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38690A - 一种网格状管廊预警系统的长距离信号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格状管廊预警系统的长距离信号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38690A
CN113438690A CN202110498444.2A CN202110498444A CN113438690A CN 113438690 A CN113438690 A CN 113438690A CN 202110498444 A CN202110498444 A CN 202110498444A CN 113438690 A CN113438690 A CN 1134386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pipe gallery
signals
node
coordin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984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Modoux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Modoux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Modoux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Modoux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9844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386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386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86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阐述了一种网格状管廊预警系统的长距离信号传输方法。把网格状的管廊按照走向规定为经向和纬向,形成类似十字坐标系,并在管廊的出入口处建立坐标原点。所有管廊按照顺序编号,每条管廊的窨井也按照十字坐标系规律编号。任何一个节点发生信号就获得了管廊空间坐标,并朝坐标原点方向传输,使得管廊预警系统的信号能够在复杂网格状的通讯网络中长距离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网格状管廊预警系统的长距离信号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预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网格状城市管廊管控系统的长距离信号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管廊把地面的各种供电电缆、通讯电缆、供水管道、能源管道等都纳入地下有力推动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但是,伴随着城市管廊的建设成功并运行,管廊的后续管理成为了新的需求。国家工信部于2020年颁发了文件,要求所有城市管廊必须安装智慧化管控系统。可是,物联网技术模式的预警系统技术在管廊应用上却遇到困难。城市管廊本身就是一个近年才新兴的建设项目,所以,为管廊所能用的预警系统是衍生于隧道预警系统技术。虽然,隧道和管廊都处于地下,但是,隧道是一条直线形状,如图1所示。图1中的自组网络(2) 顺着隧道逐一分布节点;节点数据经过邻居节点的中继传输到达网关(3),再经过公共通讯网络(4)到达服务器(5)。服务器处理数据得到报警信号后,再把报警指令反向通过公共通讯网络(6)传回到网关(3);最后,网关把指令下传给自组网络节点(2)实施报警。图1中的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实现数据上传到服务器的中继传输过程,理论上讲是没有阻碍的,传输的速度可能会有变化,但是,却没有任何的因素阻碍信号的传输;同理,服务器的指令也可以没有任何因素阻碍下传到自组网络(2)的每个节点。
