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2457A - 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2457A
CN113452457A CN202110614928.9A CN202110614928A CN113452457A CN 113452457 A CN113452457 A CN 113452457A CN 202110614928 A CN202110614928 A CN 202110614928A CN 113452457 A CN113452457 A CN 1134524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module
signal
modulation test
full
mod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1492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52457B (zh
Inventor
张亦弛
何昭
聂梅宁
张子龙
黄见明
田飞
高鸿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tr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tr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trolog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tr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61492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524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524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24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524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24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5Performance te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9Performance te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38Negotiation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prior to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射频微波测量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生成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其中,任意两个调制测试信号的离散频谱互不交叠,且至少有两个调制测试信号的覆盖频段存在部分重合;通过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作用于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模块上,获取所述通信模块的接收端的全频段测量结果;根据所述全频段测量结果对所述通信模块进行性能测试。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带内全双工设备的通信性能测试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微波测量技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射频微波设备和器件的测试方法一般基于“单发单收”的半双工模式,即时分双公;即使采用了全双工模式,也主要针对“频分双公”场景,其两路测试信号处在不同的工作频段,也就是说,现有的测试方法不能模拟带内全双工IBFD的测试场景,其测量结果不能如实反映被测设备和器件在真实工作条件下的特性,从而导致对带内全双工IBFD设备和器件的性能测试不准确。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发现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带内全双工设备的通信性能测试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性能测试方法,包括:生成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其中,任意两个调制测试信号的离散频谱互不交叠,且至少有两个调制测试信号的覆盖频段存在部分重合;通过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作用于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模块上,获取所述通信模块的接收端的全频段测量结果;根据所述全频段测量结果对所述通信模块进行性能测试。
可选的,若所述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为两个调制测试信号,所述生成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包括:设定载波频率为第一预设频率的第一调制测试信号、载波频率为第二预设频率的第二调制测试信号,作为所述两个调制测试信号;所述第一调制测试信号对应的第一频谱的任一频率与所述第二调制测试信号对应的第二频谱的任一频率均不相等,且所述第一频谱与所述第二频谱之间存在频段交叠;确定所述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各自对应的信号波形;基于所述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各自对应的信号波形,通过信号发生装置生成所述两个调制测试信号。
可选的,所述通过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作用于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模块上获取所述通信模块的接收端的全频段测试结果包括: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分别作用在各自对应的通信模块上,所述通信模块包括至少两个通信模块;获取第一通信模块的接收端的全频段测量结果,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为所述通信模块中的任一通信模块;所述全频段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对应的调制测试信号的反射信号或反向传输信号,以及所述通信模块中除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之外的通信模块对应的调制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
