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36537A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36537A
CN113436537A CN202110732928.9A CN202110732928A CN113436537A CN 113436537 A CN113436537 A CN 113436537A CN 202110732928 A CN202110732928 A CN 202110732928A CN 113436537 A CN113436537 A CN 1134365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folding
display module
stretchin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3292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36537B (zh
Inventor
张晓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3292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365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36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65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365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65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显示模组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和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折叠组件、拉伸组件和弹性件,折叠组件中的第一折叠组件和第二折叠组件沿第一转轴转动;拉伸组件中的第一拉伸组件与第一折叠组件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滑动连接;弹性件的第一端与第一折叠组件滑动连接;柔性显示面板中的折叠部与弹性件对应,第一部与第一折叠组件对应,第二部与第二折叠组件对应;在折叠状态,显示模组具有第一显示面积S1;在展平状态,显示模组具有第二显示面积S2,S1<S2。如此,通过机械结构实现了产品的折叠与展平,提升产品的应用可靠性,在展平的同时还能实现显示面积的扩大,有效提升了产品的应用灵活性。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从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时代到液晶时代,再到现在到来的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时代,显示行业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变得日新月异。显示产业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传统的手机、平板、电视和PC,再到现在的智能穿戴设备和VR等电子设备都离不开显示技术,柔性显示面板应运而生。
柔性显示面板由于具有可挠性,因而可应用于折叠显示装置中。现有的折叠显示装置多为通过电动的方式控制折叠和展平,考虑到电动方式存在较大的失效风险,因而增大了产品无法正常折叠或者展平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通过机械结构实现了产品的折叠与展平,提升产品的应用可靠性,在展平的同时还能实现显示面积的扩大,有效提升了产品的应用灵活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和支撑结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位于所述支撑结构的至少一侧;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折叠组件、拉伸组件和弹性件,所述折叠组件包括第一折叠组件和第二折叠组件,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和所述第二折叠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和所述第二折叠组件沿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和所述第二折叠组件沿第二方向排布,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拉伸组件包括第一拉伸组件,所述第一拉伸组件与所述第一折叠组件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折叠组件滑动连接;
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折叠部、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折叠部两侧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弹性件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与所述折叠部交叠,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部交叠,所述第二折叠组件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部交叠;
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沿第二方向至少部分交叠,所述显示模组具有第一显示面积S1;
在所述展平状态,所述折叠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共面,所述显示模组具有第二显示面积S2,其中,S1<S2。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中,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和支撑结构,柔性显示面板位于支撑结构的至少一侧;支撑结构包括折叠组件、拉伸组件和弹性件,折叠组件中的第一折叠组件和第二折叠组件转动连接,弹性件的第一端与第一折叠组件滑动连接,第一折叠组件和第二折叠组件沿第一转轴转动,第一折叠组件、第二折叠组件和弹性件可带动柔性显示面板进入折叠状态或展平状态。通过机械结构来控制显示模组的折叠或者展平,相比于电动控制的方式可靠性更高,因而有利于提升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靠的折叠或展平。特别是,支撑结构中的拉伸组件还包括第一拉伸组件,该第一拉伸组件与第一折叠组件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滑动连接,在展平状态下,第一拉伸组件将发生拉伸,增大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使展平状态下的第二显示面积S2大于折叠状态下的第一显示面积S1,如此,在展平的同时还能实现显示面积的扩大,有效提升了产品的应用灵活性。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在展平状态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在折叠状态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在展平状态下柔性显示面板与支撑结构的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
图4所示为在展平状态下折叠组件、拉伸组件与弹性件的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
图5所示为在折叠状态下柔性显示面板与支撑结构的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折叠组件和拉伸组件的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折叠组件与拉伸组件的另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
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折叠组件、拉伸组件与弹性件的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
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在折叠状态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在折叠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在折叠状态下柔性显示面板与支撑结构的另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
