估计以满足限定的服务质量
CN102404860B (zh) 一种lte系统中下行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1569124A (zh) 控制信道的盲估计
CN105142227A (zh) 一种mcs等级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CN109314965A (zh) 用于mu资源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80834A (zh) ePDCCH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基站、用户设备
CN102210189B (zh) 与划分的业务段相关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2244628B (zh) 一种实现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2333826B (zh) 一种业务接纳方法及装置
CN117201369A (zh) 网络速率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432026A (zh) 蜂窝网络中的服务特定调度
CN104509133A (zh) 设备到设备临近服务中传输信号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8541059B (zh)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071547B (zh) QoE测量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922030A (zh) 调度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669251B (zh) 传输块大小的确定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4503467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装置
US951022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ffic engineering in a software defined radio access network
Jiao et al. Queue performance of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with general primary user activity model
CN110708141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微型基站
Han et al. System-leve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with 5G K-SimSys for 5G URLLC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