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34153B - 一种应用安装的归因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安装的归因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34153B
CN113434153B CN202110627412.8A CN202110627412A CN113434153B CN 113434153 B CN113434153 B CN 113434153B CN 202110627412 A CN202110627412 A CN 202110627412A CN 113434153 B CN113434153 B CN 1134341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
information
equipment information
matching
dimension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274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34153A (zh
Inventor
唐振华
李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Apas Digital Clou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Apas Digital Clou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Apas Digital Clou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Apas Digital Clou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2741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341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34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41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341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41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1Instal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安装的归因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在用户设备已安装目标应用的情况下,获取用户设备的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以及与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对应的过滤器,过滤器中存储有目标应用的推广平台收集得到的历史设备信息;按照设备信息的精密性,将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划分为精密维度组和模糊维度组;按照维度组的优先级,将精密维度组和模糊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每个维度组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并行执行匹配步骤;基于匹配结果对用户设备安装目标应用进行归因。本申请实施例在对应用的安装进行归因时,不仅可以提高归因效率,还可以提高归因准确率。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安装的归因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安装的归因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应用开发商在开发某个应用后,为了使更多用户下载安装该应用,会通过互联网在多个平台进行应用推广,比如,可以在广告平台投放与应用相关的广告等,以吸引用户下载并安装应用。
一般地,在用户下载并安装应用后,应用开发商会对用户的安装进行归因,以确定该应用安装的来源,即确定用户是否是因为在推广平台了解该应用后下载并安装的该应用。然而,目前在对应用的安装进行归因时,效率较低,不能快速地对应用的安装进行归因。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安装的归因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目前无法快速地对应用的安装进行归因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应用安装的归因方法,包括:
在用户设备已安装目标应用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以及与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对应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中存储有所述目标应用的推广平台收集得到的历史设备信息;
按照设备信息的精密性,将所述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划分为精密维度组和模糊维度组;
按照维度组的优先级,将所述精密维度组和所述模糊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每个维度组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并行执行匹配步骤;
基于匹配结果对所述用户设备安装所述目标应用进行归因。
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应用安装的归因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在用户设备已安装目标应用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以及与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对应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中存储有所述目标应用的推广平台收集得到的历史设备信息;
维度划分单元,按照设备信息的精密性,将所述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划分为精密维度组和模糊维度组;
匹配单元,按照维度组的优先级,将所述精密维度组和所述模糊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每个维度组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并行执行匹配步骤;
归因单元,基于匹配结果对所述用户设备安装所述目标应用进行归因。
第三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该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该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在用户设备已安装目标应用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以及与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对应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中存储有所述目标应用的推广平台收集得到的历史设备信息;
按照设备信息的精密性,将所述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划分为精密维度组和模糊维度组;
按照维度组的优先级,将所述精密维度组和所述模糊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每个维度组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并行执行匹配步骤;
