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38705B - 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38705B
CN113438705B CN202110695929.0A CN202110695929A CN113438705B CN 113438705 B CN113438705 B CN 113438705B CN 202110695929 A CN202110695929 A CN 202110695929A CN 113438705 B CN113438705 B CN 1134387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mac addr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data
dest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9592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38705A (zh
Inventor
郑自永
胡呈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9592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387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38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87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387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87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通信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该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接收源通信设备发送的通信数据,并对通信数据进行解析,获取通信数据中的地址信息;根据地址信息确定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并根据会话类型分发通信数据,会话类型包括以太网会话和非以太网会话。该方法中,第一通信设备可以直接基于对通信数据进行分发,而不需要通过核心网设备对通信数据进行分发,从而减轻了核心网设备的业务负担。

Description

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5G(英文: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中文: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以太网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可以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中。
在传统技术中,移动终端的通信过程包括:移动终端需要将通信数据发送至基站,基站将通信数据发送至核心网设备,核心网设备对通信数据进行分发,
然而,上述通信过程对核心网的依赖度较高,为了降低对核心网的依赖程度,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通信数据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
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该方法包括:
接收源通信设备发送的通信数据,并对通信数据进行解析,获取通信数据的地址信息;
根据地址信息确定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会话类型包括以太网会话和非以太网会话;
根据会话类型分发通信数据。
第二方面:
一种通信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接收源通信设备发送的通信数据,并对通信数据进行解析,获取通信数据的地址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地址信息确定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会话类型包括以太网会话和非以太网会话;
分发模块,用于根据会话类型分发通信数据。
第三方面:
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上述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可以减轻核心网设备的业务负担。该通信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该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接收源通信设备发送的通信数据,并对通信数据进行解析,获取通信数据中的地址信息;根据地址信息确定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并根据会话类型分发通信数据,会话类型包括以太网会话和非以太网会话。该方法中,第一通信设备可以直接基于对通信数据进行分发,而不需要通过核心网设备对通信数据进行分发,从而减轻了核心网设备的业务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一种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另一种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另一种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根据地址信息确定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发通信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发通信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数据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现有技术中,无线通信网络与传统宽带网络、局域网仍存在一定的隔离,无法共融相通。例如:终端无法进行传统以太网业务,其中以太网业务例如ARP(英文:AddressResolution Protocol;中文:地址解析协议)业务、DHCP(英文:Dynamic HostConfiguration Protocol;中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业务等。
随着5G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系统支持的业务类型得到了扩展,极大地满足的终端客户的各种业务需求,同时也拉近了与传统以太网、互联网的差距。本申请结合基站对会话业务的解析,根据会话业务中通信数据的地址信息对通信数据进行分发,提升了业务的扁平化共享网络体验。
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处理方法所涉及到的实施环境进行简要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处理方法所涉及到的实施环境包括第一通信设备和源通信设备。
可选的,如图1所示,该实施环境包括基站、手机终端以及核心网设备,其中,手机终端与基站处于同一局域网内,该第一通信设备为基站时,该源通信设备可以是手机终端或者核心网设备。
可选的,如图2所示,该实施环境包括基站、手机终端、用户面管理设备UPF(英文:User Plane Function,简称:UPF)以及核心网设备,其中,基站与用户面管理设备UPF处于同一局域网内,该用户面管理设备UPF分别与基站和核心网设备连接,该第一通信设备为基站时,该源通信设备可以是手机终端或者用户面管理设备UPF。
可选的,如图3所示,该实施环境包括基站、用户面管理设备UPF以及核心网设备,该第一通信设备为用户面管理设备UPF时,该源通信设备可以是基站或者核心网设备。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上述图1至图3中的第一通信设备中,该通信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第一通信设备接收源通信设备发送的通信数据,并对通信数据进行解析,获取通信数据的地址信息。
通信数据的地址信息用于指示该通信数据的源通信设备和目的通信设备的地址,该地址信息包括源IP地址(英文: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中文:互联网协议地址)、源MAC地址(英文: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中文: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即物理地址),目的IP地址以及目的MAC地址。其中,目的IP地址为目的通信设备的IP地址,目的MAC地址为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需要说明的是,目的MAC地址并不一定是目的通信设备的MAC地址。