图1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结构的在折叠状态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折叠组件、拉伸组件和弹性件的一种分解示意图;
图1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组件与拉伸组件在展平状态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弹性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6所示为在展平状态下柔性显示面板与支撑结构的另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
图1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在展平状态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在折叠状态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100,包括:柔性显示面板10和支撑结构20,柔性显示面板10位于支撑结构20的至少一侧,请参考图3至图5;显示模组100包括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其中,图3所示为在展平状态下柔性显示面板与支撑结构的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该视角下未示出弹性件50),图4所示为在展平状态下支撑结构中的折叠组件、拉伸组件与弹性件的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图5所示为在折叠状态下柔性显示面板与支撑结构的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
请参考图1、图3至图6,支撑结构20包括折叠组件30、拉伸组件40和弹性件50,请参考图6,折叠组件30包括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转动连接,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沿第一转轴Z转动,第一转轴Z沿第一方向D1延伸,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沿第二方向D2排布,其中,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相交;其中,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100中折叠组件30和拉伸组件40的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提及第一转轴Z是虚设的轴线,在展平状态下,第一转轴Z可看作是第一折叠组件31靠近第二折叠组件32的一端,与第二折叠组件32靠近第一折叠组件31的一端连线的中点所在的直线。图1至5示出的支撑结构为对称结构,图6示出的支撑结构为非对称结构。
拉伸组件40包括第一拉伸组件41,第一拉伸组件41与第一折叠组件31远离第一转轴Z的一端滑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图6仅示出了两个折叠组件30中,仅第一折叠组件31与第一拉伸组件41滑动连接的情形,第二折叠组件32并未与拉伸组件连接,当采用此种结构将柔性显示面板10展平时,位于第一转轴Z两侧的柔性显示面板10的面积将不同。在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折叠组件32也可与拉伸组件40滑动连接,例如请参考图7,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折叠组件与拉伸组件的另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采用此种结构将柔性显示面板10展平时,位于第一转轴Z两侧的柔性显示面板10的面积将可能相同,后文中将会重点对此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100中折叠组件30、拉伸组件40与弹性件50的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请参考图8和图4,弹性件50包括沿第二方向D2排布的第一端1和第二端2,第一端1与第一折叠组件31滑动连接。
请结合图1、图2和图4,柔性显示面板10包括折叠部B0、沿第二方向D2设置于折叠部B0两侧的第一部B1和第二部B2,弹性件50向柔性显示面板10的正投影与折叠部B0交叠,第一折叠组件31向柔性显示面板10的正投影与第一部B1交叠,第二折叠组件32向柔性显示面板10的正投影与第二部B2交叠;
在折叠状态,第一部B1和第二部B2沿第二方向D2至少部分交叠,显示模组100具有第一显示面积S1;在展平状态,折叠部B0、第一部B1和第二部B2共面,显示模组100具有第二显示面积S2,其中,S1<S2。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及的第一显示面积和第二显示面积指的是暴露在产品壳体外部、人眼可观察到的显示区的面积,并不是用于显示的面积。本发明中,在展平状态下,暴露在产品壳体外部的显示区的面积相较于折叠状态下暴露与壳体外部的显示区的面积是变大的。例如图2示出了显示模组100在折叠状态下的一种示意图,此时,第一显示面积S1指的是折叠部B0、第一部B1和第二部B2所对应的显示区的总面积。在图1所示的展平状态下,暴露在产品壳体外部的显示区除包括折叠部B0、第一部B1和第二部B2对应的显示区外,还包括由拉伸组件40拉伸延长的显示区,这样使得拉伸状态下的第二显示面积S2大于折叠状态下的第一显示面积S1,因而相当于在展平的同时还增大了显示面积。
还需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附图仅对柔性显示面板10、折叠组件30、拉伸组件40和弹性件50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了示意,并不代表实际的尺寸。
本发明中的显示模组100包括柔性显示面板10和支撑结构20,柔性显示面板10位于支撑结构20的至少一侧,柔性显示面板10能够在支撑结构20的作用下展平或者折叠,图1为显示模组100在展平状态下的示意,图2为显示模组100在折叠状态下的示意。
具体而言,请参考图3至图5,支撑结构20包括折叠组件30、拉伸组件40和弹性件50,折叠组件30中的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转动连接,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可沿第一转轴Z转动,柔性显示面板10中的第一部B1与第一折叠组件31对应,第二部B2与第二折叠组件32对应,当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发生相对转动时,将带动柔性显示面板10中的第一部B1和第二部B2运动。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沿第一转轴Z转动,第一折叠组件31、第二折叠组件32和弹性件50可带动柔性显示面板10进入折叠状态或展平状态。通过机械结构来控制显示模组100的折叠或者展平,相比于电动控制的方式可靠性更高,因而有利于提升显示模组100和显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靠的折叠或展平。
请参考图3至图5,拉伸组件40包括第一拉伸组件41,该第一拉伸组件41与第一折叠组件31远离第一转轴Z的第一端滑动连接,弹性件50的第一端与第一折叠组件31滑动连接。当从折叠状态转为展平状态时,第一拉伸组件41将相对于第一折叠组件31沿远离第一转轴Z的方向位移,弹性件50的第一端1也相对于第一转轴Z向远离第一转轴Z的方向位移,使得第一拉伸组件41远离第一转轴Z的一端与第一转轴Z之间的距离从L11变为L12,L12>L11,由于第一拉伸组件41朝向显示模组100的出光面的一端也是覆盖有柔性显示面板10的,当第一拉伸组件41拉伸时,暴露在外的显示区的显示面积也将随之增大,使得展平状态下的第二显示面积S2大于折叠状态下的第一显示面积S1,如此,在展平的同时还能实现显示面积的扩大,有效提升了产品的应用灵活性。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10在折叠状态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10在折叠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中的柔性显示面板10仅包括一个第一卷曲部J1,可对应图6所示的结构,即对应仅包含一个第一拉伸组件41的情形。图10所示的柔性显示面板10包括两个卷曲部(J1和J2),对应图3和图5所示的结构,即对应包含两个拉伸组件40的情形。
