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01369A - 网络速率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网络速率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01369A
CN117201369A CN202311150096.5A CN202311150096A CN117201369A CN 117201369 A CN117201369 A CN 117201369A CN 202311150096 A CN202311150096 A CN 202311150096A CN 117201369 A CN117201369 A CN 1172013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e
target
network
determining
target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500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祝海亮
周奕昕
于洋
盛莉莉
黎越
蔡飞
张进
祝喆
褚旭
许艳秋
刘二波
夏小祥
徐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5009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013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01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013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速率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运营商获取的小区下行用户平均速率代表性不强的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小区的网络带宽、空分复用流数、误码率以及用户上报的资源块信息;资源块RB信息包括目标小区内预设调制方式下不同调制与编码策略MCS阶数的用户上报的RB数;根据目标小区内预设调制方式下各MCS阶数的用户上报的RB数以及预设比值,确定目标小区对应的目标上行频谱效率;基于网络带宽、空分复用流数、误码率以及目标上行频谱效率,确定目标小区对应的目标体验速率;目标体验速率为满足用户需求的下行网络速率。

Description

网络速率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速率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业务和网络规模不断扩展,尤其在5G无线网络下的网络业务方面,移动网络承载的流量呈现出几何级的数值增长趋势,运营商为保证用户获得良好的网络业务速率,就需要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使运营商分配的网络资源能够满足用户的网络需求。
现有技术通常由运营商采集并统计小区用户的网络性能相关数据,使用基站算法,计算出目标小区的下行用户平均速率,并将下行用户平均速率作为小区用户整体的实际网络速率,并根据小区用户的实际网络速率提供对应的网络资源,满足小区用户的网络需求。但是,从用户实际体验反馈和现场测试发现,现有技术中运营商获取的小区下行用户平均速率的代表性不强,无法准确的判断小区用户的实际网络速率,导致网络资源的分配不够合理,用户网络体验感差。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方案,能够准确的获取小区用户的实际网络速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速率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小区用户整体的实际网络速率无法准确衡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网络速率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小区的网络带宽、空分复用流数、误码率以及用户上报的资源块信息;资源块RB信息包括目标小区内预设调制方式下不同调制与编码策略MCS阶数的用户上报的RB数;根据目标小区内预设调制方式下各MCS阶数的用户上报的RB数以及预设比值,确定目标小区对应的目标上行频谱效率;基于网络带宽、空分复用流数、误码率以及目标上行频谱效率,确定目标小区对应的目标体验速率;目标体验速率为满足用户需求的下行网络速率。
可选的,根据目标小区内预设调制方式下各MCS阶数的用户上报的RB数以及预设比值,确定目标小区对应的目标上行频谱效率,包括:确定各MCS阶数的用户上报的RB数总和;确定各MCS阶数对应的RB数与RB数总和的比值,得到多个比值,并计算多个比值的和;确定多个比值的和与预设比值的差值,并将差值的绝对值作为目标MCS阶数;将目标MCS阶数对应的频谱效率,确定为目标上行频谱效率。
可选的,基于网络带宽、空分复用流数、误码率以及目标上行频谱效率,确定目标小区对应的目标体验速率,包括:将网络带宽、空分复用流数、误码率以及目标上行频谱效率的乘积,确定为目标体验速率。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获取目标小区的下行用户平均速率;在下行用户平均速率大于目标体验速率,且目标体验速率小于预设速率的情况下,将目标小区确定为待优化小区,并对目标小区进行优化。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网络速率确定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以及确定单元;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小区的网络带宽、空分复用流数、误码率以及用户上报的资源块信息;资源块RB信息包括目标小区内预设调制方式下不同调制与编码策略MCS阶数的用户上报的RB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小区内预设调制方式下各MCS阶数的用户上报的RB数以及预设比值,确定目标小区对应的目标上行频谱效率;确定单元,还用于基于网络带宽、空分复用流数、误码率以及目标上行频谱效率,确定目标小区对应的目标体验速率;目标体验速率为满足用户需求的下行网络速率。
可选的,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各MCS阶数的用户上报的RB数总和;确定各MCS阶数对应的RB数与RB数总和的比值,得到多个比值,并计算多个比值的和;确定多个比值的和与预设比值的差值,并将差值的绝对值作为目标MCS阶数;将目标MCS阶数对应的频谱效率,确定为目标上行频谱效率。