在计算机网络中,在同一个局域网内的PC(英文:personal computer;中文:个人计算机设备)设备之间数据交互时,需要经由交换机进行数据中转,在不同局域网的PC设备之间数据交互时,需要经由路由器进行路由转发。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通信网络中,第一通信设备既承担交换机的业务又承担路由器的业务,以实现源通信设备与目的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每台通信设备都会在本地的ARP缓冲区中建立一个地址解析协议缓存表(以下简称为ARP缓存表),以表示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当源通信设备需要将一个数据包发送到目的通信设备时,首先需要获取目的通信设备的目的IP地址,然后源通信设备可以检测本地存储的ARP缓存表中是否存在目的IP地址对应的目的MAC地址,如果有,则源通信设备可以基于目的IP地址、目的MAC地址、源IP地址和源MAC地址对数据包进行封装,其封装过程可以参见图5所示,得到通信数据,并将通信数据发送给第一通信设备,由第一通信设备将通信数据分发到目的通信设备。
其中,第一通信设备在接收到通信数据后,可以对通信数据进行解析,该数据处理流程可以如图5所示,首先将通信数据经过以太网首部解析,得到MAC地址信息和第一数据包,然后将第一数据包经过IP首部解析,得到第二数据包和IP地址信息。
其中,MAC地址信息包括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IP地址信息包括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步骤402,第一通信设备根据地址信息确定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
其中,会话类型包括以太网会话和非以太网会话。
当通信数据的目的通信设备为第一通信设备和源通信设备所在的局域网内的通信设备,那么该通信数据是在局域网内进行传输,这种情况下,第一通信设备可以确定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为以太网会话。
当通信数据的目的通信设备不是第一通信设备和源通信设备所在的局域网内的通信设备,也就是说,该通信数据是跨局域网传输,这种情况下,第一通信设备可以确定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为非以太网会话。
步骤403,第一通信设备根据会话类型分发通信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会话类型为以太网会话,那么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基于地址解析协议缓存表分发该通信数据。若会话类型为非以太网会话,那么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基于路由规则分发该通信数据。
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数据处理方法中,第一通信设备可以直接对通信数据进行解析,并根据通信数据的地址信息分发该通信数据,这样该通信数据不需要通过核心网设备进行分发,从而减轻了核心网设备的业务负担,并且丰富了第一通信设备的业务功能。
此外,第一通信设备通过解析获取通信数据的地址信息这一深度分析过程,可以实现支持局域网内的PC端直接通过IP地址给到移动终端的目的。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其示出了一种根据地址信息确定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第一通信设备检测目的IP地址与源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局域网。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在获得目的IP地址与源IP地址之后,可以将目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得到第一运算结果,然后将源IP与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得到第二运算结果,若第一运算结果与第二运算结果相同,则表示目的IP地址与源IP地址属于同一局域网,反之,则表示目的IP地址与源IP地址不属于同一局域网。
步骤602,若目的IP地址与源IP地址属于同一局域网,则第一通信设备确定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为以太网会话。
其中,源IP地址为源通信设备的IP地址,目的IP地址是指目的通信设备的IP地址。若目的IP地址与源IP地址属于同一局域网,则表示,目的通信设备与源通信设备属于同一局域网,即该通信数据是在局域网内进行传输,因此,第一通信设备可以确定该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为以太网会话。
步骤603,若目的IP地址与源IP地址不属于同一局域网,则第一通信设备确定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为非以太网会话。
若目的IP地址与源IP地址不属于同一局域网,则表示,目的通信设备与源通信设备不属于同一局域网,即该通信数据是跨局域网传输,因此,第一通信设备可以确定该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为非以太网会话。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地址信息中的目的IP地址与源IP地址来确定通信数据是在局域网内进行传输还是跨局域网传输,从而确定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为后续的分发通信数据做好铺垫。
下面对根据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分发通信数据的实现过程进行说明。
第一种实现过程:无论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为以太网会话或者为非以太网会话,均可适用。
当源通信设备需要将一个数据包发送到目的通信设备时,如果源通信设备本地存储的ARP缓存表中没有目的IP地址对应的目的MAC地址,则源通信设备可以基于目的IP地址、源IP地址和源MAC地址对数据包进行封装,得到通信数据,并将通信数据发送给第一通信设备。
第一通信设备在接收到通信数据后,可以检测该通信数据的地址信息是否包含有目的MAC地址,其中,该目的MAC地址为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可选的,目的MAC地址可以是目的通信设备的MAC地址,也可以不是目的通信设备的MAC地址。
若地址信息中不包含该目的MAC地址,则表示该通信数据为ARP请求的数据包,用于查询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那么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向源通信设备发送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
可选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场景:
第一种场景:
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查询目的IP地址是否和自身的IP地址一致,若一致,表示该第一通信设备为目的通信设备,则第一通信设备向源通信设备发送第一通信设备自身的MAC地址。
第二种场景:
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查询本地存储的ARP缓存表中是否存在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如果有,则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将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发送给源通信设备。以便于源通信设备重新基于目的IP地址、目的MAC地址、源IP地址和源MAC地址对数据包进行封装,得到通信数据,并将通信数据发送给第一通信设备。
如果本地存储的ARP缓存表中不存在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则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向第三通信设备转发该通信数据(ARP请求)。其中,该第三通信设备可以是与源通信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内的通信设备,也可以是其他局域网或者互联网中的通信设备。