基于匹配结果对所述用户设备安装所述目标应用进行归因。
第四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方法:
在用户设备已安装目标应用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以及与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对应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中存储有所述目标应用的推广平台收集得到的历史设备信息;
按照设备信息的精密性,将所述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划分为精密维度组和模糊维度组;
按照维度组的优先级,将所述精密维度组和所述模糊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每个维度组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并行执行匹配步骤;
基于匹配结果对所述用户设备安装所述目标应用进行归因。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用户安装应用时所使用的用户设备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划分为精密维度组和模糊维度组,在进行应用安装的归因时,每个维度组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并行执行匹配步骤,因此,可以提高匹配效率,进而提高应用安装的归因效率;此外,由于可以按照优先级执行对维度组的匹配步骤,且针对每个维度组而言,维度组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可以并行执行匹配步骤,因此,可以保证优先级较高的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都可以参与匹配过程,从而可以提高最终得到的归因结果的准确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应用安装的归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应用安装的归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的匹配策略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的匹配策略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应用安装的归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目前,广告开发商可以通过互联网从多个平台推广其开发的应用,用户从推广平台了解到该应用后,可以在推广平台提供的下载入口下载并安装该应用。在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中,该推广平台可以是广告投放。
通常,针对应用开发商而言,在从多个平台进行应用推广后,往往想要了解平台的推广效果如何,以确定是否继续在该聚到进行应用推广。在这种情况下,广告开发商会对用户的应用安装进行归因,以确定用户安装该应用是否来源于其推广的平台,进而确定平台的推广效果。
在现有技术中,在对应用安装进行归因时,会获取用户安装应用时的设备信息,该设备信息包括多个维度,然后将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用户在推广平台的操作信息(包括用户操作时的设备信息)进行匹配,进而根据匹配结果对应用的安装进行归因。其中,在进行匹配时,是将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通过串行的方式与操作信息中的设备信息进行匹配,一旦某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匹配成功,则退出匹配的流程。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上述匹配的方式是串行匹配,因此匹配效率较低,当业务量较多时,无法保证业务处理的实时性。此外,由于在某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匹配成功后就会退出匹配流程,因此,会存在未进行匹配的设备信息,而未进行匹配的设备信息可能与用户在推广平台的操作信息中的设备信息匹配,且匹配度高于已进行匹配的设备信息,这样,就会影响匹配结果的准确率,导致准确率较低。由此可见,目前的应用安装的归因方法的效率较低,准确率也比较低。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应用安装的归因方法和装置,通过将用户安装应用时所使用的用户设备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划分为精密维度组和模糊维度组,在进行应用安装的归因时,每个维度组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并行执行匹配步骤,因此,可以提高匹配效率,进而提高应用安装的归因效率;此外,由于可以按照优先级执行对维度组的匹配步骤,且针对每个维度组而言,维度组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可以并行执行匹配步骤,因此,可以保证优先级较高的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都可以参与匹配过程,从而可以提高最终得到的归因结果的准确率。
需要说明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待进行安装归因的某个应用对应的服务端,也可以是专用来进行应用安装归因的服务端,这里不做具体限定,以下可以简称为服务端。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适用场景至少包括以下两种:
第一种场景:用户在推广平台上查看到应用的推广信息,通过点击推广信息下载安装应用。在这种场景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归因,具体是将应用的安装归因为推广平台。
第二种场景:用户在推广平台上查看到应用的推广信息,然而,在通过点击推广信息下载安装应用时,被用户设备的安全系统拦截,之后,用户通过其他平台下载安装应用,比如,用户在应用市场搜索应用后下载安装该应用。在这种场景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也可以实现归因,具体是将应用的安装归因为推广平台。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应用安装的归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如下所述。
S102:在用户设备已安装目标应用的情况下,获取用户设备的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以及与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对应的过滤器,过滤器中存储有目标应用的推广平台收集得到的历史设备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目标应用的开发商已在一个或多个推广平台(比如广告平台)对目标应用进行推广的情况下,当用户在其使用的用户设备中安装目标应用后,目标应用的客户端可以收集用户设备的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并将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上报给服务端,此时服务端可以获取到客户端上报的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