可是,管廊预警系统却不同,如图2所示;如果发生信号的节点在(16)位置,由于很靠近网关(3)可以形成近似于隧道的传输方式,网关可以接收到信号并上传服务器;可是,如果发生信号的节点在(17)位置,服务器就没有保证能接收到信号。真实的城市管廊网络长度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远比图2的网格状更复杂、信号需要的传输距离更远,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阻碍因素;信号有可能传输到网关(3),信号也可能就在传输的过程中就消失了。网络状的管廊预警系统内信号的传输,与直线状的隧道内信号传输是不同的。常识上讲,人们通常把电力网络与通讯网络当成相同的网络;只要网络连接着没有断开,电力网络里的电流绕过许多的弯也会流到电力网络里的每个地方;比如在建筑里、城市街道上,网络状的照明电线很常见。图3中的电源(8)被分流为两个线路(9)和(10);(9)和(10) 分别传输一段后又重新汇合在一起形成(11);(11)仍然可以得到(8)的电力供应。可是,网络状的通讯系统就不同了,图4中的信号源(12)被分为两个信号(13)、(14)并分别各自传输一段后,当(13)、(14)要重新汇合在一起形成(15)则绝对不允许。信号(13)、(14) 都来自于相同的信号源(12),其信号的各种性质都一样(特别是频率一样);当性质相同的信号碰见了,就会发生碰撞并相互抵消!这就是通讯技术领域的最大技术难点,名叫“同质信号碰撞现象”。因此,图2中的信号(17)要经过很多个网格才能到达网格(3);每经过一个网格就会像图4那样一个信号分开为两个信号,而这两个信号再次汇合的时候就会发生同质信号碰撞。这样的同质信号碰撞不仅可以发生在有线通讯网络里,也同样可以发生在无线通讯网络里。图2那样的通讯无论是有线通讯还是无线通讯,都是由标准化的通讯芯片实现的,比如主流的ZIGBEE通讯芯片;这类通讯芯片只有一个信号通道,所以,图2那样无线通讯网络如果用单信道的ZIGBEE芯片来组网,实际上就相当于使用了一根无形的电缆在传输信号;于是,同质信号碰撞不可避免。即使,(17)重复发出很多的信号,但是,大多数的信号会在网络状的传输过程中被同质信号碰撞而消耗掉了;也许,某个信号侥幸地能够到达网格(3)。所以,直接把图1的隧道预警技术用到图2的管廊预警系统上,信号传输即使能够实现但却是没有保障的,无法形成可靠的预警系统。
华为公司推出了隧道型5G基站,如图5所示;5G基站(18)的作用是是把自组网络(2) 的信号,利用5G的大宽带技术传输到服务器。5G基站(18)为什么不会出现同质信号碰撞呢?这是因为5G基站不再是单独的信号通道,而是具有上百的信号通道,这就是所谓的大宽带通讯。各种信号在各自的信号通道里传输,自然不会产生碰撞。因此,5G技术进入管廊后,形成的图5技术机制可以保证网络状的预警系统信号长传输;图5中无论是信号(16)、信号(17),都可以有保障地传输到网关(3)。可是,5G基站的高昂建设成本和高昂运行成本,在很多情况下都使得管廊系统无法承受。此外,从技术上讲,管廊是一个封闭的环境,管廊的钢筋混凝土内有大量的钢筋网,管廊内的输电电缆、金属水管、输气管都、成千上万的挂架都是金属,5G基站所带来的大功率无线电信号在管廊形成很多的多次反射、多次折射,进而形成很多的无线电干扰性杂波,对管廊系统的真正信号造成的干扰又可能造成新的技术困难。图4那样的同质信号碰撞,在杂波的干扰下会更加严重;信号(13)、(14)如果被管廊墙壁形成折射,其折射波与信号(13)、(14)相遇,也同样发生相互抵消。一个节点的信号(13)、(14)如果被管廊内的各种金属多次反射后形成的杂波,与另一个节点的信号(13)、 (14)相遇,也同样发生相互抵消。所以,5G技术在开放的地面空间具有技术领先性;但是,进入特殊的管廊环境后部分技术优势反而转变成了劣势,5G技术在管廊环境里的利弊则还有待实践的检验。实际上,管廊里的通讯网络最理想的是有线通讯,使得信号只在电缆里传输而不在管廊空间里传输;管廊里的各种无线电杂波都不会发生,干净的电磁空间使得通讯质量达到最高。可是,图2那样的复杂网格状通讯网络,采用有线通讯却要发生同质信号碰撞,而采用5G无线电通讯会有成本高、干扰多的弊端。本发明的目标,就是在不使用5G技术的条件下,创新出管廊智慧化系统所需要的信号传输技术,使得在复杂的管廊网中信号传输避免同质信号碰撞;最终实现网格状的管廊预警系统的信号长距离和高质量地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网格状的复杂通讯网络,提供一种单信道可以长距离的信号传输方法,适合于应用到任何通讯网络,特别适用于地下的城市管廊预警系统。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网格状管廊预警系统的信号长距离传输方法:在网格状的管廊网络出入口,建立信号接收坐标原点;产生原点的那条管廊的方向,定义为经向或者纬向;与产生原点的那条管廊垂直或近似于垂直相交的管廊方向则定义为形成互补的纬向或者经向;每条管廊还分别按照经向和纬向编号;信号在管廊里的节点之间相互中继传输。城市管廊位于地下,为了便于管理管廊设置了两种出入口:一种是正规的门型出入口,另一种是大约每50米开一个窨井。本发明在门型出入口处规定为坐标原点。网格状的管廊根据走向分别规定为经向和纬向,每条管廊进行编号;比如,坐标原点所在的那条管廊规定为纬向,管廊编号为64;则与这条纬 64号管廊平行或近似平行的管廊也按顺序进行编号,比如纬65、纬63等等。如果坐标原点所在的管廊被规定为纬向,则与纬向管廊交叉的管廊则规定为经向;同理,经向管廊也编号,比如经64、经63等等。预警系统的节点安装于管廊网络里,信号可以在节点之间相互中继传输。