例如,若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为以太网会话,那么第三通信设备为与源通信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内的通信设备。若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为非以太网会话,那么第三通信设备为其他局域网或者互联网中的通信设备。
各第三通信设备在接收到该通信数据(ARP请求)后,首先检测该通信数据的目的IP地址与自身的IP地址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忽略该通信数据。若一致则将自身的MAC地址发送给第一通信设备,由第一通信设备将第三通信设备反馈的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发送给源通信设备。
如果第一通信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三通信设备反馈的MAC地址,则表示ARP查询失败,这种情况下,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向源通信设备发送第一通信设备自身的MAC地址。
第二种实现过程:适用于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为以太网会话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其示出了一种分发通信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701,第一通信设备检测目的MAC地址是否为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在获得目的MAC地址之后,可以将目的MAC地址与自身的MAC地址逐比特对比,以确定目的MAC地址是否为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
其中,若目的MAC地址为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则说明该通信数据是发送给第一通信设备的,则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接收该通信设备并进行后续处理。
步骤702,若目的MAC地址不为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则将通信数据转发至目的MAC地址对应的通信设备。
目的MAC地址不为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则说明该通信数据需要第一通信设备进行转发,因此,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将通信数据转发至目的MAC地址对应的通信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为以太网会话,也就是说,源通信设备与目的通信设备在同一局域网内,因此,在确定该通信数据不是发送给第一通信设备的情况下,第一通信设备可以直接将该通信数据转发至目的通信设备。该种通信数据分发处理过程中,通信数据可以在移动终端与个人计算机设备之间传输,而不需要经由核心网处理,使得通信数据的处理过程更加扁平化,减轻了核心网的业务负担,并扩展了第一通信设备的业务功能。
第三种实现过程:适用于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为非以太网会话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其示出了一种分发通信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801,检测目的MAC地址是否为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
第一通信设备可以逐比特地对比目的MAC地址与自身的MAC地址,以确定目的MAC地址是否为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
若目的MAC地址不为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则丢弃该通信数据。
步骤802,若目的MAC地址为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则基于预先设置的路由表确定第二通信设备。
其中,第一通信设备的本地存储器中存储有路由表,路由表包括网络周边的拓普信息。其中,路由表中保存有多个局域网的标志信息、各个局域网的IP字段信息等。
若目的MAC地址为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则说明该通信数据需要第一通信设备进行转发。
由于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为非以太网会话,因此,目的通信设备与源通信设备不在同一局域网内,这种情况下,该通信数据需要经由多个中转设备转发才能够到达目的通信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基于地址信息中的目的IP地址从路由表寻找该通信数据的最佳传输路径以及下一个中转通信设备,该下一个中转通信设备即第二通信设备。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将该通信数据传送到下一个中转通信设备,然后由该下一个中转通信设备继续向下传输,直至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
步骤803,将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作为源MAC地址,将第二通信设备的MAC地址作为目的MAC地址对通信数据进行重新封装,并将封装后的通信数据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可以获取第二通信设备的IP地址和MAC地址,可选的,第二通信设备的IP地址和MAC地址可以从路由表中获取。可选的,第二通信设备的MAC地址可以参考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获取。
然后,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将通信数据的原封装去除,然后将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作为源MAC地址、第一通信设备的IP地址作为源IP地址、第二通信设备的MAC地址作为目的MAC地址、第二通信设备的IP地址作为目的IP地址对通信数据重新封装,然后将封装后的通信数据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在转发通信数据的过程中,不会修改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只会修改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
下面如图9所示,结合图1给出的实施环境对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步骤901,移动终端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步骤902,基站接收上行数据,并对上行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地址信息。
步骤903,若地址信息中的目的IP地址与源IP地址属于同一局域网,则检测地址信息中的目的MAC地址是否为基站的MAC地址。
步骤904,若是基站的MAC地址,则对该上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步骤905,若不是基站的MAC地址,则将该上行数据转发至该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目的通信设备。
其中,该目的通信设备可以是核心网设备,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也可以是移动终端,也可以是用户面管理设备UPF。
下面如图10所示,结合图1给出的实施环境对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步骤1001,核心网设备向基站发送下行数据。
步骤1002,基站接收下行数据,并对下行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地址信息。
步骤1003,检测地址信息是否包含目的MAC地址,若包含,则检测目的MAC地址是否为基站的MAC地址;
步骤1004,若是基站的MAC地址,则对该下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步骤1005,若不是基站的MAC地址,则将下行数据转发至地址信息中的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目的通信设备。
其中,该目的通信设备可以是核心网设备,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也可以是移动终端,也可以是用户面管理设备UPF。