可选的,所述全频段测量结果包括:第二通信模块对应的调制测试信号的反射信号或反向传输信号,以及所述通信模块中除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之外的第三通信模块对应的第三调制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为所述通信模块中任一通信模块,所述根据所述全频段测量结果对所述通信模块进行性能测试包括:从所述全频段测量结果中分离出所述第三通信模块对应的接收信号;确定所述第三通信模块对应的接收信号的第一频谱以及所述第三调制测试信号的第二频谱;基于所述第一频谱和所述第二频谱,计算所述第三调制测试信号与所述第三通信模块对应的接收信号之间的信号误差,其中,所述信号误差为反映所述第三通信模块至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的传输链路的通信质量的性能指标。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性能测试系统,至少包括:信号发生模块,测量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模块,其中,所述信号发生模块,用于生成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其中,任意两个调制测试信号的离散频谱互不交叠,且至少有两个调制测试信号的覆盖频段存在部分重合;所述测量模块,用于通过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作用于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模块上,获取所述通信模块的接收端的全频段测量结果;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全频段测量结果对所述通信模块进行性能测试。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信号设计模块,所述信号设计模块,用于设定载波频率为第一预设频率的第一调制测试信号、载波频率为第二预设频率的第二调制测试信号,作为所述两个调制测试信号;所述第一调制测试信号对应的第一频谱的任一频率与所述第二调制测试信号对应的第二频谱的任一频率均不相等,且所述第一频谱与所述第二频谱之间存在频段交叠;并确定所述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各自对应的信号波形,以使所述信号发生模块根据所述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各自对应的信号波形生成所述两个调制测试信号。
可选的,所述测量模块还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分别作用在各自对应的通信模块上,所述通信模块包括至少两个通信模块;获取第一通信模块的接收端的全频段测量结果,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为所述通信模块中的任一通信模块;所述全频段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对应的调制测试信号的反射信号或反向传输信号,以及所述通信模块中除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之外的通信模块对应的调制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
可选的,所述全频段测量结果包括:第二通信模块对应的调制测试信号的反射信号或反向传输信号,以及所述通信模块中除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之外的第三通信模块对应的第三调制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为所述通信模块中任一通信模块,所述系统还包括信息分离模块,其中,所述信息分离模块用于从所述全频段测量结果中分离出所述第三通信模块对应的接收信号。
可选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三通信模块对应的接收信号的第一频谱以及所述第三调制测试信号的第二频谱;基于所述第一频谱和所述第二频谱,计算所述第三调制测试信号与所述第三通信模块对应的接收信号之间的信号误差,其中,所述信号误差为反映所述第三通信模块至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的传输链路的通信质量的性能指标。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装置实施例中的步骤。
通过本发明,通过设计生成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并且任意两个调制测试信号的离散频谱互不交叠,但至少有两个调制测试信号的覆盖频段存在部分重合,即采用了基于自定义的宽带激励信号,通过将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作用于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模块上,有效模拟带内全双工的工作场景,然后对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模块进行性能测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带内全双工通信设备的通信性能测试不准确的技术问题,满足了带内全双工设备或器件的测试需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性能测试方法应用于计算机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性能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非线性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带內全双工IBFD天线性能测试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性能测试系统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服务器、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计算机终端上为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性能测试方法应用于计算机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计算机终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1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可选地,上述计算机终端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10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10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计算机终端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机终端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性能测试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也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设备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计算机终端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性能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生成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其中,任意两个调制测试信号的离散频谱互不交叠,且至少有两个调制测试信号的覆盖频段存在部分重合;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自定义的宽带激励信号(即上述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对被测设备或器件(内设有基于全双工通信的通信模块)进行测试,从而利用“各测试激励的离散谱线互不交叠”的特性,基于频段交叠的两个或多个测试激励实现带内全双工IBFD(全称为In-Band Full-Dduplex)设备或器件的测试,有效模拟带内全双工IBFD的工作场景,而不是在简化的“时分双工”或“频分双公”条件下完成测试,进而满足了带内全双工设备或器件的测试需求。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调制测试信号,可以为模拟调制信号,或数字调制信号,或多频正弦调制信号,或多频音信号等种类,但不限于此;其中,上述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可以为上述任意种类的调制信号的任意组合。
