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47367A - 一种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47367A
CN113447367A CN202110685804.XA CN202110685804A CN113447367A CN 113447367 A CN113447367 A CN 113447367A CN 202110685804 A CN202110685804 A CN 202110685804A CN 113447367 A CN113447367 A CN 1134473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sample
air pressure
valve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8580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47367B (zh
Inventor
石常亮
陈文龙
孙大翔
黄显芝
詹浩
周明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Analysis And Testing Center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Analysis And Testing Center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Analysis And Testing Center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Analysis And Testing Center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11068580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473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47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73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473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73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 G01N3/18Performing tests at high or low tempera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14Type of force applied
    • G01N2203/0016Tensile or compressiv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3Generation of the force
    • G01N2203/0042Pneumatic or hydraulic means
    • G01N2203/0044Pneumatic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58Kind of property studied
    • G01N2203/0069Fatigue, creep, strain-stress relations or elastic constants
    • G01N2203/0071Creep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22Environment of the test
    • G01N2203/0222Temperature
    • G01N2203/0226High temperature; Heat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其包括加载设备,加载设备包括第一壳体、气动模块拉杆;气动模块设置在第一壳体内;加热设备,加热设备包括第二壳体和加热装置;第二壳体设置有第一腔体,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一腔体内;拉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壳体的一侧并设置在第一腔体内;夹具,夹具的一端与第一腔体连接,夹具的另一端与拉杆连接。通过夹具将样品进行夹持,使得样品在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旋转现象;将夹具的两端固定在第一腔体的内壁和拉杆上,气动模块通过气动加载对夹具实现加载,通过气动加载的方式对样品施加载荷;采用热风循环对样品进行均匀的加热,避免了样品由于不均匀的受热而导致数据不具备代表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铝合金隔热型材高温持久荷载纵向剪切性能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铝合金隔热型材的广泛应用,如何确保隔热型材的性能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成为广大生产厂家和用户共同关注的焦点,所以铝合金隔热型材性能的测试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铝合金隔热型材性能主要包括纵向剪切性能、横向拉伸性能、抗扭性能、热疲劳性能、高温持久荷载横向拉伸性能和高温持久荷载纵向剪切性能。目前,除高温持久荷载纵向剪切性能外,其余性能的指标及测试方法在相关标准中都有明确规定。然而,高温持久荷载纵向剪切性能,即蠕变性能,恰恰是评定铝合金隔热型材长期安全使用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现有技术缺点:关于蠕变性能的检测没有合适的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无法有效地对该性能进行测试并得到有效结果。
发明内容
基于此,为了解决蠕变性能的检测没有合适的检测方法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其包括:
加载设备,所述加载设备包括第一壳体、气动模块以及用于对样品施加载荷的拉杆;所述气动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气动模块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拉杆的一端连接;
加热设备,所述加热设备包括第二壳体和用于对样品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第一腔体,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并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