进一步地,经向和纬向管廊的所有窨井都编号;比如,图2中的一个网格,纬向管廊有 80个窨井,则把这80个窨井分别编号。经纬状的管廊如同是数轴X、Y,而管廊上的窨井编号则好比是数轴X、Y上的自然数。
进一步地,信号节点再在窨井编号的基础上编号,形成窨井、节点的复合型编号;窨井与窨井之间的距离大概为50米,则根据技术需求安装若干个节点,比如安装了5个节点;于是,节点的编号就是窨井编号与节点编号的共同复合型编号,比如,J3203就表征了32号窨井下面的第3号节点。
进一步地,网格状的管廊内任何一个节点发生了信号,信号就根据所在的管廊编号、管廊走向、窨井编号、节点编号取得信号发生坐标;信号发生坐标始终保持在经过中继传输的信号里;图2那样的复杂管廊网,任何一个节点发生了信号,这个信号都可以具有了空间坐标,比如,W60J3203就可以表征纬60号管廊的32号窨井下的3号节点发生了信号;W60J3203 这个坐标信息就始终成为传输信号的一部分,随着信号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
进一步地,以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信号坐标为信号源坐标,再以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原点为传输目的地进行传输;比如,W60J3203就是信号源的坐标,而坐标原点位于纬64号管廊的64窨井处(W64J64);于是,信号W60J3203就以W64J64为目标进行传输。换句话说,每个节点上发生信号都以坐标原点为传输目的地。
进一步地,信号在经过管廊交叉点的时候,一个信号分为多个,比如一个信号分为三个信号;从图2可以看出,信号要传输网关要经过很多的管廊交叉点;无线电信号在每一个交叉点都会被3个方向的节点接收到,从而形成3个不同方向的信号;而使用有线通讯时,则在交叉点设置一个信号分叉器,把一个信号分为3个信号。总之,信号经过任何一个交叉点,都保证交叉点所有方向都得到信号传输。
进一步地,节点在中继信号时检查自己的节点坐标与信号源坐标的相对关系,如果更靠近信号接收坐标就进行中继;如果更远离信号接收坐标就拒绝中继。因为信号发生节点坐标信息始终跟随着信号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则每个节点都能判断信号所携带的坐标信息跟自己的坐标信息相互之间的空间关系;如果一个节点的编号为W62J3201,接收到了信号W60J3203,就可以判断自己的位置比信号W60J3203的位置更靠近信号原点W64J64,于是,给予中继传输;但是,如果接收到信号是W63J3203,就可以判断自己的位置比信号 W63J3203还更远离原点W64J64,于是,拒绝中继。
进一步地,一个信号分为多个信号时,有的信号不延迟就立即中继,有的信号则故意延迟后再中继。如图6中,信号(19)被分成了(20)、(21)、(22)这三个信号;但是,(20) 不延迟直接中继,而(21)、(22)则延迟1毫秒后再中继。
进一步地,只要管廊的走向发生变化,信号就延迟后再传输;图6中,(21)、(22)这两个信号都是从经向的信号(19)转到纬向,于是都延迟1毫秒后再中继;具体的延迟方式和延迟量,可以有各种方法实施。
进一步地,一个节点中继传输一个信号后,把这个信号的特征保留一段时间;并对具有相同信号特征的信号拒绝中继传输。由于本发明形成的信号具有空间坐标信息因此具有独特性,一个节点中继这个具有独特性的信号后暂时保留这个独特的特征;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具有相同特征的信号再次到来,拒绝中继传输。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传统隧道预警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网格状管廊系统示意图;
图3是同电源的电流分开后再合流的示意图;
图4是同源信号形成同质信号碰撞的示意图;
图5是5G基站与传统单独信道节点共同运行的示意图;
图6是管廊交叉点的信号分叉示意图;
图7是同源信号分开后经过延迟避免同质信号碰撞的示意图;
图8是发明管廊预警系统的示意图;
1是隧道,2是自组网络,3是网关,4是实时测量数据上传的公共通讯网络,5是服务器,6是服务器指令下传的公共通讯网络,7是管廊,8是电源,9是同源电流分流一,10是同源电流分流二,11是分流的电流合流,12是信号源,13是同源信号分信号一,14是同源信号分信号二,15是同质信号发生碰撞,16是网格状管廊网络靠近网关发生信号的节点,17 是网格状管廊网络远离网关发生信号的节点,18是5G基站,19是进入管廊交叉点的信号, 20、21、22是离开管廊交叉的信号,23是信号分叉器,24是信号源,25是同源信号分信号一,26是同源信号分信号二,27是同源信号合流,28是信号延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普通的信号传输时,每个节点不关心自己在哪里,也不关心所中继的信号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只要一个节点接收到了一个信号,进行上传下达即可。