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具体可以是多种类型的设备信息,一种类型可以表示一个维度。可选地,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具体可以包括设备的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匿名设备标识符OAID,设备唯一标识符UDID,开发者匿名设备标识符VAID,用户设备的手机号码,用户设备的IP地址,用户设备中安装的浏览器版本号,等等,这里不再一一举例说明。其中,每一种设备信息均可以视为一个维度的设备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在用户设备中安装目标应用时,一般会设置哪些设备信息允许目标应用的客户端收集,哪些设备信息不允许目标应用的客户端收集。本实施例中,目标应用的客户端向服务端上报的设备信息均为用户授权的设备信息。此外,设备信息的维度个数优选大于2,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服务端在获取上述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时,还可以获取与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对应的过滤器。其中,一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可以对应一个过滤器,一个过滤器中可以存储由目标应用的推广平台收集得到的历史设备信息,该历史设备信息所属的维度与过滤器对应的设备信息所属的维度是同一个维度,不同过滤器中存储的历史设备信息不同。
比如,若某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为设备的IMEI,则该维度的设备信息对应的过滤器中存储的历史设备信息为推广平台收集得到的历史的设备IMEI,设备的IMEI和历史的设备IMEI都属于IMEI这个维度。
历史设备信息可以理解为在用户设备安装目标应用之前,由目标应用的推广平台收集到的设备信息。本实施例中,服务端可以预先针对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设置对应的过滤器,并将相应的历史设备信息存储到过滤器中。这样,当服务端获取到目标应用的客户端上报的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时,可以获取预先针对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设置的过滤器。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服务端可以预先通过以下方式对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设备对应的过滤器:
目标应用的开发商通过互联网在推广平台投放推广信息后,用户可以在用户设备上查看到推广信息,当用户想要下载安装目标应用时,会对推广信息执行指定操作,比如,用户想要查看详细的应用信息时对推广信息执行的点击操作,或者也可以是用户在推广信息提供的下载入口执行的点击操作等。在用户对推广信息执行指定操作的情况下,推广平台会监控到用户的操作并获取用户的操作信息。如此,推广平台可以获取到多个用户的操作信息,其中,该操作信息中可以包括用户设备的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推广平台在获取到多个用户的操作信息后,可以将操作信息上报给服务端。
服务端接收到多个用户的操作信息后,可以从操作信息中提取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并针对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设置一一对应的多个过滤器,然后,针对任一维度的设备信息,将该维度的设备信息存储到对应的过滤器中,由此可以得到多个过滤器。其中,存储到过滤器中的设备信息即为历史设备信息,每个过滤器中可以存储多个用户的同一个维度的历史设备信息,不同过滤器中存储的历史设备信息不同。
本实施例中,一个过滤器可以用于后续将目标应用客户端上报的一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过滤器中的多个历史设备信息(与客户端上报的设备信息属于同一维度)进行匹配,以确定多个历史设备信息中是否包含该维度的设备信息。优选地,过滤器可以是布隆过滤器,可选地,过滤器还可以是其他能够起到相同作用的过滤器,这里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基于过滤器的上述作用,服务端在预先设置得到与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对应的多个过滤器后,针对任一过滤器,还可以设置对应的误判率,以及根据业务场景,设置过滤器的存储容量。具体设置的误判率和存储容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由于历史设备信息是不断更新的,比如用户每天对推广平台中的推广信息都会产生新的操作信息,因此,为了保证后续基于过滤器进行匹配时的准确率,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对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进行更新,具体的更新时间可以根据实际的业务场景确定,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服务端在获取到目标应用的客户端上传的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以及预先确定的过滤器后,可以执行S104。
S104:按照设备信息的精密性,将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划分为精密维度组和模糊维度组。
为了提高后续设备信息匹配时的匹配效率,服务端在获取到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后,可以将设备信息划分为多个维度组,其中,划分得到的多个维度组的组数小于设备信息具有的维度数。比如,设备信息具有8个维度,则在对8个维度的设备信息进行划分时,可以划分为N个维度组,N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8的整数,比如可以划分为4个维度组。
此外,划分多个维度组的标准可以有多种,比如,按照设备信息的优先级进行划分,或者将设备信息随机划分到固定数量的维度组,亦或者按照设备信息被使用频率进行划分等等,这里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在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在将设备信息进行划分时,可以按照设备信息的精密性,将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划分为精密维度组和模糊维度组。其中,精密维度组中包括至少一个维度的设备信息,模糊维度组中包括至少一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且,精密维度组中包括的设备信息的精密度高于模糊维度组中包括的设备信息的精密度。
可选地,上述设备信息的精密性可以理解为设备信息是否可以唯一标识用户设备,即设备信息针对用户设备而言是否具有唯一性。若设备信息可以唯一标识用户设备,则设备信息的精密性较高,反之,若设备信息不可以唯一标识用户设备,则设备信息的精密性较低。
在按照设备信息的精密性对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进行划分时,具体的,针对任一维度(以下可以表示为第一维度)的设备信息,可以判断该第一维度的设备信息是否可以唯一标识用户设备,即判断该第一维度的设备信息针对用户设备而言是否具有唯一性。若是,则可以将该第一维度的设备信息划分到精密维度组,若否,则可以将该第一维度的设备信息划分到模糊维度组。基于相同的方法,可以划分得到精密维度组和模糊维度组。
比如,若第一维度的设备信息为设备的IMEI,则,由于设备的IMEI针对用户设备具有唯一性,因此,可以将设备的IMEI划分到精密维度组中。再比如,若第一维度的设备信息为设备中安装的浏览器的版本号,则,由于浏览器的版本号针对用户设备没有唯一性,因此,可以将设备中安装的浏览器的版本号划分到模糊维度组中。
服务端在划分得到精密维度组和模糊维度组后,可以执行S106和S108。
S106:按照维度组的优先级,将精密维度组和模糊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每个维度组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并行执行匹配步骤。
S108:基于匹配结果对用户设备安装目标应用进行归因。