夹具,所述夹具用于对样品进行夹持,所述夹具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体连接,所述夹具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杆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加载设备、夹具与加热设备的结合,通过夹具将样品进行夹持,使得样品在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旋转、偏移或弯曲的现象;将夹具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腔体的内壁上,夹具的另一端固定在拉杆上,气动模块通过气动加载的方式使得拉杆进行拉伸或收缩,从而对夹具实现加载,通过气动加载的方式对可以准确地对样品施加特定的载荷,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加热装置采用热风循环的加热方式对样品进行均匀的加热,避免了样品由于不均匀的受热而导致实验数据不具备代表性。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横向贯穿所述第一连接件两端面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夹具固定在所述第一腔体上的安装板;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设置有横向贯穿所述连接组件两端面的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所述样品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样品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三腔体内;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将所述夹具固定在所述拉杆上的拉钩;
第一紧固装置,所述第一紧固装置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配合用于夹紧样品,所述第一紧固装置安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
第二紧固装置,所述第二紧固装置与所述连接组件配合用于夹紧样品,所述第二紧固装置安设于所述连接组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腔体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另一端设置有横向贯穿所述第三连接件两端面的第四腔体,所述第二紧固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三腔体与所述第四腔体之间;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设有横向贯穿所述第二连接件两端面的第五腔体,所述第五腔体位于所述第四腔体的一侧,样品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四腔体内,样品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五腔体内;所述挂钩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
第三紧固装置,所述第三紧固装置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配合用于夹紧样品,所述第三紧固装置安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连接件依次排列,且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三连接件之间由样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包括滑块和第三壳体;
所述滑块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内,所述滑块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腔体内,且滑块将第三壳体分隔有远离所述滑块另一端的第六腔体和靠近所述滑块另一端的第七腔体。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模块包括调节阀、第一气压表、第一气压调节开关和拉力模块;
所述第一气压表和所述第一气压调节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调节阀与所述第一气压表连接,所述第一气压表与所述第一气压调节开关连接,所述第一气压调节开关与所述拉力模块连接,所述拉力模块与所述拉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拉力模块包括气缸开关、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二气压表和第二气压调节开关;
所述气缸开关、所述第二气压表和所述第二气压调节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
所述气缸开关包括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阀门连接;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六腔体连通;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气压调节开关连接,所述第二气压调节开关与所述第二气压表连接,所述第二气压表与所述第二阀门连接;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七腔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模块还包括空气压缩机、第三阀门和调压过滤器;
所述空气压缩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调压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调压过滤器连接,所述调压过滤器与所述第三阀门连接,所述第三阀门与所述调节阀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的数量有多个,且所述气动模块的数量与所述拉杆的数量匹配。
一种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样品安装在夹具中并启动穿条铝合金蠕变性能检测装置;
将带有样品的夹具固定在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内;
将样品加热到设定温度;
对样品施加一定的纵向载荷;
取出实验后的样品,得出实验结果。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的气动模块连接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的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的第三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的第一紧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拉力气压参考对照表。
附图标记说明:
10-加热设备;11-第二壳体;12-加热装置;13-第一腔体;20-加载设备;21-气动模块;22-拉杆;23-第一壳体;30-夹具;31-第一连接件;32-安装板;33-第二腔体;34-连接组件;35-第三连接件;36-第三腔体;37-第四腔体;39-第二连接件;40-第五腔体;41-挂钩;42-第一紧固装置;43-第一螺杆;44-第一固定板;45-第一推块;46-第一夹块;47-第一倾斜面;48-第二倾斜面;49-第二紧固装置;50-调节阀;51-第一气压表;52-第一气压调节开关;53-气缸开关;54-第二气压表;55-第二气压调节开关;56-第一阀门;57-第二阀门;58-空气压缩机;59-第三阀门;60-调压过滤器;61-第三壳体;62-滑块;63-第六腔体;64-第七腔体;70-样品;80-第三紧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1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其包括:加载设备20,所述加载设备20包括第一壳体23、气动模块21以及用于对样品70施加载荷的拉杆22;所述气动模块21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23内;所述气动模块21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拉杆22的一端连接;加热设备10,所述加热设备10包括第二壳体11和用于对样品70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12;所述第二壳体11设置有第一腔体13,所述加热装置12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13内;所述第一壳体23与所述第二壳体11连接,所述拉杆2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壳体11的一侧并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13内;夹具30,所述夹具30用于对样品70进行夹持,所述夹具3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体13连接,所述夹具30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杆22连接。
通过加载设备20、夹具30与加热设备10的结合,通过夹具30将样品70进行夹持,使得样品70在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旋转、偏移或弯曲的现象;将夹具30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腔体13的内壁上,夹具30的另一端固定在拉杆22上,气动模块21通过气动加载的方式使得拉杆22进行拉伸或收缩,从而对夹具30实现加载,通过气动加载的方式对可以准确地对样品70施加特定的载荷,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加热装置12采用热风循环的加热方式对样品70进行均匀的加热,避免了样品70由于不均匀的受热而导致实验数据不具备代表性。
如图2和图6-10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具30包括:第一连接件31,所述第一连接件31的一端设置横向贯穿所述第一连接件31两端面的第二腔体33;所述第一连接件31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夹具30固定在所述第一腔体13上的安装板32;连接组件34,所述连接组件34的一端设置有横向贯穿所述连接组件34两端面的第三腔体36,所述第三腔体36位于所述第二腔体33的一侧;所述样品70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腔体33内,所述样品70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三腔体36内;所述连接组件34的另一端设置有将所述夹具30固定在所述拉杆22上的拉钩;第一紧固装置42,所述第一紧固装置42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1配合用于夹紧样品70,所述第一紧固装置42安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1上;第二紧固装置49,所述第二紧固装置49与所述连接组件34配合用于夹紧样品70,所述第二紧固装置49安设于所述连接组件34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紧固装置42包括第一螺杆43、第一固定板44、第一推块45和第一夹块46;所述第一螺杆4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4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4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推块45连接;所述第一推块45设置有第一倾斜面47,所述第一夹块4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倾斜面48,所述第一倾斜面47与所述第二倾斜面48相互配合,所述第一螺杆43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推块45在所述第一螺杆43的长度方向上进行运动,所述第一推块45的运动带动所述第一夹块46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螺杆43的长度方向上运动,且第一夹块46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腔体33内。进一步地,第一倾斜面47的顶端靠近第一螺杆43,第一倾斜面47的底端远离第一螺杆43,且在第二倾斜面48与第一倾斜面47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倾斜面47和第二倾斜面48均设置为光滑的平面,以减少第一推块45和第一夹块46之间的摩擦,使得第一夹块46更有效地在第一螺杆43的垂直方向上被推动。
进一步地,第一夹块46的另一端为粗糙的水平面,且通过粗糙的水平面与样品70接触,使得样品70与第一夹块46紧密接触,在夹紧的过程中,样品70不易发生旋转、偏移或弯曲,有利于实验能正常进行。
如图2和图6-10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34包括:第三连接件35,所述第三腔体36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件35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件35的另一端设置有横向贯穿所述第三连接件35两端面的第四腔体37,所述第二紧固装置49设置在所述第三腔体36与所述第四腔体37之间;第二连接件39,所述第二连接件39的一端设有横向贯穿所述第二连接件39两端面的第五腔体40,所述第五腔体40位于所述第四腔体37的一侧,样品70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四腔体37内,样品70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五腔体40内;所述挂钩41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件39的另一端;第三紧固装置80,所述第三紧固装置8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9配合用于夹紧样品70,所述第三紧固装置80安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39的另一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紧固装置80与第一紧固装置42的结构与功能均相同,且第三经紧固装置包括有与第一螺杆43功能一致的第四螺杆和用于夹持样品70的第四夹块,第四夹块设置在第五腔体40内,第四螺杆的转动可以驱动第四夹块进行