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35034B - 一种基于风险理论的主动传感器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风险理论的主动传感器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35034B
CN113435034B CN202110709595.8A CN202110709595A CN113435034B CN 113435034 B CN113435034 B CN 113435034B CN 202110709595 A CN202110709595 A CN 202110709595A CN 113435034 B CN113435034 B CN 1134350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target
time
representing
r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095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35034A (zh
Inventor
周林
孙辰辰
张路
李军伟
刘樾
毋嘉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70959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350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35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50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350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50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2Reliability analysis or reliability optimisation; Failure analysis, e.g. worst case scenario performanc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险理论的主动传感器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利用风险理论建立目标风险模型,然后,给出了传感器辐射风险和传感器追踪误差的计算方法以量化潜在损失,接着以两种风险的加权和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目标函数,为获得更好的作战收益和提高目标函数的求解效率,利用凸优化工具包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本发明利用风险理论建立模型,根据传感器辐射风险和传感器追踪误差构建目标函数,并利用凸优化理论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来得到目标函数的最优解,提高目标函数的求解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风险理论的主动传感器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风险理论的主动传感器管理方 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代战争已经从传统战场转变为信息战场,战场态势对于国家防御安全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种类的传感器获取的信息类型错综复杂,如何快速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并准确获取目标量测信息对于战场评估十分重要,因此,传感器管理方法运势而生。传感 器管理旨在合理分配有限的传感器资源来完成对于目标的检测、跟踪、识别任务。
目前,为了合理实现传感器管理,研究者先后提出了多种有效方法和技术。基于信息 论的传感器管理方法运用较为广泛,陈辉等人在文章《多目标跟踪中基于信息熵测度的传 感器控制方法》中通过信息熵建立了传感器管理的效能函数,利用效能函数构建了传感器 管理的基本框架,该方法虽然具有良好的技术指标但为考虑实际作战需求;张宏斌等人在 文章《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直升机多传感器协同管理效能评估方法》中运用模糊推理和神 经网络的传感器管理方法从单平台扩展到了多平台,同时实现了传感器与目标之间的有效 分配,该方法虽然能够实现对于目标状态的良好估计,但对于目标函数的求解效率较低, 不利于战场环境中信息处理的实时性;巩华等人在文章《基于线性规划的机载多传感器资 源分配模型》中运用基于线性规划的传感器管理方法,通过传感器效能函数和匹配函数矩 阵建立了管理模型和优化目标函数,实现了多传感器分配的求解问题,但该方法未考虑各 种外部环境风险和传感器自身辐射对多传感器分配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风险理论的主动传感器管理方法,能够更好的保障传感 器在追踪过程中对于风险的控制,且提高目标函数的求解效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风险理论的主动传感器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参数设置,具体如下:
传感器辐射风险影响因子θ1,传感器追踪误差影响因子θ2,传感器追踪误差阈值QT, 控制周期tc,量测噪声协方差R,传感器个数n,目标个数m,最大仿真时长kmax
步骤2:利用传感器对目标进行探测以及量测数据采样,获取目标的参数信息,具体 如下:
所述目标的参数信息包括航向角、高度、速度、距离,通过以上参数信息利用层 次分析法对目标威胁度进行评估;k时刻目标的航向角αk、高度hk、距离dk、速度vk属于连续型定量影响因素,通过线性映射函数对其进行具体量化;
当时间步k为一个控制周期tc结束时执行步骤3,当时间步k在一个控制周期tc内时执 行步骤5;
步骤3:针对阵地型多传感器追踪空中目标场景,构建传感器调度的目标函数: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21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22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23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24
