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2423B - 测向定位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测向定位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2423B
CN113452423B CN202110726684.3A CN202110726684A CN113452423B CN 113452423 B CN113452423 B CN 113452423B CN 202110726684 A CN202110726684 A CN 202110726684A CN 113452423 B CN113452423 B CN 1134524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target sequence
information
data
time do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266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52423A (zh
Inventor
黄晓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iruisi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iruis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iruisi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iruis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2668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524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52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24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52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24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3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cting errors in frequency or ph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测向定位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目标设备的下行数据以及第二目标设备的上行数据;对下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上行数据对应的至少两个端口信息;根据至少两个端口信息,解析上行数据,得到与至少两个端口信息一一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分析各个端口信息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确定时域同步信息;基于时域同步信息,对各个端口信息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进行信道估计,并计算得到能量信息;其中能量信息用于实现对第二目标设备的测向定位。本申请用以解决现有测向定位方法无法适用于存在上行MIMO数据的情况,不利于开展目标设备的测向定位的问题。

Description

测向定位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向定位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无线通信数据传输的需求越来越高,无线通信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多高质量的无线通信技术得到商用。其中,多入多出MIMO技术(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因其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具有消除天线间信号的相关性,提高信号的链路性能,增加数据吞吐量等优点,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
作为无线通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多入多出MIMO技术可以通过空间复用、空间分集和波束赋形等技术,充分利用多径衰落带来的空间资源,可以实现复用增益、分集增益和天线增益等,提升传输速率、降低误码率。其中,空间复用技术表现为在MIMO系统中可以通过多天线实现同一时刻下的多个不同数据流的传输,在不增加发射功率和带宽的情况下,提升传输速率。空间分集技术则是通过多天线发射和/或接收相同的数据,从而改善误码性能。随着技术不断演进,越来越多的第二目标设备设备及第一目标设备部署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通过多个收发天线,建立多条独立的数据流进行通信,满足高速度高容量的数据传输需求。但随着MIMO技术的发展,也给特定场景下目标设备的测向定位技术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发明内容
发明人研究发现,随着MIMO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使得传统的测向定位的方法,无法很好地适用,不利于开展目标设备的测向定位。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测向定位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信号接收设备无法对存在MIMO上行数据的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导致无法对目标设备进行测向定位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向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第一目标设备的下行数据以及第二目标设备的上行数据;
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至少两个端口信息;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端口信息,解析所述上行数据,得到与所述至少两个端口信息一一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
分析各个所述端口信息对应的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确定时域同步信息;
基于所述时域同步信息,对各个所述端口信息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进行信道估计,并计算得到能量信息;其中所述能量信息用于实现对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测向定位。
可选的,分析各个所述端口信息对应的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确定时域同步信息,包括如下:
获取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
计算每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中第一峰值与第二峰值的比值;
分别比较各个所述比值与预设门限阈值的大小,得到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比较结果;
基于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时域同步信息。
可选的,所述基于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时域同步信息,包括如下:
若判定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所述比值中,至少有一个所述比值大于所述预设门限阈值,则选取各个所述比值中的最大值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将所述最大值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的第一峰值所在时隙位置,作为所述时域同步信息;
可选的,所述基于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时域同步信息,包括如下:
若判定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所述比值均小于所述预设门限阈值,则比较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第一峰值的大小,选取第一峰值最大的上行目标序列,并将该第一峰值的所在时隙位置,作为所述时域同步信息。
可选的,所述获取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包括如下:
对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进行相关运算,得到相关运算结果;
基于每个相关运算结果,确定每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中的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至少两个端口信息,包括如下:
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提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解析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得到第二目标设备的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至少两个所述端口信息。
可选的,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提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下行数据处理分析获取小区搜索数据,确定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所在小区的下行同步信息、第二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参数;
根据所述下行同步信息、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参数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提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接收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目标设备的下行数据以及第二目标设备的上行数据;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至少两个端口信息;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端口信息,解析所述上行数据,得到与所述至少两个端口信息一一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分析各个所述端口信息对应的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确定时域同步信息;
测向定位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时域同步信息,对各个所述端口信息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进行信道估计,并计算得到能量信息;其中所述能量信息用于实现对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测向定位。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和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测向定位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测向定位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该方法,对接收到的下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上行数据对应的至少两个端口信息,解析上行数据,得到与至少两个端口信息分别一一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根据各个上行目标序列,确定时域同步信息,根据时域同步信息,对每个端口上的上行目标序列进行信道估计,得到能量信息,根据各个上行目标序列的能量信息实现测向定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信号接收设备无法对存在上行MIMO数据的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导致无法对目标设备进行测向定位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设备、第一目标设备和第二目标设备所组成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向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b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端口信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接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实验一中第一组测试数据的相关结果图;
图5b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实验一中第二组测试数据的相关结果图;
图5c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实验一中第三组测试数据的相关结果图;
图5d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实验一中第四组测试数据的相关结果图;
图5e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实验一中第五组测试数据的相关结果图;
图6a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实验二中第一组测试数据的相关结果图;
图6b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实验二中第二组测试数据的相关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测向定位方法,该方法主要应用于测向定位系统,如图1所示,第一目标设备和第二目标设备基于MIMO技术建立数据传输,信号接收设备可以获取第一目标设备与第二目标设备之间的通信数据,第一目标设备可以为基站设备、收发设备等基于MIMO技术的无线电台设备,第二目标设备可以为智能第二目标设备、智能手持终端、对讲机或无人机等基于MIMO技术的终端设备。
如图2a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向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第一目标设备的下行数据以及第二目标设备的上行数据;
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利用信号接收设备上的接收模块接收第一目标设备的下行数据以及第二目标设备的上行数据;具体的,接收模块可以是单天线。第一目标设备可以为第一目标设备设备或收发设备等基于MIMO技术的无线电台设备,第二目标设备可以为智能第二目标设备、智能手持终端或无人机等基于MIMO技术的终端设备等。
步骤202,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至少两个端口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以第一目标设备为基站、第二目标设备为手机终端为例,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支持2*2上行MIMO系统,第一目标设备和第二目标设备可基于MIMO技术进行数据通信,第一目标设备侧根据第二目标设备接入情况进行上行资源分配,为第二目标设备配置端口信息如上行2*2MIMO,定义端口0和端口1,并把该端口0和端口1信息填入DCI0-1序列中。当信号接收设备的接收模块捕获到上行2*2MIMO数据时,通过PDCCH(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盲检测,解析到目标设备对应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DCI0-1,以得到上行多入多出数据对应的时隙编号、频域资源配置、时域资源配置和端口信息等等。在具体实现时,如图2b所示,包括方法如下:
步骤2021,基于所述下行数据处理分析获取小区搜索数据,确定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所在小区的下行同步信息、第二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参数。
步骤2022,根据所述下行同步信息、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参数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提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即得到DCI0-1,其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的是DCI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信息包括诸如RB资源分配信息、调制方式MCS、HARQ-ID等等若干相关内容,DCI0-1代表一种DCI的格式,常见的DCI格式包括DCI0-0,DCI0-1,DCI1-0和DCI1-1等,DCI0-1格式携带有载波指示、BWP指示、调度资源位置、跳频指示、MCS、HARQ指示、TPC、SRS资源指示、预编码信息、天线端口、SRS请求、CSI请求等等。
步骤2023,解析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得到第二目标设备的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端口0信息和端口1信息;也就是得到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至少两个端口信息。
步骤203,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端口信息,解析所述上行数据,得到与所述至少两个端口信息一一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分析各个所述端口信息对应的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确定时域同步信息。
具体的,本公开实施例的上行目标序列指的是DMRS序列(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