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紧固装置49包括第二螺杆、第三螺杆、第二推块、第三推块、第二夹块、第三夹块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三腔体36与所述第四腔体37之间,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三螺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推块连接,所述第二推块设置有第三斜面,所述第二夹块的一端设置有第四斜面,所述第三斜面与所述第四斜面相互配合;所述第三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推块连接,所述第三推块设置有第五斜面,所述第三夹块的一端设置有第六斜面,所述第五斜面与所述第六斜面相互配合;所述第二推块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三腔体36内;所述第三推块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四腔体37内。
进一步的,在与第一连接件31配合的第三连接件35的第三腔体36内的第二夹块与第一连接件31的第二腔体33内的第一夹块46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对一个样品70进行夹持固定;在以上第三连接件35的第四腔体37内的第三夹块与后一个的第三连接件35的第三腔体36内的第二夹块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对另一个样品70进行夹持固定;在以上第三连接件35的第四腔体37内的第三夹块与后一个的第三连接件35的第三腔体36内的第二夹块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对另一个样品70进行夹持固定;在以上第三连接件35的第四腔体37内的第三夹块与第二连接件39的第五腔体40内的第一夹块46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对另一个样品70进行夹持固定;所以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转动第一螺杆43、第二螺杆、第三螺杆以及第四螺杆来控制第一夹块46、第二夹块、第三夹块和第四夹块的进行运动,从而实现对样品70的夹持固定以及松开夹持状态。
进一步地,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之间的转动互不影响,操作人员可以单独地对某一样品70进行夹持固定。
如图6-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件3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连接件35依次排列,且所述第三连接件35与所述第三连接件35之间由样品70连接。
进一步地,进一步地,第三连接件35的数量有3个,第一腔体13与第二腔体33、第二腔体33与第三腔体36和第三腔体36与第四腔体37之间均形成有4个装载空间,样品70设置在装载空间内,可以满足4个样品70的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31、所述第二连接件39和所述第三连接件35均采用2024铝合金制作而成。进一步地,由于样品70需要在载荷范围在1000N-1300N之间以及温度范围在室温至100℃之间进行实验,且每个样屏之间所承受的载荷差不超过规定值的±4%,所以要求的剪切力实验夹具30所用材料必须具有质量轻、强度高以及一定的耐高温性。2024铝合金是硬铝中的典型合金。2024铝合金是硬铝中用量最大的以及最普遍的一种。2024铝合金合金的特点是质量轻、强度高以及有一定的耐热性,可用作150℃以下工作零件。在125-150℃工作温度范围内其强度比7075合金还高,在退火和新淬火状态下成形性能好,热处理强化效果明显,适合用于剪切力实验夹具30。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30的质量为2kg-4kg。进一步地,由于夹具30是垂直设置地进行试验,所以加载时要考虑重力的影响,为了保证负载的均匀性,使各个样品70之间所承受的载荷差不超过规定值的±4%,就需要严格控制剪切力实验夹具30的质量。由于高温持久载荷常用的范围在1000N-1300N之间,所以要求夹具30加上样品70的总重量要低于8kg,且用作实验的每个样品70的重量为0.5kg,所以4个样品70的总质量为2kg,所以具的质量必须小于6kg,但是夹具30的质量与样品70总质量相差过大时,夹具30的自身重量会对样品70施加一定的载荷,从而影响实验数据的有效性。
如图1-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杆22包括滑块62和第三壳体61;所述滑块62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61内,所述滑块62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腔体13内,且滑块62将第三壳体61分隔有远离所述滑块62另一端的第六腔体63和靠近所述滑块62另一端的第七腔体64。当气体流进第六腔体63的时候,第六腔体63体积变大,第七腔体64体积变小,因此滑块62朝向第一腔体13的方向上运动;当气体流进第七腔体64的时候,第七腔体64体积变大,第六腔体63体积变小,因此滑块62在远离第一腔体13的方向上运动;通过滑块62的运动从而实现施压和释放压力的目的。
如图1-1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动模块21包括调节阀50、第一气压表51、第一气压调节开关52和拉力模块;所述第一气压表51和所述第一气压调节开关52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23上;所述调节阀50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23内;所述调节阀50与所述第一气压表51连接,所述第一气压表51与所述第一气压调节开关52连接,所述第一气压调节开关52与所述拉力模块连接,所述拉力模块与所述拉杆22连接。操作人员通过第一气压表51可以直观地得知气体总气压。
如图1-5和图1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力模块包括气缸开关53、第一阀门56、第二阀门57、第二气压表54和第二气压调节开关55;所述气缸开关53、所述第二气压表54和所述第二气压调节开关55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23上;所述第一阀门56和所述第二阀门57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23内;所述气缸开关53包括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阀门56连接;所述第一阀门56与所述第六腔体63连通;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气压调节开关55连接,所述第二气压调节开关55与所述第二气压表54连接,所述第二气压表54与所述第二阀门57连接;所述第二阀门57与所述第七腔体64连通。