可选地,柔性显示面板10还包括第一卷曲部J1,折叠状态下,第一卷曲部J1位于第一部B1远离折叠部B0的一侧;请参考图11,图11所示为在折叠状态下柔性显示面板10与支撑结构20的另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该实施例对应图10中柔性显示面板10包括两个卷曲部的情形,第一拉伸组件41远离第一转轴Z的一端设置有卷轴JZ,卷轴JZ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卷曲部J1的端部与卷轴JZ固定;在折叠状态,第一卷曲部J1卷绕于卷轴JZ上;在展平状态,第一卷曲部J1展平并与第一部B1共面,形成图1所示的展平结构。
具体而言,当支撑结构20仅包括一个第一拉伸组件41时,柔性显示面板10也仅包含一个第一卷曲部J1,该第一卷曲部J1能够发挥显示功能,可以理解为在折叠状态下第一卷曲部J1对应的显示区是卷绕在卷轴JZ上的,并未暴露在产品外壳之外;在展平状态下,第一拉伸组件41相对于第一转轴Z向远离第一转轴Z的方向位移时,将带动第一卷曲部J1逐渐展平,从而增大了暴露在产品外壳之外的显示区的面积,因而在展平的同时还有利于增大显示面积。图9所示实施例中,柔性显示面板10的第一部B1和第二部B2是不对称的,而且仅在第一部B1远离折叠部B0的一端设置第一卷曲部J1。图10所示实施例中,柔性显示面板10的第一部B1和第二部B2是对称的,分别在第一部B1和第二部B2远离折叠部B0的一端设置卷曲部,在展平状态下,两端的卷曲部均可展平,从而更加有利于增大显示模组100在展平状态下的显示面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当柔性显示面板10中的第一部B1和第二部B2不对称时,也可同时在第一部B1和第二部B2远离折叠部B0的一侧设置卷曲部,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图1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结构20的在折叠状态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将其中一个折叠组件30以及与该折叠组件30对应的拉伸组件40的结构进行了分解。请参考图12,第一拉伸组件41包括容置槽413,第一折叠组件31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置槽413中;第一拉伸组件41可相对于第一折叠组件31向远离第一折叠组件31或靠近第一折叠组件31的方向移动,在折叠状态,第一折叠组件31位于容置槽413中的部分的长度为L1;在展平状态,第一折叠组件31位于容置槽413中的部分的长度为L2,其中,L1>L2。
具体而言,继续参考图12,第一拉伸组件41上设置有容置槽413,第一折叠组件31包括与该容置槽413的延伸方向相同的组件,例如支架302,该组件插入容置槽413中,与容置槽413滑动连接。可选地,在折叠状态,第一折叠组件31中与容置槽413的延伸方向相同的组件有较长的部分位于容置槽413中。当显示模组100从折叠状态向展平状态转换时,拉伸组件40逐渐向远离第一转轴Z的方向移动,使得上述组件与容置槽413发生相对位移,折叠组件30中位于容置槽413中的部分越来越少,并在展平状态时达到最少。请结合图11和图1,在此过程中,带动柔性显示面板10中的第一卷曲部J1从卷曲态转换为展平态,从而在展平的同时还增加了显示模组的显示面积。此外,该过程均是由纯机械结构来控制的,因此有效提升了下显示模组展平和折叠过程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图1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折叠组件30、拉伸组件40和弹性件50的一种分解示意图,折叠组件30包括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支撑板303、沿第一方向D1位于支撑板303两端的底座301、以及位于底座301远离第一转轴Z一端的支架302;第一折叠组件31中,支架302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置槽413中。
具体而言,图13示出了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的具体结构,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中的支撑板303沿第一方向D1延伸,沿第一方向D1,底座301设置在支撑板303的两端,在底座301远离第一转轴Z的一端设置有支架302,支架30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拉伸组件41中容置槽413的延伸方向相同,支架302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置槽413中。利用支撑板303可以对底座301起到固定的作用,同时支撑板303还能够对柔性显示面板起到支撑的作用。图13所示实施例中,支架302与底座301通过第一定位孔K1和定位柱实现固定,例如底座301上设置有定位柱,支架302上设置有匹配的第一定位孔K1,也就是说,底座301和支架302是分体式的结构。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底座301和支架302还可是一体成型的结构,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在从折叠状态转为拉伸状态、或者从拉伸状态转为折叠状态的过程中,底座301和支架302不发生相对位移,仅拉伸组件40相对于支架302和底座301向远离底座301的方向位移或者向靠近底座301的方向位移。可选地,支架302的外部轮廓与容置槽413的内部轮廓保持一致,例如均体现为图13所示的正方体结构,支架302的外部轮廓尺寸稍小于容置槽413的内部轮廓尺寸,以实现支架302与容置槽413更佳的配合效果。当然,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支架302和容置槽413还可体现为圆柱状的结构,或者其他可行的柱状结构,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13,底座301包括第一定位孔K1,第一折叠组件31的第一定位孔K1和第二折叠组件32的第一定位孔K1通过第一定位柱91转动连接。
具体而言,继续参考图13,沿支架302的延伸方向,底座301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端相比于第一端更加远离第一转轴Z,第一定位孔K1位于底座301的第一端,支架302固定于底座301的第二端。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中,两个第一定位孔K1与同一第一定位柱91转动连接,该第一定位柱91上设置有两个柱体,分别与第一折叠组件31上的第一定位孔K1和第二折叠组件32上的第一定位孔K1对应。如此,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可分别相对于第一定位柱91旋转,从而得以带动柔性显示面板10在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之间进行切换。采用第一定位孔K1与定位柱配合的方式实现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的旋转,避免电子控制的方式所带来的不可靠的问题,因而有效提升了显示模组的状态转换(折叠状态与展平状态之间的转换)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13,拉伸组件40包括主体部411和延伸部412,容置槽413位于主体部411,且容置槽413的开口朝向底座301;延伸部412位于主体部411朝向底座301的一侧;
底座301还包括沿第三方向D3延伸的滑槽C,滑槽C沿第一方向D1贯穿底座301,其中,第三方向D3与底座301指向容置槽413的方向平行;弹性件50还包括与第一端固定的第一固定杆501,第一固定杆501沿第一方向D1延伸;第一固定杆501的两端分别穿过与第一折叠组件31对应的两个滑槽C,并与第一拉伸组件41中的延伸部412连接。
具体而言,图13示出了弹性件50的一种结构,该实施中弹性件50的第一端与第一固定杆501固定,第二端2与另一固定杆固定,在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若仅第一折叠组件31与第一拉伸组件41连接,而第二折叠组件32未与拉伸组件连接时,弹性件50中可仅第一端1与第一固定杆501固定,第二端2可无需与固定杆固定。为清楚的示意固定杆与底座301的关系,图13以弹性件50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杆固定的方案进行示意。本发明在底座301上设置有沿第三方向D3延伸的滑槽C,沿第三方向D3,滑槽C设置在第一定位孔K1和支架302之间。可选地,同一折叠组件31/32中两个底座301上所设置的滑槽C是对称的。弹性件50整体沿第一方向D1延伸,在折叠状态可呈现如图13所示的结构,其第一端1与第一固定杆501固定,该第一固定杆501的两端分别用于穿过第一折叠组件31中两个底座301的滑槽C,在穿过滑槽C后,第一固定杆501的两端可分别与第一拉伸组件41中的延伸部412连接。在折叠状态,在图13所示视角下,第一固定杆501的两端将分别位于两个滑槽C的最上端。在从折叠状态向展平状态转换时,随着折叠组件的旋转,请结合图4,弹性件50中第一固定杆501的两端将在滑槽C中沿朝向支架302的方向移动,带动第一拉伸组件41中的延伸部412向远离底座301的方向位移,进而由第一拉伸组件41带动柔性显示面板10中的第一卷曲部逐渐展平,在展平状态,第一固定杆501的两端将位于滑槽C靠近支架302的一端。