下面如图11所示,结合图3给出的实施环境对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步骤1101,基站向用户面管理设备UPF发送上行数据。
步骤1102,用户面管理设备UPF接收该上行数据,并对上行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地址信息。
步骤1103,若地址信息中的目的IP地址与源IP地址属于同一局域网,则检测地址信息中的目的MAC地址是否为用户面管理设备UPF的MAC地址。
步骤1104,若是用户面管理设备UPF的MAC地址,则对该上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步骤1105,若不是用户面管理设备UPF的MAC地址,则将该上行数据转发至该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目的通信设备。
其中,该目的通信设备可以是基站,也可以是核心网设备。
下面如图12所示,结合图3给出的实施环境对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步骤1201,核心网设备向用户面管理设备UPF发送下行数据。
步骤1202,用户面管理设备UPF接收下行数据,并对下行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地址信息。
步骤1203,检测地址信息是否包含目的MAC地址,若包含,则检测目的MAC地址是否为用户面管理设备UPF的MAC地址;
步骤1204,若是用户面管理设备UPF的MAC地址,则对该下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步骤1205,若不是用户面管理设备UPF的MAC地址,则将下行数据转发至地址信息中的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目的通信设备。
其中,该目的通信设备可以是基站,也可以是核心网设备。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4至图12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4至图12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提供了一种通信数据处理装置1300,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该通信数据处理装置1300包括:获取模块1301、确定模块1302和分发模块1303。其中:
获取模块1301,用于接收源通信设备发送的通信数据,并对通信数据进行解析,获取通信数据的地址信息;
确定模块1302,用于根据地址信息确定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会话类型包括以太网会话和非以太网会话;
分发模块1303,用于根据会话类型分发通信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地址信息包括目的IP地址和源IP地址,确定模块1302具体用于:
检测目的IP地址与源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局域网;
若目的IP地址与源IP地址属于同一局域网,则确定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为以太网会话;
若目的IP地址与源IP地址不属于同一局域网,则确定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为非以太网会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地址信息还包括目的MAC地址,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为以太网会话,确定模块1302具体用于:
检测目的MAC地址是否为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
若目的MAC地址不为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则将通信数据转发至目的MAC地址对应的通信设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地址信息还包括目的MAC地址,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为非以太网会话,确定模块1302具体用于:
检测目的MAC地址是否为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
若目的MAC地址为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则基于预先设置的路由表确定第二通信设备;
将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作为源MAC地址,将第二通信设备的MAC地址作为目的MAC地址对通信数据进行重新封装,并将封装后的通信数据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1302具体用于:
若目的MAC地址不为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则丢弃通信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发模块1303具体用于:
检测地址信息中是否包含有目的MAC地址,目的MAC地址为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
若地址信息中不包含目的MAC地址,则向源通信设备发送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发模块1303具体用于:
查询本地存储的地址解析协议缓存表中是否存在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
若地址解析协议缓存表中存在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则将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发送给源通信设备,以供源通信设备在发送通信数据时将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作为目的MAC地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发模块1303具体用于:
在本地存储的地址解析协议缓存表中不存在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的情况下,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ARP请求,ARP请求包括目的IP地址,用于查找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
若接收到第三通信设备反馈的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则将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发送给源通信设备;
若未接收到第三通信设备反馈的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则将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发送给源通信设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通信设备为基站时,则源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或者核心网设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通信设备为用户面管理设备UPF时,则源通信设备为基站或者核心网设备。
关于通信数据处理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通信数据处理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通信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通信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4所示。该通信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通信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通信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通信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路由表和地址解析协议缓存表。该通信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或核心网设备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4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源通信设备发送的通信数据,并对通信数据进行解析,获取通信数据的地址信息;