本公开实施例引入门限判别机制,通过设定预设门限阈值大小,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分析各个所述端口信息对应的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确定时域同步信息,包括如下:
获取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具体的,对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进行相关运算,得到相关运算结果;基于每个相关运算结果,确定每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其中,第一峰值是上行目标序列中的最大峰值,第二峰值为上行目标序列中的次最大峰值。
计算每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中第一峰值与第二峰值的比值。
分别比较各个所述比值与预设门限阈值的大小,得到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比较结果;
基于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时域同步信息。
若判定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所述比值中,至少有一个所述比值大于所述预设门限阈值,则选取各个所述比值中的最大值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将所述最大值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的第一峰值所在时隙位置,作为时域同步点,得到所述时域同步信息。若判定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所述比值均小于所述预设门限阈值,则比较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第一峰值的大小,选取第一峰值最大的上行目标序列,并将该第一峰值的所在时隙位置,作为时域同步点,得到所述时域同步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在获取时域同步信息的步骤中,引入了门限判别机制,基于不同的比较结果,选取得到的时域同步点,最优地确定时域同步信息,后续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能量信息更为准确,更精准地对目标设备进行测向定位。
为了进一步说明步骤203,本公开实施例以上述第二目标设备支持2*2上行MIMO系统为例,进一步说明。第一目标设备侧根据第二目标设备接入情况进行上行资源分配,为第二目标设备配置端口信息如上行2*2MIMO,定义端口0和端口1;通过解析下行数据,得到第二目标设备的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端口0和端口1,根据端口0和端口1,解析所述上行数据,得到与所述端口0和端口1一一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为得到更为准确的时域同步信息,引入门限判别机制,设定预设门限阈值为2。获取时域同步信息的方法如下:
(1)对基于端口0上的上行目标序列进行相关运算,从相关运算结果中查找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计算端口0的上行目标序列的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的比值,得到比值r0
(2)对基于端口1上的上行目标序列进行相关运算,从相关运算结果中查找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计算端口1的上行目标序列的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的比值,得到比值r1
(3)将所述比值r0与预设门限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端口0的比较结果;将端口1的比值r1与预设门限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端口1的比较结果。
(4)如果r0和r1中有且仅有一个大于预设门限阈值,如仅有r0大于预设门限阈值为2或者仅有r1大于预设门限阈值为2,则将大于2的比值所对应的第一峰值所在的时隙位置,作为各个端口的时域同步信息;例如,若仅有r0>2,则端口0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的所述第一峰值所在的时隙位置作为端口0和端口1的时域同步点,确定时域同步信息。
如果r0和r1都小于2,则选取两个上行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峰值中的最大值,将最大值所在的时隙位置,作为各个端口的时域同步信息的时隙位置;如r0<2和r1<2,若端口0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的第一峰值最大,则将该最大的第一峰值所在的时隙位置作为端口0和端口1的时域同步点,确定时域同步信息。由于r0和r1都小于2时,多数情况下捕获到的信号质量较差,通过选取两个上行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峰值中的最大值,从而确认时域同步信息,准确度更高。
如果r0和r1都大于2,则确定较大比值所对应的第一峰值所在的时隙位置,作为时域同步点,从而得到各个端口的时域同步信息;如r0>2和r1>2,若端口0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的第一峰值大于端口1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的第一峰值,则选取端口0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的第一峰值所在的时隙位置作为端口0和端口1的时域同步点,确定时域同步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门限阈值为经验值,预设门限阈值可以设定为2,在具体实现时,预设门限阈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可设定为1.5、2、2.5或3等等。
步骤204,基于所述时域同步信息,对各个所述端口信息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进行信道估计,并计算得到能量信息;其中所述能量信息用于实现对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测向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能量信息的衰减情况能够获取到第二目标设备的位置和方向。如通过解析第二目标设备的上行数据信号,可以比较准确的计算第二目标设备能量值RSSI。若计算得到的能量值RSSI越来越强,则说明第二目标设备能量值距离本信号接收设备越近。如当第二目标设备相对本信号接收设备相对靠近,根据第二目标设备的上行数据信号计算到的能量值RSSI会越大,若持续得到的信号能量值基本不变,则说明第二目标设备位于本信号接收设备附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对接收到的下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上行数据对应的至少两个端口信息,解析上行数据,得到与至少两个端口信息分别一一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根据各个上行目标序列,确定时域同步信息;根据时域同步信息,对每个端口上的上行目标序列进行信道估计,得到能量信息,根据各个上行目标序列的能量信息实现测向定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信号接收设备无法对存在MIMO上行数据的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导致无法对目标设备进行测向定位的问题。且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获取时域同步信息的方法中,通过引入门限判别机制,根据每个端口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的第一峰值与第二峰值之间的比值,基于所述比值与预设门阀值的比较结果,选取时域同步点,确定时域同步信息,获得的时域同步信息更为准确;通过基于该方法得到的时域同步信息,对每个端口上的上行目标序列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能量信息更为准确,从而对第二目标设备的测向定位更为精准。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为了验证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获取时域同步点的方法的准确性,预先测量获取第二目标设备在SISO(single input single output,单入单出)情况下的时域同步信息,以该情况下的上行目标序列的第一峰值的时隙位置作为基准同步点。以下,以发明人在验证仿真过程中的实验数据举例说明。
首先,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目标设备可选取为三星5G手机,该三星5G手机支持2*2上行MIMO系统,设定预设门限阀值为2。对于本信号接收设备分别距离第二目标设备1米左右,30米左右,20米左右、阻挡多等多不同场景距离下,进行了多组数据测试验证。本信号接收设备预先测量得到第二目标设备在SISO(single input single output,单入单出)情况下的上行目标序列的第一峰值的时隙位置为1754,以该1754为基准同步点,由于篇幅有限,仅对以下5组测试数据进行说明。分别得到数据a~e的端口0的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的比值、端口1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的比值、以及基于比较结果确定的时域同步点,测试比对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实验一中第二目标设备一的测试数据比对表