因此,在实现显示模组100展平的同时,还增大了显示模组的显示面积,有利于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效果。同理,在从展平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时,随着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的旋转,第一固定杆501的两端在滑槽C中将向远离支架302的方向位移,带动第一拉伸组件41中的延伸部412朝向第一转轴Z的方向位移,进而带动柔性显示面板10中的第一卷曲部卷曲,使暴露的显示区的面积减小,从而使得折叠后的显示模组面积更小,更便携。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杆501的两端与第一延伸部412之间可以是固定连接的,在显示模组的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的转换过程中,二者是作为整体共同发生位移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杆501的两端还可以与拉伸组件中的第一延伸部412滑动连接。具体而言,请具体参考图3、图5和图13,拉伸组件40包括主体部411和延伸部412,容置槽413位于主体部411,且容置槽413的开口朝向底座301;延伸部412位于主体部411朝向底座301的一侧;
底座301还包括沿第三方向D3延伸的滑槽C,滑槽C沿第一方向D1贯穿底座301,其中,第三方向D3与底座301指向容置槽413的方向平行;弹性件50还包括与第一端固定的第一固定杆501,第一固定杆501沿第一方向D1延伸;
滑槽C包括沿第一方向D1位于底座301两端的第一滑槽C1和第二滑槽C2,第一固定杆501的两端穿过第一折叠组件31第一滑槽C1和第二滑槽C2,弹性件50包括位于第一滑槽C1远离第二滑槽C2的一侧的第一齿轮55,以及位于第二滑槽C2远离第一滑槽C1的一侧的第二齿轮(图中未示出,第二齿轮的结构可参考第一齿轮55);延伸部412上设置有齿条414,第一齿轮55和第二齿轮上的锯齿分别与齿条414啮合;
当显示模组发生形变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带动第一拉伸组件41向靠近第一转轴Z的方向位移或者向远离第一转轴Z的方向位移。
具体而言,该实施例中引入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可选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可分别设置在螺帽的外缘,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可分别相对于螺帽发生旋转。第一拉伸组件41的延伸部412朝向主体部411的一侧设置有齿条414。当第一固定杆501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折叠组件31对应的第一滑槽C1和第二滑槽C2后,将分别与第一齿轮55和第二齿轮对应的螺帽固定,螺帽外缘的齿轮将与延伸部412上的齿条414啮合。在显示模组在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之间切换时,齿轮55与齿条414的相互配合发生相对位移,齿轮55带动第一固定杆501在滑槽C中匀速位移,从而使得显示模组折叠和展平的过程是匀速进行的,因而有利于提升用户在折叠显示模组或者展平显示模组的过程中的使用体验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对称设置。当将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对称设置时,二者的尺寸形状等是完全一致的,有利于降低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的生产难度,而且,第一折叠组件31所对应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尺寸和第二折叠组件32所对应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尺寸将一致,此时,可仅将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的其中一者与拉伸组件连接,在展平状态下,柔性显示面板10的一端的显示面积将增大。当然,也可将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均与拉伸组件连接,拉伸组件可设置为对称,在展平状态下柔性显示买办的两端的显示面积均将增大。当然,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所连接的拉伸组件也可不对称设置,在展平状态下,柔性显示面板10的两端所增加的显示面积将不相同。如此,增大了将折叠组件30应用至显示模组中时的应用灵活性。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7和图8,拉伸组件40包括第二拉伸组件42,第二拉伸组件42与第二折叠组件32远离第一转轴Z的一端滑动连接,弹性件50的第二端与第二折叠组件32滑动连接;
第二拉伸组件42包括齿条,弹性件50的第二端包括与第二拉伸组件42啮合的第三齿轮56和第四齿轮;
当显示模组100发生形变时,第三齿轮56和第四齿轮转动带动拉伸组件40向靠近第一转轴Z的方向位移或者向远离第一转轴Z的方向位移。
具体而言,图7和图8示出了将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分别与第一拉伸组件41和第二拉伸组件42连接的方案,可选地,第二拉伸组件42的结构与第一拉伸组件41的结构相同,即均包括主体部411和延伸部412,主体部411上设置有容置槽413。可选地,第三齿轮56与第四齿轮的设置方式与第一齿轮55的设置方式相同,均可设置在螺帽的外缘。此时,弹性件50的第二端与第二固定杆502固定,第二固定杆502穿过第二折叠组件32的两个底座301上的滑槽C,分别与第三齿轮56和第四齿轮对应的螺帽固定,第三齿轮56和第二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二拉伸组件42中延伸部412上的齿条啮合。如此,当显示模组在折叠状态与展平状态之间切换的过程中,第一齿轮55和第二齿轮转动将带动第一拉伸组件41向靠近或远离第一转轴Z的方向位移,第三齿轮56和第四齿轮转动将带动第二拉伸组件42向靠近或远离第一转轴Z的方向位移。采用齿轮55配合的方式进行折叠状态与展平状态之间的切换,使得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带动柔性显示面板匀速形变,因而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8,第一拉伸组件41和第二拉伸组件42对称设置;第一拉伸组件41对应的齿轮与第二拉伸组件42对应的齿轮的外径相同。
具体而言,图8示出了将第一拉伸组件41和第二拉伸组件42对称设置的方式,同时与第一拉伸组件41对应的齿轮和与第二拉伸组件42对应的齿轮的外径是相同的,如此,显示模组在折叠状态与展平状态之间切换的过程中,第一折叠组件31对应的齿轮带动第一拉伸组件41产生的位移量以及位移速度将与第二折叠组件32对应的齿轮带动第二拉伸组件42产生的位移量以及位移速度相同。此时,柔性显示面板上位于第一转轴Z两侧的区域是对称折叠或者对称展平的,此种结构的显示模组更为美观,实用性更强,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更佳。
可选地,请参考图3、图8和图12,当显示模组包括第二拉伸组件42时,第二拉伸组件42的结构与第一拉伸组件41的结构类似,第二拉伸组件42和第一拉伸组件42均包括主体部411和延伸部412,主体部411上设置有容置槽413,容置槽413的开口朝向第二折叠组件32的底座301;延伸部412位于主体部411朝向底座301的一侧。当第二拉伸组件与42与第二折叠组件32连接时,第二折叠组件32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拉伸组件42的容置槽413中。当从折叠状态向展平状态转换时,第二拉伸组件42可相对于第二折叠组件32向远离第二折叠组件32的方向移动;当从展平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时,第二拉伸组件42可相对于第二折叠组件32向靠近第二折叠组件32的方向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4,图1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组件30与拉伸组件40在展平状态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在展平状态,第一折叠组件31沿第二方向D2的宽度L21大于第二折叠组件32沿第二方向D2的宽度L22;拉伸组件40还包括第二拉伸组件42,第二拉伸组件42与第二折叠组件32远离第一转轴Z的一端滑动连接;第一拉伸组件41对应的齿轮55的外径大于第二拉伸组件42对应的齿轮55的外径。