可选的,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将网络带宽、空分复用流数、误码率以及目标上行频谱效率的乘积,确定为目标体验速率。
可选的,确定单元,还用于:获取目标小区的下行用户平均速率;在下行用户平均速率大于目标体验速率,且目标体验速率小于预设速率的情况下,将目标小区确定为待优化小区,并对目标小区进行优化。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网络速率确定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第一方面的网络速率确定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网络速率确定装置获取目标小区的网络带宽、空分复用流数、误码率以及用户上报的资源块信息。资源块RB信息包括目标小区内预设调制方式下不同调制与编码策略MCS阶数的用户上报的RB数。根据目标小区内预设调制方式下各MCS阶数的用户上报的RB数以及预设比值,确定目标小区对应的目标上行频谱效率。基于网络带宽、空分复用流数、误码率以及目标上行频谱效率,确定目标小区对应的目标体验速率。由于在确定目标体验速率时,本申请根据网络基础原理,考虑到了多种影响用户网络体验的关联因素,通过对用户的实际网络速率和用户体验满足的情况制定关联算法,实现对用户实际网络速率的还原,确保最终目标体验速率呈现结果和大多数的用户体验相匹配,相较于现有技术仅获取小区的下行用户平均速率,本申请的目标体验速率代表性强,能够更准确的评估用户的实际网络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速率确定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网络资源的非连续调度和连续调度的效果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速率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目标体验速率相关因素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速率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CS阶数与频谱效率的折线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速率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速率确定方法的流程判断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待优化小区的网络速率变化效果的统计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分流量及用户数量变化的统计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速率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英文:of)”,“相应的(英文:corresponding,relevant)”和“对应的(英文:correspond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是在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一些相关技术术语以及相关技术进行介绍。
目前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5G)网络下,通常由运营商采集并统计小区用户的网络性能相关数据,使用基站算法,计算出目标小区的下行用户平均速率,以下行用户平均速率反映小区用户整体的实际网络速率,根据下行用户平均速率判断用户业务体验的满意度,并调整网络资源。
在一些实例中,用户业务体验的好坏,取决于在用户体验过程中,网络业务需求对应的网络速率是否满足最低目标要求。尤其是视频网络业务对用户体验感知影响较大,视频的即点即开和拖曳快速响应,对网络要求高,且对用户体验最为直观,需保障用户速率在20Mbps以上,即如果基站统计的下行用户平均速率大于20Mbps,则认为该小区用户体验满足用户体验保障需求,即运营商认为用户体验较好,反之则需要网络维护人员针对该小区的网络资源进行优化调整。
实际上,从用户实际体验反馈和现场测试发现,使用基站算法得出的下行用户平均速率结果并不能准确表现实际用户体验。因此,需要考虑更多的网络因素,得到更加准确的小区用户实际体验速率,从而为小区用户分配更加合理的网络资源。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速率确定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速率确定方法可以适用于网络速率确定系统。如图1所示,网络速率确定系统10包括基站11、网络速率确定装置12以及目标小区内的多个用户设备13。其中,网络速率确定装置12与基站11连接,基站11与各用户设备13连接。
需要说明的,网络速率确定装置12与基站11,以及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有线方式连接,也可以采用无线方式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网络速率确定装置12可以为实体设备,也可以为虚拟设备。例如,网络速率确定装置12可以为运营商的网络服务平台,也可以为该网络服务平台对应的服务器。
服务器可以是单独的一个服务器,或者,也可以是有多个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部分实施方式中,服务器集群还可以是分布式集群。可选地,服务器还可以在云平台上实现,例如,云平台可以包括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社区云(community cloud)、分布式云、跨云(inter-cloud)、以及多云(multi-cloud)等,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基站11可以为宏基站、微基站、皮基站、飞基站等5G或4G基站,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而目标小区为基站11的任意一个服务小区,且目标小区内有多个用户,每个用户至少对应一个用户设备,用户设备可以是无线设备也可以是有线设备。无线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设备进行通信,无线设备可以是移动设备,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再例如,无线设备还可以是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无线设备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远程终端(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 or User Equipment),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11可以为目标小区中的各用户设备13提供网络业务服务。例如,网络业务可以为视频业务、语音业务等。其中,相关网络业务与对应的用户体验速率要求可以得到表1所示的数据。
