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0016A -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0016A
CN113450016A CN202110802858.XA CN202110802858A CN113450016A CN 113450016 A CN113450016 A CN 113450016A CN 202110802858 A CN202110802858 A CN 202110802858A CN 113450016 A CN113450016 A CN 1134500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t
management
component
informat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0285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a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a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a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a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0285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500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50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00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2Adjustment or analysis of established resource schedule, e.g. resource or task levelling, or dynamic reschedu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2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pair or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和应用层;感知层,用于进行目标企业的资产信息的采集;资产信息包括BIM模型数据和固定资产数据;传输层,用于将感知层采集到的资产信息传输到处理层;处理层,用于基于BIM模型,将获取到的资产信息进行可视化呈现、业务流程配置、表单制作、图表分析制作和检索设置处理,以构建资产信息模型;应用层,用于根据业务逻辑需求,对需要的固定资产数据进行组装和呈现。如此,管理内容可以覆盖资产从新增到注销的全生命周期,确保了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有效解决了盘点后期数据统计和报表制作量大的难题,提高了盘点效率,进一步满足了企业的高层次管理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资产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资产盘点是资产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实现对资产实物账面的核对和对资产状态的反映,在日常工作起到了现场校验和监督的作用。
目前,大部分企业的资产数量都较为庞大、地域较为分散,且资产种类和数量也较为繁多。然而,实现资产盘点的手段还是以人工来进行盘点为主,这种人工盘点的方式较为滞后,盘点效率、正确率都较低,盘点后期数据统计和报表制作量大,导致整个盘点周期过长,无法满足企业管理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资产盘点效率、正确率都较低,盘点周期过长,无法满足企业管理需求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和应用层;
所述感知层,用于进行目标企业的资产信息的采集;所述资产信息包括BIM模型数据和固定资产数据;
所述传输层,用于将所述感知层采集到的所述资产信息传输到所述处理层;
所述处理层,用于基于BIM模型,将获取到的所述资产信息进行可视化呈现、业务流程配置、表单制作、图表分析制作和检索设置处理,以构建资产信息模型;
所述应用层,用于根据业务逻辑需求,对需要的固定资产数据进行组装和呈现。
可选的,所述处理层包括模型加载组件、工作流组件、表单组件、统计分析组件、搜索组件和协同组件;
所述模型加载组件,用于利用轻量化加载技术对所述资产信息进行可视化呈现;
所述工作流程组件,用于利用流程引擎将所述目标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系统性配置,并按照所述配置进行业务流转;
所述表单组件,用于制作所述业务流程各环节所需要的表格;
所述统计分析组件,用于进行数据提取,生成图表;
所述搜索组件,用于根据关键词比对搜索;
所述协同组件,用于连接各个组件,在接收到用户的选择需求后,根据所述选择需求确定目标组件和非目标组件,并在非目标组件显示所选数据的可视化效果。
可选的,所述应用层包括驾驶舱管理、三维浏览管理、计划管理、采购管理、工单管理、台账管理、仓储管理、点检管理和安防管理;
所述驾驶舱管理和三维浏览管理根据所述模型加载组件实现资产的可视化呈现和管理;
所述计划管理、所述采购管理和所述工作管理将所述工作流组件、所述表单组件和所述协同组件进行关联,实现所述固定资产数据的录入和流转;
所述仓储管理、所述台账管理和所述工单管理将所述表单组件、所述工作流组件、所述协同组件与所述感知层进行关联,通过检测记录资产的状态信息,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控;
所述安防管理将所述模型加载组件、所述工作流组件与所述感知层进行关联,实现所述BIM模型与所述感知层的结合,并通过所述工作流组件配置对应的响应机制,实现资产的安全管控;
所述点检管理将所述模型加载组件与所述感知层数据进行关联,并结合所述工作流组件和所述表单组件,实现设备资产管理的制度建设与流程管控。
可选的,所述资产全生命周期包括:资产新增、资产使用、资产维修维护和资产报废退役。
可选的,所述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控,包括:
所述资产新增阶段,在接收到所述目标企业的新增资产信息后,将所述新增资产信息与所述资产信息模型进行绑定,以完成所述新增资产信息的登记;
所述资产使用阶段,在接收到所述目标企业的资产变动信息后,基于所述资产信息模型,记录和统计所述资产变动信息;
所述资产维修维护阶段,在接收到所述目标企业的资产维修信息和资产维护信息后,基于所述资产信息模型,对所述资产维修信息和所述资产维护信息进行关联存储,并根据所述资产维护信息对对应的资产状态进行校核更新;
所述资产报废退役阶段,在接收到所述目标企业的审批流程信息后,根据所述审批流程信息,记录资产变更信息。
可选的,所述感知层包括摄像头、RFID系统、智能子系统和传感器组件。