本实施例中,可以规定精密维度组的优先级高于模糊维度组的优先级,这样,在进行匹配时,可以优先将精密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其中,精密维度组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并行执行匹配步骤,从而可以提高匹配效率。
这样,由于可以按照优先级优先执行精密维度组的匹配步骤,且精密维度组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可以并行执行匹配步骤,因此,可以保证优先级较高的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都可以参与匹配过程,从而可以提高最终得到的匹配结果的准确率。
在对精密维度组中的设备信息进行匹配时,以其中一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为例,具体是判断过滤器中存储的历史设备信息中是否包含该一个维度的设备信息,若包含,则匹配成功,若不包含,则匹配失败。
比如,假设精密维度组中包括维度1、维度2和维度3共三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三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各自对应过滤器1、过滤器2和过滤器3,则,在进行匹配时,可以将维度1的设备信息与过滤器1中的多个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确定多个历史设备信息中是否包含维度1的设备信息,若包含,则匹配成功,若不包含,则匹配失败。同理,可以将维度2的设备信息与过滤器2中的多个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将维度3的设备信息与过滤器3中的多个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进而得到匹配结果。其中,维度1、维度2和维度3这三个维度的设备信息的匹配步骤是并行执行的。
在对精密维度组中的设备信息进行上述匹配后,可以得到两种匹配结果:
第一种匹配结果:精密维度组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均不匹配;
第二种匹配结果:精密维度组中至少一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相匹配。
以下将分别针对两种匹配结果进行说明。
针对上述第一种匹配结果,由于精密维度组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均未匹配成功,因此,为了实现归因的目的,可以进一步将模糊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将精密维度组中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的实现方式相同,这里不再详细说明。
这样,由于可以按照优先级先后执行对精密维度组和模糊维度组中的设备信息的匹配步骤,且针对单个维度组而言,维度组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可以并行执行匹配步骤,因此,不仅可以提高匹配效率,还可以保证所有维度的设备信息都可以参与匹配过程。
在将模糊维度组中的设备信息和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后,若模糊维度组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均未匹配成功,则可以说明,用户设备并非是通过推广平台安装的目标应用,即对用户设备安装目标应用的归因结果是并非来源于推广平台。若模糊维度组中存在至少一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匹配成功,则可以确定,用户设备是通过推广平台安装的目标应用,即对用户设备安装目标应用的归因结果是来源于推广平台。
可选地,为了进一步确定用户设备安装目标应用的具体来源,比如是来源于哪一个推广平台,或者来源于某个推广平台哪一时间段的推广信息等,服务端还可以根据匹配结果在预先设置的数据库中加载(即查找)对应的操作信息,并根据该操作信息确定具体来源。
具体地,服务端在上述S102中设置过滤器时,在获取到推广平台收集的操作信息后,一方面可以如S102中所述的提取操作信息的设备信息,基于设备信息设置多个过滤器,另一方面还可以建立设备信息和操作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设备信息和操作信息对应存储在数据库中。其中,操作信息中除了包括设备信息外,还可以包括用于确定具体来源的信息,比如推广平台的ID,与推广信息相关的信息(比如推广时间段)等。存储到数据库中的设备信息和操作信息可以视为历史设备信息和历史操作信息。
这样,当服务端得到匹配结果后,即得到哪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历史设备信息相匹配的匹配结果后,可以获取与设备信息相匹配的历史设备信息,然后在数据库中加载与该历史设备信息对应的历史操作信息。在加载得到对应的历史操作信息后,可以基于该历史操作信息对用户设备安装目标应用进行归因,以确定用户设备安装目标应用的具体来源。
可选地,若模糊维度组中存在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相匹配,则可以从中选择某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作为最终的匹配结果,并基于该匹配结果从数据库中加载对应的操作信息,进而确定用户设备安装目标应用的具体来源。
上述在从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中选择某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作为最终的匹配结果时,具体地,可以获取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的优先级,按照优先级,从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设备信息(以下称为目标设备信息),并将该目标设备信息确定为最终的匹配结果,即最终确定模糊维度组中目标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相匹配。其中,设备信息的优先级可以由服务端预先设置得到。
比如,模糊匹配组中包括维度4、维度5和维度6三个维度的设备信息,若将这三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和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后,存在维度4和维度6两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相匹配,且维度4的设备信息的优先级高于维度6的设备信息的优先级,则可以确定维度4的设备信息为最终的匹配结果。
在确定最终的匹配结果后,可以获取匹配结果中与目标设备信息对应的历史设备信息(以下称为目标历史设备信息),并基于该目标历史设备信息从数据库中加载对应的操作信息,并根据该操作信息确定用户设备安装目标应用的具体来源。
针对上述第二种匹配结果,由于精密维度组中已存在至少一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相匹配,且精密维度组的优先级高于模糊维度组的优先级,因此,可以取消执行对模糊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的匹配步骤,即不执行将模糊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的步骤。
这样,由于在精密维度组中存在相匹配的设备信息时,可以不执行对模糊维度组中的设备信息的匹配步骤,因此可以减少需要匹配的设备信息的数量,从而可以提高匹配效率,此外,由于模糊维度组的优先级低于精密维度组的优先级,因此,即便不执行对模糊维度组中的设备信息的匹配步骤,也不会影响最终匹配结果的准确度。
本实施例中,若精密维度组中存在至少一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匹配成功,则可以确定,用户设备是通过推广平台安装的目标应用,即对用户设备安装目标应用的归因结果是来源于推广平台。
可选地,为了进一步确定用户设备安装目标应用的具体来源,服务端还可以根据匹配结果在预先设置的数据库中加载对应的操作信息,并根据该操作信息确定具体来源。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第一种匹配结果中记载的相应内容,这里不再重复说明。