根据地址信息确定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会话类型包括以太网会话和非以太网会话;
根据会话类型分发通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地址信息包括目的IP地址和源IP地址,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目的IP地址与源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局域网;
若目的IP地址与源IP地址属于同一局域网,则确定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为以太网会话;
若目的IP地址与源IP地址不属于同一局域网,则确定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为非以太网会话。
在一个实施例中,地址信息还包括目的MAC地址,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为以太网会话,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目的MAC地址是否为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
若目的MAC地址不为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则将通信数据转发至目的MAC地址对应的通信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地址信息还包括目的MAC地址,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为非以太网会话,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目的MAC地址是否为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
若目的MAC地址为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则基于预先设置的路由表确定第二通信设备;
将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作为源MAC地址,将第二通信设备的MAC地址作为目的MAC地址对通信数据进行重新封装,并将封装后的通信数据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若目的MAC地址不为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则丢弃通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地址信息中是否包含有目的MAC地址,目的MAC地址为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
若地址信息中不包含目的MAC地址,则向源通信设备发送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查询本地存储的地址解析协议缓存表中是否存在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
若地址解析协议缓存表中存在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则将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发送给源通信设备,以供源通信设备在发送通信数据时将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作为目的MAC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本地存储的地址解析协议缓存表中不存在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的情况下,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ARP请求,ARP请求包括目的IP地址,用于查找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
若接收到第三通信设备反馈的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则将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发送给源通信设备;
若未接收到第三通信设备反馈的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则将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发送给源通信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通信设备为基站时,则源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或者核心网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通信设备为用户面管理设备UPF时,则源通信设备为基站或者核心网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源通信设备发送的通信数据,并对通信数据进行解析,获取通信数据的地址信息;
根据地址信息确定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会话类型包括以太网会话和非以太网会话;
根据会话类型分发通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地址信息包括目的IP地址和源IP地址,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目的IP地址与源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局域网;
若目的IP地址与源IP地址属于同一局域网,则确定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为以太网会话;
若目的IP地址与源IP地址不属于同一局域网,则确定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为非以太网会话。
在一个实施例中,地址信息还包括目的MAC地址,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为以太网会话,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目的MAC地址是否为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
若目的MAC地址不为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则将通信数据转发至目的MAC地址对应的通信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地址信息还包括目的MAC地址,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为非以太网会话,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目的MAC地址是否为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
若目的MAC地址为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则基于预先设置的路由表确定第二通信设备;
将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作为源MAC地址,将第二通信设备的MAC地址作为目的MAC地址对通信数据进行重新封装,并将封装后的通信数据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若目的MAC地址不为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则丢弃通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地址信息中是否包含有目的MAC地址,目的MAC地址为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
若地址信息中不包含目的MAC地址,则向源通信设备发送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查询本地存储的地址解析协议缓存表中是否存在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