可选的,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运动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可选的,所述传输层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方案中,利用感知层可以进行目标企业的资产信息的采集,其中,资产信息可以包括BIM模型数据和固定资产数据。在采集到目标企业的资产信息后,可以利用传输层传输到处理层进行处理。处理层可以基于BIM模型,将获取到的资产信息进行可视化呈现、业务流程配置、表单制作、图表分析制作和检索设置处理,以构建资产信息模型。在资产信息模型构建后,还可以利用应用层根据业务逻辑需求,对需要的固定资产数据进行组装和呈现。如此,基于构建的资产信息模型,管理内容可以覆盖资产从新增到注销的全生命周期,且可以实时记录和统计资产的变动信息,确保了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有效解决了盘点后期数据统计和报表制作量大的难题,提高了盘点效率,进一步满足了企业的高层次管理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应用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
资产盘点是资产管理工作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起到了对资产实物账面核对和反应资产状态的作用,对工作起到了现场校验、监督的作用。
目前,大部分企业在资产盘点工作上还是完全依靠人工来进行盘点,盘点手段滞后,盘点效率、正确率较低,进行了大量的重复劳动,后期数据统计和报表制作量大,整个盘点周期长。而由于一些企业资产数量庞大、地域分散,导致信息变更往往不准确、不及时,企业很难实时了解到自身的资产状态,如数量、组成组件、存放地点、使用部门、责任人、使用状态等也并不清楚。这些情况直接导致资产利用率低,极易出现重复购置、资产流失等问题。同样的,资产种类和数量繁多,使用位置随时变化,而传统的手工记账往往效率低,工作量大,得到的数据不准确,很容易造成账实不符的情况,管理人员、责任人员不能够实时的查询到资产当前实际状态,无法快速进行预算审批、业务审批、领导决策等工作。基于此,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基于BIM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可以包括:感知层101、传输层102、处理层103和应用层104。
感知层101,用于进行目标企业的资产信息的采集;资产信息包括BIM模型数据和固定资产数据。
传输层102,用于将感知层101采集到的资产信息传输到处理层103。
处理层103,用于基于BIM模型,将获取到的资产信息进行可视化呈现、业务流程配置、表单制作、图表分析制作和检索设置处理,以构建资产信息模型。
应用层104,用于根据业务逻辑需求,对需要的固定资产数据进行组装和呈现。
本实施例中,利用感知层可以进行目标企业的资产信息的采集,其中,资产信息可以包括BIM模型数据和固定资产数据。在采集到目标企业的资产信息后,可以利用传输层传输到处理层进行处理。处理层可以基于BIM模型,将获取到的资产信息进行可视化呈现、业务流程配置、表单制作、图表分析制作和检索设置处理,以构建资产信息模型。在资产信息模型构建后,还可以利用应用层根据业务逻辑需求,对需要的固定资产数据进行组装和呈现。如此,基于构建的资产信息模型,管理内容可以覆盖资产从新增到注销的全生命周期,且可以实时记录和统计资产的变动信息,确保了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有效解决了盘点后期数据统计和报表制作量大的难题,提高了盘点效率,进一步满足了企业的高层次管理需求。
实施时,感知层101可以用于获取BIM模型数据和固定资产数据。其中,BIM模型数据用于构建目标公司的资产信息模型框架。固定资产数据可以包括设备资产的运行状态、资产的空间位置及现场实际情况,并通过终端设备将资产的状态参数、位置信息、视频监控画面信息通过传输层102发送到处理层102。
基于BIM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感知层101可以包括:摄像头、RFID系统、智能子系统和传感器组件等设置在建筑末端的设备。
其中,摄像头可以采集现场实际情况,通过RFID系统可以采集设备的空间位置信息,智能子系统可以负责采集与传递建筑内部智能化子系统的运行动态信息,传感器组件可以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主要用于资产的定位、资产所处环境情况的状态信息采集。
传输层102可以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分别用于实现有线和无线的信息传输。
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层103至少可以包括如下组件:模型加载组件、工作流组件、表单组件、统计分析组件、搜索组件和协同组件。
其中,模型加载组件,可以用于利用轻量化加载技术对资产信息进行可视化呈现,包括空间(生产、办公、仓储等)、设备等可以按照实际尺寸进行呈现。工作流程组件,可以用于利用流程引擎将目标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系统性配置,并按照配置进行业务流转。表单组件,用于制作业务流程各环节所需要的表格,实施时,可以利用表单类开放平台实现对表格的制作。统计分析组件,用于进行数据提取,生成图表。搜索组件,用于根据关键词比对搜索。协同组件,用于连接各个组件,在接收到用户的选择需求后,根据选择需求确定目标组件和非目标组件,并在非目标组件显示所选数据的可视化效果,比如,在“台账管理”中搜索并定位某一资产,当用户在交互界面输入相关字段时,协同组件调动搜索组件进行关键字匹配,调动表单组件根据搜索结果进行表单制作,调动模型加载组件按照相应字段加载相关数据并进行呈现。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应用层104至少可以包括如下管理模块:驾驶舱管理201、三维浏览管理202、台账管理203、工单管理204、计划管理205、采购管理206、仓储管理207、安防管理208和点检管理209。
应用中,驾驶舱管理201和三维浏览管理202可以根据模型加载组件实现资产的可视化呈现和管理。计划管理205、采购管理206和工单管理204可以将工作流组件、表单组件和协同组件进行关联,实现固定资产数据的录入和流转。仓储管理207、台账管理203和工单管理204可以将表单组件、工作流组件、协同组件与感知层进行关联,以通过检测记录资产的状态信息,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控。安防管理208可以将模型加载组件、工作流组件与感知层进行关联,实现BIM模型与感知层的结合,并通过工作流组件配置对应的响应机制,实现资产的安全管控,如此,通过BIM模型即可实时查看固定资产的静态信息和运行状态,实现异常情况时的应急预案触发。点检管理209可以将模型加载组件与感知层数据进行关联,并结合工作流组件和表单组件,实现设备资产管理的制度建设与流程管控。
其中,资产全生命周期可以包括:资产新增、资产使用、资产维修维护和资产报废退役。
在对资产全生命周期进行管控时,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如下内容:
资产新增阶段,在接收到目标企业的新增资产信息后,将新增资产信息与资产信息模型进行绑定,以完成新增资产信息的登记。其中,登记的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资产自带信息、资产标识信息、定位信息等,解决了资产信息登记不完全的问题。