具体而言,在展平状态折叠组件30沿第二方向D2的宽度指的是折叠组件30中底座301靠近第一转轴Z的一端与支架302远离第一转轴Z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当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在展平状态下的宽度不同时,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分别所对应的柔性显示面板的两部分区域的宽度也不同。此种结构设计于柔性显示面板10非对称折叠及非对称展平的方案。当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沿第二方向D2的宽度不同时,本发明将第一拉伸组件41对应的齿轮的外径设置的大于第二拉伸组件42所对应的齿轮的外径,当齿轮的外径尺寸不同时,在单位时间内,外径较大的齿轮带动第一拉伸组件41移动的位移量将大于外径较小的齿轮带动第二拉伸组件42移动的位移量,从而实现了将支撑结构应用于非对称折叠的显示模组中时,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所对应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卷曲部的同步拉伸或同步卷曲。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考图6和图13,当显示模组100为非对称折叠或非对称展平设计时,除将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所对应的齿轮的外径采用差异化设计外,还可将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的主体部411上所设置的滑槽C的长度进行差异化设计。当第一折叠组件31的尺寸较大时,第一折叠组件31上主体部411的滑槽C的长度可设计的较长,从而利用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一拉伸组件41实现对柔性显示面板上的卷曲部的充分展平或卷曲。当然,还可设置为,将第一折叠组件31对应的齿轮的外径设置的较大的同时,将第一折叠组件31对应的滑槽C设置的较长,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显示模组的非对称折叠与非对称展平,并在非对称展平的同时将柔性显示面板的卷曲部展平即可。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图10、图11和图13,柔性显示面板10还包括第二卷曲部J2,在折叠状态下,第二卷曲部J2位于第二部B2远离折叠部B0的一侧;第二拉伸组件42远离第一转轴Z的一端设置有卷轴JZ,卷轴JZ沿第一方向D1延伸,第二卷曲部J2的端部与第二拉伸组件42中的卷轴JZ固定;在折叠状态,第二卷曲部J2卷绕于第二拉伸组件42中的卷轴JZ上;在展平状态,第二卷曲部J2展平并与第二部B2共面。
具体而言,图10示出了在折叠状态下柔性显示面板1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柔性显示面板10折叠时,其两个端部均设置有卷曲部,分别为第一卷曲部J1和第二卷曲部J2,图11示出了在折叠状态下第一卷曲部J1和第二卷曲部J2与支撑结构20的相对位置关系。继续参考图1、图10、图11和图13,第一拉伸组件41和第二拉伸组件42分别设置于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远离第一转轴Z的一侧,请结合图14,在第一拉伸组件41的对应的两个主体部411之间设置有卷轴JZ,在第二拉伸组件42对应的两个主体部411之间也设置有卷轴JZ,在显示模组中,第一卷曲部J1的端部和第二卷曲部J2的端部分别与两个卷轴JZ固定。在折叠状态,请参考图11,第一卷曲部J1和第二卷曲部J2分别卷绕于卷轴JZ上;在展平状态,第一卷曲部J1和第二卷曲部J2将分别在第一拉伸组件41和第二拉伸组件42的带动下从卷曲状态转为展平状态,从而增加了显示模组在展平状态下暴露在外的显示区的面积。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3和图14,与同一折叠组件30连接的拉伸组件40中,卷轴JZ固定于两个主体部411之间,且分别与两个主体部411转动连接。
具体而言,在显示模组的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之间切换的过程中,拉伸组件40的主体部411将向靠近或远离折叠组件30的支架302的方向发生位移,本申请将卷轴JZ固定在同一拉伸组件40对应的两个主体部411之间,主体部411位移将带动卷轴JZ同步位移,当卷轴JZ向靠近或远离折叠组件30的支架302的方向发生位移时,柔性显示面板的卷曲部将相应的卷绕至卷轴JZ上或者在卷轴JZ的带动下逐渐展平,如此,无需向卷轴JZ单独提供外力,拉伸组件40位移即可带动卷轴JZ位移,因而有效的降低了显示模组的结构复杂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图3、图5和图13,拉伸组件40的主体部41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T1,第一定位凸起T1与齿轮55设置于拉伸组件40的同一侧,且第一定位凸起T1与齿轮55/56沿第三方向D3排布;显示模组100还包括弹性环H,弹性环H的两端分别套设于齿轮55/56和第一定位凸起T1;在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弹性环H均处于拉伸状态。
具体而言,请结合图3、图5和图13,由于弹性环H的两端是分别套设在齿轮55/56和拉伸组件40中的第一定位凸起T1上的,在展平状态,齿轮55/56位于滑槽C最靠近主体部411的一侧所对应的位置,此时,拉伸组件40中的主体部411远离底座301的一端与底座301之间的距离最远,使得齿轮55/56与主体部411上的第一定位凸起T1之间的距离也最远,弹性环H所受到的拉伸作用力最大。当从展平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时,拉伸组件40中的主体部411向靠近底座301的方向位移,由于弹性环H的存在,弹性环H将带动拉伸组件40中的主体部411进一步向靠近底座301的方向位移,从而有利于加快显示模组从展平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时的速度,同时还能够减小在此过程中向显示模组所施加的外力,即在弹性环H的辅助作用下,用户只需较小的作用力即可实现显示模组的折叠,因而有利于提升用户对显示模组的使用体验效果。
在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弹性环H均处于拉伸状态,从而避免显示模组在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之间转换的过程中弹性环H脱落的现象。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3、图5和图13,主体部411上还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T2,沿第三方向D3,第二定位凸起T2位于第一定位凸起T1和齿轮55/56之间。
具体而言,沿第三方向D3,在齿轮55/56和第一定位凸起T1之间设置第二定位凸起T2,第二定位凸起T2也位于主体部411上,如此使得弹性环H的两端分别套设在齿轮55/56和第二定位凸起T2上,弹性环H的中间区域套设于第二定位凸起T2上,从而利用第二定位凸起T2对弹性环H起到了进一步的定位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5,图1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弹性件5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弹性件50包括固定部510和第一弹性体511,第一弹性体511的第一端与第一折叠组件31滑动连接,第一弹性体511的第二端与固定部510连接。
具体而言,图15示出的弹性件50适用于非对称折叠与非对称展平的显示模组,可选地该弹性件50的固定部510与第一折叠组件31中的底座301固定,第一弹性体511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部510和第一拉伸组件41。可选地,第一弹性件50的第一端固定有第一固定杆501,请结合图8,该第一固定杆501用于穿过第一折叠组件31中两个底座301对应的滑槽C,然后与第一拉伸组件41中的延伸部412固定连接或者滑动连接,如此,在第一折叠组件31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弹性件50中的第一弹性体511将在滑槽C中位移,带动第一弹性体511发生形变,同时带动第一拉伸组件41向靠近底座301或者远离底座301的方向位移,实现显示模组的非对称折叠或者非对称展平。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8和图13,弹性件50还包括第二弹性体512,第二弹性体512和第一弹性体511分别位于固定部510沿第一方向D1的两侧,第二弹性体512的第一端与固定部510连接,第二弹性体512的第二端与第二折叠组件32滑动连接。