Figure GDA0003167551290000111
Figure GDA0003167551290000121
参见图5a~5e,为数据a~e中不同序列的相关结果图形。如图5a所示第一列图形为数据a中端口0的上行目标序列的相关值图形、第二列图形为数据a中端口1的上行目标序列的相关值图形、以及第三列图形为序列叠加相关值图形;图5b~5e所示与图5a相似,分别为数据b~e对应的相关值图形。具体的,如表1所示,解析得到的端口0的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的比值为1.05、1.08、1.11、1.14和1.18,均为未超过2,端口1的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的比值为2.66、2.69、2.54、3.1和3.15均超过2。从图5a~5e分析得到,接收到的该第二目标设备的数据a~数据e的端口1的上行目标序列伪峰值较少,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明显,分别计算得到数据a~e的时域同步点1757、1754、1754、1752和1741,均在基准同步点1754附近,由此选取端口1的上行目标序列的第一峰值对应的时隙位置作为端口0和端口1的时域同步点,确定时域同步信息较为准确,即采用本公开提供的确定时域同步信息的方法得到时域同步点较为准确。
此外,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可行性,第二目标设备选取华为5G手机,该华为5G手机支持2*2上行MIMO系统,设定预设门限阀值为2。对于本信号接收设备分别距离第二目标设备二20米左右,且阻挡较多的场景下,进行了多组数据测试验证。本信号接收设备预先测量得到第二目标设备在SISO(single input single output,单入单出)情况下的上行目标序列的第一峰值的时隙位置为1757,以同步点1757为基准同步点。通过上述确定时域同步信息的方法,得到端口0的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的比值、端口1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的比值、以及基于比较结果确定的时域同步点,测试比对数据如表2所示,由于篇幅有限,仅对以下2组测试数据进行说明。
表2实验二中第二目标设备二的测试数据比对表
Figure GDA0003167551290000131
可参照图6a、6b为数据a、数据b的不同序列的相关结果图形。如图6a所示第一列图形为数据a中端口0的上行目标序列的相关值图形、第二列图形为数据a中端口1的上行目标序列的相关值图形、以及第三列图形为序列叠加相关值图形;图6b所示与图6a相似,如图6b所示第一列图形为数据b中端口0的上行目标序列的相关值图形、第二列图形为数据b中端口1的上行目标序列的相关值图形、以及第三列图形为序列叠加相关值图形。具体的,如下表2所示,解析得到数据a的端口0和端口1的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的比值为2.53和0.91,数据b的端口0和端口1的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的比值为0.85和0.86。由图6a分析得到,接收到的该第二目标设备二的数据a端口0的上行目标序列伪峰值较少,得到同步点1755,更为接近基准同步点1757,偏差较少,计算的同步点比较准确。由图6b分析得到,接收到的该第二目标设备二的数据b的端口0和端口1的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均比较接近,选取第一峰值最大的所在时隙位置作为端口0和端口1的时域同步点,也就是选取同步点1757,更为接近基准同步点1757,由此采用本公开提供的确定时域同步信息的方法得到时域同步点较为准确。
基于同一构思,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号接收设备,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第一目标设备的下行数据以及第二目标设备的上行数据。
第一处理单元402,用于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至少两个端口信息。
第二处理单元403,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端口信息,解析所述上行数据,得到与所述至少两个端口信息一一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分析各个所述端口信息对应的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确定时域同步信息。
测向定位单元404,用于基于所述时域同步信息,对各个所述端口信息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进行信道估计,并计算得到能量信息;其中所述能量信息用于实现对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测向定位。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获取单元可以是天线接收模块,天线接收模块可采用单天线,第一处理单元可以是下行数据处理模块,第二处理单元可以是上行数据处理模块。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对接收到的下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上行数据对应的至少两个端口信息,解析上行数据,得到与至少两个端口信息分别一一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根据各个上行目标序列,确定时域同步信息,根据时域同步信息,对每个端口上的上行目标序列进行信道估计,得到能量信息,根据各个上行目标序列的能量信息实现测向定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信号接收设备无法对存在上行MIMO数据的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导致无法对目标设备进行测向定位的问题。
第一处理单元402,具体用于基于所述下行数据处理分析获取小区搜索数据,确定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所在小区的下行同步信息、第二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参数;根据所述下行同步信息、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参数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提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解析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得到第二目标设备的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至少两个所述端口信息。
第二处理单元403,分析各个所述端口信息对应的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确定时域同步信息的步骤具体为:获取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计算每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中第一峰值与第二峰值的比值;分别比较各个所述比值与预设门限阈值的大小,得到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比较结果;基于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时域同步信息。其中,第二处理单元403具体用于若判定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所述比值中,至少有一个所述比值大于所述预设门限阈值,则选取各个所述比值中的最大值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将所述最大值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的第一峰值所在时隙位置,作为时域同步点,得到所述时域同步信息;若判定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所述比值均小于所述预设门限阈值,则比较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第一峰值的大小,选取第一峰值最大的上行目标序列,并将该第一峰值的所在时隙位置,作为时域同步点,得到所述时域同步信息。以及第二处理单元403,具体用于对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进行相关运算,得到相关运算结果;基于每个相关运算结果,确定每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
基于同一构思,本公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4所示,该电子设备主要包括:处理器501、存储器502和通信总线503,其中,处理器501和存储器502通过通信总线5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其中,存储器502中存储有可被处理器501执行的程序,处理器501执行存储器502中存储的程序,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第一目标设备的下行数据以及第二目标设备的上行数据;