其中,ψk为k时刻传感器的调度方案为n×m的矩阵,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25
为传感器调度矩阵ψk的内部元 素,表示k时刻第i个传感器对第j个目标的追踪情况;n表示传感器数量,m表示目标数量;α,β分别为传感器辐射风险和传感器追踪误差的平衡权重,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26
为k时刻第i个传感器对第j个目标的辐射风险,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27
为k时刻第i个传感器对第j个目标的追踪误差;QT为传感 器追踪误差阈值;
步骤4:利用凸优化工具包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计算出k时刻最优传感器控制序列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28
步骤5:根据上一步骤最优传感器控制序列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29
获得目标量测值,计算目标状态更新 值;
步骤6:计算最优传感器控制序列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210
下传感器总体风险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211
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31
其中,平衡权重α,β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32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33
其中,最优解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34
代表k时刻风险最小的传感器控制序列;α,β分别为传感器辐射风险和传 感器追踪误差的平衡权重,平衡权重主要和目标与传感器之间距离相关,传感器辐射风险 平衡权重α与目标和传感器之间距离成反比,距离越大,传感器辐射风险权重越小,传感 器追踪误差平衡权重β与目标和传感器之间距离成正比,距离越大,传感器追踪误差权重 越大;W为传感器辐射风险,Q为传感器追踪误差;σ为量测方差,μ为均值距离,d为 目标与传感器之间距离;θ12为传感器辐射风险和传感器追踪误差的影响因子;
步骤7:根据步骤4得到的最优传感器控制序列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35
利用目标状态向量和协方差矩阵 构建信息状态向量和信息矩阵,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36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37
其中,Ωk|k-1代表k时刻预测信息矩阵,Ωk代表k时刻滤波信息矩阵,qk|k-1代表k时刻预 测信息状态向量,qk代表k时刻滤波信息状态向量,Pk|k-1代表k时刻预测误差协方差阵,Pk代表k时刻滤波误差协方差阵,xk|k-1代表k时刻预测状态向量,xk代表k时刻滤波状态向 量;
通过步骤6中得到的各个传感器总体风险M构建一致性融合权值λ,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38
其中,δ代表传感器的标准差,ε为调节因子,Mmax为传感器总体风险最大值,M为传感 器总体风险;
通过权值λ对信息状态向量和信息矩阵进行一致性迭代更新,更新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41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42
其中,i=1,2,…,n代表传感器数量,λi代表第i个传感器的一致性融合权值,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43
代表k时刻 第i个传感器的信息状态向量,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44
代表k时刻第i个传感器的信息矩阵,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45
代表k时刻迭代 更新后的信息状态向量,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46
代表k时刻迭代更新后的信息矩阵;
将更新后的信息状态向量和信息矩阵转换为状态向量xk和协方差矩阵Pk,计算公式如 下: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47
其中,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48
代表k时刻迭代更新后的信息状态向量,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49
代表k时刻迭代更新后的信息矩阵;
利用得到的协方差矩阵构建权值对最优传感器控制序列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410
中各传感器得到的目标状态 向量进行融合如下: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411
其中,xfuse代表融合后的目标状态向量,Pk代表k时刻的协方差矩阵,xk代表k时刻目标 的状态向量;
步骤8:重复步骤2至步骤7,直到时间步k达到最大仿真时长kmax时,则传感器管理结束。
步骤3中传感器调度目标函数的构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传感器的辐射概率PD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412
其中,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51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52
其中,Pfa为电磁探测系统虚警概率,SNR为信噪比;erfc(·)为余误差函数;Pj为目标电 磁探测系统接收机接收的辐射功率,Nj为目标电磁探测系统接收机输出端噪声,NFj为噪 声系数;Pt为传感器平台辐射脉冲的峰值功率,λw为传感器工作波长,RD为传感器平台与目标电磁探测系统之间的距离,GT为目标方向上传感器发射天线增益,GR为目标方向 上电磁无源探测系统接收增益,GIP为电磁无源探测系统接收机处理器净增益;Ke为玻尔 兹曼常数,T0为噪声温度,BRj为电磁无源探测系统接收机带宽;
步骤3-2:通过对目标航向角、高度、速度、距离的量测来评判目标的自身破坏力,记k时刻目标的航向角、高度、速度、距离分别为αk、hk、νk、dk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53