若地址解析协议缓存表中存在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则将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发送给源通信设备,以供源通信设备在发送通信数据时将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作为目的MAC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本地存储的地址解析协议缓存表中不存在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的情况下,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ARP请求,ARP请求包括目的IP地址,用于查找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
若接收到第三通信设备反馈的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则将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发送给源通信设备;
若未接收到第三通信设备反馈的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则将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发送给源通信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通信设备为基站时,则源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或者核心网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通信设备为用户面管理设备UPF时,则源通信设备为基站或者核心网设备。
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Static Random AccessMemory,简称: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源通信设备发送的通信数据,并对所述通信数据进行解析,获取所述通信数据的地址信息;
根据所述地址信息确定所述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所述会话类型包括以太网会话和非以太网会话;
根据所述会话类型分发所述通信数据;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会话类型分发所述通信数据,包括:
若所述会话类型为以太网会话,则基于地址解析协议缓存表分发所述通信数据;若所述会话类型为非以太网会话,则基于路由规则分发所述通信数据;
其中,所述地址信息包括目的MAC地址,在所述会话类型为所述非以太网会话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会话类型分发所述通信数据,包括:
检测所述目的MAC地址是否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若所述目的MAC地址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则基于预先设置的路由表确定第二通信设备;将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作为源MAC地址,将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MAC地址作为目的MAC地址对所述通信数据进行重新封装,并将封装后的所述通信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信息包括目的IP地址和源IP地址,所述根据所述地址信息确定所述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包括:
检测所述目的IP地址与所述源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局域网;
若所述目的IP地址与所述源IP地址属于同一局域网,则确定所述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为以太网会话;
若所述目的IP地址与所述源IP地址不属于同一局域网,则确定所述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为非以太网会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信息还包括目的MAC地址,所述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为以太网会话,所述根据所述会话类型分发所述通信数据,包括:
检测所述目的MAC地址是否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
若所述目的MAC地址不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则将所述通信数据转发至所述目的MAC地址对应的通信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存储有路由表,所述路由表中至少包括多个局域网的标志信息以及各所述局域网的IP字段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目的MAC地址不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则丢弃所述通信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会话类型分发所述通信数据,包括:
检测所述地址信息中是否包含有目的MAC地址,所述目的MAC地址为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
若所述地址信息中不包含所述目的MAC地址,则向所述源通信设备发送与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源通信设备发送与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包括:
查询本地存储的地址解析协议缓存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
若所述地址解析协议缓存表中存在与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则将与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发送给所述源通信设备,以供所述源通信设备在发送通信数据时将与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作为目的MAC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源通信设备发送与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包括:
在本地存储的地址解析协议缓存表中不存在与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的情况下,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ARP请求,所述ARP请求包括目的IP地址,用于查找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
若接收到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反馈的与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则将与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发送给所述源通信设备;
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反馈的与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则将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发送给所述源通信设备。
9.一种通信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接收源通信设备发送的通信数据,并对所述通信数据进行解析,获取所述通信数据的地址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地址信息确定所述通信数据的会话类型,所述会话类型包括以太网会话和非以太网会话;
分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会话类型分发所述通信数据;其中,所述根据所述会话类型分发所述通信数据,包括:若所述会话类型为以太网会话,则基于地址解析协议缓存表分发所述通信数据;若所述会话类型为非以太网会话,则基于路由规则分发所述通信数据;