表1
一些实施例中,运营商使用网络速率确定装置12基于基站11获取目标小区内对应的上网用户设备的数量、上网用户设备的网络速率等网络性能相关数据,使用基站算法,计算出目标小区的下行用户平均速率,以下行用户平均速率反映小区用户设备整体的实际网络速率,并根据小区用户设备的实际网络速率提供对应的网络资源,满足小区用户的网络需求。
其中,运营商获取的网络性能相关数据包括无线链路层的控制协议(Radio LinkControl,RLC)层发送的下行数据总吞吐量、使缓存为空的最后一个周边元件扩展插槽(Slot)所传的下行RLC吞吐量以及扣除使下行缓存为空的最后一个Slot之后的数传时长。
需要说明的,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是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技术等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链路控制层协议。负责分段与连接、重传处理,以及对高层数据的顺序传送。与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l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不同,LTE系统的RLC协议位于LTE中的基站(EvolvedNodeB,eNodeB),这是因为在LTE系统对无线接入网的架构进行了扁平化。
在一些实例中,由于运营商获取的是小区下行数据吞吐量和时长,基站算法根据获取结果对用户设备进行网络速率评估。例如,用户业务为连续大包网络业务且在满调度情况下,基站算法评估的下行速率和用户使用速率基本接近,网络统计的结果能够近似反映用户实际情况,如下为满灌包(小区内的所有网络资源仅供一个终端使用)方式对比路测和统计用户速率结果,如表2所示。
需要说明的,上述大包网络业务可以为下载电影等需要使用较多流量的网络业务,也可以是其他使用网络资源较多的网络业务,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相应的,小包网络业务可以为用户之间的简单通信和发送图片、信息等即时通讯业务等,也可以为其他使用网络资源较少的网络业务,本申请对此同样不做限定。上述满贯包指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网络资源仅供一个终端使用,满贯包方式通常在测试目标小区的最大网络速率和网络资源容量等场景中使用,同样,使用满贯包的场景和方式不仅仅指代本申请提到的场景和方式,可以为其他的使用场景和使用方式,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表2
但是,上述方法在实施时,由于用户的网络业务不同,使用的网络资源有区别,例如不同用户使用不同的大包网络业务、小包网络业务、满贯包业务,不同用户所需的网络资源不同,消耗的网络资源也不同。相似的,用户在使用网络资源时的连续调度与非连续调度,所需网络速率也不同。如图2所示,图2展示了非连续调度和连续调度获得的不同网络速率,非连续调度时,用户的网络速率显示为100Mbps,连续调度时用户的网络速率显示为200Mbps。
根据上述情况,若为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用户使用同样的网络速率,会造成用户对分配的网络资源满意度差异大,用户的网络速率体验较差。
在一些实例中,除了用户的网络速率会根据网络业务变化而变化,还有因网络超额限制等问题导致用户网络速率发生变化的原因。从用户实际体验反馈和现场测试发现,因用户的网络业务数量和种类较多,上述的现有技术中,获取的小区下行用户平均速率的代表性不强,无法准确的判断小区用户的实际网络速率,导致网络资源的分配不够合理,用户网络体验感差。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速率确定方法,针对5G时代多样化网络业务需求的情况下,能够准确的获取小区用户的实际网络速率,并根据实际网络速率合理的分配网络资源,满足用户的网络需求。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3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速率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下述网络速率确定方法可以应用到如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中,也可以应用到其他类似场景。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速率确定方法,包括下述S201-S203。
S201、获取目标小区的网络带宽、空分复用流数、误码率以及用户上报的资源块信息。
其中,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信息包括目标小区内预设调制方式下不同调制与编码策略MCS阶数的用户上报的RB数。
作为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网络速率确定装置中存储着目标小区的网络带宽、空分复用流数以及误码率。目标小区的网络带宽、空分复用流数以及误码率是在小区建立网络的时候就确定好的,当需要进行目标体验速率的计算时,从网络速率确定装置中的存储模块直接进行获取,网络速率确定装置不需要通过基站对小区进行获取。而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信息需要网络速率确定装置通过基站获取目标小区用户上报的资源块信息。
如图4所示,目标小区用户的目标体验速率需要根据三方面进行确定,分别为网络制式配置方面、网络供给和用户调制方面以及空口和传输方面。且三方面又分为五部分,分别为频域、时域、码域、空域以及信号质量。其中,目标体验速率的频域部分是由子载波(ResourceElement,RE)和RB数量确定的,时域部分是由符号位和符号比例确定的,码域部分是由调制方式、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Scheme,MCS)以及频谱效率确定的,空域部分是由空分复用流(RANK)层数确定的,信号质量部分是由误码率收敛值确定的。