hk=zk-z0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54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55
其中,x0、y0、z0为0时刻传感器的坐标,xk、yk、zk为k时刻追踪目标的坐标,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56
为 k时刻追踪目标的速度;
步骤3-3:根据步骤3-2得到的k时刻航向角αk、高度hk、速度vk、距离dk,量化 后分别为ok、ck、lk、rk,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61
其中,k表示第k个时刻,fo为航向角系数;hmax为子威胁极值点对应的高度,fc为高度系 数;vmax为子威胁极值点对应的速度,fl为速度系数;dmax为子威胁极值点对应的距离,fr为距离系数;
步骤3-4:根据步骤3-3对量化后的目标的航向角、高度、速度、距离加权融合得到k时刻目标的威胁值,将目标威胁值作为传感器辐射所造成的损失,计算公式如下:
Ct=φookcckllkrrk
其中,φo、φc、φl、φr分别为航向角ok、高度ck、速度lk、距离rk的权值;
步骤3-5:根据步骤3-1和3-4计算传感器辐射风险W
W=PDCt
其中,PD表示传感器辐射概率,Ct为传感器辐射所造成的损失;
步骤3-6:利用k时刻探测方主动传感器预测协方差阵Pk|k-1,以及量测噪声协方差R,计算主动传感器的追踪误差Q的方法为: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62
其中,Pk|k-1为k时刻主动传感器预测协方差阵,R为主动传感器量测噪声协方差阵,tr(·)代表矩阵的迹;
步骤3-7:根据步骤3-5和步骤3-6,计算传感器网络中有n个传感器追踪m个目标(n>m),k时刻传感器的总体风险计算方法如下: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71
其中,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72
表示k时刻传感器si用于追踪第j个目标;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73
分别表示 k时刻传感器si用于追踪第j个目标时所面临的总体风险、传感器辐射风险、传感器追踪 误差;α为传感器辐射风险的权重,β为传感器追踪误差的权重;
步骤3-8:根据步骤3-7可以构建传感器调度的目标函数如下: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74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75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76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77
其中,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78
分别表示k时刻第i个传感器用于追踪第j个目标时所面临的传感器辐射 风险、传感器追踪误差;QT为传感器追踪误差阈值,α为传感器辐射风险的权重,β为传 感器追踪误差的权重。
本发明通过量测数据采样获得跟踪目标的参数以及状态信息,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目标 的威胁度进行评估,并结合主动传感器信号被跟踪目标截获的概率对传感器辐射风险进行 预测;其次,利用目标预测协方差以及量测噪声协方差对主动传感器的追踪误差进行评估; 最后,通过融合传感器追踪误差以及传感器辐射风险控制构建目标函数,利用凸优化技术 对目标函数求解得到传感器调度方案,进而主动传感器资源进行合理地分配,并根据传感 器调度方案,通过一致性融合算法得到融合后的目标估计值。本发明利用风险理论建立模 型,根据传感器辐射风险和传感器追踪误差构建目标函数,并利用凸优化理论对目标函数 进行优化求解来得到目标函数的最优解,提高目标函数的求解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 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 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 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 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 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 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参数设置,具体如下:
传感器辐射风险影响因子θ1,传感器追踪误差影响因子θ2,传感器追踪误差阈值QT, 控制周期tc,量测噪声协方差R,传感器个数n,目标个数m,最大仿真时长kmax
步骤2:利用传感器对目标进行探测以及量测数据采样,获取目标的参数信息,具体 如下:
所述目标的参数信息包括航向角、高度、速度、距离,通过以上参数信息利用层 次分析法对目标威胁度进行评估;k时刻目标的航向角αk、高度hk、距离dk、速度vk属于连续型定量影响因素,通过线性映射函数对其进行具体量化;
当时间步k为一个控制周期tc结束时执行步骤3,当时间步k在一个控制周期tc内时执 行步骤5;
步骤3:针对阵地型多传感器追踪空中目标场景,构建传感器调度的目标函数: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81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82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83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84
其中,ψk为k时刻传感器的调度方案为n×m的矩阵,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91
为传感器调度矩阵ψk的内部元 素,表示k时刻第i个传感器对第j个目标的追踪情况;n表示传感器数量,m表示目标数量;α,β分别为传感器辐射风险和传感器追踪误差的平衡权重,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92
为k时刻第i个传感器对第j个目标的辐射风险,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93
为k时刻第i个传感器对第j个目标的追踪误差;QT为传感 器追踪误差阈值。
步骤3-1:传感器的辐射概率PD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94