操作人员将第一阀门56打开,气体从第一阀门56流进第六腔体63处,使得滑块62朝向第一腔体13方向运动;操作人员将第二阀门57打开,气体从第二阀门57流进第七腔体64处,使得滑块62在远离第一腔体13的方向上运动;通过滑块62的运动从而对样品70进行施压或者解除施压状态,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如图1-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动模块21还包括空气压缩机58、第三阀门59和调压过滤器60;所述空气压缩机58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23内;所述第三阀门59和所述调压过滤器60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23上;所述空气压缩机58与所述调压过滤器60连接,所述调压过滤器60与所述第三阀门59连接,所述第三阀门59与所述调节阀50连接。空气压缩机58可以提供气源动力,它可以将电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装置,是压缩空气的气压发生装置。而操作者可以通过第三阀门59直接地对开关进开启与关闭,避免因电力故障而无法对装置内的施压装置进行调节,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空气压缩机58对空气进行压缩,并将压缩的后的空气前后经过调压过滤器60和第三阀门59后传递到调节阀50处,使得气动模块21能可以拉杆22进行施加载荷,再对对样品70进行施压,通过设置第三阀门59,通过人工手动的控制,可以避免因阀门之间的电路出现问题而出现的安全事故,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阀门59的型号为AW2000。AW2000为手滑阀手动开关,AW2000可以在市面上进行购买,在此不作过多叙述。
进一步地,进一步地,空气压缩机58接上220V电源并启动2分钟后,需要把空气压缩机58的出气开关打开,把手滑阀开关左移,空气压缩机58压缩的空气随即可以流进气动模块21内,并对样品70施加载荷。
如图1-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杆22的数量有多个,且所述气动模块21的数量与所述拉杆22的数量匹配。
进一步地,操作人员通过改变气动模块21内的气体流动路径,随时调节每组试样的加载载荷大小,而且还可以改变施加力的方向,操作简单便捷,且操作人员还可以通过第二气压表54实时得知对夹具30输出的气压,再根据气压与拉力的关系图调整所需的拉力,从而保证实验数据的有效性。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12采用热风循环式的加热方式对样品70进行加热,并使样品70处于室温至100℃的温度范围之内。进一步地,加热装置12的加热过程为电热丝对空气进行加热,然后经过风机将温度高的空气传递到第一腔体13内并于样品70接触,这样能够使样品70内温度均匀、热惯性小,能有效避免样品70在实验中出现局部过热现象。
如图11-12所示,一种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样品70安装在夹具30中并启动穿条铝合金蠕变性能检测装置;在待测物中截取0.4kg-0.6kg的样品70;每4个样品70分为一组样品70;将一组样品70固定在所述夹具30上。通过设置4个样品70固定在同一夹具30上进行实验,有利于样品70的大批量检测,有效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将加载装置接上电源;启动空气压缩机58,再把空气压缩机58的出气开关打开,把手滑阀开关左移,即可接通气源。
步骤二:将带有样品70的夹具30固定在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内;将夹具30的安装板32与第一腔体13的上表面固定,夹具30的挂钩41与拉杆22连接,且挂钩41与拉杆22始终保持同一直线上,且夹具30始终保持竖直状态。
步骤三:将样品70加热到设定温度;调整加热装置12的参数,使之对样品70进行加热。
步骤四:对样品70施加一定的纵向载荷;参考拉力气压参考对照表对第二气压调节开关55扭动,使得调节第二气压表54示数达到所需气压大小,开始实验。
步骤五:取出实验后的样品70,得出实验结果。
工作流程具体为:
将加热装置12和加载装置接通电源,启动空气压缩机58并开启2min后将空气压缩机58的出去开关打开,把手滑阀开关左移,空气压缩机58的气体即可流进启动模块内;
每4个样品70安装到一个夹具30上;
装载夹具30前,按下气缸开关53,拉杆22会往下移动直至拉杆22的第三端与第四端气压平衡,同时第二气压表54会显示当前气缸内气压大小;
将夹具30的安装板32与第一腔体13的上表面固定,夹具30的挂钩41与拉杆22连接,且挂钩41与拉杆22始终保持同一直线上;
调整加热装置12的参数,使之对样品70进行加热;
参考拉力气压参考对照表对第二气压调节开关55扭动,使得调节第二气压表54示数达到所需气压大小,开始实验;
经过实验所需时间后,停止加热,关闭主机和空气压缩机58电源;并且把空气压缩机58出气开关关紧,然后把手滑阀开关右移,把气动模块21内的高压气体排出,实现卸压;
缓慢地把第二壳体11打开,等高温气体散去后,戴好隔热手套再检测或取出样品70,最后对样品70进行测定。
综上所述:通过加载设备20、夹具30与加热设备10的结合,通过夹具30将样品70进行夹持,使得样品70在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旋转、偏移或弯曲的现象;将夹具30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腔体13的内壁上,夹具30的另一端固定在拉杆22上,气动模块21通过气动加载的方式使得拉杆22进行拉伸或收缩,从而对夹具30实现加载,通过气动加载的方式对可以准确地对样品70施加特定的载荷,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加热装置12采用热风循环的加热方式对样品70进行均匀的加热,避免了样品70由于不均匀的受热而导致实验数据不具备代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载设备,所述加载设备包括第一壳体、气动模块以及用于对样品施加载荷的拉杆;所述气动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气动模块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拉杆的一端连接;
加热设备,所述加热设备包括第二壳体和用于对样品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第一腔体,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并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
夹具,所述夹具用于对样品进行夹持,所述夹具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连接,所述夹具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横向贯穿所述第一连接件两端面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夹具固定在所述第一腔体上的安装板;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设置有横向贯穿所述连接组件两端面的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所述样品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样品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三腔体内;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将所述夹具固定在所述拉杆上的拉钩;