需要说明的,时域和频域是信号的基本性质,这样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分析信号,每种方式提供了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最快方式不一定是最明显的方式,用来分析信号的不同角度称为域。时域频域可清楚反应信号与互连线之间的相互影响。
其中,频域部分中的RE和RB数量跟网络带宽有关,即确定总RB数量和每RB中RE数可以确定用户占用的网络带宽。RE为频域的一个子载波、时域上的一个符号(symbol),12个RE等于1个RB。RB为频域上的12个子载波、7个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符号(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时域上的1个Slot。LTE中,一个子载波的带宽是15k,故1个RB带宽为180kHz。
一些实例中,码域所对应的调制方式、MCS以及频谱效率是由网络速率确定装置获取的,即网络速率确定装置通过基站获取目标小区上报的资源块RB信息,即确定目标小区内的预设调制方式,以及预设调制方式下不同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阶数对应不同用户上报的RB数,通过上报的RB数确定目标小区的MCS阶数,进一步的确定目标小区用户的频谱效率。
需要说明的,调制方式和MCS选阶的不同对应的频谱效率也不同,当前5G网络的调制方式主要为256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Modulation,QAM)和64QAM,不同调制方式中相同的MCS阶数对应的频谱效率不同,且相同资源情况下所携带的比特(bit)信息越多,也就代表网络速率更高,频普效率利用率也更大,同时对信道质量要求也更高。协议定义了256QAM和64QAM 2张MCS选阶表,基于终端上报的能力进行选择,当终端支持256QAM时,会选择256QAM的选阶表进行数据调制与解调,当终端支持64QAM时,会选择64QAM的选阶表进行数据调制与解调。具体256QAM和64QAM对应MCS选阶和频谱效率的数据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
MCS QAM 码率*1024 频谱效率
0 2 120 0.2344
1 2 193 0.377
2 2 308 0.6016
3 2 449 0.877
4 2 602 1.1758
5 4 378 1.4766
6 4 434 1.6953
7 4 490 1.9141
8 4 553 2.1602
9 4 616 2.4063
10 4 658 2.5703
11 6 466 2.7305
12 6 517 3.0293
13 6 567 3.3223
14 6 616 3.6094
15 6 666 3.9023
16 6 719 4.2129
17 6 772 4.5234
18 6 822 4.8164
19 6 873 5.1152
20 8 682.5 5.332
21 8 711 5.5547
22 8 754 5.8906
23 8 797 6.2266
24 8 841 6.5703
25 8 885 6.9141
26 8 916.5 7.1602
27 8 948 7.4063
表4
还需要说明的,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定义了一个时频资源承载二进制数据时采用的调制方案(Modulation)和冗余编码方案(Code Rate),MCS越高,调制方式和对应的传输码率越高,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想保持同样的误码率,对空口的要求也就越高。
在基站选择调制方式时,会根据用户与基站的距离进行选择,即距离基站近的用户选择256QAM调制方式,距离基站远的用户选择64QAM调制方式,且基站会周期性的对用户与基站的距离进行重新判断,根据判断结果对调制方式进行更改。
对于目标小区的用户来说,距离基站近的用户获得的网络资源较多、网络速率较快,而距离基站远的用户受信号覆盖和干扰、衰减等影响,获得的网络资源较少、网络速率较慢,体验相对下降,且256QAM调制方式在低阶MCS量化的误差比64QAM调制方式大。为了更好的体现用户的体验能力,通常评估边缘用户的体验结果能够更好的评估网络速率能力,因此对于小区网络能力速率的还原,采样64QAM调制方式进行确定频谱效率更合适。
网络供给和用户调制方面的另一部分空域所对应的空分复用流(RANK)层数为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信道矩阵的秩,表示最多能同时进行数据传输的层数。RANK最大不超过MIMO信道矩阵短边(size),即在大量MIMO(MassiveMultipleInput Multiple Output,Massive MIMO)情况下RANK最大取值取决于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侧的接收天线数,其数量通常为4,表示有1~4个这样的通道。RANK简单理解就是相同的时频资源,在空间中分成几份同时传输。在时频资源不变的情况下,RANK越高,实际吞吐率越高,网络传输速率越大。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目标小区内的用户在建设网络时已经确定好了RANK层数,网络速率确定装置在建设网络时通过基站获取用户的RANK层数,并将获取的RANK层数信息存储在存储块中,网络速率确定装置根据存储的RANK信息,使用公式:RANK层均值=RANK1占比*1+RANK2占比*2+RANK3占比*3+RANK4占比*4,计算用户平均RANK作为用户的RANK结果。
一些实施例中,网络速率确定装置获取目标小区用户下行发送RANK1~RANK4的TB数,通过对RANK1~RANK4占比统计,按照公式计算确定目标小区用户的RANK层均值,获得的相关数据如下表5所示。
表5
空口和传输方面对应信号质量部分,而信号质量部分对应误码率收敛值。误码率表示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因传输线路、空口影响等因素导致端到端码流发送的偏差。网络协议规定在通信过程中的误码率收敛值为10%,表示端到端的码流偏差情况,即用户发送的相关业务数据将在传输过程中存在10%的误码影响。
S202、根据目标小区内预设调制方式下各MCS阶数的用户上报的RB数以及预设比值,确定目标小区对应的目标上行频谱效率。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网络速率确定装置获取基站统计的目标小区的上报RB数,根据上报RB数计算出预设调制方式64QAM下每阶MCS的占比,根据满足90%用户的预设比值,确定目标小区的MCS阶数,选择64QAM调制方式,确定目标小区对应的目标上行频谱效率。
S203、基于网络带宽、空分复用流数、误码率以及目标上行频谱效率,确定目标小区对应的目标体验速率。