其中,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95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96
其中,Pfa为电磁探测系统虚警概率,SNR为信噪比;erfc(·)为余误差函数;Pj为目标电 磁探测系统接收机接收的辐射功率,Nj为目标电磁探测系统接收机输出端噪声,NFj为噪 声系数;Pt为传感器平台辐射脉冲的峰值功率,λw为传感器工作波长,RD为传感器平台与目标电磁探测系统之间的距离,GT为目标方向上传感器发射天线增益,GR为目标方向 上电磁无源探测系统接收增益,GIP为电磁无源探测系统接收机处理器净增益;Ke为玻尔 兹曼常数,T0为噪声温度,BRj为电磁无源探测系统接收机带宽;
步骤3-2:通过对目标航向角、高度、速度、距离的量测来评判目标的自身破坏力,记k时刻目标的航向角、高度、速度、距离分别为αk、hk、νk、dk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97
hk=zk-z0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98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099
其中,x0、y0、z0为0时刻传感器的坐标,xk、yk、zk为k时刻追踪目标的坐标,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01
为 k时刻追踪目标的速度。
步骤3-3:根据步骤3-2得到的k时刻航向角αk、高度hk、速度vk、距离dk,量化 后分别为ok、ck、lk、rk,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02
其中,k表示时刻,fo为航向角系数;hmax为子威胁极值点对应的高度,fc为高度系数;vmax为子威胁极值点对应的速度,fl为速度系数;dmax为子威胁极值点对应的距离,fr为距离 系数;
步骤3-4:根据步骤3-3对量化后的目标的航向角、高度、速度、距离加权融合得到k时刻目标的威胁值,将目标威胁值作为传感器辐射所造成的损失,计算公式如下:
Ct=φookcckllkrrk
其中,φo、φc、φl、φr分别为航向角ok、高度ck、速度lk、距离rk的权值;。
步骤3-5:根据步骤3-1和3-4计算传感器辐射风险W
W=PDCt
其中,PD表示传感器辐射概率,Ct为传感器辐射所造成的损失。
步骤3-6:利用k时刻探测方主动传感器预测协方差阵Pk|k-1,以及量测噪声协方差R,计算主动传感器的追踪误差Q的方法为: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03
其中,Pk|k-1为k时刻主动传感器预测协方差阵,R为主动传感器量测噪声协方差阵,tr(·)代表矩阵的迹。
步骤3-7:根据步骤3-5和步骤3-6,计算传感器网络中有n个传感器追踪m个目标(n>m),k时刻传感器的总体风险计算方法如下: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11
其中,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12
表示k时刻传感器si用于追踪第j个目标;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13
分别表示 k时刻传感器si用于追踪第j个目标时所面临的总体风险、传感器辐射风险、传感器追踪 误差。α为传感器辐射风险的权重,β为传感器追踪误差的权重。
步骤3-8:根据步骤3-7可以构建传感器调度的目标函数如下: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14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15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16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17
其中,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18
分别表示k时刻第i个传感器用于追踪第j个目标时所面临的传感器辐射 风险、传感器追踪误差。QT为传感器追踪误差阈值,α为传感器辐射风险的权重,β为传 感器追踪误差的权重。
步骤4:利用凸优化工具包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计算出k时刻最优传感器控制序列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19
步骤5:根据上一步骤最优传感器控制序列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110
获得目标量测值,计算目标状态更新 值;
步骤6:计算最优传感器控制序列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111
下传感器总体风险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112
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113
其中,平衡权重α,β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114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115
其中,最优解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116
代表k时刻风险最小的传感器控制序列;α,β分别为传感器辐射风险和传 感器追踪误差的平衡权重;平衡权重主要和目标与传感器之间距离相关,传感器辐射风险 平衡权重α与目标和传感器之间距离成反比,距离越大,传感器辐射风险权重越小,传感 器追踪误差平衡权重β与目标和传感器之间距离成正比,距离越大,传感器追踪误差权重 越大;W为传感器辐射风险,Q为传感器追踪误差;σ为量测方差,μ为均值距离,d为 目标与传感器之间距离;θ12为传感器辐射风险和传感器追踪误差的影响因子;
步骤7:根据步骤4得到的最优传感器控制序列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21
利用目标状态向量和协方差矩阵 构建信息状态向量和信息矩阵,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22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23
其中,Ωk|k-1代表k时刻预测信息矩阵,Ωk代表k时刻滤波信息矩阵,qk|k-1代表k时刻预 测信息状态向量,qk代表k时刻滤波信息状态向量,Pk|k-1代表k时刻预测误差协方差阵,Pk代表k时刻滤波误差协方差阵,xk|k-1代表k时刻预测状态向量,xk代表k时刻滤波状态向 量。