可选地,若精密维度组中存在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相匹配,则可以从中选择某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作为最终的匹配结果,并基于该匹配结果从数据库中加载对应的操作信息,进而确定用户设备安装目标应用的具体来源。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第一种匹配结果中记载的相应内容,这里也不再重复说明。
基于上述记载的S102至S108,可以实现对用户设备安装目标应用进行归因的目的,得到的归因结果可以是用户设备安装目标应用是否来源于推广平台,若是,则还可以进一步确定具体来源。
可选地,在每个用户安装目标应用后,都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方法对目标应用的安装进行归因,由此可以得到针对多个用户设备安装目标应用的归因结果。若根据归因结果确定用户安装目标应用大都是来源于推广平台的推广,则可以说明推广平台对目标应用的推广效果较好,在这种情况下,目标应用的开发商可以加大在推广平台的推广力度,反之,若根据归因结果确定用户安装目标应用大都并非来源于推广平台的推广,则可以说明推广平台对目标应用的推广效果不佳,在这种情况下,目标应用的开发商可以减少在推广平台的推广力度。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应用安装的归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所示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在用户对推广平台中目标应用的推广信息执行指定操作时,服务端接收由推广平台收集得到的用户的操作信息。
S202:服务端针对操作信息中包括的多个维度的历史设备信息,设置一一对应的多个过滤器。
一个过滤器中存储有一个维度的历史设备信息,不同过滤器中存储的历史设备信息不同。服务器在设置多个过滤器后,还可以针对每个过滤器设置误判率和存储容量。
S203:服务端将操作信息和操作信息中的多个维度的历史设备信息对应存储在数据库中。
S204:在用户设备已安装目标应用的情况下,获取用户设备的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
S205:按照设备信息的精密性,将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划分为精密维度组和模糊维度组。
S206:优先将精密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
S207:判断精密维度组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相匹配。
若是,则可以执行S210;若否,则可以执行S208。
S208:将模糊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
S209:判断模糊维度组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相匹配。
若是,则可以执行S210;若否,则可以执行S212。
S210:基于匹配得到的历史设备信息,从数据库中加载对应的操作信息。
S211:基于操作信息,对用户设备安装目标应用进行归因。
S212:确定用户设备安装目标应用并非来源于推广平台。
上述S201至S21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中相应步骤的具体实现,这里不再重复说明。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设备信息的匹配策略,可以参见图3和图4。图3是现有技术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的匹配策略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的匹配策略示意图。
从图3可以看出,在现有技术中,对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的匹配策略是串行匹配的策略,即将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通过串行的方式分别与用户在推广平台进行操作时的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一旦某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匹配成功,则退出匹配流程。如图3所示,设备信息包括5个维度,在进行匹配时,依次串行匹配维度1的设备信息、维度2的设备信息、维度3的设备信息、维度4的设备信息、维度5的设备信息,一旦其中一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匹配成功,则退出匹配流程,并返回匹配信息。
从图4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的匹配策略是分组后并行匹配的策略,即将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划分为精密维度组和模糊维度组,两个维度组按照优先级的顺序进行串行匹配,先匹配优先级较高的精密维度组,在没有匹配结果的情况下,在匹配优先级较低的模糊维度组,且每个维度组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并行执行匹配步骤。如图4所示,设备信息包括6个维度,维度1、维度2和维度3的设备信息属于精密维度组,维度4、维度5和维度6的设备信息属于模糊维度组,在进行匹配时,先匹配精密维度组中的设备信息,若匹配成功,如图4所示的维度1和维度3的设备信息相匹配,则可以无需匹配模糊维度组,返回匹配结果即可,若匹配失败,则可以进一步匹配模糊维度组中的设备信息,并返回匹配结果。若匹配结果中包括多个设备信息,如图4所示的维度1和维度3的设备信息相匹配,则还可以根据设备信息的优先级选择其中一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作为最终的匹配结果返回(这部分内容并未示在图4中)。
以下以具体的应用场景为例进行说明。
服务端在进行归因,可以匹配的设备信息包括4个维度,分别为w1、w2、w3、w4。用户在设备中下载安装app后,进行隐私授权,并授权app可以将w1、w2、和w4的设备信息上报给服务端。服务端可以收到3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可以表示为:w1:101、w2:202、w4:404。若采用图3所示的串行匹配的策略,则会依次进行w1维度的匹配,匹配成功后作为匹配结果返回;如果匹配失败,则继续进行w2维度的匹配。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匹配策略,服务端可以将3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分为精密维度组1和模糊维度组2,假设可以划分得到组1(w1、w2)和组2(w4),匹配时,可以基于图4所述的匹配策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获取预先针对w1、w2、w4每个维度创建的过滤器b1、b2和b4,根据数据量级配置合理的误判率及存储容量。
其中,过滤器b1中存储有历史设备信息为101、102、103,过滤器b2中存储有历史设备信息201、202、203,过滤器b4中存储有历史设备信息401、402、403。
步骤2:调度器收到维度组"组1(w1:101、w2:202)、组2(w4:404)",并行调度组1中两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即将w1:101与过滤器b1中的101、102、103进行匹配,将w2:202与过滤器b2中的201、202、203进行匹配,匹配结果是:过滤器b1判断存在,过滤器b2判断存在。此时,无需执行组2的匹配。
步骤3:已知设备信息的优先级w2>w1,则选择w2维度的设备信息作为最终的匹配结果。
步骤4:根据w2维度的设备信息202从数据库中加载对应的操作信息。
步骤5:基于操作信息对用户设备安装app进行归因。