其中,目标体验速率为满足用户需求的下行网络速率。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网络速率确定装置基于网络带宽相关信息、空分复用流平均层数、误码率以及目标上行频谱效率,确定目标小区的目标体验速率。具体的,使用目标体验速率公式:目标体验速率=总RB数量×RE数/每RB×频普效率×RANK层数×(1-误码率),将网络带宽、空分复用流数、误码率以及目标上行频谱效率的乘积,确定为目标体验速率。即将总RB数量、每RB中子载波数RE、RANK平均层数、1-误码率、满足90%用户的MCS阶数对应的频谱效率相乘,得出目标小区的目标体验速率。
图5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速率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5所示的步骤为上述网络速率确定方法S202的具体步骤。
一种设计中,为了得到目标小区对应的目标上行频谱效率,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S202,具体可以包括S2021-S2024。
S2021、确定各MCS阶数的用户上报的RB数总和。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网络速率确定装置通过基站获取各MCS阶数的用户上报的RB数,即网络速率确定装置通过基站获取目标小区用户在RANK1~RANK4下占用MCS0~MCS28阶的用户上报的RB采样数。网络速率确定装置根据用户上报的RB数,使用聚类公式将0-28MCS阶的RB采样数据进行聚类,确定各MCS阶的用户上报的RB数总和。
S2022、确定各MCS阶数对应的RB数与RB数总和的比值,得到多个比值,并计算多个比值的和。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网络速率确定装置根据各MCS阶数对应的RB数和各MCS阶数的RB数总和确定其比值,根据得到的多个比值计算比值的和。即根据获取的各MCS阶数的RB数,分别计算他们与全量上报的RB数的比值,得到多个比值,并计算多个比值的和。
S2023、确定多个比值的和与预设比值的差值,并将差值的绝对值作为目标MCS阶数。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网络速率确定装置确定各MCS阶数的RB数与全量上报的RB数的多个比值的和与预设比值的差值,取该差值的绝对值作为目标MCS阶数。即将获取的数值带入目标阶数的算法公式中,得出目标MCS阶数。目标MCS阶数的算法公式为:最近频谱对应MCS算法=ABS(∑_i^28上报RB数/0~28阶全量上报RB数-目标用户体验满足比例)。
需要说明的,公式中的ABS符号代表获取的是括号内数值的绝对值,“∑_i^28”代表获取的是各MCS阶数的RB数与全量上报的RB数的多个比值的和,公式中的目标用户体验满足比例为网络速率确定装置中的预设比值。
S2024、将目标MCS阶数对应的频谱效率,确定为目标上行频谱效率。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为了更为准确的呈现用户实际体验情况,得到更加准确的目标体验速率,需要考虑相关理论和实际偏差。网络速率确定装置通过目标小区下所有用户分布和上报的RB情况,得到各MCS阶的占比,选择64QAM调制,匹配满足90%用户的体验进行还原,即选择满足90%用户的上行MCS阶数确定为目标MCS阶数,使用64QAM调制表找到目标MCS阶数对应的频谱效率,将此频谱效率确定为目标上行频谱效率,让目标体验速率结果更为贴近真实用户体验。
示例性的,一次网络速率确定实例中,网络速率确定装置使用现有技术通过基站获取目标小区的下行用户平均速率为232Mbps,运营商认为下行用户平均速率较高,体验较好。网络速率确定装置统计64QAM下用户在RANK 1~RANK4进行调度时的RB情况,得到各MCS阶的占比,按照满足90%用户体验需求作为目标,通过算法公式计算出用户占用MCS2阶~28阶调度能够满足体验需求,如图6折线图所示。
根据折线图对应的数据查找64QAM表中MCS2阶对应的频谱效率为0.377,将0.377作为目标上行频谱效率。网络速率确定装置使用本申请的网络速率确定方法,获取目标小区的总RB数量、每RB中子载波数RE、RANK平均层数、1-误码率以及目标上行频谱效率,使用目标体验速率公式根据这些数值确定目标小区的目标体验速率为13.79Mbps。运营商根据得出的目标体验速率,可知能够保障用户基础网络业务,但视频等大包网络业务需要20Mbps作为网络体验门限保障,运营商将目标小区的目标体验速率与下行用户平均速率进行比较,发现存在用户体验差风险,需要及时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网络速率确定装置获取目标小区的网络带宽、空分复用流数、误码率以及用户上报的资源块信息。资源块RB信息包括目标小区内预设调制方式下不同调制与编码策略MCS阶数的用户上报的RB数。根据目标小区内预设调制方式下各MCS阶数的用户上报的RB数以及预设比值,确定目标小区对应的目标上行频谱效率。基于网络带宽、空分复用流数、误码率以及目标上行频谱效率,确定目标小区对应的目标体验速率。由于在确定目标体验速率时,本申请根据网络基础原理,考虑到了多种影响用户网络体验的关联因素,通过对用户的实际网络速率和用户体验满足的情况制定关联算法,实现对用户实际网络速率的还原,确保最终目标体验速率呈现结果和大多数的用户体验相匹配,相较于现有技术仅获取小区的下行用户平均速率,本申请的目标体验速率代表性强,能够更准确的评估用户的实际网络速率。
在一种设计中,为了保障目标小区的用户体验,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速率确定方法,还包括:
S301、获取目标小区的下行用户平均速率。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网络速率确定装置使用现有技术获取目标小区的下行用户平均速率。即网络速率确定装置通过基站采集并统计小区用户的网络性能相关数据,包括小区RLC层发送的下行数据总吞吐量、使缓存为空的最后一个Slot所传的下行RLC吞吐量、扣除使下行缓存为空的最后一个Slot之后的数传时长,根据上述数据使用基站算法来计算该小区的下行用户平均速率。其中,基站算法使用的计算公式为:下行用户平均速率=(RLC层发送的下行数据总吞吐量-使缓存为空的最后一个Slot所传的下行RLC吞吐量)/扣除使下行缓存为空的最后一个Slot之后的数传时长*1000。
其中,这里的目标小区可以代指一个或多个小区,且一个基站可以对应一个小区,也可以对应多个小区。
S302、在下行用户平均速率大于目标体验速率,且目标体验速率小于预设速率的情况下,将目标小区确定为待优化小区,并对目标小区进行优化。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网络速率确定装置将获取的下行用户平均速率、目标体验速率、预设速率进行对比,其对比数据如表6所示。
表6