通过步骤6中得到各个的传感器总体风险M构建一致性融合权值λ,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24
其中,δ代表传感器的标准差,ε为调节因子,Mmax为传感器总体风险最大值,M为传感 器总体风险。
通过权值λ对信息状态向量和信息矩阵进行一致性迭代更新,更新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25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26
其中,i=1,2,…,n代表传感器数量,λi代表第i个传感器的一致性融合权值,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27
代表k时刻 第i个传感器的信息状态向量,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28
代表k时刻第i个传感器的信息矩阵,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29
代表k时刻迭代 更新后的信息状态向量,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210
代表k时刻迭代更新后的信息矩阵。
将更新后的信息状态向量和信息矩阵转换为状态向量和协方差矩阵,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211
其中,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31
代表k时刻迭代更新后的信息状态向量,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32
代表k时刻迭代更新后的信息矩阵;
利用得到的协方差矩阵构建权值对最优传感器控制序列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33
中各传感器得到的目标状态 向量进行融合如下: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34
其中,xfuse代表融合后的目标状态向量,Pk代表k时刻的协方差矩阵,xk代表k时刻目标 的状态向量。
步骤8:重复步骤2至步骤7,直到时间步k达到最大仿真时长kmax时,则传感器管理结束。
在主动传感器管理过程中,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风险理论的主动传感器管理方法,针对传统主动传感器管理方法风险评估不准确,求解算法效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 种新的传感器辐射风险评估的方法,并结合跟踪精度构成了一种主动传感器管理算法; 同时利用凸优化技术来提高目标函数的求解效率以适应现实环境复杂多变的任务需 求,相比于传统的迭代算法,本发明所提算法在仿真时长、风险预测误差、目标追踪 误差方面的优势,具体的,通过同一组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不同的方法仿真实验 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3132973440000135
该算法首先通过量测数据采样获得跟踪目标的参数以及状态信息,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目标的威胁度进行评估,并结合主动传感器信号被跟踪目标截获的概率对传感器 辐射风险进行预测;
其次,利用目标预测协方差以及量测噪声协方差对主动传感器的追踪误差进行评估;
最后,通过融合传感器追踪误差以及传感器辐射风险控制构建目标函数,利用凸优化技术对目标函数求解得到传感器调度方案,进而主动传感器资源进行合理地分配, 并根据传感器调度方案,通过一致性融合算法得到融合后的目标估计值;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风险理论的主动传感器管理方法,对传感器辐射风险的评估方法进行改进,更加准确、合理地对传感器辐射风险进行了预测;其次将传 感器追踪误差与传感器辐射风险融合构建了主动传感器管理算法,更加适用于复杂多 变的现实环境,提高了对目标的跟踪能力。
本发明基于传感器风险的传感器管理方法提出,在考虑战场风险的同时传感器对于目 标的追踪精度也是保障目标高效追踪的必要条件,通过约束探测精度同时降低传感器的辐 射风险来建立目标函数,有效的减小了传感器的辐射程度,合理切换传感器资源。同时为 了解决战场环境中对于策略的实时性要求,引入凸优化技术来提高目标函数的求解效率, 增强算法对于实时性的要求,本发明更加符合实际作战需求,同时在考虑战场风险和保障 目标追踪精度的情况下更好的调度传感器资源,对战场态势和风险有更清楚的分析。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 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 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 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 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 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 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 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 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 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详 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 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2)

1.一种基于风险理论的主动传感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参数设置,具体如下:
传感器辐射风险影响因子θ1,传感器追踪误差影响因子θ2,传感器追踪误差阈值QT,控制周期tc,量测噪声协方差R,传感器个数n,目标个数m,最大仿真时长kmax
步骤2:利用传感器对目标进行探测以及量测数据采样,获取目标的参数信息,具体如下:
所述目标的参数信息包括航向角、高度、速度、距离,通过以上参数信息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目标威胁度进行评估;k时刻目标的航向角αk、高度hk、距离dk、速度vk属于连续型定量影响因素,通过线性映射函数对其进行具体量化;
当k为一个控制周期tc结束时执行步骤3,当k在一个控制周期tc内时执行步骤5;