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至少两个端口信息;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端口信息,解析所述上行数据,得到与所述至少两个端口信息一一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分析各个所述端口信息对应的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确定时域同步信息;
基于所述时域同步信息,对各个所述端口信息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进行信道估计,并计算得到能量信息;其中所述能量信息用于实现对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测向定位。
上述电子设备中提到的通信总线503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503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4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502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地,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501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5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在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一种测向定位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该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该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该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微波等)方式向另外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该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等)、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测向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第一目标设备的下行数据以及第二目标设备的上行数据;
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至少两个端口信息;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端口信息,解析所述上行数据,得到与所述至少两个端口信息一一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分析各个所述端口信息对应的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确定时域同步信息;其中,计算每个所述端口信息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的第一峰值与第二峰值的比值,基于所述比值与预设门限 阀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时域同步信息;
基于所述时域同步信息,对各个所述端口信息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进行信道估计,并计算得到能量信息;其中所述能量信息用于实现对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测向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析各个所述端口信息对应的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确定时域同步信息,包括如下:
获取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
计算每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中第一峰值与第二峰值的比值;
分别比较各个所述比值与预设门限阈值的大小,得到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比较结果;
基于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时域同步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时域同步信息,包括如下:
若判定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所述比值中,至少有一个所述比值大于所述预设门限阈值,则选取各个所述比值中的最大值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将所述最大值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的第一峰值所在时隙位置,作为所述时域同步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时域同步信息,包括如下:
若判定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所述比值均小于所述预设门限阈值,则比较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第一峰值的大小,选取第一峰值最大的上行目标序列,并将该第一峰值的所在时隙位置,作为所述时域同步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的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包括如下:
对各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进行相关运算,得到相关运算结果;
基于每个相关运算结果,确定每个所述上行目标序列中的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至少两个端口信息,包括如下:
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提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解析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得到第二目标设备的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至少两个所述端口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提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下行数据处理分析获取小区搜索数据,确定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所在小区的下行同步信息、第二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参数;
根据所述下行同步信息、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参数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提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8.一种信号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目标设备的下行数据以及第二目标设备的上行数据;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至少两个端口信息;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端口信息,解析所述上行数据,得到与所述至少两个端口信息一一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分析各个所述端口信息对应的所述上行目标序列,确定时域同步信息;其中,计算每个所述端口信息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的第一峰值与第二峰值的比值,基于所述比值与预设门限 阀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时域同步信息;
测向定位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时域同步信息,对各个所述端口信息对应的上行目标序列进行信道估计,并计算得到能量信息;其中所述能量信息用于实现对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测向定位。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和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实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测向定位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测向定位方法。