步骤S204,通过将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作用于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模块上,获取通信模块的接收端的全频段测量结果;
本实施例中,带内全双工无线通信,是指允许节点在同一频段上同时进行接收和发送,与传统双工相比,理论上最大可成倍提高频谱利用率。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模块,可以嵌入在带内全双工设备或器件中,带内全双工设备或器件可以为移动终端(比如手机)、数据卡等;本实施例中的通信模块可以为通信天线,但不限于此。
基于上述设计的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对被测设备或器件(内设有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模块)进行带内全双工IBFD测试,即利用全部测试信号进行测试,从而获得全频段的测量结果。
步骤S206,根据全频段测量结果对通信模块进行性能测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性能测试方法,通过设计生成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并且任意两个调制测试信号的离散频谱互不交叠,但至少有两个调制测试信号的覆盖频段存在部分重合,即采用了基于自定义宽带的激励信号,通过将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作用于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模块上,有效模拟带内全双工的工作场景,然后对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模块进行性能测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带内全双工通信设备的通信性能测试不准确的技术问题,满足了带内全双工设备或器件的测试需求。
在本案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若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为两个调制测试信号,生成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包括:设定载波频率为第一预设频率的第一调制测试信号、载波频率为第二预设频率的第二调制测试信号,作为两个调制测试信号;第一调制测试信号对应的第一频谱的任一频率与第二调制测试信号对应的第二频谱的任一频率均不相等,且第一频谱与第二频谱之间存在频段交叠;确定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各自对应的信号波形;基于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各自对应的信号波形,通过信号发生装置生成两个调制测试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设计两个测试信号(即上述两个调制测试信号)的波形和频谱,保证两个测试信号的覆盖频段存在重合部分,但二者的离散谱线之间互不交叠。例如:
测试信号1的频率分量分别为f1-1,f1-2,…f1-n,其中,f1-1<f1-2<…<f1-n,n≥2;
测试信号2的频率分量分别为f2-1,f2-2,…f2-m,其中,f2-1<f2-2<…<f2-m,m≥2;
存在f1-k∈{f1-1,f1-2,…,f1-n},满足f2-1<f1-k<f2-m,但是对于任意频率分量i和j,f1-i≠f2-j
可选地,在上述测试信号1和测试信号2的基础上,可以设计更多的测试信号,对于包括测试信号1和测试信号2在内的任意测试信号p和q,满足fp-i≠fq-j
在本案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将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作用于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模块上获取通信模块的接收端的全频段测试结果包括:将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分别作用在各自对应的通信模块上,通信模块包括至少两个通信模块;获取第一通信模块的接收端的全频段测量结果,第一通信模块为通信模块中的任一通信模块;全频段测量结果包括:第一通信模块对应的调制测试信号的反射信号或反向传输信号,以及通信模块中除第一通信模块之外的通信模块对应的调制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带内全双工IBFD设备内设有天线1(即上述第一通信模块)和天线2(即上述除第一通信模块之外的通信模块),将测试信号1(即上述第一调制测试信号)作用于天线1上,将测试信号2作用于天线2上,则在天线1的接收端的全频段测量结果中都包括:自身发射信号(即上述第一调制测试信号)的反射信号或反向传输信号(例如基于电磁波耦合效应产生的类似“反射信号”的反向传输信号)以及天线2的传输信号(即上述除第一通信模块之外的通信模块对应的调制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中,如果有测试信号1作用于天线1上,将测试信号作用于天线2上,将测试信号3作用于天线3上,则天线1获取到的全频段测量结果包括:天线1自身的传输信号,天线2对应的调制信号的接收信号,以及天线3对应的调制信号的接收信号。
在本案的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全频段测量结果包括:第二通信模块对应的调制测试信号的反射信号或反向传输信号,以及通信模块中除第二通信模块之外的第三通信模块对应的第三调制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第二通信模块为通信模块中任一通信模块,根据全频段测量结果对通信模块进行性能测试包括:从全频段测量结果中分离出第三通信模块对应的接收信号;确定第三通信模块对应的接收信号的第一频谱以及第三调制测试信号的第二频谱;基于第一频谱和第二频谱,计算第三调制测试信号与第三通信模块对应的接收信号之间的信号误差,其中,信号误差为反映第三通信模块至第二通信模块的传输链路的通信质量的性能指标。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带内全双工IBFD设备包括天线1和天线2,将测试信号1作用于天线1上,将测试信号2作用于天线2上,可以获取天线1上的全频段测量结果包括:天线1的传输信号,以及天线2对应的调制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然后将全频段测量结果中每个测试信号对应的进行信息分离,即分离出每个测试激励(及其响应)对应的测量结果。
进一步地,提取每个测试激励对应的频谱分量,比如提取天线2对应的接收信号的第一频谱;在频域中,根据天线2对应的频谱分量和天线2的调制测试信号对应频谱分量计算幅度谱误差和相位谱误差(即上述信号误差),可描述理想无误差基准信号与实际接收信号的偏差,用来表征调制质量的指标,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频谱和第二频谱计算的频域偏差表征天线2至天线1的传输链路的通信质量的性能指标,从而实现了通过将计算得到的幅度谱和相位谱失真,作为频域偏差(即上述信号误差),通过检验带内全双工设备或器件在真实工作状态下的性能参数,来衡量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调高了测试准确度,满足带内全双工设备的测试需求。