资产使用阶段,在接收到目标企业的资产变动信息后,基于资产信息模型,记录和统计资产变动信息。其中涉及到资产使用过程中的数据采集。资产使用过程可以但不限于包括:资产盘点,领用借用,封存启封,调入调出,租出租入,以及上述管理过程中的空间位置变动。本申请的系统通过用户在上述过程中创建的审批、表单表格等信息的录入及所使用的RFID技术记录资产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并按照不同的维度(用户可设置)对数据进行分组分类,并以图表形式呈现,实现资产的跟踪管理及管理过程的可视化,提高资产盘点效率,以全面掌握资产的分布及使用信息。
资产维修维护阶段,在接收到目标企业的资产维修信息和资产维护信息后,基于资产信息模型,对资产维修信息和资产维护信息进行关联存储,并根据资产维护信息对对应的资产状态进行校核更新。其中涉及资产静态、动态信息的采集,静态信息指资产的几何信息、原始出厂信息、维护保养信息、空间位置信息等,动态信息指设备或机械类资产的运行状态数据,本申请的系统通过感知层对上述动态信息进行采集,通过资产使用各环节中用户记录的照片、信息填写录入等采集静态信息,根据采集的信息实时调整数据,并将其进行展示,实现线下与线上的实时完整映射,保证了资产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
资产报废退役阶段,在接收到目标企业的审批流程信息后,根据审批流程信息,记录资产变更信息。其中涉及到获取资产的采购时间、资产的维修保养情况、资产的使用年限等信息,本申请的系统通过资产新增阶段和资产维修维护阶段获取上述信息,建立健全资产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并将上述数据进行整理汇总,最终以图表的形式呈现,供企业管理决策。
本申请的实施例针对的是企业的所有固定资产管理,不光是设备资产,还有其他资产,如办公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运输设备、机械设备等。管理内容覆盖资产从新增入场到报废退场的全生命周期,系统记录在资产新增到报废全过程中的使用租用记录、资产静态动态的定位以及封存启封等所有的状态数据,并可搭建针对设备资产的实时数据检测系统,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自动通知、派单等管理流程,详细记录了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阶段的所有数据,为资产的分析积累原始真实的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和应用层;
所述感知层,用于进行目标企业的资产信息的采集;所述资产信息包括BIM模型数据和固定资产数据;
所述传输层,用于将所述感知层采集到的所述资产信息传输到所述处理层;
所述处理层,用于基于BIM模型,将获取到的所述资产信息进行可视化呈现、业务流程配置、表单制作、图表分析制作和检索设置处理,以构建资产信息模型;
所述应用层,用于根据业务逻辑需求,对需要的固定资产数据进行组装和呈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层包括模型加载组件、工作流组件、表单组件、统计分析组件、搜索组件和协同组件;
所述模型加载组件,用于利用轻量化加载技术对所述资产信息进行可视化呈现;
所述工作流程组件,用于利用流程引擎将所述目标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系统性配置,并按照所述配置进行业务流转;
所述表单组件,用于制作所述业务流程各环节所需要的表格;
所述统计分析组件,用于进行数据提取,生成图表;
所述搜索组件,用于根据关键词比对搜索;
所述协同组件,用于连接各个组件,在接收到用户的选择需求后,根据所述选择需求确定目标组件和非目标组件,并在非目标组件显示所选数据的可视化效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层包括驾驶舱管理、三维浏览管理、计划管理、采购管理、工单管理、台账管理、仓储管理、点检管理和安防管理;
所述驾驶舱管理和三维浏览管理根据所述模型加载组件实现资产的可视化呈现和管理;
所述计划管理、所述采购管理和所述工作管理将所述工作流组件、所述表单组件和所述协同组件进行关联,实现所述固定资产数据的录入和流转;
所述仓储管理、所述台账管理和所述工单管理将所述表单组件、所述工作流组件、所述协同组件与所述感知层进行关联,通过检测记录资产的状态信息,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控;
所述安防管理将所述模型加载组件、所述工作流组件与所述感知层进行关联,实现所述BIM模型与所述感知层的结合,并通过所述工作流组件配置对应的响应机制,实现资产的安全管控;
所述点检管理将所述模型加载组件与所述感知层数据进行关联,并结合所述工作流组件和所述表单组件,实现设备资产管理的制度建设与流程管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资产全生命周期包括:资产新增、资产使用、资产维修维护和资产报废退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控,包括:
所述资产新增阶段,在接收到所述目标企业的新增资产信息后,将所述新增资产信息与所述资产信息模型进行绑定,以完成所述新增资产信息的登记;
所述资产使用阶段,在接收到所述目标企业的资产变动信息后,基于所述资产信息模型,记录和统计所述资产变动信息;
所述资产维修维护阶段,在接收到所述目标企业的资产维修信息和资产维护信息后,基于所述资产信息模型,对所述资产维修信息和所述资产维护信息进行关联存储,并根据所述资产维护信息对对应的资产状态进行校核更新;
所述资产报废退役阶段,在接收到所述目标企业的审批流程信息后,根据所述审批流程信息,记录资产变更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层包括摄像头、RFID系统、智能子系统和传感器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运动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层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CN202110802858.XA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Pending CN1134500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02858.XA CN113450016A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02858.XA CN113450016A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0016A true CN113450016A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16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02858.XA Pending CN113450016A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50016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2753A (zh) * 2014-07-07 2014-10-08 佛山市禅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中继系统的物联网信息处理与融合方法及其模型