具体而言,图8和图13示出的弹性件50可应用于对称折叠和对称展平的显示模组中,该弹性件50包括固定部510和分别设置于固定部510两端的第一弹性体511和第二弹性体512,第一弹性体511的第一端固定有第一固定杆501,第一固定杆501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折叠组件31中两个底座301的滑槽C,与第一拉伸组件41中的延伸部412固定连接或者滑动连接。第二弹性体512的第二端固定有第二固定杆502,第二固定杆502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二折叠组件32中两个底座301的滑槽C,与第二拉伸组件42中延伸部412固定连接或者滑动连接。在折叠状态下,弹性件50的结构如图13所示;在展平状态下,弹性件50中的第一弹性体511和第二弹性体512将发生形变,具体结构可参考图4,第一弹性体511的第一端和第二弹性体512的第二端均向远离固定部510的方向位移,从而带动第一拉伸组件41和第二拉伸组件42向远离底座301的方向位移。
可选地,图16所示为在展平状态下柔性显示面板与支撑结构的另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该实施例中折叠组件30包括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拉伸组件40仅包括第一拉伸组件41,第一拉伸组件41与第一折叠组件31远离第一转轴Z的一端滑动连接,第二折叠组32未连接拉伸组件,也就是说,支撑结构是非对称的结构。图16所示的结构可以与图15所示的弹性件50以及图9所示的柔性显示面板10(仅一侧设置有卷曲部J1)配合使用,弹性件50中的第一固定杆501的两端穿过第一折叠组件31对应的两个滑槽C后,通过齿轮与第一拉伸组件41中的延伸部412上的齿条414啮合。第一折叠组件31和第二折叠组件32在折叠时,可带动柔性显示面板10发生折叠。当从折叠状态转换为展平状态时,第一拉伸组件41相对于第一折叠组件31向远离第一折叠轴Z的方向移动,带动柔性显示面板10中的第一卷曲部J1展平,从而增大了显示模组在展平状态下暴露在外的显示区的显示面积,有效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图9、图15和图16示出了显示模组中仅设置一个拉伸组件,显示模组整体体现为非对称展平和非对称折叠的方案。在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当显示模组整体体现为非对称展平和非对称折叠时,显示模组也可同时包括两个拉伸组件,两个拉伸组件所对应的折叠组件中的滑槽的长度可设置为不一样,柔性显示面板对应设置两个尺寸不同的卷曲部,当滑槽长度设置为不同时,使两个拉伸组件在显示模组展平或者折叠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位移量不同,进而控制两个卷曲部的展平尺寸和卷曲尺寸不同。滑槽长度不同的方式,实现了柔性显示面板所对应的两个卷曲部同时展平或卷曲,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在展平的过程中,柔性显示面板的两个卷曲部均展平,从而有利于增大显示模组的显示面积。在折叠的过程中,柔性显示面板的两个卷曲部发生卷曲,减小了显示模组在折叠状态下的面积,更加便携。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1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平面示意图,该显示装置200包括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100。图17所示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可穿戴式显示设备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模组1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中,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和支撑结构,柔性显示面板位于支撑结构的至少一侧;支撑结构包括折叠组件、拉伸组件和弹性件,折叠组件中的第一折叠组件和第二折叠组件转动连接,弹性件的第一端与第一折叠组件滑动连接,第一折叠组件和第二折叠组件沿第一转轴转动,第一折叠组件、第二折叠组件和弹性件可带动柔性显示面板进入折叠状态或展平状态。通过机械结构来控制显示模组的折叠或者展平,相比于电动控制的方式可靠性更高,因而有利于提升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靠的折叠或展平。特别是,支撑结构中的拉伸组件还包括第一拉伸组件,该第一拉伸组件与第一折叠组件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滑动连接,在展平状态下,第一拉伸组件将发生拉伸,增大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使展平状态下的第二显示面积S2大于折叠状态下的第一显示面积S1,如此,在展平的同时还能实现显示面积的扩大,有效提升了产品的应用灵活性。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8)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和支撑结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位于所述支撑结构的至少一侧;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折叠组件、拉伸组件和弹性件,所述折叠组件包括第一折叠组件和第二折叠组件,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和所述第二折叠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和所述第二折叠组件沿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和所述第二折叠组件沿第二方向排布,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拉伸组件包括第一拉伸组件,所述第一拉伸组件与所述第一折叠组件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折叠组件滑动连接;
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折叠部、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折叠部两侧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弹性件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与所述折叠部交叠,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部交叠,所述第二折叠组件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部交叠;
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沿第二方向至少部分交叠,所述显示模组具有第一显示面积S1;
在所述展平状态,所述折叠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共面,所述显示模组具有第二显示面积S2,其中,S1<S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卷曲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卷曲部位于所述第一部远离所述折叠部的一侧;
所述第一拉伸组件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卷轴,所述卷轴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卷曲部的端部与所述卷轴固定;
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第一卷曲部卷绕于所述卷轴上;
在所述展平状态,所述第一卷曲部展平并与所述第一部共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伸组件包括容置槽,所述第一折叠组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槽中;
所述第一拉伸组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向远离所述第一折叠组件或靠近所述第一折叠组件的方向移动,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第一折叠组件位于所述容置槽中的部分的长度为L1;在所述展平状态,所述第一折叠组件位于所述容置槽中的部分的长度为L2,其中,L1>L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支撑板、沿第一方向位于所述支撑板两端的底座、以及位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第一转轴一端的支架;所述第一折叠组件中,所述支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折叠组件的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折叠组件的第一定位孔通过第一定位柱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组件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所述容置槽位于所述主体部,且所述容置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底座;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