网络速率确定装置根据对比结果判断目标小区是否需要优化,判断过程如图8所示。网络速率确定装置获取目标小区的下行用户平均速率、目标体验速率、预设速率,并将目标小区的下行用户平均速率和目标体验速率与预设速率进行比较。网络速率确定装置判断结果为下行用户平均速率小于预设速率但目标体验速率大于预设速率时,说明目标小区的下行用户平均速率较差,但目标体验速率好,网络速率确定装置需要判断下行用户平均速率差但目标体验速率好的目标小区是否在进行小包网络业务,可以不需要对网络进行优化。网络速率确定装置判断结果为下行用户平均速率小于预设速率且目标体验速率小于预设速率时,说明下行用户平均速率和目标体验速率是双差,运营商需要使用网络速率确定装置对双差的目标小区尽快进行最高优化级优化。网络速率确定装置判断结果为下行用户平均速率大于预设速率但目标体验速率小于预设速率时,说明目标小区的下行用户平均速率好,但目标体验速率较差,网络速率确定装置需要确定下行用户平均速率好但目标体验速率差的目标小区内是否有潜在网络风险问题,通知运营商及时检查,并做出对应的改进。
对于上述网络问题进行总结可以得出,当目标小区内的目标体验速率较差且低于预设速率时,网络速率确定装置认为该目标小区内存在网络问题,并判断该目标小区为待优化小区,需要运营商对待优化小区的网络进行优化,并及时解决待优化小区内的网络问题。
示例性的,当网络速率确定装置判断出下行用户平均速率大于目标体验速率,且目标体验速率小于预设速率的情况下,将目标小区确定为待优化小区,并对目标小区进行优化。例如网络速率确定装置识别到,根据某地区基站提供的网络性能相关数据得到的目标体验速率为1.83Mbp,网络速率确定装置判断该地区的目标体验速率低于预设速率,经过网络速率确定装置的识别,确定出现这种情况的某小区为目标小区,并通过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获取目标小区的下行用户平均速率为32.73Mbps(100M带宽、64T64R),发现目标小区的下行用户平均速率较好,且高于预设速率。
经过网络速率确定装置的判断,判断目标小区为下行用户平均速率好但目标体验速率差的待优化小区,有网络潜在风险问题。运营商根据网络速率确定装置判断的问题,对待优化小区进行考察,发现待优化小区的主要覆盖的区域为共聚纬创宿舍,该扇形区倾角较小,存在较多室分用户。运营商根据网络速率确定装置的分析,以待优化小区内的一个终端设备(这里以一部手机为例)为例,修改了待优化小区内终端设备的电子下倾角,由6度调整至10度,收束边缘覆盖,确保待优化小区内终端设备占用的室分小,将网络资源聚集,使待优化小区的忙时下行用户平均速率由19.24Mbps提升至82.12Mbps,目标体验速率从1.83Mbps提升到76.31Mbps,现场测试待优化小区内的终端设备网络速率可达88Mbps以上,用户体验得到有效保障和提升。同时查询到覆盖区域室分流量及用户数均有提升,达到负荷均衡效果。
其中,待优化小区的网络速率变化效果统计图如图9所示,室分流量及用户数量变化统计图如图10所示。
在一些实例中,网络速率确定装置根据判断下行用户平均速率、目标体验速率以及预设速率三者的关系,分析网络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目标小区进行优化处理,使小区网络的实际网络能力得到及时的监控,能够保障用户的网络体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上述实施例主要从装置(设备)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方法,装置或设备包含了执行各个方法流程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这些执行各个方法流程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可以构成一个物料信息的确定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发明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装置或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装置或设备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网络速率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速率确定装置40包括获取单元401以及确定单元402。
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目标小区的网络带宽、空分复用流数、误码率以及用户上报的资源块信息;资源块RB信息包括目标小区内预设调制方式下不同调制与编码策略MCS阶数的用户上报的RB数;确定单元402,用于根据目标小区内预设调制方式下各MCS阶数的用户上报的RB数以及预设比值,确定目标小区对应的目标上行频谱效率;确定单元402,还基于网络带宽、空分复用流数、误码率以及目标上行频谱效率,确定目标小区对应的目标体验速率;目标体验速率为满足用户需求的下行网络速率。
可选的,确定单元402,具体用于:确定各MCS阶数的用户上报的RB数总和;确定各MCS阶数对应的RB数与RB数总和的比值,得到多个比值,并计算多个比值的和;确定多个比值的和与预设比值的差值,并将差值的绝对值作为目标MCS阶数;将目标MCS阶数对应的频谱效率,确定为目标上行频谱效率。
可选的,确定单元402,具体用于:将网络带宽、空分复用流数、误码率以及目标上行频谱效率的乘积,确定为目标体验速率。
可选的,确定单元402,还用于:获取目标小区的下行用户平均速率;在下行用户平均速率大于目标体验速率,且目标体验速率小于预设速率的情况下,将目标小区确定为待优化小区,并对目标小区进行优化。
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该电子设备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502其中,处理器501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器502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网络速率确定方法。
另外,电子设备50还可以包括通信总线5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504。
处理器501可以是一个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微处理单元,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总线503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50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5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read-only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501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501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502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指令,并由处理器5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501用于执行存储器502中存储的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方法中的功能。