在本案的另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针对时域或包络域或调制域表征,根据提取到的第一频谱和第二频谱,通过波形重构构建时域波形或进行数字解调,以计算时域波形失真或包络域的载波幅度和相位误差或数字域的误差矢量幅度EVM(全称为Error VectorMagnitude),实现了在时域或者包络域或调制域中,准确地测试了通信模块之间的传输链路的通信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带内全双工IBFD设备和器件的测试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定义宽带激励信号的测试方法,可以有效模拟带内全双工IBFD工作场景,令被测设配和器件工作在带内全双工IBFD状态,并进行有效测试,从而能够检验被测设备和器件在准真实工作状态下的性能参数。
下面结合一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说明。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非线性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带內全双工IBFD天线性能测试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利用测试激励源(组件)和非线性矢量网络分析仪构建频域测量系统,采用两个频谱不交叠的数字调制信号实现IBFD天线测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设计两个调制测试信号1和2的载波频率分别为fc和fc+Δf;
步骤S303,设计两个调制测试信号的重复频率均为2Δf,使二者的离散谱线{fc,fc±2Δf,fc±4Δf,…}和{fc±Δf,fc±3Δf,fc±5Δf,…}互不交叠;本实施例中还可设定重复频率为其他数值,只要能保证两个调制测试信号的离散频谱互不交叠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步骤S305,根据64-QAM调制制式(或其他调制制式,比如256-QAM)和伪随机编码(或其他编码方式,不限于此),来确定两个测试信号的波形和频谱;
步骤S307,根据设计的信号波形和频谱,同时使用信号发生装置产生两个测试信号,例如数字信号发生器或者任意波形发生器等信号发生装置,并作用于被测IBFD天线系统(即上述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模块);
步骤S309,本实施例中利用非线性矢量网络分析仪作为测量设备,获得两个天线(天线a和天线b)的接收端的全频段测量结果:对于每个天线,其测量结果同时包含来自另一个天线的传输信号,以及自身发射信号的反射信号或者反向传输信号(比如基于电磁波耦合效应产生的类似“反射信号”的反向传输信号);
步骤S311,对天线a的全频段测量结果进行频域分离,分别提取来自天线b的传输信号Xb→a频率分量{fc±Δf,fc±3Δf,fc±5Δf,…},以及天线a自身的反射信号频率分量{fc,fc±2Δf,fc±4Δf,…};同理,天线b的测量结果进行频域分离,提取来自天线a的传输信号Xa→b频率分量{fc,fc±2Δf,fc±4Δf,…};
步骤S313,分别对Xb→a和Xa→b进行波形重构和数字解调,得到两个测试信号在时域中对应的数字调制失真参数EVMb→a和EVMa→b(即上述信号误差)。基于EVMb→a和EVMa→b,可以反映出被测天线系统在“带内全双工”条件下传输链路b→a和a→b的数字通信质量。
步骤S315,改变被测IBFD天线系统的相对位置或角度,获得不同测试条件下的数字调制失真参数,绘制“EVM方向图”作为评价被测IBFD天线系统整体性能的技术指标。
基于上文各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性能测试方法,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性能测试系统,该系统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性能测试系统的框架图,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信号发生模块42,测量模块44,以及数据处理模块48,其中,
信号发生模块42,用于生成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其中,任意两个调制测试信号的离散频谱互不交叠,且至少有两个调制测试信号的覆盖频段存在部分重合;
本实施例中,信号发生模块42根据设计的两个或多个测试信号的波形和频谱,生成测试信号并提供给测量模块44。
测量模块44,用于通过将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作用于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模块上,获取通信模块的接收端的全频段测量结果;
测量模块44用于根据信号发生模块42产生的测试信号对被测设备和器件进行带内全双工IBFD测试,即利用全部测试信号进行测试,获得全频段的测量结果。
数据处理模块48,用于根据全频段测量结果对通信模块进行性能测试。
根据每个测试激励(即上述调制测试信号)(及其响应)对应的测量结果,分别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到每个测试激励对应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根据数据处理模块48获得每个测试激励对应的测试结果,整合或进一步分析得到带内全双工IBFD测试结果。例如,对于被测设备为IBFD天线系统的情况,信息整合模块可以汇总不同天线位置和角度条件下的EVM测试结果,通过差值和拟合等数据处理手段对多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整合,获得诸如“EVM方向图”和“EVM等高线”等系统级的整体性能参数。又如,对于被测设备为IBFD收发器(transceiver)的情况,信息整合模块可以获取并比较测量模块44的结果和被测IBFD收发器实际测量结果,给出被测IBFD收发器的测量误差,或者自干扰抑制(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算法的误差评价。
可选地,上述系统还包括信号设计模块40,信号设计模块40用于设定载波频率为第一预设频率的第一调制测试信号、载波频率为第二预设频率的第二调制测试信号,作为两个调制测试信号;第一调制测试信号对应的第一频谱的任一频率与第二调制测试信号对应的第二频谱的任一频率均不相等,且第一频谱与第二频谱之间存在频段交叠;并确定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各自对应的信号波形,以使信号发生模块根据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各自对应的信号波形生成两个调制测试信号。
通过分别设计不同测试激励的载波频率和重复周期,使得不同测试激励的覆盖频段即使存在重叠,其离散的谱线之间也互不交叠。
优选地,测量模块44还用于:将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分别作用在各自对应的通信模块上,通信模块包括至少两个通信模块;获取第一通信模块的接收端的全频段测量结果,第一通信模块为通信模块中的任一通信模块;全频段测量结果包括:第一通信模块对应的调制测试信号的反射信号或反向传输信号,以及通信模块中除第一通信模块之外的通信模块对应的调制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
可选的,全频段测量结果包括:第二通信模块对应的调制测试信号的反射信号或反向传输信号,以及通信模块中除第二通信模块之外的第三通信模块对应的第三调制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第二通信模块为通信模块中任一通信模块,系统还包括信息分离模块,其中,信息分离模块用于从全频段测量结果中分离出第三通信模块对应的接收信号。