步骤3:针对阵地型多传感器追踪空中目标场景,构建传感器调度的目标函数: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11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12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13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14
其中,ψk为k时刻传感器的调度方案为n×m的矩阵,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15
为传感器调度矩阵ψk的内部元素,表示k时刻第i个传感器对第j个目标的追踪情况;n表示传感器数量,m表示目标数量;α为传感器辐射风险的平衡权重,β为传感器追踪误差的平衡权重,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16
为k时刻第i个传感器对第j个目标的辐射风险,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17
为k时刻第i个传感器对第j个目标的追踪误差;QT为传感器追踪误差阈值;
步骤4:利用凸优化工具包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计算出k时刻最优传感器控制序列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18
步骤5:根据上一步骤最优传感器控制序列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19
获得目标量测值,计算目标状态更新值;
步骤6:计算最优传感器控制序列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110
下传感器总体风险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111
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112
其中,平衡权重α,β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21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22
其中,最优解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23
代表k时刻风险最小的传感器控制序列;α,β分别为传感器辐射风险和传感器追踪误差的平衡权重,平衡权重主要和目标与传感器之间距离相关,传感器辐射风险的平衡权重α与目标和传感器之间距离成反比,距离越大,传感器辐射风险权重越小,传感器追踪误差的平衡权重β与目标和传感器之间距离成正比,距离越大,传感器追踪误差权重越大;W为传感器辐射风险,Q为传感器追踪误差;σ为量测方差,μ为均值距离,d为目标与传感器之间距离;θ12为传感器辐射风险和传感器追踪误差的影响因子;
步骤7:根据步骤4得到的最优传感器控制序列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24
利用目标状态向量和协方差矩阵构建信息状态向量和信息矩阵,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25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26
其中,Ωk|k-1代表k时刻预测信息矩阵,Ωk代表k时刻滤波信息矩阵,qk|k-1代表k时刻预测信息状态向量,qk代表k时刻滤波信息状态向量,Pk|k-1代表k时刻预测误差协方差矩阵,Pk代表k时刻滤波误差协方差矩阵,xk|k-1代表k时刻预测状态向量,xk代表k时刻滤波状态向量;
通过步骤6中得到各个的传感器总体风险M构建一致性融合权值λ,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27
其中,δ代表传感器的标准差,ε为调节因子,Mmax为传感器总体风险最大值,M为传感器总体风险;
通过权值λ对信息状态向量和信息矩阵进行一致性迭代更新,更新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28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29
其中,i=1,2,…,n代表传感器数量,λi代表第i个传感器的一致性融合权值,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210
代表k时刻第i个传感器的信息状态向量,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31
代表k时刻第i个传感器的信息矩阵,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32
代表k时刻迭代更新后的信息状态向量,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33
代表k时刻迭代更新后的信息矩阵;
将更新后的信息状态向量和信息矩阵转换为k时刻滤波状态向量xk和k时刻滤波误差协方差矩阵Pk,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34
其中,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35
代表k时刻迭代更新后的信息状态向量,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36
代表k时刻迭代更新后的信息矩阵;
利用得到的协方差矩阵构建权值对最优传感器控制序列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37
中各传感器得到的目标状态向量进行融合如下:
xfuse=(tr(Pk)/∑tr(Pk))xk
其中,xfuse代表融合后的目标状态向量,Pk代表k时刻滤波误差协方差矩阵,xk代表k时刻滤波状态向量;
步骤8:重复步骤2至步骤7,直到时间步k达到最大仿真时长kmax时,则传感器管理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风险理论的主动传感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传感器调度目标函数的构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传感器的辐射概率PD计算方法为: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38
其中,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39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310