这样,通过将多个维度创建对应的过滤器,进而将原串行匹配优化成混排并行的匹配策略,因此可以提高匹配效率,此外,在匹配得到多个维度的匹配结果时,由于可以根据匹配结果的优先级进一步对匹配结果进行筛选,因此,可以提升归因准确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用户安装应用时所使用的用户设备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划分为精密维度组和模糊维度组,在进行应用安装的归因时,每个维度组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并行执行匹配步骤,因此,可以提高匹配效率,进而提高应用安装的归因效率;此外,由于可以按照优先级执行对维度组的匹配步骤,且针对每个维度组而言,维度组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可以并行执行匹配步骤,因此,可以保证优先级较高的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都可以参与匹配过程,从而可以提高最终得到的归因结果的准确率。
上述对本申请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图5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5,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可选地还包括内部总线、网络接口、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可能包含内存,例如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1个磁盘存储器等。当然,该电子设备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
处理器、网络接口和存储器可以通过内部总线相互连接,该内部总线可以是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PCI(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可以包括内存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
处理器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应用安装的归因装置。处理器,执行存储器所存放的程序,并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在用户设备已安装目标应用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以及与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对应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中存储有所述目标应用的推广平台收集得到的历史设备信息;
按照设备信息的精密性,将所述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划分为精密维度组和模糊维度组;
按照维度组的优先级,将所述精密维度组和所述模糊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每个维度组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并行执行匹配步骤;
基于匹配结果对所述用户设备安装所述目标应用进行归因。
上述如本申请图5所示实施例揭示的应用安装的归因装置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该电子设备还可执行图1和图2的方法,并实现应用安装的归因装置在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功能,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该指令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执行时,能够使该便携式电子设备执行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的方法,并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在用户设备已安装目标应用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以及与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对应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中存储有所述目标应用的推广平台收集得到的历史设备信息;
按照设备信息的精密性,将所述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划分为精密维度组和模糊维度组;
按照维度组的优先级,将所述精密维度组和所述模糊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每个维度组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并行执行匹配步骤;
基于匹配结果对所述用户设备安装所述目标应用进行归因。
图6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应用安装的归因装置6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6,在一种软件实施方式中,所述应用安装的归因装置60可包括:获取单元61、维度划分单元62、匹配单元63和归因单元64,其中:
获取单元61,在用户设备已安装目标应用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以及与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对应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中存储有所述目标应用的推广平台收集得到的历史设备信息;
维度划分单元62,按照设备信息的精密性,将所述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划分为精密维度组和模糊维度组;
匹配单元63,按照维度组的优先级,将所述精密维度组和所述模糊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每个维度组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并行执行匹配步骤;
归因单元64,基于匹配结果对所述用户设备安装所述目标应用进行归因。
可选地,所述维度划分单元62按照设备信息的精密性,将所述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划分为精密维度组和模糊维度组,包括:
针对其中一个第一维度的设备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维度的设备信息针对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具有唯一性;
若是,则将所述第一维度的设备信息划分到所述精密维度组;
若否,则将所述第一维度的设备信息划分到所述模糊维度组。
可选地,所述精密维度组的优先级大于所述模糊维度组的优先级;
其中,所述匹配单元63按照维度组的优先级,将所述精密维度组和所述模糊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包括:
优先将所述精密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
可选地,若所述精密维度组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均不匹配,则所述匹配单元63将所述模糊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
若所述精密维度组中存在至少一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相匹配,则所述匹配单元63取消执行对所述模糊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的匹配步骤。
可选地,针对任一维度组,若维度组中存在多个目标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相匹配,则所述匹配单元63获取所述多个目标维度的设备信息的优先级;将所述多个目标维度的设备信息中优先级最高的目标设备信息确定为最终的匹配结果。
可选地,所述匹配单元63在得到最终的匹配结果后,获取与所述目标设备信息相匹配的目标历史设备信息;