作为一个示例,结合图11,网络速率确定装置40中的获取单元401以及确定单元402实现的功能与图12中的处理器501的功能相同。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5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12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电子设备5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12中的处理器501和处理器507。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电子设备5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505和输入设备506。输出设备505和处理器5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5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506和处理器5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获取用户对象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5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2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5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者组合某些组件,或者采用不同的组件布置。
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网络速率确定方法。
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网络速率确定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发明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发明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网络速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小区的网络带宽、空分复用流数、误码率以及用户上报的资源块信息;所述资源块RB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小区内预设调制方式下不同调制与编码策略MCS阶数的用户上报的RB数;
根据所述目标小区内预设调制方式下各MCS阶数的用户上报的RB数以及预设比值,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对应的目标上行频谱效率;
基于所述网络带宽、所述空分复用流数、所述误码率以及所述目标上行频谱效率,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对应的目标体验速率;所述目标体验速率为满足用户需求的下行网络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小区内预设调制方式下各MCS阶数的用户上报的RB数以及预设比值,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对应的目标上行频谱效率,包括:
确定各MCS阶数的用户上报的RB数总和;
确定各MCS阶数对应的RB数与所述RB数总和的比值,得到多个比值,并计算所述多个比值的和;
确定所述多个比值的和与所述预设比值的差值,并将所述差值的绝对值作为目标MCS阶数;
将所述目标MCS阶数对应的频谱效率,确定为所述目标上行频谱效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网络带宽、所述空分复用流数、所述误码率以及所述目标上行频谱效率,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对应的目标体验速率,包括:
将所述网络带宽、所述空分复用流数、所述误码率以及所述目标上行频谱效率的乘积,确定为所述目标体验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小区的下行用户平均速率;
在所述下行用户平均速率大于所述目标体验速率,且所述目标体验速率小于预设速率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小区确定为待优化小区,并对所述目标小区进行优化。
5.一种网络速率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以及确定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小区的网络带宽、空分复用流数、误码率以及用户上报的资源块信息;所述资源块RB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小区内预设调制方式下不同调制与编码策略MCS阶数的用户上报的RB数;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小区内预设调制方式下各MCS阶数的用户上报的RB数以及预设比值,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对应的目标上行频谱效率;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网络带宽、所述空分复用流数、所述误码率以及所述目标上行频谱效率,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对应的目标体验速率;所述目标体验速率为满足用户需求的下行网络速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各MCS阶数的用户上报的RB数总和;
确定各MCS阶数对应的RB数与所述RB数总和的比值,得到多个比值,并计算所述多个比值的和;
确定所述多个比值的和与所述预设比值的差值,并将所述差值的绝对值作为目标MCS阶数;