所述底座还包括沿第三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底座,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底座指向所述容置槽的方向平行;所述弹性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端固定的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与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对应的两个所述滑槽,并与所述第一拉伸组件中的所述延伸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组件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所述容置槽位于所述主体部,且所述容置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底座;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
所述底座还包括沿第三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底座,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底座指向所述容置槽的方向平行;所述弹性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端固定的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滑槽包括沿第一方向位于所述底座两端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两端穿过所述第一折叠组件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所述弹性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滑槽远离所述第二滑槽的一侧的第一齿轮,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滑槽远离所述第一滑槽的一侧的第二齿轮;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齿条,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上的锯齿分别与所述齿条啮合;
当所述显示模组发生形变时,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拉伸组件向靠近所述第一转轴的方向位移或者向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方向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和所述第二折叠组件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组件包括第二拉伸组件,所述第二拉伸组件与所述第二折叠组件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折叠组件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拉伸组件包括齿条,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包括与所述第二拉伸组件啮合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
当所述显示模组发生形变时,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转动带动所述二拉伸组件向靠近所述第一转轴的方向位移或者向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方向位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伸组件和所述第二拉伸组件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拉伸组件对应的齿轮与所述第二拉伸组件对应的齿轮的外径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展平状态,所述第一折叠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折叠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所述拉伸组件还包括第二拉伸组件,所述第二拉伸组件与所述第二折叠组件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拉伸组件对应的齿轮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拉伸组件对应的所述齿轮的外径。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卷曲部,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二卷曲部位于所述第二部远离所述折叠部的一侧;
所述第二拉伸组件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卷轴,所述卷轴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卷曲部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拉伸组件中的卷轴固定;
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第二卷曲部卷绕于所述第二拉伸组件中的所述卷轴上;
在所述展平状态,所述第二卷曲部展平并与所述第二部共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与同一所述折叠组件连接的所述拉伸组件中,所述卷轴固定于两个所述主体部之间,且分别与两个所述主体部转动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凸起与所述齿轮设置于所述拉伸组件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一定位凸起与所述齿轮沿所述第三方向排布;
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弹性环,所述弹性环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齿轮和所述第一定位凸起;
在所述折叠状态和所述展平状态,所述弹性环均处于拉伸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上还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二定位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和所述齿轮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固定部和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折叠组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和所述第一弹性体分别位于所述固定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弹性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的第二弹性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折叠组件滑动连接。
1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显示模组。
CN202110732928.9A 2021-06-30 2021-06-30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4365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2928.9A CN113436537B (zh) 2021-06-30 2021-06-30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2928.9A CN113436537B (zh) 2021-06-30 2021-06-30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6537A true CN113436537A (zh) 2021-09-24