CN202110726684.3A 2021-06-29 2021-06-29 测向定位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4524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6684.3A CN113452423B (zh) 2021-06-29 2021-06-29 测向定位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6684.3A CN113452423B (zh) 2021-06-29 2021-06-29 测向定位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2423A CN113452423A (zh) 2021-09-28
CN113452423B true CN113452423B (zh) 2022-06-21

Family

ID=77813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26684.3A Active CN113452423B (zh) 2021-06-29 2021-06-29 测向定位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5242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8200A (zh) * 2016-05-17 2016-08-10 广州慧睿思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d-scdma系统中上行能量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8848526A (zh) * 2018-08-02 2018-11-20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td-lte中基于pusch的场强测量设备及方法
CN109495838A (zh) * 2018-11-08 2019-03-19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pusch和srs联合功率测量的定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5131B (zh) * 2016-12-05 2019-07-09 四川猎鹰科技有限公司 采用第三方定位装置对wcdma终端进行定位的方法
CN108901068A (zh) * 2017-12-29 2018-11-27 大唐终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te终端的定位系统及方法
KR102157309B1 (ko) * 2018-04-20 2020-09-18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이동 단말기의 위치측정시스템
EP3633904A4 (en) * 2018-06-22 2020-08-0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OCESS FOR DETERMINING THE SIZE OF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INDICATION INFORMATION, DEVICE AND INFORMATION MEDIA
CN108882288A (zh) * 2018-06-27 2018-11-23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lte上行能量测量方法
CN109150335B (zh) * 2018-09-30 2021-04-16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复杂环境下目标终端上行信号强度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WO2021107714A1 (ko) * 2019-11-29 2021-06-03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타겟 단말의 위치측정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2399361B (zh) * 2020-12-14 2021-12-31 武汉中软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te终端的无感知定位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8200A (zh) * 2016-05-17 2016-08-10 广州慧睿思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d-scdma系统中上行能量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8848526A (zh) * 2018-08-02 2018-11-20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td-lte中基于pusch的场强测量设备及方法
CN109495838A (zh) * 2018-11-08 2019-03-19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pusch和srs联合功率测量的定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2423A (zh) 202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8795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beamforming
US11874388B2 (en) Device-free subject localiz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using wireless signals
US10917159B2 (en) Beam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139945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 beam for an uplink channel
US10644773B2 (en) Feedback channel information using pre-cod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989295B2 (en) Multi-layer beamforming with partial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KR101365563B1 (ko) 다중 사용자 통신 방법에서 피드백 정보 제어 방법
US2018013978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random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090061A1 (zh) 一种实现下行波束索引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3035052A2 (en) Reference signal power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in a network with geographically separated antenna ports
US8165235B2 (en) Interfering stream identif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1279627B (zh) 无线电节点设备、其操作方法以及载体介质设备
US10466345B1 (en) Time-of-arrival estimation with subspace methods
CN106533515B (zh) 一种天线回退方法及基站
US2023011814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47022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andom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52330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beam patter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beamforming scheme
CN113452423B (zh) 测向定位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516447A (zh) 一种多天线信号合并方法和网络侧设备
US10135554B1 (en) Robust super-resolution processing for wireless ranging
WO2021032009A1 (en) Automatic gain control for serving cell activation based on two different reference signals
US20120140842A1 (en) Signaling to protect advanced receiver performance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s)
EP3526908B1 (en) Relative uplink channel estimation
CN107579764B (zh) 上行天线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3285741A (zh) 信号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621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403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