在直线型的图1隧道内,这样的傻瓜型技术机制已经完全足够使用,任何节点上发生的信号最终都有机会传输到隧道口。可是,在图2那样的网络状通讯系统里,信号每经过一个网格都要发生图6那样的信号分叉;信号19在管廊的交叉口被一个信号分叉器23分为3个信号20、21、22,分别被3个方向节点接收到。于是,每当信号经过图2的一个管廊交叉口时,就等于产生出3个同源同质的信号。无论有线通讯还是无线通讯,电信号的传输速度是大约3亿米/每秒,也就是30 万米/每毫秒;图4中的分信号13的线路即使比分信号14的线路更长1公里,在15处仍然会发生信号碰撞!因此,图2中的各个网格即使每条边的长度不同,信号碰撞也不可避免;因为电信号的速度实在太快了。所以,可以下结论:直接把图1那样的隧道预警系统技术搬到图2那样的管廊预警系统,在通讯技术机制上不允许。
本发明首先把图1的那种傻瓜型传输改变为智慧型传输,第一个措施就是开宗明义地为信号要达到的目的地设置空间坐标;于是,首先需要把管廊的走向定义具有空间信息,这就是经向和纬向。必须说明的是,这里的经向管廊和纬向管廊并不是地理上的经度和纬度,而仅仅是代表了网络状管廊的纵向或横向而已。这就是权利要求1的表述。有了经向管廊和纬向管廊分别代表了网络状管廊的纵向和横向,管廊上的每50米间距的窨井就天然成了纵向和横向的管廊轴上的数值。按照XY坐标系的规定,纬向管廊的窨井编号从左到右顺序增大编号;经向管廊的窨井编号从下往上顺序增大编号。这就是权利要求2的表述。于是,一个特殊具有空间信息的管廊坐标系形成了。任何XY坐标系都有一个坐标原点,管廊坐标系也一样。但是,为了管廊编号的方便,把坐标原点设置在经管廊128号、纬管廊128号、经管廊 64号、纬管廊64号这样的编号,具有最方便的双向编号扩展性。再把图2中的每个网格中的窨井做编号,管廊网络的空间坐标系就完成了。为了使得管廊坐标系的原点具有特殊性,把网关3安放位置的管廊门型出入口所在位置,左边的窨井编号规定为64,右边的窨井编号规定为65;或者是左边的窨井编号规定为512,右边的窨井编号规定为513;这样的特殊数字具有双向最大的扩展性,也便于坐标原点具有特殊性。总之,把坐标原点定义准确,就为后续的智慧化信号传输奠定了基础;比如,经128号管廊的128号窨井,或者纬64号管廊的64号窨井,就是最终的信号传输目的地。
由于管廊坐标系统已经由经纬两个方向和窨井编号确立了,窨井段内的节点编号已经属于次级层次;但是,也需要定义。与窨井编号的规则相同:纬向管廊的窨井内的节点编号从左到右顺序增大编号;经向管廊的窨井内的节点编号从下往上顺序增大编号。节点编号更是把管廊节点的空间定位精度精确的10米左右,这个精度对于管廊预警系统已经是非常高的精度了。这就是权利要求3的表述。
实施例2:
每个节点都有了空间坐标信息,当报警信号发生的时候,就可以把坐标信息加入到信号里;比如,1YW30J1203这个信号,就可以表达“纬30号管廊12号窨井下的3号节点烟火传感器发出了1级信号”。救援队直接在街道上找到纬30号管廊12号窨井,就可以实施灭火。从这里可以看到,本发明的节点编号是管廊、窨井、节点共同形成的复合编号W30J1203,为信号提供准确的空间信息;于是,节点发生信号后,就把这些空间信息携带上形成1YW30J1203,形成具有完备信息量的信号,并以坐标原点为目标传输。这就是权利要求4 的表述。
然而,服务器5要接收到这个信号1YW301203,就必须让1YW30J1203这个信号传输到管廊坐标系原点W64J64,即纬64号管廊64号窨井,网关3就安放于坐标原点处,就能接收到信号并上传服务器。由于信号发生节点位于纬30号管廊12号窨井下,距离管廊坐标系原点W64J64还隔着34条管廊,而且还必须经过经向管廊才能跨过这34条纬向管廊。在这个跨过这34条纬向管廊过程中,就有成十上百的网格状网络需要经过,必须保证不发生图4那样的信号碰撞。当1YW30J1203这个信号在3号节点发生后,3号节点的左右两边的邻居节点都会接收到信号;当左侧邻居节点2号节点接收到后,就会判断自己的坐标与信号坐标和坐标原点之间的关系;可以判断出自己的2号节点位置,比信号3号节点位置更远离管廊坐标系原点W64J64,于是,2号节点不中继传输信号1YW30J1203;而当右侧邻居节点4号节点接收到信号后,则判断出自己的空间位置比信号1YW30J1203所携带的空间位置更靠近管廊坐标系原点W64J64,于是,4号节点中继信号1YW30J1203。这就是权利要求5的表述。这个信号的中继传输过程,已经与图1中的隧道中的中继传输不同了:2号节点拒绝传输信号1YW30J1203和3号节点中继信号1YW30J1203,都是智慧化的信号传输;一个节点无论拒绝还是中继一个信号,都已经知道了自己与信号和信号目的地之间的空间关系,因此,每个节点都能把接收到的信号传输到正确的方向。
实施例3:
信号1YW30J1203在纬30号管廊里传输,迟早会进入到与经向管廊的交叉口;比如,经 45号管廊的交叉口。到了交叉口后,本发明设计了一种信号分叉器23,把任何一个方向到来的信号,分叉为其它3个方向的信号20、21、22。这就是权利要求6的表述。这三个分叉信号,20是在纬30号管廊里继续传输;根据窨井编号的规则右边窨井编号比左边窨井编号更大,所有,信号1YW30J1203在纬30号管廊里传输,经过的窨井编号会越来越大;因此,只要接收到20窨井编号比12更大却又比W64J64的64更小,20就会被继续中继传输,这是正确的传输方向。而22则转进了经45号管廊并继续向下传输,这是错误的传输方向;由于信号1YW30J1203所携带的空间信息量缺乏经向管廊传输所需要的信息,这个错误传输会继续下去,一直进入经45号管廊与纬29号管廊的交叉口;信号1YW30J1203所携带的空间信息量足够用于空间关系判断:显然,29号管廊比30号管廊更远离管廊坐标系原点W64J64。于是,根据权利要求7,这个错误的传输沿着经45号管廊,从纬30管廊传输到纬29管廊后,这个错误的传输方向得到确认而被中止传输。最后是21则转进了经45号管廊并继续向上传输,这又是一个方向正确的传输;由于信号1YW30J1203所携带的空间信息量缺乏经向管廊传输所需要的信息,这个传输方向就会继续,一直进入经45号管廊与纬31号管廊的交叉口;显然,31号管廊比30号管廊更靠近管廊坐标系原点W64J64,于是,这个正确的传输方向得到确认,信号21会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传输。这也是权利要求7的表述。
实施例4:
信号20、21沿着两个方向传输,就如同是图4那样的信号分叉;如果这两个信号在未来的其它网络状交叉点相遇,就会发生信号碰撞。为了避免这样的碰撞发生,就在信号分叉器内对信号20、21实行现延迟后发送,如同图7所示。图7中的信号源24被分叉为25和26,但是,26被延迟器28延迟了一点时间比如1毫秒;则等25和26再在27处相遇,就不会再发生信号碰撞了:25和26会在27处先后依次通过;这就是权利要求8的表述。必须说明的是,28是一个概念性的延迟器,用以说明图7的意义;真正的技术实践中采用一个实物硬件去实施一个延迟是50年代的技术;现代数字技术只需要从软件的方式延迟对(26)的处理,就相当于给26增添了一个无形的延迟器28。也正是由于在图2那样的通讯网络中,采用软件的方式、人为地给某个方向的信号进行延迟是这样的方便,所以控制网络里的信号碰撞的具体技术手段也足够丰富;因此,本发明具有足够的技术把图2那样的通讯网络从图4那样的原始和危险传输方式改良为图7那样的安全传输方式。比较20和21,20是在纬30号管廊里继续传输,给与优先中继传输;21则转进了经45号管廊,给与1毫秒的延迟后再发送。这就是权利要求9的表述。显然,信号21会在权利要求7的支持下,经过纬31、纬32、纬 33……直到到达纬64号管廊。到达纬64号管廊后,信号会再次像图6那样分叉;其中一个分叉信号会继续沿着纬64号管廊传输到达管廊坐标系原点W64J64,信号的长距离传输成功。在这个从纬30管廊传输到纬64管廊的过程中,管廊编号方式、窨井编号方式、和节点编号方式,都在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2、权利要求3的严格规定下完成的,具有严格的XY坐标类似的管廊坐标;因此,在管廊不经过交叉点的时候,权利要求7的传输规则能够得到严格的实施。而当经过管廊交叉点的时候,权利要求6、权利要求8、权利要求9则保证了信号不会遗漏任何一个复杂图2那样的网格,并以延迟的方式避免信号碰撞。所以,一个信号发生后无论距离坐标系原点W64J64多远,信号都会在复杂的网格状网络中找到自己的正确传输路径,并传输到目的地。
实施例5:
图2那样的网格状管廊里,信号每经过一个管廊交叉点就被图6那样被分叉为三个信号,网格状的通讯系统里会迅速地产生很多的信号。再由于权利要求8的或延迟、或不延迟的方法,分叉出的信号能够避免信号碰撞。如前所述,电信号的传播速度是3亿米/每秒,这些分叉出来的信号会一分三、三分九地瞬间形成信号爆炸性地增长!这些新增加的信号会到处兜圈子地传输,也就有可能到处都形成信号碰撞;如果不限制这些到处兜圈子的信号,正确线路上传输的信号也可能被一个错误传输方向的信号碰撞掉。因此,必须对错误线路上传输的信号进行清除,保证网络状通讯系统有足够干净的电磁空间。权利要求7已经是一个防止信号爆炸性增长的有力措施,这是规则性的措施。为了确保防止信号爆炸性增长,本发明还设置了另一个电子技术性的措施,就是一个节点在一个规定时间内只对一个信号中继传输一次。本发明给信号带上空间坐标信息,就是赋予了信号独特性;比如信号1YW30J1203就只能发生在唯一的一个节点上。这个信号最大的独特性,就是空间信息W30J1203;如果规定一个节点中继过信号1YW30J1203后记住独特的特征W30J1203,并在1秒钟内拒绝为具有W30J1203 特征的信号中继。除了这样的编码型独特性外,还可以继续增加电子技术常用的技术性标志符号,即技术界称为“电子戳”的手段。总之,为一个信号增加独特性的方法有各种,具体采用什么方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就是权利要求10的表述。这样,本发明的信号传输方法就由两个方面来实现。第一个方面,图6那样信号被分叉为三个信号就会向任何可以传输的节点去传输,图2那样的网格状管廊里的网络状通讯系统,无论多么复杂的系统,只要有精确的手段避免信号碰撞,最终都会被传输遍;于是,管廊坐标系原点W64J64不管距离发生信号的节点有多远,传输中的信号都会像电力网络中的电流一样,找到坐标系原点W64J64;复杂网络的长距离传输取得成功。第二个方面,权利要求7和权利要求10又如同清道夫一样,不断地限制错误方向传输的信号,维护复杂通讯网络的电磁环境干净。最终,图2那样的网格状管廊尽管可能非常复杂,但是,沿着错误路线传输的信号很快权利要求7和10清除掉。沿着正确传输道路传输的信号,就获得了足够干净的电磁环境而可以顺利到达坐标系原点 W64J64。所以,本发明的这种信号传输方法,就可以支持信号在网络状复杂通讯系统内的长距离传输。这是本发明最有价值的创新点。