根据上述实施例,基于设计的测试信号对被测设备和器件进行测试,利用“各测试激励的离散谱线互不交叠”的特性,在频域对不同测试激励(及其响应)的频率分量进行分离和提取,分别获得每个测试激励(及其响应)对应的测量结果。
可选的,数据处理模块48,连接至上述信息分离模块46,还用于:确定第三通信模块对应的接收信号的第一频谱以及第三调制测试信号的第二频谱;基于第一频谱和第二频谱,计算第三调制测试信号与第三通信模块对应的接收信号之间的信号误差,其中,信号误差为反映第三通信模块至第二通信模块的传输链路的通信质量的性能指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S1,生成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其中,任意两个调制测试信号的离散频谱互不交叠,且至少有两个调制测试信号的覆盖频段存在部分重合;
S2,通过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作用于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模块上,获取所述通信模块的接收端的全频段测量结果;
S3,根据所述全频段测量结果对所述通信模块进行性能测试。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其中,任意两个调制测试信号的离散频谱互不交叠,且至少有两个调制测试信号的覆盖频段存在部分重合;
通过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作用于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模块上,获取所述通信模块的接收端的全频段测量结果;
根据所述全频段测量结果对所述通信模块进行性能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为两个调制测试信号,所述生成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包括:
设定载波频率为第一预设频率的第一调制测试信号、载波频率为第二预设频率的第二调制测试信号,作为所述两个调制测试信号;所述第一调制测试信号对应的第一频谱的任一频率与所述第二调制测试信号对应的第二频谱的任一频率均不相等,且所述第一频谱与所述第二频谱之间存在频段交叠;
确定所述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各自对应的信号波形;
基于所述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各自对应的信号波形,通过信号发生装置生成所述两个调制测试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作用于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模块上获取所述通信模块的接收端的全频段测试结果包括:
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分别作用在各自对应的通信模块上,所述通信模块包括至少两个通信模块;
获取第一通信模块的接收端的全频段测量结果,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为所述通信模块中的任一通信模块;所述全频段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对应的调制测试信号的反射信号或反向传输信号,以及所述通信模块中除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之外的通信模块对应的调制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频段测量结果包括:第二通信模块对应的调制测试信号的反射信号或反向传输信号,以及所述通信模块中除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之外的第三通信模块对应的第三调制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为所述通信模块中任一通信模块,所述根据所述全频段测量结果对所述通信模块进行性能测试包括:
从所述全频段测量结果中分离出所述第三通信模块对应的接收信号;
确定所述第三通信模块对应的接收信号的第一频谱以及所述第三调制测试信号的第二频谱;
基于所述第一频谱和所述第二频谱,计算所述第三调制测试信号与所述第三通信模块对应的接收信号之间的信号误差,其中,所述信号误差为反映所述第三通信模块至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的传输链路的通信质量的性能指标。
5.一种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信号发生模块,测量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信号发生模块,用于生成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其中,任意两个调制测试信号的离散频谱互不交叠,且至少有两个调制测试信号的覆盖频段存在部分重合;
所述测量模块,用于通过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作用于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模块上,获取所述通信模块的接收端的全频段测量结果;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全频段测量结果对所述通信模块进行性能测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信号设计模块,
所述信号设计模块,用于设定载波频率为第一预设频率的第一调制测试信号、载波频率为第二预设频率的第二调制测试信号,作为所述两个调制测试信号;所述第一调制测试信号对应的第一频谱的任一频率与所述第二调制测试信号对应的第二频谱的任一频率均不相等,且所述第一频谱与所述第二频谱之间存在频段交叠;并确定所述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各自对应的信号波形,以使所述信号发生模块根据所述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各自对应的信号波形生成所述两个调制测试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测试信号分别作用在各自对应的通信模块上,所述通信模块包括至少两个通信模块;
获取第一通信模块的接收端的全频段测量结果,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为所述通信模块中的任一通信模块;所述全频段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对应的调制测试信号的反射信号或反向传输信号,以及所述通信模块中除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之外的通信模块对应的调制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频段测量结果包括:第二通信模块对应的调制测试信号的反射信号或反向传输信号,以及所述通信模块中除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之外的第三通信模块对应的第三调制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为所述通信模块中任一通信模块,所述系统还包括信息分离模块,其中,
所述信息分离模块用于从所述全频段测量结果中分离出所述第三通信模块对应的接收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三通信模块对应的接收信号的第一频谱以及所述第三调制测试信号的第二频谱;