从数据库中加载与所述目标历史设备信息对应的历史操作信息,所述历史操作信息由所述推广平台在所述用户对所述推广平台中所述目标应用的推广信息执行指定操作的情况下收集得到。
可选地,所述归因单元64基于匹配结果对所述用户设备安装所述目标应用进行归因,包括:
基于所述历史操作信息对所述用户设备安装所述目标应用进行归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安装的归因装置60还可执行图1和图2的方法,并实现应用安装的归因装置在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的功能,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申请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Claims (9)

1.一种应用安装的归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用户设备已安装目标应用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以及与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对应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中存储有所述目标应用的推广平台收集得到的历史设备信息;
按照设备信息的精密性,将所述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划分为精密维度组和模糊维度组,所述精密维度组的优先级大于所述模糊维度组的优先级;
优先将所述精密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每个维度组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并行执行匹配步骤;其中,若所述精密维度组中存在至少一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相匹配,则取消执行对所述模糊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的匹配步骤;
基于匹配结果对所述用户设备安装所述目标应用进行归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设备信息的精密性,将所述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划分为精密维度组和模糊维度组,包括:
针对其中一个第一维度的设备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维度的设备信息针对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具有唯一性;
若是,则将所述第一维度的设备信息划分到所述精密维度组;
若否,则将所述第一维度的设备信息划分到所述模糊维度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精密维度组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均不匹配,则将所述模糊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任一维度组,若维度组中存在多个目标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相匹配,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多个目标维度的设备信息的优先级;
将所述多个目标维度的设备信息中优先级最高的目标设备信息确定为最终的匹配结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最终的匹配结果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与所述目标设备信息相匹配的目标历史设备信息;
从数据库中加载与所述目标历史设备信息对应的历史操作信息,所述历史操作信息由所述推广平台在所述用户对所述推广平台中所述目标应用的推广信息执行指定操作的情况下收集得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匹配结果对所述用户设备安装所述目标应用进行归因,包括:
基于所述历史操作信息对所述用户设备安装所述目标应用进行归因。
7.一种应用安装的归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在用户设备已安装目标应用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以及与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对应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中存储有所述目标应用的推广平台收集得到的历史设备信息;
维度划分单元,按照设备信息的精密性,将所述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划分为精密维度组和模糊维度组,所述精密维度组的优先级大于所述模糊维度组的优先级;
匹配单元,优先将所述精密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每个维度组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并行执行匹配步骤;其中,若所述精密维度组中存在至少一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相匹配,则取消执行对所述模糊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的匹配步骤;
归因单元,基于匹配结果对所述用户设备安装所述目标应用进行归因。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该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该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在用户设备已安装目标应用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以及与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对应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中存储有所述目标应用的推广平台收集得到的历史设备信息;
按照设备信息的精密性,将所述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划分为精密维度组和模糊维度组,所述精密维度组的优先级大于所述模糊维度组的优先级;
优先将所述精密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每个维度组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并行执行匹配步骤;其中,若所述精密维度组中存在至少一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相匹配,则取消执行对所述模糊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的匹配步骤;
基于匹配结果对所述用户设备安装所述目标应用进行归因。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方法:
在用户设备已安装目标应用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以及与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对应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中存储有所述目标应用的推广平台收集得到的历史设备信息;
按照设备信息的精密性,将所述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划分为精密维度组和模糊维度组,所述精密维度组的优先级大于所述模糊维度组的优先级;