第一紧固装置,所述第一紧固装置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配合用于夹紧样品,所述第一紧固装置安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
第二紧固装置,所述第二紧固装置与所述连接组件配合用于夹紧样品,所述第二紧固装置安设于所述连接组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腔体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另一端设置有横向贯穿所述第三连接件两端面的第四腔体,所述第二紧固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三腔体与所述第四腔体之间;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设有横向贯穿所述第二连接件两端面的第五腔体,所述第五腔体位于所述第四腔体的一侧,样品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四腔体内,样品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五腔体内;所述挂钩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
第三紧固装置,所述第三紧固装置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配合用于夹紧样品,所述第三紧固装置安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连接件依次排列,且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三连接件之间由样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包括滑块和第三壳体;
所述滑块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内,所述滑块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腔体内,且滑块将第三壳体分隔有远离所述滑块另一端的第六腔体和靠近所述滑块另一端的第七腔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模块包括调节阀、第一气压表、第一气压调节开关和拉力模块;
所述第一气压表和所述第一气压调节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调节阀与所述第一气压表连接,所述第一气压表与所述第一气压调节开关连接,所述第一气压调节开关与所述拉力模块连接,所述拉力模块与所述拉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模块包括气缸开关、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二气压表和第二气压调节开关;
所述气缸开关、所述第二气压表和所述第二气压调节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
所述气缸开关包括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阀门连接;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六腔体连通;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气压调节开关连接,所述第二气压调节开关与所述第二气压表连接,所述第二气压表与所述第二阀门连接;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七腔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模块还包括空气压缩机、第三阀门和调压过滤器;
所述空气压缩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调压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调压过滤器连接,所述调压过滤器与所述第三阀门连接,所述第三阀门与所述调节阀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的数量有多个,且所述气动模块的数量与所述拉杆的数量匹配。
10.一种运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样品安装在夹具中并启动穿条铝合金蠕变性能检测装置;
将带有样品的夹具固定在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内;
将样品加热到设定温度;
对样品施加一定的纵向载荷;
取出实验后的样品,得出实验结果。
CN202110685804.XA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Active CN1134473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5804.XA CN113447367B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5804.XA CN113447367B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47367A true CN113447367A (zh) 2021-09-28
CN113447367B CN113447367B (zh) 2022-09-23

Family

ID=77811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85804.XA Active CN113447367B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47367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87841A (zh) * 1969-06-06 1972-09-06
US5279166A (en) * 1992-09-29 1994-01-18 Eg&G Idaho, Inc. Self-aligning biaxial load frame
US6813960B1 (en) * 2002-08-19 2004-11-09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Asymmetrical column assembly for high-cycle fatigue test machines
US20140069203A1 (en) * 2012-09-11 2014-03-13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Multiple specimen testing
WO2014090298A1 (de) * 2012-12-12 2014-06-19 Ima Materialforschung Und Anwendungstechnik Gmbh Schubprüfvorrichtung zur mechanischen werkstoffprüfung
CN204374005U (zh) * 2014-12-29 2015-06-03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单加热筒多功能蠕变松弛试验机
KR101661474B1 (ko) * 2015-05-26 2016-10-10 한국수력원자력 주식회사 충격완화장치가 장착된 복수 시험편의 직렬식 하중 부가장치