其中,Pfa为电磁探测系统虚警概率,SNR为信噪比;erfc(·)为余误差函数;Pj为目标电磁探测系统接收机接收的辐射功率,Nj为目标电磁探测系统接收机输出端噪声,NFj为噪声系数;Pt为传感器平台辐射脉冲的峰值功率,λw为传感器工作波长,RD为传感器平台与目标电磁探测系统之间的距离,GT为目标方向上传感器发射天线增益,GR为目标方向上电磁无源探测系统接收增益,GIP为电磁无源探测系统接收机处理器净增益;Ke为玻尔兹曼常数,T0为噪声温度,BRj为电磁无源探测系统接收机带宽;
步骤3-2:通过对目标航向角、高度、速度、距离的量测来评判目标的自身破坏力,记k时刻目标的航向角、高度、速度、距离分别为αk、hk、νk、dk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41
hk=zk-z0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42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43
其中,x0、y0、z0为0时刻传感器的坐标,xk、yk、zk为k时刻追踪目标的坐标,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44
为k时刻追踪目标的速度;
步骤3-3:根据步骤3-2得到的k时刻航向角αk、高度hk、速度vk、距离dk,量化后分别为ok、ck、lk、rk,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45
其中,k表示时刻,fo为航向角系数;hmax为子威胁极值点对应的高度,fc为高度系数;vmax为子威胁极值点对应的速度,fl为速度系数;dmax为子威胁极值点对应的距离,fr为距离系数;
步骤3-4:根据步骤3-3对量化后的目标的航向角、高度、速度、距离加权融合得到k时刻目标的威胁值,将目标威胁值作为传感器辐射所造成的损失,计算公式如下:
Ct=φookcckllkrrk
其中,φo、φc、φl、φr分别为航向角ok、高度ck、速度lk、距离rk的权值;
步骤3-5:根据步骤3-1和3-4计算传感器辐射风险W
W=PDCt
其中,PD表示传感器辐射概率,Ct为传感器辐射所造成的损失;
步骤3-6:利用主动传感器k时刻预测误差协方差矩阵Pk|k-1,以及主动传感器量测噪声协方差矩阵R,计算主动传感器的追踪误差Q的方法为: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51
其中,R为主动传感器量测噪声协方差矩阵,tr(·)代表矩阵的迹;
步骤3-7:根据步骤3-5和步骤3-6,计算传感器网络中有n个传感器追踪m个目标(n>m),k时刻传感器的总体风险计算方法如下: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52
其中,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53
表示k时刻传感器si用于追踪第j个目标;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54
分别表示k时刻传感器si用于追踪第j个目标时所面临的总体风险、传感器辐射风险、传感器追踪误差;α为传感器辐射风险的平衡权重,β为传感器追踪误差的平衡权重;
步骤3-8:根据步骤3-7可以构建传感器调度的目标函数如下: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55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56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57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58
其中,
Figure FDA0003691054620000059
分别表示k时刻第i个传感器用于追踪第j个目标时所面临的传感器辐射风险、传感器追踪误差;QT为传感器追踪误差阈值,α为传感器辐射风险的平衡权重,β为传感器追踪误差的平衡权重。
CN202110709595.8A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基于风险理论的主动传感器管理方法 Active CN1134350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09595.8A CN113435034B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基于风险理论的主动传感器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09595.8A CN113435034B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基于风险理论的主动传感器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5034A CN113435034A (zh) 2021-09-24
CN113435034B true CN113435034B (zh) 2022-07-19

Family

ID=77754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09595.8A Active CN113435034B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基于风险理论的主动传感器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350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9266B (zh) * 2022-01-25 2024-06-28 河南大学 基于凸优化技术的多传感器管理优化方法
CN117311772B (zh) * 2023-11-30 2024-02-06 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态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21740A (ja) * 2014-06-25 2016-02-04 アライドテレシス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センサ関連データを表現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10530424A (zh) * 2019-08-27 2019-12-0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目标威胁度的空中目标传感器管理方法
CN112269401A (zh) * 2020-09-04 2021-01-26 河南大学 基于跟踪精度与风险控制的自适应主动传感器跟踪方法