CN105893369A (zh) * 2014-11-19 2016-08-24 北京航天长峰科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
CN110796427A (zh) * 2019-09-09 2020-02-14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基于bim技术的配电网实物资产全过程管控方法
CN112927333A (zh) * 2021-01-29 2021-06-08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2753A (zh) * 2014-07-07 2014-10-08 佛山市禅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中继系统的物联网信息处理与融合方法及其模型
CN105893369A (zh) * 2014-11-19 2016-08-24 北京航天长峰科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
CN110796427A (zh) * 2019-09-09 2020-02-14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基于bim技术的配电网实物资产全过程管控方法
CN112927333A (zh) * 2021-01-29 2021-06-08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ng et al. Digitisation in facilities manage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Song et al.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with big data: Theories and methods
Tezel et al. From conventional to it based visual management: A conceptual discussion for lean construction
US9536225B2 (en) Aggregating business analytics architecture and configurator
US871906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pturing, managing, sharing, and visualising asset information of an organization
Hindarto et al. Sustainability of Implementing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in the Solar Power Generati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N102447733A (zh) 业务网络管理
CN115375146A (zh) 一种数字建造一体化平台
CN115423289B (zh) 智能板材加工车间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
Munteanu et al. Lead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dynamic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government
Sarkar et al. Automation in monitoring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rough BIM-IoT-blockchain model
CN117744914A (zh) 基于bim的施工数字化管理方法、平台及计算机设备
Maryska et al. Reference model of business informatics economics management
CN113450016A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Bierhold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Industry 4.0-An Industry 4.0 maturity model
Hua et al. Using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to Enhance Supply Chain Resilience in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Sørensen et al. Prototype development of an ICT system to suppor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based on virtual models and RFID
Tung et al. Exploring The Usage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N114612069A (zh) 一种冶金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及方法
May et al. BIM in Real Estate Operations: Application, Implementation, Digitalization Trends and Case Studies
CN113888071A (zh) 基于bim技术的备品备件管理方法及系统
Langer et al. Use of smart technologies in large infrastructure and energy projects
Tortorella et al. Drivers and barriers for the traceability digitalisation in the Australian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
Van Nederveen et al. From BIM to life cycl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infrastructure
Zhao et al. A novel model for assessing the degree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readiness in the process industry: process-industry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readiness index (PIMRI)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