基于所述第一频谱和所述第二频谱,计算所述第三调制测试信号与所述第三通信模块对应的接收信号之间的信号误差,其中,所述信号误差为反映所述第三通信模块至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的传输链路的通信质量的性能指标。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0614928.9A 2021-06-02 2021-06-02 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4524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4928.9A CN113452457B (zh) 2021-06-02 2021-06-02 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4928.9A CN113452457B (zh) 2021-06-02 2021-06-02 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2457A true CN113452457A (zh) 2021-09-28
CN113452457B CN113452457B (zh) 2022-11-01

Family

ID=77810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14928.9A Active CN113452457B (zh) 2021-06-02 2021-06-02 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5245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7261A (zh) * 2008-12-26 2009-05-20 北京五龙电信技术公司 移动通信终端射频测试系统
CN101854644A (zh) * 2009-04-03 2010-10-06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一种射频测试装置及方法
EP3040727A1 (fr) * 2014-12-29 2016-07-06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rocédé de mesure et de localisation de l'intermodulation passive d'un dispositif en test
CN108712192A (zh) * 2017-04-10 2018-10-26 思科技术公司 有线网络环境中用于全双工网络架构的干扰群组发现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7261A (zh) * 2008-12-26 2009-05-20 北京五龙电信技术公司 移动通信终端射频测试系统
CN101854644A (zh) * 2009-04-03 2010-10-06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一种射频测试装置及方法
EP3040727A1 (fr) * 2014-12-29 2016-07-06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rocédé de mesure et de localisation de l'intermodulation passive d'un dispositif en test
CN108712192A (zh) * 2017-04-10 2018-10-26 思科技术公司 有线网络环境中用于全双工网络架构的干扰群组发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2457B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9845B (zh) 用于定位通信网络中的故障的方法和设备
Machado-Fernández Software defined radio: Basic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US8793093B2 (en) Tools for design and analysis of over-the-air test systems with channel model emulation capabilities
WO2018142130A1 (en) Location of a source of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in a frequency selective device
US9300410B1 (en) Receiver calibration
CN105814821A (zh) 用于具有与基站的直接数字接口的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延迟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US20140378067A1 (en) 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interference detection
CN108490280B (zh) 用频装备带内多频电磁辐射效应预测方法及终端设备
US9392479B2 (en) Pocket-size PIM inspector
CN108490281B (zh) 用频装备随机噪声电磁辐射效应预测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3452457B (zh) 基于带内全双工的通信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
CN107276693B (zh) 终端射频前端测试方法、设备及系统
Cao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wideband channel emulation platform for 5G mmWave vehicular communication
Furman et al. Interference environment and wideband channel availability
CN112532330A (zh) 干扰模拟系统、方法及装置、干扰测试系统、方法及装置
Alexander Optimizing and Testing WLANs: Proven techniques for maximum performance
Gandhi et 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dynamic satellite link emulator with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Jordão et al. Active antenna array characterization for massive MIMO 5G scenarios
CN104270209B (zh) 基于不同校准平面的rru驻波比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Sanders et al. Laboratory Method for Recording AWS-3 LTE Waveforms
JP4442390B2 (ja) 無線基地局試験装置及び無線基地局試験方法
Gao et al. Single-port measurement scheme: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system calibration for 5G massive MIMO base station conformance testing
Burnham Modeling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RFI) Between Co-Located RF Systems
CN113676265B (zh) 一种确定有源单极天线功率增益的方法
Dakić et al. Hardware-in-the-loop framework for testing wireless V2X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