将所述目标MCS阶数对应的频谱效率,确定为所述目标上行频谱效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网络带宽、所述空分复用流数、所述误码率以及所述目标上行频谱效率的乘积,确定为所述目标体验速率。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小区的下行用户平均速率;
在所述下行用户平均速率大于所述目标体验速率,且所述目标体验速率小于预设速率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小区确定为待优化小区,并对所述目标小区进行优化。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速率确定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速率确定方法。
CN202311150096.5A 2023-09-07 2023-09-07 网络速率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2013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0096.5A CN117201369A (zh) 2023-09-07 2023-09-07 网络速率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0096.5A CN117201369A (zh) 2023-09-07 2023-09-07 网络速率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01369A true CN117201369A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04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50096.5A Pending CN117201369A (zh) 2023-09-07 2023-09-07 网络速率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0136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14008A (zh) * 2024-02-05 2024-03-15 极芯通讯技术(安吉)有限公司 速率匹配方式切换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14008A (zh) * 2024-02-05 2024-03-15 极芯通讯技术(安吉)有限公司 速率匹配方式切换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14101C2 (ru) Гибк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доступом к среде (удс) для эпизодически развертываемых беспроводных сетей
KR100962153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 품질을 조정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방법
CN101925112B (zh) 一种确定信道控制块数量的方法和设备
US8289852B2 (en) Setting token bucket parameters for scheduling of air-interface resources
JP2010233202A (ja) マルチセ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動的リソース配分方法および装置
EP1946577A1 (en) Selection of radio resource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100329119A1 (en) Method of efficient channel allocation in wireless systems
CN112119655A (zh) 用于无线网络的移动设备配置
CN101106765A (zh) 调度器、包括该调度器的无线电基站设备以及调度方法
CN104509019A (zh) 无线通信网络传输的基于表的链路自适应
CN116546657B (zh) 链路能力指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Jaber et al. A multiple attribute user-centric backhaul provisioning scheme using distributed SON
CN117201369A (zh) 网络速率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356802B2 (en) Base station and scheduling method of uplink resource unit
US2012006340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Li et al. Joint mode selection and proportional fair scheduling for D2D communication
Elmosilhy et al. User association with mode selection in LWA-based multi-RAT HetNet
JP2005323374A (ja) 拡張専用チャネル用の分散リソース管理
CN105828355A (zh) 无线通信的管理装置和方法、无线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CN112333826B (zh) 一种业务接纳方法及装置
CN102123508B (zh) 一种时隙资源分配方法及其装置
CN115276908B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
Merlhe et al. Dynamic cell-less radio access network meta-scheduler for high system capacity increase
Zalghout et al. A greedy heuristic algorithm for context-aware user associa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CN101448284A (zh) 对通讯系统中的反馈建立信道质量指示器表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