图5那样的5G技术与单信号通道芯片相结合的技术,就不再需要了,可以节省极大的成本。甚至,图2那样的传统预警系统,也可以简化到图8那样:只需要预警系统把信号上传到服务器,而服务器不下传任何的指令。这样的发明管廊预警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图8这样系统,在本发明的技术支持下,完全可以有能力建立单信道芯片基础的复杂网络状有线通讯网络,把封闭恶劣环境中预警系统的通讯质量提高到最善。从技术原理上讲,图8的预警系统虽然简单但是其效果甚至可能超过图5那样具有5G技术加持的系统;原因很简单,图8建立起来的电磁环境非常干净,信号传输如同是在一个安静的教室里讲话;而图5的5G基站发射的电磁波能量极大,在封闭的环境里形成极其复杂的电磁环境,信号传输如同是在一个喧嚣的闹市中讲话。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意义绝不是有了汽车还发明自行车,而是5G技术本身是为了地面上的海量通讯而发明的大流通量通讯技术,却进入管廊仅仅为了解决每两个5G基站之间大约60个预警系统单独信号通道节点之间的接力通讯!其性价比之低、代价之大,如同用万吨巨轮替小舢板做接力运输,堪称科技上的负面范例(注解:5G基站的通讯距离300米,两个基站之间距离600米,可为两个基站之间大约60个单信道通讯节点做中继)。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里的信号采用字母和数字表达,是为了便于阅读;而真实的信号是采用不便于阅读的16进制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网格状管廊预警系统的长距离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网格状的管廊网络出入口,建立信号接收坐标原点;产生原点的那条管廊的方向,定义为经向或者纬向,与产生原点的那条管廊垂直或近似于垂直相交的管廊方向则定义为形成互补的纬向或者经向;每条管廊还分别按照经向和纬向编号;信号在管廊里的节点之间相互中继传输。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经向和纬向管廊的所有窨井都编号。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信号节点再在窨井编号的基础上编号,形成管廊、窨井、节点的复合型编号。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网格状的管廊内任何一个节点发生了信号,信号就根据所在的管廊编号、管廊走向、窨井编号、节点编号取得信号发生坐标;信号发生坐标始终保持在经过中继传输的信号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信号的坐标为信号源坐标,再以所述接收坐标原点为传输目的地进行传输。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信号在经过管廊交叉点的时候,一个信号分为多个。
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节点在中继信号时检查自己的节点坐标与信号源坐标的相对关系,如果更靠近信号接收坐标就进行中继;如果更远离信号接收坐标就不中继。
8.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信号分为多个信号时,部分信号不延迟就立即中继,部分信号则延迟后再中继。
9.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信号延迟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管廊的走向发生变化时,所述信号就延迟后再传输。
10.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节点中继传输一个信号后,把这个信号的特征保留一段时间;并对具有相同信号特征的信号拒绝中继传输。