优先将所述精密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进行匹配,每个维度组中多个维度的设备信息并行执行匹配步骤;其中,若所述精密维度组中存在至少一个维度的设备信息与对应的过滤器中的历史设备信息相匹配,则取消执行对所述模糊维度组中每个维度的设备信息的匹配步骤;
基于匹配结果对所述用户设备安装所述目标应用进行归因。
CN202110627412.8A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应用安装的归因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34341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7412.8A CN113434153B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应用安装的归因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7412.8A CN113434153B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应用安装的归因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4153A CN113434153A (zh) 2021-09-24
CN113434153B true CN113434153B (zh) 2023-03-21

Family

ID=77803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27412.8A Active CN113434153B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应用安装的归因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34153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1528A (zh) * 2016-12-07 2018-06-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归因方法及归因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345050A1 (en) * 2016-05-24 2017-11-30 Trever Gregory Attribu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7343047B (zh) * 2017-07-06 2021-09-2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推广系统及方法
CN110209919B (zh) * 2018-02-23 2022-05-27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归因的多维度剖析方法和装置
CN111782988B (zh) * 2020-06-30 2024-03-0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确定应用程序来源的方法、装置、计算机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2217880A (zh) * 2020-09-24 2021-01-12 北京火山引擎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激活的归因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131225B (zh) * 2020-09-25 2024-04-23 广州虎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应用安装来源的方法、装置及溯源系统
CN112256418B (zh) * 2020-10-26 2023-10-24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一种大数据任务调度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1528A (zh) * 2016-12-07 2018-06-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归因方法及归因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比莉亚娜・莉莉 ; 莉莲・艾布龙 ; 昆汀・霍奇森 ; .网络事件中的应用指示和预警框架.2020,(09),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4153A (zh) 2021-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51452B (zh) 网络爬虫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658238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EP3525410A1 (en) Account login method, apparatus, and server
CN105988836B (zh) 一种应用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10691082B (zh) 风险事件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708163A (zh) 一种区块链的共识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10677810B (zh) 用于生成地理围栏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51339A (zh) 一种埋点数据的上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设备
CN110704131B (zh) 一种html5应用调用原生应用的方法和装置
CN109345081B (zh) 一种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901991B (zh) 一种分析异常调用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125721A (zh) 一种进程启动的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34153B (zh) 一种应用安装的归因方法和装置
CN106156210B (zh) 一种确定应用标识匹配列表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48125A (zh) 一种打包交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143853A (zh) 一种应用安全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14691175A (zh) 一种应用更新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221651B (zh) 负载均衡配置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50271B (zh) 服务聚合、聚合服务的执行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194734B (zh)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15465B (zh) 业务订单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502251B (zh) 应用安装方法及装置
CN112907198A (zh) 业务状态流转维护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209593A (zh)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锁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016915B (zh) 一种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