CN112949152A (zh) * 2021-03-08 2021-06-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一种异类传感器目标信息交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21740A (ja) * 2014-06-25 2016-02-04 アライドテレシス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センサ関連データを表現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10530424A (zh) * 2019-08-27 2019-12-0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目标威胁度的空中目标传感器管理方法
CN112269401A (zh) * 2020-09-04 2021-01-26 河南大学 基于跟踪精度与风险控制的自适应主动传感器跟踪方法
CN112949152A (zh) * 2021-03-08 2021-06-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一种异类传感器目标信息交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Multi-Mode Sensor Management Approach in the Missions of Target Detecting and Tracking;Ce Pang,et al.;《electronics》;20190108;第1-18页 *
Risk-Based Sensor Management for Integrated Detection and Estimation;Y.Wang,et al.;《2011 American Control Conference》;20120523;第3633-3638页 *
主/被动传感器辐射控制的调度方法;张昀普 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91231;第46卷(第6期);第67-74页 *
目标威胁等级风险控制传感器管理方法;庞策 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90430;第46卷(第2期);第95-100页 *
空中目标传感器管理方法综述;闫涛 等;《航空学报》;20181025;第39卷(第10期);第1-1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5034A (zh) 2021-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83175A1 (en) Adaptive inversion method of internet-of-things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ased on rfid multi-feature fusion sensing model
CN113435034B (zh) 一种基于风险理论的主动传感器管理方法
CN109068267B (zh) 一种基于LoRa SX1280的室内定位方法
CN105911544B (zh) 一种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扩频穿墙雷达成像方法
Guidara et al. A new deep learning-based distance and position estimation model for range-based indoor localization systems
Daiya et al.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RSSI for distance and position estimation
CN104101876B (zh) 外辐射源雷达中一种基于随机有限集的多目标跟踪方法
CN106102163A (zh) 基于rss线性相关与二次加权质心算法的wlan指纹定位方法
Graefenstein et al. Robust method for outdoor localization of a mobile robot using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 low power wireless networks
CN110389327A (zh) 接收站位置误差下多站多外辐射源雷达双基距定位方法
CN118152993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水利资源感知系统
Li et al. Unsupervised learning of indoor localization based on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CN110187335A (zh) 针对具有非连续特性目标的粒子滤波检测前跟踪方法
CN108398678A (zh) 一种集中式mimo雷达快速自适应目标跟踪方法
Xue et al. DeepTAL: Deep learning for TDOA-based asynchronous localization security with measurement error and missing data
Khan et al. Experimental testbed evaluation of cell level indoor localization algorithm using Wi-Fi and LoRa protocols
CN113543026B (zh) 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网络的多楼层室内定位方法
Cui et al. Indoor Wi-Fi positioning algorithm based on location fingerprint
CN108712725B (zh) 一种基于啮齿类动物模型与wifi指纹的slam方法
CN108761384A (zh) 一种抗差的传感器网络目标定位方法
CN109407051A (zh) 凸优化融合图论的广义秩目标传感网时空数据定位方法
CN114415157B (zh) 一种基于水声传感器网络的水下目标多模型跟踪方法
Saha et al. Improved hybrid node localization using the wild horse optimization in the underwater environment
Chen et al. Neural network for WGDOP approximation and mobile location
CN114705223A (zh) 多移动智能体在目标跟踪中的惯导误差补偿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