CN202110498444.2A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网格状管廊预警系统的长距离信号传输方法 Pending CN1134386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98444.2A CN113438690A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网格状管廊预警系统的长距离信号传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98444.2A CN113438690A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网格状管廊预警系统的长距离信号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8690A true CN113438690A (zh) 2021-09-24

Family

ID=77753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98444.2A Pending CN113438690A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网格状管廊预警系统的长距离信号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38690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1545A (zh) * 2008-04-28 2008-09-24 陈俊林 一种城市网格坐标定位编号报警方法及其定位标识设施
WO2017071110A1 (zh) * 2015-10-29 2017-05-04 周兆弟 装配式地下管廊
CN109362048A (zh) * 2018-08-15 2019-02-19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地下管廊检测方法
CN109474915A (zh) * 2018-11-05 2019-03-15 浙江农林大学 城市综合管廊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部署方法
CN109874169A (zh) * 2017-12-01 2019-06-11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0022564A (zh) * 2019-05-21 2019-07-16 浙江农林大学 城市综合管廊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部署方法
CN111504377A (zh) * 2020-04-27 2020-08-07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综合管廊智能监控系统
CN111556111A (zh) * 2020-04-21 2020-08-18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基于物联网的管廊设备故障远程诊断系统
CN111966872A (zh) * 2020-08-12 2020-11-20 深圳市安达信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综合管廊监控报警和运维管理系统
WO2021060835A1 (ko) * 2019-09-24 2021-04-01 장수진 경도선 및 위도선의 격자망 좌표 기반 id 코드번호의 생성 및 활용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개방형 정보 공유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1545A (zh) * 2008-04-28 2008-09-24 陈俊林 一种城市网格坐标定位编号报警方法及其定位标识设施
WO2017071110A1 (zh) * 2015-10-29 2017-05-04 周兆弟 装配式地下管廊
CN109874169A (zh) * 2017-12-01 2019-06-11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9362048A (zh) * 2018-08-15 2019-02-19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地下管廊检测方法
CN109474915A (zh) * 2018-11-05 2019-03-15 浙江农林大学 城市综合管廊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部署方法
CN110022564A (zh) * 2019-05-21 2019-07-16 浙江农林大学 城市综合管廊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部署方法