所述地址信息包括目的MAC地址;在所述会话类型为所述非以太网会话的情况下,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检测所述目的MAC地址是否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若所述目的MAC地址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则基于预先设置的路由表确定第二通信设备;将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MAC地址作为源MAC地址,将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MAC地址作为目的MAC地址对所述通信数据进行重新封装,并将封装后的所述通信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设备。
10.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695929.0A 2021-06-22 2021-06-22 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4387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5929.0A CN113438705B (zh) 2021-06-22 2021-06-22 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5929.0A CN113438705B (zh) 2021-06-22 2021-06-22 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8705A CN113438705A (zh) 2021-09-24
CN113438705B true CN113438705B (zh) 2022-11-29

Family

ID=77757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95929.0A Active CN113438705B (zh) 2021-06-22 2021-06-22 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387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5845B (zh) * 2022-04-14 2022-08-12 深圳艾灵网络有限公司 基于现场总线的数据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6800A (zh) * 2014-08-25 2016-03-02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微基站的组网通信方法、系统和集中控制设备
WO2020188464A1 (en) * 2019-03-15 2020-09-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iltering ethernet device source addresses for loop avoidance
CN112671581A (zh) * 2020-12-23 2021-04-16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边缘upf系统和基于边缘upf系统的以太网组网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5160B (zh) * 2017-07-17 202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方法、设备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6800A (zh) * 2014-08-25 2016-03-02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微基站的组网通信方法、系统和集中控制设备
WO2020188464A1 (en) * 2019-03-15 2020-09-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iltering ethernet device source addresses for loop avoidance
CN112671581A (zh) * 2020-12-23 2021-04-16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边缘upf系统和基于边缘upf系统的以太网组网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8705A (zh) 2021-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12126B (zh)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72542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WO2017215401A1 (zh) 报文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CN107819732B (zh) 用户终端访问本地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US8514828B1 (en) Home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identification for roaming mobile clients
CN104468866B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多网关终端快速漫游方法
US20140153577A1 (en) Session-based forwarding
US8934420B2 (en) Multiple wired client support on a wireless workgroup bridge
US20130182651A1 (e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Client Internet Protocol Conflict Detection
US9408061B2 (en) Distributed network layer mobility for unified access networks
US9756148B2 (en)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release on behalf of a user
US8706908B2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 proxying
CN112333713B (zh) 5g自组网系统、自组网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314090B2 (en) Access point management
US20190007368A1 (en) DHCP in Layer-3 Overlay with Anycast Address Support and Network Address Transparency
CN112654049A (zh) 用于配置无线通信覆盖扩展系统的方法及实现所述方法的无线通信覆盖扩展系统
CN112751871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230026424A (ko) IPv6 네트워크 통신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13438705B (zh) 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290130B (zh) Volte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接入网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4125995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547621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US20160112311A1 (en) Enhanced connectivity to end devices via access points of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
CN108650179B (zh) 一种配置转发表的方法、转发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9231862B2 (en) Selective service based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flood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