CN108931440A (zh) * 2017-05-27 2018-12-04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一种小样品单轴拉伸蠕变测试用夹具
CN109238896A (zh) * 2018-07-20 2019-01-18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多试件串联的应力腐蚀高通量评价方法
CN110823682A (zh) * 2019-11-01 2020-02-21 湘潭大学 一种用于超高温蠕变试验的夹具
US10761002B1 (en) * 2019-05-13 2020-09-01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Commerce Shear loader and performing pure mode II or mixed mode I and mode II shear loading
CN111929172A (zh) * 2020-09-07 2020-11-1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材料蠕变性能气动测试装置
CN112098192A (zh) * 2020-10-21 2020-12-18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十字交叉法测试胶粘剂拉伸剪切蠕变的夹具及方法
CN214952735U (zh) * 2021-06-21 2021-11-30 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 一种用于检测铝合金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87841A (zh) * 1969-06-06 1972-09-06
US5279166A (en) * 1992-09-29 1994-01-18 Eg&G Idaho, Inc. Self-aligning biaxial load frame
US6813960B1 (en) * 2002-08-19 2004-11-09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Asymmetrical column assembly for high-cycle fatigue test machines
US20140069203A1 (en) * 2012-09-11 2014-03-13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Multiple specimen testing
WO2014090298A1 (de) * 2012-12-12 2014-06-19 Ima Materialforschung Und Anwendungstechnik Gmbh Schubprüfvorrichtung zur mechanischen werkstoffprüfung
CN204374005U (zh) * 2014-12-29 2015-06-03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单加热筒多功能蠕变松弛试验机
KR101661474B1 (ko) * 2015-05-26 2016-10-10 한국수력원자력 주식회사 충격완화장치가 장착된 복수 시험편의 직렬식 하중 부가장치
CN108931440A (zh) * 2017-05-27 2018-12-04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一种小样品单轴拉伸蠕变测试用夹具
CN109238896A (zh) * 2018-07-20 2019-01-18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多试件串联的应力腐蚀高通量评价方法
US10761002B1 (en) * 2019-05-13 2020-09-01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Commerce Shear loader and performing pure mode II or mixed mode I and mode II shear loading
CN110823682A (zh) * 2019-11-01 2020-02-21 湘潭大学 一种用于超高温蠕变试验的夹具
CN111929172A (zh) * 2020-09-07 2020-11-1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材料蠕变性能气动测试装置
CN112098192A (zh) * 2020-10-21 2020-12-18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十字交叉法测试胶粘剂拉伸剪切蠕变的夹具及方法
CN214952735U (zh) * 2021-06-21 2021-11-30 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 一种用于检测铝合金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47367B (zh) 2022-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99255B (zh) 一种高低温试验设备及其试验方法
CN101482527B (zh) 一种热管性能综合量测装置及方法
CN105021968A (zh) 一种led寿命加速在线测试系统
CN113447367B (zh) 一种用于检测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6248717A (zh) 一种适用于高温真空环境的材料性能测试装置
Chiesa et al. Electromechanical investigation of 2G HTS twisted stacked-tape cable conductors
CN112378840A (zh) 混凝土应力加载-硫酸盐侵蚀试验装置
CN112305019A (zh) 一种建筑物外墙保温检测装置
CN107907405A (zh) 结构密封胶加速老化装置及结构密封胶加速老化方法
CN209400391U (zh) 一种电力电缆用老化试验箱
CN214952735U (zh) 一种用于检测铝合金隔热型材蠕变性能的设备
CN201344863Y (zh) 一种热管性能综合量测装置
CN110672658B (zh) 一种适用于大温差、变压力条件的块体多孔材料隔热性能测试实验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7765191A (zh) 一种电源模块的老化装置
CN215115496U (zh) 临液氢材料机械性能实验装置
CN104391230A (zh) Ptc发热器耐电压测试台结构
CN204188762U (zh) Ptc发热器耐电压测试台结构
CN105004659B (zh) 一种金属板材用耐湿热性能检测工装
CN104391231A (zh) Ptc发热器耐电压测试装置
CN209342395U (zh) 一种用于电加热器的检测工装
CN218726827U (zh) 一种复合保温板导热性能检测仪
Chung et al. Electromechanical behavior of graphite intercalated with bromine
CN216646674U (zh) 一种直发器自动老化工装治具
CN216718267U (zh) 一种耐热测试仪
CN114942304A (zh) 一种智能气体探测器老化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