WO2021060835A1 (ko) * 2019-09-24 2021-04-01 장수진 경도선 및 위도선의 격자망 좌표 기반 id 코드번호의 생성 및 활용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개방형 정보 공유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CN111556111A (zh) * 2020-04-21 2020-08-18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基于物联网的管廊设备故障远程诊断系统
CN111504377A (zh) * 2020-04-27 2020-08-07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综合管廊智能监控系统
CN111966872A (zh) * 2020-08-12 2020-11-20 深圳市安达信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综合管廊监控报警和运维管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罗家木;陈雍君;陈渝江;邱实;: "基于5G无线传感网络的智慧管廊综合监控系统设计", 电子测量技术, no. 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71603B (zh) 一种公交线路与道路网络的匹配方法和装置
CN101498785B (zh) Gnss网络差分定位基准站网构造方法与动态更新方法
CN104833994B (zh) 一种基于自组网方式的rtk北斗定位系统及其方法
CN106781556B (zh) 一种适用于车载短距离通信网络的交通信号灯时长判断方法
CN106792961A (zh) 一种基于卫星通信网络设计的双层拓扑路由方法
CN107852228A (zh) 卫星通信位置报告和寻呼
KR20070032948A (ko) 경로 탐색 장치, 경로 탐색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Zhang et al. Fast, efficient broadcast schemes based on the prediction of dynamics in 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
CN113962639B (zh) 一种基于全域地图的配送路径规划方法和系统
García-Archilla et al. GRASP algorithms for the robust railway network design problem
CN107153896A (zh) 一种基于节点对熵的交通网路径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02842241A (zh) 一种汽车前方有限区域实时交通信息的采集和传输方法
CN114537477B (zh) 一种基于tdoa的列车定位追踪方法
US20100254294A1 (en)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Data Packets in a Mobile Node Network and Associated Node
CN113438690A (zh) 一种网格状管廊预警系统的长距离信号传输方法
Selvan et al. Development of Secure Transport System Using VANET
CN106507377B (zh) 一种通讯网络中继站点最优选址方法
CN113759403A (zh) 一种星基ads-b的目标验证方法
Dalela et al. Geo-intelligence based terrain-aware mobile backhaul planning for rural India
CN113411858A (zh) 高中低轨混合组网的星间路由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18363A (zh) 一种网格状管廊预警系统的长距离反向信号传输方法
CN105263121A (zh) 一种机会车载网络中基于十字路口的路由方法
CN105450530A (zh) 一种基于最小开销路径的移动随机网络多播路由方法
RAMÍREZ et al. Simulation model to find the slack time for schedule of the transit operations in off-peak time on the main terminal of massive transport system
CN109412692A (zh) 一种分布式光纤授时系统及其sagnac效应补偿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2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