CN113436537B CN113436537B (zh) 2023-06-20

Family

ID=77757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32928.9A Active CN113436537B (zh) 2021-06-30 2021-06-30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3653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3604A (zh) * 2022-02-21 2022-04-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设备
CN114627760A (zh) * 2022-02-24 2022-06-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WO2024045038A1 (zh) * 2022-08-31 2024-03-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及显示装置
WO2024088075A1 (zh) * 2022-10-24 2024-05-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66772A1 (en) * 2015-06-15 2016-12-1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CN110047385A (zh) * 2019-04-30 2019-07-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10706598A (zh) * 2019-10-23 2020-01-1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TW202013328A (zh) * 2018-09-28 2020-04-0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折疊式顯示裝置
CN111182102A (zh) * 2020-01-03 2020-05-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折叠显示终端
CN111261049A (zh) * 2020-03-17 2020-06-0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11739421A (zh) * 2020-06-24 2020-10-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968513A (zh) * 2020-08-28 2020-11-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396959A (zh) * 2020-11-11 2021-02-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66772A1 (en) * 2015-06-15 2016-12-1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TW202013328A (zh) * 2018-09-28 2020-04-0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折疊式顯示裝置
CN110047385A (zh) * 2019-04-30 2019-07-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10706598A (zh) * 2019-10-23 2020-01-1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1182102A (zh) * 2020-01-03 2020-05-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折叠显示终端
CN111261049A (zh) * 2020-03-17 2020-06-0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11739421A (zh) * 2020-06-24 2020-10-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968513A (zh) * 2020-08-28 2020-11-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396959A (zh) * 2020-11-11 2021-02-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3604A (zh) * 2022-02-21 2022-04-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设备
CN114627760A (zh) * 2022-02-24 2022-06-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4627760B (zh) * 2022-02-24 2023-12-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WO2024045038A1 (zh) * 2022-08-31 2024-03-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及显示装置
WO2024088075A1 (zh) * 2022-10-24 2024-05-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6537B (zh) 202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36537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EP3992751A1 (en) Rotating mechanism and folding display terminal
US20210325941A1 (en) Support apparatus for flexible screen, foldable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182102B (zh)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折叠显示终端
US10412844B1 (en) Display device
CN111261049A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112530286A (zh) 可卷曲柔性屏的展平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21040217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20230108833A1 (en) Slidable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13438338B (zh) 电子设备
CN114038322B (zh) 可卷曲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839095A (zh) 一种可折叠手机显示屏支架
US11937388B2 (en) Screen body support device and foldable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13132516A (zh) 电子设备
TW202101155A (zh) 捲折拉伸定位結構及使用其之電子裝置
CN114582242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11800662B2 (en) Deformable display device and deformation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10985832A (zh) 一种伸缩式led球形屏
US20240023255A1 (en) Stretchable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2155819A1 (zh) 支撑组件和显示装置
CN114006961A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6556015U (zh) 一种用于led球形屏的伸缩驱动机构
CN113808480B (zh) 显示装置
CN111953818B (zh) 电子设备
CN114170910B (zh) 折叠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